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2595A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2595A
CN111182595A CN201911400566.2A CN201911400566A CN111182595A CN 111182595 A CN111182595 A CN 111182595A CN 201911400566 A CN201911400566 A CN 201911400566A CN 111182595 A CN111182595 A CN 111182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ondition
target
determining
targe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05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2595B (zh
Inventor
黄俊源
黄园
李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05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2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2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259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6766 priority patent/WO202113594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2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2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无线网络模块,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当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第一Wi‑Fi和第二Wi‑Fi网络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检测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控制无线网络模块连接目标Wi‑Fi网络。以此,在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无法正常运行目标应用时,将电子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切换至网络状况更佳的目标Wi‑Fi网络,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网络性能。

Description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以通过智能手机实现看视频、阅读、玩游戏以及支付等功能。
目前,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们开始倾向于在电子设备连接无线网络如Wi-Fi时去使用应用程序。但是,当连接的Wi-Fi的网络质量不好或Wi-Fi网络不稳定时,将会使得用户无法正常的使用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网络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网络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所述网络切换方法包括:
当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确定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当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
控制所述无线网络模块连接所述目标Wi-Fi网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网络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所述网络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
连接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无线网络模块连接所述目标Wi-Fi网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无线网络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所述无线网络模块、所述存储器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存储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无线网络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当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检测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控制所述无线网络模块连接所述目标Wi-Fi网络。以此,在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无法正常运行目标应用时,将电子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切换至网络状况更佳的目标Wi-Fi网络,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网络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申请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看做为在该运算系统上执行的软件对象。本文该的不同组件、模块、引擎及服务可看做为在该运算系统上的实施对象。而本文该的装置及方法优选的以软件的方式进行实施,当然也可在硬件上进行实施,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等。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2、电路板14、处理器15和无线网络模块16。电路板14设置于壳体12内,电路板14上设置有处理器15和无线网络模块16,且无线网络模块16与处理器15电性连接,处理器15用于控制无线网络模块16与无线网络之间建立连接关系。
无线网络模块16可以支持两个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频段的信号的同时收发,且两个Wi-Fi频段的信号互不干扰。其中,无线网络模块16可以包括第一Wi-Fi模块161和第二Wi-Fi模块162,处理器15可以控制第一Wi-Fi模块161连接第一Wi-Fi网络以及控制第二Wi-Fi模块162连接第二Wi-Fi网络。
无线网络模块16具有双频双发(Dual Band Dual Concurrent,DBDC)功能,支持2×2天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2组天线都配套有放大电路和功放芯片,可以支持天线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当第一Wi-Fi模块161和第二Wi-Fi模块162同时工作时,电子设备可以同时连接两个Wi-Fi热点(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支持两个Wi-Fi通路(第一Wi-Fi通路和第二Wi-Fi通路)的数据收发。例如,电子设备通过第一Wi-Fi模块161建立第一天线与第一Wi-Fi网络的连接关系,形成第一Wi-Fi通路,通过第一Wi-Fi通路进行数据收发;以及通过第二Wi-Fi模块162建立第二天线与第二Wi-Fi网络之间的连接关系,形成第二Wi-Fi网络通话,并通过第二Wi-Fi通路进行数据收发。需要说明的是,第一Wi-Fi通路是移动终端通过第一Wi-Fi模块161与第一Wi-Fi网络建立连接后形成的数据通路。第二Wi-Fi通路是移动终端通过第二Wi-Fi模块162与第二Wi-Fi网络建立连接后形成的数据通路。
进一步的,第一Wi-Fi模块161和第二Wi-Fi模块162支持的频段不同,比如,第一Wi-Fi模块161支持2.4G(Hz)频段,第二Wi-Fi模块162支持5G(Hz)频段;或者,第一Wi-Fi模块161支持5G频段,第二Wi-Fi模块162支持2.4G频段。也就是说,当第一Wi-Fi模块161和第二Wi-Fi模块162同时工作时,电子设备可以支持不同Wi-Fi频段的信号的收发。而当电子设备仅有一个Wi-Fi模块工作时,电子设备便只能支持一个Wi-Fi频段的信号的收发,此时,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用于收发一个Wi-Fi频段的信号,形成2x2多输入多输出的天线阵列。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该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00,具体而言,该网络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中,当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其中,当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同时工作时,即当无线网络模块中的第一Wi-Fi模块连接第一Wi-Fi网络,且第二Wi-Fi模块连接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共同确定出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具体的,可以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对应的网络参数确定出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并根据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确定当前电子设备的网络是否流畅,当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为流畅时,不对电子设备所连接的Wi-Fi网络进行切换。当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为卡顿时,选择网络状况更佳的Wi-Fi网络进行切换,以保证电子设备的网络性能。
步骤S102中,检测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其中,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是指目标应用稳定运行时所需的网络参数的最低标准。目标应用处于相应的运行模式时,当前的网络环境能使得目标应用处于持续正常运行以及不卡顿的状态时,此时可说明应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例如,当用户使用游戏应用在线使用在线竞技游戏时,在游戏过程中该应用持续一段时间,无网络卡顿的情况发生,则可证明该游戏应用在当前网络环境中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其中,网络参数可以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例如,当用户使用视频类应用观看视频时,视频类应用处于视频播放模式下的运行条件为当前连接的Wi-Fi在预设时间段内如30s内网络速度不小于300kb/s,网络速度差值不大于100kb/s等。
