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46193Y - 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46193Y CN201246193Y CNU2008200648391U CN200820064839U CN201246193Y CN 201246193 Y CN201246193 Y CN 201246193Y CN U2008200648391 U CNU2008200648391 U CN U2008200648391U CN 200820064839 U CN200820064839 U CN 200820064839U CN 201246193 Y CN201246193 Y CN 20124619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thermal storage
- energy
- solar energy
- accumulating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它包括制热蓄热单元和蓄热发电单元两大部分,制热蓄热单元包括太阳能及空气热能设备(1)、蓄热箱组(2),太阳能及空气热能设备(1)接电压输入,然后分别与蓄热箱组(2)的每一个蓄热箱相连;蓄热发电单元包括高效换热蒸发装置(3),其前与制热蓄热单元的蓄热箱组(2)相连,后与扩容器(4)相连,再依次与汽轮机(5)、发电机(6)、整流装置(7)及变电装置(8)相连后,输出电压;同时汽轮机(5)又接冷凝装置(9)和集流装置(10)后,接动力压缩装置(11),最后接至高效换热蒸发装置(3)循环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实现了安全、环保、节能、增效的目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人为蓄能发电主要有以下几种:1、蓄电池蓄电技术:技术优势:利用蓄电池将“谷电”储备,在用电高峰时释放供电,提高谷电的利用价值。不足之处:蓄电池造价高,项目投资大;大量使用蓄电池造成环境污染。2、蓄水发电:技术优势:选择地理位置科学适宜之处,建设水库,利用“谷电”采用水泵将低处水强制提高水位储备在高位水库,待用电高峰时,采用水力发电原理发电,同样提高谷电的利用价值。不足之处:只是实现了能源储备,而没能利用可再生能源。3、压缩空气蓄能发电:技术优势:建立一个足够大的地下储藏室,利用“低谷”电,采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抽入储藏室储备起来,待用电高峰时,通过释放压力空气采用风力发电原理发电,或通过辅助燃气发电机组发电,也只是提高谷电的利用价值。不足之处:同样只是实现了能源储备,而没能利用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及空气热能的利用,具有节能、环保、取之不尽的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节约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随着“节能环保”的优质生活理念的普及和国际能源的紧缺,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正在逐渐受到更多人们的青睐,其节能效果显著、零排放、无污染,非常环保,前景广泛,但是如何把太阳能及空气热能加以综合高效利用,正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不仅在于有效的实现“削峰填谷”,而且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它安全、环保、节能、增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它包括制热蓄热单元和蓄热发电单元两大部分,制热蓄热单元包括太阳能及空气热能设备、蓄热箱组,太阳能及空气热能设备接电压输入,然后分别与蓄热箱组的每一个蓄热箱相连;
蓄热发电单元包括高效换热蒸发装置,高效换热蒸发装置与制热蓄热单元的蓄热箱组相连,高效换热蒸发装置与扩容器相连,再依次与汽轮机、发电机、整流装置及变电装置相连后,输出电压;同时汽轮机又接冷凝装置和集流装置后,接动力压缩装置,最后接至高效换热蒸发装置循环工作。
蓄热箱组的末位蓄热箱与换热装置相连,换热装置入口接自来水,出口接贮热水箱。
蓄热箱组的末位蓄热箱接有补液装置。
集流装置连有自动补液系统(内含低沸点工质)。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利用“谷电”,通过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设备,采用一定的电能,提取大量的太阳能及空气热能,将常温的液态水加热到100℃输入蓄热箱储备起来。待需要用电或用电高峰时,直接将100℃热水供给低沸点工质产生蒸气做功发电。