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8236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8236A
CN111148236A CN201811303697.4A CN201811303697A CN111148236A CN 111148236 A CN111148236 A CN 111148236A CN 201811303697 A CN201811303697 A CN 201811303697A CN 111148236 A CN111148236 A CN 111148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resource configuration
tim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36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8236B (zh
Inventor
范强
酉春华
戴明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036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82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8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8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8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8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wireless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以期避免在侧行链路传输过程中出现通信失败。其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该侧行链路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LTE或NR网络中。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是物联网体系中最有产业潜力和市场需求最为明确的领域之一。车联网是指通过装载在车上的传感器或车载终端等提供车辆信息,并通过各种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边基础设施、车与网络之间进行相互通信。3GPP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R14版本开始对V2X进行了立项研究,提出一种如图1所示的V2X通信架构,其中包含两种通信接口,即V2X PC5接口(也称为直连通道或直连接口)和V2X Uu(空口)接口。其中,V2X PC5接口是V2X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直连的通信接口,V2X UE之间的直连通信链路被定义为侧行链路或侧链(sidelink,SL),V2X UE可以在SL上进行SL传输或SL通信。V2X Uu接口是V2X UE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V2X Uu接口通信是发送方用户设备(transmit UE,Tx UE)将V2X数据通过Uu接口发送至基站,通过基站发送至V2X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后,再由V2X应用服务器下发至基站,并通过基站发送给接收方用户设备(receive UE,Rx UE)的通信方式。
在新无线(New Radio,NR)V2X中,一个SL载波(carrier)的带宽通常大于一个V2XUE所能支持的带宽,因而可以考虑将一个SL carrier分为多个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或资源池(resource pool)以供多个V2X UE进行操作。并且,V2X UE的各种业务对配置参数(例如,numerology)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不同的BWP或资源池支持不同的numerology可以更好的适配业务需求。需要说明的是,若要保证Tx UE和Rx UE之间能够成功进行数据通信,必须保证Tx UE发送数据采用的numerology和Rx UE接收数据采用的numerology一致,且Tx UE发送数据采用的频域资源(BWP或资源池)和Rx UE接收数据的频域资源一致。如图2所示,如果Tx UE和Rx UE确定的numerology或资源池不一致,则会导致通信失败。
在V2X Uu接口通信中,基站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调度UE的BWP或numerology,但这种方式难以扩展到SL传输中(V2X PC5接口通信)。这是由于SL传输的Rx UE可能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外,无法接收基站发送的DCI。因此,如何避免SL传输过程中通信失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以避免SL传输过程中通信失败。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该侧行链路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侧行链路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第一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信息中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信息中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从而保证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成功进行SL数据通信,以避免SL传输过程中出现通信失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或者,该第一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可选的,若第一信息应用于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第一载波可以是指定的一个或多个载波),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载波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单元和/或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载波标识。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满足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方式一: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该RRC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二: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该系统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三:该第一终端设备读取该第一终端设备预存储的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四: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该第二终端设备的PC5RRC消息,该PC5RRC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也就是说,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既可以是通过静态配置的方式(方式一到方式三),也可以是通过PC5RRC消息进行动态配置,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该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例如,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第一信息后,又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到第一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优先采用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中的第一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PC5RRC消息获取的该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例如,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第一信息后,又通过PC5RRC消息获取到第一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优先采用PC5RRC消息中的第一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获取该第一时间单元、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通信类型信息,该第一时间单元、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该通信类型信息具有对应关系。这样一来,可以根据不同的通信类型信息(单播通信、组播通信或广播通信)确定不同的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避免不同的通信类型相互冲突,提高了各种通信类型的通信成功率。也就是说,第一信息中的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只对通信类型信息所指示的单播通信、组播通信或广播通信的数据传输有效。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参数中的任一个或多个。