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3658A - 姿势恢复服装装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姿势恢复服装装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3658A
CN111163658A CN201980001437.8A CN201980001437A CN111163658A CN 111163658 A CN111163658 A CN 111163658A CN 201980001437 A CN201980001437 A CN 201980001437A CN 111163658 A CN111163658 A CN 111163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ment
wearer
posture
elastic band
elast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14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斯蒂芬·H·利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fg Processing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fg Processing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024,88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020262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125,40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47832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Ifg Processing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fg Processing Hold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63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3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9/00Undergarments
    • A41B9/06Undershirts; Chemi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00Garments
    • A41D1/04Vests, jerseys, sweater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15Sports garments other than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1D13/0007 - A41D13/088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0512Neck or shoulders ar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12Surgeons' or patients' gowns or dresses
    • A41D13/1236Patients' garments
    • A41D13/1245Patients' garments for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2Orthopaedic corsets
    • A61F5/026Back straightening devices with shoulder braces to force back the shoulder to obtain a correct curvature of the sp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or handkerchief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1B2400/32Therapeutic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or handkerchief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1B2400/38Shaping the contour of the body or adjusting the fig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32Therapeutic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38Shaping the contour of the body or adjusting the fig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Nurs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持本体感受姿势恢复与再平衡的可穿戴服装装置、设计和制造方法。该可穿戴装置可以是独立的,或者作为衬里整合到任何外层衣服中以供日常穿着,具有附加治疗姿势矫正功能。可穿戴装置维持透气性、日常穿着舒服性,改善功能、运动范围和美感。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穿戴技术服装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姿势恢复服装装置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PCT国际申请要求如下申请案的优先权:于2019年3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6/362,548号,其是于2018年7月31日提交的名称为“姿势、表现、恢复服装装置系统(POSTURE,PERFORMANCE,RECOVERY GARMENT DEVICE SYSTEM)”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6/051,155号的部分接续申请案,其是于2018年7月1日提交的名称为“姿势、表现、恢复服装装置系统(POSTURE,PERFORMANCE,RECOVERY GARMENT DEVICE SYSTEM)”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6/024,881号的部分接续申请案,其要求于2018年5月17日提交的名称为“力量、姿势、恢复服装装置系统(POWER,POSTURE,RECOVERY GARMENT DEVICE SYSTEM”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672,932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有申请案的内容在此全部以引证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可穿戴技术服装装置(设计和制造方法),其配置为被缝合或整合至任何服装中以获得美感、舒适和维持治疗功能。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穿戴服装装置、设计、功能和制造方法,用于姿势矫正、肌肉再平衡、职业伤害风险预防、以及运动表现、康复增强空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穿戴技术服装装置、设计、功能和制造方法,其支持和增强本体感受姿势再平衡、矫正慵懒姿势、运动增强以及维持姿势对准、功能和美感。
背景技术
姿势矫正衬衫已经存在并已使用了好几年,主要目标是刺激身体的关节和肌肉更好地对准和定姿(脊柱的轻微S形是黄金标准)。保持良好姿势的重要性是该领域的健康专业人员和非专家众所周知且接受的理念。良好的姿势有助于维持定期健康(背部、肩部、颈部疼痛等)和改善运动表现,因为在动态活动期间不良姿势会导致生物力学和身体运动效率低下。实际上,在动力学运动链中的任何点处的破坏也可能影响下游功能。上身的不良姿势通常分为“肩部前倾”、“胸椎前曲”和/或“胸椎的左/右倾斜”。此外,由不良姿势产生的低效身体运动不允许充分利用肌肉运动范围和力量,并且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导致重复性伤害。
对于患有背部、颈部和其它疼痛的患者的典型恢复方法包括去看脊椎按摩师或物理治疗或者寻求整形外科医生评估。这种矫正不良姿势的医疗程序涉及注射、药物治疗、康复和可能的手术矫正。由于许多人无法承担长时间和昂贵的脊椎按摩师治疗(短期或长期治疗)的时间或成本,因此市场上存在对负担得起的方法和系统的需要,以矫正和维持个体的姿势,从而试图提供:
a)矫正的功能解剖学;
