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9669A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9669A
CN111159669A CN201911225868.0A CN201911225868A CN111159669A CN 111159669 A CN111159669 A CN 111159669A CN 201911225868 A CN201911225868 A CN 201911225868A CN 111159669 A CN111159669 A CN 111159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operation
duration
pressure
pressing
leg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58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59669B (zh
Inventor
高硕�
黄安彪
代晏宁
徐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2258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9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9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9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9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9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16User authentication by observing the pattern of computer usage, e.g. typical user behavi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进而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在按压操作合法时,执行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在按压操作不合法时,不执行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这样,相对于现有的口令认证方式,根据按压时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来进行认证更难以被破解,提升了认证过程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终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范围也越来越广,为保证终端用户的安全性,终端认证技术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中认证技术多以口令认证(如密码认证)的方式实现,但随着密码暴力破解的出现,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泄露,导致基于口令的认证方式出现危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提供一种更安全的身份认证方式,以提高终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压电触摸屏的终端上,包括:
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根据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在所述按压操作合法时,执行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在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时,不执行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可以证明,每个人的击键习惯(也即触摸习惯)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对于同一个用户,用户的输入习惯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其他人无从模仿。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进而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在合法时,才执行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在不合法时,即不执行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这样,相对于现有的口令认证方式,根据按压时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来进行认证更难以被破解,提升了认证过程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终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包括: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连续两次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需要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人两次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应操作时长信息是不同的。相对于仅进行一次按压操作的情况,所涉及的信息更多,基于此最终得到的合法性判断结果也更准确。基于此,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采集连续两次的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即可实现对按压操作合法性的准确验证,提高本申请方案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包括: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通过外部按压操作输入认证口令时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在根据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的同时或之前,还包括:确认输入的所述认证口令与预设的标准认证口令匹配。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结合了口令认证方式,从口令认证以及按压操作习惯认证两个维度进行了合法性认证,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方案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包括:确定采集到的所述压力信息与预设标准压力信息的压力相似度,以及确定采集到的所述操作时长信息与预设标准操作时长信息的时长相似度;在所述压力相似度大于预设压力相似度阈值,且所述时长相似度大于预设时长相似度阈值时,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合法;在所述压力相似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压力相似度阈值,或所述时长相似度小于等于预设时长相似度阈值时,确定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压力信息与预设标准压力信息比较,得到压力相似度,将操作时长信息与预设标准操作时长信息比较,得到时长相似度。进而在压力相似度大于预设压力相似度阈值,且时长相似度大于预设时长相似度阈值时,确定按压操作合法;否则,确定不合法。这样,即实现了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对于按压操作合法性的准确判断,提升了本申请方案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包括:将采集到的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分类模型中;所述分类模型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合法训练集和非法训练集训练得到;所述合法训练集中包括合法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所述非法训练集中包括对应于非法按压操作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根据所述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基于预先训练好的分类模型来实现对按压操作合法性的判断,利用分类模型所具有的良好的识别性能,实现对按压操作自动化认证,从而提升了本申请方案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信息包括:所述按压操作按压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以及所述按压操作释放时所产生的第二压力峰值;
所述将采集到的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分类模型中包括:将所述第一压力峰值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一压力分类模型中,将所述第二压力峰值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二压力分类模型中,将所述操作时长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时长分类模型中;
对应的,所述根据所述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压力分类模型、第二压力分类模型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中,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阈值;若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合法;若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
