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8429B - 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8429B
CN111208429B CN202010014930.8A CN202010014930A CN111208429B CN 111208429 B CN111208429 B CN 111208429B CN 202010014930 A CN202010014930 A CN 202010014930A CN 111208429 B CN111208429 B CN 111208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tested
magnetic
current value
thermal runa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49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8429A (zh
Inventor
周夏荣
孙亚洲
张广平
劳力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49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8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8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8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8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8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08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the use of counterbalancing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14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he force of explosions; for measuring the energy of projecti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测试系统中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线圈、第一电源,表面设置有线圈的第一磁性件与待测试电池并排设置,靠近待测试电池喷射端的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接触。控制第一电源为线圈提供电能,以使第一磁性件形成用于吸附第二磁性件的磁场;控制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以使待测试电池的喷出物经喷射端喷向第二磁性件;在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线圈中使第二磁性件处于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目标吸附力确定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由此,可获得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Description

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涉及新能源行业,由于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电动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池,电池的热失控直接影响整车安全。热失控下的电池的喷出物对外部的作用力可以为电池性能的确定、电池系统的安全设计等提供指导。因此,如何获得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应用于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线圈及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磁性件与待测试电池并排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待测试电池的喷射端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接触;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源为所述线圈提供电能,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形成磁场,其中,所述磁场用于吸附第二磁性件;
控制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其中,热失控时的待测试电池的喷出物经所述喷射端喷向所述第二磁性件,所述喷出物对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磁场吸附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力的方向相反;
在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使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包括:
通过加热、过充、短路、针刺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方式使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试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内,所述待测试电池包括两个喷射端,所述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包括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所述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包括:
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各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并根据两个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测量并保存在不同电流值下所述第二磁性件受到的吸附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设置热失控防护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失控作用力测量装置,应用于测试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电子设备、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线圈及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磁性件与待测试电池并排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待测试电池的喷射端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接触;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源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源为所述线圈提供电能,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形成磁场,其中,所述磁场用于吸附第二磁性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其中,热失控时的待测试电池的喷出物经所述喷射端喷向所述第二磁性件,所述喷出物对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磁场吸附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力的方向相反;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电子设备、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线圈及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磁性件与待测试电池并排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待测试电池的喷射端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接触;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源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用于为所述线圈提供电能,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形成磁场,其中,所述磁场用于吸附第二磁性件;
所述待测试电池,用于在热失控状态下,经所述喷射端向所述第二磁性件喷射喷出物,其中,所述喷出物对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磁场吸附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力的方向相反;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试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内,所述待测试电池包括两个喷射端,所述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包括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所述电子设备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各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并根据两个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设备,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图像,并将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图像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图像判断所述第二磁性件是否处于临界状态,并在所述第二磁性件未处于临界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线圈中的电流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临界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测试系统中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线圈及第一电流,该第一磁性件与待测试电池并排设置,第二磁性件靠近待测试电池设置、并与第一磁性件接触。线圈设置在第一磁性件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性连接。首先控制第一电源为线圈提供电能,以使该第一磁性件形成用于吸附第二磁性件的磁场;并控制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热失控时的待测试电池的喷出物经所述喷射端喷向所述第二磁性件,所述喷出物对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磁场吸附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力的方向相反。在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由此,可对电池在热失控状态下向外喷射的喷出物的作用力进行量化,以便根据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确定电池性能、设计电池系统等。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失控作用力测量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标:110-第一磁性件;120-第二磁性件;130-线圈;140-第一电源;
