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0806B - 终端装置、无线连接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无线连接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0806B
CN111200806B CN201911121549.5A CN201911121549A CN111200806B CN 111200806 B CN111200806 B CN 111200806B CN 201911121549 A CN201911121549 A CN 201911121549A CN 111200806 B CN111200806 B CN 1112008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st
ssid
se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15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0806A (zh
Inventor
池田岩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00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0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0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0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7Initiating, continuing or ending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2765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 H04N1/32771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in response to a request, e.g. for a particular document
    • H04N1/32776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in response to a request, e.g. for a particular document using an interactive, user-operated device, e.g. a computer terminal, mobile teleph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5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perator in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4Client or serv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G06F3/1226Discovery of devices having required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终端装置、无线连接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谋求用于恰当地进行终端装置与经由接入点的设备的连接确认的改善。终端装置具备:第一无线通信部,与设备之间执行第一无线通信;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接入点的第二无线通信;以及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从所述设备接收到的所述设备通过接入点的搜索而获得的接入点的列表显示于规定的显示部,使所述设备执行向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基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连接,所述控制部对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将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设定为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无线连接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无线连接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方案,即,用户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从能够与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连接的多功能装置的显示部所显示的SSID(Service SetIdentifier)之中选择连接对象的SSID,从而多功能装置与连接对象的接入点无线连接。
用户为了从与无线LAN连接的智能手机、平板型终端等终端装置利用多功能装置等设备,需要使设备向作为无线LAN的中继装置的接入点连接。
然而,在用户利用所选择的接入点作为设备的连接目的地的情况下,终端装置无法经由自身所连接的接入点检测设备的存在,结果是,有时无法从终端装置经由无线LAN而使用设备。因此,谋求能够确认终端装置与经由接入点的设备的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885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终端装置具备:第一无线通信部,与设备之间执行基于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的第一无线通信;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与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接入点的第二无线通信;以及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从所述设备接收到的接入点的列表显示于规定的显示部,使所述设备执行基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与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连接,所述列表是所述设备通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接入点的搜索而获得的,所述控制部对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将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设定为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系统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终端装置所执行的无线连接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打印机所执行的无线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终端装置中的UI画面转变的情形的图。
图5是表示终端装置中的UI画面转变的情形的图。
图6是表示步骤S300、S310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与应用程序的结束相伴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用于接入点再选择的确认处理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系统;10...终端装置;11...终端控制部;11a...应用程序;12...第一BLE通信部;13...第一Wi-Fi通信部;14...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20...打印机;21...设备控制部;21a...固件;22...第二BLE通信部;23...第二Wi-Fi通信部;25...印刷部;30...接入点;40、41、42、43、44、45、46...UI画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各图只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示例。
1.系统的概要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的概要结构的图。系统1具备终端装置10和打印机20。打印机20相当于设备中的一种。
终端装置10和打印机20执行基于以BLE(Bluetooth(注册商标)Low Energy)的规格为基准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第一无线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以BLE的规格为基准的无线通信方式与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
终端装置10在与无线LAN的接入点30之间执行基于以作为无线LAN的一个规格的Wi-Fi(注册商标)的规格为基准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第二无线通信。打印机20在与接入点30之间执行基于以Wi-Fi的规格为基准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第二无线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以Wi-Fi的规格为基准的无线通信方式与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
