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3477B - 作业平台 - Google Patents

作业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3477B
CN111173477B CN202010052616.9A CN202010052616A CN111173477B CN 111173477 B CN111173477 B CN 111173477B CN 202010052616 A CN202010052616 A CN 202010052616A CN 111173477 B CN111173477 B CN 111173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ladder
platform
operation platform
asc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26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3477A (zh
Inventor
苏建斌
张国强
宫艳红
刘建峰
曹良
黄兴鸿
韩胜华
白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526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3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3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3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3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3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1/00Equipment or 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E21B15/00 - E21B40/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34Ladders attached to structures, such as windows, cornices, poles, or the like
    • E06C1/36Ladders suspendable by hook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38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ladders, e.g. ladders with more or less than two longitudinal members, ladders with movable rungs or other treads, longitudinally-foldable ladders
    • E06C1/39Ladders having platforms; Ladders changeable into plat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16Platforms on, or for use on, ladders, e.g. liftable or lowerable plat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18Devices for preventing persons from fall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50Joints or other connect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作业平台,属于油气生产技术领域。该作业平台包括:悬挂架、操作平台、登高梯、扶手;操作平台设置在悬挂架上,悬挂架支撑操作平台,且悬挂架还用于与采油树固定连接;登高梯的第一端与操作平台或悬挂架可旋转连接,扶手固定在登高梯上,登高梯绕与操作平台或悬挂架的连接位置旋转时,扶手能够支撑在操作平台上。由于悬挂架支撑操作平台,且悬挂架还用于与采油树固定连接,则悬挂架可以间接将操作平台固定在采油树上,便于操作人员站立在操作平台上进行作业。扶手支撑在操作平台上之后,扶手和登高梯可以形成护栏,以对操作人员进行防护,避免操作人员从操作平台上跌落的风险。

Description

作业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在对油气井进行碰泵、调防冲距、安装载荷传感器、调偏毛辫子等作业时,由于操作位置偏高,工程难度较大,因而必须根据油气井的采油树的高度设置作业平台,以便于操作人员能够站在作业平台上展开工作。
相关技术中,作业平台可以包括支撑架、扶梯和操作平台,支撑架包括纵向支架和横向支架,纵向支架沿竖直方向设置,扶梯的第一端和纵向支架的第一端与横向支架连接,以实现对横向支架的支撑,操作平台与横向支架活动连接,操作平台还用于卡紧在油气井的采油树上。然而,操作人员通过扶梯登上操作平台进行作业时,由于作业平台具有一定高度,且操作平台周围并未设置防护措施,从而很容易造成因作业人员操作失误而从操作平台上跌落,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作业平台,可以解决操作人员容易从作业平台上跌落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包括:悬挂架、操作平台、登高梯、扶手;
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所述悬挂架上,所述悬挂架支撑所述操作平台,且所述悬挂架还用于与采油树固定连接;
所述登高梯的第一端与所述操作平台或所述悬挂架可旋转连接,所述扶手固定在所述登高梯上,所述登高梯绕与所述操作平台或所述悬挂架的连接位置旋转时,所述扶手能够支撑在所述操作平台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悬挂架包括支撑框架和至少一组卡紧组件;
所述操作平台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且所述登高梯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可旋转连接;
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用于与所述采油树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纵向支架和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
