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3207A - 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3207A
CN111193207A CN202010080570.1A CN202010080570A CN111193207A CN 111193207 A CN111193207 A CN 111193207A CN 202010080570 A CN202010080570 A CN 202010080570A CN 111193207 A CN111193207 A CN 111193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box
lifting module
power distribution
supporting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05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0805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32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3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20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6Boxe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6Boxe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8Mounting of device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4Anti-seismic devices or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所述配电箱本体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扭力缓冲组件,所述底板和扭力缓冲组件之间转动安装有立柱,所述配电箱本体和底板之间对称设置有弹性缓冲组件,两组所述弹性缓冲组件之间对称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扭力缓冲组件包括空心环和托板,所述空心环和托板之间环形等距阵列有第一弹簧,所述立柱一端转动安装于托板内,且立柱远离托板一端固定安装于底板底面居中位置,所述空心环和底板之间环形等距阵列有支撑组件,所述弹性缓冲组件包括定位板,保证配电箱在震动时对箱体内的模块或线路造成的损坏,同时通过提升模块能够对电器升降模块进行提升,进一步的方便检修。

Description

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
背景技术
在电力领域中,配电箱用于合理地分配电能,并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因而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配电箱中安置有按照电气接线要求组装的开关设备、测量仪表和保护电器等设备,故而其要求较高的安全防护等级。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随着发展趋势,智能配电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功能特点包括:1、监控系统:测量完整的电气信息,为供电系统提供有效管理及风险预警;监测多达84条馈线回路和1路电源进线的电气参数,提供主电源进线及每条分支回路运行的电流、电能及谐波等完整信息。智能配电柜可配合漏电采集单元实现在线漏电监测功能,同时配合温度传感器附件对列头柜内温度进行实时监视,完善了机房供电系统的安全性。2、报警功能:多层报警设置可以预防潜在的故障,以保证提前采取措施响应对回路过负荷,过电压,欠电压,三相不平衡,隔离变压器过温,防雷失效等参数进行多层报警设置;。通过显示单元或专业网关配合可以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通过显示、声光报警、短信及邮件等方式告之管理者;3、高精度宽量程:提供精确的计量数据的同时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而现有的智能配电箱很少配备有减震功能,当箱体发生震动时,容易导致配电箱内的线路短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降低了配电箱使用的安全性,因此,我们亟需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
同时现有的配电箱由于是一体化结构,检修的过程中需要进入到配电箱内部进行检修,由于配电箱的空间狭小,所以进一步的造成了检修的困难。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智能配电箱很少配备有减震功能,当箱体发生震动时,容易导致配电箱内的线路短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降低了配电箱使用的安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配电箱本体内设置有一个箱体内腔,所述配电箱本体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扭力缓冲组件,所述底板和扭力缓冲组件之间转动安装有立柱,所述配电箱本体和底板之间对称设置有弹性缓冲组件,两组所述弹性缓冲组件之间对称设置有减震组件;
所述扭力缓冲组件包括空心环和托板,所述空心环和托板之间环形等距阵列有第一弹簧,所述立柱一端转动安装于托板内,且立柱远离托板一端固定安装于底板底面居中位置,所述空心环和底板之间环形等距阵列有支撑组件;
所述弹性缓冲组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定安装于配电箱本体两侧,所述定位板内对称螺接有两组螺杆,所述螺杆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螺杆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底面呈球头形状设置;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压缩杆,所述压缩杆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一侧销接有双耳支座,所述双耳支座对称且固定安装于配电箱本体两侧,所述第二接头滑动安装于底板上表面;
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在箱体内腔内升降滑动的电器升降模块;
还包括有一个攀爬梯,所述攀爬梯上设置有摆动的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卡接在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所述控制平台上设置有提升模块,所述提升模块驱动所述电器升降模块的升降。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组球头,两组所述球头之间设置有连接轴,且两组球头均转动安装于连接轴两端;
所述底板下表面和托板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槽面呈凹弧形设置,两组所述球头分别滑动安装于两组环形凹槽内。