或,
将所述第一压力分类模型、第二压力分类模型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概率值分别按照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并求期望,得到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综合概率值;将所述综合概率值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综合概率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合法;若所述综合概率值小于所述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使用不同的压力分类模型来分别对第一压力峰值和第二压力峰值进行处理,使用时长分类模型对操作时长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分别得到各个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进而依据各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综合考量,从而确定出按压操作是否合法。这样,对第一压力峰值、第二压力峰值以及操作时长信息进行了综合性考量,提高了本申请方案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操作为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所述操作时长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中,从前一次按压操作释放时起,至后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止所间隔的时长;所述第二间隔时长为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中,从前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起,至后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止所间隔的时长。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按压操作为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时,会产生的操作时长信息包括有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这些时长信息都是属于用户的个性化信息,不同的用户在进行多次按压操作时,相应的时长信息往往都会存在一定的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选用这些时长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进行认证,从而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操作时长信息包括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时,所述将采集到的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分类模型中包括:将所述压力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压力分类模型中,将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持续时长分类模型中,将采集到的各所述第一间隔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时长分类模型中,将采集到的各所述第二间隔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二时长分类模型中;
对应的,所述根据所述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包括:
判断所述压力分类模型、持续时长分类模型、第一时长分类模型和第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中,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阈值;若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合法;若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
或,
将所述第一压力分类模型、持续时长分类模型、第一时长分类模型和第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概率值分别按照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并求期望,得到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综合概率值;将所述综合概率值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综合概率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合法;若所述综合概率值小于所述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使用不同的时长分类模型来分别对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各第一间隔时长和各第二间隔时长进行处理,使用压力分类模型对压力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分别得到各个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进而依据各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综合考量,从而确定出按压操作是否合法。这样,即对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以及压力信息进行了综合性考量,提高了本申请方案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装置,应用于具有压电触摸屏的终端上,包括:采集模块、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按压操作合法时,执行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在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时,不执行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通过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时间信息,进而根据压力信息和时间信息判断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在合法时,才执行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在不合法时,即确定按压操作为无效操作,不进行相应处理。这样,相对于现有的口令认证方式,根据按压时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时间信息来进行认证更难以被破解,提升了认证过程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终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压电触摸屏、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压电触摸屏、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控制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从而实现上述任一种的终端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种的终端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击时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较具体的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已存在具有压电触摸屏(也称压电式触控屏)的终端设备,这类设备可以利用压电触摸屏实现对于用户所进行的按压操作(如敲击或触摸操作)所产生电压信息的采集获取。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即应用于这类具有压电触摸屏的终端上。可以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
