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4450B -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4450B
CN111204450B CN202010324497.8A CN202010324497A CN111204450B CN 111204450 B CN111204450 B CN 111204450B CN 202010324497 A CN202010324497 A CN 202010324497A CN 111204450 B CN111204450 B CN 111204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reader
di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44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4450A (zh
Inventor
王文赫
赵军伟
金学明
杜鹃
刘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Smart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03244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4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4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44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6881 priority patent/WO202121263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4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4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02Undercarriages
    • B64C25/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n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36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adapted to receive antennas or rado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02Undercarriages
    • B64C25/08Undercarriages non-fixed, e.g. jettison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0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 H01Q1/221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used in interrogator/reader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2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aircraft, missiles, satellites, or balloons
    • H01Q1/285Aircraft wir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巡检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其中,无人机起落架包括:起落架本体、读写器天线;所述读写器天线设置于所述起落架本体中;所述起落架本体上设有供馈线穿过的开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无人机在巡检前需要现场吊装读写器天线而导致的费时费力、不美观、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巡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及各行业对高效化、便捷化工作要求的提高,RFID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如今,各行业普遍利用RFID技术对物品进行盘点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在电力、大型仓储等行业中,由于资产分布较广泛、分布环境较复杂,若仍依靠常规的人工RFID操作方式去盘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在电力行业中,采用了无人机巡检技术——在各个待巡检物上贴上电子标签,无人机携带读写器,且读写器的天线采用云台悬挂的方式吊装在无人机下方,当无人机位于待巡检物上方时即可读取到对应的电子标签信息,从而对数量较多、分布广泛或分布环境复杂的资产或物品进行高效巡检。
然而,由于读写器天线尺寸较大,在巡检前需要现场安装,且安装工艺复杂,这无疑又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此外,暴露在外部的读写器天线不仅不美观,而且容易与外物发生碰撞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及一种无人机,以解决无人机在巡检前需要现场吊装读写器天线而导致的费时费力、不美观、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包括:起落架本体、读写器天线;所述读写器天线设置于所述起落架本体中;所述起落架本体上设有供馈线穿过的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起落架本体包括:左架体,右架体,横杆;所述左架体包括左纵杆;所述右架体包括右纵杆;所述横杆连接左纵杆与右纵杆;所述读写器天线包括:两对偶极子天线;一对偶极子天线设置于所述左纵杆中,另一对偶极子天线设置于所述右纵杆中;两对偶极子天线通过两根导体连接,且导体设置于所述横杆中;所述左纵杆与所述右纵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两对偶极子天线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
优选的,所述左纵杆与所述右纵杆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两对偶极子天线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
进一步的,所述起落架本体包括:左架体,右架体;所述左架体包括第一左纵杆和第二左纵杆;所述右架体包括第一右纵杆和第二右纵杆;所述第二左纵杆与所述第二右纵杆之间通过第一横杆连接;所述读写器天线包括:第一偶极子天线和第二偶极子天线;第一偶极子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左纵杆中,第二偶极子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右纵杆中;第一偶极子天线与第二偶极子天线通过两根第一导体连接,且第一导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中;所述第二左纵杆与所述第二右纵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与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
