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8266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8266B
CN111148266B CN201811315126.2A CN201811315126A CN111148266B CN 111148266 B CN111148266 B CN 111148266B CN 201811315126 A CN201811315126 A CN 201811315126A CN 111148266 B CN111148266 B CN 1111482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wp
lbt
bwps
data transmission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51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8266A (zh
Inventor
陈晶晶
胡南
徐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151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826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0023 priority patent/WO20200938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8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8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8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8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终端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新空口(NR,New Radio)系统独立工作在非授权频谱时,由于涉及到与WIFI业务的共存,所以需要进行先听后说(LBT,Listen Before Talk),导致5G NR系统不能获得稳定连续的信道资源,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比如对寻呼和系统消息的接收,随机接入过程等都会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多个上行带宽部分(BWP,BandWidth Part)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上述方案中,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最先成功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一门限要求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上述方案中,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成功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二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上述方案中,相应门限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上述方案中,相应门限要求为协议规定的要求,或为通过网络下发获取的。
上述方案中,相应预设时长为协议规定的时长,或为通过网络下发获取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LBT成功率门限;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一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一最大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二LBT成功次数门限;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二最大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上报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BWP上进行LBT;
在多个BWP上进行LBT;
进行LBT的BWP的数目;
进行LBT的BWP的数目的最大值。
上述方案中,进行LBT的多个上行BWP的信息的获取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协议规定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
协议规定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网络下发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
网络下发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的数目;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索引。
上述方案中,在BWP上进行LBT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之一:
在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三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六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四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七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五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上述方案中,相应预设时长为协议规定的时长,或为通过网络下发获取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门限为协议规定的LBT失败次数门限,或为网络下发的LBT失败次数门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四门限为协议规定的LBT失败率门限,或为网络下发的LBT失败率门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五门限为协议规定的LBT成功率门限,或为网络下发的LBT成功率门限。
上述方案中,进行BWP转换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利用网络下发的目标BWP的索引确定目标BWP。
上述方案中,所述门限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RSRQ;
SINR;
RSRP。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上报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不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多个上行BWP的个数;
进行数据发送的多个上行BWP的个数的最大值;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索引。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四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上述方案中,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最先成功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八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九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六门限要求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上述方案中,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成功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十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十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七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上述方案中,所述门限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RSRQ;
SINR;
RSRP。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下发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预设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二预设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二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三预设时长,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LBT成功率门限;所述第一LBT成功率门限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一BWP数目;所述第二BWP数据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一最大值;所述第一最大值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四预设时长,所述第四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LBT成功次数门限;所述成功次数门限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BWP数目;所述第二BWP数据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二最大值;所述第二最大值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一门限要求;所述第一门限要求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数据发送的一个BWP;
第二门限要求;所述第二门限要求供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数据发送的多个BWP;
第五预设时长;所述第五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五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是否成功;
第六预设时长;所述第六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六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的失败率;
第七预设时长;所述第七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七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的成功率;
第三门限;所述第三门限用于供终端确定LBT失败次数是否达到第三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第四门限;所述第四门限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是否达到第四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第五门限;所述第五门限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是否低于第五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上行BWP数目;
上行BWP进行BLT时进行BWP切换的目标BWP的索引。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BWP上进行LBT;
在多个BWP上进行LBT;
进行LBT的BWP的数目;
进行LBT的BWP的数目的最大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下发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的数目;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索引。
上述方案中,在BWP上进行LBT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之一:
在第十二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八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三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九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十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上述方案中,在进行BWP转换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上述方案中,所述门限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RSRQ;