S101:通过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部按压操作可以是单次按压操作,也可以是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压力信息是指在按压操作过程中,由于按压操作所产生的相关压力的信息。例如每次按压过程中按压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以及释放时所产生的第二压力峰值。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研究表明,进行一次按压时,包括有按压(也称press)和释放(也称release)两个过程,在按压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正向的压力峰值,而在释放过程中,由于压电效应则会产生一个负向的压力峰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单次按压操作,可以选择第一压力峰值和第二压力峰值中的一个或两个作为压力信息。而对于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则可以选用每一次按压操作中的第一压力峰值和第二压力峰值中的一个或两个作为压力信息。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操作时长信息是指在按压操作过程中,由于按压操作所产生的相应时长信息。例如,对于单次按压操作而言,由于按压操作是一个从按压到释放的过程,因此存在有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该按压持续时长即为一种操作时长信息。而对于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而言,除了每一次按压操作所具有的按压持续时长外,还存在有:相邻两次按压操作中,从前一次按压操作释放时起,至后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止所间隔的时长(后文记为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相邻两次按压操作中,从前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起,至后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止所间隔的时长(后文记为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整个按压操作过程中,从第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起,至后一次按压操作释放时止所间隔的时长(后文记为整个按压操作过程持续时长)等等时长信息。应当理解的是,由于不同的人往往存在有不用的使用习惯,因此会导致针对同样的按压操作(如同样的单击操作或双击操作),不同的人执行时会产生不同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基于此,可以将用户进行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作为用户的一种特征信息,来进行身份认证,从而达到较好的认证效果。
S102: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该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在判断为按压操作合法时,转至步骤S103;否则,转至步骤S104。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判断方式中,可以采用相似度比较的方式来实现对按压操作合法性的判断。示例性的,可以在采集到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后,分别确定采集到的压力信息与预设标准压力信息的压力相似度,采集到的操作时长信息与预设标准操作时长信息的时长相似度。进而分别将压力相似度和时长相似度分别与预设的压力相似度阈值和时长相似度阈值比较,在压力相似度大于预设压力相似度阈值,且时长相似度大于预设时长相似度阈值时,确定按压操作合法;在压力相似度小于等于预设压力相似度阈值,或时长相似度小于等于预设时长相似度阈值时,确定按压操作不合法。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存在多种不同的压力信息,或存在多种不同的操作时长信息时,对应的预设标准压力信息和预设标准操作时长信息即需要对应设置有多种。
示例性的,在外部按压操作为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压力信息包括按压操作按压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以及释放时所产生的第二压力峰值,且操作时长信息包括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时,预设标准压力信息应当包括有标准第一压力峰值和标准第二压力峰值,预设标准操作时长信息应当包括有标准按压持续时长、标准第一间隔时长和标准第二间隔时长。
在上述示例中,在计算相似度时:
将每次按压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分别与标准第一压力峰值计算相似度,得到每次按压时的第一压力峰值相似度,进而再基于每次按压时的第一压力峰值相似度求得总的第一压力峰值相似度(例如,可以分别计算每次按压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与标准第一压力峰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将该绝对值除以标准第一压力峰值即得到每次按压时的第一压力峰值相似度;进而对所得到每次按压时的第一压力峰值相似度求取期望,该期望即为总的第一压力峰值相似度)。对于第二压力峰值所对应的相似度的计算方式与对于第二压力峰值所对应的相似度的计算方式一致,将每次释放时所产生的第二压力峰值分别与标准第二压力峰值计算相似度,得到每次释放时的第二压力峰值相似度,进而再基于每次释放时的第二压力峰值相似度求得总的第二压力峰值相似度。在得到总的第一压力峰值相似度和总的第二压力峰值相似度后,对两者进行处理(例如分别按照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求和等处理)得到一个压力相似度。
对于时长相似度的求取过程与压力相似度的求取过程类似,即分别将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分别与标准按压持续时长求得每次按压操作对应的按压持续时长相似度,进而得到总的按压持续时长相似度;分别将多次按压操作中,每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分别与标准第一间隔时长求得每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对应的第一间隔时长相似度,进而得到总的第一间隔时长;分别将多次按压操作中,每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分别与标准第二间隔时长求得每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对应的第二间隔时长相似度,进而得到总的第二间隔时长。最后对总的按压持续时长相似度、总的第一间隔时长、以及总的第二间隔时长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时长相似度。
应当理解的是,前述示例仅为一种可行的压力相似度和时长相似度的求取过程,不应认为本申请仅可根据该过程进行压力相似度和时长相似度的求取。
还应当理解的是,前述示例是以外部按压操作为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的情况进行的描述,但应当理解的是,对于外部按压操作是单次按压操作的情况,其实现原理和思路与上述示例是一致的,其区别仅在与不会存在多次按压操作所分别产生的压力信息,以及时间信息中不会存在第一间隔时长和第二间隔时长。
还应当理解的是,前述示例中,除了可以针对每种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设置一个标准信息外,还可以按照按压次数,分别设置不同的标准信息。例如,假设外部按压操作为连续的3次按压操作,则针对第一次按压操作设置标准第一压力峰值A11、标准第二压力峰值A21、标准按压持续时长B11、第一次按压操作至第二次按压操作的标准第一间隔时长B21、第一次按压操作至第二次按压操作的标准第二间隔时长B31;针对第二次按压操作设置标准第一压力峰值A12、标准第二压力峰值A22、标准按压持续时长B12、第二次按压操作至第三次按压操作的标准第一间隔时长B22、第二次按压操作至第三次按压操作的标准第二间隔时长B32;针对第三次按压操作设置标准第一压力峰值A13、标准第二压力峰值A23、标准按压持续时长B13。假设采集到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分别为:第一次按压操作时,第一压力峰值为a11、第二压力峰值为a12、按压持续时长为b11;第二次按压操作时,第一压力峰值为a21、第二压力峰值为a22、按压持续时长为b21;第三次按压操作时,第一压力峰值为a31、第二压力峰值为a32、按压持续时长为b31;第一次按压操作至第二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为b21,第一次按压操作至第二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为b22;第二次按压操作至第三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为b31,第二次按压操作至第三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为b32。
计算时,根据a11和A11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1,根据a21和A12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2,根据a31和A13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3,进而根据相似度1至相似度3得到总的第一压力峰值的相似度;类似的,根据a12和A21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4,根据a22和A22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5,根据a32和A23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6,进而根据相似度4至相似度6得到总的第二压力峰值的相似度;在得到总的第一压力峰值相似度和总的第二压力峰值相似度后,对两者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压力相似度。类似根据b11和B11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7,根据b21和B12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8,根据b31和B13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9,进而根据相似度7至相似度9得到总的按压持续时长相似度;根据b21和B21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10,根据b31和B22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11,进而根据相似度10和相似度11得到总的第一间隔时长的相似度;根据b22和B31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12,根据b32和B32计算得到一个相似度13,进而根据相似度12和相似度13得到总的第二间隔时长的相似度;最后对总的按压持续时长相似度、总的第一间隔时长、以及总的第二间隔时长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时长相似度。