所述纵向支架与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位于所述纵向支架的第一侧,每个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纵向支架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纵向支架和每个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支架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支撑所述操作平台。
可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纵向支架和横向支架;
所述纵向支架分别与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和所述横向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位于所述纵向支架的第一侧,所述横向支架位于所述纵向支架的第二侧,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横向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架支撑所述操作平台,所述登高梯的第一端与所述横向支架可旋转连接。
可选地,所述悬挂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杆,每个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可旋转连接,每个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可拆卸的支撑所述登高梯。
可选地,所述作业平台还包括加长梯,所述加长梯的一端与所述登高梯的第二端可旋转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支撑梁,每组卡紧组件包括第一卡紧板、第二卡紧板和紧固螺钉;
所述第一卡紧板和所述第二卡紧板均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第一卡紧板与与对应的支撑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卡紧板的U形开口背向所述支撑梁;
所述紧固螺钉的第一端穿过对应的支撑梁,且与所述第二卡紧板连接,所述第二卡紧板的U形开口朝向对应的支撑梁,所述紧固螺钉能够调整所述第二卡紧板与对应的支撑梁之间的距离,且所述采油树能够夹紧在所述第一卡紧板的U形开口和所述第二卡紧板的U形开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作业平台还包括弹簧插销,所述弹簧插销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弹簧插销用于在所述扶手支撑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时对所述扶手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弹簧插销包括壳体、销柱、第一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和压板;
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压板的一条边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条边铰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压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销柱依次穿过所述压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和所述第二侧壁,且能够沿长度方向移动,以在所述扶手支撑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时对所述扶手进行限位,所述压板能够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对所述销柱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销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第二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作业平台还包括扶杆,所述扶杆竖直固定在所述悬挂架或操作平台上。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由于登高梯的第一端与操作平台或悬挂架可旋转连接,因而可以对登高梯进行旋转,使登高梯的第二端朝向地面,进而可以便于操作人员登上操作平台。由于悬挂架支撑操作平台,且悬挂架还用于与采油树固定连接,则悬挂架可以间接将操作平台固定在采油树上,便于操作人员站立在操作平台上进行作业。由于登高梯绕与操作平台或悬挂架的连接位置旋转时,扶手能够支撑在操作平台上,因而扶手和登高梯可以形成护栏,以对操作人员进行防护,避免操作人员从操作平台上跌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簧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平台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悬挂架;2:操作平台;3:登高梯;4:扶手;5:加长梯;6:弹簧插销;7:扶杆;
11:支撑框架;12:卡紧组件;13:第二支撑杆;61:壳体;62:销柱;63:第一压缩弹簧;64:第二压缩弹簧;65:压板;
111:纵向支架;112:第一支撑杆;113:横向支架;114:支撑梁;121:第一卡紧板;122:第二卡紧板;123: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扶手4支撑在操作平台2上的状态的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扶手4和登高梯3朝向地面的状态的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业平台包括:悬挂架1、操作平台2、登高梯3、扶手4;操作平台2设置在悬挂架1上,悬挂架1支撑操作平台2,且悬挂架1还用于与采油树固定连接;登高梯3的第一端与操作平台2或悬挂架1可旋转连接,扶手4固定在登高梯3上,登高梯3绕与操作平台2或悬挂架1的连接位置旋转时,扶手4能够支撑在操作平台2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登高梯3的第一端与操作平台2或悬挂架1可旋转连接,因而可以对登高梯3进行旋转,使登高梯3的第二端朝向地面,进而可以便于操作人员登上操作平台2。由于悬挂架1支撑操作平台2,且悬挂架1还用于与采油树固定连接,则悬挂架1可以间接将操作平台2固定在采油树上,便于操作人员站立在操作平台2上进行作业。由于登高梯3绕与操作平台2或悬挂架1的连接位置旋转时,扶手4能够支撑在操作平台2上,因而扶手4和登高梯3可以形成护栏,以对操作人员进行防护,避免操作人员从操作平台2上跌落的风险。
