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3525A -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3525A
CN111153525A CN202010021146.XA CN202010021146A CN111153525A CN 111153525 A CN111153525 A CN 111153525A CN 202010021146 A CN202010021146 A CN 202010021146A CN 111153525 A CN111153525 A CN 111153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ilter plate
frame
box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11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0211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3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3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352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8Control or steer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subclass C02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4Disinfe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连通有第一通管,所述箱体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框。本发明通过设置框体、涡轮、排水管、第二加料箱体、电动伸缩杆、推杆、主动齿轮、电机、第一收集框、红外线传感器、第一滤板、第一通管、从动齿轮、活动框、通槽、第二滤板、输送管、第一加料箱体、第二通管和第二收集框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效率较差,且无法方便收集处理过程产生的杂质,造成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环保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指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建筑物,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而人们生活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污水,为了实现绿色环保,会使用到污水处理装置对建筑污水进行处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效率较差,且无法方便收集处理过程产生的杂质,造成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环保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具备处理效率高和便于收集处理杂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效率较差,且无法方便收集处理过程产生的杂质,造成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环保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连通有第一通管,所述箱体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框,所述第一收集框内腔的顶部且靠近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一收集框内腔的底部且靠近箱体的一侧镶嵌有滤块,所述第一收集框靠近箱体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漏斗,所述连接管远离第一收集框的一侧与收集漏斗的内腔连通,所述收集漏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料箱体,所述第一加料箱体内腔的底部且靠近收集漏斗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通管,所述第二通管远离第一加料箱体的一侧贯穿至收集漏斗的内腔,所述箱体内腔两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右侧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底部套设有主动齿轮,两个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的内圈设置有活动框,所述收集漏斗的底部延伸至活动框内腔的顶部,所述活动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活动框外圈的底部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箱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所述箱体内腔左侧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箱体左侧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框,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左侧贯穿至箱体内腔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第二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承座,所述支撑轴承座的内腔通过支撑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贯穿至支撑轴承座的顶部,所述转杆表面的顶部套设有涡轮,所述框体内腔后侧的两侧均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后侧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后侧,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镶嵌有第二加料箱体,所述第二加料箱体的左侧与框体内腔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板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加料箱体内腔的顶部且远离收集漏斗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加料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料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块,所述收集漏斗内腔的两侧且位于第二通管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水挡板。
优选的,所述活动框的表面与连接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活动框的表面与从动齿轮的内圈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收集框和第二收集框的正表面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箱门正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底部与第二滤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与涡轮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滤板和滤块的孔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滤板的孔径大于第二滤板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料箱体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加料管,所述箱体的右侧且位于电动伸缩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支撑轴承座作密封处理,所述输送管为螺旋形。
