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2637A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2637A
CN111162637A CN202010026320.XA CN202010026320A CN111162637A CN 111162637 A CN111162637 A CN 111162637A CN 202010026320 A CN202010026320 A CN 202010026320A CN 111162637 A CN111162637 A CN 111162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shell
heat dissipation
j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63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ind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ind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ind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ind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263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26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2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26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8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ribs or fins for improving heat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其中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和传动轴;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水箱,壳体内部设置有散热管,散热管通过管夹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水箱通过第一水缸和第二水缸与散热管构成循环管线,第一水缸和第二水缸通过循环驱动机构驱动,其中第一水缸连接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一抽水管,第二水缸连接有第二出水管和第二抽水管。本发明通过设置散热管,配合水箱、第一水缸、第二水缸以及循环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得水在散热管中处于循环流动状态,从而将壳体内部的热量源源不断的带出,提高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
背景技术
罩极电机是电机的一种,其又叫罩极式电动机,属于单相交流电动机,通常采用笼型斜槽铸铝转子。它根据定子外形结构的不同,又分为凸极式罩极电动机和隐极式罩极电动机。
众所周知,电机的散热对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罩极电机也不例外,传统的罩极电机大多是利用风扇来进行散热的,散热效果不甚理想,对电机的运行存在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其中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和传动轴;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水箱,壳体内部设置有散热管,散热管通过管夹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水箱通过第一水缸和第二水缸与散热管构成循环管线,第一水缸和第二水缸通过循环驱动机构驱动,其中第一水缸连接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一抽水管,第二水缸连接有第二出水管和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伸入到壳体中并通过汇流器与散热管的进水端连接,第一抽水管和第二抽水管与水箱连接,第一出水管、第一抽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二抽水管上均安装有防止逆流的单向阀。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散热管在壳体内呈蛇状分布。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水箱的壳壁上嵌装有注水口和观察窗。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水缸和第二水缸位于壳体的外部,壳体的外壁上固定有保护罩,第一水缸和第二水缸固定在保护罩中。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循环驱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传动轴的末端,第二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外壁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端面上分别固定有偏心设置的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第一凸柱的长度大于第二凸柱的长度,其中第一凸柱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末端伸入到第一水缸中并连接有与第一水缸相适配的活塞片,第二凸柱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末端伸入到第二水缸中并连接有与第二水缸相适配的活塞片,当所述第一连杆位于向下的最大行程位时,第二连杆位于向上的最大行程位。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还均布有导热件。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件包括中心柱体,中心柱体的外围固定有多个沿周向等距布设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与中心柱体一体成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设置散热管,配合水箱、第一水缸、第二水缸以及循环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得水在散热管中处于循环流动状态,从而将壳体内部的热量源源不断的带出,提高散热效果;通过设置由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等部件构成的循环驱动机构,能够利用传动轴的转动来实现对于第一水缸和第二水缸的驱动,使得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自动开启散热工作,更加易于整体的操控;通过在壳体上均布导热件,能够提高散热效果,且由中心柱体和多个散热鳍片构成的导热件能够有效提高导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散热管的布设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循环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导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壳体、2-定子组件、31-转子、32-传动轴、41-第一齿轮、411-第一凸柱、42-第二齿轮、421-第二凸柱、43-第一连杆、44-第二连杆、45-第一水缸、451-第一出水管、452-第一抽水管、46-第二水缸、461-第二出水管、462-第二抽水管、47-汇流器、5-保护罩、6-水箱、61-注水口、62-观察窗、7-散热管、71-管夹、8-导热件、81-中心柱体、82-散热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内的定子组件2和转子组件,其中转子组件包括转子31和传动轴32;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水箱6,壳体1内部设置有散热管7,散热管7通过管夹71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水箱6通过第一水缸45和第二水缸46与散热管7构成循环管线,第一水缸45和第二水缸46通过循环驱动机构驱动,其中第一水缸45连接有第一出水管451和第一抽水管452,第二水缸46连接有第二出水管461和第二抽水管462,所述第一出水管451和第二出水管461伸入到壳体1中并通过汇流器47与散热管7的进水端连接,第一抽水管452和第二抽水管462与水箱6连接,第一出水管451、第一抽水管452、第二出水管461和第二抽水管462上均安装有防止逆流的单向阀;工作时,由第一水缸45和第二水缸46将水箱6中的水抽至散热管7中,然后再回到水箱6中,此过程中水在散热管7中不断流动,从而将壳体1内的热量不断带出,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7在壳体1内呈蛇状分布,从而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6的壳壁上嵌装有注水口61和观察窗62,其中注水口61用于水箱6内的水源补充,而观察窗62则可让工作人员对水箱6内的水位进行及时掌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缸45和第二水缸46位于壳体1的外部,壳体1的外壁上固定有保护罩5,第一水缸45和第二水缸46固定在保护罩5中,从而可以对两个水缸进行有效保护。
本实施例对循环驱动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具体来说:
所述循环驱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所述第一齿轮41固定在传动轴32的末端,第二齿轮4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外壁上,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的端面上分别固定有偏心设置的第一凸柱411和第二凸柱421,第一凸柱411的长度大于第二凸柱421的长度,其中第一凸柱411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3,第一连杆43的末端伸入到第一水缸45中并连接有与第一水缸45相适配的活塞片,第二凸柱421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44,第二连杆44的末端伸入到第二水缸46中并连接有与第二水缸46相适配的活塞片,当所述第一连杆43位于向下的最大行程位时,第二连杆44位于向上的最大行程位,即当第一连杆43带动活塞片向下移动进行出水时,第二连杆44带动活塞片向上移动进行抽水,这样就使得第一水缸45和第二水缸46的抽排水能够交替进行,从而保证散热管7中水流的持续流动。