还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压力相似度阈值和预设时长相似度阈值可以由工程师根据实际需要或根据大量实验测试从而设计得到。而预设标准压力信息和预设标准操作时长信息则可以为终端设备预先要求合法用户进行按压操作从而采集得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行判断方式中,也可以通过采用分类模型的方式来实现对按压操作合法性的判断。即,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合法训练集和非法训练集训练得到分类模型,从而将采集到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分类模型中,进而即可根据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判断出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训练得到的分类模型的可靠性,用于训练的合法训练集中应包括合法按压操作(即合法用户进行按压操作时)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而非法训练集中则应包括对应于非法按压操作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非法训练集中的样本数据可以由工程师需要采集不同的人员进行按压操作时产生的数据,从而得到一个标准的非法训练集。但是此种方式需要采集的人员中不能包含有使用采用本申请方案的终端的用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可以对采集到的合法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进行处理后得到非法训练集中的样本数据的方案。具体的:
可以将合法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时间信息转换为合法特征向量进行表征,进而计算合法特征向量的方差以及合法特征向量的期望。将特征向量中每一项的减去期望再减去方差的随机倍数,即得到非法特征向量。这样得到的非法特征向量中,经由合法特征向量中表征压力信息的项转换得到的项,即表征对应于非法按压操作的压力信息;经由合法特征向量中表征时间信息的项转换得到的项,即表征对应于非法按压操作的时间信息。且由于是向量表达,可以直接用于进行模型训练,不需要再进行向量转换。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分类模型可以是经由神经网络算法或支持向量机算法等分类算法训练得到的。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分类模型可以采用二分类模型,即模型分类仅有两类,一类结果为合法,另一类结果为不合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针对所有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训练一个总的分类模型,此时模型输出的结果即为针对外部按压操作的合法性判断结果。
但是,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行示例中,也可以针对每种压力信息和/或每种操作时长信息,分别训练出一个对应的分类模型,从而使用对应的分类模型来实现对相应类型的特征数据的处理,从而输出相应的分类结果。最后再根据各个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综合确定外部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具体示例如下:
示例1,假设压力信息包括:按压操作按压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以及按压操作释放时所产生的第二压力峰值。此时可以预先针对第一压力峰值训练好一个第一压力分类模型,针对第二压力峰值训练好一个第二压力分类模型,针对操作时长信息训练好一个时长分类模型,进而将采集到的第一压力峰值输入第一压力分类模型中,第二压力峰值输入第二压力分类模型中,操作时长信息输入时长分类模型中。最后根据第一压力分类模型、第二压力分类模型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确定外部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示例2,假设外部按压操作为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操作时长信息包括:包括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此时可以预先针对按压持续时长训练好一个持续时长分类模型,针对第一间隔时长训练好一个第一时长分类模型,针对第二间隔时长训练好一个第二时长分类模型,针对压力信息训练好一个压力分类模型。进而将采集到的压力信息输入压力分类模型中,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持续时长分类模型中,将采集到的各所述第一间隔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时长分类模型中,将采集到的各所述第二间隔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二时长分类模型中。最后根据压力分类模型、持续时长分类模型、第一时长分类模型和第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确定外部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示例3,假设外部按压操作为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压力信息包括:按压操作按压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以及按压操作释放时所产生的第二压力峰值;操作时长信息包括:包括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此时可以预先针对第一压力峰值训练好一个第一压力分类模型,针对第二压力峰值训练好一个第二压力分类模型,针对第一间隔时长训练好一个第一时长分类模型,针对第二间隔时长训练好一个第二时长分类模型。进而将采集到的所有第一压力峰值输入第一压力分类模型中,所有第二压力峰值输入第二压力分类模型中,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持续时长分类模型中,将采集到的各所述第一间隔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时长分类模型中,将采集到的各所述第二间隔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二时长分类模型中。最后根据第一压力分类模型、第二压力分类模型、持续时长分类模型、第一时长分类模型和第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确定外部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结合多个分类模型综合确定外部按压操作是否合法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确定:
方式一:判断在多个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中,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阈值。若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按压操作合法;若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小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按压操作不合法。例如,对于上述示例1中,可以设定在第一压力分类模型、第二压力分类模型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中,有2个以上的分类结果为按压操作合法时,即最终确认按压操作合法;否则,确定按压操作不合法。又例如,对于上述示例2中,可以设定在压力分类模型、持续时长分类模型、第一时长分类模型和第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中,有3个以上的分类结果为按压操作合法时,即最终确认按压操作合法;否则,确定按压操作不合法。
需要理解的是,预设数量阈值可以由工程师根据实际需要或者大量实验后进行设置。
方式二:将多个分类模型输出的按压操作合法的概率值分别按照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并求期望,得到按压操作合法的综合概率值;将综合概率值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进行比较,若综合概率值大于等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按压操作合法;若综合概率值小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按压操作不合法。
需要理解的是,对于分类模型而言,其输出的实质是各类的概率,即输出的是该外部按压操作合法与该外部按压操作不合法的概率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模型在输出层进行了设置,从而使得最终输出的结果仅有一个(为概率最大的分类结果),以该结果作为分类结果,但数据处理过程中仍旧会得到各模型输出的各分类的概率值。
还需要理解的是,预设综合概率阈值可以由工程师根据实际需要或者大量实验后进行设置。
S103:执行该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按压操作往往会对应不同的指令。例如在终端解锁时,按压操作(例如密码输入操作或图形绘制操作)对应的即是解锁指令;而在支付时,按压操作(例如密码输入操作或图形绘制操作)对应的即是支付指令。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的是当前场景中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S104:不执行该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合法性认证失败时,还可以通过振动、弹框等形式提示用户。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可以配置压电触摸屏的终端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进行双击操作时,两次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应操作时长信息往往是满足图2所示的规律的,不同的人两次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应操作时长信息是不同的。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可以针对双击操作所具有的特性,采集连续两次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进而依据连续两次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使用前述相似度比较的方式或者使用前述分类模型的方式来实现判断。
