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6017B - 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6017B
CN111166017B CN202010133638.8A CN202010133638A CN111166017B CN 111166017 B CN111166017 B CN 111166017B CN 202010133638 A CN202010133638 A CN 202010133638A CN 111166017 B CN111166017 B CN 1111660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pin
wearable device
connecting part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36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6017A (zh
Inventor
陈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36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60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6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6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6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6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44C5/10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连接带,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子带和第二连接子带,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的第一端相连,第二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的第二端相连,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子带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相连,第一连接子带设置有电连接部,设备主体包括充电电池,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充电插头通过电连接部与充电电池电连接。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存在佩戴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涌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其中,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尤为迅速,已经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青睐。
在通常情况下,可穿戴设备包括连接带和设备主体,设备主体是可穿戴设备的主体部分,可穿戴设备的用电器件集成于设备主体,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设备主体的用电器件(例如显示屏)会耗电,因此可穿戴设备需要定期充电。
在相关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通常配置有充电接头(例如USB接头),连接带与设备主体相连的端部开设有插接槽,设备主体通过充电接头与插接槽之间的插接配合实现装配。当可穿戴设备需要充电时,用户可以将连接带拆卸掉,从而使得充电接头露出,然后将充电接头插入到电源上,最终实现对设备主体的充电。
通过上述充电过程可知,在经过多次反复拆装之后充电接头与插接槽之间的配合会变松,进而会影响连接带与设备主体之间的装配,最终会导致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存在佩戴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子带和第二连接子带,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子带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子带设置有电连接部,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充电电池,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通过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可穿戴设备中,用于实现用户佩戴的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充电插头能够插接在电源上,进而由电源依次通过充电插头和电连接部为充电电池充电,第一连接部能够起到一物两用的作用。由于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子带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可拆卸配合实现用户往身体上佩戴或从身体上拆离,因此,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分离较难损坏可穿戴设备,相比于背景技术中连接带需要反复从设备主体上拆离导致的连接稳定性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提高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扣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卡扣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主体、110-第一接电部件、120-外螺纹件、130-设备壳体、
200-连接带、210-第一连接子带、211-扣环、211a-定位凹陷、2111-绝缘部、2112-金属部、2112a-延伸部、2112b-铰接凹陷、212-卡扣针、2121-针体、2122-绝缘间隔件、2123-铰接凸起、220-第二连接子带、221-连接孔、
300-电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所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和连接带200。
设备主体100为可穿戴设备的主体部分,设备主体100包括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功能器件,例如显示屏、主板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包括充电电池。
连接带200与设备主体100相连,连接带200用于实现可穿戴设备在人体上的佩戴。例如,在可穿戴设备为手表的情况下,连接带200可以为手表带,设备主体100则可以认为是表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带200的种类可以有多种,例如,连接带200可以是皮质带、金属带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连接带200的具体种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带200包括第一连接子带210和第二连接子带220,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100的第一端相连。为了确保佩戴的灵活性及舒适性,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一端通常与设备主体100的第一端相铰接。第二连接子带220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100的第二端相连。同理,第二连接子带220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100的第二端相铰接。