SINR;
RSRP。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支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支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不支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多个上行BWP的个数;
进行数据发送的多个上行BWP的个数的最大值;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索引。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下发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四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侦听单元及第一收发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侦听单元,还用于在BWP上进行LBT时,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三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六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四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七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五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二侦听单元及第二收发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侦听单元,还用于:
在BWP上进行LBT时,进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十二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八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三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九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十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在BWP上进行LBT时,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三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六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四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七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五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及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
在BWP上进行LBT时,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十二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八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三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九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十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侧任一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网络设备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终端针对多个BWP进行相应的LBT,LBT成功后进行数据发送,并在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而网络设备针对多个BWP进行相应的LBT,LBT成功后进行数据发送,并在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由于配置了多个工作BWP,且在发送数据之前进行了LBT,如此,能够大大增加5G系统获取信道资源的机会,从而保证了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侧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侧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5G NR系统独立工作在非授权频谱时,不能获得稳定连续的信道资源的原因是:
当前5G NR系统通过广播方式为终端配置1个初始BWP,终端在初始BWP上接收寻呼和系统消息,并在初始BWP上发起随机接入。如果该初始BWP上的WIFI业务较多,就可能会导致5G NR系统获取信道资源的机会较少,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当处于连接态时,终端只允许被激活1个BWP,并在激活的BWP上进行数据收发,如果该激活的BWP上WIFI干扰较大,可能5G NR系统获取信道资源的机会较少,也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配置多个初始BWP或者激活多个BWP,以便能够通过进行LBT,LBT成功后进行数据发送,并在相应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由于配置了多个工作BWP,且在发送数据之前进行了LBT,如此,能够大大增加5G系统获取信道资源的机会,从而保证了系统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多个配置的工作BWP;
具体地,确定配置的多个初始BWP和/或激活多个BWP。
这里,由网络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BWP。也就是说,由网络为终端配置多个工作BWP。
具体地,当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时,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初始BWP;当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时,为所述终端激活多个BWP。
步骤102:针对多个BWP,进行相应的LBT,LBT成功后进行数据发送,并在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具体地,针对多个BWP,所述终端可以选择一个上行BWP进行LBT,也可以选择多个上行BWP进行LBT;相应地,发送数据的上行BWP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接收数据的下行BWP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具体地,所述终端有以下几种实现过程:
第一种,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第二种,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第三种,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第四种,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第五种,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第六种,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这里,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一种实现过程。
实际应用时,当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主要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比如MSG1、MSG2、MSG3和MSG4等。
当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可以包括:业务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或其它数据(比如调度信息等)等。
实际应用时,当发送数据的上行BWP与接收数据的下行BWP数目相同(比如,二者均为1个)时,发送数据的上行BWP与接收收据的下行BWP可以存在一定的关系。
具体地,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二者的关系可以是上行BWP与下行BWP具有相同的BWP索引,或者可以是上行BWP与下行BWP具有不同的BWP索引。
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二者的关系可以存在上下行BWP的配对关系,或者可以是不存在上下行BWP的配对关系。
实际应用时,在TDD系统中,所述终端可以优先在上行BWP对应的下行BWP(与上行BWP具有相同的BWP索引)上接收下行数据。
在FDD系统中,所述终端可以优先在与上行BWP配对的下行BWP上接收下行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最先成功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一门限要求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这里,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个上行BWP用于数据发送。
其中,LBT成功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LBT成功的次数与该段时间内LBT的次数的比值。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成功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二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其中,实际应用时,相应门限要求(比如第一门限、第二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RSRQ;
SINR;
RSRP。
这里,与LBT成功率对应的,LBT失败率是指:一段时间内LBT失败的次数与该时间段内LBT次数的比值。
实际应用时,所述在符合第一、二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可以理解为:多个BWP确定了BWP优先级,根据BWP优先级,来确定目标BWP进行数据发送。
所述相应门限要求可以为协议规定的要求,或为通过网络下发获取的。
相应预设时长(比如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第四预设时长)为协议规定的时长,或为通过网络下发获取的。
当所述终端在多个上行BWP上发送数据时,对于空闲态的终端,MSG1、MSG3可在获取信道资源的多个BWP上发送;相应地,当网络侧也在多个下行BWP上发送数据时,MSG2可在获取信道资源的多个BWP上发送;进一步地,对于MSG4,此时网络侧选择1个BWP发送BWP。网络的选择决定可以通过LBT成功率和/或干扰情况等等来确定(可以理解为依据BWP优先级排序来确定)。
其中,多个BWP上发送的MSG3采用相同的终端标识(或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以便网络获知接收到的多个随机接入请求来自同一个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LBT成功率门限;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一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一最大值。
这里,所述终端可以利用网络侧接收的上述信息,进一步确定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进行数据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二LBT成功次数门限;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二最大值。
这里,所述终端可以利用网络侧接收的上述信息,进一步确定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进行数据发送。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可以获取多个上行BWP的信息,以便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进行LBT的多个上行BWP的信息的获取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协议规定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
协议规定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网络下发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
网络下发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可以上报自身进行LBT的上行BWP信息,以便网络设备能够获知,进而能够及时接收发送的数据。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网络上报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BWP上进行LBT;
