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8558A - 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8558A
CN111208558A CN201811395645.4A CN201811395645A CN111208558A CN 111208558 A CN111208558 A CN 111208558A CN 201811395645 A CN201811395645 A CN 201811395645A CN 111208558 A CN111208558 A CN 111208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ismic
virtual
dimensional
velocity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56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8558B (zh
Inventor
刘永福
苏洲
孙琦
高登宽
张慧芳
刘博�
杨新影
黄腊梅
罗海宁
罗新生
赵海涛
仝可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56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85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8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8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8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8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2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Stac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50Corrections or adjustments related to wave propagation
    • G01V2210/52Move-out cor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勘探地区的探测数据,建立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探测数据包括地震数据、已钻井数据和测井数据;在勘探地区中设定待钻井区域的虚拟探测点;获取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从已钻井数据中选取与地质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已钻井数据作为匹配钻井数据,并根据匹配钻井数据生成虚拟探测点的虚拟钻井数据;根据地震数据以及虚拟钻井数据生成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根据从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虚拟层速度数据,校正地震三维速度场;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超深低幅度构造的准确性探测。

Description

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建立精准的三维速度场是探测超深低幅度构造(构造深度约5000m,闭合幅度在5-20m)的基础,低幅度构造圈闭合规模不大,但是储层物性好,油品质量较高,形成了单位面积高产的油气藏,因此,对于超深低幅度构造的探测识别有着较高的价值。
目前对超深低幅度构造所采用的探测技术为,生成已钻井的时深散点数据,依据已钻井的时深散点数据矫正依据地震数据生成的速度数据来建立三维速度场,并可依据三维速度场进行时深转换。
然而,由于已钻井的数目有限,导致建立的三维速度场不够精确,探测超深低幅度构造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能够建立较高精度的三维速度场,以实现对超深低幅度构造的准确性探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包括:
获取勘探地区的探测数据,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地震数据、已钻井数据和测井数据;
在所述勘探地区中设定待钻井区域的虚拟探测点;
获取所述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从所述已钻井数据中选取与所述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已钻井数据作为匹配钻井数据,并根据所述匹配钻井数据生成所述虚拟探测点的虚拟钻井数据;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以及所述虚拟钻井数据生成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
根据从所述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采取纵横向控制约束的方式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
可选的,所述已钻井数据包括浅层钻井数据以及深层钻井数据;
所述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包括:
根据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所述浅层钻井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
根据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所述深层钻井数据采用厚度累加变速成图法,在所述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上累加出深层三维地质构造图。
可选的,所述根据从所述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采取纵横向控制约束的方式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包括:
根据所述拟声波数据中的纵向声波测井速度,纵向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根据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横向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已钻井数据,利用反演数据建立已钻井特殊岩层的特殊岩性体速度参数;
通过所述特殊岩性体速度参数充填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包括: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得的地震道集速度谱分析数据,计算叠加速度场;
根据所述叠加速度场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获取勘探地区的探测数据,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地震数据、已钻井数据和测井数据;
设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勘探地区中设定待钻井区域的虚拟探测点;
生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从全部的已钻井数据中选取与所述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已钻井数据作为匹配钻井数据,并根据所述匹配钻井数据生成所述虚拟探测点的虚拟钻井数据;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以及所述虚拟钻井数据生成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
校正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采取纵横向控制约束的方式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
可选的,所述已钻井数据包括浅层钻井数据以及深层钻井数据;
所述构造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所述浅层钻井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
根据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所述深层钻井数据采用厚度累加变速成图法,在所述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上累加出深层三维地质构造图。
可选的,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拟声波数据中的纵向声波测井速度,纵向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根据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横向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充填模块;其中: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已钻井数据,利用反演数据建立已钻井特殊岩层的特殊岩性体速度参数;
所述充填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特殊岩性体速度参数充填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
