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2652B - 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32652B CN110632652B CN201910756576.3A CN201910756576A CN110632652B CN 110632652 B CN110632652 B CN 110632652B CN 201910756576 A CN201910756576 A CN 201910756576A CN 110632652 B CN110632652 B CN 1106326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ult
- data
- oil
- determining
- late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7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9933 burial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4215 Carbon black (E152)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06010017076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45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6042 Facial bones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4 evalu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1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4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 G01V1/44—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using generators and receivers in the same well
- G01V1/48—Processing data
- G01V1/50—Analysing dat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本发明可以准确地确定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质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杂断块油气藏的成藏分析中,若断块的各项油气成藏条件较好,可进行油气勘探,若断块中无油气聚集成藏,则油气勘探失利,而在分析断块的各项油气成藏条件时,需要判定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目前缺乏确定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用以准确地确定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
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
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装置,用以准确地确定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
第一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
第二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在上述过程中,分析了断层的两类封闭性,分别为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并根据两类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侧向运移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垂向运移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垂向侧向均运移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垂向侧向均不运移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建立的断层地质模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气运移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各实施例中涉及的步骤顺序用于示意性说明本申请的实施,其中的步骤顺序不作限定,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发明人发现,确定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首先需要对断块油气藏所在断层的封闭性进行分析,包括垂向封闭性分析和侧向封闭性分析。截止到目前,断层封闭性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ALLan图解法和Knipe图解法,Allan图解法和Knipe图解法常常用来快速地判断在断层上下盘地层并置情况,储层与非渗透性地层(具有高含量的泥岩,例如页岩和泥岩)并置可能形成断层侧向封闭油气;储层砂岩之间彼此并置可能形成渗漏窗,有利于油气穿断层而过。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是泥岩涂抹潜力(Clay Smear Potential,CSP)、泥岩涂抹因子(Shale Smear Factor,SSF)、断层泥比率法(Shale Gouge Ratio,SGR)等.泥岩涂抹潜力CSP的大小随泥岩层厚度增大和具有高含量泥岩地层的数量增加而增大,而随着垂直断距增大而减小;泥岩涂抹因子SSF的大小与断距成正比而与地层内泥岩厚度和数量成反比;断层泥比率SGR的值与已错断地层内泥岩层的累积厚度成正比,与断距大小成反比,SGR综合考虑了各种地质因素,是目前国内外断层侧向封闭性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关于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虽然很多如断接厚度法、泥岩厚度法等,但现有研究一般采用间接手段对断层垂向封闭性进行分析,而未能抓住对断裂垂向封闭性起决定作用的排替压力这一关键因素,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断裂垂向封闭性评价的准确性。
综上,上述所列举的断层侧向和垂向封闭性的分析方法,都是利用断层的现今数据计算断层的现今的封闭因子对断层封闭性进行分析的,而在应用上述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中,且各项油气成藏条件较好的条件下,断圈(下文所述断圈主要包括断块、断背斜、断鼻)的断层的现今侧向封闭能力强,而在该断圈中无油气聚集成藏时,断层的现今侧向封闭能力弱,容易造成勘探失利,发明人发现,这可能是由于在油气成藏期断层的封闭性弱于断层封闭下限,未能准确判定出油气运移路径和方式的缘故。
针对这种情况,发明人基于断层封闭性理论,定量分析成藏期的断层封闭性,提出了一种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
步骤102,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
步骤103,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在上述过程中,分析了断层的两类封闭性,分别为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并根据两类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准确度高。
具体实施时,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给出其中一个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区域的叠后地震数据,获得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和地层数据。
叠后地震数据是三维数据,可更精确地进行后续计算,断层数据包括断层性质、倾角、断距在不同层位的变化数据;地层数据包括地层倾角、厚度、深度、地层分层、砂泥比率等。现有的断层数据和地层数据大多使用的是钻井资料,且要求钻井的位置应靠近目标断层。又因为钻井数据一般具有二维性,因此现有法利用钻井资料分析处理时,常常只能进行简单的二维数据计算分析,不能对断层进行三维分析。相对地,分析处理范围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的钻探需要。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叠后的地震数据对断层进行分析的方法准确度更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井数据包括声波曲线、泥质含量曲线、密度曲线和伽马曲线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时,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给出其中一个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包括:
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建立断层地质模型;
根据断层地质模型,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分析断层的垂向封闭性;
根据断层地质模型,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根据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分析断层的侧向封闭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首先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建立断层地质模型,可方便对断层进行更具体的量化分析,断层的垂向封闭性是通过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来分析的,而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一般为具体数值,因此通过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这一具体数据来分析断层的垂向封闭性结果更准确,同理,根据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这一具体数据来分析断层的垂向封闭性的结果也更准确。