接入点30作为无线LAN路由器发挥功能。在图1中示出一台接入点30,但是存在于终端装置10以及打印机20的周边的接入点30的台数并不局限于一台。另外,打印机20的台数也不局限于一台。
终端装置10包括终端控制部11、第一BLE通信部12、第一Wi-Fi通信部13以及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第一BLE通信部12能够根据BLE规格以比第一Wi-Fi通信部13低的电力与更加近距离的通信对象进行无线通信。第一BLE通信部12例如构成为进行BLE规格下的无线通信的芯片、模块。第一BLE通信部12相当于终端装置10的第一无线通信部。
第一Wi-Fi通信部13能够根据Wi-Fi规格与通信对象进行无线通信。第一Wi-Fi通信部13例如构成为进行Wi-Fi规格下的无线通信的芯片、模块。第一Wi-Fi通信部13相当于终端装置10的第二无线通信部。
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是兼顾能够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和检测针对显示器的触摸的触摸面板的用户界面。将用户界面省略为UI。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相当于终端装置10的显示部以及操作部。但是,操作部并不局限于触摸面板,也可以是用于受理用户的输入的物理按钮、键盘、鼠标等。
终端控制部11具备作为未图示的处理器的CPU、ROM、RAM等存储器,能够执行记录于存储器的程序。存储器也可以是EEPROM。此外,作为终端控制部11的处理器,并不局限于一个CPU,既可以构成为通过多个CPU、ASIC等硬件电路来进行处理,也可以是CPU和硬件电路相协作而进行处理。终端控制部11通过执行作为记录于存储器的程序中的一种的应用程序11a而控制第一BLE通信部12、第一Wi-Fi通信部13、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的动作。应用程序11a相当于无线连接控制程序。例如,终端控制部11使图像显示于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或者受理用户针对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的输入。另外,终端控制部11控制第一BLE通信部12来执行第一无线通信。另外,终端控制部11控制第一Wi-Fi通信部13来执行第二无线通信。
终端装置10例如是智能手机、平板型的计算机等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或者,终端装置10也可以是固定型的个人计算机等。
打印机20包括设备控制部21、第二BLE通信部22、第二Wi-Fi通信部23、第二触摸面板显示器24以及印刷部25。第二BLE通信部22能够根据BLE规格以比第二Wi-Fi通信部23低的电力与更近距离的通信对象进行无线通信。第二BLE通信部22例如构成为进行BLE规格下的无线通信的芯片、模块。
第二Wi-Fi通信部23能够根据Wi-Fi规格与通信对象进行无线通信。第二Wi-Fi通信部23例如构成为进行Wi-Fi规格下的无线通信的芯片、模块。
第二触摸面板显示器24是兼顾能够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和检测针对显示器的触摸的触摸面板的UI。印刷部25具备未图示的印刷介质的搬运机构、向印刷介质印刷图像的印刷机构等。
设备控制部21具备作为未图示的处理器的CPU、ROM、RAM等存储器,能够执行记录于存储器的程序。此外,作为设备控制部21的处理器,也不局限于一个CPU,既可以构成为通过多个CPU、ASIC等硬件电路来进行处理,也可以是CPU和硬件电路相协作来进行处理。设备控制部21通过执行作为记录于存储器的程序中的一种的固件21a来控制第二BLE通信部22、第二Wi-Fi通信部23、第二触摸面板显示器24、印刷部25的动作。例如,设备控制部21使图像显示于第二触摸面板显示器24、或者受理用户针对第二触摸面板显示器24的输入。另外,设备控制部21基于印刷数据而执行针对示出了印刷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处理,控制印刷部25而向印刷介质印刷该图像。另外,设备控制部21控制第二BLE通信部22而执行第一无线通信。另外,设备控制部21控制第二Wi-Fi通信部23而执行第二无线通信。
打印机20也可以是除了基于印刷部25的印刷功能以外,还具备兼顾基于扫描仪的读取功能、基于传真通信部的传真通信功能等多个功能的多功能装置。
2.无线连接控制处理:
接下来,说明在系统1中执行的无线连接控制处理。
在此,假定用户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0而使未与无线LAN连接的打印机20与无线LAN连接的情况。终端装置10建立了与接入点30的第二无线通信。即,终端装置10与接入点30所中继的无线LAN连接。
图2通过流程图来示出终端装置10的终端控制部11依据应用程序11a而实现的无线连接控制处理。图2所示的各步骤的至少一部分表示无线连接控制方法的各工序。
图3通过流程图来示出打印机20的设备控制部21依据固件21a而实现的无线连接处理。
设备控制部21在未与无线LAN连接的状态、即未设定Wi-Fi的状态下,如步骤S400所示,为了将未设定Wi-Fi的意思向外部通知而使第二BLE通信部22发送BLE规格的信标信号。BLE规格的信标信号也被称作通告包。另外,将用于向外部通知在步骤S400中第二BLE通信部22所发送的、未设定Wi-Fi的意思的信标信号记作BLE信标信号。第二BLE通信部22以规定时间间隔重复发送BLE信标信号。
在步骤S400中第二BLE通信部22所发送的BLE信标信号中含有表示打印机2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成为基于终端装置10的Wi-Fi设定控制的对象的设备的指定的ID、第二BLE通信部22所固有的地址、第二Wi-Fi通信部23所固有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这样的各种识别信息、打印机20的设备名等。将BLE信标信号所含有的识别信息、设备名等统称为BLE信标信息。
在终端装置10侧,用户通过操作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而起动应用程序11a。然后,用户通过针对在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显示有起动的应用程序11a的UI画面进行规定的操作而针对终端装置10指示未设定Wi-Fi的打印机20的搜索。图2的流程图就是以这样的指示为契机而开始的。
在步骤S100中,终端控制部11搜索存在于周围的未设定Wi-Fi的打印机20。在该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控制第一BLE通信部12,使第一BLE通信部12检测BLE信标信号。
在步骤S110中,终端控制部11以能够检测到步骤S100的搜索的结果、BLE信标信号为条件,在UI画面内使打印机的Wi-Fi设定按钮有效化。
图4以及图5示例了终端控制部11依据应用程序11a而使显示于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的UI画面转变的情形。附图标记40、41、42、43、44、45、46指代UI画面。在步骤S110中,如图4的上段所示,在UI画面40内,打印机的Wi-Fi设定按钮40a被有效化。在步骤S100的搜索中几乎无法检测到BLE信标信号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进一步重复步骤S100、或者使图2的流程图结束,但是假设为通过所述搜索检测到至少一台打印机20的BLE信标信号而继续说明。
在步骤S120中,终端控制部11判定是否进行了按下打印机的Wi-Fi设定按钮40a的点击、单击等操作。终端控制部11在按下了打印机的Wi-Fi设定按钮40a的情况下判定为“是”,向步骤S130进入。
在步骤S130中,终端控制部11判定多台未设定Wi-Fi的打印机20的搜索是否成功。即,在步骤S100的搜索的结果为能够检测到从多台打印机20分别发送的各BLE信标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是”,向步骤S140进入,另一方面,在步骤S100的搜索的结果为仅能够检测到一台打印机20的BLE信标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否”,向步骤S160进入。
在步骤S140中,终端控制部11使所述搜索成功的多台未设定Wi-Fi的打印机20的列表显示于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
图4的中段所示的UI画面41是步骤S140中显示的UI画面,包括打印机列表41a。在打印机列表41a中,列举有多台打印机的机种名、即设备名。打印机列表41a所示的设备名是步骤S100的搜索所检测到的来自各打印机20的BLE信标信号所含有的BLE信标信息的一部分。在UI画面41的例中,通过打印机列表41a示出有三台未设定Wi-Fi的打印机20。
在显示包括打印机列表41a在内的UI画面41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也可以使与终端装置10的距离较近的打印机20显示于列表的更上位的位置。与终端装置10的距离越近的打印机20越是显示于列表的上位,从而使用户易于选择与终端装置10的距离较近的打印机20。判断终端装置10与打印机20的距离的方法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终端控制部11根据通过步骤S100的搜索而检测到的BLE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与规定的阈值的比较,推测终端装置10与打印机20的距离。进而,终端控制部11也可以在打印机列表41a内的各设备名的附近显示表示BLE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程度的图标,从而使用户更加易于选择与终端装置10的距离较近的打印机20。