可选的,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得的地震道集速度谱分析数据,计算叠加速度场;
根据所述叠加速度场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用于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通过在勘探地区中设定待钻井区域的虚拟探测点;根据从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采取纵横向控制约束的方式校正地震三维速度场。相对于现有技术,对于无井钻遇区,结合地质认识设置若干虚拟探测点并结合平面分布规律计算其速度,利用虚拟探测点速度进一步约束速度模型,虚拟探测点的虚拟层速度数据可使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精度提高,在对虚拟探测点的位置进行勘探当中,可实现较为准确的探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勘探地区的沉积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速度迭代前的速度模型剖面图;
图4b为速度迭代后的速度模型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的特殊岩性体速度反演、融合后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a为玉东7井区K1bx虚拟点约束下厚度累加构造图;
图7b为玉东7井区K1bx虚拟点约束下常规变速构造图;
图8为本发明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示出了本发明服务器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示出了本发明服务器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任意执行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的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集成在服务器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勘探地区的探测数据,根据探测数据建立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该探测数据包括地震数据、已钻井数据和测井数据。
其中,根据探测数据建立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可具体包括:
根据地震数据中获得的地震道集速度谱分析数据,计算叠加速度场;
其中,地震叠加速度场是根据速度谱建立的速度,含有三维坐标系的地震叠加速度场。
根据所述叠加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地震三维速度场。
具体的,对于单一水平地层,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为:
Figure BDA0001875115130000061
其中,x为震源和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偏移距),v为反射面以上介质的速度,t0为沿垂直路径反射的双程旅行时。
对于复杂的多次倾斜界面,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可以近似简化为
Figure BDA0001875115130000062
式中,x为震源和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偏移距),vrms为均方根速度,t0为沿垂直路径反射的双程旅行时。
在速度分析过程中,无法直接利用观测数据直接求取速度,采用对共中心点(common middle point;CMP)道集进行常速扫描,重复对CMP道集做动校正,将得到的结果显示在一起,并确定道集同相轴拉平,从而建立每一道速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到平面上每一点的速度谱。
利用速度谱数据计算层速度,利用Dix公式求出层速度vint(Dix,1955)
Figure BDA0001875115130000071
式中,vn和vn-1为地层上、下界面n和n-1上相应的rms速度值,tn和tn-1为地层界面的层位时间,由此,通过层速度可建立地震三维速度场。
步骤102、在勘探地区中设定待钻井区域的虚拟探测点。
在本步骤中,虚拟探测点包含了位于勘探地区待钻井的位置信息。
步骤103、获取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从已钻井数据中选取与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已钻井数据作为匹配钻井数据,并根据匹配钻井数据生成虚拟探测点的虚拟钻井数据。
其中,地质数据的信息可以包括沉积相,从全部的已钻井数据中选取与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已钻井数据作为匹配钻井数据,并根据所述匹配钻井数据生成所述虚拟探测点的虚拟钻井数据的过程,具体可为: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勘探地区的沉积相示意图,如图2所示,分析全部的已钻井数据的沉积相,分析虚拟探测点位置的沉积相,从而从全部的已钻井数据中选取和虚拟探测点位置的沉积相相同或最相近的至少一个已钻井数据作为匹配钻井数据。
步骤104、根据地震数据以及虚拟钻井数据生成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
具体的,若匹配钻井数据为一个已钻井数据,将一个已钻井数据作为虚拟探测点的虚拟钻井数据,生成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
若匹配钻井数据为至少两个已钻井数据,分别计算每个已钻井距离虚拟探测点位置的距离,并根据计算的距离对相应的已钻井数据加权,对加权后的至少两个已钻井数据计算平均量,得出虚拟探测点的虚拟钻井数据,生成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
其中,利用已钻井数据计算每一个虚拟点的层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875115130000072
式中,(x,y)虚拟点坐标,
Figure BDA0001875115130000073
为每个已钻井处的权系数。Vi为已钻井处的层速度。
步骤105、根据从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采取纵横向控制约束的方式校正地震三维速度场。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步骤105可包括:
根据拟声波数据中的纵向声波测井速度,纵向校正地震三维速度场,根据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横向校正地震三维速度场。
具体,计算每一个虚拟点处的地震层速度和井插值层速度误差ΔVj(x,y)=Vj(x,y)-Vint(x,y),插值得到误差网格面用以校正层速度场,同样利用此方法校正每一层的速度得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
步骤106、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在勘探地区中设定待钻井区域的虚拟探测点;根据从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采取纵横向控制约束的方式校正地震三维速度场。相对于现有技术,对于无井钻遇区,结合地质认识设置若干虚拟探测点并结合平面分布规律计算其速度,利用虚拟探测点速度进一步约束速度模型,虚拟探测点的虚拟层速度数据可使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精度提高,在对虚拟探测点的位置进行勘探当中,可实现较为准确的探测。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在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之前,还可包括:
根据地震数据和已钻井数据,利用反演数据建立已钻井特殊岩层的特殊岩性体速度参数,通过特殊岩性体速度参数充填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其中,特殊岩层可以为膏泥岩等,如速度变化较快的岩层。
低幅度构造落实的关键在于精细速度场的建立,而影响速度场的因素很多(如膏泥岩等特殊岩性体),本发明将影响速度因素分离出来,采用成熟的处理方法单独处理,然后将单独处理后的结果置换掉原始速度场中不精确的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包含细节变化的高精度速度场,算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辉固地球科技有限公司的Jason(1)8.2软件平台中实现了特殊岩性体速度反演发明内容。在哈里伯顿公司的Landmark(2)R5000软件平台中实现了虚拟点约束下的厚度累加法变速成图发明内容。在Jason(1)8.2软件平台中实现如图3中所示的流程。图4a为速度迭代前的速度模型剖面图,图4b为速度迭代后的速度模型剖面图。特殊岩性体速度反演、融合后剖面图,如图5所示。
通过对已钻井(验证点)误差统计发现,通过将影响速度因素(特殊岩性体等)分离出来单独处理后,速度场精度逐渐提高,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1875115130000091
可选的,已钻井数据包括浅层钻井数据以及深层钻井数据,现有技术中,对于深层三维地质构造的生成计算中,采用深层钻井数据以及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计算得到深层三维地质构造图,由于深层钻井数据数量较少,导致深层三维地质构造图准确性较差。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具体包括:
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浅层钻井数据建立勘探地区的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深层钻井数据采用厚度累加变速成图法,在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上累加出深层三维地质构造图。
具体的,由于不同类型的油气藏采用不同的开发井网进行开发,因此对于浅层目的层来说速度约束点相对于深层多,利用前文所述方法分别得到浅层三维速度场,和深层层速度场。Hk=Vktk,式中,Hk为每个计算点处浅层深度,Vk为校正后每个计算点处浅层三维速度场。tk为计算点处反射波旅行时,从而可以得到浅层每个计算点的深度,插值得到构造图,利用已钻井再次校正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从而消除了浅层速度的影响。
利用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及校正后的层速度数据得到深层三维地质构造图H=Hk+V0t0,式中,Hk为每个计算点处浅层深度,V0为校正后每个计算点处深层校正后的层速度数据,t0为计算点处反射波时间厚度。然后,利用已钻井数据再次校正深层三维地质构造图,最终得到深层目的层构造图。
采用了浅层钻井数据的校正,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较为准确,利用较为准确的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为基础,再利用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深层钻井数据采用厚度累加变速成图法,构造的深层三维地质构造图更加准确。结合地质数据,计算出目的层之上大套标志层厚度,逐层井较得到中浅层构造图,最后采用厚度累加法变速成图技术得到目的层构造图,算法流程如图6所示,其中,在LandmarkR5000软件平台中实现如图5中流程所示。图7a为玉东7井区K1bx虚拟点约束下厚度累加构造图,图7b为玉东7井区K1bx虚拟点约束下常规变速构造图。
在建立精细速度场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数据及同一区带钻井情况,给出未钻井区域的虚拟点纵向速度,约束三维速度场变速成图,从表2可以看出,古近系目的层误差逐渐降低,该方法可以明显提升变速成图精度,能够有效识别出5-20m幅度的微构造。
表2
Figure BDA0001875115130000101
Figure BDA0001875115130000111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在勘探地区中设定待钻井区域的虚拟探测点;根据从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采取纵横向控制约束的方式校正地震三维速度场。相对于现有技术,对于无井钻遇区,结合地质认识设置若干虚拟探测点并结合平面分布规律计算其速度,利用虚拟探测点速度进一步约束速度模型,虚拟探测点的虚拟层速度数据可使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精度提高,在对虚拟探测点的位置进行勘探当中,可实现较为准确的探测。
图8为本发明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位于服务器,参见图8,该装置包括:建立模块11、设定模块12、生成模块13、校正模块14和构造模块15,其中:
建立模块11用于获取勘探地区的探测数据,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地震数据、已钻井数据和测井数据;
设定模块12用于在所述勘探地区中设定待钻井区域的虚拟探测点;
生成模块13用于获取所述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从全部的已钻井数据中选取与所述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已钻井数据作为匹配钻井数据,并根据所述匹配钻井数据生成所述虚拟探测点的虚拟钻井数据;
所述生成模块13还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以及所述虚拟钻井数据生成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
校正模块14用于根据从所述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采取纵横向控制约束的方式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构造模块15用于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
可选的,所述已钻井数据包括浅层钻井数据以及深层钻井数据;
所述构造模块15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所述浅层钻井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
根据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所述深层钻井数据采用厚度累加变速成图法,在所述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上累加出深层三维地质构造图。
可选的,所述校正模块1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拟声波数据中的纵向声波测井速度,纵向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根据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横向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图9为本发明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图8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充填模块16;其中,
所述建立模块11,还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已钻井数据,利用反演数据建立已钻井特殊岩层的特殊岩性体速度参数;
所述充填模块16,用于通过所述特殊岩性体速度参数充填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
可选的,所述建立模块1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得的地震道集速度谱分析数据,计算叠加速度场;
根据所述叠加速度场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
上述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对应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图10a示出了本发明服务器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服务器100包括:处理单元102和通信单元103。处理单元102用于对服务器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102用于支持服务器100执行图1的步骤101-106,和/或用于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103用于支持服务器100与其它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服务器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01,用于存储服务器100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1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1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收发电路等,其中,通信接口是统称,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存储单元10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单元1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1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101为存储器时,本发明所涉及的服务器可以为图10b所示的服务器。
参阅图10b所示,该服务器110包括:处理器112、通信接口113、存储器111。可选的,服务器110还可以包括总线114。其中,通信接口113、处理器112以及存储器111可以通过总线114相互连接;总线11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11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b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另外,存储器11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并且被用于由处理器11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上图1所示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其中,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勘探地区的探测数据,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地震数据、已钻井数据和测井数据;
