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5931A - 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5931A
CN111165931A CN202010153219.0A CN202010153219A CN111165931A CN 111165931 A CN111165931 A CN 111165931A CN 202010153219 A CN202010153219 A CN 202010153219A CN 111165931 A CN111165931 A CN 111165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protective
air inlet
air
filt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32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铁岩
张会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532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5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5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5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2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with controlled temperature
    • A41D13/0053Cooled garments
    • A41D13/0056Cooled garments using evaporative effe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10Heat retention or warming
    • A41D2400/14Heat retention or warming infla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至少包括防护服、风扇、过滤层及控制器,防护服上至少设有三个进出气孔,风扇至少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进出气孔上;过滤层设置于进出气孔处和/或风扇外侧;控制器与风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风扇的正转和反转。通过风扇正转向防护服内注入空气,通过空气在防护服内和人体之间流动、并带走人体散发出的热量,达到降低防护服内的温度、减少穿戴人员出汗量、增加了穿戴人员的舒适感之目的,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健康;通过风扇反转能够将防护服内的空气排出,同时吹掉过滤层外侧拦截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保障过滤层的过滤效果和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医疗安全的重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风险也在逐渐提高。医护人员在护理病人时,为了保护自身不受感染,需要穿着防护服。
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较大,导致患者数量远大于医护人员的额定服务数量,医护人员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工作,由于防护服密不透风,致使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后身体所产生的热量在防护服内堆积,出现闷热、出汗的状况,不仅感觉不舒适,还增加了无谓的体力消耗,严重时会出现缺水、体力透支而昏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本发明通过多个风扇向防护服内注入空气和/或抽出空气,通过空气在防护服内和人体之间流动,带走了人体散发出的热量,达到降低防护服内的温度、减少穿戴人员出汗量、增加了穿戴人员的舒适感同时冲洗掉过滤层上的异物,保障过滤层及防护服能够长时间高效使用之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至少包括:
防护服,防护服上至少设有三个进出气孔,所述进出气孔可以作为空气流入通道、也可以作为空气排出通道;
风扇,至少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进出气孔上;
过滤层,设置于进出气孔处和/或风扇外侧;
控制器,与所述风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风扇的正转和反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进出气孔的数量大于风扇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每个风扇间歇轮换进行正转或反转运行状态的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当风扇正转时,向防护服内注入空气,同时将空气中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拦截在过滤层外侧;
当风扇反转时,将防护服内空气经进出气孔排出,同时吹掉过滤层外侧拦截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
更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第二风扇;
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均正转时,向防护服内注入空气,同时将空气中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拦截在过滤层外侧;
当第一风扇正转、第二风扇反转时,或第一风扇反转、第二风扇正转时,将防护服内空气经进出气孔排出,同时吹掉过滤层外侧拦截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风扇通过电池供电,所述电池、控制器通过腰带固定在防护服外侧的腰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风扇与进出气孔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风扇通过不干胶层或魔术贴固定在进出气孔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风扇外侧设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位于过滤层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层与弹性缩口圈,防护层向其一侧凸起、另一侧凹陷处边缘设有弹性缩口圈;相应地,在所述风扇外圈表面设有与弹性缩口圈配合的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防护服采用全封闭式防护服。所述全封闭式防护服在前部或背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拉链。工作人员穿戴防护服后,通过拉上拉链实现防护服全封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过滤层采用熔喷布层或HEPA微粒滤网。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优选为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有两个运行模式:其一是正转工作模式,即第一风扇、第二风扇都正转向防护服内充气;其二是反冲洗工作模式,即第一风扇正转、第二风扇反转,或第一风扇反转、第二风扇正转,间隔设定时长后原来正转的风扇倒换成反转,原来反转的风扇倒换成正转。