CN111221050B - 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1050B
CN111221050B CN201811425030.1A CN201811425030A CN111221050B CN 111221050 B CN111221050 B CN 111221050B CN 201811425030 A CN201811425030 A CN 201811425030A CN 111221050 B CN111221050 B CN 111221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different depths
data
light hydrocarbon
continuou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250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1050A (zh
Inventor
马成龙
张新新
谷团
崔洁
包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250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1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1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1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1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1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 G01N33/241Earth materials for hydrocarbon cont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按照<保留时间、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数据对形式,从所述连续轻烃录井数据中提取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其中,nC6、nC7和nC8为油气轻烃组分;对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分别进行数据拟合,确定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根据所述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对油水层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该方案提高了连续轻烃谱图利用的深度和效率,实现了连续轻烃谱图的量化处理和储集层流体性质的量化解释,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应用连续轻烃谱图进行储层流体性质解释评价时,需要人工进行单个样品点轻烃谱图的分析,从轻烃数据采集系统中调出单个样品点轻烃谱图,依靠人工对谱图出峰形态、出峰数等情况的观察,来实现储层流体性质的定性解释,对于多套储层的流体性质解释,则需要多次重复上述工作。此种识别方法,较为费时费力,经验性强,无统一的量化解释标准,实际应用过程中,储层流体性质的解释符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提高了连续轻烃谱图利用的深度和效率,实现了连续轻烃谱图的量化处理和储集层流体性质的量化解释,省时省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水层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
按照<保留时间、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数据对形式,从所述连续轻烃录井数据中提取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其中,nC6、nC7和nC8为油气轻烃组分;
对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分别进行数据拟合,确定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
根据所述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对油水层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油水层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
连续轻烃录井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
数据对提取模块,用于按照<保留时间、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数据对形式,从所述连续轻烃录井数据中提取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其中,nC6、nC7和nC8为油气轻烃组分;
形态因子确定模块,用于对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分别进行数据拟合,确定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
油水层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对油水层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油水层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所述油水层识别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中,按照<保留时间、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数据对形式,提取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然后对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分别进行数据拟合,确定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通过形态因子对油水层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本发明提高了连续轻烃谱图利用的深度和效率,实现了连续轻烃谱图的量化处理和储集层流体性质的量化解释,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水层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态因子大于5的轻烃组分谱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态因子小于等于5的轻烃组分谱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B井第29、30、31、32号储集层连续轻烃录井解释评价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B井3283m连续轻烃录井谱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水层识别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油水层识别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
具体的,连续轻烃录井技术是指使用120s的分析周期,连续检测钻井液中的C1-nC8中15种烃组分含量,通过确定烃类组分中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含量及其变化关系,实现随钻过程中储层含气性、含油性、含水性的实时有效分析,为认识和评价储层流体性质提供有利依据。该技术与国际上斯伦贝谢的flair技术、威德福的GC-trace技术,GOLOG的heavy gas detect技术实现了技术接轨。
本发明是基于连续轻烃录井技术平台,在钻井现场,通过恒温恒流定量脱气器,定量地分离出从地层中返出的钻井泥浆中的油气轻烃组分(C1-nC8),经负压恒温管线,传输至气相色谱仪(基于全油色谱分析),经120秒短周期分析,得到以地层整米录井间距或设定录井间距为标记的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即C1-nC8的轻烃组分的百分含量)。
步骤102:按照<保留时间、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数据对形式,从所述连续轻烃录井数据中提取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其中,nC6、nC7和nC8为油气轻烃组分;
具体的,保留时间:溶质通过色谱柱所需时间,即待测组分从进样到出现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保留时间是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所决定,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一确定的保留时间,有着类似于比移值相同的作用,可作为色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基于同一设备及分析条件下,不同深度nC6至nC8间轻烃组分的数据组中任何一个相同的组分都具有相同的峰高处的保留时间,按照<保留时间、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数据对形式,从所述连续轻烃录井数据中的建立的nC6至nC8间轻烃组分的工作曲线上,提取nC6至nC8间轻烃组分的百分含量和对应的保留时间,构成相应的数据对。
步骤103:对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分别进行数据拟合,确定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
具体的,应用index与linest函数的结合,对不同深度中每一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进行一元二次多项式拟合,自动求取一元二次多项式中的二次项系数,然后将数据放大,将计算出的所述一元二次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作为形态因子。