这样一来,可以分别为不同的第一业务参数(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QoS参数)确定不同的第一资源配置参数,避免不同的业务参数的数据相互冲突,提高了各种业务参数的数据的通信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一时间单元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该第一时间单元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一时间单元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该第一时间单元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e,SCS),波形方式,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可以为numerology、BWP信息或资源池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RRC消息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也就是说,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RRC消息向第二终端设备通知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方式一到方式三中的任一种方式确定的,也可以是通过自身实现得到的,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该第一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以便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采用该第一信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或者,该第一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满足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方式一: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二: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该系统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三:该第二终端设备读取该第二终端设备预存储的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四: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PC5RRC消息,该PC5RRC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该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PC5RRC消息获取的该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二终端设备获取该第一时间单元、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通信类型信息,该第一时间单元、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该通信类型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QoS参数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一时间单元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该第一时间单元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括:该第二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一时间单元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该第一时间单元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该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波形方式,CP长度,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通过PC5RRC消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包括第二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控制信息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该侧行链路为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该控制信息包括第四信息,该第四信息包括第三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数据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包括第二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控制信息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二终端设备使用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该侧行链路为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该控制信息包括第四信息,该第四信息包括第三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数据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二终端设备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基于上述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控制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并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从而保证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成功进行SL数据通信,避免了SL传输过程中通信失败。
并且,每次进行数据传输之前,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控制信息中指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或者,该第三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四信息还包括第二时间单元,该第二时间单元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数据,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二时间单元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该第二时间单元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三信息,满足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方式一: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该第三信息;或者,方式二: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该系统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三信息;或者,方式三:该第一终端设备读取该第一终端设备预存储的该第三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该第三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三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该第三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四信息还包括第二业务参数,该第二业务参数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有对应关系,该第二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QoS参数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数据,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二业务参数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或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波形方式,CP长度,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或者,该第三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四信息还包括第二时间单元,该第二时间单元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二终端设备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该数据,包括:该第二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二时间单元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该第二时间单元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三信息,满足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方式一: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该第三信息;或者,方式二: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该系统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三信息;或者,方式三:该第二终端设备读取该第二终端设备预存储的该第三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该第三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三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该第三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四信息还包括第二业务参数,该第二业务参数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有对应关系,该第二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QoS参数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终端设备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括:该第二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二业务参数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该第二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或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波形方式,CP长度,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或QoS中的任一个或多个;该第一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该侧行链路为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或QoS中的任一个或多个;该第二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该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该侧行链路为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基于上述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该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从而保证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成功进行SL数据通信,避免了SL传输过程中通信失败。