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7070A - 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7070A
CN111167070A CN202010125905.7A CN202010125905A CN111167070A CN 111167070 A CN111167070 A CN 111167070A CN 202010125905 A CN202010125905 A CN 202010125905A CN 111167070 A CN111167070 A CN 111167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container
fluid
dynamic resistance
training
huma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59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鹏
赵春英
赵林梁
陆程
高儒
黄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Priority to CN2020101259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7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7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707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63B21/0601Special physical structures of used masses
    • A63B21/0602Fluids, e.g. wa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63B21/065User-manipulated weights worn on user's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包括流体容器和固定装置,所述流体容器内具有流体,所述流体容器内具有供所述流体自由流动的空间,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流体容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流体容器固定在人体上。本发明提供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可在包括运动员进行技术动作训练等任何环境中提供不确定的动态阻力,通过技术动作训练中增加“不稳定因素”的核心区力量训练,在技术动作训练提高运动技术的同时逐步提升人体核心区稳定性和力量,可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性更加完善和巩固,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提高运动员在不确定的动态阻力下完成技术动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训练装备领域,尤其涉及动态抗阻训练装备。
背景技术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所有运动素质的基础。躯干稳定性力量是指对人体躯干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的躯干周围肌群的力量。躯干稳定性的提高,可以有效的确保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保证完成动作时能量或力的有效传递,保证高质量的完成动作。
核心区稳定性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的发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核心区稳定性增加,可减少上、下肢力量传递过程中的力量损耗,从而使力量的表达更充分、更有效。在核心区力量训练中增加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核心区稳定性训练,将成为分析核心区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关键,增加的这一不稳定因素不仅是增加了力量训练的难度,而且为传统力量训练增添新的训练手段。
运动技术是人体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核心区训练本着动力链理论,在完成技术动作过程中,将参与完成动作的肢体连成一个“链”,参与动作完成的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则是链上的一个环节,技术动作的完成是依靠动量在各个环节间的传递实现的,核心区力量就是动量在动力链的传递过程中发挥着“核心区”作用,在上下肢的动量传递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坚固稳定的核心区稳定性可以将来自地面的力量有效传递至上肢,以达到对上肢或所持器械的最大加速或减速的作用,也可以将上肢动量传递给下肢,调整下肢肌群对地面的作用力度,从而提高上下肢或技术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所以核心区力量训练突出了提高力量的传递、协调组合和控制肌肉能力的特点,体现出全身整体性的、多肌群在多个维度内同时参与运动的新理念。
现有的在核心区力量训练中增加的“不稳定因素”的方法主要有采用:气垫、悬吊带、健身球、平衡板、弹力棒、小蹦床等,如悬吊带训练是通过吊索将身体部分或全部悬吊起来,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悬吊带形成的支撑反作用力作为“不稳定因素”,迫使身体不断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而达到提高神经-肌肉本体感受性功能。
但是现有的各种增加了“不稳定因素”的训练方法均无法应用到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中,增加“不稳定因素”的核心区力量训练一般安排在体能训练课中,不仅增加了运动员训练的时间,而且核心区力量训练与技术训练无法有效结合。运动员在核心区力量发生变化后,需要再次对动作技术进行调整,尤其是对于体操、跳水、蹦床等表现难美性项目的技术训练时,运动技能达到巩固阶段后,需要在巩固练习下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性更加完善和巩固。同样,核心区力量和技术动作的同步提高有利于运动员动作的不断巩固。