b)改善的肌肉效率;
c)改善的疼痛缓解和使用者的最小疼痛;以及
d)良好习惯的创造,以便使得个人在开始时不会出现与不良姿势有关的疼痛。
第一次尝试使用可穿戴服装来改善影响姿势和动觉状态的生物力学因素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苏联太空计划,为了抵消长期失重的影响。这种被称为Adeli套装的装置用于治疗患有由于神经疾病所引起的姿势残疾的儿科患者,神经疾病会导致脑损伤或脊髓损伤。其设计相对简单,涉及主要关节之间的弹性连接,特别是对抗性肌肉对的目标位置。然而,由于肌肉激活的动力学链的破坏,所以仍然存在可能使身体变得失衡的许多其它方式和程度。
大体上专注于平衡和姿势概念的肌肉有时被称为重力和反重力肌肉;其是为直立生物提供将重心(COG)维持在稳定支撑基础内的能力的工具。当竖直线从重心向下,直接向下穿过该支撑基础时,可以获得直立平衡。任何失衡都会导致代偿异常,这会影响身体整个肌肉骨骼系统的对准。优化的姿势对准对于抵消对抗身体的恒定向下的重力是至关重要的。当肌肉骨骼架构的直立力和向下的重力平衡时,肌肉能够以最少的工作量起作用,即,峰值效率。
当直立的身体保持更好的姿势时,在肌肉、韧带和骨骼上施加较小的应力和应变量,因而提高其效率并且从长远来看增加骨密度和肌肉质量。与重力相反的所谓的反重力肌肉有助于维持直立平衡的姿势。对于下身,这些肌肉由比目鱼肌组成,即,由腿的伸肌、臀大肌、股四头肌组成。对于上身和背部的肌肉,这些肌肉包括斜方肌、菱形肌和肩部周围的几个较小肌群(诸如,小圆肌和肩胛骨下肌)。此外,颈枕肌群将头部维持在直立位置,因而防止其前倾。这些肌肉群同时在本体感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真皮表面的本体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将关于脚部压力的关键信息发送至抗重力肌肉。这些肌肉的任何弱化加上连续工作的重力会导致不良的姿势稳定性,这会影响肌肉功能。如果不进行治疗,这最终会导致关节退化和畸形,诸如,足部的结构性塌陷。姿势对准对于维持肌肉的正常长度-张力关系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动态姿势期间,确定身体段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自身对准的容易性。对这种对准的任何破坏都会使身体的动力学链失去平衡,使得这个人容易受到许多伤害。了解我们在控制重力对肌肉和结构的影响方面的局限性应该成为治疗方案的基础。
作为一种治疗选项,创造了姿势衬衫和腰带以满足姿势矫正的新兴需求。姿势衬衫和腰带通常包含不能模仿自然解剖运动的竖直带。这些竖直带采取了错误的方法来矫正穿戴者的姿势,即,该带并未集中于本体感受矫正来实现自然的姿势对准,而是集中于力量。该力产生不自然的对准,这可能以更好姿势的向外外观向后推动穿戴者的肩部,但实际上不能实现太大的短期或长期的成功。当后肌群(即,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和前肌群(前锯肌等)均施加相同的力量时,实现胸椎的自然姿势对准,因而允许身体平衡。因此,在该空间创造的服装针对这种自然(本体感受)平衡;然而,由于一些限制(包括上文列出的限制),所以这些服装不能完全实现该目标。
更进一步地,这些公司使用的竖直带终止于臀部的底部,导致不自然的拉力,这迫使肩部回到不适当且不自然的位置,这并不模仿自然的解剖运动。对应的附图将是某人从后面抓住一个人的衬衫的底部并将其向下拉且将其塞在一个人的臀部下面;这当然会迫使一个人的肩部向后且端正姿势,但其也会使姿势以不正确的形式对准并且证明非常不舒服。例如,一种这类衬衫是由具有弹性带的棉质主体制成的,弹性带附接在每个肩部的前面,平行于脊柱在背部上延伸,并且在底部接缝处连接。该相同的衬衫不仅在解剖学上不正确,而且非常紧(由莱卡氨纶材料制成),因此不透气且不舒服。所需要的构造方法也会导致这些衬衫需要全长,这可能会使得变热和出汗。
莱卡氨纶材料不仅需要使用者非常紧密的穿戴,而且还不雅观且不时髦,并且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商业用途,因为顾客不会倾向于将该服装作为其唯一的穿戴层。通过在莱卡氨纶上面穿戴附加层以覆盖姿势矫正服装的难看人造材料层,透气性问题与附加的紧密层相结合。由于该组合,所以个人通常会停止穿着莱卡氨纶制作的姿势衬衫,因而破坏了在姿势对准中建立良好习惯的过程。由于每个因素都增加了附加负面特征,所以所有这些问题结合起来阻止患者的穿戴和顺应性。
一种用于矫正姿势的治疗方法涉及身体的本体感受感觉。有机体使用本体感受来维持其身体在空间中的方向的内部模型,这是一种精神化身,其代表了心灵对其肢体运动方式的最佳猜测。当初级运动皮质发出信号使肌肉燃烧时,其也会发出输出信号(efference signal),也称为推测放电。已经假设该第二信号在感觉皮层网络不可避免地受到前述运动的刺激时会抑制感觉皮层网络的后续发射。治疗应用的本体感受可以通过强化和随后使传入的本体感受移动性控制输入正常化来进行解释。
本体感受矫正技术的一种形式不是利用竖直带,而是利用水平带,水平带使菱形肌和上斜方肌在水平运动中收缩,这使肩胛骨朝着脊柱移动并且因此在解剖学上是正确的。这种自然的姿势矫正是有效的,因为其在物理上(通过解剖学上正确的方式)矫正了穿戴者的姿势并且然后在矫正之后被动地影响姿势。这是由于水平带在穿戴者身上施加的自然张力而实现的,这使得穿戴者希望处于姿势正确的形式下,而不会有竖直带的力不断地拉动肩部并向下拉到臀部区域。
附加系统包括:US4202327、US4957103、US5158531、US5451200、US5599286、US571867、US610287、US621392、US644009、US6676617、US6936021、US7134969、US715324、US739555、US766212、US787138、US8047893、US8083693、US8308670、US851661、US855684、US879521、US879521、US8887315、US8905956、US8910317、US893223、US900986、US916785、US916816、US9226534、US9439459、US9445932、US945691、US950428、US988370、US993123、US20040107479、US20050197607、US20060000478A1、US20090062704、US20100192274A1、US20120078149、US20120174282、US20130047313、US20130053744、US20130090521、US20130103079、US20140058307、US20140100501、US20140221893和US20150040286A1。
然而,现有技术参考文献都没有提供有效地矫正穿戴者的姿势的本体感受设计。存在对更舒适的和本体感受的机织织物姿势再平衡服装的需要,该服装使用解剖学上正确的运动来矫正穿戴者的姿势,该运动允许肩部移动性,透气且美观以促进患者的顺应性,并且不会太紧以至于穿戴者觉得热和不舒服。
因此,本发明是一种旨在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本体感受姿势再平衡设计、装置、功能及其制造方法的更舒适、时尚的本体感受机织织物可穿戴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更舒适的本体感受机织织物姿势再平衡服装,该服装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整合到任何其它服装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机织织物姿势再平衡服装及其制造方法的更舒适的本体感受可穿戴技术设计与功能,该服装使用解剖学上正确的运动来矫正穿戴者的姿势,这允许肩部对正、消除慵懒姿势、增加肩部和颈部移动性、透气且美观以促进穿戴者的顺应性、不会紧绷以至于穿着热和不舒服,并且可以整合到任何服装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技术服装及其制造方法,该服装解决了缺乏患者顺应性的问题,因为该服装使用水平张力而不是竖直张力来进行正确的解剖学姿势矫正并且可以整合到任何服装中,因而实现透气性、服装对美观的更大选择范围,并且实现了人体生物力学和运动学在日常生活活动(ADL)中的更好的直立姿态和功能、以及颈部、肩部和脊柱损伤患者的更好生活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矫正穿戴者姿势的可穿戴技术服装装置来实现,该服装装置包括:网状主体;以及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该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具有粘附至该带的至少一个接缝,其中,该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配置为通过将肩胛骨自然拉到正确姿势对准来矫正穿戴者的姿势。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是透气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具有(多个)可变尺寸。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具有各种尺寸。