又例如,当用户使用阅读类应用阅读电子书时,阅读类应用处于阅读模式下的运行条件为当前连接的Wi-Fi在预设时间段内如30s内网络速度不小于50kb/s,网络速度差值不大于200kb/s等。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应用程序在运行时对网络的需求是不同的,当用户使用视频类应用观看视频时,当前连接的Wi-Fi的网络速度以及网络速度的稳定性是视频稳定播放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为视频类应用时,视频类应用的运行条件中对预设时间段内网络速度和网络速度差值的要求较高,故将视频类应用的运行条件中网络速度的参数值设置为较大值,且将网络速度差值的参数值设置为较小值。
当用户使用阅读类应用阅读电子书时,由于电子书的数据量较小,并且当用户开启电子书时,即完成电子书的部分内容进行缓存。因此用户在阅读电子书时,对网络速度等网络参数的需求不高。因此,在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为阅读类应用时,阅读类应用的运行条件中对预设时间段内网络速度和网络速度差值的要求不高,故对于视频类应用的运行条件中网络速度的参数值,将远小于视频类应用的参数值,且网络速度差值的参数值也将大于视频类应用的参数值。
进一步的,获取电子设备当前前台运行的目标应用,检测网络状况是否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保持无线网络模块与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的连接关系,并继续执行步骤S101的操作,即继续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当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执行步骤S103的操作,即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的步骤,包括:
(1)获取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网络参数,其中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2)分别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对应的网络参数值确定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用于表征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步骤S103中,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
其中,当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表明在当前连接的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的网络环境中无法满足目标应用的稳定运行,此时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大概率处于网络卡顿的情况。此时,需要获取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Wi-Fi列表,并且分析每一第三Wi-Fi网络的网络状况,进而从第三Wi-Fi网络的Wi-Fi列表中确定出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无线网络模块监测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网络参数,其中,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根据网络参数共同确定出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对应的网络评分值;
根据网络评分值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检测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是否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将网络评分值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第三Wi-Fi作为目标Wi-Fi网络。
其中,可以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选择网络评分值最高的,即综合网络质量最佳的第三Wi-Fi作为目标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无线网络模块监测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网络参数。其中,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将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每一网络参数与目标应用中对应的预设参数值进行比较,将网络参数的参数值大于预设参数值的网络参数确定为第一网络参数。
获取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第一网络参数的数量。
当数量大于目标应用对应的预设数量时,将对应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为目标Wi-Fi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Wi-Fi网络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三Wi-Fi网络,当每一个第三Wi-Fi网络无法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可以获取多个第三Wi-Fi网络,确定多个第三Wi-Fi网络是否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多个第三Wi-Fi网络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将多个第三Wi-Fi网络共同确定为目标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每一第三Wi-Fi网络均无法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还可以获取第三Wi-Fi网络和当前连接的第一Wi-Fi网络、第二Wi-Fi网络的网络参数,确定第一Wi-Fi网络和一个第三Wi-Fi网络的Wi-Fi组合是否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以及第二Wi-Fi网络和一个第三Wi-Fi网络的Wi-Fi组合是否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第一Wi-Fi网络和一个第三Wi-Fi网络的Wi-Fi组合或第二Wi-Fi网络和一个第三Wi-Fi网络的Wi-Fi组合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将上述的一个第三Wi-Fi网络确定为目标Wi-Fi网络。
步骤S104中,控制无线网络模块连接目标Wi-Fi网络。
其中,目标Wi-Fi网络可以为一个多个第三Wi-Fi网络,当目标Wi-Fi网络为一个第三Wi-Fi网络时,且一个第三Wi-Fi网络即可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则分别控制第一Wi-Fi模块断开与第一Wi-Fi网络的连接以及控制第二Wi-Fi模块断开与第二Wi-Fi网络的连接,并控制第一Wi-Fi模块或第二Wi-Fi模块连接该目标Wi-Fi网络。
或者目标Wi-Fi网络可以为多个第三Wi-Fi网络,则分别控制第一Wi-Fi模块断开与第一Wi-Fi网络的连接以及控制第二Wi-Fi模块断开与第二Wi-Fi网络的连接,并控制第一Wi-Fi模块与第二Wi-Fi模块连接该目标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第一Wi-Fi网络和一个第三Wi-Fi网络的Wi-Fi组合是否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以及第二Wi-Fi网络和一个第三Wi-Fi网络的Wi-Fi组合是否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第一Wi-Fi网络和一个第三Wi-Fi网络的Wi-Fi组合或第二Wi-Fi网络和一个第三Wi-Fi网络的Wi-Fi组合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将上述的一个第三Wi-Fi网络确定为目标Wi-Fi网络。
此种情况下,控制无线网络模块连接目标Wi-Fi网络,包括:控制第二Wi-Fi模块断开与第二Wi-Fi网络的连接,并控制第二Wi-Fi网络连接目标Wi-Fi网络,此时无线网络模块所连接的Wi-Fi分别为第一Wi-Fi网络和目标Wi-Fi网络(第三Wi-Fi网络)。或者控制第一Wi-Fi模块断开与第一Wi-Fi网络的连接,并控制第一Wi-Fi网络连接目标Wi-Fi网络,此时无线网络模块所连接的Wi-Fi分别为第二Wi-Fi网络和目标Wi-Fi网络(第三Wi-Fi网络)。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包括无线网络模块的电子设备,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当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检测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控制无线网络模块连接目标Wi-Fi网络。以此,在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无法正常运行目标应用时,将电子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切换至网络状况更佳的目标Wi-Fi网络,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网络性能。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该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00,具体而言,该网络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中,当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获取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参数值。
其中,分别获取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网络参数的参数值,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来灵活设置,该预设时间段可以为30秒,也可以为5分钟,还可以为30分钟等。