另外,现有的训练设备无法与专项技术动作有效结合起来。大多是练习一般的核心区力量和稳定性,即使设计出类似专项技术动作的练习,也无法与相关专项使用的器械结合在一起(如蹦床、跳水等)。因此,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是在无干扰的环境下进行的,而在实际赛场对抗过程中,会有不确定的因素以不确定的方式对肌肉进行冲击,阻抗肌肉发力。若是一直无法结合专项技术动作进行核心区训练,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技术动作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影响其竞技能力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可在包括运动员进行技术动作训练等任何环境中提供不确定的动态阻力,通过技术动作训练中进行增加“不稳定因素”的核心区力量训练,在技术动作训练提高运动技术的同时逐步提升人体核心区稳定性和力量,可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性更加完善和巩固,提高运动员在不确定的动态阻力下完成技术动作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包括流体容器和固定装置,所述流体容器内具有流体,所述流体容器内具有供所述流体自由流动的空间,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流体容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流体容器固定在人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流体容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人体上,流体容器内具有供流体自由流动的空间,流体容器内的流体可随人体运动在流体容器内自由流动,流体在流体容器内不定向、不定时的任意流动,对人体提供不确定的动态阻力,通过技术动作训练中进行增加“不稳定因素”的核心区力量训练,在技术动作训练提高运动技术的同时逐步提升人体核心区稳定性和力量,可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性更加完善和巩固,由于不定向、不定时的动态流体阻力的存在,可提高运动员在不确定的动态阻力下完成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同时,流体容器和固定装置可根据个体能力和需求,设置不同重量、不同部位的装置,不仅可以针对运动员的特定部位进行训练,也可对于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肌肉康复锻炼,对于普通人进行核心区稳定性和力量训练同样适用,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为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经济性好,无毒无害,且水的粘度小,利于在流体容器内自由流动,为人体提供不确定的动态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容器为弹性袋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性袋体更利于其内的流体自由流动,提供的动态阻力变化更大,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基带和收紧装置,所述流体容器有一个或者多个,所有的所述流体容器均与所述基带固定连接,所述收紧装置与所述基带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流体容器与人体连接固定,防止因流体流动造成流体容器从人体上脱落,且可保证流体的总量,保证对提供足够大的动态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容器与所述基带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对基带上固定的流体容器进行增减或者更换,根据每个人、每个阶段训练需要的动态阻力不同,将不同数量和重量的流体容器固定在基带上,方便、快捷,提供满足需求的动态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收紧装置为绑带,所述绑带与所述基带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将流体容器简单、方便的固定在人体的各个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容器和/或所述基带上设置有环形扣,所述环形扣沿所述绑带绑定方向设置,所述绑带穿过所述环形扣后将所述流体容器与人体绑定,所述环形扣用于增强所述流体容器与人体的绑定效果。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效果好,可防止运动时流体容器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绑带为魔术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和拆卸方便,且可调节长度,适用于不同胖瘦的人。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容器内的所述流体的总量为所述流体容器容积的1/3~2/3。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既能保证流体在流体容器内能够充分流动,又能够保证提供足以对人体造成阻抗的流体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容器和所述固定装置与人体接触的面为吸汗快干材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更加舒适,可避免潮湿环境下长时间挤压对佩戴人员造成损伤,固定效果好,可防止汗水残留而发生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置多个流体容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设置一个流体容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心式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流体容器;2、流体;3、收紧装置;4、基带;5、环形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的实施例,包括流体容器1和固定装置,流体容器1内具有流体2,流体2优选为水,流体2也可选用其他密度大,粘度低的流体2,流体容器1内具有供流体2自由流动的空间,固定装置与流体容器1固定连接,固定装置用于将流体容器1固定在人体上。
流体容器1优选为弹性袋体,如水袋。
优选的,流体容器1内的流体2的总量为流体容器1容积的1/3~2/3。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固定装置包括基带4和收紧装置3,流体容器1可为一个或者多个,所有的流体容器1均与基带4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如采用魔术贴或者卡扣等方式将流体容器1固定在基带4上,可准备多个装有不同重量流体2的流体容器1,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流体容器1固定在基带4上,在训练的进程中,也可对基带4上的流体容器1进行更换,收紧装置3与基带4固定连接,基带4上设置一个大的流体容器1时,流体2晃动的变化更大,提供的动态阻力变化大;基带4上设置多个流体容器时,便于与人体绑定,不易脱落,可进行部分流体容器1的更换。
收紧装置3为绑带,绑带与基带4固定连接,基带4至少上下平行设置有2条绑带,便于将流体容器1绑紧。
流体容器1和/或基带上设置有环形扣5,环形扣5沿绑带绑定方向设置,绑带穿过环形扣5后将流体容器1与人体绑定,环形扣5用于增强流体容器1与人体的绑定效果,环形扣5采用不锈钢材质或者采用表面防腐处理的金属材质。
