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7436A - 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07436A CN111207436A CN202010095009.0A CN202010095009A CN111207436A CN 111207436 A CN111207436 A CN 111207436A CN 202010095009 A CN202010095009 A CN 202010095009A CN 111207436 A CN111207436 A CN 1112074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storage
- season
- power
- temperature fl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1/00—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 F24D11/02—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将热泵储热和跨季节储热相结合,组成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解决了传统热泵储电系统效率低、热/电调峰能力弱等问题。本发明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具有多种储热方式互为补充、互为协调、互为备用、热电比的配比更灵活、系统效率更高等优点,且可以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系统热/电调峰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热储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和区域能源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迫切需要,被称为能源革命的支撑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的电力储能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三类。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及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电磁储能主要包括超导储能及超级电容器等。
抽水蓄能系统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具有规模大、成本低等优点,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其功能包括:1、调峰调频、平滑波动,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2、负荷平衡,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微电网的可靠性;3、削峰填谷,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然而,抽水蓄能系统建设周期长(一般5-15年),需要特殊的地理条件(水库和大坝),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也需要地下洞穴作为储气空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两种技术的发展。
热泵储电技术是基于动力循环和热能储存技术发展出来一种电能存储技术,被认为是另一种有竞争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由于热泵储电系统没有地理和地质条件的限制,无论是太阳能还是风能或者是生物质能,都可以灵活地利用热泵储电系统提供稳定的输出。热泵储电系统的蓄热蓄冷装置使得其可以利用电力、化工、水泥等工业余热、废热作为外来热源,所以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然而,热泵储电系统效率较低、调峰能力较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快速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将热泵储热和跨季节储热相结合,具有多种储热方式互为补充、互为协调、互为备用、热电比的配比更灵活、系统效率更高等优点,且可以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热电调峰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包括跨季节储热子系统和热泵储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季节储热子系统,包括集热单元、跨季节储热体和用热单元,其中,
所述集热单元通过管路与设置在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的第一换热管路形成循环回路,用以将收集到的热量储存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内;
所述用热单元通过管路与设置在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的第二换热管路形成循环回路,用以将所述跨季节储热体内的数量输送至所述用热单元;
--所述热泵储电子系统,包括供电单元、储能单元、释能单元和用电单元,其中,
所述储能单元,包括一电动机、一热泵、一储热器,所述电动机与供电单元电连接,所述电动机与热泵传动连接,所述热泵的高温流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储热器的高温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储热器的低温流体出口通过管路经设置在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的第三换热管路与所述热泵的低温流体入口连通,且至少在所述储热器的低温流体出口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所述释能单元,包括一膨胀机、一发电机,所述膨胀机与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用电单元电连接,所述储热器的高温流体出口通过管路依次经所述膨胀机、设置在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的第四换热管路与所述储热器的低温流体入口连通,且至少在所述储热器的低温流体入口管路上设置有流体驱动泵。
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中,所述用电单元是指电力负荷需求;所述用热单元是指热负荷需求。
优选地,所述集热单元用以收集太阳能热、和/或工业余热和废热。
优选地,所述跨季节储热体的储热介质为水、土壤、含水层、或砾石与水形成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供电单元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或电网过剩电力。
进一步地,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为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波浪能发电、海洋能发电或太阳能发电。