其中,操作平台2可以为矩形的钢质网状平台,为了加强操作平台2的强度的稳定性,可以在矩形的钢质网状平台的四周焊接角铁作为加强边框。矩形的钢质网状平台的上表面可以为波浪状结构,以起到防滑的作用,避免操作人员脚下打滑,容易跌倒的后果。当然,操作平台2可以为其他形状和结构的操作平台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进一步地,悬挂架1可以将操作平台2水平支撑,以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稳定地站立在操作平台2上,保证操作人员身体的平衡性。
其中,登高梯3可以为钢管式登高梯,且登高梯3可以为由多段钢管固定连接而组成的“目”字形登高梯3。扶手4可以为钢管式扶手,且扶手4可以为由多段钢管固定连接而组成的“日”字形扶手4,扶手4可以固定在登高梯3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且垂直于登高梯3。当然,登高梯3和扶手4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为了实现登高梯3的第一端与操作平台2或悬挂架1可旋转连接,可以在悬挂架1或操作平台2上设置第一连接柱,相应地,登高梯3的第一端可以设置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为空心管状结构,且第一连接管可以套在第一连接柱上,以便于登高梯3能够基于第一连接管绕着第一连接柱转动。当然,也可以在悬挂架1或操作平台2上设置第二连接管,在登高梯3的第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管可以套在第二连接柱上,这样,登高梯3能够基于第二连接柱绕着第二连接管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适应不同作业高度的要求,登高梯3可以设置成可伸缩式登高梯3,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调整登高梯3的长度,以便于操作人员能够顺利登上操作平台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作业平台还可以包括加长梯5,加长梯5的一端与登高梯3的第二端可旋转连接。这样,当登高梯3的长度不能适应较高高度的作业要求时,可以将加长梯5旋转至朝向地面的方向,以使加长梯5能够起到延续登高梯3长度的作用,以便于操作人员能够在加长梯和登高梯的作用下登上操作平台2;在不需要加长梯5时,可以将加长梯5旋转至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也即是可以将加长梯5平铺于地面,将登高梯3的第二端支撑在地面上。另外,如图5所示,在登高梯3旋转之后成为护栏时,可以将加长梯5旋转至自然下垂的状态,使加长梯5自然地挂在登高梯3上。
其中,可以在登高梯3的第二端设置第三连接管,当加长梯5为钢管式加长梯时,可以将第三连接管套在加长梯5一端的钢管上,以实现加长梯5与登高梯3第二端的可旋转连接。当然,也可以在加长梯5的一端设置第四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可以套在钢管式登高梯的第二端的钢管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作业平台还可以包括弹簧插销6,弹簧插销6固定在操作平台2上,弹簧插销6用于在扶手4支撑在操作平台2上时对扶手4进行限位。这样,扶手4在弹簧插销6的限位作用下不易晃动,从而可以维持支撑在操作平台2上的状态,进而可以和登高梯3一同配合,起到较为稳定的防护作用。
其中,弹簧插销6可以焊接在操作平台2上,且位于能够与支撑在操作平台2上的扶手4远离登高梯3的一侧相配合的位置,这样,在扶手4支撑在操作平台2上之后,弹簧插销6可以对扶手4上与登高梯3连接且靠近操作平台2的侧边进行限位。弹簧插销6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簧插销6可以包括壳体61、销柱62、第一压缩弹簧63、第二压缩弹簧64和压板65;壳体6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压板65的一条边与第一侧壁的一条边铰接,第一压缩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和压板65固定连接;第二压缩弹簧64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销柱62依次穿过压板65、第一侧壁、第二压缩弹簧64和第二侧壁,且能够沿长度方向移动,以在扶手4支撑在操作平台2上时对扶手4进行限位,压板65能够在第一压缩弹簧63的作用下对销柱62进行限位;第二压缩弹簧64的第一端与销柱62固定连接,第二压缩弹簧64的第二端抵接在第二侧壁上。
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扶手4支撑在操作平台2上之后,可以沿销柱62的长度方向推动销柱62靠近第一侧壁的一端,进而可以使销柱62移动,以逐渐增加销柱62伸出第二侧壁的长度,同时伴有第二压缩弹簧64的压缩,进而可以通过销柱62伸出第二侧壁的部分对扶手4进行限位。需要说明的是,压板65上设置有直径比销柱62的外径大的卡紧孔,以便于销柱62能够基于该卡紧孔穿过压板65。第一压缩弹簧63舒张时,由于第一压缩弹簧63自身带有长度,且第一压缩弹簧63固定在第一侧壁与压板65之间,因而压板65与第一侧壁之间可以形成夹角,且压板65能够基于卡紧孔卡紧销柱62,因而销柱62可以保持对钢管式扶手进行限位的状态。这样,销柱62可以防止扶手4朝向远离操作平台2的方向转动。当操作人员准备离开操作平台2时,可以将压板65朝向壳体61的方向压动,此时可以促使第一压缩弹簧63收缩,由于第一压缩弹簧63的长度减小,因而压板65与第一侧壁之间的夹角减小,进而使压板65解除对销柱62的卡紧作用,这样,在第二压缩弹簧64恢复舒张状态的作用下可以使销柱62弹回,从而可以解除销柱62对扶手4的限位作用,接下来,可以将扶手4和登高梯3转向地面,以便于操作人员通过登高梯3离开操作平台2。
其中,在压板65可以为带有弹性的压板65,带有弹性的压板65的一条边也可以与第一侧壁的一条边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基于压板65的弹性变形能力控制压板65与第一侧壁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可以在操作平台2上固定连接一个限位套,并且销柱62的第一端可以穿过限位套,这样,在销柱62对扶手4进行限位时,限位套可以避免销柱62受外界影响而产生晃动和偏移,进而可以保证销柱62的稳定性。限位套可以为空心圆柱管,也可以为一个螺母,只要销柱62的第一端能够穿过限位套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悬挂架1可以包括支撑框架11和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操作平台2固定在支撑框架11上,且登高梯3的第一端与支撑框架11可旋转连接;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固定在支撑框架11上,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用于与采油树固定连接。
