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2138A -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2138A
CN111182138A CN201911350531.2A CN201911350531A CN111182138A CN 111182138 A CN111182138 A CN 111182138A CN 201911350531 A CN201911350531 A CN 201911350531A CN 111182138 A CN111182138 A CN 111182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event
intelligent device
call event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05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505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21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2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21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并以不在第一智能设备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所述设定通话事件,这样,在当前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时进行通话,不会显示通话界面,解决了通话任务和其它应用任务的冲突。

Description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会有接听或拨打电话的情况,例如全屏玩游戏、全屏看视频等等,如果此时来电话,智能手机就会弹出通话界面,强行中断用户当前的应用任务,这时,用户只能不得不中断当前的应用任务,或者不得不直接挂断电话。同样地,在使用智能手机处理其它应用任务时也无法直接打电话,想要打电话时,也需调用通话界面,中断当前的应用任务,因此如何解决其它应用任务和通话任务之间的冲突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其它应用任务和通话任务能够同时进行,降低通话任务对其它应用任务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智能设备,包括:
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
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并
以不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所述设定通话事件。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智能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
通话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并以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不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所述设定通话事件。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通话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通话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并以在第一智能设备不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这样,在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时,即在使用第一智能设备时,有电话呼入或需要拨打电话,这时都不显示通话界面,可以通过其它的第二智能设备进行通话,提升操作效率,不会影响和中断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解决了通话任务和其它应用任务的冲突,优化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话控制方法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话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听电话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拨打电话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话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先对几个概念进行简单介绍:
通话事件: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话事件即可以表示通话状态,例如,来电状态、拨打状态、正在通话状态等,在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中提供的默认电话服务,可以通过系统函数来监听通话状态,例如,int CALL_STATE_IDLE事件表示空闲状态,没有任何活动,intCALL_STATE_OFFHOOK事件表示摘机状态,至少有个电话活动,该活动或是拨打(dialing)或是通话,或是等待(on hold),并且没有电话是ringing or waiting,int CALL_STATE_RINGING事件表示来电状态,包括电话铃声响起的那段时间,或正在通话又来新电,新来电话不得不等待的那段时间。
应用任务:表示应用程序运行的任务,例如全屏任务、看新闻、刷微博等等。
蓝牙协议:表示设备之间通过蓝牙连接的通信协议,例如,免提协议(Hands-freeProfile,HFP),可以让蓝牙设备控制电话,如接听、挂断、拒接、语音拨号等,其中拒接、语音拨号等功能要视蓝牙设备及电话是否支持。
通常,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例如用户观看视频、浏览新闻、玩游戏等,尤其是全屏任务时,此时若来电话,会调用通话界面,强行中断当前的应用任务,这时用户或者不得不中断当前应用任务,或者不接听电话,导致可能错过重要电话,同样在使用智能手机处理其它应用任务时也无法直接拨打电话,因此如何解决其它应用任务和通话任务之间的冲突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技术中还提供有通过智能音箱拨打电话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1)利用蓝牙HFP协议,类似于蓝牙耳机,拨号和接听的主体还是智能手机本身,并且智能手机还是会弹出通话界面,影响用户当前应用任务。2)支持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sim)卡的智能音箱,这时候智能音箱本身就是类似于一款智能手机,接打电话都是智能音箱为主体,和智能手机没关系。这就需要用户的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各使用一张sim卡,用的是两个电话号码。3)接入运营商的固话功能,这种智能音箱会由运营商分配一个虚拟固化号,类似于sim卡,智能音箱接打电话都由智能音箱为主体完成,和智能手机也没有关系。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方案1)智能手机仍会弹出通话界面,影响用户当前使用智能手机,方案2)和方案3)其实都是使用另外一个电话号码拨打或接听电话,如果是拨打电话给智能手机的电话号码,或者要使用智能手机的电话号码拨打电话都会影响用户当前使用智能手机。
针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时通过其它智能设备辅助接听或拨打电话的方案,可以在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若有,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并以在第一智能设备不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即自动接听或拨打电话,并在接听或拨打后,通过已连接的第二智能设备进行通话,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接听或拨打电话,不会弹出通话界面,后续通话过程转移到已连接的第二智能设备上,不会影响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解决了通话任务和其它应用任务的冲突,并且接听或拨打电话的主体还是智能手机,不需要使用另外的电话号码。
参阅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话控制方法的应用架构示意图,包括第一智能设备100、第二智能设备200。
第一智能设备100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安装有SIM卡并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设备,第一智能设备100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话控制方法可以集成到APP中,在第一智能设备100中安装该APP,进而通过该APP监听到电话呼入或拨打电话时,可以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若确定有,则可以拦截第一智能设备100的操作系统中的默认电话服务,启动该APP提供的电话服务,接听或拨打电话,这样,对方拨打的电话号码或接听显示的电话号码均是第一智能设备100的电话号码,不需要使用其它电话号码,更加方便,并且接听或拨打也不需要调用通话界面,在接听或拨打后,通过第二智能设备200进行通话,进而所有通话声音可以通过第二智能设备200接收和播放,不影响用户使用第一智能设备100。
