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2779A - 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2779A
CN111202779A CN202010105998.7A CN202010105998A CN111202779A CN 111202779 A CN111202779 A CN 111202779A CN 202010105998 A CN202010105998 A CN 202010105998A CN 111202779 A CN111202779 A CN 111202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ne
extract
morinda officinalis
cortex dictamni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59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2779B (zh
Inventor
冯娇
钟汉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tton Sp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oton Flavors & Fragr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oton Flavors & Fragr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oton Flavors & Fragr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59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27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2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2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2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2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4Rubiaceae (Madder family)
    • A61K36/746Morind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5Rutaceae (Rue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0Anti-acne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6Emollients or protectives, e.g. agains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04Aftersun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2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for chemically bleaching or whiten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8Anti-ageing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9Mixtures
    • A61K2800/592Mixtures of compounds complementing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 A61K2800/5922At least two compounds being classified in the same subclass of A61K8/18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74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78Enzyme modulators, e.g. Enzyme agonists
    • A61K2800/782Enzyme inhibitors; Enzyme antagonis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rds (AREA)
  • Gerontology & Geriatric Medicin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祛痘组合物包括白鲜皮提取物、玫瑰茄提取物及巴戟天提取物,该祛痘组合物不仅可以实现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具有很好的祛痘功效,此外,其还有非常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紫外线照射人体肌肤产生的自由基,且有一定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有一定的美白功效,可以作为活性成分添加到化妆品中。

Description

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在各类人群,尤其在青少年男女中普遍发生,主要在患者的面部及胸背部,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给患者心理和社会交往带来负面的影响。引发痤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以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微生物大量增生繁殖,并产生溶脂酶,分解皮脂产生游离酸,导致毛囊壁损伤破裂,淤积的皮脂进入周围真皮组织,从而造成从炎性丘疹到囊肿性损害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目前,大多数祛痘方式主要以内服抗生素、激素类、外用维A酸等或者用一些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抗生素类化学物质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造成皮肤慢性损伤,而中药使用不便,气味也让患者难以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的功效、安全、品质越来越受关注,含有植物提取物的化妆品由于其天然毒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公司也倾向于开发含有天然植物提取物的产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植物祛痘组合物,该植物祛痘组合物不仅可以实现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具有很好的祛痘功效,此外,其还有非常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紫外线照射人体肌肤产生的自由基,且有一定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有一定的美白功效。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植物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进一步地,还提供了一种植物祛痘组合物的应用,该植物祛痘组合物可用于祛痘类化妆品。
一种祛痘组合物,包括白鲜皮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及玫瑰茄提取物中的至少两种。
