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4089B - 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4089B
CN111194089B CN202010019453.4A CN202010019453A CN111194089B CN 111194089 B CN111194089 B CN 111194089B CN 202010019453 A CN202010019453 A CN 202010019453A CN 111194089 B CN111194089 B CN 1111940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wp
rrc
inactive state
uplink transmission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94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4089A (zh
Inventor
高兴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541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5047A/zh
Priority to CN202010019453.4A priority patent/CN1111940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4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408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5637 priority patent/WO202113982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4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4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指示方法包括:基站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UE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inactive状态下的UE发送数据包时,指示UE在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本发明的基站可指示inactive状态下的UE或继续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或转换到其他的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特别是指示转换到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可降低大量UE都在初始激活UL/DL BWP上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引发资源冲突的概率,提高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5G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RRC_inactive(无线资源控制层_非活跃)是5G NR(基于OFDM的全新空口设计的全球性5G标准)新增的一种状态。R15版本中,当UE(用户设备)没有数据收发的时候,基站可以指示UE进入RRC_inactive状态。在inactive状态下,UE的行为跟idle(空闲)态的行为是一样的,不监听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不进行测量,只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进行小区重选,监听paging/SI(寻呼/系统消息)等。和idle的区别是基站和UE都保存着UE的上下文,当有数据重新收发的时候,可以通过RACH(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快速的resume恢复RRC连接,不需要重新进行安全模式激活,能力上报,信息配置等过程,从而减少了信令交互过程,降低了信令开销,降低了UE的功耗。R16版本不支持UE在inactive状态进行用户面数据传输,如果UE有数据传输,需要转到连接态再进行。5G NR随机接入可采用4步RACH过程或2步RACH过程。下面对4步RACH过程和2步RACH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如图1所示,4步RACH过程包括:第一步、UE传输Msg1;第二步、基站传输Msg2;第三步、UE传输Msg3;第四步、基站传输Msg4。
其中,第一步中,Msg1:随机接入前导码,主要用于通知基站有一个随机接入请求,同时使得基站能估计其与UE之间的传输时延并以此校准上行定时,并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给UE。
第二步中,Msg2: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通过RA-RNTI(标示用户发随机接入前导所使用的资源块)加扰的PDCCH指示的资源位置进行传输的。前导码的时频位置决定了RA-RNTI的值,UE发送了前导码之后,会在RAR(随机接入响应,Radom Access Response)时间窗内根据这个RA-RNTI值来监听对应的PDCCH,以接收对应RA-RNTI的RAR。如果在此RAR时间窗内没有接收到基站回复的RAR,则认为此次随机接入过程失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含用于指定UE上行同步所需要的时间调整量;UE发送Msg3的上行资源;临时C-RNTI,用于UE和基站的后续传输,冲突解决后,该值变成C-RNTI。UE随机选择一个preamble(随机接入前导码)用于随机接入,就可能导致多个UE同时选择同一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和同一个preamble,从而导致冲突的出现(使用相同的RA-RNTI和preamble,因此还不确定RAR是对哪个UE的响应),这时需要一个冲突解决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步中,Msg3在UL-SCH(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Msg3中需要包含一个重要信息:每个UE唯一的标志。该标志将用于第四步的冲突解决。对于处于RRC_CONNECTED态的UE来说,其唯一标志是C-RNTI;对于非RRC_CONNECTED态的UE来说,将使用其他的UE标志(S-TMSI(临时UE识别号)或resume ID或一个随机数)作为其标志。
第四步中,Msg4:竞争解决,UE在Msg3有携带自己唯一的标志。基站在冲突解决机制中,会在Msg4中携带该唯一的标志以指定胜出的UE,而其它没有在冲突解决中胜出的UE将重新发起随机接入。如果UE在Msg4中接收到的PDCCH由RAR中指定的TC-RNTI(临时C-RNTI)加扰,则当成功解码出的MAC层PDU(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的UE ContentionResolution Identity MAC control element(UE竞争解决IDMAC控制元素)与Msg3发送的CCCH SDU(公共控制信道 服务数据单元)匹配时,UE会认为随机接入成功并将自己的TC-RNTI设置成C-RNTI。
如图2所示,2步RACH过程包括:第一步、UE传输MsgA,MsgA包括原4步RACH过程中的Msg1和Msg3;第二步、基站传输MsgB,MsgB包括原来4步RACH过程中的Msg2和Msg4。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系统中,支持具有不同带宽接收能力的UE。为了支持不同带宽接收能力的终端,3GPP(第三代合作计划)组织定义了部分载波带宽(BWP)。同时为了节省终端功耗,网络可以根据UE的带宽接收能力为UE配置多个不同带宽长度或不同Numerology(参数集)的BWP,这些BWP需限制在UE的最大接收带宽范围内。UE/网络可以根据终端的业务需求以及负载情况自适应调整所用BWP,以便节省终端的功耗,提高传输速率,提升用户体验。
UE进行小区搜索,确定要驻留的SSB(同步信号和PBCH块)之后,接收SIB1(系统信息块1),获得初始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根据MIB(总系统信息块)消息能够确定初始激活的BWP配置,UE在初始激活的UL BWP (上行BWP)和DL BWP(下行BWP)上进行初始接入。当UE跟网络完成RRC连接之后,网络会根据UE的业务需求为UE配置一个或多个UL BWP和DL BWP。可通过RRC信令或调度DCI(下行控制信息)进行BWP的激活。
当基站指示UE进入RRC_inactive/idle(非活跃/空闲)状态后,UE需要回退到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驻留。
对于RRC_inactive状态的UE,需要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操作,如接收paging/SI以及根据需求进行RACH(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过程。对小数据包(如App消息)传输的UE,如果UE数量大,这些UE都驻留在相同的初始激活UL/DL BWP进行上行/下行小数据包传输,有可能导致多个UE的数据在相同的资源上触发,从而导致碰撞概率加大,造成数据传输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RRC_inactive状态的UE需要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数据收发操作,致使如果大量的UE都驻留在相同的初始激活UL/DL BWP进行上行/下行小数据包传输,有可能导致多个UE的数据在相同的资源上触发,从而导致碰撞概率加大,造成数据传输失败的缺陷,提供一种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所述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较佳地,所述基站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较佳地,所述基站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通过Msg4承载的SRB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通过MsgB承载的SRB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通过Msg4中MAC子头或MAC CE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通过MsgB中的MAC子头或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较佳地,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包括: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DL BWP(默认下行BWP)及成对的UL BWP(上行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较佳地,所述指示方法还包括在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
所述基站判断是否要求所述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执行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步骤。
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所述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之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较佳地,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较佳地,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所述基站通过MsgB中指示的C-RNT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PDCCH承载DCI(下行控制信息)中的Bandwidth partindicator(部分带宽指示,DCI中的一个字段)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所述基站通过Msg4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BWP中的一对BWP。
较佳地,所述指示方法还包括在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
