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8473A - 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8473A
CN111178473A CN202010137125.4A CN202010137125A CN111178473A CN 111178473 A CN111178473 A CN 111178473A CN 202010137125 A CN202010137125 A CN 202010137125A CN 111178473 A CN111178473 A CN 111178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reader
writer
management system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71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运邦
高晓曦
相海泉
李百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omp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omp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omp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comp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71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84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8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84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2Physical layout of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 G06K19/0776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the adhering arrangement being a layer of adhesive, so that the record carrier can function as a stick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06Q10/0875Itemisation or classification of parts, supplies or services, e.g. bill of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管理物品。物品管理系统包括:电子标签,设于物品上;读写器,与电子标签通讯连接,适于读取电子标签,以获取物品信息;服务器,与读写器通讯连接,以与读写器进行数据交换。本发明通过将电子标签与资产设备连接,读写器获取电子标签的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实现了对资产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产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资产不断增加,数据中心规模也不断增长,对IT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正面临着人力成本高昂、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手工为主的硬件识别与安装方案将无法支撑资产的快速上线、扩容与下线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管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取介质。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物品,包括:电子标签,设于物品上;读写器,与电子标签通讯连接,适于读取电子标签,以获取物品信息;服务器,与读写器通讯连接,以与读写器进行数据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标签内设置有芯片,以录入相应物品的信息,电子标签可以对物品进行定位,并将物品的信息发送至读写器,读写器可固定于物品的正面、侧面或背面,读写器盘点所有电子标签的物品的信息,并可以通过网络等将物品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可对物品的信息进行分类、集中管理,提高了对物品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物品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以访问服务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客户端安装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客户端软件,使用Windows等操作系统,就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可视化管理界面,即可对贴有电子标签的物品进行可视化的运营管理,提高了对物品管理的可靠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物品包括:机柜,设有多个存物区;资产设备,设于存物区内;其中,多个资产设备分别设于多个存物区内。
对设置于计算机中心、机房等内的机柜及放置于机柜内的资产设备进行管理,以提高对IT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子标签包括:第一端,设有第一磁吸附位;第二端;连接带,设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其中,读写器上设有多个第二磁吸附位,第一端通过第一磁吸附位与第二磁吸附位连接,第二端连接于资产设备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端通过第一磁吸附位与读写器的第二磁吸附位连接,连接结构牢固,且数据传输准确、快速,连接带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提高了电子标签使用的灵活性,电子标签的第二端可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到资产设备上,更便于连接,且需要将资产设备移出机柜时,更容易将资产设备取出。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子标签为无源标签,无源标签上设有二维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标签为射频识别标签,读写器为射频识别读写器,通过射频技术进行对资产设备的定位、信息交互,提高了信息交互的准确性和效率。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读写器包括:主面板,设有第一数据接口;第一副面板,设有一个第二数据接口;其中,第一数据接口与一个第二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使主面板和第一副面板共同限定出读写器,读写器设于机柜的外壳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面板通过第一数据接口与第一副面板的第二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拼接出不同的读写器,读写器固定在机柜的侧面框架或其他适宜位置,提高了读写器使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读写器还包括:第二副面板,设有第三数据接口第四数据接口;其中,第二副面板设置为一个,第三数据接口与主面板的第一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且第四数据接口与第一副面板的第二数据接口相互插接;或第二副面板设置为多个,相邻的两个第二副面板通过第三数据接口和第四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位于其中一个端部的第二副面板与主面板相互插接,位于其中另一个端部的第二副面板与第一副面板相互插接,第二副面板上设有多个第二磁吸附位。
读写器还包括多个第二副面板,例如第二副面板的数量可以为1个~4个。也就是,读写器可以由一个主面板和多个副面板组成,其中,第二副面板与第一副面板除了数据接口个数、磁吸附位的个数和指示灯的个数不相同,其余可以完全相同,扩大了读写器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主面板还包括:网络接口,适于接入网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提高网络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快捷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读写器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交换机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交换机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效率,进一步保证了物品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主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对外接口,适于连接外部电子设备;其中,外部电子设备为温湿度传感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对外接口,可以连接温湿度传感器,以检测机柜环境内的温湿度,使资产管理信息与环境监控信息集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数据中心的全面整体信息,进一步保证了对资产设备管理的有效性。