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中,所述热泵储电子系统和所述跨季节储热子系统相互匹配,大幅度提高热电比的配比灵活度,增强系统热/电调峰能力。如夏季时,电力负荷需求显著大于热负荷需求,所以所述储能系统和跨季节储热体将更多的为释能系统提供热量(此时减少热负荷需求的热量提供),使膨胀机做功发电量增加,满足高峰用电需求;冬季时,热负荷需求显著大于电力负荷需求,所以所述储能系统和跨季节储热体将更多的为用热系统提供热量(此时减少用电负荷需求的电量提供),热负荷需求供热量增加,膨胀机做功发电量减小,满足高峰用热需求。与传统热泵储电系统相比,该系统可随意调节热电配比,十分灵活,热/电调峰能力大大增强,效率高。
所述集热系统可以一年四季时时将热量向跨季节储热体进行储存;所述供电单元(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可以随时驱动热泵,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于储热器中,即当电力系统负荷过剩时(电力系统负荷大于用电系统负荷),过剩的电力可以时时驱动热泵储热,将热量储存于储热器和跨季节储热体内,特别是当储热量达到储热器储热能力的上限时,可以将热量通过所述释能系统(膨胀机不做功发电,只是形成通路)和泵储存于跨季节储热体内,可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中,所述热泵和储热器通过控制阀门和管路与跨季节储热体构成回路,热泵的低温流体入口的温度温位水平更高,更加稳定,储能系统效率和热泵COP大幅提高。
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中,所述储热器和膨胀机通过泵和管路与跨季节储热体构成回路,膨胀机做功发电后的能量排入跨季节储热体,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系统效率。
优选地,所述电动机、发电机、热泵和膨胀机设置有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连通的废热回收回路,用以将产生的废热排入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进行废热的循环再利用,系统效率大幅提高。
优选地,所述系统储热时,开启所述控制阀门,关闭所述流体驱动泵,所述供电单元驱动电动机带动热泵工作,所述热泵的低温流体介质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吸取热量,形成的高温流体介质输送至所述储热器中释放热量,放热后形成的低温流体介质再进入所述跨季节储热体吸热后再进入所述热泵,如此往复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储热时,所述集热器保持不间断工作,将收集到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储存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内。
优选地,所述系统释热时,关闭控制阀门,开启所述流体驱动泵,将低温流体介质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输送至所述储热器中,低温流体介质在所述储热器中吸收热量后形成为高温流体介质,进入所述膨胀机膨胀做功,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并提供给用电单元,所述膨胀机排出的膨胀做功后的低温流体介质排入上述跨季节储热体中,如此往复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释热时,所述跨季节储热体内的热量可以不间断地为所述用热单元通过热量。
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热泵储热和跨季节储热相结合,具有多种储热方式互为补充、互为协调、互为备用、热电比的配比更灵活、系统效率更高等优点,且可以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热/电调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示意图;
图中,
1-供电单元,2-电动机,3-热泵,4-储热器,5-控制阀门,6-跨季节储热体,7-集热器,8-膨胀机,9-流体驱动泵,10-发电机,11-用电单元,12-用热单元,13-第三换热管路,14-第四换热管路,15-第一换热管路,16-第二换热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想到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其包括:供电单元1、电动机2、热泵3、储热器4、控制阀门5、跨季节储热体6、集热器7、膨胀机8、泵9、发电机10、用电单元11、用热单元12,跨季节储热体6中至少设置有第一至第四换热管路13~16。供电单元1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或电网过剩电力,可再生能源发电例如可以是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波浪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各种形成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用电单元是指电力负荷需求;所述用热单元是指热负荷需求。集热单元用以收集太阳能热、和/或工业余热和废热。跨季节储热体的储热介质为水、土壤、含水层、或砾石与水形成的混合物。
具体的,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中,供电单元1与电动机2电连接,电动机2与热泵3传动相连,供电单元1为电动机2提供电力,电动机2为热泵3提供动力;膨胀机8与发电机10传动连接,发电机10和用电单元11电相连,膨胀机8为发电机10提供动力,发电机10产生的电力输送至用电单元11。
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可以划分为跨季节储热子系统和热泵储电子系统,跨季节储热子系统,包括集热单元7、跨季节储热体6和用热单元12,集热单元7通过管路与设置在跨季节储热体6中的第一换热管路15形成循环回路,用以将收集到的热量储存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6内;用热单元12通过管路与设置在跨季节储热体6中的第二换热管路16形成循环回路,用以将跨季节储热体6内的数量输送至用热单元12。
热泵储电子系统,包括供电单元1、储能单元、释能单元和用电单元11,其中,储能单元中,热泵3的高温流体出口通过管路与储热器4的高温流体入口连通,储热器4的低温流体出口通过管路经设置在跨季节储热体6中的第三换热管路13与热泵3的低温流体入口连通,且至少在储热器4的低温流体出口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门5;释能单元中,储热器4的高温流体出口通过管路依次经膨胀机8、设置在跨季节储热体6中的第四换热管路14与储热器4的低温流体入口连通,且至少在储热器4的低温流体入口管路上设置有流体驱动泵9。
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包括储热模式和释热模式:
储热时,控制阀门5开启,流体驱动泵9关闭,供电单元1驱动电动机2带动热泵3工作,从跨季节储热体6中吸取热量,泵入储热器4中换热,换热后的低温流体介质再进入跨季节储热体吸热后再进入热泵,如此往复循环。此过程中,集热器7可以不间断工作,将收集到的热量储存于跨季节储热体6内。
释热时,控制阀门5关闭,流体驱动泵9开启,将低温流体介质泵入储热器4中,低温流体介质吸收热量后,进入膨胀机8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10发电,提供给用电负荷需求单元11,膨胀做功后的低温流体介质排入跨季节储热体6中,如此往复循环。此过程中,跨季节储热体6内的热量可以不间断供用热负荷需求单元12使用。