在步骤S150中,终端控制部11从在步骤S140中显示的列表受理未设定Wi-Fi的打印机20的选择。用户经由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从UI画面41内的打印机列表41a选择一个设备名。以下,在步骤S150中终端控制部11所受理的选择所涉及的未设定Wi-Fi的打印机20意味着基于终端装置10的Wi-Fi设定控制的对象的打印机20,被称作“对象打印机20”。但是,在步骤S130中判定为“否”的状况下,通过步骤S100的搜索而检测出BLE信标信号的一台打印机20形成为对象打印机20。
在步骤S160、S410中,在终端装置10与对象打印机20之间建立有用于第一无线通信的连接(以下,BLE连接)。在该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将依据BLE规格的规定的连接要求从第一BLE通信部12向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BLE通信部22发送。在打印机20侧,设备控制部21将向所述连接要求的响应从第二BLE通信部22向第一BLE通信部12发送。依据这样的BLE规格的终端装置10与对象打印机20的连接要求以及响应的交换的结果是建立BLE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控制部11以规定的转换式对从对象打印机20检测出的BLE信标信号所含有的BLE信标信息的一部分、即识别信息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的识别信息包含在BLE连接的连接要求内并从第一BLE通信部12向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BLE通信部22发送。在接收到所述连接要求的打印机20侧,设备控制部21判定所述连接要求所含有的所述转换后的识别信息是否是合理的值。设备控制部21以所述规定的转换式对在自身从第二BLE通信部22发送的BLE信标信号中作为BLE信标信息的一部分而含有的识别信息进行转换,只要该转换后的识别信息与所述连接要求所含有的所述转换后的识别信息一致,就能够判定为所述连接要求所含有的所述转换后的识别信息是合理的值。设备控制部21在判定为所述连接要求所含有的所述转换后的识别信息是合理的值的情况下进行向所述连接要求的所述响应,从而建立终端装置10与对象打印机20之间的BLE连接。在与终端装置10之间建立了BLE连接之后,打印机20停止来自第二BLE通信部22的BLE信标信号的发送。
在步骤S170中,终端控制部11将第一Wi-Fi通信部13所连接的接入点30的SSID从第一BLE通信部12向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BLE通信部22发送。SSID是接入点30的网络标识符。在图中将接入点简化为AP。第一Wi-Fi通信部13所连接的接入点30的SSID是当前为了进行第一Wi-Fi通信部13与接入点30的第二无线通信的而设定并使用的SSID。这样,第一Wi-Fi通信部13所连接的接入点30相当于“第一接入点”。另外,将在步骤S170中终端控制部11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的SSID、即第一接入点的SSID记作“第一SSID”。
在步骤S420中,设备控制部21经由第二BLE通信部22接收从终端装置10发送的第一SSID。
此外,图2的步骤S170、S180、S200、S210、240、S250、S290以及图3的步骤S420、S440~S490的终端装置10与对象打印机20的通信是基于第一BLE通信部12与第二BLE通信部22的BLE连接的第一无线通信。
在步骤S430中,设备控制部21搜索存在于周围的接入点30的SSID。接入点30以规定时间间隔发送根据Wi-Fi规格而定义的格式的信标信号,在接入点30所发送的信标信号中记录有SSID、安全类型等。将接入点30所发送的信标信号记作Wi-Fi信标信号。设备控制部21控制第二Wi-Fi通信部23,使第二Wi-Fi通信部23检测Wi-Fi信标信号。此外,步骤S430只是未设定Wi-Fi的打印机20搜索存在于周围的接入点30的SSID的时机之一。
在步骤S440中,设备控制部21将针对在步骤S420中接收到第一SSID的响应向终端装置10发送。在步骤S440中发送的响应是直接或者间接地示出打印机20是否将在步骤S420中接收到的第一SSID识别为存在于周围的接入点30的SSID的响应。
具体而言,设备控制部21通过步骤S430等的SSID的搜索,获得第二Wi-Fi通信部23所检测出的Wi-Fi信标信号所含有的SSID、安全类型。安全类型是暗号化方式,例如,已知有WEP、TKIP、AES等。因此,设备控制部21只要通过步骤S430等的SSID的搜索获得并识别与在步骤S420中接收到的第一SSID相同的SSID,就能够在步骤S440中将第一SSID所对应的安全类型作为响应向终端装置10发送。另一方面,只要无法通过步骤S430等的SSID的搜索获得与在步骤S420中接收到的第一SSID相同的SSID,设备控制部21就无法识别第一SSID所对应的安全类型,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440中将未识别第一SSID所对应的安全类型的意思的响应向终端装置10发送。
在步骤S180中,终端控制部11在步骤S170中接收针对将第一SSID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的来自对象打印机20的响应。
在步骤S190中,终端控制部11判定终端装置10和对象打印机20是否识别出共用的SSID、即两者是否识别出第一SSID。只要在步骤S180中接收到的响应是表述第一SSID所对应的安全类型的内容,终端控制部11就判定为“是”,并跳过步骤S200~S260向步骤S270进入。另一方面,只要在步骤S180中接收到的响应是未识别出第一SSID所对应的安全类型的意思的内容,终端控制部11就判定为“否”并向步骤S200进入。
图4的下段所示的UI画面42是在步骤S130中被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或者用户从步骤S140所显示的UI画面41的打印机列表41a选择了打印机20之后所显示的UI画面。在UI画面42中含有对象打印机20进行关于能够连接Wi-Fi的接入点30的调查的意思的消息42a。在处理通过步骤S190的判定而向步骤S270进入的情况下,UI画面42显示至步骤S270被执行为止。另一方面,在处理通过步骤S190的判定而向步骤S200进入的情况下,UI画面42显示至步骤S220被执行为止。
在步骤S200中,终端控制部11向对象打印机20要求对象打印机20所识别出的接入点30的SSID的列表。在该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将要求SSID的列表的要求指令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
在步骤S450中,设备控制部21从终端装置10接收SSID的列表的要求、即所述要求指令。
此外,在图3中被虚线的矩形包围的步骤S450~S480是与终端装置10执行步骤S200~S260的情况相对应的、对象打印机20侧的处理。在终端装置10侧的处理从步骤S190向步骤S270进入的情况下,不执行步骤S450~S480。
在步骤S460中,设备控制部21将SSID的列表向终端装置10发送。设备控制部21针对通过直到步骤S460的时机为止执行的接入点30的SSID的搜索检测出的SSID,生成以列表形式表现该SSID的数据,以这样生成的数据为SSID列表并向终端装置10发送。
在步骤S210中,终端控制部11从对象打印机20接收SSID列表。
在步骤S220中,终端控制部11使在步骤S210中接收到的SSID列表显示于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
图5的上段所示的UI画面43是在步骤S220中显示的UI画面,包括SSID列表43a。
终端控制部11也可以在执行步骤S220时进行与强调处理相伴的SSID列表的显示。在此所说的强调处理是指,在SSID列表中含有与第一SSID具有特定的关系性的“第二SSID”的情况下,以与SSID列表内的其他SSID相比强调的方式显示该第二SSID的处理。强调的方式是指在列表中向上位的位置进行配置的方式。
接入点30有时具有多个SSID。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一台接入点30所具有的多个SSID彼此的关系定义为特定的关系性。因此,终端控制部11使第一Wi-Fi通信部13相对于具有第一SSID和第二SSID的接入点30进行基于第一SSID的连接,只要在步骤S210中接收到的SSID列表中含有第二SSID,则在步骤S220中显示强调了第二SSID的方式的SSID列表。
具体而言,一台接入点30有时具有用于识别与5GHz的频带相对应的无线LAN的SSID、用于识别与2.4GHz的频带相对应的无线LAN的SSID。另外,与一台接入点30所具有的不同的频带相对应的多个SSID多为类似的字符串。因此,在第一SSID和SSID列表所含有的一个SSID根据对应的频带的不同而分别表现为不同的字符串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将所述一个SSID视为相当于第二SSID,显示强调了所述一个SSID的方式的SSID列表。
作为一例,假设为终端装置10的第一Wi-Fi通信部13基于与5GHz的频带相对应的第一SSID而与接入点30连接,该接入点30也具有与2.4GHz的频带相对应的SSID。另外,作为其规格,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Wi-Fi通信部23假设能够在步骤S430等中搜索与2.4GHz的频带相对应的SSID。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有在对象打印机20通过SSID的搜索而获得的SSID列表中含有与第一SSID具有特定的关系性的第二SSID的可能性。为此,例如,在SSID列表之中含有满足以下的条件1~4中的任意一条的SSID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将满足该条件1~4中的任意一条的SSID视为第二SSID。