在多个BWP上进行LBT;
进行LBT的BWP的数目;
进行LBT的BWP的数目的最大值。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信令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等。
实际应用时,网络也可以向所述终端下发下行BWP信息,以便所述终端能够获知,进而能够及时接收网络发送的数据。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这里,所述第二信令可以是RRC信令、广播(比如物理广播信道(PBCH)等)、系统消息等。
所述第二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的数目;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索引。
每个BWP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引入定时器或计数器,在定时器时长内或计数器的数值内没有进行数据发送(上行BWP)或数据接收(下行BWP)则进行BWP切换,比如可以根据BWP优先级顺序来进行BWP切换等。
这里,定时器或计数器的时长可由网络侧来配置,比如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对于空闲态的终端)、RRC消息(对于连接态的终端)等。
所述定时器时长内或计数器的数值内没有进行数据接收(下行BWP)可以理解为:所述定时器时长内或计数器的数值内没有收到上行数据调度、和/或下行数据调度和、和/或进行下行数据接收等。
其中,实际应用时,在所述定时器或计数器运行过程中,可以判断是否接收到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SB)、和/或其它参考符号判断没有接收到网络调度或下行数据是否是由于基站没有获取下行信道资源。如果终端接收到SSB和/或其它参考符号,那么BWP转换的计时器重新计时或计数器重新计数。
这里,对于连接态的终端,还可以利用RRC信令来通知终端是否被调度,以便帮助终端区分在一定时长内没有收到网络调度信息是由于网络没有调度终端,还是由于网络没能获取下行信道资源。如果终端接收到该RRC信令,则BWP转换的计时器重新计时或计数器重新计数。
实际应用时,为了能够及时发送数据,当在相应BWP上一定时长内没有LBT成功时,需要进行BWP转换。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在BWP上进行LBT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在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三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六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四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七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五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其中,实际应用时,可以设置定时器或计数器,在定时器时长内或计数器的数值内没有LBT成功,则进行BWP切换。
这里,定时器或计数器的时长可由网络侧来配置,比如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对于空闲态的终端)、RRC消息(对于连接态的终端)等。
相应预设时长(比如第五预设时长、第六预设时长、第七预设时长)可以为协议规定的时长,也可以为通过网络下发获取的。
所述第三门限可以为协议规定的LBT失败次数门限,也可以为网络下发的LBT失败次数门限。
所述第四门限可以为协议规定的LBT失败率门限,也可以为网络下发的LBT失败率门限。
所述第五门限可以为协议规定的LBT成功率门限,也可以为网络下发的LBT成功率门限。
进行BWP转换时,所述终端还需要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其中,可以根据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利用网络下发的目标BWP的索引确定目标BWP。
这里,所述自主确定目标BWP是指:所述终端既不是将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也不是利用网络下发的目标BWP的索引确定目标BWP,而是采用其它方式确定,比如随机选择一个BWP作为目标BWP,也可以自身对多个BWP进行了排序,按照顺序选择一个BWP作为目标BWP等等。
实际应用时,所述门限要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RSRQ;
SINR;
RSRP。
其中,所述特定时长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这里,所述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可以理解为:多个BWP确定了BWP优先级,根据BWP优先级,来确定目标BWP。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还可以上报进行数据发送的BWP信息,即上报自身支持的上行BWP进行数据发送的能力,以便网络侧能够准确接收数据,还可以基于所述终端的能力来指示所述终端如何在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网络上报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支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支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不支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多个上行BWP的个数;
进行数据发送的多个上行BWP的个数的最大值;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索引。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三信令可以是RRC信令等。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其中,所述第四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索引。
这里,实际应用时,所述第四信令可以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为终端配置多个工作BWP;
具体地,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初始BWP和/或激活多个BWP。
这里,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在5G系统中,基站是下一代节点B(gNB)。
步骤202:针对多个BWP,进行相应的LBT,LBT成功后进行数据发送,并在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具体地,针对多个BWP,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一个上行BWP进行LBT,也可以选择多个上行BWP进行LBT;相应地,发送数据的上行BWP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接收数据的下行BWP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具体地,所述网络设备有以下几种实现过程:
第一种,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第二种,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第三种,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第四种,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第五种,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第六种,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这里,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一种实现过程。
实际应用时,当终端处于空闲态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主要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比如MSG1、MSG2、MSG3和MSG4等。
当所述终端处于连接态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可以包括:业务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或其它数据(比如调度信息等)等。
实际应用时,当发送数据的下行BWP与接收数据的上行BWP数目相同(比如,二者均为1个)时,发送数据的下行BWP与接收收据的上行BWP可以存在一定的关系。
具体地,在TDD系统中,二者的关系可以是上行BWP与下行BWP具有相同的BWP索引,或者可以是上行BWP与下行BWP具有不同的BWP索引。
在FDD系统中,二者的关系可以存在上下行BWP的配对关系,或者可以是不存在上下行BWP的配对关系。
实际应用时,在TDD系统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优先在下行BWP对应的上行BWP(与下行BWP具有相同的BWP索引)上接收上行数据。
在FDD系统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优先在与下行BWP配对的上行BWP上接收上行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最先成功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八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九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六门限要求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这里,实际应用时,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个下行BWP用于数据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成功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十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十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七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其中,实际应用时,相应门限要求(比如第六门限、第七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RSRQ;
SINR;
RSRP。
实际应用时,所述在符合第六、七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可以理解为:多个BWP确定了BWP优先级,根据BWP优先级,来确定目标BWP进行数据发送。
当所述网络设备在多个下行BWP上发送数据时,对于空闲态的终端,MSG2可在获取信道资源的多个BWP上发送;对于MSG4,此时网络侧选择1个BWP发送BWP。网络的选择决定可以通过LBT成功率和/或干扰情况等等来确定(可以理解为依据BWP优先级排序来确定)。
实际应用时,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向所述终端下发一些信息,以使所述终端能够进行数据传输,比如能够在相应的BWP进行LBT、选择发送数据的上行BWP、选择进行LBT的BWP等等。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终端下发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预设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二预设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二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三预设时长,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LBT成功率门限;所述第一LBT成功率门限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一BWP数目;所述第二BWP数据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一最大值;所述第一最大值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四预设时长,所述第四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LBT成功次数门限;所述成功次数门限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BWP数目;所述第二BWP数据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二最大值;所述第二最大值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一门限要求;所述第一门限要求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数据发送的一个BWP;
第二门限要求;所述第二门限要求供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数据发送的多个BWP;
第五预设时长;所述第五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五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是否成功;