所述基站判断是否要求所述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执行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步骤。
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所述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在接收到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使用如上所述的指示方法同时指示多个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且不同的用户设备被指示的BWP相同或不同。
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转换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基站对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的指示;
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根据所述指示在所指示的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BWP指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较佳地,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较佳地,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4承载的SRB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B承载的SRB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4中MAC子头或MAC CE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B中的MAC子头或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较佳地,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包括: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较佳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状态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判断是否要求所述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调用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BWP指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之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较佳地,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PDCCH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较佳地,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PDCCH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B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BWP中的一对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4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BWP及DLBWP中的一对BWP。
较佳地,所述基站还包括:
状态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判断是否要求所述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调用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一种基站,所述基站用于在接收到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使用如上项所述的BWP指示模块同时指示多个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且不同的用户设备被指示的BWP相同或不同。
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指示接收模块,用于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基站对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的指示;
BWP转换模块,用于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根据所述指示在所指示的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基站可指示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是否进行UL/DL BWP转换,或继续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或转换到其他的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以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尤其是App消息类或其它应用场景的小数据包的传输),特别是指示转换到非初始激活的UL/DLBWP时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可降低大量用户设备都在初始激活UL/DL BWP上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引发资源冲突的概率,提高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4步RACH过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2步RACH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1中针对上行传输、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4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1中针对上行传输、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2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2中针对下行接收、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4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2中针对下行接收、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2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3中针对上行传输、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4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3中针对上行传输、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2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4中针对下行接收、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4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4中针对下行接收、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2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7的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8的一种基站的示意框图;
图1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9的一种基站的示意框图;
图1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11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1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12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在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之前,先对用户设备RCC状态转换的过程做简要说明:
起先,用户设备处于RCC_idle态;然后,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的UL/DL BWP(默认ULBWP0/DL BWP0)上通过初始接入过程进入到RCC_connected态;再然后,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特征以及用户设备的带宽能力,为用户设备配置了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如2对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1和UL/DL BWP2)及在对应BWP上收发数据的相关配置信息。当前数据传输结束,基站指示用户设备进入RCC_inactive状态以便节省设备功耗,用户设备收到指示后进入RCC_inactive状态并转到初始激活的UL/DL BWP,基站和用户设备将之前所有的配置信息存储下来。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其应用于基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所述的后续是指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做出了上述指示之后。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包括用于上行反馈和/或上行数据传输的UL BWP,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包括用于下行反馈和/或下行数据接收的DL BWP。其中,基站所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是App消息类或其它应用场景的数据量较小的小数据包。被指示的BWP可以是用户设备初始激活的UL/DL BWP(initial active UL/DLBWP),也可以是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如defaultDL BWP及成对的UL BWP或指定的其它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所述的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通常是基站在用户设备进入连接态后分配给用户设备的。
本实施例中,基站具体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地,RACH响应消息可以是4步RACH过程中的Msg4,也可以是2步RACH过程中的MsgB。
基站通过4步RACH过程中的Msg4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在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基站通过Msg4承载的SRB消息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的SRB消息具体可以是RRCRelease(RRC释放)消息或RRCReject(RRC拒绝)消息,或新定义的RRC消息,在此不做限定。
方式二:在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基站通过Msg4中MAC子头或MAC CE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MAC子头可以是Msg4中竞争决议标识MAC CE对应的子头,也可以是Msg4中包含SRB消息业务数据单元对应的MAC子头。