该技术项目主要优势:一是充分利用低价格谷电优势,降低了运行成本,响应了国家电网“削峰填谷”政策,提高谷电的利用价值;二是开发利用了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技术,将大气中蕴藏的大量光辐射能和空气热能加以利用,COP热效率大于1,即1度电产生大于1度电的热功效;整个环节不需要消耗煤、油、天然气等其他任何矿物资源;不排除任何污染物,实现了安全、环保、节能、增效的目标;三是该技术设备可以实现热电联产,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获取生活用热水,或供采暖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太阳能及空气热能设备,2-蓄热箱组,3-高效换热蒸发装置,4-扩容器,5-汽轮机,6-发电机,7-整流装置,8-变电装置,9-冷凝装置,10-集流装置,11-动力压缩装置,12-换热装置,13-补液装置,14-贮热水箱,15-自动补液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1所示,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它包括制热蓄热单元和蓄热发电单元两大部分,制热蓄热单元包括太阳能及空气热能设备1、蓄热箱组2,太阳能及空气热能设备1接电压输入,然后分别与蓄热箱组2的每一个蓄热箱相连;本实施例蓄热箱组2包括①②③④号储热蓄能箱,在启动开机空气热能设备机组时,①号蓄热箱是空的,②③号蓄热箱以及④号蓄热箱均充满了低温工作液(一般采用含盐水,软水,且沸点大于100℃)。当制热设备—空气热能设备开始运行时,首先是将④号蓄热箱低温工作液加热到100℃输入①号保温蓄热箱储备起来,达到蓄热储能功能。当①号保温蓄热箱储满时,②号蓄热箱的低温工作液放空,系统用制热设备—空气热能设备自动将工作液加热到100℃输入②号保温蓄热箱储备起来,达到蓄热储能功能。以此类推,当③号蓄热箱储满时,④号蓄热箱为空,系统自动检测,发出关机指令,制热设备—空气热能设备自动停机。整个制热蓄热过程完成。
蓄热发电单元包括高效换热蒸发装置3,高效换热蒸发装置3与制热蓄热单元的蓄热箱组2相连,高效换热蒸发装置3与扩容器4相连,再依次与汽轮机5、发电机6,整流装置7及变电装置8相连后,输出电压;同时汽轮机5又接冷凝装置9和集流装置10后,接动力压缩装置11,最后接至高效换热蒸发装置3循环工作。
蓄热箱组2的末位蓄热箱与换热装置12相连,换热装置12入口接自来水,出口接贮热水箱14。
蓄热箱组2的末位蓄热箱接有补液装置13。
集流装置10连有自动补液系统15(内含低沸点工质)。
启动发电系统,此时①②③号蓄热箱都是储满100℃工作液,④号蓄热箱是空的,首先系统自动打开③号蓄热箱的高温出水控制阀,100℃工作液经过高效换热蒸发装置后,将低温液态物质变为高压气态物质,经扩容器增压产生高压蒸气,直接输入到汽轮机产生机械能,驱动发电机运行产生电能,经整流装置及变电装置后,将直接供给用户使用或上传电网。
同时经过汽轮机的高压蒸气释放机械能后,压力减小,经冷凝装置和集流装置后又形成液态,经动力压缩装置做功,循环工作,则持续发电。
在发电过程中,为了更好利用④号蓄热箱的回流热水,可以通过换热装置将常温自来水换热产生生活热水或采暖热水。
在③号保温蓄热箱的高温热水放空后,系统自动检测,并开启②号保温蓄热箱出水控制阀,同时系统启动水泵,将④号蓄热箱的低温工作液输入③号保温蓄热箱储备至满;当③号保温蓄热箱储备至满,系统自动检测并开启①号保温蓄热箱出水控制阀,同时系统启动水泵,将④号蓄热箱的低温工作液输入②号保温蓄热箱储备至满;直到①号保温蓄热箱高温热水放空为止,系统检测,发出关机指令,发电系统自动停机。
Claims (4)
1、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制热蓄热单元和蓄热发电单元两大部分,制热蓄热单元包括太阳能及空气热能设备(1)、蓄热箱组(2),太阳能及空气热能设备(1)接电压输入,然后分别与蓄热箱组(2)的每一个蓄热箱相连;
蓄热发电单元包括高效换热蒸发装置(3),高效换热蒸发装置(3)与制热蓄热单元的蓄热箱组(2)相连,高效换热蒸发装置(3)与扩容器(4)相连,再依次与汽轮机(5)、发电机(6)、整流装置(7)及变电装置(8)相连后,输出电压;同时汽轮机(5)又接冷凝装置(9)和集流装置(10)后,接动力压缩装置(11),最后接至高效换热蒸发装置(3)循环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蓄热箱组(2)的末位蓄热箱与换热装置(12)相连,换热装置(12)入口接自来水,出口接贮热水箱(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蓄热箱组(2)的末位蓄热箱接有补液装置(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流装置(10)连有自动补液系统(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648391U CN201246193Y (zh) | 2008-08-22 | 2008-08-22 | 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648391U CN201246193Y (zh) | 2008-08-22 | 2008-08-22 | 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46193Y true CN201246193Y (zh) | 2009-05-27 |
Family
ID=4073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6483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46193Y (zh) | 2008-08-22 | 2008-08-22 | 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46193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92701A (zh) * | 2011-08-08 | 2012-03-28 | 唐忠盛 | 喷水式蒸汽发动机 |