第六预设时长;所述第六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六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的失败率;
第七预设时长;所述第七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七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的成功率;
第三门限;所述第三门限用于供终端确定LBT失败次数是否达到第三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第四门限;所述第四门限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是否达到第四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第五门限;所述第五门限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是否低于第五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上行BWP数目;
上行BWP进行BLT时进行BWP切换的目标BWP的索引。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可以上报自身进行LBT的上行BWP信息,以便所述网络设备能够获知,进而能够及时接收发送的数据。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网络设备也可以向所述终端下发下行BWP信息,以便所述终端能够获知,进而能够及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终端下发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这里,所述第二信令可以是RRC信令、广播(PBCH)、系统消息等。
所述第二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的数目;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索引。
每个BWP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引入定时器或计数器,在定时器时长内或计数器的数值内没有进行数据发送(下行BWP)或数据接收(上行BWP)则进行BWP切换,比如可以根据BWP优先级顺序来进行BWP切换等。
这里,在发送下行数据时,可以向所述终端发送相应的SSB和/或其它参考符号,以便终端据此判断没有接收到网络调度或下行数据是否是由于基站没有获取下行信道资源。如果终端接收到SSB和/或其它参考符号,那么BWP转换的计时器重新计时或计数器重新计数。
这里,对于连接态的终端,还可以利用RRC信令来通知终端是否被调度,以便帮助终端区分在一定时长内没有收到网络调度信息是由于网络没有调度终端,还是由于网络没能获取下行信道资源。如果终端接收到该RRC信令,则BWP转换的计时器重新计时或计数器重新计数。
实际应用时,为了能够及时发送数据,当在相应BWP上一定时长内没有LBT成功时,需要进行BWP转换。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在BWP上进行LBT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在第十二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八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三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九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十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其中,实际应用时,可以设置定时器或计数器,在定时器时长内或计数器的数值内没有LBT成功,则进行BWP切换。
进行BWP转换时,所述网络设备还需要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其中,可以根据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这里,所述自主确定目标BWP是指:所述网络设备不是将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而是采用其它方式确定,比如随机选择一个BWP作为目标BWP,也可以自身对多个BWP进行了排序,按照顺序选择一个BWP作为目标BWP等等。
实际应用时,所述门限要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RSRQ;
SINR;
RSRP。
其中,所述特定时长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这里,所述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可以理解为:多个BWP确定了BWP优先级,根据BWP优先级,来确定目标BWP。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还可以上报进行数据发送的BWP信息,即上报自身支持的上行BWP进行数据发送的能力,以便网络设备能够准确接收数据,还可以基于所述终端的能力来指示所述终端如何在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终端下发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其中,实际应用时,所述第四信令可以是RRC信令、广播(PBCH)、系统消息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0: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多个工作BWP;
具体地,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初始BWP和/或激活多个BWP。
步骤301:所述终端针对多个BWP,进行相应的LBT,LBT成功后进行数据发送,并在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步骤302:所述网络设备针对多个BWP,进行相应的LBT,LBT成功后进行数据发送,并在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1和步骤302在执行上没有先后顺序。
另外,终端和网络设备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针对多个BWP进行相应的LBT,LBT成功后进行数据发送,并在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而网络设备针对多个BWP进行相应的LBT,LBT成功后进行数据发送,并在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由于配置了多个工作BWP,且在发送数据之前进行了LBT,如此,能够大大增加5G系统获取信道资源的机会,从而保证了系统性能。
下面结合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应用实施例一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终端处于空闲态,网络为终端配置了3个初始下行BWP,分别为BWP-1、BWP-2、BWP-3;同时,3个BWP的工作优先级是BWP-1>BWP-2>BWP-3,即BWP-1的优先级最高,BWP-2的优先级次之,BWP-3的优先级最低。另外,网络还为终端配置了计时器,BWP-1、BWP-2对应的计时器分别为timer1、timer2。
终端首先工作在BWP-1上,开启timer1,如果timer1到期,终端在BWP-1没有收到SIB1和/或没有收到随机接入的MSG2或MSG4,那么终端转换到BWP-2,开启timer2,如果timer2到期,终端在BWP-2没有收到SIB1,那么终端转换到BWP-3进行工作。
应用实施例二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终端处于空闲态,网络为终端配置了3个初始上行BWP,分别为BWP-1、BWP-2、BWP-3;同时,3个BWP的工作优先级是BWP-1>BWP-2>BWP-3,即BWP-1的优先级最高,BWP-2的优先级次之,BWP-3的优先级最低。另外,网络还为终端配置了计数器,BWP-1、BWP-2对应的计时器分别为counter1、counter2。
终端首先工作在BWP-1上,开启counter1,如果counter1到期,终端在BWP-1没有获取信道发送MSG1或MSG3,那么终端转换到BWP-2,开启counter2,如果counter2到期,终端在BWP-2没有获取信道发送MSG1或MSG3,那么终端转换到BWP-3进行工作。
应用实施例三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终端处于连接态,网络为终端配置了4个下行BWP,分别为BWP-1、BWP-2、BWP-3、BWP-4;4个BWP的工作优先级是BWP-1>BWP-2>BWP-3>BWP-4,即BWP-1的优先级最高,BWP-2的优先级次之,BWP-3的优先级第三,BWP-4的优先级最低。另外,网络还为终端配置了计时器,BWP-1、BWP-2、BWP-3对应的计时器分别为timer1、timer2、timer3。
终端首先工作在BWP-1上,开启timer1,如果timer1到期,终端在BWP-1没有收到SSB和/或其它参考符号和/或通知终端是否被调度的RRC信令和/或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那么终端转换到BWP-2,开启timer2,如果timer2到期,终端在BWP-2没有收到SSB和/或其它参考符号和/或通知终端是否被调度的RRC信令和/或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那么终端转换到BWP-3,开启timer3,如果timer3到期,终端在BWP-3没有收到SSB和/或其它参考符号和/或通知终端是否被调度的RRC信令和/或下行调度和/或下行数据,那么终端转换到BWP-4进行工作。
应用实施例四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终端处于连接态,网络为终端配置了4个上行BWP,分别为BWP-1、BWP-2、BWP-3、BWP-4;4个BWP的工作优先级是BWP-1>BWP-2>BWP-3>BWP-4,即BWP-1的优先级最高,BWP-2的优先级次之,BWP-3的优先级第三,BWP-4的优先级最低。另外,网络还为终端配置了计时器,BWP-1、BWP-2、BWP-3对应的计时器分别为timer1、timer2、timer3。
终端首先工作在BWP-1上,开启timer1,如果timer1到期,终端在BWP-1没有获取信道资源不能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那么终端转换到BWP-2,开启timer2,如果timer2到期,终端在BWP-2没有获取信道资源不能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那么终端转换到BWP-3,开启timer3,如果timer3到期,终端在BWP-3没有获取信道资源不能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那么终端转换到BWP-4进行工作。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多个BWP有工作优先级,并引入BWP转换计时器、计数器,在计时器或计数器到期后,终端自动根据BWP优先级转换到次优先级的BWP工作。终端根据优先级配置进行系统消息、寻呼的接收,完成随机接入,进行上下行数据的收发。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装置,设置在终端上,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侦听单元41及第一收发单元42;其中,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41,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41,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41,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41,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41,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41,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最先成功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一门限要求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成功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二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还用于:
接收网络下发的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LBT成功率门限;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一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一最大值。
这里,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可以利用网络侧接收的上述信息,进一步确定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进行数据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还用于:
接收网络下发的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二LBT成功次数门限;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二最大值。
