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3247A -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3247A
CN111163247A CN201911333620.6A CN201911333620A CN111163247A CN 111163247 A CN111163247 A CN 111163247A CN 201911333620 A CN201911333620 A CN 201911333620A CN 111163247 A CN111163247 A CN 111163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supporting rod
lens module
driving shaft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336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3247B (zh
Inventor
袁玉芹
翟晓岗
苏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she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she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she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she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336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3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3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3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3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32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其中,摄像装置包括镜头模组、固定座、驱动机构、支撑杆及弹性件,固定座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升降件,驱动轴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升降件套设于驱动轴并与驱动轴螺纹配合,支撑杆可活动穿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并与镜头模组连接,支撑杆设有位于升降件与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止挡部、位于升降件与第一侧板之间的第二止挡部及位于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的螺纹段,螺纹段与升降件螺纹配合,弹性件安装于升降件与第二止挡部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摄像装置,不需要用户手动转动它即可拍摄不同角度的照片,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装置、使用该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电子产品的数量不断上升,智能电子产品的功能丰富多样,深受使用者的喜爱,其中之一便是拍摄功能,因此,用于拍摄的摄像装置被广泛应用在智能电子产品中。
目前全面屏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主流产品,为了将电子产品做成全面屏,厂商开始使用升降式摄像头,摄像头在电机的驱动下,可以沿导轨直线运动,从而实现摄像头的升降开合,其不需要在电子产品上挖孔安装摄像头,因此可以实现真正的全面屏。但现有的升降式摄像头只能做直线运动,在电子产品不动的情况下,摄像头的拍摄视角是固定不变的,如果用户想拍摄不同角度的照片,就需要旋转电子产品,将摄像头对准目标,然后进行拍摄。这导致用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极大的影响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因而有必要开发一种可克服上述问题的摄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解决现有弹出式镜头不方便用户使用和影响用户操作体验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摄像装置,包括:
镜头模组;
固定座,包括底板、凸设于所述底板一侧的第一侧板、以及凸设于所述底板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镜头模组位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由所述固定座支撑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套设于所述驱动轴并可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运动的升降件,所述驱动轴沿所述轴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升降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升降件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带动所述升降件沿所述轴向运动;
支撑杆,可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并与所述镜头模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设有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的螺纹段,所述第一止挡部位于所述升降件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以用于对所述升降件形成止挡,所述第二止挡部位于所述升降件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以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杆运动,所述螺纹段用于在所述支撑杆停止轴向运动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以驱动所述支撑杆旋转;以及
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升降件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升降件通过所述第一止挡部及所述第二止挡部带动所述支撑杆沿所述轴向移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升降件包括本体、安装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一螺母、以及安装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设有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母设有所述第二螺纹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止挡部为第一挡圈,所述支撑杆凹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挡圈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侧板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凹设有对所述第一挡圈进行让位的凹设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支撑杆运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可活动穿过所述升降件且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外且弹性压缩于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升降件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止挡部为第二挡圈,所述支撑杆上凹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挡圈安装于所述第二环形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立柱和连接件,所述立柱可活动穿过所述连接件且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外的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一侧并套设于所述立柱外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升降件之间,所述弹簧弹性压缩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升降件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止挡部为与所述支撑杆一体成型的凸环,所述主体部抵接于所述凸环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固定座相对固定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背壳和如上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背壳包括背板和围设于所述背板边缘的框体,所述背板与所述框体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框体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镜头模组正对设置以供所述镜头模组伸入或者伸出所述收容腔。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并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第一执行指令;