网络速度差值为在预设时间段内最大网络速度与最小网络速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网络延时参数为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延时参数,丢包率为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延时参数,网络安全参数可以通过每一Wi-Fi的加密方式以及每一Wi-Fi的安全标签进行确定,该安全性标签为用户为该Wi-Fi手动输入的安全标签。
步骤S202中,基于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对应的参数值确定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
其中,分别获取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所对应的每一网络参数的参数值,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的参数值确定出每一网络参数的平均值。
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可以用于表征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例如,当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的平均值较大时,可以表征的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状况较为流畅。或者当预设时间段内的网络延时参数的平均值较小时,可以表示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不卡顿,又或者当预设时间段内的网络安全参数的平均值较大时,可以表示电子设备的网络安全性较高。
步骤S203中,确定每一平均值是否满足目标应用中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预设条件。
其中,确定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是否满足目标应用中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预设条件,当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均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时,即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此种情况下继续执行步骤S201的操作,即继续获取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参数值。当任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不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时,执行步骤S204的操作,确定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例如,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为在线游戏应用时,该在线游戏应用的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预设条件如下:30s内的平均网络速度不小于200kb/s、网络速度差值不大于100kb/s、网络延时参数不大于200ms、丢包率不大于30%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不小于70。
确定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的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即确定30s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的平均值是否不小于200kb/s、网络速度差值的平均值是否不大于100kb/s、网络延时参数的平均值是否不大于200ms、丢包率的平均值是否不大于30%以及网络安全参数的平均值是否不小于70。
当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均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时,即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任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步骤S204中,确定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步骤S205中,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
步骤S206中,控制无线网络模块连接目标Wi-Fi网络。
其中,步骤S205与步骤S103相同或相应,步骤S206与步骤S104相同或相应,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包括无线网络模块的电子设备,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当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检测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控制无线网络模块连接目标Wi-Fi网络。以此,在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无法正常运行目标应用时,将电子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切换至网络状况更佳的目标Wi-Fi网络,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网络性能。
请参阅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该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00,具体而言,该网络切换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中,当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获取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网络参数对应的参数值。
其中,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步骤S302中,基于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对应的参数值确定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
其中,步骤S301与步骤S201相同或相应,步骤S302与步骤S202相同或相应,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3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类型以及目标应用的运行模式。
其中,确定目标应用的应用类型,如视频类应用、社交类应用、阅读类应用、在线游戏类应用、导航类应用、网购类应用或支付类应用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类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一应用在应用商城下载时,获取每一应用在应用商城的应用标签以及每一应用对应的安装信息,根据应用标签以及安装信息获取每一应用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信息,并根据关键词信息确定出目标应用的应用类型。
例如,在预设数据库中多个预设应用类型,以及每一预设应用对应的多个目标关键词信息,将获取的关键词信息输入预设数据库中进行匹配,确定出关键词对应的预设应用类型,并根据该对应的预设应用类型最终确定出目标应用的应用类型。
其中,安装信息可以包括应用名称、安装详情、下载时间等。提取出安装信息以及标签信息中关键词信息,该关键词信息为具有区分标识的词语,如地图、地点、游戏、手游、娱乐、视频、购物、支付、备份等。
另外,每一应用对应的运行模式也会存在多种,例如网购类应用的运行模式包括商品浏览模式、支付模式或沟通模式等,又例如,阅读类应用可以包括浏览模式、音频播放模式或下载模式等,以及导航类应用包括查询模型、导航模式等。
当用户使用网购类应用浏览商品时,此时网购类应用处于商品浏览模式,当用户使用网购类应用进入订单支付步骤时,此时网购类应用处于支付模式,当用户使用网购类应用与客服在线沟通时,此时网购类应用处于沟通模式。
步骤S304中,根据应用类型以及运行模式从网络参数中确定出相应的目标网络参数。
其中,不同类型的应用在运行时对网络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对于视频类应用而言,一般用于在线观看视频和下载视频,故视频类应用对网络速度以及网络速度差值的要求较高。又例如,在线游戏类应用,一般用于在线游戏的操作,故在线游戏类应用对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以及网络延时参数的要求较高。又例如,支付类应用,一般用于在线支付,故支付类应用会对网络安全性参数的要求较高。
另外,每一应用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对网络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例如网购类应用的运行模式包括浏览模式、支付模式或沟通模式等,浏览模式表示用户处于商品浏览页面,只需对商品信息以及图片进行加载处理,浏览模式下需保证网络速度不卡顿即可,支付模式表示用户进入订单支付步骤,此时支付过程中需保证连接的Wi-Fi的安全性要高,以避免连接不安全的Wi-Fi进行支付时用户的隐私信息被盗取。
又例如,阅读类应用可以包括浏览模式、音频播放模式或下载模式等,以及导航类应用包括查询模型、导航模式等。当阅读类应用处于浏览模式时,表示浏览的电子书或浏览信息已经缓存完毕,此时对网络速度的要求不高,当处于下载模式时,要在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的下载需保证网络速度要快。
故每一应用由于应用类型和运行模式的不同,会使得该应用在运行时对连接的Wi-Fi的网络需求也是不同。例如,支付类应用对网络安全参数要求较高,在线游戏应用对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以及网络延时参数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根据应用类型以及运行模式从网络参数中确定出用户需求较高的目标网络参数。
因此,支付类应用在支付模式时对网络安全参数要求较高,故将网络安全参数确定为目标网络参数。在线游戏应用在游戏模式时对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以及网络延时参数的要求较高,故将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以及网络延时参数确定为目标网络参数。
