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0116A - 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0116A
CN111160116A CN201911261115.5A CN201911261115A CN111160116A CN 111160116 A CN111160116 A CN 111160116A CN 201911261115 A CN201911261115 A CN 201911261115A CN 111160116 A CN111160116 A CN 111160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backlight
fingerprint
module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11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智程
龚复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11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0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0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0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包括LCD屏幕模组、位于LCD屏幕模组下方的屏下指纹模组和背光电路:背光电路包括第一背光电路和第二背光电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的灭屏信号停止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提供背光。利用本发明在LCD材质屏幕的屏下指纹使用时,LCD屏幕可准确点亮屏下指纹区域,有效降低整机功耗,提高续航能力,指纹定位位置更准确,用户使用更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指纹解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终端的屏幕的材质大多为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其中AMOLED屏幕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AMOLED屏幕不需要背光,在厚度上可以做得更薄;色彩更加鲜艳清晰;功耗更加低;但缺点也很明显,AMOLED屏幕容易导致烧屏;且对眼睛伤害更大,工艺相对不够成熟,制作成本有待改进;而LCD屏幕,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电路;并且LCD屏幕技术成熟,价格也相对便宜,只要屏幕没有损坏,多年使用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偏色。
目前LCD屏下指纹技术并未上市,大部分的屏下指纹还是基于AMOLED屏幕进行设计,在解锁时,AMOLED屏幕必须保证在指纹解锁区域的屏幕处于常亮状态,以便进行指纹识别,但是若在LCD屏幕下设计屏下指纹,并不能设置AMOLED专有的AOD(Always On Display,息屏显示)模式,因AOD模式是基于特定解锁区域通过电流控制使指纹解锁区域点亮,而LCD屏幕若需要在解锁时提供足够的背光光线,则需要驱动背光模组进行全屏点亮,此种方式不仅消耗电量,而且对于解锁区域的光线强度也存在着影响,可见由于LCD屏幕不支持解锁区域常亮,不能准确地实现LCD屏幕的背光指纹定位,因此要想使得屏下指纹模组稳定工作,必须解决对于LCD屏幕的背光指纹定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用于解决屏下指纹使用时,手指会放到非解锁区域进行解锁导致屏幕解锁失败以及且若长时间在整个LCD屏幕显示指纹识别区域,会增加手机耗电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LCD屏幕模组、位于所述LCD屏幕模组下方的屏下指纹模组和背光电路:
所述背光电路包括第一背光电路和第二背光电路;
所述第一背光电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的灭屏信号停止向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所述第二背光电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可选地,所述背光电路还包括:
驱动电路,通过开关切换模块与所述第一背光电路和第二背光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开关切换模块,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向第一背光电路提供驱动信号,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向第二背光电路提供驱动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背光电路包括至少一个LED,和/或;
所述第二背光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背光灯珠,所述背光灯珠的最大亮度为112nit~285nit。
可选地,所述LCD屏幕模组包括:上下玻璃层、上下增光层、扩散层、导光层以及反射层。
可选地,所述导光层呈楔形凹槽结构,且导光层上分布有导光网点。
可选地,所述第二背光电路,响应于灭屏时或者屏下指纹模组检测到指纹图像信号时产生的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切换到打开状态,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可选地,所述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包括:
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通过第二背光电路照射,在LCD显示区显示指纹解锁引导图案。
可选地,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包含一红外补光模组,所述红外补光模组用于在所述屏下指纹模组检测指纹图像时,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发射红外光线。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第一背光电路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灭屏信号,停止向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响应于用户触发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第二背光电路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背光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背光电路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第一背光电路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灭屏信号,停止向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第二背光电路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触发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第二背光电路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将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背光关闭。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背光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第一背光电路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灭屏信号,停止向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响应于用户触发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第二背光电路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可以在LCD材质屏幕的屏下指纹使用时,LCD屏幕可准确点亮屏下指纹区域,有效降低整机功耗,提高续航能力,另外,指纹定位位置更准确,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A为LCD屏幕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导光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导光层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D为LCD屏幕上方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智能终端的正面设计示意图;