所述驱动机构接收所述第一执行指令并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升降件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作直线运动,所述升降件通过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止挡部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二止挡部带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镜头模组经所述通口运动至所述收容腔外,直至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第一侧板抵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镜头模组运动至所述收容腔外且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第一侧板抵接时,所述升降件在所述驱动轴的驱动下继续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作直线运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将所述第二止挡部压紧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升降件通过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配合带动所述支撑杆旋转,所述支撑杆带动所述镜头模组旋转预设角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镜头模组旋转预设角度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并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第二执行指令;
所述驱动机构接收所述第二执行指令并驱动所述驱动轴反向旋转,所述升降件在所述驱动轴和压缩的所述弹性件的驱动下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作直线运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升降件一起作直线运动、另一端仍将所述第二止挡部压紧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升降件通过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配合带动所述支撑杆反向转动,直至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第一侧板分离。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升降件在所述驱动轴的驱动下继续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作直线运动,所述升降件推动所述第一止挡部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一止挡部带动所述支撑杆、所述弹性件以及所述镜头模组一起作直线运动,直至所述镜头模组从所述通口缩回至所述收容腔内的初始位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当驱动轴进行旋转时,可使升降件朝向第一侧板作直线运动,升降件通过弹性件推动第二止挡部作直线运动,第二止挡部带动支撑杆和镜头模组作直线运动,当第二止挡部运行至第一侧板后被第一侧板阻挡,不能再作直线运动,支撑杆和镜头模组也停止直线运动,但升降件在驱动轴的驱动下可以继续朝向第一侧板作直线运动,同时压缩弹性件,使升降件相对支撑杆作直线运动,升降件通过螺纹段与第二螺纹孔的螺纹配合驱动支撑杆进行旋转,支撑杆带动镜头模组一起旋转;因此,镜头模组不仅能伸缩,还可以旋转,当用户需要拍摄不同角度的图片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控制镜头模组旋转,而不需要用户手动转动摄像装置,从而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摄像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升降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所示固定座与导向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镜头模组为初始状态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镜头模组为推出状态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镜头模组为旋转状态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所示支撑杆、升降件、连接件及弹性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子设备;100、摄像装置;200、背壳;201、背板;202、框体;203、收容腔;204、通口;10、镜头模组;20、固定座;30、升降件;40、驱动轴;50、驱动机构;60、支撑杆;70、弹性件;21、底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31、第一螺纹孔;32、第二螺纹孔;61、螺纹段;62、第一止挡部;63、第二止挡部;51、电机;52、减速箱;33、本体;34、第一螺母;35、第二螺母;11、壳体;12、摄像头;331、第一安装孔;332、第二安装孔;333、导向孔;64、第一环形槽;231、凹设部;80、导向杆;65、第二环形槽;300、摄像装置;90、立柱;110、连接件;30'、升降件;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60'、支撑杆;111、主体部;112、延伸部;63'、第二止挡部;70'、弹性件;10'、镜头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与图2,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包括摄像装置100和背壳200,背壳200包括背板201和围设于背板201边缘的框体202,背板201和框体202围合形成收容腔203,框体202开设有与收容腔203连通的通口204;摄像装置100包括镜头模组10、固定座20、驱动机构50、支撑杆60以及弹性件70,摄像装置100通过固定座20安装至收容腔203内,镜头模组10与通口204正对设置,且通口204的轮廓大于镜头模组10的轮廓,以供镜头模组10自由伸入或者伸出收容腔203。
具体地,电子设备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智能手机,但也还可以是平板电脑或者相机。
请参阅图2-图4,镜头模组10包括壳体11和安装于壳体11内部的摄像头12,摄像头12优选为两个,且两个摄像头12对称设置在壳体11内部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摄像头12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两个,例如一个或者多个也是可以的。
请参阅图3至图5,作为本实施例一种改进方式,固定座20包括底板21、凸设于底板21一侧的第一侧板22、以及凸设于底板21另一侧的第二侧板23,第一侧板22与第二侧板23平行间隔设置,镜头模组10位于第一侧板22远离第二侧板23的一侧。
驱动机构50由固定座20支撑,驱动机构50包括升降件30、驱动轴40、电机51以及减速箱52,升降件30位于第一侧板22与第二侧板23之间,且升降件30贯穿设有第一螺纹孔31和第二螺纹孔32,驱动轴40的外周设有螺纹,且驱动轴40沿其轴向的一端与第一侧板22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侧板23并与第二侧板23转动连接,且穿过第二侧板23后通过减速箱52与电机51连接,驱动轴40通过第一螺纹孔31与升降件30形成螺纹配合,因此驱动轴40在旋转时,升降件30会沿驱动轴40的轴向作直线运动。本实施例中,电机51优选为步进电机,减速箱52优选为行星减速箱,行星减速箱可以对步进电机的旋转输出进行减速增矩处理,从而使驱动轴40可以获得更大的扭矩,而且电机51的数量优选为一个,该电机51即可控制镜头模组10的直线运动,又能控制镜头模组10的转动,只设置一个电机51有利于实现摄像装置100的小型化和降低生产成本。
支撑杆60可活动穿设于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支撑杆60设有螺纹段61、第一止挡部62以及第二止挡部63,第一止挡部62和第二止挡部63沿支撑杆60的轴向间隔设置,螺纹段61位于第一止挡部62与第二止挡部63之间并与第二螺纹孔32螺纹配合,弹性件70套设于支撑杆60外并位于升降件30与第二止挡部63之间,升降件30通过弹性件70和第二止挡部63带动支撑杆60向收容腔203外运动,通过第一止挡部62带动支撑杆60向收容腔203内运动,通过螺纹段61与第二螺纹孔32的配合带动支撑杆60沿垂直于支撑杆60轴向的方向旋转。