基站通过2步RACH过程中的MsgB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在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基站通过MsgB承载的SRB消息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的SRB消息具体可以是RRCRelease消息或RRCReject消息,或新定义的RRC消息,在此不做限定。
方式二:在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基站通过MsgB中的MAC子头或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successRAR)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MAC子头可以是MsgB中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对应的子头,也可以是MsgB中包含SRB消息业务数据单元对应的MAC子头。
上述的四种方式中,Msg4/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4/MsgB中MAC子头、Msg4中的MAC CE以及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均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指示内容中的任意一种,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第一种: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该对BWP包括UL BWP和DL BWP。
第二种: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基站为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其中,若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不转到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BWP,则用户设备保留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保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进行后续下行接收。
第三种: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基站从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该对BWP包括ULBWP和DL BWP;其中,若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不转到指定的该对BWP,则用户设备保留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保留在初始激活的DLBWP上进行后续下行接收。
第四种: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附加上述的第一种、第二种或第三种指示内容。
上述的第一种指示内容需要占用2bit或更多bit数量,取决于最大可配置的BWP数量,第二种和第三种指示内容需要占用1bit,指示指定的BWP是否被激活。所述需要bit的位置可以使用Msg4/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4/MsgB中MAC子头、Msg4中的MAC CE以及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中的预留bit,也可以是扩展后的bit位置,对需要bit的位置不做限制。
上述第四种指示内容所描述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方式,可以通过隐含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如通过Msg4/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4/MsgB中MAC子头、Msg4中的MAC CE以及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是否包含BWP索引判断基站是否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即,如果包含BWP索引则判断基站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如果不包含BWP索引则判断基站指示用户设备需要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也可以通过显示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如通过Msg4/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4/MsgB中MAC子头、Msg4中的MAC CE以及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中的1bit设置值确定基站是否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本实施例中,指示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基站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
基站判断是否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执行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步骤。
其中,基站具体可以根据后续要接收或传输的数据包的数据量,或根据小区负载情况判断是否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对于上述判断为否的情况,基站会要求用户设备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至于基站要求用户设备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的具体过程,以及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指示后如何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及如何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均可参考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下面给出一种针对上行传输、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4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S11: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传输Msg1;
S12: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Msg2;
S13: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传输Msg3以及要传输给基站的上行数据包;
S14:基站确认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
S15: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Msg4,并通过Msg4承载的SRB消息或Msg4中的MAC子头或MAC CE给出上述四种指示内容中的一种,以确定UL BWP和DL BWP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和下行接收。
下面给出一种针对上行传输、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2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
S21: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UL BWP上传输MsgA以及要传输给基站的上行数据包;
S22:基站确认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
S23:基站在初始激活DL BWP上传输MsgB,并通过MsgB承载的SRB消息或MsgB中的MAC子头或successRAR给出上述四种指示内容中的一种,以确定UL BWP和DL BWP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和下行接收。
在通常情况下,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只能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BWP上,然而本实施例的指示方法通过上述步骤,使得基站可对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BWP进行指示,让用户设备可以继续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BWP上,也可以从初始激活的UL/DL BWP转换到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以执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步骤。尤其是在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换到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时,可降低大量UE都在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引发资源冲突的概率,提高数据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成功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其应用于基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的后续是指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做出了上述指示之后。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包括用于上行反馈和/或上行数据传输的UL BWP,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包括用于下行反馈和/或下行数据接收的DL BWP。其中,基站所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是App消息类或其它应用场景的数据量较小的小数据包。被指示的BWP可以是用户设备初始激活的UL/DL BWP(initial active UL/DL BWP),也可以是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如defaultDL BWP及成对de UL BWP或指定的其它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所述的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通常是基站在用户设备进入连接态后分配给用户设备的。
本实施例中,基站具体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地,RACH响应消息可以是4步RACH过程中的Msg4,也可以是2步RACH过程中的MsgB。
基站通过4步RACH过程中的Msg4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在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基站通过Msg4承载的SRB消息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的SRB消息具体可以是RRCRelease消息或RRCReject消息,或新定义的RRC消息,在此不做限定。
方式二:在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基站通过Msg4中MAC子头或MAC CE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MAC子头可以是Msg4中竞争决议标识MAC CE对应的子头,也可以是Msg4中包含SRB消息业务数据单元对应的MAC子头。
基站通过2步RACH过程中的MsgB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在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基站通过MsgB承载的SRB消息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的SRB消息具体可以是RRCRelease消息或RRCReject消息,或新定义的RRC消息,在此不做限定。