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控制按钮或触摸屏,用来选择启动/关闭模式、正转工作模式及反冲洗工作模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通过风扇正转向防护服内注入空气,通过空气在防护服内和人体之间流动、并带走人体散发出的热量,达到降低防护服内的温度、减少穿戴人员出汗量、增加了穿戴人员的舒适感之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热量在防护服内堆积、出现缺水、体力透支的难题,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健康;通过风扇反转能够将防护服内的空气排出,同时吹掉过滤层外侧拦截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保障过滤层的过滤效果和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过滤层设置于第一进出气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过滤层设置于第二进出气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过滤层设置于第一风扇进气口与防护罩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过滤层设置于第二风扇进气口与防护罩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风扇、第二风扇通过魔术贴固定在防护服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防护服、11-第一进出气孔、12-第二进出气孔、13-第三进出气孔、14-拉链、2-过滤层、3-控制器、4-第一风扇、41-第一凹槽、5-第二风扇、51-第二凹槽、6-电池、7-腰带、8-不干胶层、9-魔术贴、91-子魔术贴、92-母魔术贴、10-防护罩、101-防护层、102-弹性缩口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6所示,本发明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包括防护服1、风扇、过滤层2及控制器3。
本实施例中,防护服1上设有第一进出气孔11、第二进出气孔12、第三进出气孔13,以上的三个进出气孔不仅可以作为空气流入通道、也可以作为空气排出通道。风扇的数量为两个,具体为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其中第一风扇4安装在第一进出气孔11上,第二风扇5安装在第二进出气孔12上。本发明中第一进出气孔11、第二进出气孔12优选设置于防护服1的腿部,第三进出气孔13优选设置于防护服1的肩部。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进出气孔11、第二进出气孔12与第三进出气孔13之间的距离越远,降温效果越好,其原理是空气在防护服1内流动距离越长,能够带走的热量越多;并且第一进出气孔11、第二进出气孔12的位置要比第三进出气口13的位置低,这是因为进入防护服1内的冷空气遇热升温后密度变小会产生向上飘升运动,有利于空气流动、减少通风阻力、降低风扇的功耗。
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第一风扇4通过不干胶层8与第一进出气孔11固定,第二风扇5通过不干胶层8与第二进出气孔12固定。防护服1被使用完毕后,可将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从不干胶层8处取下多次利用,防护服1通过消毒、毁形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一风扇4通过魔术贴9与第一进出气孔11固定,第二风扇5通过魔术贴9与第二进出气孔12固定,所述魔术贴9包括子魔术贴91、母魔术贴92。通过子魔术贴91、母魔术贴92的粘合与分离,实现了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固定在上述的三个进出气孔处,以及从上述三个进出气孔处分离,操作便捷。
本实施例中,过滤层2可以设置于第一进出气孔11处、第二进出气孔12处、第三进出气孔13处,或设置于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的外侧;或同时设置于第一进出气孔11处、第二进出气孔12处、第三进出气孔13处,以及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分别与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的正转及反转。所述控制器3能够控制每个风扇间歇轮换进行正转或反转运行状态的切换。所述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通过电池6供电,所述电池6、控制器3通过腰带7固定在防护服1外侧的腰部。具体地,控制器3、电池6通过导线与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电性连接,导线可以贴防护服1外部固定。当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均正转时,向防护服1内注入空气,同时将空气中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拦截在过滤层2外侧;当第一风扇4正转、第二风扇5反转时,或第一风扇4反转、第二风扇5正转时,将防护服1内空气经上的进出气孔排出,同时吹掉过滤层2外侧拦截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5所示,所述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的外侧均设有防护罩10,且防护罩10位于过滤层2外侧。所述防护罩10包括防护层101与弹性缩口圈102,防护层101向其一侧凸起、另一侧凹陷处边缘设有弹性缩口圈102;相应地,在所述第一风扇4外圈表面设有与弹性缩口圈102配合的第一凹槽41、第二风扇5外圈表面设有与弹性缩口圈102配合的第二凹槽51。当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的外侧未安装防护罩10的情况下,过滤层2通过橡皮圈(图中未示)包覆固定在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服1采用全封闭式防护服。所述全封闭式防护服在前部或背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拉链14。工作人员穿戴防护服后,通过拉上拉链14实现防护服全封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2采用熔喷布层,所述熔喷布层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纤维直径1~5微米,这些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可用于空气、液体过滤材料、隔离材料、吸纳材料、口罩材料、保暖材料及擦拭布等领域。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层2可以采用HEPA微粒滤网。所述HEPA微粒滤网为一种多层折叠的滤网,所述HEPA微粒滤网的滤净功能与其表面积成正比,展开所述HEPA微粒滤网,展开后的面积比折叠时增加15倍,所述HEPA微粒滤网能过滤空气中小于0.3微米的微粒,如空气中悬浮的细菌、病毒、真菌孢子、花粉、石棉等,滤净率至少达99.97%,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品质要求严格的医院、实验室及精密生产车间等场所。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3优选为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控制器2设置有两个运行模式:其一是正转工作模式,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都正转向防护服1内充气;其二是反冲洗工作模式,即第一风扇4正转、第二风扇5反转,或第一风扇4反转、第二风扇5正转,间隔设定时长后原来正转的风扇倒换成反转,原来反转的风扇倒换成正转。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3上设有控制按钮或触摸屏(图中未示),用来选择启动/关闭模式、正转工作模式及反冲洗工作模式。
本发明中,以过滤层2分别设置于第一进出气孔11、第二进出气孔12为例,来说明本发明正转工作模式及反冲洗工作模式的过程。设定正转工作模式的时长为T1、反冲洗工作模式的时长为T2、风扇每次反转运行时长为T3、风扇反转运行总次数为n,其中:T2=T3×n。
本发明正转工作模式中,医护人员穿好防护服1之后,使用腰带7将电池6及控制器3固定在腰间,将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的导线与电池6和控制器3连接,打开控制器3的启动按钮启动第一风扇4及第二风扇5,这时外部空气经过防护罩10的防护层101进入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经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加压后经过滤层2过滤后分别通过第一进出气孔11和第二进出气孔12进入到防护服1之内。进入防护服1内的空气经过防护服1与人体之间的空隙向上流动,最后经第三进出气孔13外侧的过滤层2排出防护服1之外。这样经过冷空气在防护服1与人体表面之间流动,就会将人体散发的热量带走并排出防护服1之外,降低防护服1与人体之间的温度和湿度,减少人体出汗,提高医护人员的舒适感。