第二智能设备200例如为智能音箱、智能机器人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智能设备200可以与第一智能设备100建立连接,主要用于对通话过程中的声音进行接收和播放,例如拨打电话时等待的响铃声音、对方的通话语音、自己说的通话语音等。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支持视频通话,这时第二智能设备200还可以具备类似于显示屏的显示装置,这样通过第二智能设备200不仅可以接收和播放声音,还可以显示自己和对方通话的视频画面。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智能设备100和第二智能设备200可以通过蓝牙协议进行连接,因此第一智能设备100和第二智能设备200还需要支持蓝牙功能,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智能设备100和第二智能设备200的连接方式并不进行限制,例如还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通信连接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架构图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对于其它的应用架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问题,同样适用。下面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以通话控制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应用架构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基于上述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话控制方法进行说明,主要以第一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参阅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话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0: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话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第一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中安装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集成有默认电话服务,目前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在来电或拨打电话时需要调用并显示通话界面,这会强制中断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影响用户使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通话控制方法,需要能够替代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通过自定义的用于该通话控制方法的电话服务,实现不显示通话界面,解决通话任务和其它应用任务冲突的问题。
针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函数定义方法来实现替代默认电话服务的目的,例如,智能手机中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从AndroidM开始,开放了Telecomframework,这个框架允许第三方应用开发者编写应用来替换系统默认电话应用。因此,在AndroidM及以上版本,只需要继承InCallService实现onCallAdded方法,就可以注册电话状态监听,并且替代默认电话服务并不需要添加特殊的权限,但是要在实现的InCallService上声明android.permission.BIND_INCALL_SERVICE权限,另外还要加上<meta-data>用于向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表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话服务提供了通话界面(但实际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话服务在执行时不显示通话界面),同时还要添加IntentFilter android.telecom.InCallService,用于在电话拨出或呼入的时候,让操作系统发送的广播能够直接启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话服务。对于androidM以下的安卓版本,需要借助TelecomManager类来实现,具体地可以在InCallService中实现PhoneStateListener,在其回调方法onCallStateChanged中监听电话呼入时的TelephonyManager.CALL_STATE_RINGING事件,监听拨出时的TelephonyManager.CALL_STATE_OFFHOOK事件,进而在监听到的这些事件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话服务,就可以替代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
则执行步骤200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通话事件包括来电时的响铃(RINGING)事件和拨打电话时的OFFHOOK事件。
应用任务表示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任务,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例如可以为全屏玩游戏、看视频等。
第一种情况:接听电话,即设定通话事件为来电事件。
具体地,可以通过监听来电时的RINGING事件,若监听到电话状态为响铃,就可以确定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从而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
第二种情况:拨打电话,即通话事件为电话拨打事件。
则具体包括:
S1、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
具体地:接收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电话拨打指令时,确定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其中,电话拨打指令中至少包括通话联系人标识,电话拨打指令是用户通过预设方式发送给第二智能设备的。
其中,预设方式可以为语音输入方式、手动输入方式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第二智能设备例如为智能音箱,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也不进行限制。
例如,用户向智能音箱发送语音“我要打电话给xxx”,则智能音箱可以对该语音进行语音和语义识别,进而将识别出的电话拨打指令发送给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上触发电话拨打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拨打电话场景,这时由于是第二智能设备向智能手机发送电话拨打指令,因此智能手机和第二智能设备这时需要建立连接,从而可以进行通信,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若通话事件为电话拨打事件,则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之前,进一步包括:与第二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例如通过蓝牙、NPC等方式。
S2、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
步骤210: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并以在第一智能设备不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
执行步骤210时,具体包括:
S1、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到第一智能设备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时,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函数定义方法,替代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这样,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的通话界面就不会弹出,并且拦截默认电话服务后,启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话服务,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话服务不会实现任何通话界面,因此,能够以不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接听或拨打电话,不会弹出任何通话界面影响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
S2、以在第一智能设备不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定义的onCallAdded方法中实现通信协议,例如蓝牙协议的HFP协议,让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进行蓝牙连接,并在连接成功后使用HFP协议接听或拨打电话。
具体地,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通话事件为来电事件。
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具体包括:
1)与第二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2)在确定连接成功后,发送通话事件至第二智能设备,以通过第二智能设备接听通话事件并进行通话,通话事件包括对应的电话号码。