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时间单元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信息中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信息中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从而保证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成功进行SL数据通信,避免了SL传输过程中通信失败。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系统广播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该系统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发送的该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发送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该侧行链路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接收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侧行链路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或者,该第一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获取第一信息:方式一: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该系统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三:读取该第一终端设备预存储的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四:接收来自于该第二终端设备的PC5RRC消息,该PC5RRC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该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PC5RRC消息获取的该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第一时间单元、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通信类型信息,该第一时间单元、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该通信类型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QoS参数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用于:基于该第一时间单元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该第一时间单元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波形方式,CP长度,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PC5RRC消息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或者,该第一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获取第一信息:方式一: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该系统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三:读取该第二终端设备预存储的该第一信息;或者,方式四:接收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PC5RRC消息,该PC5RRC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该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PC5RRC消息获取的该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第一时间单元、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通信类型信息,该第一时间单元、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该通信类型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QoS参数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用于:基于该第一时间单元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该第一时间单元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该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波形方式,CP长度,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PC5RRC消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包括第二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控制信息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发送单元,用于使用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该侧行链路为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该控制信息包括第四信息,该第四信息包括第三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数据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该发送单元,还用于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数据。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包括第二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控制信息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接收单元,用于使用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该侧行链路为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该控制信息包括第四信息,该第四信息包括第三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数据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该接收单元,还用于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在第十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或者,该第三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
在第十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四信息还包括第二时间单元,该第二时间单元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发送单元用于:基于该第二时间单元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该第二时间单元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在第十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获取第三信息:方式一: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该第三信息;或者,方式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该系统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三信息;或者,方式三:读取该第一终端设备预存储的该第三信息。
在第十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该第三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三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该第三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在第十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四信息还包括第二业务参数,该第二业务参数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有对应关系,该第二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QoS参数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十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用于:基于该第二业务参数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在第十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或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波形方式,CP长度,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或者,该第三信息应用于该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
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四信息还包括第二时间单元,该第二时间单元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接收单元用于:基于该第二时间单元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该第二时间单元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该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获取第三信息:方式一: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该第三信息;或者,方式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该系统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三信息;或者,方式三:读取该第二终端设备预存储的该第三信息。