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具有(多个)可变尺寸,并且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具有各种尺寸。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根据穿戴者的尺寸和姿势具有各种厚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的尺寸和形状至少覆盖穿戴者身体的上躯干。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的尺寸和形状覆盖穿戴者身体的整个躯干。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的尺寸和形状覆盖背部、胸部、躯干的侧面、手臂、肩部、和/或其部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技术设计与功能装置构造为覆盖胸部、颈部、背部、肩部、手臂、臀部和下体、和/或其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构造作为用于覆盖背部、颈部、肩部、手臂和下体、和/或其部分的敞开服装。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构造作为在胸部处打开的或缺少胸部的中心部分的敞开服装。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可穿戴技术可以设计并构造作为独立服装或者作为各种服饰形式的内衬,各种服饰形式选自所有服装,包括所有性别服装、上身与下身服装、上身与下身服饰覆盖物,适合于用于汗衫的服饰、内衣和外衣服饰。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包括以各种尺寸和形状、长度和宽度来竖直分段的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包括多条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
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带由78%的涤纶和22%的弹力尼龙的材料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带可以由70%的涤纶和30%的弹力尼龙的材料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带可以由90%的涤纶和10%的弹力尼龙的材料制成。带材料可以由可变织物的组合制成,可变织物包括涤纶、弹力尼龙、其它合成或非合成材料、或有机材料的变型。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设置安装在服装装置的后部。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设置安装在服装装置的上后部。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带可以从肩胛骨的上部角上方或下方延伸至肩胛骨冈上方或下方或者肩胛骨的下部角上方或下方。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弹性带设置在装置内,以便使得在使用中,弹性带主要沿着穿戴者的肩胛骨旋转肌、菱形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前锯肌、背阔肌和/或三角肌延伸。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使用中,弹性带设置在穿戴者的上背部、肩部和/或手臂后部周围。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使用中,弹性带构造为在穿戴者脊柱的T-6椎骨上方或下方的几根椎骨处结束。
在某些实施例中,聚合弹性带的宽度在约1/2英寸至约6英寸之间,这取决于身体解剖结构。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包括至少两条接缝,并且其中,至少两条接缝沿着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均匀间隔开。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包括至少四条接缝,并且其中,至少四条接缝沿着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均匀间隔开。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包括多于或少于两条接缝或多条接缝。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是无缝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整合交叉点以附接至次级服装,诸如衬衫或外部服装。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包括多个整合交叉点以附接至次级服装,诸如衬衫或外部服装。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中的网状主体由选自由尼龙、氨纶、棉、涤纶、雪纺、丹宁布、蕾丝、皮革、羊毛、或其合成、非合成、有机、非有机材料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材料制成。
在某些实施例中,穿戴者的姿势利用服装装置在身体上和本体感受上得到大幅改善。
在某些实施例中,穿戴者的姿势利用服装装置在身体上和本体感受上得到矫正。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配置为经由至少一个整合交叉点方便地与次级服装装置或外部服装整合,其中,至少一个整合交叉点位于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位置处:沿着衣领、颈项点、沿着腋窝的上部、上腹部周围、外部服装的底部、或其组合。该服装装置可以沿着外衬衫的接缝整合,或者可以是仅具有一个整合点或整合点的组合的独立衬里。
在某些实施例中,整合交叉点沿着衬衫的衣领、在穿戴者的腋窝下面、沿着衬衫的上腹部的侧面、沿着衬衫的内接缝、或其组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以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方式来定向:主要水平地、主要竖直地、主要对角地、或其组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具有可变长度,但不限于以下长度:停止在胸部正上方或正下方的缩短长度、停止在腰部上方或下方的延长长度、以及肚脐上方或下方的中等长度/上腹部长度,并且可以具有与外部服装匹配的长度或更短的长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为患有不理想姿势或患有相关疾病的穿戴者提供姿势支撑,该相关疾病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圆肩、下垂、肩胛骨运动障碍、柔性后凸、头前倾、脊柱前凸、脊柱侧凸、颈椎损伤引起的圆肩、肩袖撕裂、肩部病变、肩锁关节分离、关节炎、枕神经痛、颈部病变、头顶运动损伤和一般后肌肉组织无力。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为患有由颈椎病变、肩袖病变、肩部病变(包括但不限于:肩锁关节、关节炎、肩锁分离、上背部肌肉痉挛和下脊柱痉挛)引起的圆肩的穿戴者提供姿势支撑。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通过直接物理治疗的形式和间接通过本体感受反馈来矫正穿戴者的姿势。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包括整合到聚合弹性带中的壳体。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包封聚合弹性带以给穿戴者提供舒适性。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由与服装装置连接或缝合有服装装置的次级服装的织物制成。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通过向后拉(缩回)穿戴者的肩部来矫正穿戴者的姿势,因而将肩胛骨放置在适当的解剖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通过缩小左肩胛骨与右肩胛骨之间的距离来矫正穿戴者的姿势。在某些实施例中,左肩胛骨与右肩胛骨之间的距离缩小至少约为3mm,并且在某些实施例中,肩胛骨肌肉更松弛,并且在某些实施例中,竖棘突肌更活跃以更好地支撑直立姿势。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包括袖子,其中,网状主体的袖子至少在穿戴者的三角肌下方延伸。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包括袖子,其中,网状主体的袖子延伸以适合长袖或短袖衬衫。