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2909B - 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2909B
CN111162909B CN201911302935.4A CN201911302935A CN111162909B CN 111162909 B CN111162909 B CN 111162909B CN 201911302935 A CN201911302935 A CN 201911302935A CN 111162909 B CN111162909 B CN 111162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image
printing
file
ident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29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2909A (zh
Inventor
张远文
谢仁艿
尤鸿
赵伟光
黄亚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com Internet of Thing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com Internet of Thing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com Internet of Thing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com Internet of Thing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29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2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2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2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2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2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6User authentication by graphic or iconic repres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6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the source of the receiv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接收用印请求,用印请求包括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摄像头采集的用印文件图像;对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和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若身份信息和用印文件图像均验证合法,驱动印章对用印文件进行盖章。通过上述双重验证方法确定是否对用印文件进行盖章,用印安全性更高,且上述验证过程不受网络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提升了办理盖章业务的效率。

Description

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印章作为企业或个人的身份凭证,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私人名章、公章、财务章、合同章等。传统的印章都是由专人进行保管,业务人员外出办理业务时,需要将需要加盖印章的文件领会办公地,加盖印章后再去业务现场办理业务,或者,印章管理人员携带印章前往各业务现场办理业务。上述两种方式均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办理业务的效率较低。
目前已有的印章管理装置,在获取待盖章的用印文件图像后,需要将用印文件图像上传至服务平台,审核人员审核通过后,根据服务平台返回的控制指令执行盖章操作。上述过程需要在连网状态下进行,且审核的时长不定,用印人员等待时间不定,办理盖章业务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提升了办理盖章业务的效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印章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用印请求,所述用印请求包括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摄像头采集的用印文件图像;
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
若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均验证合法,驱动印章对所述用印文件进行盖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之前,还包括:
检测电子锁和夹具是否处于锁定状态,若所述电子锁和/或所述夹具处于非锁定状态,则发出告警信息;或者
若所述电子锁和所述夹具处于锁定状态,则执行所述合法性验证的步骤;
其中,所述电子锁用于锁定所述印章,所述夹具用于锁定所述用印文件。
可选的,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密码信息,语音信息,指纹信息,头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通过查询预存的用印人员信息表,确定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是否合法,所述用印人员信息表包括所有合法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将所述用印文件图像与预存的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图像比对,确定所述用印文件图像是否合法,其中,所述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存储有已审核的可盖章的用印文件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用印文件图像与预存的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图像比对,确定所述用印文件图像是否合法,包括:
通过图片相似度ORB算法、局部敏感哈希phash算法或者直方图的至少一种,计算所述用印文件图像与所述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各个图像的图像相似度;
若存在所述图像相似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的图像,则确定所述用印文件图像合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在所述身份信息合法的情况下,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或者
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在所述用印文件图像合法的情况下,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或者
同时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印章对所述用印文件进行盖章,包括:
向电子锁发送解锁指令,并驱动电动推杆向下移动完成盖章;其中,所述电动推杆与印章连接,所述印章位于所述电动推杆的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印章对所述用印文件进行盖章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摄像头发送拍照指令;
接收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