其中,一元二次多项式的形式如下:
Y=aX2+bX+c;
其中,Y表示相对百分含量,X表示的保留时间,a、b和c表示拟合参数,其中,用a来表示形态因子。
具体的,为什么要对数据进行放大呢,举例说明,例如某一样品点(深度)经过计算,得出的实际a值是0.0050,而整批样品或者这个研究区块(层位),计算出的a值,都在0.01至0.0001之间,因此为方便表述和数据对比分析,把所以数值a都乘以10000,扩大10000倍。
在一元二次函数的抛物线形态上,a代表了抛物线开口方向和开口的宽窄,尤其是开口宽窄,与轻烃谱图形态是相对应的,因而实现了量化处理和分析。
步骤104:根据所述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对油水层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
具体的,油层内,nC6、nC7至nC8组分含量逐渐降低,形态上为开口向上且较陡的抛物线形态,即形态因子为正且较大;油层含水率增大后,nC6、nC7至nC8组分含量差别不大,形态上为开口平缓的抛物线形态,即形态因子逐渐变小。依据此关系,对录井段内计算出的形态因子,形成录井曲线,从形态因子数据值上直观地分析出好的油层段,以及含水明显或含油性微弱的层段。同时还可以和其他连续轻烃参数结合,形成交汇图版,按有效区间值划分,实现定量地油水层解释。
本发明基于连续轻烃录井技术平台,实现nC6至nC8间轻烃组分形态的定量化表征,以及应用形态因子对油水层定性的识别与定量的解释。主要适用于常规油质储层、凝析油储层及湿气储层中的流体识别,不适用于干气储层及无轻烃组分的重油和稠油储层。
实施例
以某油田NB井应用为例,连续轻烃录井井段2280-4520m,应用形态因子参数对nC6~nC8轻烃组分进行了量化处理,形成了形态因子参数曲线,根据该井区标准油层、油水同层、水层的连续轻烃形态因子数据和含水性参数数据(具体指BZ/CYC6。或者是水指数),建立起来的油水层判别标准(表1),对NB井储层内的流体性子进行了精细解释。
表1
Figure GDA0001957362850000051
形态因子大于5,表征储层具有很好的含油特征,储层流体以油层、油水同层为主;形态因子小于5时,储层的含油性特征差,储层流体以含油水层、水层为主。
图2和图3是采集出的信号图,即连续轻烃谱图,纵坐标代表了各组分的信号强度,即电压值。其中,MCYC5代表甲基环戊烷;MCYC6代表甲基环己烷;TOL代表甲苯。
本井第29号储集层自3282m见良好油气显示(见图4),3287m油气显示终止,由3283m处的连续轻烃录井谱图看,此储集层具有较好的含油特征(见图5),本层段录井了6点(指的深度)连续轻烃录井数据(表2):
表2
Figure GDA0001957362850000061
每一点都包含C1~nC8间15种烃类组分含量数据及相应气、油、水指示参数数据,提取其中的nC6、nC7、nC8数据对进行index与linest函数计算后,获得表征连续轻烃谱图形态的形态因子数据,以此类推对每个点的nC6、nC7、nC8数据对进行index与linest函数计算,获得本层段整米处的6个点的形态因子数据,如表2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29号储集层的形态因子平均值达到10.05,且数据差异小,远大于标准油层的形态因子下限值5,表明此储集层的油层特征明显,同时BZ/CYC6总体上也大于油层下限值0.8,因此第29号储集层解释为油层。
同理,第30号储集层6点连续轻烃录井数据计算出的6个形态因子均值为2.5(表2),表明此储集层内nC6、nC7、nC8烃类含量相差不大,重烃组分相对缺失,储集层具有含水性特征,而BZ/CYC6参数值也都低于油层的下限值(指的是0.8)(图4),因此第30储集层解释为含油水层。
通过形态因子的实践应用,解决了油藏工程师通过上下储集层谱图比对分析后,再进行储层流体识别的繁重流程问题,提高了连续轻烃谱图利用的深度和效率,实现了连续轻烃谱图的量化处理和储集层流体性质的量化解释。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油水层识别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油水层识别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油水层识别方法相似,因此油水层识别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油水层识别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水层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包括:
连续轻烃录井数据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
数据对提取模块602,用于按照<保留时间、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数据对形式,从所述连续轻烃录井数据中提取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其中,nC6、nC7和nC8为油气轻烃组分;
形态因子确定模块603,用于对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分别进行数据拟合,确定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
油水层识别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对油水层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
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续轻烃录井数据获取模块601具体用于:
按照地层整米录井间距或设定录井间距获取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形态因子确定模块603具体用于:
对不同深度中每一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进行一元二次多项式拟合,将计算出的所述一元二次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作为形态因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形态因子确定模块603具体用于:
应用index函数与linest函数,自动求取一元二次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
其中,一元二次多项式的形式如下:
Y=aX2+bX+c;
其中,Y表示相对百分含量,X表示的保留时间,a、b和c表示拟合参数,其中,用a来表示形态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油水层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所述油水层识别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合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从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中,按照<保留时间、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数据对形式,提取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然后对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分别进行数据拟合,确定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通过形态因子对油水层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本发明提高了连续轻烃谱图利用的深度和效率,实现了连续轻烃谱图的量化处理和储集层流体性质的量化解释,省时省力。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油水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
按照<保留时间、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数据对形式,从所述连续轻烃录井数据中提取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其中,nC6、nC7和nC8为油气轻烃组分;
对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分别进行数据拟合,确定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包括:对不同深度中每一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进行一元二次多项式拟合,将计算出的所述一元二次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作为形态因子;
根据所述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对油水层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包括:
按照地层整米录井间距或设定录井间距获取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同深度中每一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进行一元二次多项式拟合,将计算出的所述一元二次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作为形态因子,包括:
应用index函数与linest函数,自动求取一元二次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
其中,一元二次多项式的形式如下:
Y=aX2+bX+c;
其中,Y表示相对百分含量,X表示的保留时间,a、b和c表示拟合参数,其中,用a来表示形态因子。
4.一种油水层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续轻烃录井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
数据对提取模块,用于按照<保留时间、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数据对形式,从所述连续轻烃录井数据中提取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其中,nC6、nC7和nC8为油气轻烃组分;