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该第三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该第三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该第三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四信息还包括第二业务参数,该第二业务参数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有对应关系,该第二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QoS参数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用于:基于该第二业务参数和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该第二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资源配置参数或该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波形方式,CP长度,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或QoS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发送单元,用于基于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该侧行链路为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或QoS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接收单元,用于基于该第一业务参数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该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该侧行链路为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该第一时间单元和该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
在第十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系统广播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该系统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
在第十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发送的该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的与该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示例性的,该装置可以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第一方面、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以及任意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以及任意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功能。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中相应的功能,该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中相应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与其他网元(例如,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该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八方面、第十方面或第十二方面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三方面提供的第二终端设备。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八方面、第十方面或第十二方面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三方面提供的第二终端设备和第十四方面提供的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V2X通信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5接口的用户面通信协议栈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WP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适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信号交互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帧和numerology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信号交互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适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信号交互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一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二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首先给出相关概念或技术的简要介绍:
PC5接口:如图3所示,为一种LTE V2X中PC5接口的用户面通信协议栈示意图。该协议栈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 layer,PHY)层,终端设备可以在物理层传输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unit,PDU)。终端设备传输MAC PDU时,可以发送侧链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information,SCI)和数据(data),SCI指示data传输所采用的时频资源等参数。
资源池:在LTE V2X中,网络可以为V2X UE的SL通信配置资源池(resource pool),一个资源池为一段时频资源的集合。LTE V2X中定义了两种资源分配模式,分别是mode 3和mode 4,Mode 3是指V2X UE进行传输的资源是由基站进行调度分配的;mode 4是指V2X UE进行传输的资源是由自身从配置的资源池中选择出来的。当然,上述两种资源分配方式的名称不限于mode3和mode4,还可以是其他名称,mode3和mode4只是用于区分上述两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并不构成限定,例如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eneration,5G)中,基站调度资源的方式和终端设备自己选择资源的方式也可以被称为NR SL mode 1和NR SLmode 2。
对于Tx UE,在mode 3下,基站通过RRC消息在每个SL carrier上配置一个Txresource pool;在mode 4下,可以由基站通过系统消息(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或RRC消息,或者通过预配置方式(比如,预先存储在UE中或者UE的芯片中),在一个SLcarrier上可以配置多个Tx resource pool。其中,每个Tx resource pool和一个zone(指地理上的一块区域)关联,Tx UE可以根据自身当前位置计算出所处的zone,并选择出和该zone关联的Tx resource pool进行使用。因此在LTE V2X中,Tx UE一个时刻只会在一个Txresource pool中获取传输资源。
对于Rx UE,无论UE采用mode 3还是mode 4,可以由基站通过SIB消息或RRC消息,或者通过预配置方式,在一个SL carrier上配置多个Rx resource pool。Rx UE同一时刻可以在一个SL carrier上监听所有Rx resource pool。
BWP:在LTE或NR中,当一个小区激活后,UE可以在下行载波上监听是否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指示调度信息。小区带宽越宽,UE在下行载波的子帧中需要监听的PDCCH时机(PDCCH occasion)也越多,UE的实现复杂度也越高。由于NR系统可以支持高达400MHz带宽的载波,如果要求所有UE都支持400MHz的载波带宽,不仅对UE的带宽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给UE带来更高的能量消耗。为了降低对UE带宽能力的要求,以及降低UE的能耗,NR中提出BWP的概念,BWP支持UE在宽载波的部分带宽上进行数据传输和相关操作,在一个载波上可以划分出多个BWP。如图3a,为在一个载波上划分出两个BWP(BWP1和BWP2)的示意图。
在现有NR技术中,除了用于初始(initial)随机接入的上行链路(uplink,UL)BWP或下行链路(downlink,DL)BWP外,可以通过RRC消息在一个DL/UL载波上配置至多4个DL/ULBWP,一个载波上同时只能有一个激活的(active)BWP。可以通过定时器设置或通过基站调度DCI对UE的当前的active BWP进行切换(switch)。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应用于LTE系统、NR系统,下一代无线局域网系统等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可以应用于LTE V2X系统或NR V2X系统中。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和路边装置(road site unit,RSU)。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SU进行SL传输(即通PC5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适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RSU和网络设备(例如基站)。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SU进行SL传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基站进行Uu接口通信。在LTE中,基站可以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eNB)或下一代演进型基站(next generation 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ng-eNB)。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eneration,5G)网络(即NR网络)中,基站可以为下一代基站(next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新型无线电基站(new radio eNB)、宏基站、微基站、高频基站或发送和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V2X UE,例如可以是各种车载终端或内置计算机的交通装置。交通装置例如但不限于,交通信号灯、路灯、电子眼等。
本申请实施例图4或图5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或者是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例如,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通过图6中的装置600来实现。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6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装置600中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装置600中还可以包括总线6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04。装置6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0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处理器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软件模块或者其任意组合。