200-待测试电池;300-电子设备;310-存储器;320-处理器;330-通信单元;600-热失控作用力测量装置;610-第一控制模块;620-第二控制模块;630-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测试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磁性件110、第二磁性件120、线圈130及第一电源140。所述第一磁性件110与待测试电池200并排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120靠近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喷射端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10接触。所述线圈130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110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电源140电性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110及第二磁性件120均自身不带天然磁场。其中,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可以为铁块。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可以是,但不限于,锂离子电池。
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所述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应用于上述测试系统。下面对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10,控制所述第一电源140为所述线圈130提供电能,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110形成磁场。
步骤S120,控制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
步骤S130,在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130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可首先控制所述第一电源140为所述线圈130提供电能。当所述线圈130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110对所述第二磁性件120产生吸附力。可以以适用的方式,控制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所述第二磁性件120靠近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喷射端设置,在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时,待测试电池200的喷出物经喷射端喷向所述第二磁性件120,该喷出物对第二磁性件120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10吸附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力的方向相反,也就是说,喷出物对第二磁性件120的推力的方向与吸附力的方向相反。喷出物作用到所述第二磁性件120上,使得所述第二磁性件120有向外运动的趋势。
当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后,在所述线圈130中的电流值为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时,也就是说,在喷出物对第二磁性件120的作用力大小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受到的吸附力的大小相等时,可根据预先保存的不同电流值及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目标电流值,获得目标吸附力,并根据该目标吸附力确定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比如,直接将目标吸附力作为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或结合其他方式确定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由此,可对电池在热失控状态下向外喷射的喷出物的作用力进行量化,以便根据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确定电池性能、设计电池系统等。
若线圈130中的电流的电流值偏小,则产生的对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吸附力也偏小;若线圈130中的电流的电流值偏大,则产生的对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吸附力也偏大。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可经过多次试验,对所述线圈130中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调整,以确定出一目标电流值使得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比如,在向所述线圈130提供电流后,若在待测试电池200的喷出物的作用下,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向远离所述第一磁性件110的方向运动,即,所述第二磁性件120被喷出物推动了,则可确定喷出物的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10在当前电流作用下对第二磁性件120的吸附力。在这种情况下,可增大所述线圈130中的电流,并更换相同类型的新的待测试电池200,重复上述操作。
若在待测试电池200的喷出物作用下,所述第二磁性件120未移动,则可确定喷出物对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作用力小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10在当前电流作用下对第二磁性件120的吸附力。此时,可减小所述线圈130中的电流。
按照以上方式对线圈130中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调整,直到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
比如,若在线圈130中为电流I1时,所述第二磁性件120未被喷出物推动;在线圈130中为电流I2时,所述第二磁性件120被喷出物推动;其中,电流I1的电流值大于电流I2的电流值;可在I1~I2之间,将电流从I1逐渐减小。在减小过程中,假设某次减小前的电流为I3,减小后的电流为I4,电流I3的电流值大于电流I4的电流值,若在线圈130中的电路为电流I3时,所述第二磁性件120未被喷出物推动,而在线圈130中的电路为电流I4时,所述第二磁性件120被喷出物推动,此时可确定在电流为I3时,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电流I3的电流值为使得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加热、过充、短路、针刺等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方式使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源及加热装置,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加热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待测试电池200进行加热。在需要使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时,可通过第二电源向所述加热装置提供电能,以使待测试电池200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下发生热失控。
其中,若所述待测试电池200为圆柱型电池,所述加热装置可以为加热丝,该加热丝绕设在圆柱型电池上。若所述待测试电池200为非圆柱型电池,所述加热装置可以是加热膜,该加热膜与非圆柱型电池的表面接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待测试电池200提供电能,以使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充电。在需要使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时,可通过第二电源使待测试电池200因过充而发生热失控。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仅为使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方式的举例说明,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使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110可以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待测试电池200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110内。由此,既可以准确测量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还可以减小所述测试系统的体积。可选地,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外可包裹有绝缘材料,以避免所述待测试电池200与第一磁性件110直接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可以只包括一个喷射端,也可以包括两个喷射端。其中,所述待测试电池200设置有泄爆阀的一端即为喷射端。在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时,喷出物会从泄爆阀喷射出去。
在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只包括一个喷射端时,所述测试系统也可只包括一个第二磁性件120。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10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保证所述第二磁性件120靠近所述喷射端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10的一端接触即可。
在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包括两个喷射端时,所述测试系统可以包括两个第二磁性件120。此时,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10的长度。如图1所示,两个第二磁性件120分别设置在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及第一磁性件110的两侧。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包括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在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包括两个喷射端时,可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130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各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并根据两个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