当用户需要使用电子设备1的拍摄功能时,可以控制驱动机构50驱使驱动轴40旋转,由于驱动轴40与升降件30螺纹配合,因此,升降件30会沿驱动轴40的轴向朝向第一侧板22作直线运动,并通过弹性件70推动第二止挡部63一起作直线运动,第二止挡部63带动支撑杆60运动,进而带动镜头模组10运动,并将镜头模组10从收容腔203内推出直至第二止挡部63与第一侧板22抵接,驱动机构50停止工作,用户即可正常使用电子设备1的拍摄功能;当用户需要拍摄不同角度的图片时,可以控制驱动机构50继续驱使驱动轴40旋转,升降件30继续朝向第一侧板22作直线运动并压缩弹性件70,从而将第二止挡部63压紧于第一侧板22,此时第二止挡部63不能再作直线运动,因此支撑杆60和镜头模组10也不能再作直线运动,升降件30通过螺纹段61与第二螺纹孔32的配合驱动支撑杆60旋转,支撑杆60带动镜头模组10旋转,因此,用户不需要手动转动电子设备1即可拍摄不同角度的图片,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拍摄完成后,可以控制驱动机构50驱使驱动轴40反向转动,使升降件30朝向第二侧板23作直线运动,升降件30通过第一止挡部62推动支撑杆60和镜头模组10一起运动,从而将镜头模组10收回至收容腔203内,降低了镜头模组10暴露在外而被损坏的风险。
可以理解地,摄像装置100拍摄不同角度的图片,可以是镜头模组10旋转至特定位置后,镜头模组10停止转动,然后进行拍摄;也可以是镜头模组10边旋转边进行拍摄,形成环拍。
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施例一种改进方式,升降件30包括本体33、第一螺母34以及第二螺母35,本体33贯穿设有第一安装孔331、第二安装孔332以及导向孔333,导向孔333位于第一安装孔331与第二安装孔332之间,第一螺母34安装在第一安装孔331内,第二螺母35安装在第二安装孔332内,第一螺母34设有第一螺纹孔31,第二螺母35设有第二螺纹孔32。
通过将第一螺母34和第二螺母35安装在本体33内以形成升降件30,也即,形成第一螺纹孔31和第二螺纹孔32,可以降低成产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螺纹孔31和第二螺纹孔32的形成方式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例如,可以直接在本体33上打孔,然后在孔壁上设置螺纹,从而形成第一螺纹孔31和第二螺纹孔32。
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施例一种改进方式,第一止挡部62为第一挡圈,支撑杆60凹设有第一环形槽64,第一挡圈安装于第一环形槽64。
在形成第一止挡部62时,直接将第一挡圈卡入第一环形槽64即可,操作简单,方便组装,而且也有利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
可以理解地,第一止挡部62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第一挡圈,例如,第一止挡部62还可以是直接一体成型在支撑杆60外侧壁上的凸起。
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施例一种改进方式,第二侧板23朝向第一侧板22的一侧凹设有对第一挡圈进行让位的凹设部231。
请参阅图2与图4,作为本实施例一种改进方式,摄像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引导支撑杆60运动的导向杆80,导向杆80可活动穿过升降件30的导向孔333,且导向杆80的两端分别固定至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
通过设置导向杆80,导向杆80位于支撑杆60与驱动轴40之间,升降件30在运动过程中,导向杆80会对其产生导向作用,使升降件30运行更平稳,也即,使支撑杆60和镜头模组10运行更平稳。
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施例一种改进方式,弹性件70为弹簧,弹簧套设于支撑杆60外且弹性压缩于第二止挡部63与升降件30之间。
通过将弹性件70设置成压缩状态的弹簧,这样,弹簧会对第二止挡部63产生一个朝向第一侧板22的推力,该推力有助于升降件30推动支撑杆60和镜头模组10作直线运动。
可以理解地,弹性件70并不局限于上述呈压缩状态的弹簧,例如,弹片、弹性柱或者未压缩状态的弹簧也是可以的。
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施例一种改进方式,第二止挡部63为第二挡圈,支撑杆60上凹设有第二环形槽65,第二挡圈安装于第二环形槽65。直接将第二挡圈卡入第二环形槽65即可完成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也有利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止挡部63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第二挡圈,例如,第二止挡部63还可以一体成型于支撑杆60外的凸起。
请参阅图2及图6至图8,下面对镜头模组10的推出、旋转及收回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电子设备1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并向驱动机构50发送第一执行指令;
电机51接收第一执行指令后驱使驱动轴40旋转,由于驱动轴40与升降件30螺纹配合,因此升降件30会在驱动轴40的驱动下朝向第一侧板22作直线运动,升降件30通过弹性件70推动第二止挡部63运动,第二止挡部63带动支撑杆60一起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位于支撑杆60一端的镜头模组10作直线运动,最终将镜头模组10经过通口204从收容腔203内推出,直至第二止挡部63与第一侧板22抵接;
镜头模组10被推出至收容腔203外且第二止挡部63与第一侧板22抵接时,电机51继续驱使驱动轴40旋转,升降件30通过压缩弹性件70继续朝向第一侧板22作直线运动,但由于第二止挡部63被第一侧板22阻挡,因此第二止挡部63不能再直线运动,也即,支撑杆60和镜头模组10不能再直线运动,从而使升降件30相对支撑杆60作直线运动,升降件30通过螺纹段61和第二螺纹孔32的配合驱动支撑杆60旋转,支撑杆60带动镜头模组10一起旋转;
电子设备1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并向驱动机构50发送第二执行指令;
电机51接收第一执行指令后驱使驱动轴40反向旋转,升降件30在驱动轴40和压缩状态的弹性件70的驱动下朝向第二侧板23作直线运动,弹性件70的一端跟随升降件30一起运动、另一端则仍将第二止挡部63压紧在第一侧板22上,阻止支撑杆60跟随升降件30一起作直线运动,但升降件30会通过螺纹段61与第二螺纹孔32的配合驱动支撑杆60反向旋转,支撑杆60带动镜头模组10一起反向旋转,直至第二止挡部63与第一侧板22分离。
升降件30在驱动轴40的驱动下继续朝向第二侧板23作直线运动,升降件30推动第一止挡部62一起朝向第二侧板23作直线运动,第一止挡部62带动支撑杆60和弹性件70一起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位于支撑杆60一端的镜头模组10作直线运动,直至镜头模组10经通口204缩回至收容腔203内的初始位置。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9与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300与实施例一中的摄像装置100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300还包括立柱90和连接件110,立柱90可活动穿过升降件30',且立柱90的两端分别固定至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连接件110包括套设于支撑杆60'外的主体部111和连接于主体部111一侧并套设于立柱90外的延伸部112,主体部111位于第二止挡部63'与升降件30'之间,弹性件70'优选为弹簧,该弹簧弹性压缩于延伸部112与升降件30'之间。
当升降件30'朝向第一侧板22'作直线运动时,通过弹簧推动连接件110一起作直线运动,连接件110通过第二止挡部63'带动支撑杆60'一起作直线运动,支撑杆60'带动镜头模组10'一起作直线运动,从而将镜头模组10'被推出,直至第二止挡部63'与第一侧板22'抵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止挡部63'为与支撑杆60'一体成型的凸环,主体部111抵接于凸环朝向第二侧板23'的一侧。
通过将第二止挡部63'设置成与支撑杆60'一体成型的凸环,保证了支撑杆60'与凸环之间的强度,提高了摄像装置300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地,第二止挡部63'并不局限于与支撑杆60'一体成型的凸环,例如,第二止挡部63'还可以是与支撑杆60'分体成型的卡簧,只要能在轴向上起到限制支撑杆60'运动的作用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模组;
固定座,包括底板、凸设于所述底板一侧的第一侧板、以及凸设于所述底板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镜头模组位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由所述固定座支撑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套设于所述驱动轴并可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运动的升降件,所述驱动轴沿所述轴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升降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升降件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带动所述升降件沿所述轴向运动;