优选的,所述第二左纵杆与所述第二右纵杆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与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
优选的,所述读写器天线以注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起落架本体中。
优选的,所述开孔设置于所述起落架本体上与所述读写器天线的馈电端口相对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读写器天线的馈电端口焊接有开口线或馈线连接器,所述馈线通过所述开口线或所述馈线连接器与所述读写器天线的馈电端口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起落架,由于将读写器天线直接设置于起落架本体中,且起落架本体上设有供馈线穿过的开孔,因此在无人机进行RFID巡检前,只需要将读写器天线通过馈线连接至读写器端口,而不需要再进行复杂的天线安装操作,从而能够大大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将读写器天线隐藏于起落架本体中,使读写器天线与起落架本体形成一体,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天线暴露于外部而导致的不美观、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人机,能够解决无人机在巡检前需要现场吊装读写器天线而导致的费时费力、不美观、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无人机起落架;所述无人机本体与所述无人机起落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还包括:金属板或金属网;所述金属板或所述金属网设置于所述无人机本体与所述读写器天线之间。
所述无人机与上述无人机起落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无人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无人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两对偶极子天线的间距为半波长时的平面辐射方向图;
图6为在图5的基础上在无人机本体与读写器天线之间增加金属板或金属网后的平面辐射方向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左架体 12 -右架体 13 -横杆 14 -第一横杆
15 -第二横杆 16 -第三横杆 110 -左纵杆 120 -右纵杆
21,22 -设置于左纵杆110中的一对偶极子天线
23,24 -设置于右纵杆120中的一对偶极子天线
25,26 -设置于横杆13中的两根导体
111 -第一左纵杆 112 -第二左纵杆
121 -第一右纵杆 122 -第二右纵杆
31,32 -第一偶极子天线 33,34 -第二偶极子天线
35,36 -第一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架和无人机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起落架本体和读写器天线,其中,读写器天线设置于起落架本体中,且起落架本体上设有供馈线穿过的开孔。该馈线用于连接读写器天线与读写器,具体地,馈线的一端与读写器天线的馈电端口连接,馈线的另一端与读写器的输入/输出端口连接,以将天线接收的信号传送给读写器或将读写器的输出数据传送给天线发射出去。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无人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起落架本体包括:左架体11,右架体12,横杆13。其中,左架体11包括左纵杆110和左斜杆,右架体12包括右纵杆120和右斜杆,左斜杆和右斜杆均从上往下向外倾斜,且左架体11和右架体12关于无人机的中心轴对称。横杆13连接左纵杆110与右纵杆120,优选地,左纵杆110与右纵杆120相互平行,且横杆13垂直于左纵杆110和右纵杆120。横杆13将左纵杆110等分为前左纵杆和后左纵杆、将右纵杆120等分为前右纵杆和后右纵杆。
在起落架本体为上述结构的前提下,读写器天线包括与起落架本体一体设置的两对偶极子天线。其中一对偶极子天线21,22设置于左架体11的左纵杆110中,另一对偶极子天线23,24设置于右架体12的右纵杆120中。两对偶极子天线通过两根导体25,26连接,且两根导体25,26设置于横杆13中。具体地,天线21设置于上述前左纵杆中,天线22设置于上述后左纵杆中,天线23设置于上述前右纵杆中,天线24设置于上述后右纵杆中。天线21,22,23,24的长度相同,且天线21,22组成一对偶极子天线,天线23,24组成另一对偶极子天线。天线21的一端与天线23的一端通过导线25连接,天线22的一端与天线24的一端通过导线26连接,导线25与26在横杆13中相互平行。为了满足天线的工作性能,左纵杆110与右纵杆120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上述两对偶极子天线21,22和23,2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即,上述两对偶极子天线21,22和23,24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上述两对偶极子天线21,22和23,2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两对偶极子天线21,22和23,24之间的间距也就是导线25或导线26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在两对偶极子天线21,22和23,24的电流方向一致时,形成边射的特性,如图5所示,且在两对偶极子天线21,22和23,24之间的间距等于两对偶极子天线21,22和23,2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时,天线的增益达到最大,且天线向地面辐射。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的无人机起落架的结构,当将其应用到无人机上,连接于无人机本体进行巡检时,位于起落架本体中的读写器天线能够轻松读取到位于无人机下方、粘贴于待巡检物上的电子标签信息。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本体与无人机起落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无人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起落架本体包括:左架体11和右架体12,且左架体11和右架体12关于无人机的中心轴对称。其中,左架体11包括第一左纵杆111和第二左纵杆112,第一左纵杆111通过第一左斜杆与无人机本体连接,第二左纵杆112通过第二左斜杆与第一左斜杆连接。