[条件1]
当将构成SSID的字符串的终端的字符“-a”、字符“_A”置换为字符“-g”、字符“_G”时,是与第一SSID一致的SSID。
[条件2]
当将构成SSID的字符串的中间的字符“-a-”、字符“-A_”置换为字符“-g-”、字符“-G_”时,是第一SSID与一致的SSID。
[条件3]
当将构成SSID的字符串内的字符“2G”置换为字符“5G”时,是与第一SSID一致的SSID。
[条件4]
是与删除构成第一SSID的字符串的终端的字符“-5G”时的第一SSID一致的SSID。
这样,在第一SSID和SSID列表所含有的一个SSID共用表示对应的频带的字符以外的字符串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将所述一个SSID视为符合第二SSID。“-a”、“_A”、“-g”、“_G”、“-a-”、“-A_”、“-g-”、“-G_”、“2G”、“5G”、“-5G”等是表示对应的频带的字符的例。但是,在条件1~4中并未限定用于从SSID列表之中类推与第一SSID具有特定的关系性的第二SSID的具体的手法。
根据图5的UI画面43,在SSID列表43a中示出有“SSID-*****1”、“SSID-*****2”这样的多个SSID,其中,“SSID-*****1”配置于最上位。因此,该“SSID-*****1”可以理解为与第一SSID具有特定的关系性的第二SSID的一例。
强调第二SSID的方式除了所说明的向SSID列表的上位位置配置的情况以外,例如,还包括与SSID列表内的其他SSID相比较大地显示第二SSID、或者以与其他SSID相比醒目的颜色、明度来显示第二SSID的方式。
在步骤S230中,终端控制部11从在步骤S220中显示的SSID列表受理SSID的选择。用户经由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从UI画面43内的SSID列表43a选择一个SSID。以下,将在步骤S230中终端控制部11所受理的选择所涉及的SSID称作“选择SSID”。如上所述,只要在SSID列表内强调显示第二SSID,则用户选择第二SSID的可能性较高。此外,终端控制部11也可以通过在UI画面43内进一步显示用于从用户直受理SSID的字符输入的输入栏、按钮而受理选择SSID的指定。
图2的步骤S240~S260以及图3的步骤S470、S480的处理只要在关于图2的步骤S170~S190以及图3的步骤S420、S440的说明中将第一SSID替换为选择SSID并进行解释即可。
即,在步骤S240中,终端控制部11将选择SSID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
在步骤S470中,设备控制部21接收从终端装置10发送的选择SSID。
在步骤S480中,设备控制部21将相对于在步骤S470中接收到选择SSID的响应向终端装置10发送。在步骤S480中发送的响应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表示打印机20是否将在步骤S470中接收到的选择SSID识别为存在于周围的接入点30的SSID的响应。
设备控制部21只要通过SSID的所述搜索识别出与在步骤S470中接收到的选择SSID相同的SSID,则在步骤S480中将选择SSID所对应的安全类型作为响应并向终端装置10发送。另一方面,若无法通过SSID的所述搜索识别出与在步骤S470中接收到的选择SSID相同的SSID,则设备控制部21无法识别选择SSID所对应的安全类型,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480中将未识别出选择SSID所对应的安全类型的意思的响应向终端装置10发送。
在步骤S250中,终端控制部11接收针对在步骤S240中将选择SSID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的来自对象打印机20的响应。
在步骤S260中,终端控制部11判定终端装置10与对象打印机20是否识别出共用的SSID、即两者是否识别出选择SSID。终端控制部11只要在步骤S250中接收到的响应是表示选择SSID所对应的安全类型的内容,则判定为“是”,向步骤S270进入。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250中接收到的响应不是识别出选择SSID所对应的安全类型的意思的内容,则终端控制部11判定为“否”,向步骤S200返回。
如根据至此为止的说明所判断的那样,由于选择SSID是由用户从对象打印机20通过SSID的所述搜索而识别出的SSID的列表中选择出的SSID,因此终端控制部11在步骤S260中判定为“是”并向步骤S270进入。此外,在图2、图3的流程图中也可以省略步骤S240~S260以及步骤S470、S480。
在步骤S270中,终端控制部11使受理对象打印机20为了执行第二无线通信所需的设定信息的输入的输入画面显示于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在此所说的设定信息是向接入点30的连接所需的密码。
图5的中段所示的UI画面44是在步骤S270中显示的UI画面,相当于密码的输入画面。UI画面44包括密码输入栏44a。终端控制部11使密码输入栏44a与选择SSID一并地显示于UI画面44内。通过这样,能够使用户识别应输入向与选择SSID相对应的接入点30的连接所需的密码这一情况。但是,在从步骤S190的判定向步骤S270进入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使密码输入栏44a与第一SSID一并地显示于UI画面44内。
在步骤S280中,终端控制部11经由在步骤S270中显示的输入画面,受理作为设定信息的密码的输入。即,用户针对UI画面44的密码输入栏44a进行输入密码的操作。向接入点30的连接所需的密码例如贴合在接入点30的壳体的底面附近。在此,以用户知道应输入的密码为前提继续说明。
在步骤S290中,终端控制部11将包括向接入点30的连接所需的SSID以及密码在内的Wi-Fi设定指令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Wi-Fi设定指令是应进行向接入点30的连接、即Wi-Fi设定的意思的命令。这样,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Wi-Fi设定指令相当于使对象打印机20执行向从SSID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30的基于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连接。Wi-Fi设定指令所含有的SSID以及密码是选择SSID以及在步骤S280中受理的密码。但是,在从步骤S190的判定向步骤S270进入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在Wi-Fi设定指令中含有第一SSID以及在步骤S280中受理的密码。
在步骤S490中,设备控制部21接收从终端装置10发送的Wi-Fi设定指令。
在步骤S500中,设备控制部21基于在步骤S490中接收到的Wi-Fi设定指令,执行Wi-Fi设定处理。即,设备控制部21在第二Wi-Fi通信部23设定Wi-Fi设定指令所含有的SSID以及密码,基于设定的SSID以及密码,执行基于Wi-Fi规格的向接入点30的连接。以上,图3的流程图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0中,终端控制部11控制第一Wi-Fi通信部13,通过经由接入点30的Wi-Fi规格的第二无线通信来搜索对象打印机20。步骤S300相当于对象打印机20的连接确认工序。
在步骤S310中,终端控制部11使与步骤S300的搜索的结果相应的画面显示于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以上,图2的流程图结束。
SSID也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接入点30的名称的一种,从终端控制部11、设备控制部21来看,将一个SSID识别为一个接入点。因此,例如,步骤S430中的接入点30的SSID的搜索是基于设备的接入点30的搜索。另外,至此为止所说明的SSID列表可以说是接入点30的列表。以下,也将SSID列表表现为“接入点列表”。
图6通过流程图来示出步骤S300、S310的详细内容。
在步骤S300中,首先,作为步骤S301,终端控制部11在当前的Wi-Fi设定之下使第一Wi-Fi通信部13搜索对象打印机20。此时,终端控制部11搜索以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Wi-Fi通信部23的MAC地址识别的通信对象。当前的Wi-Fi设定是指在第一Wi-Fi通信部13设定的第一SSID以及与第一SSID相对应的密码。即,在第一Wi-Fi通信部13,作为预先连接目的地而设定有第一接入点,通过经由该第一接入点的第二无线通信来搜索对象打印机20。
在步骤S302中,步骤S301的搜索的结果是,终端控制部11判定是否能够发现对象打印机20。终端控制部11在能够发现对象打印机20的情况下,在步骤S302中判定为“是”,向步骤S312进入,另一方面,在无法发现对象打印机20的情况下,在步骤S302中判定为“否”,向步骤S303进入。
通过直到图2的步骤S290为止的处理以及直到图3的步骤S500为止的处理,例如,第二SSID被设定为选择SSID而被相对于对象打印机20。在该情况下,终端装置10的第一Wi-Fi通信部13基于第一SSID与接入点30连接,另一方面,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Wi-Fi通信部23基于第二SSID与接入点30连接。第一SSID以及第二SSID是相同的接入点30所具有的不同的SSID,例如,如第一SSID为5GHz、第二SSID为2.4GHz那样,对应的频带不同。具有对应的频带不同的多个SSID的接入点30具有对基于各个SSID的无线通信进行中继的功能。因此,在相对于对象打印机20正常地设定第二SSID以及密码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能够通过步骤S301的搜索而发现对象打印机20。另外,在第一SSID被相对于对象打印机20设定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0的第一Wi-Fi通信部13、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Wi-Fi通信部23中的任一者均基于第一SSID与相同的接入点30连接。在该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也能够通过步骤S301的搜索发现对象打印机20。