向服务平台发送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以及所述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服务平台发送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以及所述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若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验证不合法,发出告警信息,并锁定所述印章的当前位置,所述当前位置为所述印章盖章时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印章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印请求,所述用印请求包括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摄像头采集的用印文件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均验证合法,驱动印章对所述用印文件进行盖章。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印章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印章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印章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用印请求,用印请求包括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摄像头采集的用印文件图像;对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和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若身份信息和用印文件图像均验证合法,驱动印章对用印文件进行盖章。通过上述双重验证方法确定是否对用印文件进行盖章,用印安全性更高,且上述验证过程不受网络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提升了办理盖章业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装置中部分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装置中部分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目前已有的印章管理装置,在获取待盖章的用印文件图像后,需要将用印文件图像上传至服务平台,审核人员审核通过后,根据服务平台返回的控制指令执行盖章操作。上述审核过程需要印章管理装置处于在线状态,且审核时长不定。由此可见,目前审核过程受到网络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办理盖章业务的效率不高。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章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离线状态下对用印文件进行合法性验证,若通过合法性验证,则直接控制电子锁解锁,电动推杆向下移动,从而驱动印章对用印文件进行盖章,避免在断网状态下无法使用印章的问题,盖章的等待时间也大大缩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方法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包括:服务平台11、印章控制装置12。其中,服务平台11与印章控制装置12通信连接。
服务平台11预存有合法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已审核的可盖章的用印文件图像。服务平台11可以定期将上述信息下发给印章控制装置12,也可以根据印章控制装置12发送的信息更新请求,向印章控制装置12下发上述信息,对此本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制。可选的,服务平台11 还可以根据印章控制装置12发送的用印请求,向印章控制装置12下发控制指令。
印章控制装置12可以根据服务平台11发送的控制指令执行盖章操作,也可以自行对用印人员身份和用印文件进行合法性验证,确定是否执行盖章操作,对此本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制。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适用于印章控制装置12处于在线状态,上述第二种实现方式适用于印章控制装置12处于离线状态。
具体的,印章控制装置12包括摄像头121、电动推杆122、印章123、电子锁124以及夹具125。其中,电动推杆122与印章123连接,印章123 位于电动推杆122的下方。夹具125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与下夹具配合将用印文件夹紧。可选的,印章控制装置12还包括身份信息输入装置 126,其中,身份信息输入装置126包括键盘、麦克风、指纹采集装置。
作为一种示例,上夹具可以为圆筒型结构,电动推杆122、印章123以及电子锁124均位于该圆筒型结构中。下夹具可以为任意形状的平板。应理解,上夹具与下夹具配合将用印文件夹紧后,用印人员无法偷换用印文件,提高用印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系统架构,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下述几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任意执行印章控制方法的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如图2所示,一种印章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用印请求,用印请求包括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摄像头采集的用印文件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印章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也可以通过身份信息输入装置获取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其中,身份信息输入装置包括键盘、麦克风、指纹采集装置。
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密码信息,语音信息,指纹信息,头像信息。具体的,用印人员可以通过输入密码、语音、输入指纹、拍照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相应的,印章控制装置可通过键盘获取用印人员输入的密码信息,通过麦克风获取用印人员发出的语音信息,通过指纹采集装置获取用印人员输入的指纹信息、通过摄像头获取用印人员的头像信息。
印章控制装置还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用印文件图像。应理解,采集用印文件图像的摄像头与获取用印人员的头像信息的摄像头为不同的摄像头,分别设置在印章控制装置的不同位置处。
S102、对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和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
在本实施例中,对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和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只有身份以及用印文件均验证合法,才执行S103。
合法性验证的实现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先对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在身份信息合法的情况下,再对用印请求中的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先对用印请求中的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在用印文件图像合法的情况下,再对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时对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和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印章控制装置在对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和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21、检测电子锁和夹具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S1022、若电子锁和/或夹具处于非锁定状态,则发出告警信息。
S1023、若电子锁和夹具均处于锁定状态,则执行合法性验证的步骤(即 S103)。
其中,电子锁用于锁定印章,夹具用于锁定用印文件。
具体的,印章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查询预存的用印人员信息表,确定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其中用印人员信息表包括所有合法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印章控制装置在预存的用印人员信息表中查询到本次用印请求的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例如输入的数字密码一致,则确定本次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合格。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印章控制装置未在预存的用印人员信息表中查询到本次用印请求的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可以直接发出告警信息,不执行盖章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二种情况有可能存在误判,例如印章控制装置预存的用印人员信息表许久未更新,新增的合法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没有同步到印章控制装置。为了避免误判,在一些实施例中,印章控制装置可以向服务平台转发用印请求,通过服务平台的在线判断,确定是否执行盖章操作。或者,印章控制装置还可以向服务平台发送信息更新请求,获取最新的用印人员信息表,实现用印人员身份信息的同步,然后根据更新后的用印人员信息表对本次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
