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3721A - 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3721A
CN111153721A CN202010140822.5A CN202010140822A CN111153721A CN 111153721 A CN111153721 A CN 111153721A CN 202010140822 A CN202010140822 A CN 202010140822A CN 111153721 A CN111153721 A CN 111153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shop
gas
deodorization system
zero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08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53721B (zh
Inventor
孙绍堂
李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p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np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np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np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408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37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3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3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3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3721B/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综合车间、发酵车间、翻抛机收集罩、第一除臭系统、第二除臭系统、第一抽风机、第二抽风机和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所述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用于实现对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发酵车间的气体循环,并将气体导流至第一除臭系统,所述除臭系统用于对导入的气体进行净化,所述第一抽风机用于将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所述翻抛机收集罩用于收集所述发酵车间中翻抛机带出的水蒸气、粉尘和臭气,通过所述翻抛机收集罩上端设置的高压轴流抽风机将所述水蒸气、粉尘和臭气输送至纵向布置的抽风管道,汇入相连的所述第二除臭系统,所述第二抽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二除臭系统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本方案气体流态合理,实现了废气处理零排放。

Description

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及 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堆肥处理,指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堆肥是一种生产有机肥的过程,所含营养物质比较丰富,且肥效长而稳定,同时有利于促进土壤固粒结构的形成,能增加土壤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而且与化肥混合使用又可弥补化肥所含养分单一,长期单一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减退的缺陷。堆肥是利用各种有机废物(如农作物秸杆、杂草、树叶、泥炭、有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人畜粪尿、酒糟、菌糠以及其它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料,经堆制腐解而成的有机肥料。
按堆制过程的需氧量程度可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好氧堆肥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助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在堆肥过程中,有机废物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所吸收;固体的和胶体的有机物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然后在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内部。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氧化还原和生物合成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而未能降解的残留有机物部分转化为腐殖质。最终将有机废物被矿质化和腐殖化,同时利用堆积时所产生的高温(60-70℃)来杀死原材料中所带来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的目的。因此,为了获得优质堆肥,在堆制过程中,千方百计地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加快堆肥腐熟和提高肥效的关键。
将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的污泥、垃圾、粪便采用堆肥处理,是一种消除污染,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该工艺在全国城乡得到了全面的普及。污泥(垃圾、粪便)通过掺入一定比例的填充物载体,由输送皮带进入条垛型堆肥槽,在堆肥过程中(一般约为二十天左右)需要通入氧气,促使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根据工艺需要,定时进行翻堆搅拌,加快有机废物被矿质化和腐殖化,在翻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和粉尘,现有的对策是将车间内的气体用管道收集,然后送入除臭系统净化后达标排放。由于收集不彻底,处理效果不佳是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造成选址的艰难。污染扰民事件时有发生。