在步骤S303中,终端控制部11在步骤S300中开始步骤S301的搜索以后,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是”,向步骤S304进入。终端控制部11在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否”,重复进行步骤S301的搜索以及步骤S302的判定。即,终端控制部11在即使以规定时间执行了步骤S301的搜索也未发现对象打印机20的情况下,向步骤S304进入。
在步骤S304中,终端控制部11判定是否具有变更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的需要,若具有变更的需要,则判定为“是”,向步骤S305进入。另一方面,若无变更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的需要,则判定为“否”,向步骤S311进入。只要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与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Wi-Fi通信部23中的Wi-Fi设定相同,则终端控制部11判定为无变更的需要,另一方面,若这些Wi-Fi设定不相同,则终端控制部11判定为具有变更的需要。
当然,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Wi-Fi通信部23中的Wi-Fi设定是指在步骤S290中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的Wi-Fi设定指令所含有的SSID以及密码。在步骤S290中在Wi-Fi设定指令中含有第一SSID以及与第一SSID相对应的密码并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的基础上进行步骤S304的判定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在步骤S304中判定为“否”。此外,在步骤S290中在Wi-Fi设定指令中含有第一SSID以及与第一SSID相对应的密码并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301的搜索而无法发现对象打印机20的案例相当稀少。即,在步骤S303中判定为“是”的状况下,几乎都是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与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Wi-Fi通信部23中的Wi-Fi设定不同的情况。因此,本实施方式也可以省略步骤S304的判定而从步骤S303的“是”的判定向步骤S305进入。
在步骤S305中,终端控制部11在将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设定为与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Wi-Fi通信部23中的Wi-Fi设定相同的设定的基础上使第一Wi-Fi通信部13搜索对象打印机20。在此,终端控制部11也使第一Wi-Fi通信部13搜索以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Wi-Fi通信部23的MAC地址识别的通信对象。
在从步骤S304的判定或者步骤S303的判定向步骤S305进入的时刻下,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至此为止的Wi-Fi设定与对象打印机20的第二Wi-Fi通信部23中的Wi-Fi设定可以理解为不同。因此,在步骤S305中,终端控制部11变更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即,终端控制部11将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30的设定从至此为止的第一接入点向从在步骤S220中显示的SSID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变更,使第一Wi-Fi通信部13执行经由从该SSID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的对象打印机20的搜索。作为具体的事例,用户从SSID列表选择与第二SSID不符的SSID,在相对于对象打印机20设定了与第二SSID不符的选择SSID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05。
在步骤S306中,作为步骤S305的搜索的结果,终端控制部11判定是否能够发现对象打印机20。终端控制部11在能够发现对象打印机20的情况下,在步骤S306中判定为“是”,向步骤S312进入,另一方面,在无法发现对象打印机20的情况下,在步骤S306中判定为“否”,向步骤S307进入。
在步骤S307中,终端控制部11在步骤S300中开始步骤S305的搜索之后,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是”,向步骤S311进入。终端控制部11在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否”,重复进行步骤S305的搜索以及步骤S306的判定。即,终端控制部11在即使以规定时间执行步骤S305的搜索也无法发现对象打印机20的情况下,向步骤S311进入。在步骤S303、S307中分别判定经过的规定时间例如是数十秒、数分左右的时间。
终端控制部11接受步骤S300(S301~S307)的搜索的结果,作为步骤S310,进行步骤S311、S312中的任意一方。即,在步骤S311中,使基于步骤S300的对象打印机20的搜索失败的意思显示于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另一方面,在步骤S312中,使基于步骤S300的对象打印机20的搜索成功的意思显示于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
图5的下段所示的UI画面45是在步骤S312中显示的UI画面。步骤S300的搜索的结果是,能够发现对象打印机20是指终端装置10能够通过经由接入点30的Wi-Fi规格的第二无线通信而与对象打印机20通信的状态。因此,终端控制部11例如使与对象打印机20的基于Wi-Fi规格的连接完成的意思的消息显示于UI画面45。
图5的下段所示的UI画面46是在步骤S311中显示的UI画面。步骤S300的搜索的结果是,无法发现对象打印机20是指终端装置10无法通过经由接入点30的Wi-Fi规格的第二无线通信而与对象打印机20通信的状态。因此,终端控制部11例如使无法进行与对象打印机20的基于Wi-Fi规格的连接的意思的消息显示于UI画面46。
在步骤S311中,如图5所示例的那样,终端控制部11也可以将作为无法进行经由接入点30的与对象打印机20的连接的原因而考虑的事项等作为消息46a显示于UI画面46。消息46a例如包括向用户询问向UI画面44输入的密码不正确的可能性、接入点30侧的设定不恰当的可能性的消息。另外,消息46a例如也可以包括向用户提示详细地表示进行打印机20的Wi-Fi设定的步骤的网页的URL的消息。通过在UI画面46中含有这样的消息46a,能够恰当地支持无法完成打印机20的Wi-Fi设定的用户。
此外,在使用了在终端装置10的第一BLE通信部12与打印机20的第二BLE通信部22之间建立的BLE连接的第一无线通信中,也可以交换遵循通用的网络管理协议的格式的数据。具体而言,终端控制部11在步骤S170、S200、S240、S290等中生成包括应向打印机20发送的所需的数据在内的数据包且是遵循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的格式的数据包,在第一BLE通信部12中将该数据包适当地转换为与第一无线通信相对应的形式的数据的基础上,向第二BLE通信部22发送。同样地,设备控制部21在步骤S440、S460、S480等中在第二BLE通信部22中将包括应向打印机20发送的所需的数据在内的数据包且是遵循SNMP的格式的数据包适当地转换为与第一无线通信相对应的形式的数据的基础上,向第一BLE通信部12发送。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装置10具备:第一无线通信部,在设备之间执行基于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的第一无线通信;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与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接入点30的第二无线通信;以及终端控制部11,使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从所述设备接收到的、所述设备通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接入点30的搜索而获得的接入点列表(SSID列表)显示于规定的显示部,使所述设备执行向从所述接入点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30的基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连接。然后,终端控制部11相对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将从所述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设定为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30,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从所述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的所述设备的搜索。