示例性的,采集的连续两次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可以包括两次触击分别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和第二压力峰值,以及两次触击分别产生的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以及两次触击的第一间隔时长和第二间隔时长。
还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结合口令认证过程实现。示例性的,可以采集通过外部按压操作输入认证口令时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进而在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外部按压操作是否合法的同时或之前,也判断输入的认证口令是否与预设的标准认证口令匹配。若认证口令与预设的标准认证口令匹配,且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外部按压操作也合法,则可以执行步骤S103,即执行该外部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若认证口令与预设的标准认证口令不匹配,或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外部按压操作不合法,则执行步骤S104,即不执行该外部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认证口令为密码时,外部按压操作本质为连续的多次单击操作,此时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可以以每次单击操作按压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释放时所产生的第二压力峰值和每次单击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来进行合法性判断。其具体判断方式可以通过前述相似度比较的方式或者前述分类模型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还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结合指纹认证过程实现。示例性的,可以采集通过外部按压操作输入指纹信息时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进而在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外部按压操作是否合法的同时或之前,也判断输入的指纹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标准指纹信息匹配。若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标准指纹信息匹配,且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外部按压操作也合法,则可以执行步骤S103,即执行该外部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若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标准指纹信息不匹配,或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外部按压操作不合法,则执行步骤S104,即不执行该外部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应当理解的是,指纹认证过程时,外部按压操作本质为单次按压操作,此时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可以以按压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第二压力峰值和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来进行合法性判断。其具体判断方式可以通过前述相似度比较的方式或者前述分类模型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进而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在合法时,才执行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在不合法时,即不执行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这样,相对于现有的口令认证方式,根据按压时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来进行认证更难以被破解,提升了认证过程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终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以一种结合密码认证过程进行终端解锁的方案为例,为本申请做进一步示例说明。
假设用户设定的开锁密码为m位数字密码,设所需采集的压力信息包括每一位密码输入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和第二压力峰值,所需采集的操作时长信息包括每一位密码输入时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采样过程中采集用户输入该密码n次,每一次采集到的数据用一个向量来表示。
即:
I1=(T111,T112,T113,…,T1m1,T1m2,T1m3)
I2=(T211,T212,T213,…,T2m1,T2m2,T2m3)
In=(Tn11,Tn12,Tn13,…,Tnm1,Tnm2,Tnm3)
其中:T1m1表示第一次采集时输入第m个密码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T1m2表示第一次采集时输入第m个密码时所产生的第二压力峰值,T1m3表示第一次采集时输入第m个密码时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Tnm1表示第n次采集时输入第m个密码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Tnm2表示第n次采集时输入第m个密码时所产生的第二压力峰值,Tnm3表示第n次采集时输入第m个密码时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
这样,I1,I2,…,In即为训练数据集中属于合法用户的正样本数据,构建二分类模型时,除了正样本外还需要负样本。
应当理解的是,如果入侵者获取了合法用户的密码,入侵者能得到的只是密码数字,他不知道也无法模仿合法用户输入密码的节奏和力度,也即入侵者在输入所盗取密码的过程中,相对合法用户的输入方式来说,入侵者有可能输入节奏快一点,也可能慢一点,可能有些按键输入快,有些按键输入慢;力度也同理。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合法用户数据的基础上构造非法用户数据,具体而言:
可以通过正样本I1,I2,…,In,计算向量I1,I2,…,In中的同类项的期望和方差,比如计算向量T111,T112,T113,…,T1m1,T1m2,T1m3,其第一压力峰值对应的项(T111,T121,…,T1m1)的期望是a1,方差是b1;第二压力峰值对应的项(T112,T122,…,T1m2)的期望是a2,方差是b2;按压持续时长对应的项(T113,T123,…,T1m3)的期望是a3,方差是b3。那么构造的非法数据向量中,对应于第一压力峰值的第一项就是在a1的基础上加减方差b的随机倍数,这个随机倍数取[2-4]之间的随机数;对应于第一压力峰值的第二项至第m项同样是在a1的基础上加减方差b1的随机倍数,随机倍数取[2-4]之间的随机数。类似的,对于第二压力峰值对应的项通过在a2的基础上加减方差b2的随机倍数,这个随机倍数取[2-4]之间的随机数得到;对于按压持续时长对应的项通过在a3的基础上加减方差b3的随机倍数,这个随机倍数取[2-4]之间的随机数得到。
根据上述方式,构建得到n个负样本向量。基于这n各正样本和n个负样本,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训练,得到二分类模型。
使用时,有人输入了m位密码,终端采集此次输入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第二压力峰值和按压持续时长,得到待判断向量I,将I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模型即会输出分类结果,确定出该次输入的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即判断该次输入所形成的按压操作是否合法)。若合法,且密码输入是正确的,则终端解锁;若不合法,或密码输入错误,则解锁失败。
本申请的方案可以结合密码和用户的击键行为习惯,实现对用户身份的可靠性认证,较单纯的密码认证方式而言,更加安全可靠。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具有压电触摸屏的终端上的终端控制装置100。请参阅图3所示,图3示出了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的终端控制装置。应理解,装置100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能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或固化在装置100的操作系统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具体地:
参见图3所示,装置100包括:采集模块101、判断模块102和控制模块103。其中:
采集模块101用于通过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判断模块102用于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控制模块103用于在按压操作合法时,执行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在按压操作不合法时,不执行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采集模块101具体用于通过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连续两次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时间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可以参见图4所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口令认证模块104。采集模块101具体用于通过压电触摸屏采集通过外部按压操作输入认证口令时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口令认证模块104用于在判断模块102根据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按压操作是否合法的同时或之前,确认输入的认证口令与预设的标准认证口令匹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102具体用于确定采集到的压力信息与预设标准压力信息的压力相似度,以及确定采集到的操作时长信息与预设标准操作时长信息的时长相似度;在压力相似度大于预设压力相似度阈值,且时长相似度大于预设时长相似度阈值时,确定按压操作合法;在压力相似度小于等于预设压力相似度阈值,或时长相似度小于等于预设时长相似度阈值时,确定按压操作不合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102具体用于将采集到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分类模型中;分类模型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合法训练集和非法训练集训练得到;合法训练集中包括合法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非法训练集中包括对应于非法按压操作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根据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判断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可行实施方式的一种可行示例中,压力信息可以包括:按压操作按压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以及按压操作释放时所产生的第二压力峰值。此时判断模块102具体用于:
将第一压力峰值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一压力分类模型中,将第二压力峰值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二压力分类模型中,将操作时长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时长分类模型中;
判断第一压力分类模型、第二压力分类模型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中,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阈值;若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按压操作合法;若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小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按压操作不合法;
或,
将第一压力分类模型、第二压力分类模型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按压操作合法的概率值分别按照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并求期望,得到按压操作合法的综合概率值;将综合概率值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进行比较,若综合概率值大于等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按压操作合法;若综合概率值小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按压操作不合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可行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行示例中,按压操作为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操作时长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第一间隔时长为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中,从前一次按压操作释放时起,至后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止所间隔的时长;第二间隔时长为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中,从前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起,至后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止所间隔的时长。
在上述可行示例中,在操作时长信息包括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时,判断模块102具体用于:
将压力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压力分类模型中,将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持续时长分类模型中,将采集到的各第一间隔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时长分类模型中,将采集到的各第二间隔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二时长分类模型中;
判断压力分类模型、持续时长分类模型、第一时长分类模型和第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中,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阈值;若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按压操作合法;若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小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按压操作不合法;
或,
将压力分类模型、持续时长分类模型、第一时长分类模型和第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按压操作合法的概率值分别按照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并求期望,得到按压操作合法的综合概率值;将综合概率值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进行比较,若综合概率值大于等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按压操作合法;若综合概率值小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按压操作不合法。
需要理解的是,出于描述简洁的考量,部分实施例一中描述过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参见图5所示,其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信总线503以及压电触摸屏504。其中:
通信总线503用于实现处理器501、存储器502以及压电触摸屏504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控制压电触摸屏504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中的终端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图5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终端还可包括比图5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5所示不同的配置。例如,终端可以触控手机、触控电脑等。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还可以具有诸如WiFi模块、天线、话筒等部件。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如软盘、光盘、硬盘、闪存、U盘、SD(Secure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码卡)卡、MMC(Multimedia Card,多媒体卡)卡等,在该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实现上述各个步骤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这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中的终端控制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在本文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压电触摸屏的终端上,包括:
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根据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在所述按压操作合法时,执行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在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时,不执行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连续两次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通过外部按压操作输入认证口令时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在根据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的同时或之前,还包括:
确认输入的所述认证口令与预设的标准认证口令匹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包括:
确定采集到的所述压力信息与预设标准压力信息的压力相似度,以及确定采集到的所述操作时长信息与预设标准操作时长信息的时长相似度;
在所述压力相似度大于预设压力相似度阈值,且所述时长相似度大于预设时长相似度阈值时,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合法;
在所述压力相似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压力相似度阈值,或所述时长相似度小于等于预设时长相似度阈值时,确定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包括:
将采集到的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分类模型中;所述分类模型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合法训练集和非法训练集训练得到;所述合法训练集中包括合法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所述非法训练集中包括对应于非法按压操作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根据所述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信息包括:所述按压操作按压时所产生的第一压力峰值,以及所述按压操作释放时所产生的第二压力峰值;
所述将采集到的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分类模型中包括:将所述第一压力峰值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一压力分类模型中,将所述第二压力峰值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二压力分类模型中,将所述操作时长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时长分类模型中;
对应的,所述根据所述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压力分类模型、第二压力分类模型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中,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阈值;若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合法;若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
或,
将所述第一压力分类模型、第二压力分类模型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概率值分别按照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并求期望,得到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综合概率值;将所述综合概率值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综合概率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合法;若所述综合概率值小于所述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操作为连续的多次按压操作;
所述操作时长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
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中,从前一次按压操作释放时起,至后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止所间隔的时长;
所述第二间隔时长为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中,从前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起,至后一次按压操作按压时止所间隔的时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时长信息包括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一间隔时长,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的第二间隔时长时:
所述将采集到的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分类模型中包括:
将所述压力信息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压力分类模型中,将每次按压操作中从按压至释放的按压持续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持续时长分类模型中,将采集到的各所述第一间隔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时长分类模型中,将采集到的各所述第二间隔时长统一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第二时长分类模型中;
对应的,所述根据所述分类模型输出的结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包括:
判断所述压力分类模型、持续时长分类模型、第一时长分类模型和第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中,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阈值;若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合法;若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结果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
或,
将所述压力分类模型、持续时长分类模型、第一时长分类模型和第二时长分类模型输出的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概率值分别按照预设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并求期望,得到所述按压操作合法的综合概率值;将所述综合概率值与预设综合概率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综合概率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合法;若所述综合概率值小于所述预设综合概率阈值,确定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
9.一种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压电触摸屏的终端上,包括:采集模块、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合法;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按压操作合法时,执行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在所述按压操作不合法时,不执行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指令。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触摸屏、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压电触摸屏、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控制所述压电触摸屏采集外部按压操作所产生的压力信息和操作时长信息,从而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
CN201911225868.0A 2019-12-03 2019-12-03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59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5868.0A CN111159669B (zh) 2019-12-03 2019-12-03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5868.0A CN111159669B (zh) 2019-12-03 2019-12-03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9669A true CN111159669A (zh) 2020-05-15
CN111159669B CN111159669B (zh) 2022-03-18

Family