存在较大污染安全隐患,影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及方法,本方案突破传统观念,彻底实现废气处理零排放,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隐患,解决生产企业长治久安的问题,车间废气采用导流置换方式收集,翻抛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大量含有粉尘和水蒸气的臭气,采用滑动密封收集方式,气体流态合理,收集彻底,本发明与传统同等规模堆肥能力相比较,污泥堆肥除臭工艺优化,投资费用降低,处理规模减小,运行费用降低,性价比高,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综合车间、发酵车间、翻抛机收集罩、第一除臭系统、第二除臭系统、第一抽风机、第二抽风机和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发酵车间相连,所述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发酵车间,用于实现对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发酵车间的气体循环,并将气体导流至相连的第一除臭系统,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和所述第一抽风机相连,所述除臭系统用于对导入的气体进行净化,所述第一抽风机用于将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所述翻抛机收集罩设置于所述翻抛机顶部,用于收集所述发酵车间中翻抛机带出的水蒸气、粉尘和臭气,通过所述翻抛机收集罩上端设置的高压轴流抽风机将所述水蒸气、粉尘和臭气输送至纵向布置的抽风管道,汇入相连的所述第二除臭系统,所述第二抽风机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二除臭系统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
可选的,所述发酵车间包括第一发酵车间和第二发酵车间,所述第一发酵车间和所述第二发酵车间相连,所述第一发酵车间和所述第二发酵车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翻抛机收集罩。
可选的,所述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具体用于:
将净化处理后的气体通过送风导流主管经均匀布置的导流送风口输送至所述综合车间,再经过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第一发酵车间的隔墙,由均匀布置的上进下出的送风导流管道,送到第一发酵车间,再通过所述第一发酵车间和所述第二发酵车间的隔墙,由均匀布置的上进下出的送风导流管道,送到第二发酵车间,通过纵向布置于所述第二发酵车间的气体收集口,送入废气收集主管引入所述第一除臭系统。
可选的,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采用化学预处理和生物洗涤、过滤的除臭方式,将堆肥发酵过程产生的臭气成分去除,消除气体中的异味。
可选的,还包括蒸发装置,所述蒸发装置采用空气雾化的原理,将液体加压雾化后混入气流,挥发到大气环境所述蒸发装置分别和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相连,用于收集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在气体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并将多余的冷凝水蒸发。
可选的,所述高压轴流抽风机出口连接的送风变径管道和所述抽风管道采用滑动密封方式。
可选的,所述抽风管道采用C型结构,其中,C型开口上下固定改性PVC胶板,上下两条所述改性PVC胶板与插入抽风主管C型结构开口内部往复运行的轴流抽风机送风变径管上下形成往复运动时前后滑动密封。
可选的,所述抽风管道采用在横向桁架梁上固定的L型支架悬挂固定,其中,在所述发酵车间中横向方向布置有所述桁架梁,所述桁架梁下方悬挂式固定C型抽风管道。
可选的,还包括: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分别和所述第一抽风机以及所述第一除臭系统相连,用于将抽出的高温废气和净化处理后的气体进行热交换。
可选的,还包括:
气体平衡装置,所述气体平衡装置用于消除微生物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补充堆肥过程中消耗的氧气。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进行综合车间和发酵车间的气体循环,将气体导流至相连的第一除臭系统,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发酵车间相连;
通过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对导入的气体进行净化;
通过第一抽风机将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所述第一抽风机和所述第一除臭系统相连;
通过翻抛机收集罩收集所述发酵车间中翻抛机带出的水蒸气、粉尘和臭气;
通过所述翻抛机收集罩上端设置的高压轴流抽风机将所述水蒸气、粉尘和臭气输送至纵向布置的抽风管道,汇入相连的所述第二除臭系统;
通过第二抽风机将所述第二除臭系统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所述第二抽风机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相连。
本方案公开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突破传统观念,彻底实现废气处理零排放,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隐患,解决生产企业长治久安的问题,车间废气采用导流置换方式收集,翻抛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大量含有粉尘和水蒸气的臭气,采用滑动密封收集方式,气体流态合理,收集彻底,本发明与传统同等规模堆肥能力相比较,污泥堆肥除臭工艺优化,投资费用降低,处理规模减小,运行费用降低,性价比高,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第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第二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第三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抛机废气收集装置以及悬挂固定桁架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堆肥过程产生的废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从堆肥条垛释放到车间空间的臭气,另一部分为翻抛机翻堆运行过程中搅拌条垛带出的大量水蒸气、臭气和粉尘颗粒,针对这两种废气,本方案分别采用相应的废气收集和臭气净化处理。
对于从堆肥条垛释放到车间空间的臭气,传统的收集工艺是按照车间空间大小和每小时若干倍的换气次数抽气,这样处理气量过大,管道和设备投资相应大幅度提高,效果不理想,为在保持换气和处理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较少废气处理量,本方案采用了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以及翻抛机收集罩进行废气的循环处理。
现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的具体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