优选的,所述箱体左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二加料箱体表面的左侧、第一通管远离箱体的一侧、第二通管远离第一加料箱体的一侧和排水管远离框体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箱体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有接地插头,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接地插头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电磁阀和蜂鸣器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接地插头与外界安全电源连通,根据实际水质选择合适的净化剂,通过第一加料箱体上的第一加料管,将净化剂加入第一加料箱体内,将消毒剂加入第二加料箱体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一通管上电磁阀,通过进水管加入建筑污水,在第一滤板的作用下,污水中较大杂质滞留在第一滤板上,因第一滤板为倾斜设置,在重力的作用下,较大杂质混有一部分污水通过第一通管进入第一收集框内,在滤块和连接管的作用下,小部分污水回流至收集漏斗内,一次过滤后的污水通过收集漏斗继续下落,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通管上电磁阀打开,在导流块和重力的作用下,净化剂通过第二通管下落至收集漏斗,污水和净化剂混合进入输送管内,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使得主动齿轮正转,带动从动齿轮反转,带动活动框反转,使得输送管反转,因输送管为螺旋形,大大增加了污水和净化剂的反应时间,净化完成后的污水下落至第二滤板上,符合要求污水下落至框体内,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加料箱体上电磁阀打开,第二加料箱体内消毒剂下落至框体内,因污水下落带动涡轮转动,使得涡轮对污水进行搅动,便于消毒剂与污水进行反应,处理完成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排水管上电磁阀打开,将处理完成后的污水排出;
B: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收集框内较大杂质达到检测高度时,红外线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使用者及时清理第一收集框内较大杂质;
C:当净化剂与一次过滤后污水反应产生杂质时,在第二滤板的作用下,杂质滞留在第二滤板的顶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伸出,使得推杆在第二滤板上滑动,同时清洁刷对第二滤板上孔洞进行深层次清理,杂质在推杆的作用下通过通槽排出,进入第二收集框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框体、涡轮、排水管、第二加料箱体、电动伸缩杆、推杆、主动齿轮、电机、第一收集框、红外线传感器、第一滤板、第一通管、从动齿轮、活动框、通槽、第二滤板、输送管、第一加料箱体、第二通管和第二收集框配合使用,具有处理效率高和便于收集处理杂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效率较差,且无法方便收集处理过程产生的杂质,造成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环保性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轴承座和转杆配合使用,能够对涡轮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便于涡轮进行转动搅拌,通过设置清洁刷,能够将第二滤板表面上卡住的杂质进行扫出,使得清理更加彻底,防止第二滤板堵塞影响污水处理效率,通过设置防水挡板,能够防止污水进入第一加料箱体内,对净化剂的质量造成影响,通过设置导流块,能够起到导流的作用,便于第一加料箱体内净化剂的流出,通过设置红外线传感器和蜂鸣器配合使用,能够及时提醒使用者清理第一收集框内杂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活动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框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推杆结构右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框体、3涡轮、4转杆、5支撑轴承座、6排水管、7第二加料箱体、8电动伸缩杆、9推杆、10主动齿轮、11电机、12连接管、13滤块、14第一收集框、15红外线传感器、16第一滤板、17进水管、18收集漏斗、19第一通管、20蜂鸣器、21支撑板、22连接轴承、23从动齿轮、24活动框、25通槽、26第二滤板、27输送管、28清洁刷、29导流块、30第一加料箱体、31第二通管、32防水挡板、33第二收集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箱体1,箱体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进水管17,箱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16,箱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连通有第一通管19,箱体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框14,第一收集框14内腔的顶部且靠近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红外线传感器15,第一收集框14内腔的底部且靠近箱体1的一侧镶嵌有滤块13,第一收集框14靠近箱体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箱体1内腔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滤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漏斗18,连接管12远离第一收集框14的一侧与收集漏斗18的内腔连通,收集漏斗1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料箱体30,第一加料箱体30内腔的底部且靠近收集漏斗18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通管31,第二通管31远离第一加料箱体30的一侧贯穿至收集漏斗18的内腔,箱体1内腔两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右侧支撑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输出端的底部套设有主动齿轮10,两个支撑板2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22,连接轴承22的内圈设置有活动框24,收集漏斗18的底部延伸至活动框24内腔的顶部,活动框2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7,活动框24外圈的底部套设有从动齿轮23,从动齿轮23与主动齿轮10啮合,箱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蜂鸣器20,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26,箱体1内腔左侧的底部开设有通槽25,箱体1左侧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滤板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框33,箱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电动伸缩杆8的左侧贯穿至箱体1内腔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推杆9,推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28,通过设置清洁刷28,能够将第二滤板26表面上卡住的杂质进行扫出,使得清理更加彻底,防止第二滤板26堵塞影响污水处理效率,第二滤板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体2,框体2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承座5,支撑轴承座5的内腔通过支撑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4,转杆4的顶部贯穿至支撑轴承座5的顶部,通过设置支撑轴承座5和转杆4配合使用,能够对涡轮3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便于涡轮3进行转动搅拌,转杆4表面的顶部套设有涡轮3,框体2内腔后侧的两侧均连通有排水管6,排水管6的后侧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后侧,箱体1右侧的底部镶嵌有第二加料箱体7,第二加料箱体7的左侧与框体2内腔的顶部连通;
第一滤板16为倾斜设置,第一加料箱体30内腔的顶部且远离收集漏斗18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加料管;
第一加料箱体3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块29,通过设置导流块29,能够起到导流的作用,便于第一加料箱体30内净化剂的流出,收集漏斗18内腔的两侧且位于第二通管3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水挡板32,通过设置防水挡板32,能够防止污水进入第一加料箱体30内,对净化剂的质量造成影响;
活动框24的表面与连接轴承22的内圈过盈配合,活动框24的表面与从动齿轮23的内圈过盈配合;
第一收集框14和第二收集框33的正表面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箱门正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把手;
推杆9的底部与第二滤板26的顶部滑动连接,转杆4的表面与涡轮3的连接处固定连接,第一滤板16和滤块13的孔径大小相同,第一滤板16的孔径大于第二滤板26的孔径;
第二加料箱体7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加料管,箱体1的右侧且位于电动伸缩杆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支撑轴承座5作密封处理,输送管27为螺旋形;