右架体12包括第一右纵杆121和第二右纵杆122,第一右纵杆121通过第一右斜杆与无人机本体连接,第二右纵杆122通过第二右斜杆与第一右斜杆连接,第二左纵杆112与第二右纵杆122之间通过第一横杆14连接。第一左斜杆与第一右斜杆均从上往下向外倾斜,第二左斜杆与第二右斜杆均从上往下向内倾斜。即,在实施例一所述的起落架本体的基础上,在起落架本体的内侧方向增设两个纵杆。这样设置的原因是,当无人机较大,相应地需要将第一左纵杆111和第一右纵杆121设置得间隔较远以使无人机能够平稳降落时,第一左纵杆111和第一右纵杆121的间距无法满足两对偶极子天线的间距要求,此时,需要另外新增两个纵杆,使新增的两个纵杆之间的间距满足两对偶极子天线的间距要求,即为两对偶极子天线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优选地,第一左纵杆111、第二左纵杆112、第一右纵杆121和第二右纵杆122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横杆14垂直于第二左纵杆112和第二右纵杆122。与实施例一相同地,第一横杆14将第二左纵杆112等分为前第二左纵杆和后第二左纵杆、将第二右纵杆122等分为前第二右纵杆和后第二右纵杆。
在起落架本体为上述结构的前提下,读写器天线包括: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和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其中,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设置于第二左纵杆112中,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设置于第二右纵杆122中。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与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通过两根第一导体35,36连接,且第一导体35,36设置于第一横杆14中。具体地,天线31设置于上述前第二左纵杆中,天线32设置于上述后第二左纵杆中,天线33设置于上述前第二右纵杆中,天线34设置于上述后第二右纵杆中。天线31,32,33,34的长度相同,且天线31,32组成第一偶极子天线,天线33,34组成第二偶极子天线。天线31的一端与天线33的一端通过导线35连接,天线32的一端与天线34的一端通过导线36连接,导线35与36在横杆14中相互平行。为了满足天线的工作性能,第二左纵杆112与第二右纵杆122之间的间距不大于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和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即,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和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之间的间距不大于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和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第一、第二偶极子天线之间的间距也就是导线35或导线36的长度。
为了使天线的增益最大,以获得最佳的天线性能,优选地,第二左纵杆112与第二右纵杆122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与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左纵杆111与第一右纵杆121位于同一高度,以平稳地支撑无人机本体;第二左纵杆112与第二右纵杆122位于同一高度,以使设置于其中的天线具有较好的性能。但第二左纵杆112和第二右纵杆122可以不与第一左纵杆111和第一右纵杆121位于同一高度,第二左纵杆112和第二右纵杆122可高于第一左纵杆111和第一右纵杆121。优选地,第一左纵杆111、第二左纵杆112、第一右纵杆121和第二右纵杆122位于同一高度,即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起落架本体中可设置多组天线,多组天线分别通过对应的馈线连接至不同的读写器端口,读写器端口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采用轮询的工作方式来获取多个天线传送的数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读写器天线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左纵杆111中的第三偶极子天线。第一左纵杆111与第二左纵杆112之间还通过第二横杆15连接,第二横杆15将第一左纵杆111等分,且第二横杆15垂直于第一左纵杆111,第三偶极子天线中的两根天线分别设置于等分后的第一左纵杆中。优选地,第二横杆15与第一横杆14位于同一直线。第三偶极子天线与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通过两根第二导体连接,且第二导体平行地设置于第二横杆15中(以上特征图中未示出)。为了满足天线的工作性能,第一左纵杆111与第二左纵杆112之间的间距不大于第三偶极子天线与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优选地,第一左纵杆111与第二左纵杆112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三偶极子天线与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即,第三偶极子天线与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三偶极子天线与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
在上述两组天线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可进一步设置第三组天线。具体地,读写器天线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右纵杆121中的第四偶极子天线。第一右纵杆121与第二右纵杆122之间还通过第三横杆16连接,第三横杆16将第一右纵杆121等分,且第三横杆16垂直于第一右纵杆121,第四偶极子天线中的两根天线分别设置于等分后的第一右纵杆121中。优选地,第三横杆16与第一横杆14、第二横杆15位于同一直线。第四偶极子天线与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通过两根第三导体连接,且第三导体平行地设置于第三横杆16中。为了满足天线的工作性能,第一右纵杆121与第二右纵杆122之间的间距不大于第四偶极子天线与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优选地,第一右纵杆121与第二右纵杆122之间的间距等于第四偶极子天线与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即,第四偶极子天线与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之间的间距等于第四偶极子天线与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