在所述勘探地区中设定待钻井区域的虚拟探测点;
获取所述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从所述已钻井数据中选取与所述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已钻井数据作为匹配钻井数据,并根据所述匹配钻井数据生成所述虚拟探测点的虚拟钻井数据;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以及所述虚拟钻井数据生成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
根据从所述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采取纵横向控制约束的方式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钻井数据包括浅层钻井数据以及深层钻井数据;
所述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包括:
根据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所述浅层钻井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
根据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所述深层钻井数据采用厚度累加变速成图法,在所述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上累加出深层三维地质构造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从所述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采取纵横向控制约束的方式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包括:
根据所述拟声波数据中的纵向声波测井速度,纵向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根据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横向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已钻井数据,利用反演数据建立已钻井特殊岩层的特殊岩性体速度参数;
通过所述特殊岩性体速度参数充填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包括: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得的地震道集速度谱分析数据,计算叠加速度场;
根据所述叠加速度场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
6.一种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获取勘探地区的探测数据,根据所述探测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地震三维速度场,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地震数据、已钻井数据和测井数据;
设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勘探地区中设定待钻井区域的虚拟探测点;
生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从全部的已钻井数据中选取与所述虚拟探测点的地质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已钻井数据作为匹配钻井数据,并根据所述匹配钻井数据生成所述虚拟探测点的虚拟钻井数据;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以及所述虚拟钻井数据生成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
校正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测井数据中获得的拟声波数据和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采取纵横向控制约束的方式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建立勘探地区的三维地质构造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已钻井数据包括浅层钻井数据以及深层钻井数据;
所述构造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所述浅层钻井数据建立所述勘探地区的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
根据所述校正后的地震三维速度场和所述深层钻井数据采用厚度累加变速成图法,在所述浅层三维地质构造图上累加出深层三维地质构造图。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拟声波数据中的纵向声波测井速度,纵向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根据所述虚拟探测点沿层的虚拟层速度数据,横向校正所述地震三维速度场。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用于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395645.4A 2018-11-22 2018-11-22 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208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5645.4A CN111208558B (zh) 2018-11-22 2018-11-22 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5645.4A CN111208558B (zh) 2018-11-22 2018-11-22 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8558A true CN111208558A (zh) 2020-05-29
CN111208558B CN111208558B (zh) 2022-05-06

Family

ID=70785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5645.4A Active CN111208558B (zh) 2018-11-22 2018-11-22 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855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9577A (zh) * 2021-03-23 2021-06-22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低幅构造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81782A (zh) * 2023-02-17 2023-07-0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低幅度构造成图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56648A1 (en) * 2004-05-11 2005-11-17 West Michael P Velocity determination of the near-surface layers in the earth using exploration 2D or 3D seismic data
CA2690373A1 (en) * 2007-06-26 2008-12-31 Changsoo Shin Method for velocity analysis using waveform inversion in laplace domain for geophysical imaging
CN101750628A (zh) * 2008-12-11 2010-06-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叠加速度及均方根速度场闭合差校正方法
CN104834006A (zh) * 2015-04-28 2015-08-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结构成因沉积参数图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549082A (zh) * 2014-10-29 2016-05-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超深碳酸盐储层三维地质力学场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05842736A (zh) * 2016-05-27 2016-08-1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一种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
CN106405643A (zh) * 2016-08-30 2017-02-15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井震联合速度场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7229074A (zh) * 2016-03-24 2017-10-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勘探程度海相探区的变速成图方法和装置