总线602可用于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6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604可以是接口、电路、收发器或者其它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本申请不做限制。通信接口604可以和处理器6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处理器耦合,例如通过总线602。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603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并可以由处理器601来控制执行,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处理器601用于调用并执行存储器603中存储的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存储器603可以包括于处理器601中。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6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装置6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6中的处理器601和处理器6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装置6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605和输入设备606。输出设备605和处理器601耦合,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6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606和处理器601耦合,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606可以是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装置6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第一终端设备600可以是车载终端或内置计算机(处理器)的交通设备或有图6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装置600的类型。
例如,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通过图7中的装置700来实现。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7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装置700中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装置700中还可以包括总线7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704。装置7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03。
总线702可用于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7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RAN,WLAN等。通信接口704可以是接口、电路、收发器或者其它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本申请不做限制。通信接口704可以和处理器701耦合。
其中,存储器703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并可以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例如,处理器701用于调用并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可选地,存储器703可以包括于处理器701中。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装置7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的处理器701和处理器7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装置7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705和输入设备707。输出设备705和处理器701耦合,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705可以是LCD,LED显示设备,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等。输入设备707和处理器701耦合,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707可以是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装置7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装置700可以为车载终端或内置计算机(处理器)的交通设备或有图7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装置700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信令和消息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者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仅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第一终端设备为Tx UE,第二终端设备为Rx UE为例进行说明,包括:
80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
第一信息可以指示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或接收数据。其中,第一时间单元可以为子帧(subframe)、时隙(slot)或符号(symbol)等,本申请不做限定。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可以是numerology、BWP信息或资源池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numerology可以包括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e,SCS)、波形方式(例如,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的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FT-S-OFDM)波形或循环前缀的正交频分复用(cyclic prefix-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P-OFDM)波形)、CP长度、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至少一个。BWP信息可以包括BWP标识、SCS或定时器长度等。资源池信息可以包括资源池标识、资源池包括的时频资源或SCS等。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时间单元为subframe,第一资源配置参数为numerology,第一信息的格式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第一时间单元(subframe) 第一资源配置参数(numerology)
subframe1 numerology1
subframe2 numerology2
subframe3 numerology3
也就是说,第一信息可以指示在subframe1使用numerology1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或接收数据;在subframe2使用numerology2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或接收数据;在subframe3使用numerology3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或接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时间单元、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通信类型信息,第一时间单元、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通信类型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其中,该通信类型信息包括单播通信类型(可以适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有的单播通信)、组播通信类型(可以适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有的组播通信)或广播通信类型(可以适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有的广播播通信)。或者,该通信类型信息可以包括单播通信标识(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单播通信连接)、组播通信标识(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组播通信组)或广播通信标识(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广播通信业务)。也就是说,第一信息中的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只对通信类型信息所指示的单播通信(连接)、组播通信(组)或广播通信(业务)的数据传输有效。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时间单元为subframe,第一资源配置参数为numerology,第一信息的格式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第一时间单元(subframe) 第一业务参数(numerology) 通信类型信息
subframe1 numerology1 单播通信a
subframe2 numerology2 单播通信b
subframe3 numerology3 组播通信c
也就是说,第一信息可以指示对于单播通信连接a(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间的通信),在subframe1使用numerology1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或接收数据;对于单播通信连接b(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间的通信),在subframe2使用numerology2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或接收数据;对于组播通信组c(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和组播通信组c的其他成员设备间的通信),在subframe3使用numerology3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或接收数据。