优选的,两组所述螺杆表面位于定位板上表面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且螺杆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于第二弹簧内,且连接杆和第二弹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连接杆远离螺杆一端与顶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杆包括两组支撑杆和滑套,两组所述支撑杆一端均滑动安装于滑套内,两组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固定安装于滑套内;
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内均固定安装有轴承,两组所述支撑杆分别远离滑套一端均固定安装于轴承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头两侧对称安装有销轴,两组所述销轴均转动安装于双耳支座内。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内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接头内转动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安装于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滑轮内也转动安装有销轴,所述滑槽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销轴和导向槽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空心环底部环形等距阵列有支脚,所述支脚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形垫块,所述锥形垫块呈尼龙块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多排与所述箱体内腔相对应连通的箱体滑口,所述电器升降模块分别插入在所述箱体滑口内,所述箱体内腔内设置有支撑所述电器升降模块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的线缆口,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还设置有与线缆口相对应连通的存储腔,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相对应的卡接槽,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圈密封垫,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垫相对应的密封槽。
优选的,所述控制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相对应的平台滑口,所述提升模块插入到所述平台滑口内,所述提升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模块通口,所述提升模块插入到所述平台滑块内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卡接在所述模块通口内,所述模块通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提升模块内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两个驱动齿轮,所述电器升降模块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分别设置有齿槽,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支撑轴上所设的齿槽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提升模块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私服电机,所述模块通口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所述支撑轴滑动的支撑转轮,所述攀爬梯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滑动底座。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配电箱底部设置一组扭力缓冲组件,将配电箱转动安装于扭力缓冲组件上方,利用弹簧限制配电箱周向作用力;
2、在配电箱外表四面分别对称设置弹性缓冲组件和减震组件,控制配电箱发生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震动作用力,通过多维的缓冲减震,保证配电箱在震动时对箱体内的模块或线路造成的损坏;
3、通过攀爬梯能够攀爬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同时能够通过控制平台能够从而配电箱本体的顶部进行操控,通过提升模块能够对电器升降模块进行提升,从而进一步的方便后期的检修作业,避免了无法检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的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的图1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的定位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的扭力缓冲组件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的第二接头安装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的配电箱本体和控制平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的提升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电箱本体;101、箱体内腔;102、存储腔;103、隔板;104、连通口;105、箱体滑口;106、盖板;107、卡接槽;108、密封垫;109、密封槽;2、底板;201、定位条;202、滑槽;203、导向槽;3、扭力缓冲组件;301、空心环;302、托板;303、第一弹簧;304、环形凹槽;305、支脚;306、锥形垫块;4、立柱;5、弹性缓冲组件;501、定位板;502、螺杆;503、第二弹簧;504、顶杆;505、调节螺母;506、连接杆;6、减震组件;601、压缩杆;6011、支撑杆;6012、滑套;6013、第三弹簧;602、第一接头;603、第二接头;604、双耳支座;605、轴承;606、销轴;607、滑轮;7、支撑组件;701、球头;702、连接轴;8、升降模块;801、支撑轴;9、攀爬梯;901、滑动底座;902、控制平台;903、平台滑口;904、提升模块;905、模块通口;906、支撑转轮;907、驱动转轮;908、私服电机;909、第一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10所示的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配电箱本体1内设置有一个箱体内腔101,所述配电箱本体1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底部设置有扭力缓冲组件3,所述底板2和扭力缓冲组件3之间转动安装有立柱4,所述配电箱本体1和底板2之间对称设置有弹性缓冲组件5,两组所述弹性缓冲组件5之间对称设置有减震组件6;