具体实施时,根据断层地质模型,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给出其中一个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断层地质模型,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包括:
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
根据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如下公式,根据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
其中,KG为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
Δt为断层的断裂带声波时差值;
Z为断层的成藏期埋深;
R为断层的围岩泥质含量;
m和n为系数。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是通过成藏期断裂带排替压力(古断裂带排替压力)和成藏期储层排替压力(古储层排替压力)来计算的,其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成藏期断裂带排替压力:
其中,Pm为成藏期断裂带排替压力。
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成藏期储层排替压力:
其中,Pc为成藏期储层排替压力。
则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为成藏期断裂带排替压力与成藏期储层排替压力的比值,即:
根据公式(2)-公式(4),即可得到公式(1)的表达式。
具体实施时,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分析断层的垂向封闭性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给出其中一个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分析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包括:
若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大于预设值,断层垂向封闭;否则,断层垂向不封闭。
在上述实施例中,预设值一般为1,即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KG大于1时,断层垂向封闭,断层垂向不封闭。
具体实施时,根据断层地质模型,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给出其中一个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断层地质模型,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包括:
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
根据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如下公式,根据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
其中,SGRG为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
Vsh(i)为第i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
ΔZ(i)为第i个采样点的地层厚度;
D(i)为第i个采样点的断距;
DL为断层的成藏期断距;
n为采样点的个数。
在上述实施例中,DL为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也是现今时期断层在L沉积地层中的最大断距。
具体实施时,根据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分析断层的侧向封闭性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给出其中一个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分析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包括:
根据断块油气藏的钻井资料,确定侧向封闭因子阈值;
若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大于所述侧向封闭因子阈值,断层侧向封闭;否则,断层侧向不封闭。
在上述实施例中,侧向封闭因子阈值可用现今钻井资料确定的侧向封闭因子阈值(SGR阈值)作为成藏期侧向封闭因子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包括侧向运移方式、垂向运移方式、垂向侧向均运移方式和垂向侧向均不运移方式。
图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气运移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侧向运移方式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垂向运移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垂向侧向均运移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垂向侧向均不运移方式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包括:
在断层垂向封闭且侧向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侧向均运移方式;
在断层垂向封闭且侧向不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运移方式;
在断层垂向不封闭且侧向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侧向运移方式;
在断层垂向不封闭且侧向不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侧向均不运移方式。
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断层的封闭性与油气运移方式的对应关系。
表1本发明实施例中断层的封闭性与油气运移方式的对应关系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提出如下一个实施例来说明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的详细流程,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的详细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的详细流程包括:
步骤601,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
步骤602,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建立断层地质模型;
步骤603,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
步骤604,根据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
步骤605,若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大于预设值,断层垂向封闭;否则,断层垂向不封闭;
步骤606,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
步骤607,根据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
步骤608,根据断块油气藏的钻井资料,确定侧向封闭因子阈值;
步骤609,若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大于所述侧向封闭因子阈值,断层侧向封闭;否则,断层侧向不封闭;
步骤610,在断层垂向封闭且侧向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侧向均运移方式;
步骤611,在断层垂向封闭且侧向不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运移方式;
步骤612,在断层垂向不封闭且侧向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侧向运移方式;
步骤613,在断层垂向不封闭且侧向不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侧向均不运移方式。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的详细流程还可以有其他变化例,相关变化例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给出一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的具体应用。
将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区域的叠后地震数据加载进Geoeast解释软件,进行资料解释,分别获得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建立断层地质模型,其中,断层地质模型中断层均为东西走向,断层倾角为20度-60度,断距为900m-1000m,延伸距离为30km。断层地质模型中,地层厚度在100m-200m之间,地层倾角为30度-50度,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建立的断层地质模型的示意图。
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根据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采用公式(1)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步骤607,根据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采用公式(5)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和侧向封闭因子的结果。