CN107255834A (zh) * 2017-05-19 2017-10-17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震约束的声波测井曲线校正方法
CN107688200A (zh) * 2017-04-12 2018-02-13 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低幅度构造畸变的速度校正方法
CN107783187A (zh) * 2016-08-24 2018-03-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测井速度和地震速度结合建立三维速度场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56648A1 (en) * 2004-05-11 2005-11-17 West Michael P Velocity determination of the near-surface layers in the earth using exploration 2D or 3D seismic data
CA2690373A1 (en) * 2007-06-26 2008-12-31 Changsoo Shin Method for velocity analysis using waveform inversion in laplace domain for geophysical imaging
CN101750628A (zh) * 2008-12-11 2010-06-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叠加速度及均方根速度场闭合差校正方法
CN105549082A (zh) * 2014-10-29 2016-05-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超深碳酸盐储层三维地质力学场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04834006A (zh) * 2015-04-28 2015-08-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结构成因沉积参数图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229074A (zh) * 2016-03-24 2017-10-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勘探程度海相探区的变速成图方法和装置
CN105842736A (zh) * 2016-05-27 2016-08-1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一种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
CN107783187A (zh) * 2016-08-24 2018-03-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测井速度和地震速度结合建立三维速度场的方法
CN106405643A (zh) * 2016-08-30 2017-02-15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井震联合速度场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7688200A (zh) * 2017-04-12 2018-02-13 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低幅度构造畸变的速度校正方法
CN107255834A (zh) * 2017-05-19 2017-10-17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震约束的声波测井曲线校正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 ESKANDARI,等: "Detection of productive intervals using acoustic wave velocity", 《J. GEOPHYS. ENG.》 *
易远元,等: "三维地震速度场建立技术-以饶阳凹陷河间南地区为例", 《石油学报》 *
王珊: "层速度求取方法及速度谱横向密度对速度场精度的影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郑晓凤,等: "变速成图技术在南堡凹陷南堡4号构造的应用 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9577A (zh) * 2021-03-23 2021-06-22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低幅构造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81782A (zh) * 2023-02-17 2023-07-0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低幅度构造成图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8558B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Double-difference tomography: Th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
Jacquemyn et al. Multi-scale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fracture-and igneous intrusion-controlled hydrothermal dolomite from digital outcrop model, Latemar platform, Dolomites, northern Italy
CN104884974A (zh)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3d地震数据深度转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7966732A (zh) 基于空间结构导向的地震属性变化率求取方法
CN111208558B (zh) 超深低幅度三维地质构造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Kanaujia et al. 1D velocity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local seismicity around the Tehri region, Garhwal Himalaya
US10393923B2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map of height of liquid hydrocarbon in a reservoir
CN105301638B (zh) 一种提取风化层底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07119B (zh) 近地表模型构建方法与静校正量求取方法
US20210396897A1 (en)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for correcting a reservoir model of a reservoir geological formation based on seismic images
CN106125133B (zh) 一种基于气云区约束下的精细速度建模方法
US11300706B2 (en) Designing a geological simulation grid
CN106772599B (zh) 一种计算地层横波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40777A (zh) 用于处理地球物理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01408B (zh) 一种复杂构造二维地震资料平点控制成图方法
CN109991663B (zh) 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和装置
US11385369B2 (en) Three-dimensional, stratigraphically-consistent seismic attributes
CN106291748A (zh) 一种获取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CN101598806B (zh) 一种提高构造图准确度的偏差消除方法
CN105467452B (zh) 一种对过渡区域进行静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RU2681250C1 (ru) Способ квазитрехмерного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эффективных газо- и нефтенасыщенных толщин залежей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CN111257969A (zh) 一种断层控制下高精度速度建模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11815769A (zh) 逆冲推覆构造带构造的建模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67810B (zh) 地震勘探全深度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3031073B (zh) 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