本实施例中,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一左纵杆111中的一对偶极子天线与第二右纵杆122中的一对偶极子天线组成一组读写器天线,或者,将第二左纵杆112中的一对偶极子天线与第一右纵杆121中的一对偶极子天线组成一组读写器天线,具体组成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二的无人机起落架的结构,当将其应用到较大型的无人机上,连接于较大型的无人机本体进行巡检时,位于起落架本体中的读写器天线能够轻松读取到位于无人机下方、粘贴于待巡检物上的电子标签信息,且能够实现多组天线同时工作,读写器端口可轮询地获取每组天线的信息。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本体与无人机起落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对于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读写器天线均可以注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起落架本体中。此外,起落架本体也可由中空的管道组成,如此,也可将读写器天线直接固定放置于上述中空管道中。上述方式使得读写器天线与起落架本体一体设置,在出厂时就可获得带读写器天线的起落架。起落架本体的材质可以采用韧性塑料材质。
为了接线方便,起落架本体上设置的供馈线穿过的开孔设置于起落架本体上与读写器天线的馈电端口相对的位置。进一步地,在读写器天线的馈电端口处焊接开口线或馈线连接器,馈线通过上述开口线或馈线连接器与读写器天线的馈电端口连接。对于上述实施例一,读写器天线的馈电端口分别位于导线25和26的中部,两个馈电端口均与馈线的一端连接,馈线的另一端连接至读写器端口。对于上述实施例二,多组天线中每组天线的馈电端口位置的确定、与读写器端口的连接方式均与实施例一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上述任一无人机起落架,且无人机本体与无人机起落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无人机进行巡检时的某些应用场景下需要提高天线的性能,此时,可以在无人机本体与无人机起落架之间(即无人机本体与读写器天线之间)增加金属板或金属网作为信号的反射装置,以提高天线的增益。金属板或金属网优选地与读写器天线所在的平面平行。增加反射装置后的天线平面辐射方向图如图6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由于将读写器天线直接设置于起落架本体中,且起落架本体上设有供馈线穿过的开孔,因此在无人机进行RFID巡检前,只需要将读写器天线通过馈线连接至读写器端口,而不需要再进行复杂的天线安装操作,从而能够大大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将读写器天线隐藏于起落架本体中,使读写器天线与起落架本体形成一体,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天线暴露于外部而导致的不美观、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上述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起落架本体、读写器天线;所述读写器天线设置于所述起落架本体中;所述起落架本体上设有供馈线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设置于所述起落架本体上与所述读写器天线的馈电端口相对的位置;所述读写器天线的馈电端口焊接有开口线或馈线连接器,所述馈线通过所述开口线或所述馈线连接器与所述读写器天线的馈电端口连接;
所述起落架本体包括:左架体(11),右架体(12),横杆(13);所述左架体(11)包括左纵杆(110);所述右架体(12)包括右纵杆(120);所述横杆(13)连接左纵杆(110)与右纵杆(120);所述读写器天线包括:两对偶极子天线(21,22;23,24);一对偶极子天线(21,22)设置于所述左纵杆(110)中,另一对偶极子天线(23,24)设置于所述右纵杆(120)中;两对偶极子天线(21,22;23,24)通过两根导体(25,26)连接,且所述两根导体(25,26)设置于所述横杆(13)中;所述左纵杆(110)与所述右纵杆(120)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两对偶极子天线(21,22;23,2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杆与所述右纵杆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两对偶极子天线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架体(11)包括第一左纵杆(111)和第二左纵杆(112);所述右架体(12)包括第一右纵杆(121)和第二右纵杆(122);所述横杆(13)为第一横杆(14),所述第二左纵杆(112)与所述第二右纵杆(12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横杆(14)连接;所述读写器天线包括: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和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设置于所述第二左纵杆(112)中,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设置于所述第二右纵杆(122)中;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与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通过两根第一导体(35,36)连接,且所述两根第一导体(35,36)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14)中;所述第二左纵杆(112)与所述第二右纵杆(122)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与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纵杆(112)与所述第二右纵杆(122)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31,32)与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33,34)所组成的天线波长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天线以注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起落架本体中。
6.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所述无人机本体与所述无人机起落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金属板或金属网;所述金属板或所述金属网设置于所述无人机本体与所述读写器天线之间。