WO2013020256A1 (zh) * | 2011-08-08 | 2013-02-14 | Tang Zhongsheng | 喷水式蒸汽发动机 |
CN103438591A (zh) * | 2013-08-30 | 2013-12-11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新型槽式太阳能再循环式集热系统 |
CN103573313A (zh) * | 2012-07-20 | 2014-02-12 | 株式会社东芝 | 发电系统 |
-
2008
- 2008-08-22 CN CNU2008200648391U patent/CN20124619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92701A (zh) * | 2011-08-08 | 2012-03-28 | 唐忠盛 | 喷水式蒸汽发动机 |
WO2013020256A1 (zh) * | 2011-08-08 | 2013-02-14 | Tang Zhongsheng | 喷水式蒸汽发动机 |
CN102392701B (zh) * | 2011-08-08 | 2015-03-18 | 唐忠盛 | 喷水式蒸汽发动机 |
CN103573313A (zh) * | 2012-07-20 | 2014-02-12 | 株式会社东芝 | 发电系统 |
CN103573313B (zh) * | 2012-07-20 | 2015-10-28 | 株式会社东芝 | 发电系统 |
CN103438591A (zh) * | 2013-08-30 | 2013-12-11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新型槽式太阳能再循环式集热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55293B (zh) | 集成储热的工业供汽热电联产调峰调频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205356219U (zh) | 一种风光气储互补的热电联产系统 | |
CN106907203A (zh) | 风光互补的空气压缩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 | |
CN103629857A (zh) | 基于热泵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 | |
CN102926955A (zh) | 一种独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 |
CN211777622U (zh) | 一种与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耦合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
CN112611010B (zh) | 一种多热源热电联产机组发电负荷灵活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 | |
CN103032912A (zh) | 一种太阳能集成朗肯-朗肯系统地板采暖装置 | |
CN103953966A (zh) | 一种提升风能消纳的大容量储热系统及方法 | |
CN111102143A (zh) | 一种地热光热复合式连续发电系统 | |
CN215170241U (zh) | 一种火电厂储能调峰耦合系统 | |
CN212157095U (zh) | 一种火电厂蓄热发电调峰调频系统 | |
CN201246193Y (zh) | 利用太阳能及空气热能提取技术蓄热发电的装置 | |
CN104410171A (zh) | 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储能方法及其装置 | |
CN215676608U (zh) | 一种熔盐储能电力调峰系统 | |
CN211777845U (zh) | 一种地热光热复合式连续发电系统 | |
CN205243745U (zh) | 一种耦合太阳能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 |
CN112983565A (zh) | 一种基于储热的火电机组抽汽辅助调频调峰系统 | |
CN116591791B (zh) | 一种结合火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209195495U (zh) | 一种光热嵌入式火电调峰系统 | |
CN106894856A (zh) | 一种集成太阳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
CN204140207U (zh) | 分布式能源装置 | |
CN216788625U (zh) | 一种太阳能能量转换储能供电系统 | |
CN215174935U (zh) | 一种火电厂高低温储热调峰系统 | |
CN204205725U (zh) | 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储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