这样,可以通过登高梯3与支撑框架11的可旋转连接来实现登高梯3与悬挂架1的可旋转连接。支撑框架11可以借助卡紧组件12与采油树的固定连接,以将操作平台2间接固定支撑在采油树上方。
其中,可以在支撑框架11上设置第一连接柱,相应地,登高梯3的第一端可以设置第一连接管,以实现登高梯3与支撑框架11的可旋转连接。当然,也可以在支撑框架11或操作平台2上设置第二连接管,在登高梯3的第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柱,只要可以实现登高梯3与支撑框架11的可旋转连接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框架11上设置有与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支撑梁114,每组卡紧组件12可以包括第一卡紧板121、第二卡紧板122和紧固螺钉123;第一卡紧板121和第二卡紧板122均设置有U形开口,第一卡紧板121与与对应的支撑梁114固定连接,且第一卡紧板121的U形开口背向支撑梁114;紧固螺钉123的第一端穿过对应的支撑梁114,且与第二卡紧板122连接,第二卡紧板122的U形开口朝向对应的支撑梁114,紧固螺钉123能够调整第二卡紧板122与对应的支撑梁114之间的距离,且采油树能够夹紧在第一卡紧板121的U形开口和第二卡紧板122的U形开口之间。
这样,由于采油树能够夹紧在第一卡紧板121的U形开口和第二卡紧板122的U形开口之间,因而支撑框架11可以基于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定位在采油树上。另外,两个U形开口之间的距离可调,也即是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的采油树。示例地,卡紧组件12可以卡紧在采油树的盘根盒的外壁,当然也可以卡紧在采油树的其他部位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卡紧板121可以焊接在对应的支撑梁114上,当然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固定在对应的支撑梁114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另外,紧固螺钉123的第一端可以为紧固螺钉123的螺纹端,紧固螺钉123的第二端可以为螺钉头所在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卡紧组件12还可以包括紧固螺母,紧固螺钉的第二端可以焊接在第二卡紧板122上,支撑梁114上可以设置与紧固螺钉123对应的通孔,这样,可以将紧固螺钉123的第一端穿过对应的支撑梁114上的通孔,并将紧固螺母旋紧在紧固螺钉上,从而可以实现第二卡紧板122的固定。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旋转紧固螺母,以使紧固螺钉123能够带动第二卡紧板122移动,以调节第二卡紧板122与对应的支撑梁114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紧板上可以设置螺纹孔,这样可以将紧固螺钉123的第一端穿过支撑梁114上的通孔后,旋进第二卡紧板122的螺纹孔内,从而实现对第二卡紧板122的固定。进一步地,可以通过调节紧固螺钉123旋入螺纹孔的深度来调节第二卡紧板122与对应的支撑梁114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撑框架11可以包括纵向支架111和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112;纵向支架111与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固定连接,且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位于纵向支架111的第一侧,每个第一支撑杆112的第一端与纵向支架111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操作平台2与纵向支架111和每个第一支撑杆11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纵向支架111和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112支撑操作平台2。
这样,每个第一支撑杆112、纵向支架111和操作平台2均可以形成三角形支撑,进而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112和纵向支架111可以对操作平台2进行更加平稳的支撑。
其中,纵向支架111可以为通过角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由于角钢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因而纵向支架111在对操作平台2进行支撑时,可以承受较大范围的重量,进而保证了作业平台的安全性。另外,可以通过螺栓将纵向支架111与操作平台2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将纵向支架111与操作平台2进行焊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可以在纵向支架111的第二侧固定与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112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每个第一支撑杆112的第一端可以与对应的一个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一支撑杆112的第一端与纵向支架111的第二侧的间接连接。另外,为了便于每个第一支撑杆112的第二端与操作平台2的连接,也可以在操作平台2上设置与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112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板,以便于每个第一支撑杆112能够基于对应的一个第二连接板和操作平台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第一支撑杆112的两端均可以设置U形槽,可以在每个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一个通孔,且两个通孔的中心轴线可以重合。同时,可以在每个第一连接板上设置第一通孔,在每个第二连接板上设置第二通孔,这样,可以通过螺栓或销钉将每个第一支撑杆112基于两端的U形凹槽和对应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1可以包括纵向支架111和横向支架113(图中未示出);纵向支架111分别与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和横向支架113固定连接,且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位于纵向支架111的第一侧,横向支架113位于纵向支架111的第二侧,操作平台2与横向支架113固定连接,横向支架113支撑操作平台2。