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方法,采用如任一实施例中的物品管理系统,物品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电子标签对物品进行定位,并发送物品信息;通过读写器接收物品信息,以获取物品数据,并通过网络发送物品数据;通过服务器接收并处理物品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好的读写器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POE交换机上,服务器安装在数据中心机房的机柜上,并与读写器接入同一网络,服务器对机柜中贴有RFID标签的资产进行运营管理,支持资产的快速上线、扩容与下线,使对资产设备的管理自动完成,提高了对资产管理的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服务器接收并处理物品数据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客户端访问服务器,以获得物品数据;导出客户端获取的物品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客户端安装在系统运维室,并安装客户端软件,用于访问资产可视化管理界面,对所有机柜中贴有RFID标签的资产进行可视化的运营管理,支持资产的快速上线、扩容与下线,在资产管理计算机软件中,可以导出资产的办公软件表格,例如Excel表格,也可以采用Excel表格导入方式,将各个机柜及机柜内资产设备的基本配置信息纳入可视化管理,通过任何物理可见的设备就可查找到相关的配置信息,通过任何一条配置信息也可以查找到相关的资产设备,并支持查询机柜内温湿度信息,监控机柜环境的温湿度,实现资产管理全面信息的可视化,保证了对资产管理的直观性,进一步提高了资产管理的效率。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任一实施例中物品管理方法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物品管理装置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物品管理方法的步骤,因此其具有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物品管理方法的有益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任一实施中物品管理方法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基于物品管理方法的步骤,因此其具有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物品管理方法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物品管理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物品管理系统的电子标签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物品管理系统的电子标签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物品管理系统的读写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物品管理系统的读写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物品管理系统的读写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物品管理系统的读写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物品管理系统的读写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物品取放系统的网络拓扑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物品取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物品取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物品管理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物品管理系统,110:电子标签,112:第一端,114:第二端,116:连接带,118:第一的磁吸附位,120:读写器,1202:第二磁吸附位,1204:指示灯,122:主面板,124:第一副面板,126:第二副面板,130:服务器,140:客户端,200:物品管理装置,210:存储器,220: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100,用于管理物品,物品管理系统包括:电子标签110、读写器120和服务器130,电子标签110设于物品上;读写器120与电子标签110通讯连接,适于读取电子标签110,以获取物品信息;服务器130与读写器120通讯连接,以与读写器120进行数据交换。
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110内设置有芯片,以录入相应物品的信息,电子标签110可以对物品进行定位,并将物品的信息发送至读写器120,读写器120可固定于物品的正面、侧面或背面,读写器120盘点所有电子标签110的物品的信息,并可以通过网络等将物品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30,服务器130可对物品的信息进行分类、集中管理,提高了对物品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物品管理系统100还包括:客户端140,客户端140与服务器130通过网络连接,以访问服务器130。
本实施例中,通过客户端140,例如计算机,安装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客户端软件,使用Windows 7等操作系统,就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可视化管理界面,即可对贴有电子标签110的物品进行可视化的运营管理,提高了对物品管理的可靠性。
理服务器130使用Windows、Server 2003/2008等操作系统,支持B/S架构和C/S架构,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或其他用户终端的客户端140,只需要通过网页浏览器(Windows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登录到服务器130,即可访问和浏览可视化管理系统,无需安装独立客户端,并支持部署多台服务器130,以实现可靠性要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物品包括:机柜和资产设备,机柜设有多个存物区;资产设备设于存物区内;其中,多个资产设备分别设于多个存物区内。
本实施例中,对设置于计算机中心、机房等内的机柜及放置于机柜内的资产设备进行管理,以提高对IT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机柜一般是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的用来存放计算机和相关控制设备的物件,可以提供对存放设备的保护,屏蔽电磁干扰,有序、整齐地排列设备,方便以后维护设备。机柜一般分为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控制台机柜等。在各大机房都能看到各种款式的机柜,随着计算机产业的不断突破,机柜所体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大。机柜一般用在网络布线间、楼层配线间、中心机房、数据机房、控制中心、监控室、监控中心等。
按照高度规格,一般有18U机柜、24U机柜、42U机柜等,例如,42U机柜是标准机柜的一种,U是国际通用的机柜内设备安装所占高度的一个特殊计量单位,1U就是4.445cm,U是指机柜的内部有效使用空间,也就是存物区,使用机柜的标准设备的面板一般都是按n个U的规格制造。
实施例4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电子标签110包括:第一端112、第二端114和连接带116,第一端112设有第一磁吸附位118;连接带116设于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4之间;其中,读写器120上设有多个第二磁吸附位1202,第一端112通过第一磁吸附位118与第二磁吸附位1202连接,第二端114连接于资产设备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12通过第一磁吸附位118与读写器120的第二磁吸附位1202连接,连接结构牢固,且数据传输准确、快速,连接带116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提高了电子标签110使用的灵活性,电子标签110的第二端114可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到资产设备上,更便于连接,且需要将资产设备移出机柜时,更容易将资产设备取出。
实施例5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电子标签110为无源标签,无源标签上设有二维码。
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110为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标签,读写器120为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
电子标签110使用芯片支持ISO/IEC 18000-64标准,ISO/IEC 18000-64是国际标准组织2012年发布的超高频RFID空中接口协议标准,其全称为信息技术品项管理的射频识别第64部分:860MHz到960MHzD型空中接口通信参数(Information technology-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management Part 64:Parameters for air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860MHz to 960MHz Type D)。