可选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时间单元、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业务标识,第一时间单元、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业务标识具有对应关系。其中,业务标识可以是V2X业务标识。V2X业务标识可以包括V2X应用层标识、V2X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层)标识、V2X层使用的业务标识或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使用的V2X Layer 2标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业务标识也可以是其他应用或业务的标识信息,如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业务标识等。或者,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时间单元、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QoS参数,第一时间单元、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QoS参数具有对应关系。QoS参数可以包括5G服务质量标识(5G quality of service identifier,5QI)、服务质量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er,QFI)、V2X服务质量标识(V2X quality of service identifier,VQI)、近距通信数据包优先级(prose per packet priority,PPPP)或近距通信数据包可靠性(prose per packetreliability,PPPR)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也可以是其他反应业务服务质量的参数,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可以应用于SL的所有carrier。即对于每一个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对SL的所有carrier都适用。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可以应用于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第一载波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载波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单元或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载波标识。举例来说,如图8a所示,假设第一时间单元为subframe,第一资源配置参数为numerology,第一信息中的载波信息为载波1,则对于SL的载波1,偶数子帧号(0、2、4、6、8)的子帧可以对应numerology1;奇数子帧号(1、3、5、7、9)的子帧可以对应numerology2。而对于第一信息中的载波信息未指示的载波(例如,载波2),可以不采用上述第一时间单元或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可以满足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
方式一: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RRC(专用)消息,RRC消息包括第一信息。
方式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例如,SIB消息),系统广播消息包括第一信息。
方式三: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读取第一终端设备预存储的第一信息。也就是说,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预配置或预定义的方式获取第一信息。预配置或预定义是指第一信息可以预先保存在第一终端设备的存储单元中,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读取第一终端设备预存储的第一信息。
方式四: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终端设备的PC5RRC消息,PC5RRC消息包括第一信息。
方式五,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自身实现确定第一信息。
下面对方式四展开进行描述:
示例性的,如图8b的(1)所示,对于单播通信/组播通信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于第二终端设备的PC5RRC消息,PC5RRC消息包括第一信息。而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回复响应(response)消息。其中,来自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或方式五中的任一种方式获取到的,本申请不做限定。可选的,PC5RRC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载波信息,单播通信/组播通信组的标识信息或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等。其中,载波信息表示第一信息针对于所指示的载波有效。单播通信/组播通信组的标识信息表示,对于所指示的单播通信/组播通信组的数据的接收和发送,遵循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终端设备的PC5RRC消息之后,如果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单播数据/组播数据,则根据来自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来发送。举例来说,假设PC5RRC消息中的第一信息中的第一时间单元为subframe(包括subframe1,3,5),第一资源配置参数为numerology(numerology 1),PC5RRC消息还包括载波信息(SLcarrier a)。也就是说,该PC5RRC消息可以用于指示在SL carrier a的subframe 1,3,5上使用numerology 1发送数据,则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单播数据/组播数据时,在subframe 1,3,5采用numerology 1发送数据。对于第二终端设备在PC5RRC消息中未指定的subframe,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数据发送。例如,根据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或方式五中的任一种方式获取的第一信息进行数据发送,或根据其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进行数据发送,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次接收来自于第二终端设备的PC5RRC消息以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时,可以采取默认(预配置)的numerology或广播通信采用的numerology进行传输。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上述PC5RRC消息协商第一信息后,SL传输以及后续PC5RRC消息和响应消息可以根据第一信息进行传输。
相比于方式一、二和三的静态配置,方式四可以更灵活的发送第一信息,即可以更灵活的配置时间单元和配置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了网络的动态灵活性。
示例性的,若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单播通信/组播通信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或方式五中的任一种方式获取第一信息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如图8b的(2)所示,对于一个具体的单播通信/组播通信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RRC消息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并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PC5RRC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载波信息,单播通信/组播通信组的标识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等,具体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举例来说,若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C5RRC消息,假设PC5RRC消息中的第一信息中的第一时间单元为subframe(包括subframe 1,3,5),第一资源配置参数为numerology(numerology 1),PC5RRC消息还包括载波信息(SL carrier a)。也就是说,该PC5RRC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在SL carrier a的subframe 1,3,5上使用numerology 1发送数据。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PC5RRC消息后,可以在SL carrier a的subframe1,3,5接收采用numerology 1发送的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RRC消息重配第一信息(即发送更新后的第一信息),或释放之前配置的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方式到第五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方式同时获取到第一信息(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方式到第五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获取到的第一信息之间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申请不做限定),此时协议可以定义或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一终端设备从各个来源获得的第一信息的优先级。例如:PC5RRC消息中的第一信息的优先级>RRC(专用)信令中的第一信息的优先级>系统信息中的第一信息的优先级>预配置的第一信息的优先级。也就是说,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RRC消息获取的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RRC消息获取的与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通过RRC消息获取的第一信息,其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其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第一信息,其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基站通过系统信息发送的第一信息,系统信息中的第一信息指示SL carrier a的subframe1对应numerology1,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也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PC5RRC消息发送的第一信息,PC5RRC消息中的第一信息指示SLcarrier a的subframe1对应numerology2。由于协议定义PC5RRC消息配置优先级高于系统信息配置优先级,因此第一终端设备确定SL carrier a的subframe1对应numerology2,第一终端设备在SL carrier a的subframe1上使用numerology2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SL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可选的,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方式到第五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方式同时获取到第一信息,此时协议可以定义或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终端设备从各个来源获得的第一信息的优先级为:RRC(专用)信令中的第一信息的优先级>PC5RRC消息中的第一信息的优先级>系统信息中的第一信息的优先级>预配置的第一信息的优先级。