支撑杆,可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并与所述镜头模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设有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的螺纹段,所述第一止挡部位于所述升降件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以用于对所述升降件形成止挡,所述第二止挡部位于所述升降件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以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杆运动,所述螺纹段用于在所述支撑杆停止轴向运动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以驱动所述支撑杆旋转;以及
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升降件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升降件通过所述第一止挡部及所述第二止挡部带动所述支撑杆沿所述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本体、安装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一螺母、以及安装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设有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母设有所述第二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为第一挡圈,所述支撑杆凹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挡圈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凹设有对所述第一挡圈进行让位的凹设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支撑杆运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可活动穿过所述升降件且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外且弹性压缩于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升降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部为第二挡圈,所述支撑杆上凹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挡圈安装于所述第二环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立柱和连接件,所述立柱可活动穿过所述连接件且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外的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一侧并套设于所述立柱外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升降件之间,所述弹簧弹性压缩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升降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部为与所述支撑杆一体成型的凸环,所述主体部抵接于所述凸环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固定座相对固定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壳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背壳包括背板和围设于所述背板边缘的框体,所述背板与所述框体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框体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镜头模组正对设置以供所述镜头模组伸入或者伸出所述收容腔。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并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第一执行指令;
所述驱动机构接收所述第一执行指令并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升降件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作直线运动,所述升降件通过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止挡部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二止挡部带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镜头模组经所述通口运动至所述收容腔外,直至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第一侧板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运动至所述收容腔外且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第一侧板抵接时,所述升降件在所述驱动轴的驱动下继续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作直线运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将所述第二止挡部压紧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升降件通过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配合带动所述支撑杆旋转,所述支撑杆带动所述镜头模组旋转预设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头模组旋转预设角度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并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第二执行指令;
所述驱动机构接收所述第二执行指令并驱动所述驱动轴反向旋转,所述升降件在所述驱动轴和压缩的所述弹性件的驱动下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作直线运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升降件一起作直线运动、另一端仍将所述第二止挡部压紧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升降件通过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配合带动所述支撑杆反向转动,直至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第一侧板分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在所述驱动轴的驱动下继续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作直线运动,所述升降件推动所述第一止挡部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一止挡部带动所述支撑杆、所述弹性件以及所述镜头模组一起作直线运动,直至所述镜头模组从所述通口缩回至所述收容腔内的初始位置。
CN201911333620.6A 2019-12-23 2019-12-23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163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3620.6A CN111163247B (zh) 2019-12-23 2019-12-23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3620.6A CN111163247B (zh) 2019-12-23 2019-12-23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3247A true CN111163247A (zh) 2020-05-15
CN111163247B CN111163247B (zh) 2021-07-30

Family

ID=70557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362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163247B (zh) 2019-12-23 2019-12-23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3247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61696A1 (en) * 2014-06-12 2015-12-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computing device