这里,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可以利用网络侧接收的上述信息,进一步确定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进行数据发送。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侦听单元41可以获取多个上行BWP的信息,以便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侦听单元41进行LBT的多个上行BWP的信息的获取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协议规定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
协议规定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网络下发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
网络下发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实际应用时,可以上报终端自身进行LBT的上行BWP信息,以便网络设备能够获知,进而能够及时接收发送的数据。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实际应用时,网络也可以向所述终端下发下行BWP信息,以便所述终端能够获知,进而能够及时接收网络发送的数据。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实际应用时,为了能够及时发送数据,当在相应BWP上一定时长内没有LBT成功时,需要进行BWP转换。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侦听单元41,还用于在BWP上进行LBT时,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三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六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四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七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五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进行BWP转换时,所述第一侦听单元41还需要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其中,可以根据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利用网络下发的目标BWP的索引确定目标BWP。
实际应用时,还可以上报所述终端进行数据发送的BWP信息,即上报终端自身支持的上行BWP进行数据发送的能力,以便网络侧能够准确接收数据,还可以基于所述终端的能力来指示所述终端如何在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侦听单元41可由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所述第一收发单元42可由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网络设备上,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二侦听单元51及第二收发单元52;其中,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51,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51,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51,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51,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51,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51,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最先成功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八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九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六门限要求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成功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十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十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七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实际应用时,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向所述终端下发一些信息,以使所述终端能够进行数据传输,比如能够在相应的BWP进行LBT、选择发送数据的上行BWP、选择进行LBT的BWP等等。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还用于向终端下发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预设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二预设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二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三预设时长,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LBT成功率门限;所述第一LBT成功率门限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一BWP数目;所述第二BWP数据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一最大值;所述第一最大值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四预设时长,所述第四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LBT成功次数门限;所述成功次数门限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BWP数目;所述第二BWP数据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二最大值;所述第二最大值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一门限要求;所述第一门限要求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数据发送的一个BWP;
第二门限要求;所述第二门限要求供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数据发送的多个BWP;
第五预设时长;所述第五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五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是否成功;
第六预设时长;所述第六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六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的失败率;
第七预设时长;所述第七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七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的成功率;
第三门限;所述第三门限用于供终端确定LBT失败次数是否达到第三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第四门限;所述第四门限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是否达到第四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第五门限;所述第五门限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是否低于第五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上行BWP数目;
上行BWP进行BLT时进行BWP切换的目标BWP的索引。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可以上报自身进行LBT的上行BWP信息,以便所述网络设备能够获知,进而能够及时接收发送的数据。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网络设备也可以向所述终端下发下行BWP信息,以便所述终端能够获知,进而能够及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实际应用时,为了能够及时发送数据,当在相应BWP上一定时长内没有LBT成功时,需要进行BWP转换。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侦听单元51,还用于:
在BWP上进行LBT时,进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十二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八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三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九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十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进行BWP转换时,所述第二侦听单元51还需要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其中,可以根据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实际应用时,所述终端还可以上报进行数据发送的BWP信息,即上报自身支持的上行BWP进行数据发送的能力,以便网络设备能够准确接收数据,还可以基于所述终端的能力来指示所述终端如何在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二侦听单元51可由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所述第二收发单元52可由数据传输装置中的通信接口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侧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6所示,该终端60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61,能够与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62,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连接,以实现与网络设别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一存储器63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62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62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62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62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62的控制下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62的控制下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最先成功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一门限要求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成功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二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还用于:
接收网络下发的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LBT成功率门限;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一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一最大值。
这里,所述第一处理器62可以利用网络侧接收的上述信息,进一步确定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进行数据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还用于:
接收网络下发的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二LBT成功次数门限;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二最大值。