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中,热泵储电子系统和跨季节储热子系统相互匹配,大幅度提高热电比的配比灵活度,增强系统热/电调峰能力。如夏季时,电力负荷需求显著大于热负荷需求,所以储能系统和跨季节储热体将更多的为释能系统提供热量(此时减少热负荷需求的热量提供),使膨胀机做功发电量增加,满足高峰用电需求;冬季时,热负荷需求显著大于电力负荷需求,所以储能系统和跨季节储热体将更多的为用热系统提供热量(此时减少用电负荷需求的电量提供),热负荷需求供热量增加,膨胀机做功发电量减小,满足高峰用热需求。与传统热泵储电系统相比,该系统可随意调节热电配比,十分灵活,热/电调峰能力大大增强,效率高。
集热系统可以一年四季时时将热量向跨季节储热体进行储存;供电单元(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可以随时驱动热泵,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于储热器中,即当电力系统负荷过剩时(电力系统负荷大于用电系统负荷),过剩的电力可以时时驱动热泵储热,将热量储存于储热器和跨季节储热体内,特别是当储热量达到储热器储热能力的上限时,可以将热量通过释能系统(膨胀机不做功发电,只是形成通路)和泵储存于跨季节储热体内,可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本发明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中,热泵和储热器通过控制阀门和管路与跨季节储热体构成回路,热泵的低温流体入口的温度温位水平更高,更加稳定,储能系统效率和热泵COP大幅提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包括跨季节储热子系统和热泵储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季节储热子系统,包括集热单元、跨季节储热体和用热单元,其中,
所述集热单元通过管路与设置在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的第一换热管路形成循环回路,用以将收集到的热量储存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内;
所述用热单元通过管路与设置在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的第二换热管路形成循环回路,用以将所述跨季节储热体内的数量输送至所述用热单元;
--所述热泵储电子系统,包括供电单元、储能单元、释能单元和用电单元,其中,
所述储能单元,包括一电动机、一热泵、一储热器,所述电动机与供电单元电连接,所述电动机与热泵传动连接,所述热泵的高温流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储热器的高温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储热器的低温流体出口通过管路经设置在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的第三换热管路与所述热泵的低温流体入口连通,且至少在所述储热器的低温流体出口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所述释能单元,包括一膨胀机、一发电机,所述膨胀机与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用电单元电连接,所述储热器的高温流体出口通过管路依次经所述膨胀机、设置在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的第四换热管路与所述储热器的低温流体入口连通,且至少在所述储热器的低温流体入口管路上设置有流体驱动泵。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单元用以收集太阳能热、和/或工业余热和废热。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的储热介质为水、土壤、含水层、或砾石与水形成的混合物。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或电网过剩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为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波浪能发电、海洋能发电或太阳能发电。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发电机、热泵和膨胀机设置有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连通的废热回收回路,用以将产生的废热排入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进行废热的循环再利用,系统效率大幅提高。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储热时,开启所述控制阀门,关闭所述流体驱动泵,所述供电单元驱动电动机带动热泵工作,所述热泵的低温流体介质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中吸取热量,形成的高温流体介质输送至所述储热器中释放热量,放热后形成的低温流体介质再进入所述跨季节储热体吸热后再进入所述热泵,如此往复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储热时,所述集热器保持不间断工作,将收集到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储存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内。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释热时,关闭控制阀门,开启所述流体驱动泵,将低温流体介质从所述跨季节储热体输送至所述储热器中,低温流体介质在所述储热器中吸收热量后形成为高温流体介质,进入所述膨胀机膨胀做功,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并提供给用电单元,所述膨胀机排出的膨胀做功后的低温流体介质排入上述跨季节储热体中,如此往复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释热时,所述跨季节储热体内的热量可以不间断地为所述用热单元通过热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95009.0A CN111207436B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95009.0A CN111207436B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07436A true CN111207436A (zh) | 2020-05-29 |
CN111207436B CN111207436B (zh) | 2021-03-30 |
Family
ID=70787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95009.0A Active CN111207436B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0743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13669A (zh) * | 2022-10-12 | 2022-11-08 | 中环和风(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跨季节蓄能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2052A (zh) * | 2009-11-18 | 2011-05-18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风光互补的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流程 |