将白鲜皮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及玫瑰茄提取物中的至少两种提取物混合,相对于其中一种提取物,具有祛痘协同增效作用、同时具有美白及抗氧化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白鲜皮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及玫瑰茄提取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白鲜皮提取物、玫瑰茄提取物及巴戟天提取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取物和白鲜皮提取物的重量比为(5~8):(1~4):(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取物和白鲜皮提取物的重量比为5:(1~4):(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玫瑰茄提取物为通过将玫瑰茄干粉碎,并依次经过超声萃取、回流提取、过滤、减压及浓缩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玫瑰茄提取物总黄酮提取率为5%~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巴戟天提取物为通过将巴戟天粉碎,并依次通过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及脱色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取还通过加酶辅助提取的步骤,所述酶为纤维素酶;及/或,
所述回流提取通过纯水热回流提取;及/或,
所述脱色所用的树脂为D941阴离子交换树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巴戟天提取物多糖提取率为15%~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鲜皮提取物为通过将白鲜皮粉碎,并依次通过回流提取、过滤、减压及浓缩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提取的溶剂为有机试剂,所述有机试剂为乙醇水溶液,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85%。
一种所述的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混合均匀。
一种所述的祛痘组合物及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祛痘组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一种祛痘化妆品,包括上述的祛痘组合物。该化妆品具有很好的祛痘功效,其还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紫外线照射人体肌肤产生的自由基,且有一定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有一定的美白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化妆品包括0.1%~10%祛痘组合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重量百分比计,还包括丁二醇0.03%、EDTA二钠 0.03%、尿囊素0.2%、卡波姆0.2%、羟乙基纤维素0.1%、透明质酸钠0.1%、甘油3%、丙二醇3%、黄原胶0.5%、聚二甲基硅氧烷6%、角鲨烷9%、鲸蜡硬脂醇5%、VE 1%、PEG-100硬脂酸酯0.81%~1.83%、单硬脂酸甘油酯1.53%~3.45%、羟苯甲酯0.1%、苯氧乙醇0.2%、香精0.1%及余量的去离子水。
上述祛痘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祛痘组合物、水、丁二醇、EDTA二钠、尿囊素、卡波姆、羟乙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甘油、丙二醇、黄原胶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80℃得A相;
将聚二甲基硅氧烷、角鲨烷、鲸蜡硬脂醇、VE、PEG-100硬脂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羟苯甲酯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80℃得B相;
将B相加入到A相中,以均质5min~7min,保温5min后,水浴冷却降温至35℃,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苯氧乙醇、香精,直至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祛痘化妆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含有不同浓度的实施例8组合物的酪氨酸酶抑制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祛痘组合物,不仅可以实现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具有很好的祛痘功效,此外,其还有非常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紫外线照射人体肌肤产生的自由基,且有一定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有一定的美白功效,可以作为活性成分添加到化妆品中。
具体地,该祛痘组合物包括白鲜皮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及玫瑰茄提取物中的至少两种;
白鲜皮为芸香科白鲜属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干燥根皮,是皮肤病的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其化学成分以含生物碱类、内酯类、倍半萜以及其苷类为主,其中,属于生物碱的白鲜碱是一种很好的抑菌活性物质,白鲜碱是一种呋喃喹啉类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也具有广谱抑菌效果。
巴戟天为巴戟天(Morirt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研究表明巴戟天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低聚糖类化合物、还有氨基酸等,巴戟天含有近50%的糖类成分,其中的多糖等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效,可作为组合物的原料之一。
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又名芙蓉茄、洛神花,系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玫瑰茄含有丰富的黄酮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大量的天然色素及多种矿物质,其中黄酮类、有机酸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同时还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具有美白功效,还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将白鲜皮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及玫瑰茄提取物中的至少两种提取物混合,相对于其中一种提取物,具有祛痘协同增效作用、同时具有美白及抗氧化的效果。
进一步地,祛痘组合物包括白鲜皮提取物和巴戟天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及玫瑰茄提取物。