具体的,印章控制装置可以将用印文件图像与预存的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图像比对,确定用印请求中的用印文件图像是否合法。其中,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存储有已审核的可盖章的用印文件图像。
示例性的,用印人员可以预先将需要审核的用印文件图像通过其他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上传至服务平台,以便于审核人员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任意终端设备在该服务平台上对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服务平台预存已审核的可盖章的用印文件图像,并将该用印文件图像下发至印章控制装置。如此一来,即便审核人员当前不在线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盖章操作,可大大减小盖章的等待时间。另外,由于已经预存了已审核的可盖章的用印文件图像,即便当前的印章控制装置处于离线状态,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盖章操作,提升印章控制装置的处理能力。
作为一种实例,印章控制装置将用印文件图像与预存的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图像比对,确定用印文件图像是否合法,具体包括:
通过图像相似度ORB算法、局部敏感哈希phash算法或者直方图的至少一种,计算用印文件图像与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各个图像的图像相似度,若存在图像相似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的图像,则确定用印文件图像合法。即在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匹配到相似度较高的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则认为本次用印文件图像为合法的用印文件图像。示例性的,针对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的某一图像而言,假设通过ORB算法得到的图像相似度为a,通过phash算法得到的图像相似度为b,通过直方图得到的图像相似度为c,结合上述三种方法,可通过预设的结合方式计算用印文件图像与该图像的融合图像相似度。例如,结合方式可以为取平均值的方式,得到融合图像相似度为(a+b+c)/3。又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各个方法的计算权重:ORB算法的权重值为R1,phash算法的权重值为R2,直方图的权重值为R3,得到融合图像相似度a*R1+b*R2+c*R3。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结合方式得到融合图像相似度,对此本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制。
上述任意两种方法的结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103、若身份信息和用印文件图像均验证合法,驱动印章对用印文件进行盖章。
在本实施例中,印章控制装置驱动印章对用印文件进行盖章,包括:向电子锁发送解锁指令,电子锁由锁定状态切换至非锁定状态,此时可驱动电动推杆向下移动,由于电动推杆与印章连接,且印章位于电动推杆的下方,电动推杆向下移动,印章也将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对用印文件的盖章操作,具体可参见图4a,图4a示出了一种印章控制装置中部分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印章控制方法,通过接收用印请求,用印请求包括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摄像头采集的用印文件图像;对用印请求中的身份信息和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若身份信息和用印文件图像均验证合法,驱动印章对用印文件进行盖章。通过上述双重验证方法确定是否对用印文件进行盖章,用印安全性更高,且上述验证过程不受网络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提升了办理盖章业务的效率。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印章控制装置在驱动印章对用印文件进行盖章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向摄像头发送拍照指令。
S202、接收摄像头采集的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
S203、向服务平台发送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以及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方法,在完成盖章操作后,采集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并将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以及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服务平台,以便服务平台记录用章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印章控制装置中的上夹具不同于图4a所示的结构,上夹具与下夹具在夹紧用印文件时,电动推杆下方的印章向下移动时,印章与夹具之间存在一定空隙,如图4b所示,用印人员可能在印章下移过程中,将其他用印文件插入该空隙,存在非法盖章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作为一种实例,如图6所示,印章控制装置在执行S203 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对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
S302、若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验证不合法,则发出告警信息,并锁定印章的当前位置。
其中,当前位置为印章盖章时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印章控制装置在驱动印章对用印文件进行盖章后,保持电动推杆和印章的位置不变,向摄像头发送拍照指令,接收摄像头采集的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如果用印人员在印章下移过程中,将其他用印文件插入该空隙,那么此时拍摄到的盖章后的用印文件与之前验证的用印文件不同,通过盖章后的第二次图像比对过程,确定本次盖章是否存在风险,若存在风险,则发出告警信息,电动推杆和印章保持盖章时的位置,用印人员无法取走其插入的用印文件。若比对后确定不存在上述风险,则收回电动推杆和印章,夹具切换至非锁定状态,用印人员可以取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用印请求,所述用印请求包括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摄像头采集的用印文件图像;
处理模块402,用于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
处理模块402,还用于若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均验证合法,驱动印章对所述用印文件进行盖章。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在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之前,还用于:
检测电子锁和夹具是否处于锁定状态,若所述电子锁和/或所述夹具处于非锁定状态,则发出告警信息;或者
若所述电子锁和所述夹具处于锁定状态,则执行所述合法性验证的步骤;
其中,所述电子锁用于锁定所述印章,所述夹具用于锁定所述用印文件。
可选的,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密码信息,语音信息,指纹信息,头像信息;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通过查询预存的用印人员信息表,确定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是否合法,所述用印人员信息表包括所有合法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将所述用印文件图像与预存的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图像比对,确定所述用印文件图像是否合法,其中,所述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存储有已审核的可盖章的用印文件图像。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通过图片相似度ORB算法、局部敏感哈希phash算法或者直方图的至少一种,计算所述用印文件图像与所述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各个图像的图像相似度;