这里,所述第一处理器62可以利用网络侧接收的上述信息,进一步确定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进行数据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进行LBT的多个上行BWP的信息的获取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协议规定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
协议规定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网络下发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
网络下发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还用于在BWP上进行LBT时,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三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六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四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七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五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进行BWP转换时,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还需要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其中,可以根据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利用网络下发的目标BWP的索引确定目标BWP。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61,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处理器62和第一通信接口61的具体处理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实际应用时,终端6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6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6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4。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6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终端6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6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62中,或者由所述第一处理器62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6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6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一处理器6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一处理器6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63,所述第一处理器62读取第一存储器6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6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侧的方法,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70包括:
第二通信接口71,能够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处理器72,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连接,以实现与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73上。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72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72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72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72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72的控制下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72的控制下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最先成功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八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九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六门限要求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成功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十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十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七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还用于向终端下发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预设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二预设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二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三预设时长,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LBT成功率门限;所述第一LBT成功率门限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一BWP数目;所述第二BWP数据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一最大值;所述第一最大值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LBT成功次数门限;所述成功次数门限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BWP数目;所述第二BWP数据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二最大值;所述第二最大值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四预设时长,所述第四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一门限要求;所述第一门限要求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数据发送的一个BWP;
第二门限要求;所述第二门限要求供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数据发送的多个BWP;
第五预设时长;所述第五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五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是否成功;
第六预设时长;所述第六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六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的失败率;
第七预设时长;所述第七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七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的成功率;
第三门限;所述第三门限用于供终端确定LBT失败次数是否达到第三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第四门限;所述第四门限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是否达到第四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第五门限;所述第五门限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是否低于第五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上行BWP数目;
上行BWP进行BLT时进行BWP切换的目标BWP的索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还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还用于:
在BWP上进行LBT时,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十二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八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三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九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十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进行BWP转换时,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还需要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其中,可以根据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71,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处理器72和第二通信接口71的具体处理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实际应用时,网络设备7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4。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7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接网络设备7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网络设备7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72中,或者由所述第二处理器72实现。所述第二处理器7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7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二处理器7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二处理器7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二存储器73,所述第二处理器72读取第二存储器7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设备7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DSP、PLD、CPLD、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第一存储器63、第二存储器7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
网络设备81,用于为终端配置多个工作BWP;并针对多个BWP,进行相应的LBT,LBT成功后进行数据发送,并在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终端82,用于针对多个BWP,进行相应的LBT,LBT成功后进行数据发送,并在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81和终端82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6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终端60的第一处理器62执行,以完成前述网络设备侧方法所述步骤。再比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7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网络设备70的第二处理器72执行,以完成前述第一V2X终端侧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9)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多个上行带宽部分BWP上进行先听后说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BWP上进行LBT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之一:
在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三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六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四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七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五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其中,进行BWP转换时,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利用网络下发的目标BWP的索引确定目标BW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最先成功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一门限要求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成功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二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应门限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应门限要求为协议规定的要求,或为通过网络下发获取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应预设时长为协议规定的时长,或为通过网络下发获取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LBT成功率门限;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一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一最大值。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二LBT成功次数门限;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二最大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上报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BWP上进行LBT;
在多个BWP上进行LBT;
进行LBT的BWP的数目;
进行LBT的BWP的数目的最大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LBT的多个上行BWP的信息的获取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协议规定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
协议规定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网络下发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
网络下发的进行LBT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的数目;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索引。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应预设时长为协议规定的时长,或为通过网络下发获取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门限为协议规定的LBT失败次数门限,或为网络下发的LBT失败次数门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门限为协议规定的LBT失败率门限,或为网络下发的LBT失败率门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门限为协议规定的LBT成功率门限,或为网络下发的LBT成功率门限。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RSRQ;
SINR;
RSRP。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上报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不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多个上行BWP的个数;
进行数据发送的多个上行BWP的个数的最大值;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索引。
21.根据权利要求1、2、3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下发的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索引。
2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BWP上进行LBT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之一:
在第十二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八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三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九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十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其中,进行BWP转换时,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最先成功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八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九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六门限要求的一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包括以下之一:
在LBT成功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十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第十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在符合第七门限要求的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预设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RSRQ;
SINR;
RSRP。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下发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第一预设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一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最高的一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二预设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二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最高的一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三预设时长,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LBT成功率门限;所述LBT成功率门限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一BWP数目;所述第一BWP数目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一最大值;所述第一最大值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三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四预设时长,所述第四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LBT成功次数门限;所述成功次数门限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BWP数目;所述第二BWP数目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BWP数目的第二最大值;所述第二最大值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次数较高的多个BWP,以用于数据发送;
第一门限要求;所述第一门限要求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数据发送的一个BWP;
第二门限要求;所述第二门限要求供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数据发送的多个BWP;
第五预设时长;所述第五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五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是否成功;
第六预设时长;所述第六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六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的失败率;
第七预设时长;所述第七预设时长用于供所述终端确定第七预设时长内一个BWP进行LBT的成功率;
第三门限;所述第三门限用于供终端确定LBT失败次数是否达到第三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第四门限;所述第四门限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四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是否达到第四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第五门限;所述第五门限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是否低于第五门限,以确定是否进行BWP转换;
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上行BWP数目;
上行BWP进行BLT时进行BWP切换的目标BWP的索引。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BWP上进行LBT;
在多个BWP上进行LBT;
进行LBT的BWP的数目;
进行LBT的BWP的数目的最大值。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下发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不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的数目;
接收下行数据的BWP索引。
3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要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LBT成功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率;
LBT成功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成功次数;
LBT失败次数;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次数;
LBT失败率;
特定时长内的LBT失败率;
RSRQ;
SINR;
RSRP。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支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支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不支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
进行数据发送的多个上行BWP的个数;
进行数据发送的多个上行BWP的个数的最大值;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索引。
35.根据权利要求23、24、25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下发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令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数目;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数目的最大值;
进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索引。
3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侦听单元及第一收发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还用于在BWP上进行LBT时,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或者,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三门限,进行BWP转换;或者,
在第六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四门限,进行BWP转换;或者,