CN107911579A (zh) * 2017-11-07 2018-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600464A (zh) * 2018-06-19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模组控制方法
CN109040367A (zh) * 2018-08-20 2018-12-18 重庆睿恩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61244A (zh) * 2018-10-16 2019-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摄像装置
CN208724055U (zh) * 2018-10-22 2019-04-09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摄像头装置及手机
CN109803037A (zh) * 2019-01-31 2019-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19100951A1 (zh) * 2017-11-24 2019-05-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035213A (zh) * 2019-05-24 2019-07-19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0107785A (zh) * 2019-05-24 2019-08-09 领先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升降摄像头
CN110113452A (zh) * 2019-04-23 2019-08-0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0177194A (zh) * 2019-06-19 2019-08-27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头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9748673U (zh) * 2019-06-05 2019-12-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9787206U (zh) * 2018-11-30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CN110581938A (zh) * 2019-08-06 2019-12-17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61696A1 (en) * 2014-06-12 2015-12-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computing device
CN107911579A (zh) * 2017-11-07 2018-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19100951A1 (zh) * 2017-11-24 2019-05-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600464A (zh) * 2018-06-19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模组控制方法
CN109040367A (zh) * 2018-08-20 2018-12-18 重庆睿恩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61244A (zh) * 2018-10-16 2019-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摄像装置
CN208724055U (zh) * 2018-10-22 2019-04-09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摄像头装置及手机
CN209787206U (zh) * 2018-11-30 2019-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CN109803037A (zh) * 2019-01-31 2019-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113452A (zh) * 2019-04-23 2019-08-0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0107785A (zh) * 2019-05-24 2019-08-09 领先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升降摄像头
CN110035213A (zh) * 2019-05-24 2019-07-19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09748673U (zh) * 2019-06-05 2019-12-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177194A (zh) * 2019-06-19 2019-08-27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头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581938A (zh) * 2019-08-06 2019-12-17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3247B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1672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1147631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EP3919800A1 (en) Rotatable lifting camera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099200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0113452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1147721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1193848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1182097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EP3457207B1 (en) Back focus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video camera provided with same
CN111064872B (zh) 一种镜头升降旋转装置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12492173B (zh) 电子设备、摄像装置及其防抖方法和防抖装置
CN210491080U (zh) 一种摄像头具有摆动拍摄功能的电视机
CN111163247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0730294B (zh) 摄像头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1147713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2738298A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2738362A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1163248A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1147714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1031219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211260052U (zh) 一种可调式人脸识别装置
WO2021127936A1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WO2021128166A1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1147720B (zh) 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127939A1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3000 Xinwei 1st Road, Changzhou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engrui optics (C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Xinwei Road, Changzhou Export Processing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Ruishe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3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