可选地,可将两个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作为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也可以将两个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还可以将两个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中的较大值作为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根据两个喷射端对应的目标吸附力确定该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
比如,假设预先存储有以下数据:在电流值为a时,喷射端1对应的吸附力为a1,喷射端2对应的吸附力为a2;在电流值为b时,喷射端1对应的吸附力为b1,喷射端2对应的吸附力为b2;在电流值为c时,喷射端1对应的吸附力为c1;喷射端2对应的吸附力为c2。若在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时,使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为b,则可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喷射端1对应的目标吸附力为b1,喷射端2对应的目标吸附力为b2。可将b1、b2同时作为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也可以将b1、b2的均值作为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还可以将b1、b2的较大值作为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获得同一种类型的多个待测试电池200各自的热失控作用力,进而确定该种类型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得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后,还可以根据该热失控作用力确定该待测试电池200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得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后,可根据该热失控作用力确定需要的热失控防护结构的强度,然后基于热失控防护结构的强度,设置合适的热失控防护结构,从而减少因电池热失控导致的损失。
请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在步骤S110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01。
步骤S101,预先测量并保存在不同电流值下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受到的吸附力。
在本实施例中,可预先对电流值及吸附力的对应关系进行标定。可选地,可在向线圈130提供一定电流后,使用拉力计对第二磁性件120施加向外的拉力,从而得到使得第二磁性件120即将向外运动的拉力,即,获得在当前电流下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的拉力,该拉力的大小即为当前电流下的吸附力大小。改变电流,重复以上操作,可得到不同电流下的临界拉力。由此,获得不同电流值及各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可选地,若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包括两个喷射端,在标定时,可分别通过拉力计获得第二磁性件120两端的吸附力。
请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300的方框示意图。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系统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300。所述电子设备300可与所述第一电源140通信连接,并与用于使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的装置通信连接。由此,所述电子设备300可控制是否向所述线圈130提供电流、提供的电流的电流值大小、以及待测试电池200是否发生热失控。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300中还可以存储有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所述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在发生热失控时,根据线圈130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
所述电子设备300中可以包括存储器310、处理器320及通信单元330。所述存储器310、处理器320以及通信单元33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其中,存储器310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处理器3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1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热失控作用力测量装置600,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
通信单元330用于通过网络建立所述电子设备300与其它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用于通过所述网络收发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系统还可以包括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300通信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可设置在任意位置,只要能够获得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图像即可。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在获得第二磁性件120的图像后,可将该图像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300。所述电子设备300可根据接收到的图像判断所述第二磁性件120是否处于临界状态,并在所述第二磁性件120未处于临界状态时,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源140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线圈130中的电流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
比如,若根据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图像确定所述第二磁性件120被喷出物推倒,则可确定线圈130中的当前电流偏小。所述电子设备300可通过所述第一电源140增大线圈130中的电流。若根据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图像确定所述第二磁性件120未被喷出物推倒,所述电子设备300则可通过所述第一电源140,将线圈130中的电流由当前大小逐渐减小,以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并确定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的电流值为目标电流值。
所述电子设备300还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图像判断待测试电池200是否发生热失控,并在确定发生热失控时,确定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比如,若图像中包括火焰,则可确定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
所述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和与设置在待测试电池200表面的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若根据该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结果,确定待测试电池200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可确定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仅为举例说明,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待测试电池200是否发生热失控。
请参照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失控作用力测量装置600的方框示意图。所述热失控作用力测量装置600应用于测试系统中的电子设备300。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电子设备300、第一磁性件110、第二磁性件120、线圈130及第一电源140。所述第一磁性件110与待测试电池200并排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120靠近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喷射端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10接触。所述线圈130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110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电源140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设备300与所述第一电源140通信连接。所述热失控作用力测量装置600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块610、第二控制模块620、处理模块630。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1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源140为所述线圈130提供电能,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110形成磁场。其中,所述磁场用于吸附第二磁性件120。
第二控制模块620,用于控制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其中,热失控时的待测试电池200的喷出物经所述喷射端喷向所述第二磁性件120,所述喷出物对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磁场吸附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力的方向相反。
所述处理模块630,用于在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130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
关于所述热失控作用力测量装置60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上文对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电子设备300、第一磁性件110、第二磁性件120、线圈130及第一电源140。所述第一磁性件110与待测试电池200并排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120靠近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喷射端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10接触。所述线圈130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110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电源140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设备300与所述第一电源140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140,用于为所述线圈130提供电能,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110形成磁场。其中,所述磁场用于吸附第二磁性件120。