CN105841222A (zh) * | 2016-05-06 | 2016-08-10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基于跨季节水体储热的太阳能供热系统 |
CN108050576A (zh) * | 2018-01-03 | 2018-05-1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跨季节与短期储热结合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538354A (zh) * | 2018-12-20 | 2019-03-29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多储能模式的区域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及运行模式 |
CN110017621A (zh) * | 2018-01-09 | 2019-07-16 | 吴良柏 | 新型跨季节太阳能蓄热供热供暖制冷发电系统 |
CN110195991A (zh) * | 2019-07-03 | 2019-09-03 | 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 |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
US20190294193A1 (en) * | 2018-03-20 | 2019-09-26 | Steffes Corporation | Flow-based energy management |
-
2020
- 2020-02-17 CN CN202010095009.0A patent/CN1112074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2052A (zh) * | 2009-11-18 | 2011-05-18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风光互补的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及流程 |
CN105841222A (zh) * | 2016-05-06 | 2016-08-10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基于跨季节水体储热的太阳能供热系统 |
CN108050576A (zh) * | 2018-01-03 | 2018-05-1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跨季节与短期储热结合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017621A (zh) * | 2018-01-09 | 2019-07-16 | 吴良柏 | 新型跨季节太阳能蓄热供热供暖制冷发电系统 |
US20190294193A1 (en) * | 2018-03-20 | 2019-09-26 | Steffes Corporation | Flow-based energy management |
CN109538354A (zh) * | 2018-12-20 | 2019-03-29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多储能模式的区域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及运行模式 |
CN110195991A (zh) * | 2019-07-03 | 2019-09-03 | 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 | 跨季节混合储热冷热联供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13669A (zh) * | 2022-10-12 | 2022-11-08 | 中环和风(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跨季节蓄能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07436B (zh) | 2021-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58690B (zh) | 高效高压液态空气储能/释能系统 | |
CN105114138B (zh) | 一种低温储能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2758748B (zh) | 高压液态空气储能/释能系统 | |
CN103352830B (zh) | 一种采用非稳态压缩流程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 |
CN106907203A (zh) | 风光互补的空气压缩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 | |
CN207064027U (zh) | 风光互补的空气压缩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 | |
CN109026241A (zh) | 一种热泵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
CN208870659U (zh) | 一种热泵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
CN202210708U (zh) | 一种供电系统 | |
CN111351239A (zh) | 一种太阳能储热与闭式循环耦合发电系统 | |
CN116031913A (zh) | 一种基于卡诺电池储能技术的风电消纳储能系统 | |
CN202811079U (zh) | 高效高压液态空气储能/释能系统 | |
CN202811238U (zh) | 高压液态空气储能/释能系统 | |
CN116031934A (zh) | 一种核基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5507971A (zh) | 太阳能热动力储能系统 | |
CN103390903B (zh) | 新型风光储智能联合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207436B (zh) | 一种热泵储电热电联供系统 | |
CN114413503A (zh) | 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零碳高效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206694190U (zh) | 一种风光储能系统 | |
Ding et al. | Solar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 |
CN204960992U (zh) | 一种低温储能发电系统 | |
CN205178621U (zh) |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 | |
CN205503202U (zh) | 太阳能热动力储能系统 | |
CN106677988A (zh) | 一种风光储能系统 | |
CN201246193Y (zh) | 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