在某些实施例中,网带衬里服装装置可以是无袖的或者具有可变长度的袖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配置为缝合或附接至任何现有的服装物品中,或在生产流水线中预先缝合,或是独立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包括抗菌材料、吸湿材料、化学元素或其组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设计为:当穿戴者站立、坐下或在具有正确姿势对准的任何ADL(日常生活活动)中时,缓解服装装置中的所有张力。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可以具有可变的后拉或缩回。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允许穿戴者的全范围运动,并且使运动限制最小化。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配置为缝合到次级服装中,并且经由聚合弹性带和/或网状主体的对应不同长度针对服装装置尺寸的不同范围进行具体分级。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配置为经由至少一个整合交叉点附接至次级服装。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帮助穿戴者实现肩部肌肉再平衡、肩部康复、肩部恢复、肩部训练、肩胛骨再平衡和/或肌肉张力再平衡。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矫正肌肉骨骼的重新对准,这又会改善运动范围并增加穿戴者的血液循环。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的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和透气网配置为改善运动表现。在某些实施例中,运动表现得到改善,因为穿戴者的运动由于改善的姿势、以及肌肉放松和激活再平衡而变得更加有效。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是合身的,并且设计为符合穿戴者的身体。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装装置支持穿戴者的表现、姿势和恢复。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创新内衬服装设计和制造这种用于矫正穿戴者姿势的服装装置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提供网状主体;将具有至少一条竖直接缝的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插入到缝合在网状主体上的具有或不具有壳体的弹性带中,其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配置为通过将肌肉骨骼框架的部分拉动到正确姿势对准的跷跷板张力来矫正穿戴者的姿势。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包括一条或多条竖直接缝。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用于女性的装置,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包括多条接缝。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用于男性的装置,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包括多条锋。在某些实施例中,设置有更多或更少的接缝。在某些实施例中,接缝是均匀间隔的,这产生了均匀间隔的竖直段。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存在接缝。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由提供足够张力或刚度的类似材料代替。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整合到网状主体中,以允许穿戴者的前向运动范围。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可以用作没有张力带的独立服装,这取决于穿戴者的解剖结构。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的长度针对每种服装尺寸来具体分级。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带配置在穿戴者的肩胛骨的中间点周围。
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整合到弹性带的构造中,以给穿戴者提供舒适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缝合方法的类型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盲法、双盲法、平锁法、包缝法、焊接法、活动缝法、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通过偏置肌肉力同时被动地和主动地影响穿戴者的姿势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提供网状主体,该网状主体提供足够张力或刚度,网状主体由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材料制成:尼龙、氨纶、涤纶、或上述材料和其它材料的组合;提供整合到网状主体中的弹性带,其中,弹性带在穿戴者的至少一个焦点之间产生可变张力。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姿势恢复日常穿着服饰来实现的,该服饰由独立的服装装置组成或者作为外部服装的衬里,该外部服装伴随地被制作用于日常穿着和用于肌肉平衡的训练与再训练以改善使用者的姿势。内衬和外部服饰的组合设计、功能和制造方法无意识地为日常穿着中的姿势训练或再平衡提供创新的规则改变的可穿戴技术。该服装装置包括:主要由尼龙和氨纶制成的网状服装;以及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该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具有可变间隔的竖直接缝以集中和分散穿戴者的张力。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服装具有缩短长度,停止在胸部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在某些实施例中,内网带装置被制作为匹配外部服饰的长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为穿戴者提供支撑。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通过将肩胛骨自然地拉到正确姿势对准来为穿戴者的姿势提供支撑。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被递增调节以在设定间隔下改善穿戴者的姿势。
在某些实施例中,穿戴者姿势的矫正是本体感受矫正的。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通过将穿戴者的肩部拉得更靠近脊柱、更靠后,因而将肩胛骨放置在适当的解剖位置来矫正穿戴者的姿势。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改善运动表现。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含化学材料、抗菌材料、防潮排汗材料的组合,并且防止紫外线。
在某些实施例中,张力带被设计为:当穿戴者以正确姿势对准站立并停止向前的慵懒姿势时,缓解服装的所有张力。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允许穿戴者进行全范围的运动。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缝合到任何服装中,并且经由聚合弹性带针对每种服装尺寸进行具体分级。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便于呼吸,佩戴更舒适。在某些实施中,该装置帮助穿戴者进行肌肉张力再平衡。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帮助穿戴者进行肩部肌肉再平衡、肩部康复、肩部恢复和/或肩部训练。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帮助穿戴者进行肩胛骨再平衡。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的袖子不会在穿戴者的二头肌下方延伸。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提高穿戴者姿势的效率,这会增加穿戴者的血液循环并且促进健康和总体身心健康。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创造用于矫正使用者姿势的可穿戴技术服装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内衬网状服装,该内衬网状服装由诸如尼龙和氨纶等材料的组合制成;将具有或不具有竖直接缝的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插入到具有或不具有壳体的网状服装中,其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瞄准并分散穿戴者身上的张力。服装装置可以独立使用或者组合到外部服饰中以供日常穿着。