步骤S305中,将目标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大,并将其他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小,以得到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目标权重值。
其中,获取每一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并将目标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大,以突出目标网络参数的重要性,相应的将其他网络参数对应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小,以得到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目标权重值。
例如,网络参数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初始权重值均为0.2,支付类应用在支付模式时将目标网络参数即网络安全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大,如调整为目标权重值0.4。并将其他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调小,如均调整为目标权重值0.15。此时,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对饮的目标权重值分别为0.15、0.15、0.15、0.15以及0.4。
或者,在线游戏应用在游戏模式时将目标网络参数即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以及网络延时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大,如均调整为0.3,并将其他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小,如调整为0.05。此时,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对饮的目标权重值分别为0.3、0.3、0.3、0.05以及0.05。
步骤S306中,确定每一网络参数的平均值对应的分值,根据目标权重值对网络参数的分值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电子设备的网络评分值;
其中,确定每一网络参数的平均值所位于的所位于的参数值区间,根据该参数值区间确定出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分值,并根据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目标权重值和对应的分值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电子设备的网络评分值。
步骤S307中,检测网络评分值是否大于目标应用对应的预设阈值;
其中,检测电子设备的网络评分值是否大于目标应用对应的预设阈值,
当网络评分值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网络状况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并继续执行步骤S301的操作;当网络评分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执行步骤S308的操作,即确定网络状况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步骤S308中,确定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步骤S309中,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
步骤S310中,控制无线网络模块连接目标Wi-Fi网络。
其中,步骤S309与步骤S103相同或相应,步骤S310与步骤S104相同或相应,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包括无线网络模块的电子设备,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当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检测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控制无线网络模块连接目标Wi-Fi网络。以此,在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无法正常运行目标应用时,将电子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切换至网络状况更佳的目标Wi-Fi网络,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网络性能。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网络切换方法的装置。其中名词的含义与上述网络切换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切换装置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00,该网络切换装置5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1、检测单元52、第二确定单元53以及连接单元54。
第一确定单元51,用于当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检测单元52,用于检测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第二确定单元53,用于当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
连接单元54,用于控制所述无线网络模块连接所述目标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确定单元5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网络参数对应的参数值,其中所述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对应的参数值确定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所述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52具体用于:
确定每一平均值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应用中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预设条件;
当每一平均值均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网络状况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当任一平均值不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确定单元51,还用于:
获取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目标权重值;
确定每一网络参数的平均值对应的分值,根据所述目标权重值对所述网络参数的分值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评分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52,还用于:
检测所述网络评分值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预设阈值;
当所述网络评分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所述网络状况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当所述网络评分值不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确定单元5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类型以及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模式;
根据所述应用类型以及所述运行模式从所述网络参数中确定出相应的目标网络参数;
将所述目标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大,并将其他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小,以得到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目标权重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单元53,用于:
通过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监测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网络参数,其中,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共同确定出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对应的网络评分值;
根据所述网络评分值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检测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是否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将网络评分值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Wi-Fi作为目标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单元53,还用于:
通过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监测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网络参数,其中,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将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每一网络参数与目标应用中对应的预设参数值进行比较,将网络参数的参数值大于预设参数值的网络参数确定为第一网络参数;
获取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参数的数量;