在第七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五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或者,
所述第一侦听单元,还用于:
进行BWP转换时,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利用网络下发的目标BWP的索引确定目标BWP。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42.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侦听单元及第二收发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所述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还用于:
在BWP上进行LBT时,进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十二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八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三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九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十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所述第二侦听单元,还用于:
进行BWP转换时,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4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BWP上进行LBT时,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五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三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六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四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七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五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进行BWP转换时,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控制下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利用网络下发的目标BWP的索引确定目标BWP。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向网络上报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51.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网络下发的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5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及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LBT,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多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在一个下行BWP上进行LBT,用于在多个下行BWP上进行数据发送,在一个上行BWP上进行数据接收;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BWP上进行LBT时,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第十二预设时长内LBT没有成功,进行BWP转换;
LBT失败次数达到第八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三预设时长内LBT失败率达到第九门限,进行BWP转换;
在第十四预设时长内LBT成功率低于第十门限,终端进行BWP转换;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进行BWP转换时,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控制下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BWP转换的目标BWP:
自主确定目标BWP;
将符合一定门限要求的BWP作为目标BWP。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LBT的BWP信息。
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下行BWP信息。
55.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报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信息。
56.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还用于:
向终端下发第四信令;所述第四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BWP的信息。
5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5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23至3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5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23至3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315126.2A 2018-11-06 2018-11-0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48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5126.2A CN111148266B (zh) 2018-11-06 2018-11-0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19/110023 WO2020093832A1 (zh) 2018-11-06 2019-10-08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5126.2A CN111148266B (zh) 2018-11-06 2018-11-0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8266A CN111148266A (zh) 2020-05-12
CN111148266B true CN111148266B (zh) 2022-06-03

Family

ID=70516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5126.2A Active CN111148266B (zh) 2018-11-06 2018-11-0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8266B (zh)
WO (1) WO2020093832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5516A (zh) * 2017-09-30 2018-03-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共享频谱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1621A1 (en) * 2016-12-27 2018-07-05 Chou, Chie-Ming Method for signaling bandwidth part (bwp) indicator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CN108370573A (zh) * 2017-08-10 2018-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调整信息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3902B (zh) * 2014-11-06 2018-05-15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同步系统、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1621A1 (en) * 2016-12-27 2018-07-05 Chou, Chie-Ming Method for signaling bandwidth part (bwp) indicator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CN108370573A (zh) * 2017-08-10 2018-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调整信息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7835516A (zh) * 2017-09-30 2018-03-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共享频谱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93832A1 (zh) 2020-05-14
CN111148266A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01532B1 (ko) 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단말 장비, 네트워크 장비
CN107690173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08633050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基站
EP41956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ai network model support capabilit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i network model support capability, and storage medium,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86658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ord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733807C1 (ru) Способ прерывистого приема,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EP350936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14375606A (zh) 用于共享非特许频谱上的信道占用时间的方法及设备
CN111867102B (zh) 资源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和终端
WO202014373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557828A1 (en) Switch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KR20200111719A (ko) 타이머에 기반한 대역폭 파트의 전환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RU2716745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CN113271683A (zh) 一种基于ue能力进行通信的方法和ue及网络侧设备
KR20200022377A (ko)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단말 장치와 네트워크 장치
CN110475297B (zh) 基于bwp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19138B (zh) 传输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734464B (zh) 一种接收业务的方法、发送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49702B (zh) 带宽部分的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用户设备
US11357008B2 (en) Methods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activating a semi-persistently configured resource
CN102170677A (zh) 一种传输请求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1148266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8854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0106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997444B (zh) 一种工作带宽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