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带针对每种服装尺寸来具体分级。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带配置在肩胛骨的上下边界周围或者肩胛骨的中间点附近。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服装具有底层或面向内的表面,该底层或面向内的表面设计为在穿戴时防止滑落。网状主体需要包封穿戴者的上身,并且因此可以受益于通过包绕在胸部和肩部周围来添加较小分散力的内表面,这将力均匀地分布在肩囊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包括尼龙和氨纶的组合、或者各种材料的组合。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包括约25%至90%的尼龙和约10%至约40%的氨纶、或者各种百分比的材料的组合。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服装装置来实现,在当前实施例中,该服装装置利用由72%的尼龙和28%的氨纶制成的强力网来构造,并且设计有短且松散的构造,该构造停止在胸大肌和T-8椎骨的正下方。服装装置不会像其它紧身姿势服装那样在空间中限制肩部、颈部或脊柱的运动。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服装装置来实现,在当前实施例中,该服装装置利用由约70%的尼龙和约30%的氨纶制成的强力网来构造,并且设计为有短且松散的构造,该构造停止在胸大肌和T-8椎骨的正下方。尽管存在网,但是服装装置不会像其它紧身姿势服装那样在该空间中限制肩部的运动。
考虑到如下附图和所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其特定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应理解,尽管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表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仅仅是为了图解说明目的,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B是服装装置的前视图和壳体内部的弹性带的放大侧视图。
图2是图1的服装的弹性带的示意图。
图3是叠加在用于生物医学定制参考点的人体骨骼模型上的服装装置的前视图。
图4是缝制成多种服装类型的服装装置的前视图和半透明图。
图5A至图5B是与肩胛骨相对缩回的良好姿势相比,圆肩(亦称伸展肩带)的两部分示意图。
图6A至图6B是背部和肩部肌肉骨骼架构的后解剖视图。
图7A至图7B示出了拉动肩部或穿戴者的服装装置。
图8是服装装置的本体感受与瞄准效果中所涉及的信号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与弹性带一起示出并包封弹性带的壳体材料的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聚合弹性带、壳体和竖直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穿戴服装装置,该可穿戴服装装置解决了目前可用的由莱卡氨纶和其它收缩材料制成的服装的局限性。商标为PPR(姿势(posture)、表现(performance)、恢复(recovery))和IFG(I Feel Good(我感觉良好)),这是一种在其标题中包含所有四个同名项目的装置:(1)在本体感受上矫正穿戴者的姿势;(2)经由更好的姿势和解剖形式,利用更多运动产生的力给穿戴者更好性能;(3)经由不良姿势习惯的矫正来允许更好恢复;以及(4)利用激发肌肉再平衡并减轻颈部和肩部的肌肉张力来使穿戴者感觉良好。该服装通过其柔性性质改进了先前的姿势服装,即,能够用作服装补充装置,也就是说,该服装可以在制造时使用可穿戴技术方便地缝制到任何现有服装中,或者预先包装并整合到刚从生产线出来的另一个已制造服装中。这不仅单独解决了从一开始就困扰空间的不美观姿势服装的问题(因为服装装置几乎不引人注目并且可以容纳任何普通服装),而且还通过允许全范围的运动解决了肩部变圆、慵懒姿势、约束和不透气的问题。
该服装装置是中性的并且不受尺寸因素的限制,因此该服装装置在矫正穿戴者姿势的方式上是灵活的。换言之,通过在各整合交叉点处(诸如在颈部开口区域或腋窝附近)缝合到所选服装内部,该服装装置适合于每个穿戴者。为了矫正圆肩,将弹性带水平地缝在服装的与各肩胛(也称为“肩胛骨”)的中间点连接相对应的区域上。因此,患者或便装穿戴者不再需要寻找特定的匹配尺寸和过于复杂的姿势矫正服装;其可以简单地将任何服装装置缝合到其自己选择的服装中。
除了在容纳任何使用服装上的制造柔性性质之外,服装装置通过本体感受方式实现其姿势矫正的主要功能,该本体感受方式涉及在身体的解剖肌肉组织中产生基本平行的张力量。该服装装置反映并增强肩胛骨旋转肌、脊柱肌、背阔肌、菱形肌、斜方肌、三角肌后肌、小圆肌、肩胛骨下肌和大圆肌等肌群,以产生自然帮助穿戴者进行肩胛骨内收(也称为缩回)以正确姿势对准的拉力。一旦穿戴者处于正确姿势对准中,服装装置自动地缓解服装中的所有张力并停止起初给予穿戴者正确姿势的拉力。因此,一旦穿戴者实现正确姿势的肌肉记忆,穿戴者几乎不会注意到该装置。主要目的是使肩胛骨靠得更近,更靠近棘突,并且因而使头部处于更靠后的位置,以在脊柱上解剖对准,并减轻颈部和肩部肌肉上的张力。
服装装置的可变弹性带模拟肩胛骨旋转肌和脊柱肌群的解剖运动。这就是将强烈的传入信号应用于本体感受系统,从而训练该系统。这是通过弹性带在平行肌肉系统上的张力释放与张力施加之间循环来实现的。
服装装置的附加优点包括:
“改善表现”——可以设想,通过缩回肩胛骨,该服装将通过改善穿戴者在整个举重过程中的体形来有助于举重训练方案和比赛。缩回的肩胛骨产生更稳固的基础,并导致增加相对较多的胸部肌肉群而不是较弱的肩部肌肉群。由于用户补充更强壮的肌肉作为锻炼的主要动力,所以在训练时会有更快的进步,并且比赛的表现也会得到提高。
“跷跷板效应”——作为一种治疗选项,姿势衬衫的创造是为了满足对本体感受治疗的迅速发展的需求。姿势衬衫通常包含弹性带和特殊缝线,该特殊缝线通过特定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有助于利用骨骼和肌肉的正确对准来维持直立身体。当后肌群(即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和前肌群(前锯肌等)都施加相同的力量时,实现了胸椎的自然姿势对准,因而允许使身体平衡。
除了在容纳任何使用服装上的制造柔性之外,服装装置通过本体感受方式实现姿势矫正的主要功能,该本体感受方式涉及在身体的解剖肌肉组织中产生基本平行量的张力。该服装装置反映并再平衡肩胛骨和脊柱肌群,以产生自然帮助并维持穿戴者肩胛骨内收(也称为缩回)以正确姿势对准的适当肌肉群的激活与放松。一旦穿戴者处于正确姿势对准,服装装置自动缓解服装中的所有张力并停止起初给予穿戴者正确姿势的多个拉力。因此,一旦穿戴者获得正确姿势的肌肉记忆,穿戴者几乎不会注意到该装置。
“附接点”或整合交叉点——主要附接点(整合交叉点)是沿着衣领的后边缘选择的,因为两件服装之间的该接触点最稳定的并且最不可能发生移位。附接点的解剖位置是颈部的后颈区,在医学术语中也称为“颈项”点。在其它实施例中,潜在附接点包括限定颈部的上接缝、颈部、可能的腋窝和可能的胸前部的区域。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穿戴者的解剖结构,内部服装整合点可以选择性地为沿着外部服装的接缝的一个至多个点。
姿势与本体感受治疗——服装装置为肩部和脊柱周围的肌肉组织提供了改善的效果。肩部或盂肱关节为手臂提供大范围的运动,然而该关节具有非常小的内在稳定性,更像是板上的球而不是穴里的球。肩部的大多数稳定性是由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提供的。适当的肌肉激活与放松是维持肩胛骨和肩部关节定位的必要条件。基于来自肌肉、肌腱、韧带中的本体本体感受受体和皮肤中受体的反馈信息,对盂肱关节位置进行连续调节。本体感受是具有许多相互作用的组分的复杂实体。大脑使用输出副本来启动并验证主动运动。这种验证需要通过肌肉和皮肤中的各种感觉受体传回大脑的关于肌肉骨骼运动的信息。目前的观点是,肌纺锤(与肌肉平行的运动编码器)是对皮肤受体有重要贡献的主要本体感受器。在缩短肌肉中的肌纺锤梭内纤维在主动运动期间收缩,可能是为了维持肌纺锤敏感性。
·肩胛骨旋转肌和脊柱肌习服治疗——肩胛骨旋转肌和脊柱肌肉在ADL和运动表现中提供姿势的稳定性。肩胛骨的菱形肌和斜方肌也负责肩胛骨的缩回。这些肌群接触肩胛骨并将肩胛骨拉向脊柱,因而将整个肩部拉向后部。大多数姿势不太理想的人不会充分收缩或再平衡上述肌群以维持中立的解剖结构和适当姿势。服装装置由两种主要类型的织物组成,这两种织物模拟肩胛骨旋转肌和脊柱肌群的运动和收缩。在服装装置的中心、后部安装有竖直分段的弹性带。竖直分段的弹性带精确覆盖菱形肌、上斜方肌和中斜方肌。当使用者穿戴衬衫时,弹性带略微伸展(或延伸)。由于弹性带的伸展,产生了朝着脊柱的拉力,反映肩胛骨旋转肌和脊柱肌群的收缩和放松,以结合提供更好的姿势和肩胛骨对准。如果使用者利用其自己的肌肉组织保持完美的姿势,则竖直分段的弹性带施加非常小的压力。当使用者允许其肩部向前“滚动”时,竖直分段的弹性带施加较大张力。