绑带可为魔术带,也可为现有的各种带有长度调节的日字扣的连接带,如背包带、安全带结构。
流体容器1、基带4以及收紧装置3与人体接触的面均为柔软的吸汗快干材质,保证穿戴舒适、透气、排汗,固定稳固。
流体容器1、固定装置的尺寸和形状可与人体腿部、臂部、腰部等训练部位相适应,固定装置和流体容器1也可设置为可穿戴背心的形式,本发明提供的动态抗组训练装备可针对人体各个训练部位设计。
流体容器1和固定装置可为同现有的训练沙袋、沙衣类似的结构。
在进行技术动作训练时,将本发明提供的动态抗组训练装备固定在人体上,流体容器1中的流体2随人体的运动产生无规律的动态阻力,人体需要利用核心区力量和稳定性克服阻力的影响,可在进行技术动作训练的同时进行核心区力量和稳定性训练,当运动员进行技术动作训练时,晃动的流体2提供不定向、不定时的动态阻力,可提高运动员在不确定的动态阻力下完成技术动作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不仅适用于运动员,在人们日常锻炼中也可提高锻炼效果,对于遭受损伤后的病人进行肌肉康复性训练时,可调节流体2重量和佩戴位置,提高病人特定部位肌肉康复训练的效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容器(1)和固定装置,所述流体容器(1)内具有流体(2),所述流体容器(1)内具有供所述流体(2)自由流动的空间,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流体容器(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流体容器(1)固定在人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2)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容器(1)为弹性袋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基带(4)和收紧装置(3),所述流体容器(1)有一个或者多个,所有的所述流体容器(1)均与所述基带(4)固定连接,所述收紧装置(3)与所述基带(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容器与所述基带(4)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装置(3)为绑带,所述绑带与所述基带(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容器(1)和/或所述基带(4)上设置有环形扣(5),所述环形扣(5)沿所述绑带绑定方向设置,所述绑带穿过所述环形扣(5)后将所述流体容器(1)与人体绑定,所述环形扣(5)用于增强所述流体容器(1)与人体的绑定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为魔术带。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容器(1)内的所述流体(2)的总量为所述流体容器(1)容积的1/3~2/3。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动态抗阻训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容器(1)和所述固定装置与人体接触的面为吸汗快干材质。
CN202010125905.7A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 Withdrawn CN111167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5905.7A CN111167070A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5905.7A CN111167070A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7070A true CN111167070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5905.7A Withdrawn CN111167070A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70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6801B1 (en) Sports specific tr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513840B2 (en) Club swing training method
US10300326B2 (en) Core amortization time under ten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lomar et al. Determinant physical factors of tennis serve velocity: a brief review
RU2302274C1 (ru) Комплекс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енировки мышц и шлем, жилет, пояс, перчатка, ложемент для предплечья, ложемент для голени, ложемент для стопы, платформа для ног
US20150306454A1 (en) Method of increasing lung capacity for enhanced oxygen exchange using upper appendage during positioning
CN201179297Y (zh) 全方位健身带
CN202942597U (zh) 四肢力量训练器
CN205307699U (zh) 健身器材及其健身滚子装置
CN211752156U (zh) 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
CN111632336A (zh) 一种可穿戴在脚上的多功能健身鞋
CN111167070A (zh) 一种动态抗阻训练装备
Hoogenboom et al. Core stabilization training
CN205434832U (zh) 一种健身器材
US20110306479A1 (en) Exercise Device
CN207679963U (zh) 一种健美体育腕力及臂力训练装置
CN204522112U (zh) 一种改进型橡筋抗阻尼健身器
UA121370C2 (uk) Тренажер-рукохват
Siff The functional mechanics of abdominal exercise
Thurgood et al. Core Strength Training: The Complete Step-by-step Guide to a Stronger Body and Better Posture for Men and Women
CA2393413A1 (en) Exercise training belt
CN2480009Y (zh) 多负荷点标枪专项力量训练器
CN209662529U (zh) 便携式拉力器
RU2326642C1 (ru) Способ оздоровления человека
US8556777B2 (en) Individual workou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