802、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步骤80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二终端设备和多个终端设备建立单播通信(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分别和第一终端设备、第三终端设备以及第四终端设备建立了单播通信),或属于多个组播通信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通知信息(通知信息可以为PC5RRC消息),该通知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SL carrier上已被第三终端设备和第四终端设备配置(指定)了第一资源配置参数(例如,numerology)的第一时间单元(例如,subframe,已被配置的subframe和numerology有对应关系),或者该通知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SL carrier上未被第三终端设备和第四终端设备配置numerology的subframe(未被配置的subframe和numerology没有对应关系)。以便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或方式五中的任一种方式获取第一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通知信息重新确定第一信息的内容。
举例来说,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单播通信后,若第二终端设备之前已和第三终端设备建立单播通信,且确定SL carrier 1上subframe 1,2,3对应numerology1,第二终端设备也和第四终端设备建立单播通信,且确定SL carrier 1上subframe 4,5,6对应numerology2,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指示subframe1-6已被其他终端设备配置对应的numerology,或者,该通知消息指示subframe0、7、8和9未被其他终端设备配置对应的numerology。以便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配置subframe 0、7、8或9对应的numerology,避免与其他终端设备的配置发生冲突。当然,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采用第二终端当前已配置的subframe和numerology的对应关系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803、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侧行链路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下面以第一时间单元为subframe,第一资源配置参数为numerology为例进行说明。
如果采用基站调度资源的模式(例如,NR SL mode 1),基站可以在DCI调度SL传输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DCI中指示的SL传输资源的subframe对应的numerology信息,通过该numerology信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逻辑信道优先级(logicalchannel prioritization,LCP)组包,并利用该分配的SL传输资源进行发送数据(即组包后的数据)。其中,待发送的数据可以包括V2X业务数据、通信类型信息或QoS参数等,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选的,基站可以直接在DCI中指示SL传输资源对应的numerology信息,从而,第一终端设备无需根据第一信息确定DCI中指示的SL传输资源对应的numerology信息,可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速度。
如果采用第一终端设备自身选择调度资源的模式(例如,NR SL mode 2),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ubframe对应的numerology信息(例如,subframe1对应numerology1)。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numerology1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LCP组包,选择subframe1对应的一块频域资源(传输资源)发送组包后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通信类型信息,第一时间单元、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通信类型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通信类型信息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通信类型信息对应的数据。
举例来说,返回参考表2所示,若第一信息指示对于单播通信a(例如,单播通信a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subframe1对应numerology1,则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时,在subframe1上使用numerology1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SL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若第一信息指示对于单播通信b(例如,单播通信b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subframe2对应numerology2,则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时,在subframe2上使用numerology2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SL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804、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示例性的,若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为:subframe1对应numerology1,subframe2对应numerology2;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subframe1中使用numerology1进行数据接收,在subframe2中使用numerology2进行数据接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骤801和步骤802之后可以包括步骤805和步骤806,此时,步骤803和步骤804可以替换为步骤807和步骤808:
805、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业务参数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
其中,第一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业务标识可以是V2X业务标识,V2X业务标识包括V2X应用层标识、V2X NAS层标识、V2X层使用的业务标识或AS层使用的V2X Layer2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标识也可以是其他应用或业务的标识信息,如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业务标识等。该通信类型信息包括单播通信类型(可以适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有的单播通信)、组播通信类型(可以适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有的组播通信)或广播通信类型(可以适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有的广播播通信)。或者,该通信类型信息可以包括单播通信标识(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单播通信)、组播通信标识(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组播通信)或广播通信标识(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广播播通信)。QoS参数可以包括5QI、QFI、VQI、PPPP或PPPR中的至少一个。QoS参数也可以是其他反应业务服务质量的参数。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业务参数为QoS参数(例如,PPPP),第一资源配置参数为numerology,第二信息的格式可以如表3所示:
表3
第一业务参数(PPPP) 第一资源配置参数(numerology)
PPPP 1 numerology1
PPPP 2 numerology2
PPPP 3 numerology3
也就是说,第二信息可以指示使用numerology1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或接收最高PPPP要求为1(PPPP 1)的数据;使用numerology2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或接收最高PPPP要求为2(PPPP 2)的数据;使用numerology3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发送或接收最高PPPP要求为3(PPPP 3)的数据。
806、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业务参数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步骤805。
807、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业务参数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下面以第一时间单元为subframe,第一资源配置参数为numerology为例进行说明。