其中,纵向支架111和横向支架113均可以为通过角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以便于承受较大范围的重量,进而保证了作业平台的安全性。可以用螺栓将纵向支架111与横向支架113固定连接,也可以将纵向支架111与横向支架113焊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进一步地,操作平台2和横向支架113之间可以用螺栓连接,也可以将操作平台2焊接在横向支架113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登高梯3的第一端可以与横向支架113可旋转连接,其中,可以在横向支架113的一条侧边上设置第一连接柱或第二连接管,以便于登高梯3能够与横向支架113可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两端分别与纵向支架111和横向支架113固定连接的加强杆,这样,加强杆可以与纵向支架111、横向支架113之间形成三角形,进而加强杆可以增强支撑框架11的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两个实施例中,纵向支架111可以为由多段角钢固定连接而组成的“日”字形纵向支架111,这样,纵向支架111可以包括三个横梁,可以作为用来固定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的支撑梁114。另外,纵向支架111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成“口”字形或“目”字形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悬挂架1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杆13,每个第二支撑杆13的第一端与支撑框架11可旋转连接,每个第二支撑杆13的第二端可拆卸的支撑登高梯3。
这样,每个第二支撑杆13对登高梯3的支撑可以增强登高梯3的稳定性,从而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登上登高梯3时的安全性。由于每个第二支撑杆13的第一端与支撑框架11可旋转连接,因而可以通过旋转第二支撑杆13来调整第二支撑杆13的角度,以对不同倾斜程度要求的登高梯3进行支撑。
其中,可以通过螺栓将每个第二支撑杆13的第一端与支撑框架11连接,这样,可以使第二支撑杆13绕螺栓旋转,实现第二支撑杆13的可旋转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支撑框架11包括纵向支架111,且纵向支架11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时,每个第一连接板上可以设置第三通孔,每个第二支撑杆13的第一端可以设置U形槽,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可以分别设置一个通孔,且两个通孔的中心轴线可以重合,这样,可以通过螺栓或销钉将每个第二支撑杆13基于U形凹槽和对应的一个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三通孔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二支撑杆13的第一端与纵向支架111的连接。
其中,当登高梯3为钢管式登高梯时,每个第二支撑杆13的第二端均可以设置一个圆弧凹槽,圆弧凹槽可以与钢管式登高梯的一段钢管接触,以实现对钢管式登高梯的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第一支撑杆112与第二支撑杆13之间设置弹簧,以防止登高梯3旋转至操作平台2上方时,第二支撑杆13的第二端悬空而导致第二支撑杆13随意晃动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在第一支撑杆112与第二支撑杆13之间设置其他连接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作业平台还可以包括扶杆7,扶杆7竖直固定在悬挂架1或操作平台2上。这样,操作人员站在操作平台2上进行作业时,可以抓住扶杆7,以便于进一步保持身体的稳定。
其中,可以在悬挂架1或操作平台2上焊接固定支座,固定支座上可以设置开口朝上的螺纹孔,相应地,可以在扶杆7的一端设置外螺纹,这样,扶杆7可以与固定支座螺纹连接。当然,扶杆7也可以与固定支座焊接,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与固定支座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登高梯的第一端与操作平台或悬挂架可旋转连接,因而可以对登高梯进行旋转,使登高梯的第二端朝向地面,进而可以便于操作人员登上操作平台。由于悬挂架支撑操作平台,且悬挂架还用于与采油树固定连接,则悬挂架可以间接将操作平台固定在采油树上,便于操作人员站立在操作平台上进行作业。由于登高梯绕与操作平台或悬挂架的连接位置旋转时,扶手能够支撑在操作平台上,因而扶手和登高梯可以形成护栏,以对操作人员进行防护,避免操作人员从操作平台上跌落的风险。另外,可以对登高梯进行旋转,使登高梯的第二端朝向地面,从而可以便于操作人员登上操作平台。支撑框架可以借助卡紧组件与采油树固定连接,以将操作平台固定支撑在采油树上方。弹簧插销可以对支撑在操作平台上的扶手进行限位,因而扶手和登高梯不易晃动,可以起到较为稳定的防护作用。加长梯可以起到延续登高梯的长度的作用,以适应较高高度要求的相关作业。扶杆可以进一步辅助操作人员保持身体的稳定。由于登高梯、支撑框架、加长梯、扶杆等零部件可以拆卸,且采用了质量较轻的角钢、钢管、钢板的设计,因而便于作业平台的携带和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包括:悬挂架(1)、操作平台(2)、登高梯(3)、扶手(4);
所述操作平台(2)设置在所述悬挂架(1)上,所述悬挂架(1)支撑所述操作平台(2),且所述悬挂架(1)还用于与采油树固定连接;
所述登高梯(3)的第一端与所述操作平台(2)或所述悬挂架(1)可旋转连接,所述扶手(4)固定在所述登高梯(3)上,所述登高梯(3)绕与所述操作平台(2)或所述悬挂架(1)的连接位置旋转时,所述扶手(4)能够支撑在所述操作平台(2)上;
所述作业平台还包括弹簧插销(6),所述弹簧插销(6)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2)上,所述弹簧插销(6)用于在所述扶手(4)支撑在所述操作平台(2)上时对所述扶手(4)进行限位;