当所述数量大于目标应用对应的预设数量时,将对应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为目标Wi-Fi网络。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装置,应用于包括无线网络模块的电子设备,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当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通过第一确定单元51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检测单元52检测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第二确定单元53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连接单元54控制无线网络模块连接目标Wi-Fi网络。以此,在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无法正常运行目标应用时,将电子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切换至网络状况更佳的目标Wi-Fi网络,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网络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无线网络模块16、处理器15和存储器17,其中无线网络模块16包括第一Wi-Fi模块161、第二Wi-Fi模块162,第一Wi-Fi模块161、第二Wi-Fi模块162以及存储器17均与处理器15电连接。
该处理器15是电子设备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17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7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并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整体监控。
该存储器17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5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7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7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计算机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7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7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5对存储器17的访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中的处理器15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17中,并由处理器15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7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当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检测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当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
控制所述无线网络模块连接所述目标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时,处理器15可以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网络参数对应的参数值,其中所述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对应的参数值确定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所述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处理器15可以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每一平均值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应用中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预设条件;
当每一平均值均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网络状况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当任一平均值不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别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对应的网络参数值确定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之后,处理器15可以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目标权重值;
确定每一网络参数的平均值对应的分值,根据所述目标权重值对所述网络参数的分值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评分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处理器15可以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网络评分值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预设阈值;
当所述网络评分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所述网络状况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当所述网络评分值不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目标权重值时,处理器15可以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类型以及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模式;
根据所述应用类型以及所述运行模式从所述网络参数中确定出相应的目标网络参数;
将所述目标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大,并将其他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小,以得到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目标权重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时,处理器15可以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监测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网络参数,其中,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共同确定出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对应的网络评分值;
根据所述网络评分值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检测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是否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将网络评分值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Wi-Fi作为目标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时,处理器15可以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监测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网络参数,其中,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将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每一网络参数与目标应用中对应的预设参数值进行比较,将网络参数的参数值大于预设参数值的网络参数确定为第一网络参数;
获取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参数的数量;
当所述数量大于目标应用对应的预设数量时,将对应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为目标Wi-Fi网络。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无线网络模块的电子设备,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当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确定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检测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网络状况不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控制无线网络模块连接目标Wi-Fi网络。以此,在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无法正常运行目标应用时,将电子设备当前连接的Wi-Fi切换至网络状况更佳的目标Wi-Fi网络,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网络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显示器13、射频电路11、音频电路19以及电源18。其中,其中,显示器13、射频电路11、音频电路19以及电源18分别与处理器15电性连接。
该显示器13可以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器13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
该射频电路11可以用于收发射频信号,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建立无线通讯,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收发信号。
该音频电路19可以用于通过扬声器、传声器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音频接口。