箱体1左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控制器,第二加料箱体7表面的左侧、第一通管19远离箱体1的一侧、第二通管31远离第一加料箱体30的一侧和排水管6远离框体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箱体1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有接地插头,红外线传感器15和接地插头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机11、电磁阀和蜂鸣器20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红外线传感器15和蜂鸣器20配合使用,能够及时提醒使用者清理第一收集框14内杂质;
通过设置框体2、涡轮3、排水管6、第二加料箱体7、电动伸缩杆8、推杆9、主动齿轮10、电机11、第一收集框14、红外线传感器15、第一滤板16、第一通管19、从动齿轮23、活动框24、通槽25、第二滤板26、输送管27、第一加料箱体30、第二通管31和第二收集框33配合使用,具有处理效率高和便于收集处理杂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效率较差,且无法方便收集处理过程产生的杂质,造成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环保性的问题;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接地插头与外界安全电源连通,根据实际水质选择合适的净化剂,通过第一加料箱体30上的第一加料管,将净化剂加入第一加料箱体30内,将消毒剂加入第二加料箱体7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一通管19上电磁阀,通过进水管17加入建筑污水,在第一滤板16的作用下,污水中较大杂质滞留在第一滤板16上,因第一滤板16为倾斜设置,在重力的作用下,较大杂质混有一部分污水通过第一通管19进入第一收集框14内,在滤块13和连接管12的作用下,小部分污水回流至收集漏斗18内,一次过滤后的污水通过收集漏斗18继续下落,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通管31上电磁阀打开,在导流块29和重力的作用下,净化剂通过第二通管31下落至收集漏斗18,污水和净化剂混合进入输送管27内,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11工作,使得主动齿轮10正转,带动从动齿轮23反转,带动活动框24反转,使得输送管27反转,因输送管27为螺旋形,大大增加了污水和净化剂的反应时间,净化完成后的污水下落至第二滤板26上,符合要求污水下落至框体2内,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加料箱体7上电磁阀打开,第二加料箱体7内消毒剂下落至框体2内,因污水下落带动涡轮3转动,使得涡轮3对污水进行搅动,便于消毒剂与污水进行反应,处理完成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排水管6上电磁阀打开,将处理完成后的污水排出;
B:当红外线传感器15检测到第一收集框14内较大杂质达到检测高度时,红外线传感器15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蜂鸣器20发出声音,提醒使用者及时清理第一收集框14内较大杂质;
C:当净化剂与一次过滤后污水反应产生杂质时,在第二滤板26的作用下,杂质滞留在第二滤板26的顶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8伸出,使得推杆9在第二滤板26上滑动,同时清洁刷28对第二滤板26上孔洞进行深层次清理,杂质在推杆9的作用下通过通槽25排出,进入第二收集框33内。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均为标准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电器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综上所述:该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设置框体2、涡轮3、排水管6、第二加料箱体7、电动伸缩杆8、推杆9、主动齿轮10、电机11、第一收集框14、红外线传感器15、第一滤板16、第一通管19、从动齿轮23、活动框24、通槽25、第二滤板26、输送管27、第一加料箱体30、第二通管31和第二收集框33配合使用,具有处理效率高和便于收集处理杂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效率较差,且无法方便收集处理过程产生的杂质,造成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环保性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进水管(17),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16),所述箱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连通有第一通管(19),所述箱体(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框(14),所述第一收集框(14)内腔的顶部且靠近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红外线传感器(15),所述第一收集框(14)内腔的底部且靠近箱体(1)的一侧镶嵌有滤块(13),所述第一收集框(14)靠近箱体(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滤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漏斗(18),所述连接管(12)远离第一收集框(14)的一侧与收集漏斗(18)的内腔连通,所述收集漏斗(1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料箱体(30),所述第一加料箱体(30)内腔的底部且靠近收集漏斗(18)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通管(31),所述第二通管(31)远离第一加料箱体(30)的一侧贯穿至收集漏斗(18)的内腔,所述箱体(1)内腔两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右侧支撑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输出端的底部套设有主动齿轮(10),两个支撑板(2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22),所述连接轴承(22)的内圈设置有活动框(24),所述收集漏斗(18)的底部延伸至活动框(24)内腔的顶部,所述活动框(2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7),所述活动框(24)外圈的底部套设有从动齿轮(23),所述从动齿轮(23)与主动齿轮(10)啮合,所述箱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蜂鸣器(20),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26),所述箱体(1)内腔左侧的底部开设有通槽(25),所述箱体(1)左侧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滤板(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框(33),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左侧贯穿至箱体(1)内腔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推杆(9),所述推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洁刷(28),所述第二滤板(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体(2),所述框体(2)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承座(5),所述支撑轴承座(5)的内腔通过支撑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顶部贯穿至支撑轴承座(5)的顶部,所述转杆(4)表面的顶部套设有涡轮(3),所述框体(2)内腔后侧的两侧均连通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的后侧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后侧,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镶嵌有第二加料箱体(7),所述第二加料箱体(7)的左侧与框体(2)内腔的顶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16)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加料箱体(30)内腔的顶部且远离收集漏斗(18)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加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料箱体(3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