表2本发明实施例中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和侧向封闭因子的结果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表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的分析结果。
表3本发明实施例中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的分析结果
最后根据上述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气运移方式的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中,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在上述过程中,分析了断层的两类封闭性,分别为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并根据两类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达到了快速准确刻画油气运移方式的目的,能够降低断圈油气钻探风险,提高勘探部署和决策成功率。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这些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在赘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装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
第一分析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
第二分析模块903,用于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分析模块9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建立断层地质模型;
根据断层地质模型,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分析断层的垂向封闭性;
根据断层地质模型,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根据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分析断层的侧向封闭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分析模块902具体用于:
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
根据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分析模块902具体用于:
若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大于预设值,断层垂向封闭;否则,断层垂向不封闭。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分析模块902具体用于:
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
根据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分析模块902具体用于:
根据断块油气藏的钻井资料,确定侧向封闭因子阈值;
若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大于所述侧向封闭因子阈值,断层侧向封闭;否则,断层侧向不封闭。
在一实施例中,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包括侧向运移方式、垂向运移方式、垂向侧向均运移方式和垂向侧向均不运移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分析模块903具体用于:
在断层垂向封闭且侧向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侧向均运移方式;
在断层垂向封闭且侧向不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运移方式;
在断层垂向不封闭且侧向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侧向运移方式;
在断层垂向不封闭且侧向不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侧向均不运移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井数据包括声波曲线、泥质含量曲线、密度曲线和伽马曲线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中,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在上述过程中,分析了断层的两类封闭性,分别为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并根据两类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达到了快速准确刻画油气运移方式的目的,能够降低断圈油气钻探风险,提高勘探部署和决策成功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其中,所述断层数据和所述地层数据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叠后三维地震数据获得的;所述断层数据包括:断层性质、倾角、断距在不同层位的变化数据;所述地层数据包括:地层倾角、厚度、深度、地层分层、砂泥比率;
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
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
其中,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包括:
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建立断层地质模型;
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根据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
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根据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
其中,采用如下公式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和侧向封闭因子:
其中,KG为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Δt为断层的断裂带声波时差值;Z为断层的成藏期埋深;R为断层的围岩泥质含量;m和n为系数;SGRG为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Vsh(i)为第i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ΔZ(i)为第i个采样点的地层厚度;D(i)为第i个采样点的断距;DL为断层的成藏期断距;n为采样点的个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分析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包括:
若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大于预设值,断层垂向封闭;否则,断层垂向不封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分析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包括:
根据断块油气藏的钻井资料,确定侧向封闭因子阈值;
若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大于所述侧向封闭因子阈值,断层侧向封闭;否则,断层侧向不封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包括侧向运移方式、垂向运移方式、垂向侧向均运移方式和垂向侧向均不运移方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包括:
在断层垂向封闭且侧向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侧向均运移方式;
在断层垂向封闭且侧向不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运移方式;
在断层垂向不封闭且侧向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侧向运移方式;
在断层垂向不封闭且侧向不封闭时,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侧向均不运移方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数据包括声波曲线、泥质含量曲线、密度曲线和伽马曲线中的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
7.一种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其中,所述断层数据和所述地层数据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叠后三维地震数据获得的;所述断层数据包括:断层性质、倾角、断距在不同层位的变化数据;所述地层数据包括:地层倾角、厚度、深度、地层分层、砂泥比率;
第一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分析目标区域的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和侧向封闭性;
第二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分析结果和侧向封闭性分析结果,确定断层中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