电子标签110支持标签只说(Tag Talks Only,简称TTO)工作模式,主动式RFID定位技术,标签是无源标签,其上印有二维码,二维码与电子标签110的电磁产品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简称EPC)和标签识别号(Tag identifier,简称TID)相同。
基于RFID的物品管理系统,通过RFID标签用于对资产进行定位,并将资产信息发送至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盘点所有RFID标签的资产信息,并且连接网络,通过网络发送资产信息数据给服务器130,服务器130通过网络与RFID读写器联通并进行数据交换,在计算机安装客户端软件,通过网络访问资产可视化管理界面。
实施例6
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读写器120包括:主面板122和第一副面板124,主面板122设有第一数据接口,第一副面板124设有一个第二数据接口;其中,第一数据接口与一个第二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使主面板122和第一副面板124共同限定出读写器120,读写器120设于机柜的外壳上。
本实施例中,主面板122通过第一数据接口与第一副面板124的第二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拼接出不同的读写器120,读写器120固定在机柜的侧面框架或其他适宜位置,提高了读写器120使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如果将读写器120应用在42U机柜上,首先将主面板122和第一副面板124通过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以连接组成完整的42U位读写器120,其中,主面板122上设有21个磁吸位,选择42个RFID标签,一端磁吸附在RFID读写器对应的磁吸位上,另一端通过3M胶粘贴在机柜对应U位的资产设备上。主面板122的功能包括(Power Over Ethernet,简称POE)电源提取,可以降低供电成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并行控制,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21个第二磁吸附位1202、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总体控制、21个加成色(RGB)型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指示灯1204控制。第一副面板124有一个数据接口,用于连接主面板122。第一副面板124的功能包括FPGA并行控制、21个磁吸位、21个RGB型LED指示灯1204控制。通过指示灯1204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到对资产设备的管理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
实施例7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读写器120还包括:第二副面板126,第二副面板126设有第三数据接和第四数据接口;其中,第二副面板126设置为一个,如图6所示,第三数据接口与主面板122的第一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且第四数据接口与第一副面板124的第二数据接口相互插接;或第二副面板126设置为多个,如图8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二副面板126通过第三数据接口和第四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位于其中一个端部的第二副面板126与主面板122相互插接,位于其中另一个端部的第二副面板126与第一副面板124相互插接,第二副面板126上设有多个第二磁吸附位1202。
本实施例中,读写器120还包括多个第二副面板126,例如第二副面板126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等。
也就是,读写器120可以由一个主面板122和多个副面板组成,其中,第二副面板126与第一副面板124除了数据接口个数、第二磁吸附位1202的个数和指示灯1204的个数不相同,其余可以完全相同。例如,针对18U机柜的读写器120,可由一个主面板122、一个第一副面板124和一个第二副面板126组成,主面板包括6个第二磁吸附位1202和6个RGB型LED的指示灯1204控制。第二副面板126有2个数据接口,用于两个相邻的第二副面板126之间相互拼接,并连接第一副面板124、主面板122。第二副面板126功能包括FPGA并行控制、6个第二磁吸附位1202、6个RGB型的LED指示灯1204控制。
实施例8
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主面板122还包括:网络接口,网络接口适于接入网络。
本实施例中,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提高网络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快捷性。
实施例9
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读写器120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交换机上。
本实施例中,交换机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效率,进一步保证了物品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
实施例10
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100。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主面板122还包括:至少一个对外接口,适于连接外部电子设备;其中,外部电子设备为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对位接口,可以连接温湿度传感器,以检测机柜环境内的温湿度,使资产管理信息与环境监控信息集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数据中心的全面整体信息,进一步保证了对资产设备管理的有效性。
实施例11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方法,采用任一实施例中的物品管理系统100,物品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通过电子标签110对物品进行定位,并发送物品信息;
步骤S104:通过读写器120接收物品信息,以获取物品数据,并通过网络发送物品数据;
步骤S106:通过服务器130接收并处理物品数据。
固定好的读写器120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POE交换机上,服务器130安装在数据中心机房的机柜上,并与读写器120接入同一网络,服务器130对机柜中贴有RFID标签的资产进行运营管理,支持资产的快速上线、扩容与下线,使对资产设备的管理自动完成,提高了对资产管理的效率。
实施例12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方法。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之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通过服务器130,接收并处理物品数据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通过客户端140访问服务器130,以获得物品数据;
步骤S204:导出客户端140获取的物品数据。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140安装在系统运维室,并安装客户端软件,用于访问资产可视化管理界面,对所有机柜中贴有RFID标签的资产进行可视化的运营管理,支持资产的快速上线、扩容与下线,在资产管理计算机软件中,可以导出资产的办公软件表格,例如Excel表格,也可以采用Excel表格导入方式,将各个机柜及机柜内资产设备的基本配置信息纳入可视化管理,通过任何物理可见的设备就可查找到相关的配置信息,通过任何一条配置信息也可以查找到相关的资产设备,并支持查询机柜内温湿度信息,监控机柜环境的温湿度,实现资产管理全面信息的可视化,保证了对资产管理的直观性,进一步提高了资产管理的效率。
实施例13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装置200,包括:存储器210和处理器220,存储器21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20执行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物品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物品管理装置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物品管理方法的步骤,因此其具有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物品管理方法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客户端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任一实施例中的物品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基于物品管理方法的步骤,因此其具有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物品管理方法的有益效果。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电子标签110与资产设备连接,读写器120获取电子标签110的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130,实现了对资产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2.通过客户端实现基于RFID的资产可视化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IT资产管理运营效率,可视化管理,实现了管理掌握资产的全面状况的目的。