ID=70556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5868.0A Active CN111159669B (zh) 2019-12-03 2019-12-03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96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8149A (zh) * 2020-09-27 2020-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屏控制方法、触摸屏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4741A1 (en) * 2007-05-15 2008-11-20 Chih-Feng Hsu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ouch-sensitive navigational mechanis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4063164A (zh) * 2013-03-22 2014-09-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63642A (zh) * 2014-07-07 2014-09-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智能终端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4991721A (zh) * 2015-06-30 2015-10-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05095720A (zh) * 2015-08-10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系统及方法、显示装置
CN105184126A (zh) * 2015-08-27 2015-12-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密码设置方法、验证方法和终端
CN105279405A (zh) * 2015-10-28 2016-01-27 同济大学 触屏用户按键行为模式构建与分析系统及其身份识别方法
CN105676994A (zh) * 2015-12-29 2016-06-15 深圳市安恩达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唤醒方法、装置及对讲机
CN106096345A (zh) * 2016-05-26 2016-11-09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键盘的密码验证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106127013A (zh) * 2016-08-26 2016-1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加密与解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044522A (zh) * 2019-03-25 2019-07-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压电式压力检测触屏压电响应均匀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4741A1 (en) * 2007-05-15 2008-11-20 Chih-Feng Hsu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ouch-sensitive navigational mechanis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4063164A (zh) * 2013-03-22 2014-09-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63642A (zh) * 2014-07-07 2014-09-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智能终端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4991721A (zh) * 2015-06-30 2015-10-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05095720A (zh) * 2015-08-10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系统及方法、显示装置
CN105184126A (zh) * 2015-08-27 2015-12-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密码设置方法、验证方法和终端
CN105279405A (zh) * 2015-10-28 2016-01-27 同济大学 触屏用户按键行为模式构建与分析系统及其身份识别方法
CN105676994A (zh) * 2015-12-29 2016-06-15 深圳市安恩达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唤醒方法、装置及对讲机
CN106096345A (zh) * 2016-05-26 2016-11-09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键盘的密码验证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106127013A (zh) * 2016-08-26 2016-1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加密与解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044522A (zh) * 2019-03-25 2019-07-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压电式压力检测触屏压电响应均匀化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RISTOPHER MURPHY等: "Shared Dataset on Natural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o Support Continuous Authentication Research", 《网页在线公开:HTTPS://IEEEXPLORE.IEEE.ORG/STAMP/STAMP.JSP?TP=&ARNUMBER=8272738》 *
孙子文等: "移动终端身份认证的深度信念网络模型", 《信息网络安全》 *
黄叶珏等: "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抗肩窥图形密码方案",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8149A (zh) * 2020-09-27 2020-12-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屏控制方法、触摸屏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9669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evanee et al. Continuous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multi-modal biometrics
Saevanee et al. Authenticating user using keystroke dynamics and finger pressure
Saevanee et al.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combination of behavioral biometrics over the touchpad acting like touch screen of mobile device
CN108596616B (zh) 用户数据真实性分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Blanco‐Gonzalo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andwritten signature recognition in mobile environments
CN105160228A (zh)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60227A (zh) 远程指纹验证方法和用户终端及指纹验证系统
CN109471782A (zh) 一种风险检测系统以及风险检测方法
CN104618577A (zh) 一种按键请求的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6682561B (zh) 一种扫描功能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03077341A (zh) 一种应用程序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1739564A (zh) 指纹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7368722A (zh) 生物图像的验证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移动终端
CN110717158A (zh) 信息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0366A (zh) 银行语音转账系统及方法
CN111159669B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66249A (zh) 多用户账户的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4808899A (zh) 一种终端
CN111669633A (zh) 遥控信号转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04468616A (zh) 一种图片验证码的生成方法及客户端
CN111626726B (zh) 生活缴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59322A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46009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data processing
CN105260104A (zh)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706131B (zh) 一种基于加密卡的区块链交易方法、装置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