若存在所述图像相似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的图像,则确定所述用印文件图像合法。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在所述身份信息合法的情况下,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或者
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在所述用印文件图像合法的情况下,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或者
同时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
可选的,印章管理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403;
发送模块403,用于向电子锁发送解锁指令;处理模块402,用于驱动电动推杆向下移动完成盖章;其中,所述电动推杆与印章连接,所述印章位于所述电动推杆的下方。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在驱动印章对所述用印文件进行盖章之后,发送模块403 ,还用于向所述摄像头发送拍照指令;
接收模块401,还用于接收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
发送模块403,还用于向服务平台发送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以及所述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发送模块403向服务平台发送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以及所述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之前,处理模块402,还用于:
对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若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验证不合法,发出告警信息,并锁定所述印章的当前位置,所述当前位置为所述印章盖章时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印章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如图8所示,该印章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存储器501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502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501是独立于处理器502之外的器件时,印章控制装置还包括:总线503,用于连接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
作为一种实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印章控制装置还包括摄像头121、电动推杆122、印章123、电子锁124、夹具125以及身份信息输入装置126。其中,处理器分别与摄像头121、电动推杆122、电子锁124、夹具125以及身份信息输入装置126连接,电动推杆122与印章123 连接,印章123位于电动推杆122的下方。夹具125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与下夹具配合将用印文件夹紧。身份信息输入装置126包括键盘、麦克风、指纹采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印章控制装置所执行的各个步骤。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模块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 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 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印章控制装置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印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印请求,所述用印请求包括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摄像头采集的用印文件图像;
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
若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均验证合法,驱动印章对所述用印文件进行盖章;
所述驱动印章对所述用印文件进行盖章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摄像头发送拍照指令;
接收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
向服务平台发送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以及所述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
所述向服务平台发送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以及所述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若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验证不合法,发出告警信息,并锁定所述印章的当前位置,所述当前位置为所述印章盖章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之前,还包括:
检测电子锁和夹具是否处于锁定状态,若所述电子锁和/或所述夹具处于非锁定状态,则发出告警信息;或者
若所述电子锁和所述夹具处于锁定状态,则执行所述合法性验证的步骤;
其中,所述电子锁用于锁定所述印章,所述夹具用于锁定所述用印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密码信息,语音信息,指纹信息,头像信息;所述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通过查询预存的用印人员信息表,确定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是否合法,所述用印人员信息表包括所有合法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将所述用印文件图像与预存的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图像比对,确定所述用印文件图像是否合法,其中,所述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存储有已审核的可盖章的用印文件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用印文件图像与预存的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图像比对,确定所述用印文件图像是否合法,包括:
通过图片相似度ORB算法、局部敏感哈希phash算法或者直方图的至少一种,计算所述用印文件图像与所述合法用印文件图像库中各个图像的图像相似度;
若存在所述图像相似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的图像,则确定所述用印文件图像合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在所述身份信息合法的情况下,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或者
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在所述用印文件图像合法的情况下,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或者
同时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印章对所述用印文件进行盖章,包括:
向电子锁发送解锁指令,并驱动电动推杆向下移动完成盖章;其中,所述电动推杆与印章连接,所述印章位于所述电动推杆的下方。
8.一种印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印请求,所述用印请求包括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摄像头采集的用印文件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用印请求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用印文件图像均验证合法,驱动印章对所述用印文件进行盖章;