·服装装置网状主体(或类似织物)围封上臂、肩部和上背部。这允许竖直分段的弹性带附接至肩胛骨的中间点。弹性带的张力和力分布在整个前后肩部区域上,从而分散了不舒适的压力点,并且通过同时从肩部的前面和后面“拉动”来提供收缩。
该收缩方法不同于其它产品。竞争对手使用缝合到服装中的竖直带,该竖直带从上肩部或胸部顺着背部向下延伸并且终止于臀部。这些带的力被施加至带的上部插入点(其称之为NeuroBands)。这些类型的衬衫的问题在于整个身体必须紧绷,并且如果穿戴者不完全适合该服装,则其无效。服装装置的好处在于,其应用了反映解剖结构的分散水平张力,并且服装的主体可以取决于使用者的偏好而宽松或紧绷。
因此,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矫正穿戴者的姿势的服装装置,该服装装置包括:
网状主体;以及
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该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配置为通过将肩胛骨拉到正确的姿势对准来矫正穿戴者的姿势。
本文所公开的服装的网状主体可以构造为衬衫(诸如T恤),该衬衫配置为覆盖躯干,并且具体地覆盖背部和/或胸部和/或躯干侧部、或其一部分。网状主体进一步配置为覆盖手臂和/或肩部、或其一部分。可选地,该服装可以构造为敞开式衬衫,可选地基本上没有中央胸部部分。在这种构造中,该服装可以呈现出覆盖背部、肩部和/或手臂或其一部分的紧身上衣的形式。因此,网状主体可以呈现出各种形式的服装构造。网状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服装或者在用这里展示的技术生产外部服装时缝合到外部服装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包括袖子。设想了各种袖子长度。例如,袖子的长度可以至少延伸到穿戴者的三角肌下方。网状主体的袖子可以延伸以适合长袖或短袖衬衫。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状主体是无袖的。
网状主体可以呈现出外部服装的可变长度和各种覆盖范围。长度可以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停止在胸部正上方或正下方的缩短长度、停止在肩胛骨的下部角正上方或正下方的缩短长度、停止在腰部下方或腰部周围的延长长度、以及停止在下背部/肚脐处或周围的中等长度。整合到外部服装中的网状主体可以作为外部服装的背部的内衬存在并且不存在于外部服装的前面,或者可以作为整个外部服装的内衬存在,或者以各种组合存在。
网状主体配置为使得其具有舒适的细长身体配件。网可以是非常薄的,使得其即使在最薄的次级或外部服装下也不可见。该服装的薄性质也允许其适应任何款式的衬衫。
有利地,服装的主体由诸如网等透气织物构成,从而允许提高舒适度和外观。如果具有各种可选程度的纹理和织物,并且取决于基于所选择的活动、身体习惯、解剖结构所需的力和张力,网可以构造为具有各种张力以允许更多姿势对准或者仅仅是柔软且灵活的。
设想了各种类型的织物材料并且其可以用作本文所公开的服装的服装主体。例如,网状主体可以由选自由以下材料组成的组中的材料制成:尼龙、氨纶、棉、涤纶、雪纺、丹宁布、蕾丝、皮革、羊毛或其组合。在某一实施例中,网状主体由尼龙和氨纶的组合制成。在某一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可以包括约50%至约90%之间的尼龙。例如,约60%至约90%之间、或约60%至约80%的尼龙。在某一实施例中,网状主体可以包括约15%至约40%之间的氨纶。例如,约15%至约35%之间、或约20%至约30%之间的氨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由约70%的尼龙和约30%的氨纶制成。在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状主体由约72%的尼龙和约28%的氨纶制成,并且结合了其它合成或非合成材料。这些组合中的每种组合为网状主体提供了一定弹性。
服装装置配置为经由至少一个整合交叉点(例如接缝)方便地与次级服装或外部服饰整合,该次级服装或外部服饰也具有一定弹性,该弹性可以与内部服装装置的弹性基本相同或不同。一旦附接至次级服装或外部服饰,该装置便可以便于穿戴,从而允许同时穿戴本文所公开的装置以及所附接的次级服装。
服装装置包括作为内部服装装置的主要姿势矫正特征的网状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可穿戴技术。该带可以由能伸展的织物制成,诸如双向或四向伸展。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带可以由78%的涤纶和22%的弹力尼龙的材料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带可以由70%的涤纶和30%的弹力尼龙的材料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带可以由涤纶尼龙氨纶的材料或者其它材料组合制成。设想了涤纶和弹力尼龙的其它变型。
为了调控并分散该带的张力,该带可以由多条竖直接缝分割,或者没有接缝。进一步地,可以为竖直的或水平的一条或多条接缝可以用于将该带粘附至网状主体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缝的数量取决于穿戴者的性别、尺寸和/或所需姿势矫正的程度。例如,一条带可能需要两个或四个竖直接缝。竖直接缝在该带内创建多个段。例如,该带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四个或更多、五个或更多、或六个或更多个段。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以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方式来定向:主要水平地、主要竖直地、主要对角地、或其组合。
该带沿着服装的定向、位置和/或尺寸对姿势矫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带附接至上背部,并且可选地还附接至穿戴者身体的肩部和/或手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带允许肩胛骨缩回并且促进在整个肩部上的力分布。进一步地,该带可以消除通常与当前姿势矫正服装相关联的不舒适张力点。具有弹性带的服装装置还可以模拟肩胛骨和脊柱肌肉群的收缩和放松。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带设置安装在服装装置的后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该带可以设置为从肩胛骨的后上角或颈部的基部朝着服装装置的中心后部向下延伸。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该带可以设置在颈部的正下方。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该带可以沿着穿戴者的上背部设置,从而覆盖整个肩胛骨。可替代地或此外,该带可以设置在穿戴者的肩胛骨和棘突周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该带可以设置在穿戴者的肩胛骨和手臂周围。该带可以终止于穿戴者的脊柱的T-4-8椎骨上方或下方。可选地,该带构造为终止于穿戴者的脊柱的T-7椎骨的约正下方、约正上方或周围。例如,该带可以构造为始于穿戴者的脊柱的C7-T6椎骨的上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带可以构造为在T4椎骨的正上方和T-10椎骨的下方结束。
在某些实施例中,基于穿戴者的尺寸和/或所需姿势矫正的程度,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具有各种宽度。聚合弹性带的宽度可以在约1至约8英寸的范围内。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聚合弹性带的平均宽度为约4英寸。但是,聚合弹性带的宽度可以取决于穿戴者的肩部解剖结构具有各种宽度。
本文所公开的服装装置实现了肩胛骨朝着棘突的竖直和/或水平缩回并且/或者允许缩小左肩胛骨与右肩胛骨之间的距离。本文所公开的服装装置成功地缩小了左肩胛骨与右肩胛骨之间的距离。根据经验测量,利用Scapula Lennie测试,服装装置呈现出左肩胛骨与右肩胛骨之间的距离平均缩小约11mm(在约5mm至约25mm的范围内)。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实现了左肩胛骨与右肩胛骨之间的距离缩小至少约5mm。