方式二:在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基站通过MsgB中的MAC子头或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MAC子头可以是MsgB中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对应的子头,也可以是MsgB中包含SRB消息业务数据单元对应的MAC子头。
上述的四种方式中,Msg4/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4/MsgB中MAC子头、Msg4中的MAC CE以及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均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指示内容中的任意一种,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第一种: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该对BWP包括UL BWP和DL BWP;
第二种: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基站为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其中,若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不转到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BWP,则用户设备保留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保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进行后续下行接收。
第三种: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基站从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该对BWP包括ULBWP和DL BWP;其中,若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不转到指定的该对BWP,则用户设备保留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保留在初始激活的DLBWP上进行后续下行接收。
第四种: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附加上述的第一种、第二种或第三种指示内容。
上述的第一种指示内容需要占用2bit或更多bit数量,取决于最大可配置的BWP数量,第二种和第三种指示内容需要占用1bit,指示指定的BWP是否被激活。所述需要bit的位置可以使用Msg4/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4/MsgB中MAC子头、Msg4中的MAC CE以及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中的预留bit,也可以是扩展后的bit位置,对需要bit的位置不做限制。
上述第四种指示内容所描述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方式,可以通过隐含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如通过Msg4/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4/MsgB中MAC子头、Msg4中的MAC CE以及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是否包含BWP索引判断基站是否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即,如果包含BWP索引则判断基站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如果不包含BWP索引则判断基站指示用户设备需要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也可以通过显示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如通过Msg4/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4/MsgB中MAC子头、Msg4中的MAC CE以及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中的1bit设置值确定基站是否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本实施例中,指示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基站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
基站判断是否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执行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步骤。
其中,基站具体可以根据后续要接收或传输的数据包的数据量,或根据小区负载情况判断是否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对于判断为否的情况,基站会要求用户设备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至于基站要求用户设备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的具体过程,以及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指示后如何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及如何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均可参考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下面给出一种针对下行接收、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4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
S31: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传输Msg1;
S32: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Msg2;
S33: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传输Msg3:
S34:基站确认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
S35: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Msg4以及要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并通过Msg4承载的SRB消息或Msg4中的MAC子头或MAC CE给出上述四种指示内容中的一种,以确定UL BWP和DL BWP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和下行接收。
下面给出一种针对下行接收、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2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
S41: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UL BWP上传输MsgA;
S42:基站确认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
S43:基站在初始激活DL BWP上传输MsgB以及要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并通过MsgB承载的SRB消息或MsgB中的MAC子头或successRAR给出上述四种指示内容中的一种,以确定UL BWP和DL BWP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和下行接收。
在通常情况下,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只能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BWP上,然而本实施例的指示方法通过上述步骤,使得基站可对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BWP进行指示,让用户设备可以继续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BWP上,也可以从初始激活的UL/DL BWP转换到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以执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步骤。尤其是在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换到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时,可降低大量UE都在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引发资源冲突的概率,提高数据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成功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其应用于基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所述的后续是指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做出了上述指示之后。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包括用于上行反馈和/或上行数据传输的UL BWP,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包括用于下行反馈和/或下行数据接收的DL BWP。其中,基站所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是App消息类或其它应用场景的数据量较小的小数据包。被指示的BWP可以是用户设备初始激活的UL/DL BWP(initial active UL/DLBWP),也可以是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如defaultDL BWP及成对的UL BWP或指定的其它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所述的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通常是基站在用户设备进入连接态后分配给用户设备的。
本实施例中,基站通过PDCCH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在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基站通过MsgB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通过MsgB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BWP中的一对BWP,该对BWP包括UL BWP和DL BWP。
方式二:在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基站通过Msg4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通过Msg4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该对BWP包括UL BWP和DL BWP。
上述方式描述基站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方式,可以通过显示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如通过Msg4/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4/MsgB中MAC子头、Msg4中的MAC CE以及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中的1bit设置值确定基站是否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然后用户设备再通过接收PDCCH来获得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
本实施例中,指示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基站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