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子带220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实现相连,从而实现可穿戴设备在人体上的佩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子带220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相连,从而实现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子带220之间的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子带210设置有电连接部300,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充电插头通过电连接部300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源(例如电脑)充电连接,最终实现充电电池的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具体的充电过程中,用户可以解除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相连,由于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因此用户可以将第一连接部插入到电源上,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由于第一连接部通过电连接部300与充电电池相连,因此,第一连接部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最终能够实现为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通过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中,用于实现用户佩戴的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充电插头能够插接在电源上,进而由电源依次通过充电插头和电连接部300为充电电池充电,第一连接部能够起到一物两用的作用。由于第一连接子带210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子带220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可拆卸配合实现用户往身体上佩戴或从身体上拆离,因此,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分离较难损坏可穿戴设备,相比于背景技术中连接带需要反复从设备主体上拆离导致的连接稳定性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提高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稳定性。
与此同时,相比于背景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无需在设备主体100上集成充电接头,因此能够避免充电接头对设备主体100内的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设备主体100的体积小型化及轻薄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可以采用多种能够实现电连接,而且同时能够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配合的结构。例如,第一连接部可以为USB插头,第二连接部可以为插孔,USB插头插接到插孔中,进而实现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子带220之间的可拆卸相连。
请再次参考图2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具体结构的可穿戴设备,所公开的可穿戴设备中,第二连接部可以为开设于第二连接子带220上的连接孔221。第一连接部可以包括扣环211和卡扣针212。卡扣针212的第一端铰接于扣环211的第一端,卡扣针21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卡扣针212可跨过扣环211所围的区域,且搭接于扣环211的第二端,从而能够实现可穿戴设备在人体上的佩戴。扣环211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二端,进而方便第二连接子带220的第二端较为灵活地穿过。
扣环211通过电连接部300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第二连接子带220可穿过扣环211,且第二连接子带220通过卡扣针212与连接孔221的插接配合与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二端相连,充电插头包括电连接端子,卡扣针212为电连接端子。在第一连接部插接在电源上的情况下,卡扣针212能够与电源电连接,最终实现充电连接。上述结构的第二连接部结构较为简单,而且较容易实现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如上文所述,扣环211可以通过电连接部300与充电电池电连接,扣环211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扣环211可以包括绝缘部2111和金属部2112,绝缘部2111与金属部2112固定相连,卡扣针212的一端铰接于金属部2112,金属部2112与电连接部300电连接。绝缘部2111能够减少充电插头的漏电概率。
可选的方案中,金属部2112可以为两个,且间隔设置。绝缘部2111与金属部2112围成扣环211。两个金属部2112均包括延伸至扣环211所围的区域内的延伸部2112a,卡扣针212的一端铰接设置于金属部2112的延伸部2112a之间,从而实现整个卡扣针212与扣环211的第一端的铰接。上述结构的金属部2112能够方便卡扣针212与扣环211之间的铰接。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卡扣针212可以包括两个针体2121、绝缘间隔件2122和两个铰接凸起2123,绝缘间隔件2122设置于两个针体2121之间,两个铰接凸起2123分别设置于两个针体2121相背的两侧,两个延伸部2112a相对的两侧均开设于铰接凹陷2112b,两个铰接凸起2123分别铰接于两个延伸部2112a的铰接凹陷2112b内,两个针体2121可以分别通过相对应的铰接凸起2123与相对应的金属部2112电连接,从而更容易形成充电回路。
为了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铰接凸起2123可以为弹性针。具体的,铰接凸起2123可以为POGO PIN端子。在此种情况下,铰接凸起2123在弹力的作用下能够更好地与铰接凹陷2112b配合,从而确保铰接的情况下,还能够实现更稳定地电接触连接。
可选的方案中,扣环211的第二端可以开设有定位凹陷211a,卡扣针212的第二端与定位凹陷211a定位配合,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子带22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卡扣针212的第二端与定位凹陷211a卡接配合,从而能够提高定位配合的效果。
如上文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以为连接孔221,具体的,连接孔221可以为至少两个,连接孔221在第二连接子带220的延伸方向排列。在具体的佩戴过程中,第一连接部可以与至少两个连接孔221中的一个可拆卸连接,用户可以选择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连接孔221,从而实现调节佩戴松紧度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连接部300用于实现第一连接部与充电电池之间的电连接,电连接部300的种类可以有多种,例如,电连接部300可以为导线。请再次参考图1和图2,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连接部300可以为设于第一连接子带210上的FPC,FPC贴设于第二连接子带220的表面。或者,FPC设置于第二连接子带220之内。具体的,FPC可以与第二连接子带220注塑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腰带、项链等,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种类的可穿戴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可穿戴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子带和第二连接子带,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子带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子带设置有电连接部,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充电电池,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通过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子带上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扣环和卡扣针,所述卡扣针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扣环的第一端,所述卡扣针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卡扣针可跨过所述扣环所围的区域,且搭接于所述扣环的第二端,所述扣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所述扣环通过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子带可穿过所述扣环,且所述第二连接子带通过所述卡扣针与所述连接孔的插接配合与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充电插头包括电连接端子,所述卡扣针为所述电连接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包括绝缘部和金属部,所述绝缘部与所述金属部固