所述处理模块在驱动印章对所述用印文件进行盖章之后,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摄像头发送拍照指令;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服务平台发送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以及所述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向服务平台发送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以及所述用印人员的身份信息之前,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进行合法性验证,若所述盖章后的用印文件图像验证不合法,发出告警信息,并锁定所述印章的当前位置,所述当前位置为所述印章盖章时的位置。
9.一种印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章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章控制方法。
CN201911302935.4A 2019-12-17 2019-12-17 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62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2935.4A CN111162909B (zh) 2019-12-17 2019-12-17 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2935.4A CN111162909B (zh) 2019-12-17 2019-12-17 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2909A CN111162909A (zh) 2020-05-15
CN111162909B true CN111162909B (zh) 2023-01-24

Family

ID=70557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2935.4A Active CN111162909B (zh) 2019-12-17 2019-12-17 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29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3991B (zh) * 2020-11-09 2022-08-19 河北戈德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密码网络印章查询验印系统
CN112541744A (zh) * 2020-12-22 2021-03-23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开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9833A (zh) * 2021-03-16 2021-06-15 黑龙江大学 远程授权印章智能管理系统
CN113971010A (zh) * 2021-10-28 2022-01-25 海明联合能源集团矩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拍仪与打印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366321B (zh) * 2023-03-23 2023-09-12 北京惠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印控仪安全管控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8390A (zh) * 2014-10-24 2015-01-2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文件条形码的印章使用监控方法
CN107020851A (zh) * 2017-03-29 2017-08-0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自动盖章机及自动盖章方法
CN110481177A (zh) * 2019-08-21 2019-11-22 珠海思格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印章机的操作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7059B (zh) * 2003-07-03 2012-02-29 北京东方金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签章用印的方法及实现签章用印过程电子化控制的系统
CN108859451A (zh) * 2018-06-18 2018-11-23 韩金玲 一种5g信息传输的物联网智能印章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8390A (zh) * 2014-10-24 2015-01-2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文件条形码的印章使用监控方法
CN107020851A (zh) * 2017-03-29 2017-08-0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自动盖章机及自动盖章方法
CN110481177A (zh) * 2019-08-21 2019-11-22 珠海思格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印章机的操作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2909A (zh) 2020-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2909B (zh) 印章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102249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ally providing legal instrument
WO2020251597A1 (en) Dynamic off-chain digital currency transaction processing
US20120159591A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Vi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Imaging System
EP3543891B1 (en) A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tracking of certified documents lifecycle and computer programs thereof
CN103795702A (zh) 用于数据的发送控制
CN10915054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实名登记的系统和方法
WO2020042508A1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理赔事件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930150A (zh) 凭证生成、签名及验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443501B1 (en) Account access
US2016011053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0753029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生物识别平台
JP736405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システム、顔画像の更新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937602B (zh) 一种隐私保护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JP6581611B2 (ja) 認証鍵共有システムおよび認証鍵共有方法
CN107333005B (zh) 应急解锁方法、解锁服务器、用户设备及系统
CN115396170A (zh) 一种个人健康医疗数据授权方法及系统
CN113094755A (zh) 一种区块链中账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JP734250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システム、プロビジョニングデータを生成す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74882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11316680B2 (en) Protected credentials for roaming biometric login profiles
WO2021124568A1 (ja) アクセス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8846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tamper proof record chain
CN117371987A (zh) 一种运维审计的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WO2022249294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