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确定第一智能设备上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后,例如与第二智能设备通过蓝牙协议建立连接,进而通过蓝牙协议接听电话,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需要智能手机和第二智能设备均开启蓝牙,并通过蓝牙配对,保存有蓝牙配对记录,这样,可以根据蓝牙配对记录,自动连接第二智能设备。
实施方式二:若通话事件为来电事件,则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之前,还包括:与第二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则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具体包括:发送通话事件至第二智能设备,以通过第二智能设备接听通话事件并进行通话,通话事件包括对应的电话号码。
以通信连接方式为蓝牙连接为例,即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智能手机和第二智能设备可以预先通过蓝牙配对建立连接,这样在检测到智能手机当前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时,就可以直接通过蓝牙协议接听电话。
第二种情况:通话事件为电话拨打事件。
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具体包括:
1)拨打电话。
例如具体地,通过蓝牙协议拨打电话,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几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a、若通话联系人标识为通话联系人名称,则从通讯录中查找通话联系人名称的电话号码,并向电话号码拨打电话。
例如,用户向智能音箱通过语音说“打电话给小红”,智能音箱将该电话拨打指令发送给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可以从通讯录中查找小红的电话号码,进而通过蓝牙协议拨打该电话号码,这样,不需要用户记忆对方的电话号码,更加方便,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b、若通话联系人标识为电话号码,则向电话号码拨打电话。
例如,用户向智能音箱通过语音说“打电话给138***”,智能音箱将该电话拨打指令发送给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可以直接通过蓝牙协议拨打该电话号码,适应场景更灵活,避免通讯录中没有存储该联系人而无法拨打的情况。
2)在拨打后,通过已连接的第二智能设备进行通话。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两种情况中在拨打后,通过已连接的第二智能设备进行通话,或接听事件场景下,发送通话事件至第二智能设备,以通过第二智能设备接听通话事件并进行通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具体包括:通过已连接的第二智能设备输出电话号码对应的通话方的通话数据,以及通过第二智能设备接收电话号码对应的另一通话方的通话数据。
其中,通话数据可以为声音或视频数据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即智能手机执行接听或拨打电话动作后,后续的通话过程就可以在第二智能设备上完成,可以通过第二智能设备接收和播放通话数据,不影响用户使用智能手机。
进一步地,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没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时,就可以无需拦截默认电话服务,直接使用默认电话服务,正常让用户接听或拨打即可,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以接听和拨打电话两种场景分别说明,即通话界面包括接听通话界面和拨打通话界面:
1)接听电话。
则进一步包括: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没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触发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显示接听通话界面,并接收通过接听通话界面输入的接听操作指令;根据接听操作指令,接听通话事件对应的电话号码。
2)拨打电话。
则进一步包括: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没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触发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拨打通话事件对应的电话号码并显示拨打通话界面。
进一步地,在进行通话后,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对于挂机的操作提供了可能的实现场景,若是对方主动挂断电话,则无需进行其它操作即可,若是想要自己主动挂机,则可以在智能音箱上设置挂机操作按钮,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该挂机操作按钮来挂断电话,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挂机,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是在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在检测到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时,才监听设定通话事件,进而在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以不在第一智能设备显示通话界面,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对于这两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并以不在第一智能设备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可以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拦截默认电话服务,不显示通话界面,通过连接的第二智能设备通话,解决了使用智能手机和通话之间的冲突,优化了用户体验,并且由智能手机接听或拨打通话事件对应的电话号码,在接听或拨打后,通过已连接的第二智能设备进行通话,接听和拨打操作可以由智能手机执行,无需更换电话号码,第二智能设备也无需安装SIM卡,更加便利,对方拨打该智能手机的电话号码或由该智能手机拨出电话,都是基于该智能手机的电话号码,并且不会显示通话界面,降低对智能手机当前应用任务的影响。
基于上述实施例,下面采用具体应用场景,以第一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第二智能设备为智能音箱,并第一智能设备和第二智能设备通过蓝牙连接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话控制方法进行说明,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场景:
第一种场景:接听电话。
参阅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听电话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智能手机有电话呼入时,检测智能手机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若否,则触发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在智能手机上显示接听通话界面,正常让用户接听,若是,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启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话服务,通过蓝牙连接智能音箱,并以不在智能手机上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蓝牙协议自动接听电话,在自动接听后,通过已连接的智能音箱进行通话,这样所有声音就可以通过智能音箱接收和播放,不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
例如,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玩游戏时,突然有电话呼入,这时监听到有电话呼入并且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自动接听并将后续通话过程转交给智能音箱,用户的智能手机上不会弹出任何页面或其它通话操作按钮,用户仍可以继续玩游戏,不影响游戏运行。
第二种场景:拨打电话。
参阅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拨打电话过程示意图,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时,需要打电话又不想中断当前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要对智能音箱发送电话拨打指令,例如向智能音箱说“打电话给186***”,智能音箱接收到该语音后,进行语音识别和语义识别,然后告知智能手机给186***拨打电话,智能手机通过蓝牙协议拨打电话,但不会弹出通话界面,后续的通话过程都可以在智能音箱上完成,即用户就可以通过智能音箱接听电话,和对方进行通话。