玫瑰茄提取物对于白鲜皮提取物和巴戟天提取物的祛痘、美白、抗氧化能力更佳,因此,将白鲜皮提取物和巴戟天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与玫瑰茄提取物进行混合,协同增效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祛痘组合物包括白鲜皮提取物、玫瑰茄提取物和巴戟天提取物。
将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三种提取物复合而成的祛痘组合物,相对于其中两种或一种提取物进行组合能更好的抑制致痘菌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祛痘功效的协同增效作用,其还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紫外线照射人体肌肤产生的自由基,且有一定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有一定的美白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取物和白鲜皮提取物的重量比为 (5~8):(1~4):(1~4)。
祛痘组合物中的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按该比例进行复合,具有更好的祛痘、美白、抗氧化的协同增效作用。
更进一步地,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取物和白鲜皮提取物的重量比为5: (1~4):(1~4)。当三者的比例为该范围内,祛痘、美白、抗氧化的效果更佳。
玫瑰茄提取物的制备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技术,具体地,玫瑰茄提取物可以通过将玫瑰茄干粉碎,并依次经过超声萃取、回流提取、过滤、减压及浓缩得到。具体地,加入15~20倍60~8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超声波辅助萃取20min~40min,进行加热到75~85℃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玫瑰茄提取物。
玫瑰茄提取物总黄酮提取率为5%~8%。玫瑰茄提取物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同时还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具有美白功效,还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当玫瑰茄提取物的黄酮提取率为5%~8%,上述效果较佳。
巴戟天提取物的制备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技术,具体地,巴戟天提取物可以为通过将巴戟天粉碎,并依次通过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及脱色得到。
具体地,该制备方法为加入质量分数为0.1%~0.3%的纤维素酶,在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加热1h~2h,沸水浴加热6min~15min,转移至三口瓶加入15~20倍纯水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再经过D941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有机溶剂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巴戟天提取物。
所述巴戟天提取物多糖提取率为15%~20%。多糖提取率在该范围内,抗氧化和祛痘功效更佳。
白鲜皮提取物的制备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技术,具体地,白鲜皮提取物可以通过将白鲜皮粉碎,并依次通过回流提取、过滤、减压及浓缩得到。
所述回流提取的溶剂为有机试剂,所述有机试剂为乙醇水溶液,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85%。
上述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混合均匀。
上述祛痘组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一种祛痘化妆品,包含上述的祛痘组合物,该化妆品可以为但不限于膏、霜、乳液、面膜等
按重量百分比计,祛痘化妆品包括0.1%~10%祛痘组合物及化妆品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具体的示例中,化妆品中的祛痘组合物含量可以为0.1%、0.5%、 1%、1.5%、2%、2.5%、3%、3.5%、4%、5%、6%、7%、8%、9%或10%。将上述含量范围的祛痘组合物添加至化妆品中,能够具有良好的祛痘、美白、抗氧化的功效。
可以理解,祛痘化妆品的赋形剂可以为溶剂、螯合剂、皮肤调理剂、乳化剂、增稠剂、保湿剂、抗氧化剂及防腐剂等助剂。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祛痘化妆品为祛痘膏,按重量百分比计,除了含有上述祛痘化妆品外,还可以包括丁二醇0.03%、EDTA二钠0.03%、尿囊素0.2%、卡波姆0.2%、羟乙基纤维素0.1%、透明质酸钠0.1%、甘油3%、丙二醇3%、黄原胶0.5%、聚二甲基硅氧烷6%、角鲨烷9%、鲸蜡硬脂醇5%、VE 1%、PEG-100 硬脂酸酯0.81~1.83%、单硬脂酸甘油酯1.53~3.45%、羟苯甲酯0.1%、苯氧乙醇 0.2%、香精0.1%及余量的去离子水。
祛痘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祛痘组合物、水、丁二醇、EDTA二钠、尿囊素、卡波姆、羟乙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甘油、丙二醇、黄原胶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80℃得A相;
将聚二甲基硅氧烷、角鲨烷、鲸蜡硬脂醇、VE、PEG-100硬脂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羟苯甲酯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80℃得B相;
将B相加入到A相中,以均质5min~7min,保温5min后,水浴冷却降温至35℃,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苯氧乙醇、香精,直至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祛痘化妆品。
需要说明的是,祛痘化妆品不限于上述祛痘膏,本发明的祛痘组合物可用于各种祛痘类化妆品,可根据制剂的类型及需要添加不同的用量。
以下为实施例部分(以下实施例如无特殊说明,则不含有除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外的其他未明确指出的组分。):
实施例1~19及对比例1~3
实施例1~19以及对比例1~3的祛痘组合物组成组分以及质量比如表1所示,实施例1~19以及对比例1~3的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玫瑰茄提取物的制备:将玫瑰茄干粉碎,加入15~20倍60-8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超声波辅助萃取30min,转移至三口瓶进行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玫瑰茄提取物;
巴戟天提取物的制备:将巴戟天粉碎,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纤维素酶,在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加热1.5h,沸水浴加热10min,转移至三口瓶加入15-20倍纯水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再经过D941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有机溶剂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巴戟天提取物。