形态因子确定模块,用于对不同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分别进行数据拟合,确定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包括:对不同深度中每一深度的nC6、nC7和nC8对应的数据对进行一元二次多项式拟合,将计算出的所述一元二次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作为形态因子;
油水层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应的不同深度的形态因子对油水层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水层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轻烃录井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地层整米录井间距或设定录井间距获取不同深度的连续轻烃录井数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水层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因子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应用index函数与linest函数,自动求取一元二次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
其中,一元二次多项式的形式如下:
Y=aX2+bX+c;
其中,Y表示相对百分含量,X表示的保留时间,a、b和c表示拟合参数,其中,用a来表示形态因子。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油水层识别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油水层识别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811425030.1A 2018-11-27 2018-11-27 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221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25030.1A CN111221050B (zh) 2018-11-27 2018-11-27 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25030.1A CN111221050B (zh) 2018-11-27 2018-11-27 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1050A CN111221050A (zh) 2020-06-02
CN111221050B true CN111221050B (zh) 2022-02-01

Family

ID=70825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25030.1A Active CN111221050B (zh) 2018-11-27 2018-11-27 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105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7946A (en) * 1997-04-30 1998-10-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for sample identification using a locked retention time database
CN1598590A (zh) * 2004-07-28 2005-03-23 天津理工大学 岩屑检测轻烃分析法
CN101685087A (zh) * 2008-09-27 2010-03-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气相色谱自动分析汽油组成的方法
CN106401579A (zh) * 2016-11-04 2017-02-15 上海神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随钻多参数分析的油气水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6442757A (zh) * 2016-08-31 2017-02-22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层的判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8763B (zh) * 2010-11-16 2012-07-04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草保润性能的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7946A (en) * 1997-04-30 1998-10-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for sample identification using a locked retention time database
CN1598590A (zh) * 2004-07-28 2005-03-23 天津理工大学 岩屑检测轻烃分析法
CN101685087A (zh) * 2008-09-27 2010-03-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气相色谱自动分析汽油组成的方法
CN106442757A (zh) * 2016-08-31 2017-02-22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层的判定方法
CN106401579A (zh) * 2016-11-04 2017-02-15 上海神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随钻多参数分析的油气水识别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轻烃综合解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赵永祥;《西部探矿工程》;20150930(第9期);第73-7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1050A (zh) 202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7612B (zh) 吸附油和游离油含量连续表征的页岩油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6093350B (zh) 确定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饱和度指数的方法
WO2018121035A1 (zh) 一种个性化确定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等级的方法
CN110056348B (zh) 一种测定地层流体组成和性质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10203B (zh) 一种确定不同温度梯度下砂岩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方法
CN108798661B (zh) 利用录井气测组分参数识别油井储层及含流体性质的方法
CN110632652B (zh) 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887078B (zh) 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藏赋存深度下限预测方法
WO2017040457A2 (en) Coning transient multi-rate test
CN108798657A (zh) 基于钻井液录井参数气测值的录井解释方法
CN105156104B (zh) 一种基于参数重构的气测录井油气水识别方法
US20220074303A1 (en) Determining reservoir fluid properties from downhole fluid analysis data using machine learning
CN107605477B (zh) 一种确定井下泵抽取样油气突破和含水率稳定时间的方法
CN111221050B (zh) 油水层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442757A (zh) 一种油水层的判定方法
CN109271747B (zh) 确定抽油泵径38毫米油井产量与井口回压的拟合方法
CN111155980B (zh) 一种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369100A (zh) 水驱油藏恢复可采储量潜力测算新方法
RU2479714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трехмерного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проницаемости пласта
CN205333579U (zh) 水岩层分析系统
CN105866103A (zh)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岩石含油级别判断方法
CN113392538B (zh) 水基泥浆条件下的地层水污染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RU2731013C2 (ru) Способ интерпретации краткосрочных гид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ых скважин и скважин с гидроразрывом пласта на неустановившемся режиме фильтрации
RU2786898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граничных условий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ервичных трассеров в односкважинном химическом трассерном тесте
CN113294139B (zh) 低渗油藏捞油井捞油深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