所述扭力缓冲组件3包括空心环301和托板302,所述空心环301和托板302之间环形等距阵列有第一弹簧303,所述立柱4一端转动安装于托板302内,且立柱4远离托板302一端固定安装于底板2底面居中位置,所述空心环301和底板2之间环形等距阵列有支撑组件7,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两组球头701,两组所述球头701之间设置有连接轴702,且两组球头701均转动安装于连接轴702两端,所述底板2下表面和托板302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环形凹槽304,所述环形凹槽304的槽面呈凹弧形设置,两组所述球头701分别滑动安装于两组环形凹槽304内,所述空心环301底部环形等距阵列有支脚305,所述支脚305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形垫块306,所述锥形垫块306呈尼龙块结构设置。
所述弹性缓冲组件5包括定位板501,所述定位板501固定安装于配电箱本体1两侧,所述定位板501内对称螺接有两组螺杆502,所述螺杆502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503,所述第二弹簧503远离螺杆502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杆504,所述顶杆504底面呈球头形状设置,设置顶杆504底面呈球头形状,减少减震过程中和底板2的摩擦;两组所述螺杆502表面位于定位板501上表面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505,设置调节螺母505便于调节螺杆502的深度,调节第二弹簧503的张紧力;且螺杆502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杆506,所述连接杆506贯穿于第二弹簧503内,且连接杆506和第二弹簧503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连接杆506远离螺杆502一端与顶杆504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组件6包括压缩杆601,所述压缩杆601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头602和第二接头603,所述第一接头602一侧销接有双耳支座604,所述双耳支座604对称且固定安装于配电箱本体1两侧,所述第二接头603滑动安装于底板2上表面,所述压缩杆601包括两组支撑杆6011和滑套6012,设置支撑杆6011在滑套6012内滑动,因为受到第三弹簧6013的弹性连接,增强整个减震组件6缓冲性能,减少作用力之间的磨损;两组所述支撑杆6011一端均滑动安装于滑套6012内,两组所述支撑杆601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6013,所述第三弹簧6013固定安装于滑套6012内,所述第一接头602和第二接头603内均固定安装有轴承605,两组所述支撑杆6011分别远离滑套6012一端均固定安装于轴承605内,所述第一接头602两侧对称安装有销轴606,两组所述销轴606均转动安装于双耳支座604内,设置双耳支座604,时第一接头602在其中转动连接,减少了减震过程中的硬性对抗,延长减震组件6的使用寿命;所述底板2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组定位条201,所述定位条201内开设有滑槽202,所述第二接头603内转动安装有滑轮607,所述滑轮607滑动安装于滑槽202内,所述滑轮607内也转动安装有销轴606,所述滑槽202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槽203,所述销轴606和导向槽203间隙配合,利用销轴606和导向槽203的间隙配合,限定滑轮607的滑动轨迹。
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在箱体内腔102内升降滑动的电器升降模块8;
还包括有一个攀爬梯9,所述攀爬梯9上设置有摆动的控制平台902,所述控制平台902卡接在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所述控制平台902上设置有提升模块904,所述提升模块904驱动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的升降。
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多排与所述箱体内腔101相对应连通的箱体滑口105,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01分别插入在所述箱体滑口105内,所述箱体内腔101内设置有支撑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的隔板103,所述隔板103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的线缆口104,所述箱体内腔101的底部还设置有与线缆口104相对应连通的存储腔102,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盖板106,所述盖板106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相对应的卡接槽107,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圈密封垫108,所述盖板106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垫108相对应的密封槽109。
所述控制平台902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相对应的平台滑口903,所述提升模块904插入到所述平台滑口903内,所述提升模块904上设置有一个模块通口905,所述提升模块905插入到所述平台滑口903内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卡接在所述模块通口905内,所述模块通口90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提升模块904内转动的第一转轴909,所述第一转轴909上分别设置有两个驱动齿轮907,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轴801,所述支撑轴801上分别设置有齿槽,所述驱动齿轮907分别与支撑轴801上所设的齿槽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提升模块904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909转动的私服电机908,所述模块通口905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所述支撑轴801滑动的支撑转轮906,所述攀爬梯9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滑动底座901。
结构原理:在配电箱本体1底部设置一组扭力缓冲组件3,将配电箱本体1通过立柱4转动安装于扭力缓冲组件3上方,扭力缓冲组件3包括空心环301和托板302,且空心环301和托板302之间环形等距阵列有第一弹簧303,利用第一弹簧303限制配电箱本体1因震动受到的周向作用力;
在配电箱本体1外表四面分别对称设置弹性缓冲组件5和减震组件6,通过定位板501将四组螺杆502固定安装于配电箱本体1外表面对称位置,在螺杆502底部滑动安装有顶杆504,并在顶杆504和螺杆50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503,提供两侧的缓冲,设置两组压缩杆601,并使其一端销接于配电箱本体1两侧,另一端滑动安装于底板2上表面,利用底板2上表面的两组定位条201内限定压缩杆601的缓冲位移,控制配电箱本体1发生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震动作用力,通过多维的缓冲减震,保证配电箱在震动时对箱体内的模块或线路造成的损坏。