白鲜皮提取物的制备:将白鲜皮粉碎,加入12~15倍65%~7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白鲜皮提取物。
将上述三种提取物按照一定重量比混合均匀即得植物祛痘组合物。下述实施例1~19及对比例1~3的组合物中的总的含量相同。
表1
组别 成分及重量比
实施例1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1:1:8
实施例2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1:8:1
实施例3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1:5:4
实施例4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1:4:5
实施例5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3:5:2
实施例6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3:2:5
实施例7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5:4:1
实施例8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5:3:2
实施例9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5:1:4
实施例10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6:2:2
实施例11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6:3:1
实施例12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7:2:1
实施例13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8:1:1
实施例14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5:3
实施例15 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5:1
实施例16 玫瑰茄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5:2
实施例17 玫瑰茄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5:3
实施例18 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3:2
实施例19 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3:1
对比例1 玫瑰茄提取物
对比例2 巴戟天提取物
对比例3 白鲜皮提取物
得到上述的祛痘组合物后,对祛痘组合物进行抑菌、美白、抗氧化实验。
(一)抑菌试验
实验方法如下:
a.菌悬液的制备
选择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测试菌种。
从-80℃冰箱里取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和痤疮丙酸杆菌ATCC11827 冻存管,放至在生物安全柜待其恢复至常温。然后接1环即10μ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于10mLBHI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48h。取1mL出来到9mL已加1‰蛋白胨的0.85%生理盐水中,稀释两次,稀释100倍,制作成约107CFU/mL的菌悬液待用。痤疮丙酸杆菌用加5%脱纤维羊血的改良GAM液体培养基放置在厌氧培养箱中37℃培养48h,其他步骤同上。
b.试验过程
溶解BHI固体培养基,恢复至46℃倾注15-20mL于平板中待其凝固。吸取 100μL菌悬液用L型涂布棒均匀涂布在平板上,约等待10min待干。用无菌镊子夹取两个牛津杯放置在平板上,稍加压力让其插入并固定在培养基上。分别吸取200μL待测样品加入至两个牛津杯中,同一样品两块平板平行对照,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平板Blank。将加好样的平板于37℃培养48h后,读取结果。痤疮丙酸杆菌用加5%脱纤维羊血的改良GAM固体培养基放置在厌氧培养箱中37℃培养48h,其他步骤同上。
c.读结果
用游标卡尺量取抑菌圈的直径,以毫米mm作单位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记录结果。抑菌性能的评价为:抑菌圈<10mm为无明显抑菌作用,抑菌圈>10mm 且<15mm的为中度抑菌,抑菌圈>15mm的为高度抑菌。
d.样品准备:
1)对比例1~3的制备:取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原液各10mL做祛痘抑菌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2)实施例1~19的制备:将上述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原液分别按照表2中的质量比例制备成10mL的混合溶液得到植物祛痘组合物样品溶液,结果如表2所示。
表中的--表示不具有该效果。
表2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091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101
根据表2中可知,看出三种提取物中巴戟天和玫瑰茄均对两种菌有抑制作用,其中玫瑰茄抑制作用较强,巴戟天次之。而从实施例1~19可知,当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及玫瑰茄中的两种或三种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祛痘组合物的抑菌效果比采用其中一种提取物更佳,而采用三种提取物进行混合,效果更佳;从实施例1~13可知,随着玫瑰茄提取物在组合物中比例的增大,抑菌圈直径逐渐增大,到比例为7:2:1和8:1:1时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几乎无变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稍微变弱,得出祛痘组合物的比例按照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原液重量比为(5~8):(1~4):(1~4),优选为5:(1-4):(1-4),最佳比例为5:3:2,且质量比例为(5~8):(1~4): (1~4)的组合物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远大于每种提取物对于两种菌的抑制效果,说明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三种提取物的混合物在抑菌方面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二)抗氧化能力测定
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测定
原理:利用Fenton反应产生OH·,过氧化氢和二价铁离子反应生产羟自由基(OH·),生成的羟自由基(OH·)和水杨酸生成反应,形成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530nm波长下有强吸收;若体系中存在羟自由基清除剂,清除剂能与水杨酸争夺羟自由基,使体系红色减弱。因此可以通过测定体系在530nm下吸光值的变化,计算被测物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样品准备:
a.将三种提取物原液用纯水按照质量比例4%稀释;
b.将实施例7~19的组合物原液用纯水按照质量比例4%稀释;
c.将实施例8即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的质量比为 5:3:2的组合物原液用纯水按照质量比例1%~4%稀释。
将上述a、b、c中的样品溶液进行羟自由基抑制实验。
试验方法:于试管中加入1mL 9mmol/L的FeSO4溶液,1mL 9mmol/L的水杨酸-60%乙醇溶液,1mL 8.8mmol/L的H2O2(30%)溶液,1mL样品溶液混合均匀,放置37℃水浴锅静置30min后于530nm测定吸光值,Vc作阳性对照。
清除率=(1-(A1-A2)/A0)×100%;
A0为蒸馏水代替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A1为样品溶液吸光度值,A2为水代替
Figure 1
时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以VC(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
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121
由表3中可知,三种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在组合物质量百分比同为4%时,三种提取物同时使用时,相对于使用其中两种或一种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更佳,表明三种提取物在抗氧化方面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从实施例7~13可知,当组合物质量百分比同为4%时,实施例7、8、11即质量比例5:3:2、5:4:1、6:3:3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其中最佳为5:3:2,
从实施例8可知,当祛痘组合物比例同为5:3:2时,随着祛痘组合物浓度逐渐增大,羟自由基清除率也逐渐增大;
综上所述,祛痘组合物比三种提取物单独作用的抗氧化效果好且质量比为 5:3:2的抗氧化效果最强,同时组合物8质量百分比为3%时和质量百分比为0.5%的VC的清除率相当,说明祛痘组合物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且三种提取物在抗氧化方面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三)美白能力测试
酪氨酸酶抑制能力测定
原理:L-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黑色素,在47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通过单位时间内,测定其吸光度,间接反应酶的活力大小,经过计算得到酪氨酸酶的抑制率。
试验方法:以L-酪氨酸为底物,酪氨酸酶催化反应,加入祛痘组合物,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在475nm处的吸光值来判定其对反应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以质量百分比为0.1%的Vc为阳性对照,实验结果见表。
样品准备:
a.对比例1~3的制备:将三种提取物原液用纯水按照质量比例8%稀释;
b.将实施例7~18的组合物原液用纯水按照质量比例8%稀释;
c.将实施例8组合物原液用纯水按照质量比例3~10%稀释。
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以及实施例8组合物不同浓度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表4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131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141
由表4中可知,三种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美白功效,在组合物质量百分比同为8%时,三种提取物同时使用时,相对于使用其中两种或一种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更佳,表明三种提取物在抗美白方面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从实施例7~13可知,当组合物质量百分比同为8%时,几种组合物的酪氨酸酶抑制率相差不大,祛痘组合物实施例8的抑制率较高。
从图1中可以看到,当组合物各提取物的比例同为5:3:2时,随着祛痘组合物浓度逐渐增大,酪氨酸酶抑制率也逐渐增大;
综上所述,祛痘组合物比三种提取物单独作用的美白效果好且实施例8即质量比例5:3:2的抗氧化效果最强,同时实施例8质量百分比为8%时相较VC 酪氨酸酶抑制能力较差,但仍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所以该祛痘组合物具有一定的美白能力,且三种提取物在美白方面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根据抑菌、美白及抗氧化试验得到,祛痘组合物的重量比例为5:(1~4): (1~4)时,祛痘、美白及抗氧化效果较佳,而当重量比为5:3:2时,祛痘、美白及抗氧化效果达到最佳。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制备祛痘霜基质,将制得的植物祛痘组合物按照比例5:3:2加入祛痘霜基质中。
本实施例的祛痘霜的组分和含量如表5所示:
祛痘膏的制备方法为:
将祛痘组合物、水、丁二醇、EDTA二钠、尿囊素、卡波姆、羟乙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甘油、丙二醇、黄原胶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80℃得A相;
将聚二甲基硅氧烷、角鲨烷、鲸蜡硬脂醇、VE、PEG-100硬脂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羟苯甲酯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80℃得B相;
将B相加入到A相中,以均质5min~7min,保温5min后,水浴冷却降温至35℃,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苯氧乙醇、香精,直至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祛痘膏。
表5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151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161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0区别在于,祛痘组合物质量分数为1%。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0区别在于,祛痘组合物质量分数变为0.1%。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0区别在于,不含有祛痘组合物。
测试
(一)抑菌试验
对上述实施例20和对比例4~6中的植物祛痘霜进行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实验,实验过程按照《QB/T 2738-2012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中的抑菌环法进行测定。
培养基配制方法如前面所述方法制备。
滴加祛痘霜样品各20μL于无菌滤纸片上,自然干燥,将试验样片贴放于染菌平板上,37℃培养48h后观察结果(痤疮丙酸杆菌平板用厌氧培养箱培养),同一样品两块平板平行对照,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平板,以抑菌环直径大小进行评价。