采用上述结构,终端装置10将从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即相对于设备设定为基于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30的接入点30相对于第二无线通信部设定为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30。由此,终端装置10的作为第二无线通信部的第一Wi-Fi通信部13在执行经由接入点30的设备的搜索时,发现设备的可能性提高。因此,即使是用户从接入点列表中选择了SSID而非第二SSID的情况,终端装置10也能够确认经由接入点30的与设备的连接。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对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而将与从所述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不同的第一接入点预先设定为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30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步骤S301),在通过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搜索而无法发现所述设备的情况下(在步骤S302中为“否”),将从所述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设定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从所述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的所述设备的搜索(步骤S305)。
采用上述结构,首先,终端控制部11使作为第二无线通信部的第一Wi-Fi通信部13执行经由第一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在无法发现所述设备的情况下,执行经由从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的所述设备的搜索。由此,无论是在相对于对象打印机20而将第一接入点设定为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30的情况、从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第二SSID的情况、从接入点列表中选择SSID而非第二SSID的情况中的哪一者,终端装置10都能够确认经由接入点30的与设备的连接。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控制部11也可以在图6所示的步骤S300的处理之中省略步骤S301~S304,而从步骤S305起开始步骤S300。例如,在开始步骤S300的时刻下,在相对于第二无线通信部未设定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30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能够从步骤S305起开始步骤S30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所执行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是不经由中继装置的、与所述设备的直接通信。根据至此为止的说明,第一无线通信部所执行的第一无线通信是基于以BLE的规格为基准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但是,第一无线通信部所执行的第一无线通信能够采用基于以BLE以外的Bluetooth规格为基准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红外线无线通信等不经由中继装置的各种规格的无线通信。
3.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例如,还包括以下说明的这样的各种方式。
作为本实施方式之一,也可以是,终端控制部11伴随着使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而利用所述设备的功能的应用程序11a的结束,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中的接入点30的设定由从所述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向所述第一接入点返回。
为了由终端装置10来利用打印机20的功能而预先将应用程序11a安装于终端装置1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利用打印机20的准备,终端装置10遵循应用程序11a,执行上述“无线连接控制处理”。另外,终端装置10在无线连接控制处理中通过步骤S300的搜索而发现了对象打印机20之后,通过经由接入点30的第二无线通信,遵循应用程序11a而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印刷数据,使对象打印机20执行印刷。终端装置10在使对象打印机20进行了印刷之后等,自动地、或者根据来自用户的操作,结束至此为止起动的应用程序11a。
图7通过流程图示出与应用程序11a的结束相伴的处理。终端控制部11在使应用程序11a起动的状态下随时判定是否结束应用程序11a(步骤S600)。终端控制部11在判定为结束应用程序11a的情况下,从步骤S600中的“是”的判定向步骤S610进入。
在步骤S610中,终端控制部11判定是否具有使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向原来的设定返回的需要,若具有返回的需要,则判定为“是”,向步骤S620进入。另一方面,若无返回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的需要,则判定为“否”,结束图7的流程图。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原来的设定”是指第一SSID以及与第一SSID相对应的密码。即,若步骤S610的时刻下的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保持原来的设定,则终端控制部11判定为“否”,另一方面,若步骤S610的时刻下的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与原来的设定不同,则终端控制部11判定为“是”。如根据至此为止的说明所判断的那样,在步骤S300中执行了步骤S305的情况下,在步骤S610中判定为“是”。
在步骤S620中,终端控制部11在使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向原来的设定返回的基础上,结束图7的流程图。通过步骤S620而使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从与选择SSID相对应的设定、即基于在步骤S290中向对象打印机20发送的Wi-Fi设定指令所含有的选择SSID以及密码的设定返回原来的设定。此外,终端控制部11既可以在步骤S600中判定为“是”之后,在执行了步骤S610、或者步骤S610以及S620的基础上结束应用程序11a,也可以在结束了应用程序11a的基础上,执行步骤S610、或者步骤S610以及S620。
采用这样的结构,终端控制部11即使通过应用程序11a的执行而临时将作为第二无线通信部的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30的设定向从所述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变更,也能够伴随着应用程序11a的结束而向第一接入点返回。由此,还防止在应用程序11a结束之后,第二无线通信部中的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30的设定不是第一接入点而是直接形成为其他接入点30,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之一,也可以是,终端控制部11在通过经由从所述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的搜索而无法发现所述设备的情况下,受理与至此为止从所述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不同的接入点30的选择。
图8通过流程图来示出用于接入点再选择的确认处理。如已经说明的那样,终端控制部11在步骤S307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311中,使对象打印机20的搜索失败的意思显示于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但是,在步骤S311中,除了对象打印机20的搜索失败的意思的显示以外,终端控制部11也可以向用户询问接入点30的再选择的执行/不执行。具体而言,终端控制部11在图5的下段所示例的UI画面46内,还包括用于向用户询问接入点30的再选择的执行/不执行的按钮、消息等而进行显示。
对基于步骤S311的显示进行了视觉辨认的用户经由第一触摸面板显示器14输入接入点30的再选择的执行或者不执行。终端控制部11在受理了执行接入点30的再选择的意思的输入的情况下,在步骤S313中判定为“是”,向步骤S220返回。另一方面,在受理了不执行接入点30的再选择的意思的输入的情况下,终端控制部11在步骤S313中判定为“否”,结束图2的流程图。