3.通过在读写器120上连接温湿度传感器,使资产管理信息与环境监控信息集成,实现了对数据中心进行全面整体信息的管理。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物品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标签,设于所述物品上;
读写器,与所述电子标签通讯连接,适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以获取物品信息;
服务器,与所述读写器通讯连接,以与所述读写器进行数据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适于访问所述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包括:
机柜,设有多个存物区;
资产设备,设于所述存物区内;
其中,多个所述资产设备分别设于多个所述存物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包括:
第一端,设有第一磁吸附位;
第二端;
连接带,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其中,所述读写器上设有多个第二磁吸附位,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磁吸附位与所述第二磁吸附位连接,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资产设备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标签为无源标签,所述无源标签上设有二维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包括:
主面板,设有第一数据接口;
第一副面板,设有一个第二数据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一个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使所述主面板和所述第一副面板共同限定出所述读写器,所述读写器设于所述机柜的外壳上,所述主面板和所述第一副面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磁吸附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还包括:
第二副面板,设有第三数据接口和第四数据接口;
其中,所述第二副面板设置为一个,所述第三数据接口与所述主面板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且所述第四数据接口与所述第一副面板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相互插接;或
所述第二副面板设置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副面板通过所述第三数据接口和所述第四数据接口相互插接,位于其中一个端部的所述第二副面板与所述主面板相互插接,位于其中另一个端部的所述第二副面板与所述第一副面板相互插接,所述第二副面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所述磁吸附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面板还包括:
网络接口,适于接入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写器通过所述网络接口连接到交换机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面板还包括:
至少一个对外接口,适于连接外部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外部电子设备为温湿度传感器。
11.一种物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管理系统,所述物品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电子标签对物品进行定位,并发送物品信息;
通过读写器接收所述物品信息,以获取物品数据,并通过网络发送所述物品数据;
通过服务器接收并处理所述物品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服务器接收并处理所述物品数据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客户端访问所述服务器,以获得所述物品数据;
导出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物品数据。
13.一种物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物品管理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物品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137125.4A 2020-03-02 2020-03-02 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1784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7125.4A CN111178473A (zh) 2020-03-02 2020-03-02 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7125.4A CN111178473A (zh) 2020-03-02 2020-03-02 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8473A true CN111178473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3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7125.4A Pending CN111178473A (zh) 2020-03-02 2020-03-02 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84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4335A (zh) * 2022-09-16 2022-10-18 广东粤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t资产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4335A (zh) * 2022-09-16 2022-10-18 广东粤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t资产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86838B2 (ja) 情報技術(it)機器測位システム
US20110248823A1 (en) Asset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961097B2 (en) RFID based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TW201734896A (zh) 智慧書架及利用該智慧書架管理圖書的系統及方法
CN102081567B (zh) 服务器
US20060082440A1 (en) Shelf arrangement and shelf unit
US9378481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nventory management of data center equipment contained in server racks
US20140253289A1 (en) Data center server loca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CN106548215A (zh) 一种光纤配线管理系统、装置和方法
CN205193835U (zh) 一种用于网络配线系统的智能外挂管理系统
CN10336641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系统
CN209028621U (zh) 一种机柜it资产管理装置及系统
JP2007158993A (ja) 配線管理システム
EP1668600B1 (en)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apparatus to be recalled
CN202948294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生产线
CN111178473A (zh) 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2944B (zh) 一种机房光纤配线架的智能维护装置及其光口定位器
CN107872736B (zh)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电子配线架及其管理系统
CN211787160U (zh) 物品管理系统
CA2570616C (en) Rfid based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0738283A (zh) 基于物联网rfid智能货架管理系统
JP2012238253A (ja) ラック実装機器の位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105245009A (zh) 用电设备联网管理器
CN211293981U (zh) 适用于作业车的物料管理系统
TWM424732U (en) A rack with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