块(29),所述收集漏斗(18)内腔的两侧且位于第二通管(3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水挡板(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24)的表面与连接轴承(22)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活动框(24)的表面与从动齿轮(23)的内圈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框(14)和第二收集框(33)的正表面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箱门正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9)的底部与第二滤板(26)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转杆(4)的表面与涡轮(3)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滤板(16)和滤块(13)的孔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滤板(16)的孔径大于第二滤板(26)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料箱体(7)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加料管,所述箱体(1)的右侧且位于电动伸缩杆(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支撑轴承座(5)作密封处理,所述输送管(27)为螺旋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二加料箱体(7)表面的左侧、第一通管(19)远离箱体(1)的一侧、第二通管(31)远离第一加料箱体(30)的一侧和排水管(6)远离框体(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箱体(1)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有接地插头,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5)和接地插头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11)、电磁阀和蜂鸣器(20)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接地插头与外界安全电源连通,根据实际水质选择合适的净化剂,通过第一加料箱体(30)上的第一加料管,将净化剂加入第一加料箱体(30)内,将消毒剂加入第二加料箱体(7)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一通管(19)上电磁阀,通过进水管(17)加入建筑污水,在第一滤板(16)的作用下,污水中较大杂质滞留在第一滤板(16)上,因第一滤板(16)为倾斜设置,在重力的作用下,较大杂质混有一部分污水通过第一通管(19)进入第一收集框(14)内,在滤块(13)和连接管(12)的作用下,小部分污水回流至收集漏斗(18)内,一次过滤后的污水通过收集漏斗(18)继续下落,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通管(31)上电磁阀打开,在导流块(29)和重力的作用下,净化剂通过第二通管(31)下落至收集漏斗(18),污水和净化剂混合进入输送管(27)内,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11)工作,使得主动齿轮(10)正转,带动从动齿轮(23)反转,带动活动框(24)反转,使得输送管(27)反转,因输送管(27)为螺旋形,大大增加了污水和净化剂的反应时间,净化完成后的污水下落至第二滤板(26)上,符合要求污水下落至框体(2)内,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加料箱体(7)上电磁阀打开,第二加料箱体(7)内消毒剂下落至框体(2)内,因污水下落带动涡轮(3)转动,使得涡轮(3)对污水进行搅动,便于消毒剂与污水进行反应,处理完成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排水管(6)上电磁阀打开,将处理完成后的污水排出;
B:当红外线传感器(15)检测到第一收集框(14)内较大杂质达到检测高度时,红外线传感器(15)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蜂鸣器(20)发出声音,提醒使用者及时清理第一收集框(14)内较大杂质;
C:当净化剂与一次过滤后污水反应产生杂质时,在第二滤板(26)的作用下,杂质滞留在第二滤板(26)的顶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8)伸出,使得推杆(9)在第二滤板(26)上滑动,同时清洁刷(28)对第二滤板(26)上孔洞进行深层次清理,杂质在推杆(9)的作用下通过通槽(25)排出,进入第二收集框(33)内。
CN202010021146.XA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1153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1146.XA CN111153525A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1146.XA CN111153525A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3525A true CN111153525A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62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1146.XA Withdrawn CN111153525A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352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8981A (zh) * 2020-09-15 2021-01-0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装置
CN112933703A (zh) * 2021-01-22 2021-06-11 安徽之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垃圾收集装置
CN113979578A (zh) * 2021-11-10 2022-01-28 湖南顺峰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8981A (zh) * 2020-09-15 2021-01-0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装置
CN112933703A (zh) * 2021-01-22 2021-06-11 安徽之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垃圾收集装置
CN113979578A (zh) * 2021-11-10 2022-01-28 湖南顺峰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污水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53525A (zh)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2914781U (zh) 一种高效离心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8424198B (zh) 一种节能的禽畜粪便发酵设备
CN209139464U (zh) 一种建筑废料处理系统
CN108970783A (zh) 一种高效的固废处理装置
CN210699798U (zh) 一种干细胞采集的分散装置
CN217780984U (zh) 一种快速畜禽粪便发酵罐送风装置
CN210906365U (zh) 一种建筑材料的粉碎搅拌装置
CN213294977U (zh) 一种平面大水磨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13433219U (zh) 一种生活废水治理设备
CN21006522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09490648U (zh) 一种高效有机废气治理装置
CN210543571U (zh) 絮凝剂生产用物料反应前置过滤装置
CN215759376U (zh) 一种废水再利用的垃圾处理设备
CN214327408U (zh) 农村太阳能驱动能量自持污水处理成套装置
CN213803294U (zh) 一种生活污水预处理装置
CN213668113U (zh) 一种养猪场饲养用污水过滤装置
CN214972024U (zh) 一种新型给排水过滤装置
CN216537129U (zh) 一种智能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
CN217344892U (zh) 一种晶体加工的高效打磨装置
CN216039010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2467380U (zh) 一种微废水过滤处理装置
CN216654767U (zh) 一种农药砂磨调配罐结构
CN213504162U (zh) 一种基于绿色能源的高效型垃圾回收和处理装置
CN212741047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