综合车间1、发酵车间2、翻抛机收集罩3、第一除臭系统4、第二除臭系统5、第一抽风机6、第二抽风机7和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附图中未标记示出),其中,发酵车间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如包括第一发酵车间201和第二发酵车间202,其中,综合车间1和发酵车间2相连,综合车间1主要实现辅料和添加载体粉碎、输送,肥料成品破碎、筛分、包装等功能,发酵车间2用于实现堆肥发酵功能,每个发酵车间中的翻抛机顶部设置有翻抛机收集罩3(其中,发酵车间201对应翻抛机收集罩301,发酵车间202对应翻抛机收集罩302)。
其中,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综合车间1和所述发酵车间2,用于实现对所述综合车间1和所述发酵车间2的气体循环,并将气体导流至相连的第一除臭系统4。
具体的,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具体用于:将净化处理后的气体通过送风导流主管经均匀布置的导流送风口输送至所述综合车间,再经过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第一发酵车间的隔墙,由均匀布置的上进下出的送风导流管道,送到第一发酵车间,再通过所述第一发酵车间和所述第二发酵车间的隔墙,由均匀布置的上进下出的送风导流管道,送到第二发酵车间,通过纵向布置于所述第二发酵车间的气体收集口,送入废气收集主管引入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第一示意图,如图2所示,净化后的气体经送风主管进入导风管后,经送风口排出到综合车间,气体流向如图箭头指示方向所示,分别流经第一发酵车间和第二发酵车间后,在第二发酵车间的抽风口输送至第一除臭系统。其中,第一除臭系统对采集到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以得到干净的空气。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第二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为平面布置图,对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进行了展示,在综合车间一侧设置导流送风管,输送的空气为经第一抽风机抽取的经第一除臭系统除臭完毕的干净空气,通过导流送风口将空气送入综合车间,空气经第一发酵车间和第二发酵车间的抽风导流管输送至第二发酵车间一侧的抽风口,并通过抽风管道汇集后送入第一除臭系统。图3对应的轴测图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第三示意图,其为轴侧图。
对于从堆肥条垛释放到车间空间的臭气,传统的收集工艺是按照车间空间大小和每小时若干倍的换气次数抽气,这样处理气量过大,管道和设备投资相应大幅度提高,效果还不理想,为在保持换气和处理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较少废气处理量。本方案中,采用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进行气体收集,不是每个车间同步收集,而是按照车间内部的功能和产生废气的特点,按照气体浓度由低到高,从综合车间到发酵车间依次收集。收集后的气体送入第一除臭系统除臭后利用第一抽风机将将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其中,第一除臭系统采用化学预处理和生物洗涤、过滤的除臭方式,将堆肥发酵过程产生的臭气成分去除,消除气体中的异味,该臭气可以是氨、硫化氢等气体。
针对翻抛机翻堆运行过程中搅拌条垛带出的大量水蒸气、臭气和粉尘颗粒,现有技术采用任由其弥漫到整个车间空间再收集处理,本方案改变收集工艺,将翻抛机改造成带收集罩形式,收集罩上端配置高压轴流抽风机,将翻抛机运行过程带出的大量混合着水蒸气、粉尘的臭气,通过高压轴流抽风机送入纵向布置的抽风管道(该抽风管道堆肥条垛上方布置,与翻抛机相对应)。对于收集的气体送入第二除臭系统进行除臭处理后利用第二抽风机将净化后的气体送回至综合车间,该第二除臭系统可采用化学预处理和生物洗涤、过滤的除臭方式,将堆肥发酵过程产生的臭气成分去除,消除气体中的异味,该臭气可以是氨、硫化氢等气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高压轴流抽风机和所述抽风管道采用滑动密封方式,抽风管道采用C型结构,其中,C型开口上下固定改性PVC胶板,上下两条所述改性PVC胶板与插入抽风主管C型结构开口内部往复运行的轴流抽风机送风变径管上下形成两条滑动密封面。抽风管道采用固定在横向桁架梁上的L型支架悬挂固定,其中,在所述发酵车间中横向方向布置有所述桁架梁,所述桁架梁上固定的L型支架悬挂式固定C型抽风管道。由此保证了抽气效果,不会使气体泄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防止进入收集主管的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与气体中的粉尘变成泥浆淤积和堵塞管道,在送风变径管插入到C型抽风主管中的下部,还配置有固定清洁毛刷,随着翻抛机前后往复运动,清洁毛刷随着送风变径管在C型抽风主管的滑动密封运行,不停清除管道底部的粉尘和冷凝水,使其从抽风主管排放到除臭系统,有效防止稀泥淤积和堵塞。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翻抛机是经常移动变换轨道(多条堆肥条垛配置一台翻抛机),故本方案中,翻抛机密封罩上配置的高压轴流抽风机出口管和送风变径管的连接采用快速对接固定装置,保证连接快捷和位置准确。
具体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抛机废气收集装置以及悬挂固定桁架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翻抛机废气收集装置包括翻抛机收集罩21,高压轴流抽风机19通过轴流风机固定装置20固定于翻抛机收集罩21上端,翻抛机收集罩21和玻璃钢送风管17一端通过伸缩软连接快速接头18连接,玻璃钢送风管17另一端和圆变方变径管16相连,圆变方变径管16通过变径弯头15接入C形玻璃钢管11,C形玻璃钢管11开口上下分别固定有改性PVC胶板14用于进行密封。C形玻璃钢管11通过风管悬挂固定支架(L型)12固定于横向桁架梁22上,C形玻璃钢管11的管道上部固定有毛刷13,用于随着管道移动去除管道内积水和泥浆,横向桁架梁22两端和桁架梁支撑立柱23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翻抛机产生的废气水蒸气较多,除臭系统会产生较多的冷凝水,因此该系统还配置有蒸发装置,其采用空气雾化的原理,将液体加压雾化后混入气流,挥发到大气环境,所述蒸发装置分别和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相连,用于收集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在气体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且已得到生物净化已经没有臭味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蒸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北方寒冷的冬季,该系统还配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分别和所述第一抽风机以及所述第一除臭系统相连,用于将抽出的高温废气和净化处理后的温度降低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以减少系统的能量消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气体平衡装置,所述气体平衡装置用于消除微生物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补充堆肥过程中消耗的氧气。