图4为第一背光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背光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开关切换模块与驱动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实现屏内指纹识别的显示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指向或面对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上”,将与之相反,或者背对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为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系统示意图,智能终端101中包含一屏下指纹模组102,以及一开关切换模块103,通过智能终端101中的处理器控制开关切换模块103,以切换第一背光电路104和第二背光电路105,当连接第一背光电路104或第二背光电路105后,通过智能终端101中的处理器控制驱动电路向第一背光电路104或第二背光电路105提供驱动信号,当智能终端101中的处理器接收到激活手机屏幕的指示,将其转换为亮屏信号,响应于亮屏信号控制开关切换模块103切换到第一背光电路104,控制驱动电路向第一背光电路104提供驱动信号,将第一背光电路104切换到打开状态;当智能终端101中的处理器接收到屏下指纹模组102发送的指纹图像信号或当智能终端灭屏时产生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控制开关切换模块103切换到第二背光电路105,控制驱动电路向第二背光电路105提供驱动信号,将第一背光电路105切换到关闭状态。
所述智能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个人通信业务)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话机、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LCD屏幕模组、位于所述LCD屏幕模组下方的屏下指纹模组和背光电路;
其中,LCD屏幕模组是利用电场控制LCD屏幕模组中的液晶分支的旋转,来改变光的行进方向,不同的电场大小形成不同颜色,以在智能终端上显示图像,通过LCD屏幕模组中的导光层、扩散层等使得背光电路提供的背光显示亮度尽可能的高,并将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或进一步提高面光源的显示亮度均一性。
屏下指纹模组利用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从智能终端的LCD屏幕模组顶面返回的光来进行指纹感应和其他感应操作。所述返回的光携带与所述顶面接触的物体的信息,如手指的指纹信息,通过捕获和检测所述返回的光,位于显示屏幕下方的特定光学传感器模块通过捕获和检测返回的光来实现指纹图像的光学成像。
所述背光电路包括第一背光电路和第二背光电路;
所述第一背光电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切换到打开状态,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灭屏信号,停止向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所述第二背光电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切换到打开状态,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如图2A所示,其中所述LCD屏幕模组200包括:上下层玻璃201、上下增光层202、偏光层203、扩散层204、导光层205以及反光层206。
所述上下增光层202又分为上增光层(UBEF,Up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与下增光层(DBEF,Dow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具体的,在上下玻璃层201间存在有上下增光层202,偏光层203位于上下增光层202之间,上下玻璃层201、上下增光层202以及偏光层203之间通过遮光胶带进行黏贴,在层与层之间存在着空气间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下增光层202可以合为一层增光层,所述上下层玻璃201间结构具体结构顺序为,上玻璃层、增光层、偏光层以及下玻璃层,这里不做过多具体顺序限定。
其中扩散层204可以为以PET(Polyetherimide,聚醚酰亚胺)、PI(polyimide,聚酰亚胺树脂)等透光材料作为基材的扩散层,基材表面上分布有扩散粒子,即扩散层102的结构可以有扩散膜或扩散片。
所述导光层的结构为,采用特制V-cut刀具对制造导光层的模具铲除出V型槽,V型槽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7.4um,具体参数不做限制,利用V型槽进行导光层注塑使用,以形成楔形凹槽结构,相比于非V-cut的导光层设计,亮度会提高8%,在所述导光层上包含有导光网点,在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对应的导光网点的分布更加密集。
所述导光层的具体结构如图2B所示,为导光层的侧视图,图2C为导光层的正视图,所述导光层表面存在高度为7.4um的楔形凹槽,并在导光层表面存在通过镭射和撞点技术实现的导光网点。
为了尽可能的提高显示亮度,使直下式背光源或者侧入式背光源发出的光能尽可能多的向上传播,反射层206将第一背光电路发出的光朝向导光层205的方向反射,即将第一背光电路发出的光向上反射。
如图2D所示,所述LCD屏幕模组200的上方还包括TFT基板2001、TFT电路层2002、液晶层2003、彩色滤光层2004以及盖板层2005;
所述TFT基板2001,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为TFT电路层2002提供承载和设置位置,其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现有构造,这里不做限定。
液晶层2003设置在TFT电路层2002上方,彩色滤光层2004(CF,Color filter)设置在液晶层2003上方,盖板层2005彩色滤光层2004上方。
盖板层2005具体可以为玻璃或蓝宝石等材质的盖板。且该盖板2005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保护层。手指的触控及按压在盖板2005上,或者,为手指的触控及按压在盖板2005上的表面保护层上。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正面设计示意图,所述第一背光电路用于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301提供背光,所述第二背光电路用于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302提供背光,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302通过第二背光电路照射,在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显示指纹解锁引导图案,其引导图案通过智能终端中的引导图案选项进行选择,在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显示相应的指纹解锁引导图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增加第一背光电路的亮度,第一背光电路设置为两路背光电路以提升亮度,本实施例采用侧入式背光源作为整个LCD显示区301的背光源,同样的,侧入式背光源也可以为平板光源、LED面光源等。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背光电路的两路背光电路分被设计在导光层205的两侧,左侧第一背光电路401与右侧第一背光电路402从导光板位置向上打光,导光板作用就是将背光电路射入的光向屏幕的正面进行折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缩减屏幕厚度,本实施例将第二背光电路以及屏下指纹模组以挖孔方式嵌入在智能终端的后部机壳上;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背光电路设计为一颗LED背光灯珠,背光灯珠的具体种类不做限制,可以设计为多颗灯珠或平板光源、LED面光源等形式,在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302对应的LCD屏幕模组200下方,存在屏下指纹模组501,所述屏下指纹模组501为在通过半导体工艺制作在一个芯片(Die),比如光学成像芯片或者光学指纹传感器,具体为光探测器(Photo detector)阵列,其包括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光探测器,所述光探测器可以作为如上所述的像素单元;所述光学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屏下指纹模组501感应阵列的上方。