所述弹簧插销(6)包括壳体(61)、销柱(62)、第一压缩弹簧(63)、第二压缩弹簧(64)和压板(65);
所述壳体(6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压板(65)的一条边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条边铰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压板(65)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4)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销柱(62)依次穿过所述压板(65)、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4)和所述第二侧壁,且能够沿长度方向移动,以在所述扶手(4)支撑在所述操作平台(2)上时对所述扶手(4)进行限位,所述压板(65)能够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3)的作用下对所述销柱(62)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4)的第一端与所述销柱(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4)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第二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1)包括支撑框架(11)和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
所述操作平台(2)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11)上,且所述登高梯(3)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11)可旋转连接;
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11)上,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用于与所述采油树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1)包括纵向支架(111)和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112);
所述纵向支架(111)与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固定连接,且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位于所述纵向支架(111)的第一侧,每个第一支撑杆(112)的第一端与所述纵向支架(111)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平台(2)与所述纵向支架(111)和每个第一支撑杆(11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支架(111)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112)支撑所述操作平台(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1)包括纵向支架(111)和横向支架(113);
所述纵向支架(111)分别与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和所述横向支架(113)固定连接,且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位于所述纵向支架(111)的第一侧,所述横向支架(113)位于所述纵向支架(111)的第二侧,所述操作平台(2)与所述横向支架(113)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架(113)支撑所述操作平台(2),所述登高梯(3)的第一端与所述横向支架(113)可旋转连接。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杆(13),每个第二支撑杆(13)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11)可旋转连接,每个第二支撑杆(13)的第二端可拆卸的支撑所述登高梯(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还包括加长梯(5),所述加长梯(5)的一端与所述登高梯(3)的第二端可旋转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1)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组卡紧组件(12)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支撑梁(114),每组卡紧组件(12)包括第一卡紧板(121)、第二卡紧板(122)和紧固螺钉(123);
所述第一卡紧板(121)和所述第二卡紧板(122)均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第一卡紧板(121)与与对应的支撑梁(114)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卡紧板(121)的U形开口背向所述支撑梁(114);
所述紧固螺钉(123)的第一端穿过对应的支撑梁(114),且与所述第二卡紧板(122)连接,所述第二卡紧板(122)的U形开口朝向对应的支撑梁(114),所述紧固螺钉(123)能够调整所述第二卡紧板(122)与对应的支撑梁(114)之间的距离,且所述采油树能够夹紧在所述第一卡紧板(121)的U形开口和所述第二卡紧板(122)的U形开口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还包括扶杆(7),所述扶杆(7)竖直固定在所述悬挂架(1)或操作平台(2)上。
CN202010052616.9A 2020-01-17 2020-01-17 作业平台 Active CN111173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2616.9A CN111173477B (zh) 2020-01-17 2020-01-17 作业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2616.9A CN111173477B (zh) 2020-01-17 2020-01-17 作业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3477A CN111173477A (zh) 2020-05-19