基站判断是否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执行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步骤。
其中,基站具体可以根据后续要接收或传输的数据包的数据量,或根据小区负载情况判断是否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对于上述判断为否的情况,基站会要求用户设备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至于基站要求用户设备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的具体过程,以及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指示后如何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及如何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均可参考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下面给出一种针对上行传输、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4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
S51: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传输Msg1;
S52: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Msg2;
S53: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传输Msg3以及要传输给基站的上行数据包;
S54:基站确认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
S55: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Msg4,且Msg4中指示C-RNTI,Msg4承载的SRB消息、Msg4中MAC子头或Msg4中的MAC CE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S56: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PDCCH;
S57:用户设备监听以C-RNTI加扰的PDCCH,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indicator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
下面给出一种针对上行传输、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2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具体流程,如图8所示:
S61: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传输MsgA以及要传输给基站的上行数据包;
S62:基站确认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
S63:基站在初始激活DL BWP上传输MsgB,且MsgB中指示C-RNTI,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B中MAC子头或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S64: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PDCCH;
S65:用户设备监听以C-RNTI加扰的PDCCH,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indicator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
在通常情况下,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只能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BWP上,然而本实施例的指示方法通过上述步骤,使得基站可对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BWP进行指示,让用户设备可以继续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BWP上,也可以从初始激活的UL/DL BWP转换到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以执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步骤。尤其是在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换到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时,可降低大量UE都在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引发资源冲突的概率,提高数据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成功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其应用于基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之后,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中,所述的后续是指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做出了上述指示之后。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包括用于上行反馈和/或上行数据传输的UL BWP,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包括用于下行反馈和/或下行数据接收的DLBWP。其中,基站所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是App消息类或其它应用场景的数据量较小的小数据包。被指示的BWP可以是用户设备初始激活的UL/DL BWP(initial active UL/DL BWP),也可以是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如defaultDL BWP及成对的ULBWP或指定的其它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所述的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通常是基站在用户设备进入连接态后分配给用户设备的。
本实施例中,基站通过PDCCH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其具体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在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基站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通过MsgB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BWP中的一对BWP,该对BWP包括UL BWP和DL BWP。
方式二:在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基站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通过Msg4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BWP中的一对BWP,该对BWP包括UL BWP和DL BWP。
上述方式描述基站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方式,可以通过显示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如通过Msg4/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4/MsgB中MAC子头、Msg4中的MAC CE以及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中的1bit设置值确定基站是否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然后用户设备再通过接收PDCCH来获得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
本实施例中,指示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基站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
基站判断是否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执行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步骤。
其中,基站具体可以根据后续要接收或传输的数据包的数据量,或根据小区负载情况判断是否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对于上述判断为否的情况,基站会要求用户设备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至于基站要求用户设备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的具体过程,以及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指示后如何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下及如何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均可参考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下面给出一种针对下行接收、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4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具体流程,如图9所示:
S71: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传输Msg1;
S72: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Msg2;
S73: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传输Msg3:
S74:基站确认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
S75: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Msg4以及要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且Msg4中指示C-RNTI,Msg4承载的SRB消息、Msg4中MAC子头或Msg4中的MAC CE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S76: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PDCCH;
S77:用户设备监听以C-RNTI加扰的PDCCH,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indicator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
下面给出一种针对下行接收、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触发2步RACH之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交互的具体流程,如图10所示:
S81:用户设备在初始激活的UL BWP上传输MsgA;
S82:基站确认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
S83: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MsgB以及要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包,且MsgB中指示C-RNTI,MsgB承载的SRB消息、MsgB中MAC子头或MsgB中的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指示用户设备仍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S84:基站在初始激活的DL BWP上传输PDCCH;