该电源18可以用于给电子设备100的各个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18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5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7中未示出,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网络切换方法,比如:当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检测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当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控制所述无线网络模块连接所述目标Wi-Fi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者随机存取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切换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测试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切换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并被该电子设备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网络切换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记忆体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切换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该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网络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所述网络切换方法包括:
当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检测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当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
控制所述无线网络模块连接所述目标Wi-Fi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网络参数对应的参数值,其中所述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对应的参数值确定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所述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步骤,包括:
确定每一平均值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应用中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预设条件;
当每一平均值均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网络状况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当任一平均值不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对应的参数值确定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平均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目标权重值;
确定每一网络参数的平均值对应的分值,根据所述目标权重值对相应的网络参数的分值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评分值;
所述检测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网络评分值是否大于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预设阈值;
当所述网络评分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所述网络状况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当所述网络评分值不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目标权重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类型以及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模式;
根据所述应用类型以及所述运行模式从所述网络参数中确定出相应的目标网络参数;
将所述目标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大,并将其他网络参数的初始权重值相应的调小,以得到每一网络参数对应的目标权重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监测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网络参数,其中,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共同确定出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对应的网络评分值;
根据所述网络评分值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检测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是否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将网络评分值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Wi-Fi作为目标Wi-Fi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监测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网络参数,其中,网络参数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网络速度、网络速度差值、网络延时参数、丢包率以及网络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将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的每一网络参数与目标应用中对应的预设参数值进行比较,将网络参数的参数值大于预设参数值的网络参数确定为第一网络参数;
获取每一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参数的数量;
当所述数量大于目标应用对应的预设数量时,将对应的第三Wi-Fi网络确定为目标Wi-Fi网络。
8.一种网络切换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网络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所述网络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同时连接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时,根据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网络状况;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网络状况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网络状况不满足所述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时,从可连接的第三Wi-Fi网络中确定满足目标应用的运行条件的目标Wi-Fi网络;
连接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无线网络模块连接所述目标Wi-Fi网络。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网络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所述无线网络模块、所述存储器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存储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CN201911400566.2A 2019-12-30 2019-12-30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182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0566.2A CN111182595B (zh) 2019-12-30 2019-12-30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CT/CN2020/136766 WO2021135943A1 (zh) 2019-12-30 2020-12-16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0566.2A CN111182595B (zh) 2019-12-30 2019-12-30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2595A true CN111182595A (zh) 2020-05-19
CN111182595B CN111182595B (zh) 2021-08-24

Family

ID=70655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0566.2A Active CN111182595B (zh) 2019-12-30 2019-12-30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2595B (zh)
WO (1) WO202113594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799A (zh) * 2020-05-21 2020-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135943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3087853A1 (zh) * 2021-11-18 2023-05-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加速方法、电子设备、芯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3087987A1 (zh) * 2021-11-17 2023-05-2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云游戏无线网络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RU2802678C1 (ru) * 2021-06-16 2023-08-30 Хонор Девай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каналов,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носитель хранения данных