在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箱体滑孔105,箱体滑口105设置有多排,且并排设置,电器升降模块801通过箱体滑口105插入到箱体内腔101内,电器升降模块801上设置电器配件,保证电力的供应,当电器升降模块801插入到箱体内腔101内后,通过隔板103进行固定,同时能够通过线缆口104能够电器升降模块801上的线缆伸入到存储腔102内,在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盖板106,通过盖板106能够覆盖在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通过卡接槽107能够卡接在电器升降模块8上,同时在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圈密封垫108,在盖板106上设置有密封槽109,密封槽109能够卡接在密封垫108上,从而保证到盖板106的密封性;
提升模块904能够插入到平台滑口903内,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提升模块904进行拿取,在提升模块904设置有一个模块通口905,当将提升模块904插入到平台滑口903内后,能够进一步的使电器升降模块8插入到模块头口905内,在提升模块90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转轴909,通过两个私服电机908能够驱动第一转轴909的转动,从而进一步的带动驱动齿轮907的转动,驱动齿轮907能够与支撑杆轴801上所设的齿槽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电器升降模块8的升降,两个私服电机908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攀爬梯9能够方便攀爬,通过滑动底座901能够带动攀爬梯9的挪动,控制平台902能够在攀爬梯9的顶部转动,从而进一步的方便对控制平台902进行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配电箱本体(1)内设置有一个箱体内腔(10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1)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底部设置有扭力缓冲组件(3),所述底板(2)和扭力缓冲组件(3)之间转动安装有立柱(4),所述配电箱本体(1)和底板(2)之间对称设置有弹性缓冲组件(5),两组所述弹性缓冲组件(5)之间对称设置有减震组件(6);
所述扭力缓冲组件(3)包括空心环(301)和托板(302),所述空心环(301)和托板(302)之间环形等距阵列有第一弹簧(303),所述立柱(4)一端转动安装于托板(302)内,且立柱(4)远离托板(302)一端固定安装于底板(2)底面居中位置,所述空心环(301)和底板(2)之间环形等距阵列有支撑组件(7);
所述弹性缓冲组件(5)包括定位板(501),所述定位板(501)固定安装于配电箱本体(1)两侧,所述定位板(501)内对称螺接有两组螺杆(502),所述螺杆(502)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503),所述第二弹簧(503)远离螺杆(502)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杆(504),所述顶杆(504)底面呈球头形状设置;
所述减震组件(6)包括压缩杆(601),所述压缩杆(601)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头(602)和第二接头(603),所述第一接头(602)一侧销接有双耳支座(604),所述双耳支座(604)对称且固定安装于配电箱本体(1)两侧,所述第二接头(603)滑动安装于底板(2)上表面;
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在箱体内腔102内升降滑动的电器升降模块8;
还包括有一个攀爬梯9,所述攀爬梯9上设置有摆动的控制平台902,所述控制平台902卡接在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所述控制平台902上设置有提升模块904,所述提升模块904驱动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的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两组球头(701),两组所述球头(701)之间设置有连接轴(702),且两组球头(701)均转动安装于连接轴(702)两端;
所述底板(2)下表面和托板(302)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环形凹槽(304),所述环形凹槽(304)的槽面呈凹弧形设置,两组所述球头(701)分别滑动安装于两组环形凹槽(30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螺杆(502)表面位于定位板(501)上表面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505),且螺杆(502)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杆(506),所述连接杆(506)贯穿于第二弹簧(503)内,且连接杆(506)和第二弹簧(503)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连接杆(506)远离螺杆(502)一端与顶杆(50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杆(601)包括两组支撑杆(6011)和滑套(6012),两组所述支撑杆(6011)一端均滑动安装于滑套(6012)内,两组所述支撑杆(601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6013),所述第三弹簧(6013)固定安装于滑套(6012)内;
所述第一接头(602)和第二接头(603)内均固定安装有轴承(605),两组所述支撑杆(6011)分别远离滑套(6012)一端均固定安装于轴承(60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602)两侧对称安装有销轴(606),两组所述销轴(606)均转动安装于双耳支座(60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组定位条(201),所述定位条(201)内开设有滑槽(202),所述第二接头(603)内转动安装有滑轮(607),所述滑轮(607)滑动安装于滑槽(202)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607)内也转动安装有销轴(606),所述滑槽(202)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槽(203),所述销轴(606)和导向槽(203)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环(301)底部环形等距阵列有支脚(305),所述支脚(305)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形垫块(306),所述锥形垫块(306)呈尼龙块结构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多排与所述箱体内腔101相对应连通的箱体滑口105,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01分别插入在所述箱体滑口105内,所述箱体内腔101内设置有支撑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的隔板103