当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执行正转工作模式时长达到T1时,控制器3发出指令第一风扇4改成反转、第二风扇5继续保持正转,此时防护服1外部冷空气经防护罩10的防护层101进入第二风扇5,经第二风扇5加压后通过第二进出气孔12处过滤层2进入防护服1之内,防护服1之内的空气流经第一进出气孔11处过滤层2后,经第一风扇4抽吸加速从防护罩10的防护层101排出,这样防护服1内的空气由内向外通过过滤层2时就会将附着在过滤层2外侧的灰尘、细小微粒、病毒、细菌冲走;当第一风扇4反转时长达到T3时,控制器3发出指令第一风扇4改成正转,同时第二风扇5改成反转,此时防护服1外冷空气经防护罩10的防护层101进入第一风扇4,经第一风扇4加压后通过第一进出气孔11处过滤层2进入防护服1之内,防护服1之内的空气流经第二进出气孔12处过滤层2后,经第二风扇5抽吸加速从防护罩10的防护层101排出,这样防护服1内的空气由内向外通过过滤层2时就会将附着在过滤层2外侧的灰尘、细小微粒、病毒、细菌冲走。当第二风扇5反转时长达到T3时控制器3发出指令再次让第一风扇4改成反转,同时第二风扇5改成正转;当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的反转次数之和等于设定值n时反冲洗工作模式结束,控制器3发出指令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均执行正转工作模式,等到再次达到时长T1时再次切换成反冲洗工作模式运行。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风扇正转向防护服内注入空气,通过空气在防护服内和人体之间流动、并带走人体散发出的热量,达到降低防护服内的温度、减少穿戴人员出汗量、增加了穿戴人员的舒适感之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热量在防护服内堆积、出现缺水、体力透支的难题,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健康;通过风扇反转能够将防护服内的空气排出,同时吹掉过滤层外侧拦截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保障过滤层的过滤效果和寿命。
应可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文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发明能够具有其他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文公开和限定的本发明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本文所述的实施例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防护服,防护服上至少设有三个进出气孔;
风扇,至少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进出气孔上;
过滤层,设置于进出气孔处和/或风扇外侧;
控制器,与所述风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风扇的正转和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气孔的数量大于风扇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每个风扇间歇轮换进行正转或反转运行状态的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
当风扇正转时,向防护服内注入空气,同时将空气中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拦截在过滤层外侧;
当风扇反转时,将防护服内空气经进出气孔排出,同时吹掉过滤层外侧拦截的灰尘、微小颗粒、细菌、病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通过电池供电,所述电池、控制器通过腰带固定在防护服外侧的腰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与进出气孔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通过不干胶层或魔术贴固定在进出气孔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外侧设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位于过滤层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层与弹性缩口圈,防护层向其一侧凸起、另一侧凹陷处边缘设有弹性缩口圈;相应地,在所述风扇外圈表面设有与弹性缩口圈配合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采用全封闭式防护服。
CN202010153219.0A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 Pending CN111165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3219.0A CN111165931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3219.0A CN111165931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5931A true CN111165931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3219.0A Pending CN111165931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59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7576A (zh) * 2020-06-23 2020-09-15 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防护服
CN111789316A (zh) * 2020-07-20 2020-10-20 中物科技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生物降解防护服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7576A (zh) * 2020-06-23 2020-09-15 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防护服
CN111789316A (zh) * 2020-07-20 2020-10-20 中物科技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生物降解防护服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16608B1 (ko) 미세 입자 제거용 고체산소 내장형 마스크
CN111134390A (zh) 一种充气冷却式防护服
CN111165931A (zh) 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
CN207744735U (zh) 一种海洋生物材料防雾霾口罩
KR20190118793A (ko) 마스크형 공기청정 시스템
CN107736658A (zh) 高弹性非织造布口罩
CN211794405U (zh) 一种充气冷却反冲洗式防护服
CN211885011U (zh) 一种反吹过滤口罩
CN212728939U (zh) 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
CN204540901U (zh) 真丝抗菌口罩
CN111202925A (zh) 一种反吹过滤口罩及使用方法
CN107890615A (zh) 一种多功能模块化空气净化器
CN115363294A (zh) 一种充气冷却式防护服
CN212212758U (zh) 一种可更换内垫的口罩
CN215531827U (zh) 一种新型除湿的中药口罩
CN212088217U (zh) 一种具有弧形边缘的口罩
CN215455631U (zh) 一种佩戴牢固的医用口罩
CN215381651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汗布口罩
CN215075678U (zh) 一种一次性弹性平面口罩
CN211961010U (zh) 一种设有铜纤维层的无绳口罩
CN212678426U (zh) 一种可调节的儿童用一次性口罩
CN212971755U (zh) 一种高效防护口罩
CN104705843B (zh) 一种真丝抗菌口罩
CN212545667U (zh) 可置换式的贴合透气挂耳口罩
CN213663791U (zh) 一种工业用新型防静电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