例如,在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玩游戏时,这时需要拨打电话,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要和智能音箱说“打电话给***”,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拨打出去电话,并智能手机上不会弹出任何拨打通话界面或其它通话操作按钮,后续通过智能音箱通话,用户仍可以继续玩游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有电话呼入或拨打电话时,检测智能手机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确定有时,就可以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以不在智能手机上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蓝牙协议接听或拨打电话,并后续通过蓝牙连接的智能音箱进行通话,这样,可以在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时,通过智能音箱进行通话,不干扰用户使用智能手机,解决了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和通话之间的矛盾,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通话控制装置,该通话控制装置例如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智能设备,该通话控制装置可以是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话控制装置,具体包括:
处理模块50,用于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
通话模块51,用于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并以不在第一智能设备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
可选的,若通话事件为电话拨打事件,则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之前,进一步包括:
连接模块52,用于与第二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的,若通话事件为电话拨打事件,则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处理模块50具体用于:
接收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电话拨打指令时,确定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其中,电话拨打指令中至少包括通话联系人标识,电话拨打指令是用户通过预设方式发送给第二智能设备的。
可选的,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时,通话模块51具体用于:
若通话联系人标识为电话号码,则向电话号码拨打电话;
若通话联系人标识为通话联系人名称,则从通讯录中查找通话联系人名称的电话号码,并向电话号码拨打电话;
在拨打后,通过已连接的第二智能设备进行通话。
可选的,若通话事件为来电事件,则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时,通话模块51具体用于:
与第二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确定连接成功后,发送通话事件至第二智能设备,以通过第二智能设备接听通话事件并进行通话,通话事件包括对应的电话号码。
可选的,若通话事件为来电事件,则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之前,连接模块52进一步用于:
与第二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则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设定通话事件时,通话模块51具体用于:
发送通话事件至第二智能设备,以通过第二智能设备接听通话事件并进行通话,通话事件包括对应的电话号码。
可选的,在拨打后,通过已连接的第二智能设备进行通话,或发送通话事件至第二智能设备,以通过第二智能设备接听通话事件并进行通话时,通话模块51具体用于:
通过已连接的第二智能设备输出电话号码对应的通话方的通话数据,以及通过第二智能设备接收电话号码对应的另一通话方的通话数据。
可选的,通话界面包括接听通话界面和拨打通话界面,通话模块51进一步用于:
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没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触发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显示接听通话界面,并接收通过接听通话界面输入的接听操作指令;根据接听操作指令,接听通话事件对应的电话号码;或,若确定第一智能设备没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触发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拨打通话事件对应的电话号码并显示拨打通话界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610(Center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620、输入设备630和输出设备640等,输入设备630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等,输出设备640可以包括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等。
存储器6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向处理器610提供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620可以用于存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种通话控制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610通过调用存储器620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610用于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种通话控制方法。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通话控制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
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并
以不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上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所述设定通话事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话事件为电话拨打事件,则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之前,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话事件为电话拨打事件,则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具体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发送的电话拨打指令时,确定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其中,所述电话拨打指令中至少包括通话联系人标识,所述电话拨打指令是用户通过预设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所述设定通话事件,具体包括:
若所述通话联系人标识为电话号码,则向所述电话号码拨打电话;
若所述通话联系人标识为通话联系人名称,则从通讯录中查找所述通话联系人名称的电话号码,并向所述电话号码拨打电话;
在拨打后,通过已连接的所述第二智能设备进行通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话事件为来电事件,则所述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所述设定通话事件,具体包括:
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确定连接成功后,发送所述通话事件至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以通过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听所述通话事件并进行通话,所述通话事件包括对应的电话号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话事件为来电事件,则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之前,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则所述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所述设定通话事件,具体包括:
发送所述通话事件至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以通过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听所述通话事件并进行通话,所述通话事件包括对应的电话号码。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拨打后,通过已连接的所述第二智能设备进行通话,或发送所述通话事件至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以通过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听所述通话事件并进行通话,具体包括:
通过已连接的所述第二智能设备输出所述电话号码对应的通话方的通话数据,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智能设备接收所述电话号码对应的另一通话方的通话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界面包括接听通话界面和拨打通话界面,进一步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没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触发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显示接听通话界面,并接收通过所述接听通话界面输入的接听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接听操作指令,接听所述通话事件对应的电话号码;或,