在从步骤S313起的步骤S220之后,重复关于步骤S220之后说明的处理。对基于从步骤S313起的之前的步骤S220、即第二次之后的步骤S220的SSID列表的显示进行了视觉辨认的用户选择与根据基于上一次的步骤S220的SSID列表的显示而选择出的SSID不同的SSID。因此,结果是在第二次之后的步骤S230中,终端控制部11受理与在上一次的步骤S230中选择的接入点30不同的接入点30的选择。例如,在上一次的步骤S230中,在选择了与第二SSID不符的SSID时,也能够在第二次之后的步骤S230中选择第二SSID。
这样,通过将终端装置10构成为在通过经由从接入点列表中选择出的接入点30的搜索而无法发现对象打印机20的情况下,能够重复执行来自接入点列表的接入点30的选择,最终提高了终端装置10能够确认经由接入点30的与对象打印机20的连接的可能性。此外,在以从第二次之后的步骤S220起的流程执行的第二次之后的步骤S300中,步骤S301中的“当前的Wi-Fi设定”也意味着上述“原来的设定”。因此,终端控制部11在使第一Wi-Fi通信部13中的Wi-Fi设定根据需要返回“原来的设定”的基础上执行步骤S301。
作为基于终端装置10的无线连接控制处理的对象设备并不局限于包括多功能装置在内的打印机。设备例如相当于单体的扫描仪、单体的传真、投影仪等各种产品。

Claims (5)

1.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无线通信部,与设备之间执行基于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的第一无线通信;
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与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接入点的第二无线通信;以及
控制部,使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从所述设备接收到的接入点的列表显示于规定的显示部,使所述设备执行基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与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连接,所述列表是所述设备通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接入点的搜索而获得的,
所述控制部对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将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设定为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
在与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不同的第一接入点被预先设定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在通过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搜索而无法发现所述设备时,将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设定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
所述控制部伴随着为了使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而利用所述设备的功能而起动的应用程序的结束,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中的接入点的设定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经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搜索而无法发现所述设备的情况下,受理与至此为止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不同的接入点的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所执行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是不经由中继装置的与所述设备的直接通信。
4.一种无线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工序,通过基于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的第一无线通信,从设备接收所述设备通过与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接入点的搜索而获得的接入点的列表;
显示工序,使所述列表显示于规定的显示部;
连接控制工序,使所述设备执行基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与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连接;以及
连接确认工序,对于能够执行经由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接入点的第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将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设定为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
在与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不同的第一接入点被预先设定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情况下,控制部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在通过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搜索而无法发现所述设备时,将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设定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
伴随着为了使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而利用所述设备的功能而起动的应用程序的结束,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中的接入点的设定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恢复。
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无线连接控制程序,
所述无线连接控制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功能:
接收功能,通过基于第一无线通信方式的第一无线通信,从设备接收所述设备通过与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接入点的搜索而获得的接入点的列表;
显示功能,使所述列表显示于规定的显示部;
连接控制功能,使所述设备执行基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的与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连接;以及
连接确认功能,对于能够执行经由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接入点的第二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将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设定为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
在与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不同的第一接入点被预先设定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在通过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点的搜索而无法发现所述设备时,将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设定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经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的所述设备的搜索,
伴随着为了使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而利用所述设备的功能而起动的应用程序的结束,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中的接入点的设定由从所述列表选择出的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接入点恢复。
CN201911121549.5A 2018-11-16 2019-11-15 终端装置、无线连接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008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5266A JP7159803B2 (ja) 2018-11-16 2018-11-16 端末装置、無線接続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接続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215266 2018-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0806A CN111200806A (zh) 2020-05-26