所述屏下指纹模组501可以具体包括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可以通过拼接方式并排设置在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302的下方,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302的下方还可以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分别对应于其中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从而将屏下指纹模组的检测区域扩展到所述显示屏的下半部分的主要区域,也就是扩展到手指惯常按压区域,从而实现盲按式指纹输入操作。当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数量足够时,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302还可以扩展到半个LCD显示区甚至整个LCD显示区,从而实现半屏或者全屏指纹检测。
所述背光灯珠旁还设计有一红外补光模组503,通过软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与屏下指纹模组501进行连接,所述红外补光模组503包括一红外补光灯,红外补光灯用于在所述屏下指纹模组检测指纹图像时,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发射红外光线,在屏下指纹模组501的下方存在一背光灯珠502,用于提供第二背光电路的背光光源,其具体的排布方式不做限定,背光灯珠502也可以与屏下指纹模组501并排设计。
具体的,驱动电路通过开关切换模块与所述第一背光电路和第二背光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开关切换模块,响应于亮屏信号向第一背光电路提供驱动信号,响应于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向第二背光电路提供驱动信号。
所述第二背光电路提供的光源作为屏下指纹模组的激励光源。第二背光电路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302上方的目标手指发出一束光,该光在手指的表面发生反射形成反射光或者经过所述手指内部散射而形成散射光,为方便表示,上述反射光和散射光统称为反射光。由于指纹的嵴(ridge)与峪(vally)对于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因此,来自指纹嵴的反射光和来自指纹峪的反射光具有不同的光强,反射光被屏下指纹模组中的光学指纹传感器所接收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即指纹图像信号;基于所述指纹检测信号便可以获得指纹图像数据,并且可以进一步进行指纹匹配验证,从而在所述智能终端实现光学指纹识别功能。
如图6所示,开关切换模块601通过接收对应的信号,切换第一背光电路与第二背光电路与驱动模块602的连接状态,所述开关切换模块可以为单刀双三掷或三路选择开关构成,这里不做限制;所述驱动模块602包含一AP端给出芯片使能信号和I2C信息信号,通过驱动模块602中的DC-DC升压电路达到背光电路需要的开启电压,在I2C信号中含有控制背光灯电流大小的信息,通过电流大小变化可以控制LED灯的明亮程度;
第一背光电路的开关状态变化具体包括,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切换到打开状态,所述亮屏信号可以为当用户按压智能终端的某键位时,由智能终端生成的亮屏信号以显示智能终端的屏幕,或当智能终端需要向用户显示各类提示消息时或接收到电话等即时通话消息时由智能终端生成的由智能终端生成的亮屏信号以显示相应的提示消息,这里对亮屏信号的产生方法不做过多具体限制,当智能终端接收到亮屏信号时,开关切换模块601将第一背光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由驱动电路向第一背光电路发送驱动信号,以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灭屏信号切换到关闭状态,所述灭屏信号同样可以为当用户按压智能终端的某键位时,由智能终端生成的灭屏信号以熄灭智能终端的屏幕显示,同样可以为当智能终端的第一背光电路开启一段时间后,到达了设定的需要灭屏时间,由智能终端生成的灭屏信号以熄灭智能终端的屏幕显示,这里对灭屏信号的产生方法不做过多具体限制,当智能终端接收到灭屏信号时,开关切换模块601将第一背光电路与驱动电路断开,由驱动模块602不再向第一背光电路发送驱动信号,以熄灭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
第二背光电路的开关状态变化具体包括,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切换到打开状态,所述指纹待触发信号的生成方法可以为:
屏下指纹模组检测到指纹图像信号时产生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
所述屏下指纹模组检测到指纹图像信号具体为,当在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检测到手指时,屏下指纹模组会生成指纹图像信号。
当智能终端接收到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时,开关切换模块601将第二背光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由驱动电路602向第二背光电路发送驱动信号,以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当接收到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所述亮屏信号的生成方法和上文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其还包括,当成功进行智能终端解锁时生成亮屏信号的此种方法。
当第二背光电路持续一段时间后仍未成功解锁智能终端时,关闭第二背光电路,所述持续时间由用户设置得到的,持续时间长度不做过多限定。
当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开关切换模块601将第二背光电路与驱动电路断开,驱动电路602不再第二背光电路发送驱动信号,以熄灭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第一背光电路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灭屏信号,停止向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具体的,当响应于用户触发亮屏信号时,开关切换模块将第一背光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由驱动电路给第一背光电路提供驱动信号,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以点亮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
响应于用户触发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第二背光电路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响应于用户触发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将所述第二背光电路切换到打开状态,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将第二背光电路切换到关闭状态。
具体的,所述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在灭屏时或者屏下指纹模组检测到指纹图像信号时产生,当响应于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开关切换模块将第二背光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由驱动电路给第二背光电路提供驱动信号,以点亮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