现在参照图1,图1是服装装置100的前视图。服装装置100由强力网105制成,强力网105可以由各种不同的织物组成并且具有中等重的压缩质量,从而形成‘内部结构’衬里装置,该衬里装置经由一个或多个附接点120缝合到服装中。该服装充当内部结构,因为其在短袖和长袖服装内几乎均不可见。在当前实施例中,服装装置具有停止于三角肌正下方和中二头肌水平处的臂接缝125。该服装的前肩部和后肩部容易拉合,并且给穿戴者提供压力。虽然服装装置的当前实施例以这种方式来构造,但是服装装置可以适用于适合各种长度袖子的外部服装。同样在图1中示出了表示可变张力聚合弹性带的110。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带具有4英寸的厚度。还示出了表示竖直接缝线的115。在某些实施例中,用于女性的服装装置具有两个竖直接缝线,并且用于男性的服装装置具有四个接缝线(见图10,将接缝示为竖直线)。元件130是聚合张力护套壳体,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聚合张力护套壳体围封该带。
现在参照图2,示出了带壳与装置整合200。示出了连接点(黑色圆圈)205、缝线——盲缝或焊接(虚线)210、上部网215、外壳体220、内壳体225、弹性带230和下网235。如示意性示出的,弹性带230在其相对竖直边缘上由外壳体220和内壳体225围封。进一步示出了实施例,其中弹性带230的水平相对边缘缝合到上网215和下网235。
现在参照图3,图3是服装装置的前视图。当该装置连接至背部时,该装置的前部由具有与服装的后部相同袖子长度的相同强力网制成。该装置具有与服装的背部相同的附接点,并且与背部一样,构造有缩短的长度——在当前实施例中,停止在T-8椎骨的正下方(可以是任何T椎骨的下方或上方,这取决于穿戴者的解剖结构)。有一条四英寸宽的聚合弹性带水平缝合到服装中,附接至臂接缝织物,使得各肩胛骨连接。该聚合弹性带由四条均匀间隔的竖直接缝线进一步分割,这些竖直接缝线调控并分散该带的张力,因而防止在肩部处于中立位置时对穿戴者施加过大的力。该聚合弹性带由为穿戴者提供舒适性的壳体包裹。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由与附接至该服装装置的次级服装相同的织物制成。
此外,带长度针对缝合有该装置的每种服装尺寸来具体分级,从而针对各织物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并且利用调控的肩部缩回给穿戴者提供舒适的本体感受方式。该聚合弹性带帮助穿戴者实现使用身体的自然肩胛骨缩回,以通过反映并增强主要与这种缩回相关联的肌肉来实现正确姿势对准。
现在参照图3,示出了叠加在用于生物医学定制参考点300的人体骨模型上的全长网状主体服装。沿着衣领的后边缘选择主要连接点或整合交叉点,因为这两件服装之间的该接触点是最稳定的且最不可能发生移位。附接点的解剖位置是颈部的后颈区,在医学术语中也称为“颈项”点。该装置可以经由颈项附接点305或腋下附接点310缝合到任何传统服装中,并且基本上不会被外行观察者注意到。如图1的实施例所示,该装置具有缩短的胸部长度构造,这样可以容易的缝合到任何上衣中。更具体地,该服装装置终止于胸大肌的正下方。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示为具有更长的长度和三个可能的替代终止点315、320、325。类似于衬衫长度,袖子长度330、335、340也可以根据穿戴者的偏好或预定覆盖服装来调节。虽然弹性带345在附图中的尺寸主要描绘为4英寸宽,但是除了弹性材料之外,该宽度也可以变化,以便改变拉伸强度的程度和施加至穿戴者的合力。然而,弹性带的长度应该保持相对不变,仅更改以适应穿戴者的不同尺寸。虽然定制的弹性带长度可能便于制造,但是可以设想从小到大的变化范围。
可以设想,通过缩回肩胛骨,该服装通过改善穿戴者在整个举重过程中的体形,将有助于举重训练方案和比赛。缩回的肩胛骨产生更稳固的基础,并增加相对较多的胸部肌肉群而不是较弱的肩部肌肉群。由于使用者补充更强壮的肌肉作为锻炼的主要动力,在训练时会有更快的进步,并且比赛的表现也会得到提高。
参照图4,图4是各种类型的服装(次级/外部服装),服装装置配置为在预组装状态下缝合到或制造在该服装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在外部服装的领口附近和/或在外部服装的下摆附近,内部服装装置附接至外部服装。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外部服装的领口下方的0.25与0.75英寸之间和/或在外部服装的下摆上方的0.25与0.75英寸之间,内部服装装置附接至外部服装。在某些实施例中,外部服装可以具有v形领口、圆领或马球领,并且可以是长袖、短袖或无袖的。其它构型也是可能的。
动态本体感受肌肉矫正
参照图5,示出了圆肩(亦称伸展肩带)对良好姿势的简图。所示出的元件是中线0、伸展肩部1、缩回肩部2、补偿头部姿势(弯腰或倾斜)、慢性前倾头部姿势、姿势扭曲、头部前移3、正确的头部姿势4、中线前面的手臂5、中线后面的手臂6、胸部更开放且呼吸增强7。
图6A描绘了斜方肌和菱形肌肌肉组织和周围骨骼的解剖结构。图6B描绘了肩部(也称为盂肱关节),是人体中具有高达180度屈曲的最灵活和可移动的接合点;并且因此容易出现几种常见的问题。浅肩胛骨盂虽然允许最大范围的运动,但也极易受到损害,因此必须加强周围的盂肱韧带和肌肉以防止脱臼。
图7A至7B描绘了作用机制及其对穿戴者的姿势的动态影响700。该服装装置由模仿肩胛骨旋转肌和脊竖肌的运动、松弛和收缩的各种类型的织物组成。
竖直分段的弹性带705安装在服装装置的中心、上部、后部。竖直分段的弹性带705和710精确地覆盖肩胛骨旋转肌。当使用者穿戴衬衫时,弹性带705略微伸展(或延伸)。由于弹性的伸展,所以朝着脊柱产生拉动720,反映肩部和脊柱肌肉的再平衡。如果使用者用其自己的肌肉组织保持完美的姿势,则竖直分段的弹性带710施加非常小的压力。当使用者允许其肩部向前“滚动”715时,竖直分段的弹性带施加较大张力720。
网(或类似织物)725围封上臂、肩部和上背部。这允许竖直分段的弹性带附接至肩胛骨的中间点。带的张力和力分布在整个前肩部区域和后肩部区域,从而分散不舒服的压力点并且通过同时从肩部的前部和后部“拉动”来提供收缩。
该缩回方法不同于其它产品。竞争对手使用缝合到服装中的竖直带,该竖直带从上肩部或胸部顺着背部向下延伸并且终止于臀部处。这些带的力被施加至带的上部插入点(其称之为NeuroBands)。这些类型的衬衫的问题在于整个身体必须紧绷,并且如果穿戴者不完全适合该服装,则其无效。本文所公开的内部服装装置沿着上背部的长度延伸。具体地,内部服装(PPR或IFG)装置覆盖一定长度的菱形肌和上斜方肌,并且在穿戴者的脊柱的T-8椎骨周围或上方周围结束。PPR或IFG的好处在于其能施加分散的水平张力,该水平张力反映解剖结构,并且服装的主体可以取决于使用者的偏好而松散或紧绷。
肩关节能够进行的完整运动弧度类似于“跷跷板”运动。医学术语将其称为肩肱节律,并且其可以按两个互补且重叠的步骤来考虑。最初,肱骨在屈曲的前25-50%在向后方向上缩回,然后是肩胛骨。
图8是服装装置的本体感受与瞄准效果中所涉及的信号处理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是基于推论放电模型并且可以用作本体感受治疗预测。
图9是与弹性带910一起示出并包封弹性带910的壳体材料920和930的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聚合弹性带1010、壳体1020和四条竖直接缝1030。图10示出了竖直接缝1030全部均匀地间隔开。
已经像这样描述了用于实践本发明方法的若干实施例,可以容易地理解其优点和目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并能够从上述描述中作出变型。
因此,本发明不受如所描述的实施例的限制,这些实施例仅仅通过示例的方式而不是通过限制的方式被给出。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矫正姿势的服装,包括:
服装主体;以及
弹性带,水平地延伸横跨所述服装主体的上后部的区域,所述弹性带包括:
左端,附接至所述服装主体的第一附接部;以及
右端,附接至所述服装主体的第二附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进一步包括带壳,所述带壳附接至所述服装主体并且包封所述弹性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带壳包括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条竖直接缝和由所述至少一条竖直接缝限定的多个竖直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服装主体的所述第一附接部位于所述服装主体上的与穿戴者的左肩胛骨的中间点相对应的点处,并且所述服装主体的所述第二附接部位于所述服装主体上的与穿戴者的右肩胛骨的中间点相对应的点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服装主体的所述第一附接部沿着所述服装主体上的左臂接缝,并且所述服装主体的所述第二附接部沿着所述服装主体上的右臂接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弹性带的宽度是可变的,以在所述服装上施加张力的期望的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当穿戴所述服装时,所述弹性带在所服装主体的所述上后部上提供水平张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服装主体包括网状材料。
10.一种用于矫正姿势的服装系统,包括:
外部服装;以及