总结来说,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散热管7,配合水箱6、第一水缸45、第二水缸46以及循环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得水在散热管7中处于循环流动状态,从而将壳体1内部的热量源源不断的带出,提高散热效果;通过设置由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等部件构成的循环驱动机构,能够利用传动轴32的转动来实现对于第一水缸45和第二水缸46的驱动,使得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自动开启散热工作,更加易于整体的操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和5,本发明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拓展,具体来说:
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还均布有导热件8,从而在电机安装以后可利用导热件8将壳体1的热量传导出去,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8包括中心柱体81,中心柱体81的外围固定有多个沿周向等距布设的散热鳍片82,散热鳍片82与中心柱体81一体成型,从而可以有效增大热传导面积,提高导热效率。
总结来说,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上均布导热件8,能够提高散热效果,且由中心柱体81和多个散热鳍片82构成的导热件8能够有效提高导热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内的定子组件(2)和转子组件,其中转子组件包括转子(31)和传动轴(3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水箱(6),壳体(1)内部设置有散热管(7),散热管(7)通过管夹(71)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水箱(6)通过第一水缸(45)和第二水缸(46)与散热管(7)构成循环管线,第一水缸(45)和第二水缸(46)通过循环驱动机构驱动,其中第一水缸(45)连接有第一出水管(451)和第一抽水管(452),第二水缸(46)连接有第二出水管(461)和第二抽水管(462),所述第一出水管(451)和第二出水管(461)伸入到壳体(1)中并通过汇流器(47)与散热管(7)的进水端连接,第一抽水管(452)和第二抽水管(462)与水箱(6)连接,第一出水管(451)、第一抽水管(452)、第二出水管(461)和第二抽水管(462)上均安装有防止逆流的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7)在壳体(1)内呈蛇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的壳壁上嵌装有注水口(61)和观察窗(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缸(45)和第二水缸(46)位于壳体(1)的外部,壳体(1)的外壁上固定有保护罩(5),第一水缸(45)和第二水缸(46)固定在保护罩(5)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驱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所述第一齿轮(41)固定在传动轴(32)的末端,第二齿轮(4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外壁上,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的端面上分别固定有偏心设置的第一凸柱(411)和第二凸柱(421),第一凸柱(411)的长度大于第二凸柱(421)的长度,其中第一凸柱(411)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3),第一连杆(43)的末端伸入到第一水缸(45)中并连接有与第一水缸(45)相适配的活塞片,第二凸柱(421)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44),第二连杆(44)的末端伸入到第二水缸(46)中并连接有与第二水缸(46)相适配的活塞片,当所述第一连杆(43)位于向下的最大行程位时,第二连杆(44)位于向上的最大行程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还均布有导热件(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8)包括中心柱体(81),中心柱体(81)的外围固定有多个沿周向等距布设的散热鳍片(82),散热鳍片(82)与中心柱体(81)一体成型。
CN202010026320.XA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 Pending CN1111626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6320.XA CN111162637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6320.XA CN111162637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2637A true CN111162637A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62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6320.XA Pending CN111162637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263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211764U (zh) * 2016-08-29 2017-05-31 无锡尊宝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防爆电机
CN107476949A (zh) * 2017-09-07 2017-12-15 方宣崇 一种给水排水用可持续抽水装置
CN108377064A (zh) * 2018-05-04 2018-08-07 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船舶的高效散热型永磁无刷电机
CN108808958A (zh) * 2018-06-21 2018-11-13 许昌市大力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外冷却式全封闭直流电机
CN208923981U (zh) * 2018-09-09 2019-05-31 深圳治能电动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型永磁同步电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211764U (zh) * 2016-08-29 2017-05-31 无锡尊宝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防爆电机
CN107476949A (zh) * 2017-09-07 2017-12-15 方宣崇 一种给水排水用可持续抽水装置
CN108377064A (zh) * 2018-05-04 2018-08-07 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船舶的高效散热型永磁无刷电机
CN108808958A (zh) * 2018-06-21 2018-11-13 许昌市大力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外冷却式全封闭直流电机
CN208923981U (zh) * 2018-09-09 2019-05-31 深圳治能电动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型永磁同步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9841B2 (en) Liquid cooling radiation system and liquid radiator thereof
WO2013187786A1 (en) Electric pump motor cooled by closed circuit
CN108662920B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组件
CN110729855A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
CN216414051U (zh) 一种具有复合式冷却结构的电机外壳
CN212751999U (zh) 一种汽车微型电机的散热结构
CN111162637A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罩极电机
JP4972469B2 (ja) ポンプ
CN214480133U (zh) 风机泵类负载节能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12155169U (zh) 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水泵
CN100453823C (zh) 微型集热泵
CN211230766U (zh) 一种压缩机用散热装置
CN210390232U (zh) 一种用于油压机的冷却装置
CN105257557A (zh) 一种高效低扬程潜污泵
CN212033945U (zh) 一种水电站机组液冷系统
CN218483124U (zh) 一种集成式电机控制器散热结构
CN213754251U (zh) 一种低压伺服电机
CN110594162A (zh) 一种高效节能自吸泵
CN212106878U (zh) 一种自冷却减速机
CN215409252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应急抢险水泵
CN116846148B (zh) 一种具有辅助散热装置的电机
CN218787189U (zh) 一种水泵散热结构
CN220470303U (zh) 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空调外机水泵
CN220337107U (zh) 高温风机节能装置
CN213511264U (zh) 一种用于泳池机翅片换热器的轴流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