综上所述,本方案中,车间废气采用导流置换方式收集,在保证收集效果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降低收集气量,降低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对于翻抛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大量含有粉尘和水蒸气的臭气,采用滑动密封收集方式。垃圾(污泥)堆肥排出高温高湿臭气先进入除臭系统的预处理装置,有效除去气体中的污泥颗粒物。在冬季,除去气体中的污泥颗粒物的高温气体,进入热交换器,与循环回用的气体进行热交换,提高进气温度,减少热量投入。经过热交换器提高温度后的气体,经循环风机再次进入垃圾(污泥)堆肥,形成闭路循环、实现零排放。对于堆肥过程消耗的氧气和微生物活动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置有气体平衡装置,消除多余的二氧化碳,补充系统需要的足够氧气。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进行综合车间和发酵车间的气体循环,将气体导流至相连的第一除臭系统。
步骤S102、通过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对导入的气体进行净化。
步骤S103、通过第一抽风机将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
步骤S104、通过翻抛机收集罩收集所述发酵车间中翻抛机带出的水蒸气、粉尘和臭气。
步骤S105、通过所述翻抛机收集罩上端设置的高压轴流抽风机将所述水蒸气、粉尘和臭气输送至纵向布置的抽风管道,汇入相连的所述第二除臭系统。
步骤S106、通过第二抽风机将所述第二除臭系统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所述第二抽风机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相连。
本方案突破传统观念,彻底实现废气处理零排放,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隐患,解决生产企业长治久安的问题,车间废气采用导流置换方式收集,翻抛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大量含有粉尘和水蒸气的臭气,采用滑动密封收集方式,气体流态合理,收集彻底,本发明与传统同等规模堆肥能力相比较,污泥堆肥除臭工艺优化,投资费用降低,处理规模减小,运行费用降低,性价比高,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综合车间、发酵车间、翻抛机收集罩、第一除臭系统、第二除臭系统、第一抽风机、第二抽风机和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发酵车间相连,所述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发酵车间,用于实现对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发酵车间的气体循环,并将气体导流至相连的第一除臭系统,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和所述第一抽风机相连,所述除臭系统用于对导入的气体进行净化,所述第一抽风机用于将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所述翻抛机收集罩设置于所述翻抛机顶部,用于收集所述发酵车间中翻抛机带出的水蒸气、粉尘和臭气,通过所述翻抛机收集罩上端设置的高压轴流抽风机将所述水蒸气、粉尘和臭气输送至纵向布置的抽风管道,汇入相连的所述第二除臭系统,所述第二抽风机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二除臭系统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车间包括第一发酵车间和第二发酵车间,所述第一发酵车间和所述第二发酵车间相连,所述第一发酵车间和所述第二发酵车间的翻抛机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翻抛机收集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具体用于:
将净化处理后的气体通过送风导流主管经均匀布置的导流送风口输送至所述综合车间,再经过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第一发酵车间的隔墙,由均匀布置的上进下出的送风导流管道,送到第一发酵车间,再通过所述第一发酵车间和所述第二发酵车间的隔墙,同样由均匀布置上进下出的送风导流管道,送到第二发酵车间,通过纵向布置于所述第二发酵车间的气体收集口,送入废气收集主管引入所述第一除臭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采用化学预处理和生物洗涤、过滤的除臭方式,将堆肥发酵过程产生的臭气成分去除,消除气体中的异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装置,所述蒸发装置采用空气雾化的原理,将液体加压雾化后混入气流,挥发到大气环境,所述蒸发装置分别和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相连,用于收集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在气体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并将多余的冷凝水蒸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轴流抽风机出口连接的送风变径管道和所述抽风管道采用滑动密封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道采用C型结构,其中,C型开口上下固定改性PVC胶板,上下两条所述改性PVC胶板与插入抽风主管C型结构开口内部往复运行的轴流抽风机送风变径管上下形成前后滑动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道采用在横向桁架梁上固定的L型支架悬挂固定,其中,在所述发酵车间中横向方向布置有所述桁架梁,所述桁架梁下方悬挂式固定C型抽风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分别和所述第一抽风机以及所述第一除臭系统相连,用于将抽出的高温废气和净化处理后的气体进行热交换;
气体平衡装置,所述气体平衡装置用于消除微生物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补充堆肥过程中消耗的氧气。
10.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导流置换送风收集装置进行综合车间和发酵车间的气体循环,将气体导流至相连的第一除臭系统,所述综合车间和所述发酵车间相连;
通过所述第一除臭系统对导入的气体进行净化;
通过第一抽风机将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所述第一抽风机和所述第一除臭系统相连;
通过翻抛机收集罩收集所述发酵车间中翻抛机带出的水蒸气、粉尘和臭气;