当响应于用户触发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开关切换模块将第二背光电路与驱动电路的连接断开,驱动电路不再给第二背光电路提供驱动信号,使得第二背光电路关闭,以熄灭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背光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背光电路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第一背光电路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灭屏信号,停止向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第二背光电路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触发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第二背光电路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背光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第一背光电路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灭屏信号,停止向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响应于用户触发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第二背光电路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该屏下指纹背光定位装置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英文全称:central processing units,英文简称:CPU)701(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70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704或数据705的存储介质703(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702和存储介质703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703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信息处理装置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7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703通信,在装置700上执行存储介质703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装置7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70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07,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70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709,例如Windows Server,Mac OS X,Unix,Linux,FreeBSD等。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终端,包括LCD屏幕模组、位于所述LCD屏幕模组下方的屏下指纹模组和背光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电路包括第一背光电路和第二背光电路;
所述第一背光电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的灭屏信号停止向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所述第二背光电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电路还包括:
驱动电路,通过开关切换模块与所述第一背光电路和第二背光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开关切换模块,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向第一背光电路提供驱动信号,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向第二背光电路提供驱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背光电路包括至少一个LED,和/或;
所述第二背光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背光灯珠,所述背光灯珠的最大亮度为112nit~285ni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LCD屏幕模组包括:上下玻璃层、上下增光层、扩散层、导光层以及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层呈楔形凹槽结构,且导光层上分布有导光网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光电路,响应于灭屏时或者屏下指纹模组检测到指纹图像信号时产生的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切换到打开状态,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包括:
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通过第二背光电路照射,在LCD显示区显示指纹解锁引导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包含一红外补光模组,所述红外补光模组用于在所述屏下指纹模组检测指纹图像时,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发射红外光线。
9.一种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第一背光电路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灭屏信号,停止向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响应于用户触发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第二背光电路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10.一种屏下指纹背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背光电路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第一背光电路向LCD屏幕模组的整个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的灭屏信号,停止向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第二背光电路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指纹待检测触发信号,第二背光电路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亮屏信号或打开状态持续设定时间后停止向屏下指纹模组对应的LCD显示区提供背光。
CN201911261115.5A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160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1115.5A CN111160116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1115.5A CN111160116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0116A true CN111160116A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56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1115.5A Pending CN111160116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01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3324A (zh) * 2020-09-27 2021-01-05 厦门大学 一种屏下指纹图像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CN113422890A (zh) * 2021-06-09 2021-09-21 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摄像头补光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3639A (zh) * 2016-08-31 2017-02-0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的方法和终端