内部服装,附接至所述外部服装的内侧,其中,所述内部服装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附接至所述内部服装的上后部的区域并且水平地延伸横跨所述内部服装的所述上后部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装系统,其中,当穿戴所述系统时,所述弹性带提供横跨所述内部服装的水平张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装系统,其中,所述弹性带包括多个竖直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装系统,其中,所述外部服装包括第一弹性,并且所述内部服装包括第二弹性。
14.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装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二弹性。
15.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装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内部服装和所述外部服装缝合在一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具有第一弹性的所述内部服装,并且提供具有第二弹性的所述外部服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匹配所述第一弹性和所述第二弹性,以便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和所述第二弹性基本上相等。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合的步骤包括:沿着所述外部服装的至少一条接缝,将所述内部服装附接至所述外部服装。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合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外部服装的领口附近的第一附接部处和在所述外部服装的下摆附近的第二附接部处,将所述内部服装附接至所述外部服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附接部位于所述外部服装的所述领口下方的0.25与0.75英寸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附接部位于所述外部服装的所述下摆上方的0.25与0.75之间。
CN201980001437.8A 2018-05-17 2019-03-25 姿势恢复服装装置系统 Pending CN1111636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72932P 2018-05-17 2018-05-17
US62/672,932 2018-05-17
US16/024,881 2018-07-01
US16/024,881 US11020262B2 (en) 2018-02-22 2018-07-01 Posture, performance, recovery garment device system
US201816051155A 2018-07-31 2018-07-31
US16/051,155 2018-07-31
US16/125,402 US10478327B2 (en) 2018-02-22 2018-09-07 Postural recovery garment device system
US16/125,402 2018-09-07
US16/362,548 US20190350737A1 (en) 2018-02-22 2019-03-22 Postural recovery garment de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e of same
US16/362,548 2019-03-22
PCT/US2019/023942 WO2019221820A1 (en) 2018-05-17 2019-03-25 Postural recovery garment de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e of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3658A true CN111163658A (zh) 2020-05-15

Family

ID=68540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1437.8A Pending CN111163658A (zh) 2018-05-17 2019-03-25 姿势恢复服装装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521350A (zh)
KR (1) KR20210004796A (zh)
CN (1) CN111163658A (zh)
WO (1) WO20192218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0818A (zh) * 2021-04-29 2021-08-10 广东元一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和显示假人模型服装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20640A (ja) * 2005-05-20 2006-11-30 Keio Gijuku 姿勢矯正衣料
US20100050313A1 (en) * 2008-08-26 2010-03-04 Shackelford Jr John P Posture improving device
EP2797452B1 (en) * 2011-12-30 2017-07-19 Opedix, LLC Shirts and shorts having elastic and non-stretch portions and bands to provide hip and posture support
KR101554878B1 (ko) * 2013-10-24 2015-09-25 양시훈 자세 교정용 가능성 의복
KR101723920B1 (ko) * 2015-11-12 2017-04-06 (주)두드림크리에이티브 어깨 및 상체 자세 교정이 가능한 압박 의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521350A (ja) 2021-08-26
KR20210004796A (ko) 2021-01-13
WO2019221820A1 (en) 2019-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12851A1 (en) Posture improvement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use
US20190246709A1 (en)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s and methods
US9119707B2 (en)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 and method
CA2772296C (en)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 and method
US20130211302A1 (en)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 and Method
US20140196190A1 (en)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s and Methods
US20190297959A1 (en) Posture, performance, recovery (ppr) bra
US10478327B2 (en) Postural recovery garment device system
US10721975B2 (en) Posture recovery therapeutic bra
US11020262B2 (en) Posture, performance, recovery garment device system
CN111163658A (zh) 姿势恢复服装装置系统
JP2022523278A (ja) 姿勢回復及び胸郭可動性のための運動学的ブラジャー
CN111432673A (zh) 用于姿势恢复和胸部移动性的运动胸罩
AU2015264849B2 (en)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 and method
WO2019221764A1 (en) Posture, performance, recovery garment device system
WO2014145046A1 (en)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s and methods
EP2967964A1 (en) Sensory motor stimulation garments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