WO2023201584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西门子股份公司 服务适配方法、装置、服务质量协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62822A1 (en) * 2013-06-11 2014-12-11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service continuity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CN105635472A (zh) * 2016-01-11 2016-06-0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无线局域网和移动网络并发方法
CN106162768A (zh) * 2015-05-21 2016-11-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接入点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124719A (zh) * 2017-06-29 2017-09-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34584A (zh) * 2017-09-30 2018-02-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切换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49771A (zh) * 2018-06-29 2018-08-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049505A (zh) * 2019-04-08 2019-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429982A (zh) * 2019-08-14 2019-1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572208A (zh) * 2019-09-16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0073B2 (en) * 2006-06-16 2012-03-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ed handover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00040016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Kar-Wing Edward Lor Wireless Network Handoff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Using Same
CN105898809A (zh) * 2016-05-25 2016-08-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连接管理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48060A (zh) * 2017-05-23 2017-09-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其应用的移动终端
CN107580359B (zh) * 2017-09-29 2020-11-03 新沂市摩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热点共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87006A (zh) * 2017-09-29 2018-03-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热点网络质量检测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82595B (zh) * 2019-12-30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62822A1 (en) * 2013-06-11 2014-12-11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service continuity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CN106162768A (zh) * 2015-05-21 2016-11-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接入点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635472A (zh) * 2016-01-11 2016-06-0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无线局域网和移动网络并发方法
CN107124719A (zh) * 2017-06-29 2017-09-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34584A (zh) * 2017-09-30 2018-02-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切换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49771A (zh) * 2018-06-29 2018-08-2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049505A (zh) * 2019-04-08 2019-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429982A (zh) * 2019-08-14 2019-1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572208A (zh) * 2019-09-16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943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69799A (zh) * 2020-05-21 2020-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RU2802678C1 (ru) * 2021-06-16 2023-08-30 Хонор Девай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каналов,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носитель хранения данных
WO2023087987A1 (zh) * 2021-11-17 2023-05-2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云游戏无线网络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87853A1 (zh) * 2021-11-18 2023-05-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加速方法、电子设备、芯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3201584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西门子股份公司 服务适配方法、装置、服务质量协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2595B (zh) 2021-08-24
WO2021135943A1 (zh)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2595B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219976B (zh) 应用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36008B (zh) 一种投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65228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CN108156508B (zh) 弹幕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7613126B (zh) Uart与usb复用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CN106681860B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数据备份装置
CN102238453A (zh) 移动装置的耳机系统和操作该耳机系统的方法
CN110166074B (zh)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06980694B (zh) 浏览器页面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684206B (zh) 一种搜索方法及装置
US113856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witching between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1010716B (zh)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918288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EP4021026A1 (en) Notification message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405280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743469B (zh) 一种基于volte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873903B (zh) 同类应用程序的显示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7456A (zh)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CN111104186A (zh) 蓝牙配置文件的加载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CN105760051A (zh) 信息读取装置及方法
CN105763645A (zh) 移动终端应用虚拟化方法及装置
CN110582079B (zh) 一种蓝牙连接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19914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954760A (zh)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