CN106886703A (zh) * 2017-03-08 2017-06-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22962A (zh) * 2017-03-08 2017-1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亮屏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7665079A (zh) * 2017-09-26 2018-02-0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08256396A (zh) * 2016-12-28 2018-07-06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CN109190592A (zh) * 2018-09-21 2019-01-11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Lcd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8609032U (zh) * 2018-08-31 2019-03-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564629A (zh) * 2018-10-15 2019-04-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CN208953839U (zh) * 2018-10-29 2019-06-07 惠州市宝明精工有限公司 一种屏下指纹触摸识别背光模组结构
CN209072543U (zh) * 2018-10-15 2019-07-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CN110222491A (zh) * 2019-04-26 2019-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应用的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CN209746173U (zh) * 2019-05-10 2019-12-06 惠州市宝明精工有限公司 一种屏下指纹背光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3639A (zh) * 2016-08-31 2017-02-0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的方法和终端
CN108256396A (zh) * 2016-12-28 2018-07-06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CN106886703A (zh) * 2017-03-08 2017-06-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22962A (zh) * 2017-03-08 2017-1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亮屏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7665079A (zh) * 2017-09-26 2018-02-0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208609032U (zh) * 2018-08-31 2019-03-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190592A (zh) * 2018-09-21 2019-01-11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Lcd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564629A (zh) * 2018-10-15 2019-04-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CN209072543U (zh) * 2018-10-15 2019-07-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CN208953839U (zh) * 2018-10-29 2019-06-07 惠州市宝明精工有限公司 一种屏下指纹触摸识别背光模组结构
CN110222491A (zh) * 2019-04-26 2019-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应用的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CN209746173U (zh) * 2019-05-10 2019-12-06 惠州市宝明精工有限公司 一种屏下指纹背光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3324A (zh) * 2020-09-27 2021-01-05 厦门大学 一种屏下指纹图像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CN112183324B (zh) * 2020-09-27 2023-12-26 厦门大学 一种屏下指纹图像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CN113422890A (zh) * 2021-06-09 2021-09-21 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摄像头补光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器
CN113422890B (zh) * 2021-06-09 2024-02-23 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摄像头补光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870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amera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7062015B2 (ja) 表示モジュール、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CN107734118A (zh) 终端设备屏幕、终端设备屏幕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885361B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110117746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윈도우 제조방법
CN109445160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RU2736269C1 (ru) Экран терминала,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экраном терминала и терминал
CN111160116A (zh) 一种智能终端及屏下指纹背光定位控制方法
US20210289129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amera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013611B1 (ko) 이동 단말기
WO2021081763A1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024696A1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EP3153917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18418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fingerprint sensor
CN111458341A (zh) 工件成像系统及用于工件成像的方法
CN101373053A (zh) 膜状导光板单元、面状光单元以及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066029B (zh) 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光学指纹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0298288B (zh) 显示屏、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233406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417933A (zh) 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543043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US10746595B2 (en) Ambient-light-sensing hole structure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97466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CN109348016B (zh) 一种显示屏、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110008459A (ko) 발광다이오드 백라이트를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