通过所述翻抛机收集罩上端设置的高压轴流抽风机将所述水蒸气、粉尘和臭气输送至纵向布置的抽风管道,汇入相连的所述第二除臭系统;
通过第二抽风机将所述第二除臭系统净化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综合车间,所述第二抽风机和所述第二除臭系统相连。
CN202010140822.5A 2020-03-03 2020-03-03 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及方法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1111537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0822.5A CN111153721B (zh) 2020-03-03 2020-03-03 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0822.5A CN111153721B (zh) 2020-03-03 2020-03-03 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3721A true CN111153721A (zh) 2020-05-15
CN111153721B CN111153721B (zh) 2023-10-10

Family

ID=70566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0822.5A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111153721B (zh) 2020-03-03 2020-03-03 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37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1947A (zh) * 2021-03-23 2021-05-18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堆肥精准除臭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4372A (zh) * 2012-01-11 2012-07-18 广西力源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带尾气净化的发酵翻拌机
CN102659458A (zh) * 2012-05-29 2012-09-12 山东日环澳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移动式发酵堆肥臭气收集系统
CN104945032A (zh) * 2015-06-25 2015-09-3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臭气内循环处理堆肥系统及工艺
CN209669082U (zh) * 2019-03-01 2019-11-22 黑龙江华泽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卧旋式粪污发酵原位除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4372A (zh) * 2012-01-11 2012-07-18 广西力源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带尾气净化的发酵翻拌机
CN102659458A (zh) * 2012-05-29 2012-09-12 山东日环澳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移动式发酵堆肥臭气收集系统
CN104945032A (zh) * 2015-06-25 2015-09-3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臭气内循环处理堆肥系统及工艺
CN209669082U (zh) * 2019-03-01 2019-11-22 黑龙江华泽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卧旋式粪污发酵原位除臭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1947A (zh) * 2021-03-23 2021-05-18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堆肥精准除臭系统及其方法
CN112811947B (zh) * 2021-03-23 2023-10-13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堆肥精准除臭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3721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9004B (zh) 一种畜禽废物综合处理与资源利用方法
CN102895867B (zh) 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CN103242073B (zh) 一种槽式好氧堆肥臭气减排、收集和处理方法
CN211734215U (zh) 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
CN202212406U (zh) 循环利用生物干化二次污染物的垃圾处理装置
CN109876621A (zh) 一种用于畜禽粪便发酵臭气的末端脱除装置及除臭方法
CN103623680A (zh) 低温有机恶臭气体处理系统
CN202028606U (zh) 一种城市有机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CN209740874U (zh) 一种沼液处理装置
CN100579923C (zh) “蚯蚓-水生植物-厌氧微生物”联合处理有机废水工艺
CN202658051U (zh) 一种养殖废水生化处理系统
CN111153721B (zh) 基于零排放架构的垃圾堆肥节能降耗和废气零排放系统及方法
CN106148228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臭降解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763106A (zh) 一种绿色能源生态小镇的构建模式
CN209537241U (zh)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CN101332403B (zh) 复合土壤臭气净化滤床
CN202156954U (zh) 一种生物滴滤-活性炭生物过滤的气液两相生物脱臭装置
CN205216578U (zh) 组合模块生物过滤净化装置
CN210172171U (zh) 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垃圾处理装置
CN110104898B (zh) 一种垃圾厌氧、好氧堆肥、废水净化的处理系统
CN107903091A (zh) 间歇循环罐治污与制肥消耗有机固体废弃污染物的方法
JP2511326B2 (ja) 光合成微生物による有機性汚水の処理方法
CN207347251U (zh) 一种废弃物协同处理装置
CN110818455A (zh) 一种适用于农牧旅游区多源有机废弃物集成处置的方法
CN206526657U (zh) 垃圾臭气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