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162
从表6中可知,随着祛痘组合物浓度的增大,祛痘霜的抑菌环直径逐渐增大,实施例20中的抑菌环直径最大,说明本发明的植物祛痘霜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即祛痘功效很好。
(二)祛痘霜的安全性评价
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上的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对上述实施例20中的祛痘霜进行安全性评价。
试验对象:选择30名18~60岁符合试验要求的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
试验方法:选用面积不超过50mm2、深度约1mm的合格斑试器材。将受试物放入斑试器小室内,用量约为0.020g—0.025g,对照孔为空白对照(不置任何物质)。将加有受试物的斑试器用3M原装医用阻水胶带贴敷于受试者的前臂曲侧,用手掌轻压使之均匀地贴敷于皮肤上,持续24h。分别于去除受试物斑试器后30min(待压痕消失后)、24h和48h按标准观察皮肤反应,并记录观察结果。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171
从表7可知,30名志愿者的斑贴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说明本产品对皮肤无潜在不良反应。
(三)人体功效评价验证
对实施例20、对比例4、对比例5中的祛痘霜进行祛痘、美白效果评价
受试者人员:共30名亚洲男性和女性,其中12名男性18名女性,年龄段为20~30岁,脸部有明显痘痘或痘印,无皮肤病过敏史,试验期间不涂抹其他类似功效产品。将受试人员分为3组,每组各4名男性6名女性,三组分别试用三个实施例中的祛痘霜。
检测方法:将祛痘霜抹于洁面后的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测试两个礼拜后的祛痘效果,并用面部图像分析仪VISIA-CR对患者使用前和使用后的面部情况进行拍照,用Image-Pro图像分析软件对面部痤疮、Lab值、色斑值进行分析并记录。
评价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181
表中的--表示无。
由表8可知,三款祛痘霜均有良好的祛痘和淡化痘印的功效,并兼有一定的美白功效。受试者均表示本祛痘霜具有较好的祛痘和淡化痘印效果,其中淡化痘印效果显著。通过比较可以知道,实施例20的祛痘霜祛痘功效最强。
(四)斑点参数评价
对实施例20的祛痘霜进行VISIA-CR的面部评价,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斑点计数、斑点面积占比进行评价,结果如下表9所示:
表9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182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191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201
从表9可知,斑点OD值为光密度,范围为0~255,值越低斑点颜色越深,越高斑点颜色越浅,可以看出受试者均有斑点数量减少,斑点颜色变浅且面积占比减少的变化,得出本发明的祛痘霜还具有较好的祛斑效果。
(五)皮肤颜色与亮度参数分析
对实施例20进行皮肤颜色与亮度评价,利用Image-Pro图像分析软件分析面部皮肤的L*值和b*值,通过计算ITAO=[Arctan(L*-50)/b*]×180/π得到ITAO值。
注:L*值代表亮度,值越大则皮肤亮度越高;ITAO值代表皮肤黄度,值越大则黄度越低,皮肤越白。
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Figure RE-GDA0002451535360000202
表10中可以看到,10人中有9人使用后皮肤白度增加,有8人使用后皮肤亮度增加,证明该祛痘霜有较好的亮白功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白鲜皮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及玫瑰茄提取物中的至少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白鲜皮提取物、巴戟天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及玫瑰茄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白鲜皮提取物、玫瑰茄提取物及巴戟天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取物和白鲜皮提取物的重量比为(5~8):(1~4):(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玫瑰茄提取物、巴戟天取物和白鲜皮提取物的重量比为5:(1~4):(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a)~(d)中的至少一项:
(a)所述玫瑰茄提取物为通过将玫瑰茄干粉碎,并依次经过超声萃取、回流提取、过滤、减压及浓缩得到;所述玫瑰茄提取物总黄酮提取率为5%~8%;
(b)所述巴戟天提取物为通过将巴戟天粉碎,并依次通过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及脱色得到;
(c)所述提取还通过加酶辅助提取的步骤,所述酶为纤维素酶;及/或,
所述回流提取通过纯水热回流提取;及/或,
所述脱色所用的树脂为D941阴离子交换树脂;及/或,
所述巴戟天提取物多糖提取率为15%~20%;
(d)所述白鲜皮提取物为通过将白鲜皮粉碎,并依次通过回流提取、过滤、减压及浓缩得到。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祛痘组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8.一种祛痘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祛痘组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祛痘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化妆品包括0.1%~10%祛痘组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祛痘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还包括丁二醇0.03%、EDTA二钠0.01~0.03%、尿囊素0.2%、卡波姆0.2%、羟乙基纤维素0.05~0.2%、透明质酸钠0.1%、甘油3%、丙二醇2~4%、黄原胶0.5%、聚二甲基硅氧烷6%、角鲨烷9%、鲸蜡硬脂醇5%、VE 1%、PEG-100硬脂酸酯0.81%~1.83%、单硬脂酸甘油酯1.53%~3.45%、羟苯甲酯0.1%、苯氧乙醇0.2%、香精0.1%及余量的去离子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祛痘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祛痘组合物、水、丁二醇、EDTA二钠、尿囊素、卡波姆、羟乙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甘油、丙二醇、黄原胶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70~80℃得A相;
将聚二甲基硅氧烷、角鲨烷、鲸蜡硬脂醇、VE、PEG-100硬脂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羟苯甲酯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70~80℃得B相;
将B相加入到A相中,以均质5min~7min,保温5~10min后,水浴冷却降温至35℃,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苯氧乙醇、香精,直至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祛痘化妆品。