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没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触发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拨打所述通话事件对应的电话号码并显示拨打通话界面。
9.一种通话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监听到设定通话事件时,检测第一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
通话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有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任务,则拦截操作系统的默认电话服务;并以不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显示通话界面的方式,通过第二智能设备处理所述设定通话事件。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350531.2A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1821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0531.2A CN111182138A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0531.2A CN111182138A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2138A true CN111182138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2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0531.2A Pending CN111182138A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2138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9003A (zh) * 2013-11-20 2014-03-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电话/短消息拦截方法和装置
CN104346217A (zh) * 2014-10-08 2015-02-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推送消息的提示方法和系统
CN105636051A (zh) * 2015-12-18 2016-06-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设备的消息拦截方法及系统
CN106559591A (zh) * 2015-09-30 2017-04-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呼叫转移实现的手机终端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7911553A (zh) * 2017-11-20 2018-04-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来电提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8234782A (zh) * 2016-12-12 2018-06-29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呼叫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540657A (zh) * 2018-03-23 2018-09-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510898A (zh) * 2018-12-21 2019-03-22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界面自定义方法和装置
CN110427239A (zh) * 2019-07-30 2019-1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9003A (zh) * 2013-11-20 2014-03-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电话/短消息拦截方法和装置
CN104346217A (zh) * 2014-10-08 2015-02-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推送消息的提示方法和系统
CN106559591A (zh) * 2015-09-30 2017-04-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呼叫转移实现的手机终端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5636051A (zh) * 2015-12-18 2016-06-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设备的消息拦截方法及系统
CN108234782A (zh) * 2016-12-12 2018-06-29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呼叫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7911553A (zh) * 2017-11-20 2018-04-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来电提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8540657A (zh) * 2018-03-23 2018-09-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510898A (zh) * 2018-12-21 2019-03-22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界面自定义方法和装置
CN110427239A (zh) * 2019-07-30 2019-1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4053B (zh) 移动设备及其中的透明传真呼叫处理方法、以及非暂态机器可读介质
WO2015067081A1 (zh) 一种移动终端来电提示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580646B (zh) 一种语音留言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5306727A (zh) 一种移动终端接听电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17105A (zh) 呼叫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6231569A (zh) 一种对移动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US2015002472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all control method
CN111200776B (zh) 一种音频播放控制方法及音箱设备
CN110855824B (zh) 音频播放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34331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804010B (zh) 基于虚拟现实设备的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及虚拟现实设备
JPH04365252A (ja) 交換機及び交換機における切断通知方法
JP5610059B2 (ja) 通話管理装置、通話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328061A (zh) 一种音频资源的控制方法、车载终端和系统
CN104902106B (zh) 回拨来电接通方法及装置
CN101742450A (zh)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82138A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177176B (zh) 提升通话音质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565522A (zh) 即时通讯应用来电接听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JP4421796B2 (ja) 電話装置、サーバ、電話装置の応答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応答制御装置
JP2021019309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2228356B1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와 통신하는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그 통신 단말기와 통신하는 호 처리 서버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그 제어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와, 하드웨어와 결합되어 그 제어방법을 실행시키기 위하여 매체에 저장된 애플리케이션
CN104902107B (zh) 将来电伪装成去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16708659B (zh) 电子设备及其通话处理方法
EP4344164A1 (en) Call process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