S85:用户设备监听以C-RNTI加扰的PDCCH,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indicator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
在通常情况下,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只能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BWP上,然而本实施例的指示方法通过上述步骤,使得基站可对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BWP进行指示,让用户设备可以继续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BWP上,也可以从初始激活的UL/DL BWP转换到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以执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步骤。尤其是在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换到非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时,可降低大量UE都在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引发资源冲突的概率,提高数据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成功率。
实施例5
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在接收到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通过RACH响应消息同时指示多个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且不同的用户设备被指示的BWP相同或不同。其中,通过RACH响应消息同时指示多个用户设备的具体过程可参考实施例1。
指示方法通过将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分布到不同的BWP上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降低大量用户设备都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引发资源冲突的概率,提高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成功率。
实施例6
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在给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通过RACH响应消息同时指示多个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且不同的用户设备被指示的BWP相同或不同。其中,通过RACH响应消息同时指示多个用户设备的具体过程可参考实施例2。
指示方法通过将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分布到不同的BWP上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降低大量用户设备都驻留在初始激活的UL/DL BWP上进行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引发资源冲突的概率,提高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的成功率。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转换方法,其应用于用户设备,如图11所示,其包括:
S91: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基站对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的指示;
S92: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根据指示在所指示的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其中,若基站指示了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则用户设备在BWP索引所指向的UL BWP和DL 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若基站指示了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到基站为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到基站为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若基站指示了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不转到基站为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继续在初始激活UL BWP和DL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若基站指示了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到基站从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在指定的该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若基站指示了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不转到基站从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继续在初始激活UL BWP和DL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实施例8
一种基站,如图12所示,基站包括:
BWP指示模块011,用于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其中,BWP指示模块011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具体地,BWP指示模块011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包括:
在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BWP指示模块011通过Msg4承载的SRB消息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BWP指示模块011通过MsgB承载的SRB消息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BWP指示模块011通过Msg4中MAC子头或MACCE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BWP指示模块011通过MsgB中的MAC子头或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具体地,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包括:
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或,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基站为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或,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基站从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
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或,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基站为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或,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基站从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BWP及DL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另外,基站还包括:
状态转换模块012,用于在BWP指示模块011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判断是否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调用BWP指示模块011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相关具体说明可参考实施例1-2。
实施例9
一种基站,如图13所示,基站包括:
BWP指示模块021,用于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之后,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其中,BWP指示模块021通过PDCCH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具体地,BWP指示模块021通过PDCCH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包括:
在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BWP指示模块021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BWP指示模块021通过MsgB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BWP及DL BWP或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BWP中的一对BWP;
或,在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BWP指示模块021指示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BWP指示模块021通过Msg4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BWP及DL BWP或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BWP中的一对BWP。
另外,基站还包括:
状态转换模块022,用于在BWP指示模块021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判断是否要求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调用BWP指示模块021指示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相关具体说明可参考实施例3-4。
实施例10
一种基站,基站用于在接收到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使用实施例8中的BWP指示模块同时指示多个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且不同的用户设备被指示的BWP相同或不同。
实施例11
一种用户设备,如图14所示,其包括:
指示接收模块031,用于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基站对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的指示;
BWP转换模块032,用于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根据指示在所指示的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实施例12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12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实施例1-7的任意一种方法。图15显示的电子设备5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5所示,电子设备50可以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例如其可以为服务器设备。电子设备5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5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5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52和处理器51)的总线53。