CN111173477B true CN111173477B (zh) 2022-05-10

Family

ID=70652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2616.9A Active CN111173477B (zh) 2020-01-17 2020-01-17 作业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347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40928B1 (en) * 2000-02-29 2003-11-04 Hal J. Ridley, Jr. Free-standing, multi-functional, mobile construction aid
CN204941418U (zh) * 2015-07-30 2016-0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油树操作平台
CN205297480U (zh) * 2015-12-15 2016-06-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用碰泵平台
CN107191130A (zh) * 2017-07-28 2017-09-22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折叠挂梯装置
CN207620702U (zh) * 2017-10-25 2018-07-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登高梯
CN209483199U (zh) * 2018-10-16 2019-10-11 武汉海腾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登高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7680B2 (en) * 2002-07-24 2005-02-22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step for a vehicle cargo area
CN101666206B (zh) * 2009-09-09 2012-06-20 天津市金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扶手式护栏及其梯子
US10118556B2 (en) * 2015-07-21 2018-11-06 Douglas Pine Folding step ladder
CN207863423U (zh) * 2018-01-03 2018-09-14 开平天盛卓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可拆卸扶手的作业台
CN208563929U (zh) * 2018-07-03 2019-03-01 上海秦德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活动护栏的登高维修小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40928B1 (en) * 2000-02-29 2003-11-04 Hal J. Ridley, Jr. Free-standing, multi-functional, mobile construction aid
CN204941418U (zh) * 2015-07-30 2016-0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油树操作平台
CN205297480U (zh) * 2015-12-15 2016-06-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用碰泵平台
CN107191130A (zh) * 2017-07-28 2017-09-22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折叠挂梯装置
CN207620702U (zh) * 2017-10-25 2018-07-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登高梯
CN209483199U (zh) * 2018-10-16 2019-10-11 武汉海腾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登高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3477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60014667B1 (ko) 모듈식 비계시스템 및 그것을 위한 연결 접속부재
US5865410A (en) Universal staging bracket
CN206233531U (zh) 门式脚手架及用于该门式脚手架的连接装置
US3420030A (en) Knockdown scaffolding
CN111173477B (zh) 作业平台
CN212773366U (zh) 一种门式脚手架
CN212527439U (zh) 弦管减震座及管桁架加工装置
CN216950221U (zh) 一种高墩爬梯的抱箍附墙装置
CN106368322B (zh)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转换层之间的双向对称倾斜钢柱的安装方法
CN111648577A (zh) 一种绝缘脚手架
CN209653345U (zh) 一种用于不同标高地面的脚手架
CN113716483B (zh) 抽油机的游梁维修组合工装及维修方法
WO2006111603A1 (en) Movable scaffolding
CN206769338U (zh) 建筑用便捷脚手架
CN210977519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钢拱架安装辅助装置
CN210369811U (zh) 一种无级调节脚手架
CN219081073U (zh) 装配式外挂防护系统
CN219974526U (zh) 一种天井落石防护装置
CN213742200U (zh) 一种市政土建施工支架
CN21050830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CN215978516U (zh) 一种新型建筑支撑横梁结构
CN215798184U (zh) 抽油机游梁及驴头维修平台
CN215167849U (zh) 一种双肢张弦梁索夹安装操作平台
CN216974136U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悬挑吊篮作业平台
CN210457254U (zh) 一种塔吊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