CN202010105998.7A 2020-02-20 2020-02-20 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ctive CN111202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5998.7A CN111202779B (zh) 2020-02-20 2020-02-20 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5998.7A CN111202779B (zh) 2020-02-20 2020-02-20 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2779A true CN111202779A (zh) 2020-05-29
CN111202779B CN111202779B (zh) 2021-08-24

Family

ID=70781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5998.7A Active CN111202779B (zh) 2020-02-20 2020-02-20 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277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5395A1 (en) * 2007-12-13 2009-06-18 Sagittarius Life Science Corp. SF303T,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cne Agent
CN103751530A (zh) * 2014-02-26 2014-04-30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抗敏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8653090A (zh) * 2018-07-01 2018-10-16 佛山市芊茹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过敏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5395A1 (en) * 2007-12-13 2009-06-18 Sagittarius Life Science Corp. SF303T,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cne Agent
CN103751530A (zh) * 2014-02-26 2014-04-30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抗敏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8653090A (zh) * 2018-07-01 2018-10-16 佛山市芊茹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过敏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2779B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4406A (zh) 一种美白祛斑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4331B (zh) 一种祛痘抗炎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042433B (zh) 一种美白抗氧化植物组合物、植物组合物发酵液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350579B (zh) 美白化妆品添加剂和美白醒肤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50015A (zh) 一种具有祛痘印、祛痘疤功效的祛痘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0638728B (zh) 一种祛痘淡印的皮肤护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43427B (zh) 一种含牡丹籽油的多效滋润眼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4865A (zh) 一种水润防晒精华液
CN115414308B (zh) 一种祛痘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02779B (zh) 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JP4906179B2 (ja) 皮膚外用剤
CN116440048A (zh) 一种复合视黄醇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587077B1 (ko) 피부 생리활성을 가지는 백년초 발효물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
JP3432175B2 (ja) 細胞増殖促進化粧料
CN113384510B (zh) 一种具有抗光老化、舒缓清凉功效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84665B (zh) 一种具有防晒、美白及抗衰效果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549322A (zh) 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效的纤溶酶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685729B (zh) 一种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4700A (zh) 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防治痤疮的产品中的应用
JP2001122792A (ja) 皮膚外用剤
KR20180065994A (ko) 발아 인삼씨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NL2029500B1 (en) Cosmetic preparation using hedychium coronarium as an anti-aging skin care fact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3499298B (zh) 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协同增效作用的化妆品和应用
CN111714428B (zh) 含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美白保湿组合物以及美白保湿护肤品
KR101910865B1 (ko) 발아 인삼씨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8, Xixi Road, Liaobu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Botton Spi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411 No.8 Dadiao Road, liangbian village, Liaobu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BOTON FLAVORS & FRAGRANCE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