总线53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存储器5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5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523。
存储器5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524的程序工具525,这样的程序模块5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处理器5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本发明实施例1-7所提供的方法。
电子设备5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5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5进行。并且,模型生成的设备5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11所示,网络适配器56通过总线53与模型生成的设备5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模型生成的设备5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磁盘阵列)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电子设备的若干单元/模块或子单元/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模块来具体化。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7所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的步骤。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的更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擦拭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实现实施例1-7所述的任意一种方法中的步骤。
其中,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设备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设备上执行。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所述基站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包括: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通过Msg4承载的SRB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通过MsgB承载的SRB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通过Msg4中MAC子头或MAC CE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通过MsgB中的MAC子头或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方法还包括在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
所述基站判断是否要求所述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执行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步骤。
4.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之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所述基站通过PDCCH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所述基站通过MsgB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BWP中的一对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所述基站通过Msg4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BWP中的一对BWP。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方法还包括在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
所述基站判断是否要求所述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执行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步骤。
6.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在接收到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示方法同时指示多个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且不同的用户设备被指示的BWP相同或不同。
7.一种数据包传输带宽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基站对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的指示;
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根据所述指示在所指示的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其中,若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则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BWP索引所指向的UL BWP和DL 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若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若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不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继续在初始激活UL BWP和D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若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在指定的该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若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不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继续在初始激活UL BWP和D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BWP指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包括: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或,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是否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RACH响应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4承载的SRB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B承载的SRB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4中MAC子头或MACCE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B中的MAC子头或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业务数据单元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状态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判断是否要求所述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调用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BWP指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之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PDCCH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PDCCH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具体包括:
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2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B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BWP中的一对BWP;
或,在所述用户设备触发4步RACH过程后,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保留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的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以及,所述BWP指示模块通过Msg4中指示的C-RNTI加扰PDCCH承载DCI中的Bandwidth part indicator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所述BWP索引指向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或所述基站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的一对BWP。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状态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之前,判断是否要求所述用户设备继续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或传输后续数据包,若是,则调用所述BWP指示模块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用于在接收到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或在给多个RRC_inactive状态下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时,使用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基站中的BWP指示模块同时指示多个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且不同的用户设备被指示的BWP相同或不同。