,所述隔板103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的线缆口104,所述箱体内腔101的底部还设置有与线缆口104相对应连通的存储腔102,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盖板106,所述盖板106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相对应的卡接槽107,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圈密封垫108,所述盖板106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垫108相对应的密封槽10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902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相对应的平台滑口903,所述提升模块904插入到所述平台滑口903内,所述提升模块904上设置有一个模块通口905,所述提升模块905插入到所述平台滑口903内后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卡接在所述模块通口905内,所述模块通口90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提升模块904内转动的第一转轴909,所述第一转轴909上分别设置有两个驱动齿轮907,所述电器升降模块8的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轴801,所述支撑轴801上分别设置有齿槽,所述驱动齿轮907分别与支撑轴801上所设的齿槽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提升模块904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909转动的私服电机908,所述模块通口905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所述支撑轴801滑动的支撑转轮906,所述攀爬梯9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滑动底座901。
CN202010080570.1A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 Withdrawn CN1111932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0570.1A CN111193207A (zh)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0570.1A CN111193207A (zh)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207A true CN111193207A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0570.1A Withdrawn CN111193207A (zh)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320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5890A (zh) * 2020-05-26 2020-09-01 覃鸿柳 一种led电子显示屏运输用防撞防裂保护装置
CN111769466A (zh) * 2020-07-06 2020-10-13 汕头市杰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位减震防护智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CN112563939A (zh) * 2020-12-17 2021-03-26 黄志� 一种便于拆装固定的室外电气控制柜
CN112600106A (zh) * 2020-12-11 2021-04-02 创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防水型抗震配电柜
CN112952597A (zh) * 2021-03-01 2021-06-11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监控平台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5890A (zh) * 2020-05-26 2020-09-01 覃鸿柳 一种led电子显示屏运输用防撞防裂保护装置
CN111769466A (zh) * 2020-07-06 2020-10-13 汕头市杰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位减震防护智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CN112600106A (zh) * 2020-12-11 2021-04-02 创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防水型抗震配电柜
CN112563939A (zh) * 2020-12-17 2021-03-26 黄志� 一种便于拆装固定的室外电气控制柜
CN112952597A (zh) * 2021-03-01 2021-06-11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监控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3207A (zh) 一种多维减震式智能模块化电力配电箱
CN112670107A (zh) 一种软件图形接口测试的自动断电的装置及服务器
CN214852466U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控制结构
CN215184199U (zh) 一种ups电池柜
CN219371803U (zh) 一种可调节电气装置支架
CN113889884B (zh) 一种正压防爆仪表控制柜
CN117767082B (zh) 一种微型导电滑环
CN220421177U (zh) 一种具有电流报警功能的高压电柜
CN215488882U (zh) 一种核医学活度计操作仪表支架
CN218626329U (zh) 一种输电线路触点温度稳定监测装置
CN220506287U (zh) 一种系统集成安装支架
CN220586372U (zh) 变电所环境监控装置
CN218383182U (zh) 一种新型电解槽启停槽开关模拟试验装置
CN219641844U (zh) 一种光伏组件连接器测试装置
CN211529865U (zh) 一种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20289662U (zh) 一种灯具测试台
CN219499014U (zh)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设备
CN217957482U (zh) 一种电气成套设备用绝缘保护壳
CN215891666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用限位机构
CN220235159U (zh) 一种用于船舶电气柜的稳定性保护装置
CN213243342U (zh) 一种绕筋机用多功能电控柜
CN221080560U (zh) 一种新型pdu插座
CN117097028B (zh) 一种双向光伏储能逆变器的运行状态显示装置
CN221009564U (zh) 一种带有不间断电源装置的开关柜
CN215732982U (zh) 一种继电保护应急抢修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