CN111200806B true CN111200806B (zh) 2024-02-02

Family

ID=70727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1549.5A Active CN111200806B (zh) 2018-11-16 2019-11-15 终端装置、无线连接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1242B2 (zh)
JP (1) JP7159803B2 (zh)
CN (1) CN1112008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61061B2 (en) * 2019-12-23 2022-10-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284460B2 (en) * 2020-01-10 2022-03-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KR20220104415A (ko) * 2021-01-18 2022-07-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Ap 기반의 통신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13031884A (zh) * 2021-03-22 2021-06-25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图像形成装置网络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JP2022150323A (ja) * 2021-03-26 2022-10-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179723A1 (en) * 2021-12-07 2023-06-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wirelessly communicates with externa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7911A (zh) * 2014-03-11 2015-09-16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
JP2016163280A (ja) * 2015-03-04 2016-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2017188869A (ja) * 2016-01-29 2017-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8196B2 (ja) 2008-09-17 2011-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識別子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625552B2 (en) * 2008-12-31 2014-01-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less provisioning a device for a network using a soft access point
JP5158229B2 (ja) 2011-05-10 2013-03-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識別子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725774A2 (en) * 2012-10-29 2014-04-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nnection method
JP6635978B2 (ja) * 2017-05-11 2020-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7911A (zh) * 2014-03-11 2015-09-16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
JP2016163280A (ja) * 2015-03-04 2016-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2017188869A (ja) * 2016-01-29 2017-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62633A1 (en) 2020-05-21
JP2020088428A (ja) 2020-06-04
US10791242B2 (en) 2020-09-29
JP7159803B2 (ja) 2022-10-25
CN111200806A (zh)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0806B (zh) 终端装置、无线连接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1101947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9971553B2 (en) Control method of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0738494B1 (ko) 통신장치 및 통신시스템과 그 통신장치의 통신 파라미터설정 방법
JP474819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識別子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18608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wireless connection metho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P1659809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etup method
EP16578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peripheral device for us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09182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of supporting wireless connec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nnection
CN108696847B (zh) 通信设备、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和由通信设备执行的方法
US886096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14004401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for setting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and program for setting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US1135407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irst processing device, and second processing device
JP7095504B2 (ja) 端末装置、無線接続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接続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7220751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90026A (ja) 周辺装置、lanへの接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36125A (ja) 端末装置、無線接続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接続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2085086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それを備えた印刷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230189372A1 (e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24032404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18695333A (zh)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2024035307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8695404A (zh)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547203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それを備えた周辺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