14.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示接收模块,用于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接收基站对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所用的BWP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的指示;BWP转换模块,用于在RRC_inactive状态下根据所述指示在所指示的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其中,若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所用的BWP索引,则指示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BWP索引所指向的UL BWP和DL BWP上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若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指示接收模块,还用于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若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不转到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指定的default DL BWP及成对的U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指示接收模块,还用于在RRC_inactive状态下继续在初始激活UL BWP和DL 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若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指示接收模块,还用于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在指定的该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或,若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RRC_inactive状态下不转到所述基站从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干对非初始激活的UL BWP及DL BWP中指定的一对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则指示接收模块,还用于在RRC_inactive状态下继续在初始激活UL BWP和DLBWP进行后续上行传输及下行接收。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用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019453.4A 2020-01-08 2020-01-08 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11940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4136.8A CN117015047A (zh) 2020-01-08 2020-01-08 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基站、电子设备及介质
CN202010019453.4A CN111194089B (zh) 2020-01-08 2020-01-08 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
PCT/CN2021/075637 WO2021139828A1 (zh) 2020-01-08 2021-02-05 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9453.4A CN111194089B (zh) 2020-01-08 2020-01-08 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4136.8A Division CN117015047A (zh) 2020-01-08 2020-01-08 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基站、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4089A CN111194089A (zh) 2020-05-22
CN111194089B true CN111194089B (zh) 2023-06-27

Family

ID=707099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4136.8A Pending CN117015047A (zh) 2020-01-08 2020-01-08 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基站、电子设备及介质
CN202010019453.4A Active CN111194089B (zh) 2020-01-08 2020-01-08 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4136.8A Pending CN117015047A (zh) 2020-01-08 2020-01-08 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基站、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7015047A (zh)
WO (1) WO20211398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40867B2 (en) * 2019-10-25 2022-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and using a bandwidth part for communication i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inactive state
CN117015047A (zh) * 2020-01-08 2023-11-07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基站、电子设备及介质
EP4133887A4 (en) * 2020-07-06 2023-09-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MALL AMOUNTS OF DATA
CN113950153A (zh) 2020-07-15 2022-01-1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预配置小数据传送中后续传送带宽部分的方法和设备
CN114071746A (zh) * 2020-08-07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972368B1 (en) * 2020-09-17 2023-10-25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sdt)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448807A (zh) * 2020-10-16 2022-05-06 夏普株式会社 带宽配置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22143755A1 (en) * 2020-12-29 2022-07-07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for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WO2022236547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44624A1 (zh) * 2021-09-22 2023-03-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bwp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26893A (zh) * 2021-09-30 2022-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sdt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20807A1 (zh) * 2022-07-26 2024-0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激活态组播业务接收、配置发送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66317B2 (en) * 2017-12-21 2021-1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ling bandwidth part inactivity timer
CN110022197B (zh) * 2018-01-10 2022-03-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10072285A (zh) * 2018-01-22 2019-07-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域资源的配置方法、终端和基站
US20210314992A1 (en) * 2018-08-13 2021-10-0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uplink scheduling reques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7015047A (zh) * 2020-01-08 2023-11-07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带宽的指示方法、基站、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9828A1 (zh) 2021-07-15
CN111194089A (zh) 2020-05-22
CN117015047A (zh) 202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4089B (zh) Bwp指示和转换方法、基站和用户、电子设备及介质
US201900210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24549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rrc state
KR20190128176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 상에서의 랜덤 액세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6321513A (zh) 用于执行随机接入信道进程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US1091783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US10560929B2 (en) Resource request method and system,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node
CN110831184B (zh) 一种终端能力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US112659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RRC connec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JP7435870B2 (ja) ユーザ装置、通信装置、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US1091787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arrier for bearing paging message and sending paging message
CN109565741B (zh) 系统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477999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ccess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4009121A (zh) 用于预配置的下行链路通信的方法、网络节点和无线设备
US11979228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3329478A (zh)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13645679A (zh) 数据传输时的波束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ue、基站
KR10202958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그룹 기반 초기 접속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이용하는 기지국
EP3614779A1 (e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for reques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resources
WO2023193546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22193955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13422A (zh) 选择性rach过载控制
CN115767580A (zh) 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