其中,所述第一分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断层数据、地层数据和测井数据,建立断层地质模型;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根据断层的成藏期埋深、围岩泥质含量和断裂带声波时差值,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从断层地质模型中,识别出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根据断层的成藏期断距,以及多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地层厚度、断层的断距,确定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
所述第一分析模块还用于采用如下公式确定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和侧向封闭因子:
其中,KG为断层的垂向封闭因子;Δt为断层的断裂带声波时差值;Z为断层的成藏期埋深;R为断层的围岩泥质含量;m和n为系数;SGRG为断层的侧向封闭因子;Vsh(i)为第i个采样点的泥质含量;ΔZ(i)为第i个采样点的地层厚度;D(i)为第i个采样点的断距;DL为断层的成藏期断距;n为采样点的个数。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56576.3A CN110632652B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56576.3A CN110632652B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32652A CN110632652A (zh) | 2019-12-31 |
CN110632652B true CN110632652B (zh) | 2021-08-03 |
Family
ID=68970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56576.3A Active CN110632652B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326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81803B (zh) * | 2020-02-19 | 2024-07-26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地震勘探的枯竭型油气藏目标靶区的优选方法及系统 |
CN113281804A (zh) * | 2020-02-20 | 2021-08-20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断层启闭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1402695B (zh) * | 2020-05-16 | 2020-10-30 | 东北石油大学 | 一种利用润湿性变化模拟断层启闭的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
CN115407389A (zh) * | 2021-05-28 | 2022-11-29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断块划分的方法及装置 |
CN113960672B (zh) * | 2021-10-22 | 2023-09-2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系统、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60668A (zh) * | 2016-02-08 | 2016-07-13 | 东北石油大学 | 断层侧向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 |
CN108241181A (zh) * | 2018-01-30 | 2018-07-0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断层封闭性的评价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0900687D0 (en) * | 2009-01-16 | 2009-02-25 | Rock Deformation Res Ltd | Fault analysis system |
-
2019
- 2019-08-16 CN CN201910756576.3A patent/CN1106326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60668A (zh) * | 2016-02-08 | 2016-07-13 | 东北石油大学 | 断层侧向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 |
CN108241181A (zh) * | 2018-01-30 | 2018-07-0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断层封闭性的评价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Fault Seal Analysis, a tool to reduce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isks, a case study from Middle Indus Basin;Farrukh Daud et al.;《PAPG-SPE ATC 2010》;20101231;第1-9页 * |
大柳泉地区沙三中—下亚段油气成藏期断层垂侧向封闭性评价;张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190115(第01期);第1-6页,第31-61页 * |
张桓.大柳泉地区沙三中—下亚段油气成藏期断层垂侧向封闭性评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19,(第01期), * |
断层垂向封闭的断-储排替压力差法及其应用;付广等;《石油学报》;20140731;第35卷(第4期);参见第687-68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32652A (zh) | 2019-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32652B (zh) | 断块油气藏的油气运移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 |
US11209561B2 (en) | Generation of fault displacement vector and/or fault damage zone in subsurface formation using stratigraphic function | |
Eberli et al. | Seismic Imaging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and Systems: AAPG Memoir 81 | |
CN110632658B (zh) | 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 |
Aarre et al. | Seismic detection of subtle faults and fractures | |
CN110632651B (zh) | 断层封闭性定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 |
Robertson | Reservoir management using 3D seismic data | |
CN110632655B (zh) | 非均质型断层的封闭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 |
AU201429929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aining resource mapping | |
CN110632657B (zh) | 泥岩涂抹型断层封闭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04834006B (zh) | 结构成因沉积参数图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2505754B (zh) | 基于高精度层序格架模型的井震协同划分沉积微相的方法 | |
CN110632656B (zh) | 断层的横向封闭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10632654B (zh) | 断块圈闭含油边界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3589371B (zh) | 碳酸盐岩内断层的封闭性评价方法 | |
CN108629459A (zh) | 储层含烃孔隙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5093308B (zh) | 一种井轨迹设计方法和系统 | |
CN110910267A (zh) | 海相碳酸盐岩隔夹层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2505761B (zh) | 一种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 |
CN114114411B (zh) | 三维断层疏导性的定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2433248B (zh) | 一种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下隐蔽储层的探测方法 | |
CN113376692B (zh) | 致密砂岩气水平井压裂改造方案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13534248A (zh) | 圈闭断层的封闭性定量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3031056B (zh) | 构造约束下断层封闭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 |
Holman | Seismic characterization of fractured rock fabric in Mississippian limestone, Payne county Oklahom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