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用于在热失控状态下,经所述喷射端向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喷射喷出物。其中,所述喷出物对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磁场吸附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力的方向相反。
所述电子设备300,用于在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130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待测试电池200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110内,所述待测试电池200包括两个喷射端,所述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包括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所述电子设备300具体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130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各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并根据两个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200的热失控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测试系统还可以包括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300通信连接,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图像,并将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图像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300。所述电子设备30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磁性件120的图像判断所述第二磁性件120是否处于临界状态,并在所述第二磁性件120未处于临界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源140对所述线圈130中的电流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二磁性件120处于临界状态。
关于测试系统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上文对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测试系统中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线圈及第一电流,该第一磁性件与待测试电池并排设置,第二磁性件靠近待测试电池设置、并与第一磁性件接触。线圈设置在第一磁性件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性连接。首先控制第一电源为线圈提供电能,以使该第一磁性件形成用于吸附第二磁性件的磁场;并控制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热失控时的待测试电池的喷出物经所述喷射端喷向所述第二磁性件,所述喷出物对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磁场吸附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力的方向相反。在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由此,可对电池在热失控状态下向外喷射的喷出物的作用力进行量化,以便根据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确定电池性能、设计电池系统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线圈及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磁性件与待测试电池并排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待测试电池的喷射端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接触;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源为所述线圈提供电能,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形成磁场,其中,所述磁场用于吸附第二磁性件;
控制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其中,热失控时的待测试电池的喷出物经所述喷射端喷向所述第二磁性件,所述喷出物对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磁场吸附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力的方向相反;
在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包括:
通过加热、过充、短路、针刺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方式使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内,所述待测试电池包括两个喷射端,所述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包括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所述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包括:
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各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并根据两个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测量并保存在不同电流值下所述第二磁性件受到的吸附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安全性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设置热失控防护结构。
7.一种热失控作用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测试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电子设备、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线圈及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磁性件与待测试电池并排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待测试电池的喷射端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接触;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源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源为所述线圈提供电能,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形成磁场,其中,所述磁场用于吸附第二磁性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其中,热失控时的待测试电池的喷出物经所述喷射端喷向所述第二磁性件,所述喷出物对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磁场吸附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力的方向相反;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8.一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电子设备、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线圈及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磁性件与待测试电池并排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待测试电池的喷射端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接触;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源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用于为所述线圈提供电能,以使所述第一磁性件形成磁场,其中,所述磁场用于吸附第二磁性件;
所述待测试电池,用于在热失控状态下,经所述喷射端向所述第二磁性件喷射喷出物,其中,所述喷出物对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磁场吸附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力的方向相反;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待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目标吸附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内,所述待测试电池包括两个喷射端,所述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对应的吸附力包括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所述电子设备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及该电流值下各喷射端所对应的吸附力、以及所述线圈中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临界状态的目标电流值,得到各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并根据两个喷射端所对应的目标吸附力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热失控作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设备,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图像,并将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图像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图像判断所述第二磁性件是否处于临界状态,并在所述第二磁性件未处于临界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线圈中的电流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处于临界状态。