CN202010324497.8A 2020-04-23 2020-04-23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Active CN111204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4497.8A CN111204450B (zh) 2020-04-23 2020-04-23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PCT/CN2020/096881 WO2021212633A1 (zh) 2020-04-23 2020-06-18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4497.8A CN111204450B (zh) 2020-04-23 2020-04-23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4450A CN111204450A (zh) 2020-05-29
CN111204450B true CN111204450B (zh) 2020-08-11

Family

ID=70781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4497.8A Active CN111204450B (zh) 2020-04-23 2020-04-23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4450B (zh)
WO (1) WO20212126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4450B (zh) * 2020-04-23 2020-08-11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4645A (en) * 2009-10-20 2011-04-27 Messier Dowty Ltd Aicraft landing gear
FR2969248B1 (fr) * 2010-12-16 2014-01-31 Messier Dowty Sa Dispositif de guidage et de maintien d'un cable dans un conduit
CN103823451B (zh) * 2014-03-07 2016-08-17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gis的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集中调度系统及方法
CN204871594U (zh) * 2015-06-10 2015-12-16 深圳九星智能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起落架内设置可更换电池的无人飞行器
CN206364196U (zh) * 2016-01-08 2017-07-28 深圳市脉冲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天线及无人机
CN205652331U (zh) * 2016-04-14 2016-10-1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的机架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6907920U (zh) * 2016-12-14 2018-01-19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段微带天线及应用该天线的无人机
CN207029528U (zh) * 2017-05-19 2018-02-23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隐藏式天线快拆脚架
US11208210B2 (en) * 2017-12-01 2021-12-28 Wipaire, Inc. Float plane technology
CN209085778U (zh) * 2018-12-03 2019-07-09 南京智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rfid技术的温度监测系统
CN209650533U (zh) * 2019-02-18 2019-11-19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
CN110705948A (zh) * 2019-11-04 2020-01-1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双频rfid及无人机的仓储管理系统
CN111204450B (zh) * 2020-04-23 2020-08-11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CN212125505U (zh) * 2020-04-23 2020-12-11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2633A1 (zh) 2021-10-28
CN111204450A (zh) 2020-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5590B (zh) Wifi终端的mimo天线结构
CN111204450B (zh)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US20090146902A1 (en) Loop-Type Antenna and Antenna Array
CN212125505U (zh)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CN109638459A (zh) 一种封装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5609935A (zh) Rfid阅读器智能平面阵列天线
CN103579783B (zh) 车载读写器天线
CN206163689U (zh) 天线以及天线系统
CN203056083U (zh) 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102204402B (zh) 基站设备及基站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
CN114462888A (zh) 基于LoRa技术的城区电缆基建工程数字化交付系统
CN209461635U (zh) 支持专用网络通信的宽带高增益全向天线和通信设备
CN210326125U (zh) 微带天线单元以及天线
CN208110643U (zh) 可切换的高频多天线读写系统
CN109552662B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线缆接地布局方法
CN113516219A (zh) 电子标签、应答方法及应答装置
CN208284635U (zh) 一种差分馈电的高增益贴片天线系统
CN204928837U (zh) 信号传输系统
CN101599131B (zh) 一种高速射频自动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7069202B (zh) 一种近场天线
CN106876900B (zh) 一种用于宽频带自跟踪的阵列天线
CN104319472B (zh) 一种可工作于自由空间和金属表面的有源rfid天线
CN209119373U (zh) 高增益mimo定向天线
CN214411528U (zh) 一种双馈点近场天线
CN215450192U (zh) 智能盘点通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