定相连,所述卡扣针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金属部,所述金属部与所述电连接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部为两个,且间隔设置,所述绝缘部与所述金属部围成所述扣环,所述金属部均包括延伸至所述扣环所围的区域内的延伸部,所述卡扣针的一端铰接设置于两个所述金属部的所述延伸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针包括两个针体、绝缘间隔件和两个铰接凸起,所述绝缘间隔件设置于两个所述针体之间,两个所述铰接凸起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针体相背的两侧,两个所述延伸部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铰接凹陷,两个所述铰接凸起分别弹性铰接于两个所述延伸部的所述铰接凹陷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凸起为弹性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的第二端开设有定位凹陷,所述卡扣针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凹陷定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针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凹陷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孔在所述第二连接子带的延伸方向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子带上的FPC,所述FPC贴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子带的表面或所述FPC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子带之内。
CN202010133638.8A 2020-02-28 2020-02-28 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111166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3638.8A CN111166017B (zh) 2020-02-28 2020-02-28 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3638.8A CN111166017B (zh) 2020-02-28 2020-02-28 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6017A CN111166017A (zh) 2020-05-19
CN111166017B true CN111166017B (zh) 2021-12-24

Family

ID=70621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3638.8A Active CN111166017B (zh) 2020-02-28 2020-02-28 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60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6840B (zh) * 2020-09-18 2022-1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05755U (zh) * 2013-08-14 2014-04-02 杜林辉 一种两用自行车表
CN104850002A (zh) * 2015-06-01 2015-08-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充电组件及可更换表带的手表
CN104983142A (zh) * 2015-07-28 2015-10-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表及其表带组件
CN105054506A (zh) * 2015-07-28 2015-11-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表及其表带组件
CN105661768A (zh) * 2016-03-17 2016-06-15 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 带usb接头的智能腕带
CN105982403A (zh) * 2015-03-16 2016-10-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带子及电子设备
CN205644620U (zh) * 2016-04-18 2016-10-12 屈建华 一种手环u盘
CN209436419U (zh) * 2018-12-20 2019-09-27 深圳十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充当充电线的智能手环
CN209862518U (zh) * 2018-08-09 2019-12-31 梁展 一种可充电腕带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05755U (zh) * 2013-08-14 2014-04-02 杜林辉 一种两用自行车表
CN105982403A (zh) * 2015-03-16 2016-10-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带子及电子设备
CN104850002A (zh) * 2015-06-01 2015-08-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充电组件及可更换表带的手表
CN104983142A (zh) * 2015-07-28 2015-10-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表及其表带组件
CN105054506A (zh) * 2015-07-28 2015-11-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表及其表带组件
CN105661768A (zh) * 2016-03-17 2016-06-15 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 带usb接头的智能腕带
CN205644620U (zh) * 2016-04-18 2016-10-12 屈建华 一种手环u盘
CN209862518U (zh) * 2018-08-09 2019-12-31 梁展 一种可充电腕带
CN209436419U (zh) * 2018-12-20 2019-09-27 深圳十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充当充电线的智能手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6017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05328B1 (ko) 전기 커넥터가 제공된 손목시계
US20180337542A1 (en) Wearable power supply and hand worn mobi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O2017008546A1 (zh) 一种腕表充电组件及腕表
DE202016003544U1 (de) Tragbarer Computer mit elektronischem Band und Befestigungen dafür
TWI621939B (zh) 配戴式電源及具備此種電源的手戴式行動裝置
CN106849236B (zh)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充电器
TW201517839A (zh) 可攜式模組堆疊裝置
CN111262327B (zh) 可穿戴设备
CN111166017B (zh) 可穿戴设备
CN107637927B (zh) 具有内置充电结构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13937514U (zh) 表带、表体、充电装置及手表
CN212574369U (zh) 一种充电表带及具有该充电表带的穿戴式设备
CN211266521U (zh) 一种充电器和一种可充电手表
CN210895009U (zh) 智能手表
CN211628014U (zh) 带有智能附件的手表及手表体
CN204349535U (zh) 一种手表移动充电装置
CN212754579U (zh) 腕部佩戴设备
CN209732782U (zh)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CN212650525U (zh) 表带及具有该表带的穿戴设备
CN206116827U (zh) 一种智能手环
CN218273122U (zh) 一种腕带设备及腕带设备充电器
CN212488808U (zh) 增加电池容量可穿戴设备
CN220673034U (zh) 可穿戴设备以及表带组件
CN216651536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10535754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