CN202010014930.8A 2020-01-07 2020-01-07 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Active CN111208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4930.8A CN111208429B (zh) 2020-01-07 2020-01-07 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4930.8A CN111208429B (zh) 2020-01-07 2020-01-07 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8429A CN111208429A (zh) 2020-05-29
CN111208429B true CN111208429B (zh) 2021-12-03

Family

ID=70788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4930.8A Active CN111208429B (zh) 2020-01-07 2020-01-07 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842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1445A (zh) * 2016-03-17 2016-06-08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07069025U (zh) * 2017-06-27 2018-03-02 宁波大学 一种具有热失控抑制作用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8181592A (zh) * 2018-01-17 2018-06-19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安全实验工装及系统
CN109116250A (zh) * 2018-08-02 2019-01-01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拟实验装置及测定方法
CN109364399A (zh) * 2018-11-21 2019-02-2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热失控的灭火阻断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9449519A (zh) * 2018-11-30 2019-03-08 清华大学 锂离子电池检测装置
CN110192018A (zh) * 2017-01-20 2019-08-30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燃料喷射装置的驱动装置
CN209728136U (zh) * 2019-03-15 2019-12-03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及其监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61646B2 (en) * 2010-03-15 2013-01-29 Electronvault, Inc. Modular interconnec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1445A (zh) * 2016-03-17 2016-06-08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10192018A (zh) * 2017-01-20 2019-08-30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燃料喷射装置的驱动装置
CN207069025U (zh) * 2017-06-27 2018-03-02 宁波大学 一种具有热失控抑制作用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8181592A (zh) * 2018-01-17 2018-06-19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安全实验工装及系统
CN109116250A (zh) * 2018-08-02 2019-01-01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拟实验装置及测定方法
CN109364399A (zh) * 2018-11-21 2019-02-2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热失控的灭火阻断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9449519A (zh) * 2018-11-30 2019-03-08 清华大学 锂离子电池检测装置
CN209728136U (zh) * 2019-03-15 2019-12-03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及其监控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ssive coolong of high capacity lithium-ion batteries;Rania Rizk;《IEEE》;20190117;全文 *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开发和设计;陈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50401;全文 *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评价技术研究;段冀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2013042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8429A (zh) 2020-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6373B (zh) 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和装置
EP0711016B1 (en) Parameter measuring method, charge/discharg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life predicting method for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power storage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0176795A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充电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heng et al. State‐of‐charge estimation with aging effect and correction for lithium‐ion battery
US20200209315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ower limit of battery,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JP3752888B2 (ja) 電池状態検出装置
CN110673048B (zh) 一种电池内短路阻值辨识方法
KR20170051008A (ko) 배터리 초기값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11025172B (zh) 一种实现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最大允许功率快速测量的方法
CN110212234A (zh) 电池温度检测方法、控制系统、电池及无人飞行器
CN111208429B (zh) 热失控作用力测量方法、装置及测试系统
EP360901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battery temperature
WO2023127335A1 (ja) 異常検出装置、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異常検出方法
JP2010212183A (ja) 電池の短絡試験装置
EP3225973B1 (en) Oil resistance test method and oil resistance test apparatus
Christophersen et al. Effects of reference performance testing during aging using commercial lithium-ion cells
CN109341930B (zh) 一种电芯鼓胀力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US2022023633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bnormality of lithium battery,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battery system
CN108845268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老化趋势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07942259A (zh) 一种电池失效预警时间的检测方法
CN108336437B (zh) 一种电池检测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43543B (zh) 电能存储单元的至少部分导电外壳内腐蚀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12421131A (zh) 一种加热电池模组的方法及装置
JP2000046712A (ja) 液相式熱衝撃試験装置
US11349160B2 (en) Method for checking the plausibility of an electronic circuit for time measurement of a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

Assignee: Anhui Xingtai Financial Leasing Co.,Ltd.

Assignor: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8000543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ermal runaway force measurement method, device and test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512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ermal runaway force measurement method, device and test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Pledgee: Anhui Xingtai Financial Leasing Co.,Ltd.

Pledgor: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559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7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Pledgee: Anhui Xingtai Financial Leasing Co.,Ltd.

Pledgor: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5590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Anhui Xingtai Financial Leasing Co.,Ltd.

Assignor: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80005434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