如果采用基站调度资源的模式(例如,NR SL mode 1),基站可以在DCI调度SL传输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DCI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DCI中指示的SL传输资源的subframe对应的numerology(例如,SL传输资源对应subframe1,subframe1对应numerology1),再根据第二信息确定numerology1对应的第一业务参数(例如,numerology1对应PPPP1),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numerology1对最高PPPP要求为1的待发送数据进行LCP组包,并使用基站分配的SL传输资源发送组包后的数据。
如果采用第一终端设备自身选择调度资源的模式(例如,NR SL mode 2),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确定待发送数据对应的第一业务参数(例如,待发送数据的最高PPPP要求为1),而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numerology(例如,PPPP1对应numerology1),再根据第一信息确定numerology1对应的subframe(例如,numerology1对应subframe1)。而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subframe1中选择一块对应numerology1的频域资源,在该频域资源发送组包后的数据。
可选的,如果采用NR SL mode 2,假设第一业务参数是QoS参数(例如,PPPP),第一资源配置参数为numerology。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ubframe和numerology的对应关系(例如,subframe1对应numerology1),并从subframe1中选择一块对应numerology1的频域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再根据第二信息,确定numerology1对应的第一业务参数(例如numerology1对应PPPP1),而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对最高PPPP要求为1的数据进行LCP组包,并从subframe1中所选择的频域资源发送组包后的数据。又例如,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ubframe和numerology的对应关系(例如,subframe2对应numerology2),并从subframe2中选择一块对应numerology2的频域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再根据第二信息,确定numerology2对应的第一业务参数(例如numerology2对应PPPP2),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对最高PPPP要求为2的数据进行LCP组包,并从subframe2中所选择的频域资源发送组包后的数据。
另外,若第一终端设备仅获取第二信息而未获取第一信息(即步骤801未执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业务参数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下面以第一业务参数为PPPP,第一资源配置参数为numerology为例进行说明。
如果采用基站调度资源的模式(例如,NR SL mode 1),gNB通过DCI调度SL传输资源,并指示SL传输资源对应的numerology(例如,numerology1)。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numerology1所对应的PPPP(例如,numerology1对应PPPP1),并通过numerology1对最高PPPP要求为1的数据进行LCP组包,而后利用DCI分配的SL传输资源发送组包后的数据。
如果采用第一终端设备自身选择调度资源的模式(例如,NR SL mode 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PPPP和numerology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PPPP(例如,PPPP1),再根据第二信息确定PPPP1对应的numerology(例如,PPPP1对应numerology1);而后根据numerology1对最高PPPP要求为1的待发送的数据进行LCP组包,并确定numerology1对应的传输资源(该资源可以在任意subframe上),在该传输资源发送组包后的数据。
808、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业务参数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从第一业务参数(例如,第一业务参数包括PPPR1和PPPR2)中确定出自身感兴趣或期待的业务参数(例如,PPPR1),并确定PPPR1对应的numerology(例如,PPPR1对应numerology1),再根据第一信息确定numerology1对应的subframe(例如,numerology1对应的subframe1),从而在subframe1上以numerology1进行数据接收。
另外,若第二终端设备仅获取第二信息而未获取第一信息(即步骤802未执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从第一业务参数(例如,第一业务参数包括PPPR1和PPPR2)中确定出自身感兴趣的业务参数(例如,PPPR1),并确定PPPR1对应的numerology(例如,PPPR1对应numerology1),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每个subframe(例如,subframe1-9)上使用numerology1进行数据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801-步骤808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本实施例对各步骤之间的执行先后顺序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第一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信息中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信息中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从而保证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成功进行SL数据通信,避免了SL传输过程中通信失败。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90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二资源配置参数,第二资源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控制信息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
示例性的,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包括SCS,波形方式,CP长度、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可以参考步骤801的相关描述。
第三信息可以应用于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即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应用于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举例来说,假设第三信息中的第二资源配置参数为numerology1,numerology1包括SCS1,则侧行链路的全部载波都可以对应SCS1。也就是说,可以在侧行链路的全部载波使用SCS1对应的传输资源接收或发送数据。或者,第三信息可以应用于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第三信息中可以包括载波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载波标识。例如,假设第三信息中的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包括numerology1,载波信息为载波1,则侧行链路的载波1可以对应numerology1。也就是说,可以在侧行链路的载波1使用numerology1对应的传输资源接收或发送数据。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三信息,满足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方式一: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第三信息。方式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系统广播消息包括第三信息。方式三:第一终端设备读取第一终端设备预存储的第三信息。示例性的,上述各种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步骤801,在此不做赘述。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第三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第三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第三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第三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第三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示例性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步骤801,在此不做赘述。
902、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二资源配置参数,第二资源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控制信息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
示例性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步骤901,在此不做赘述。
903、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
示例性的,侧行链路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第四信息,第四信息包括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数据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即控制信息可以指示数据的传输资源为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其中,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包括SCS、波形方式、CP长度、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904、第二终端设备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
也就是说,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即默认资源配置参数,例如为numerology 1)对应的资源上(例如,numerology 1对应资源池1)监听控制信息。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资源可以是提前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系统消息配置的,或者可以是预配置的,本申请不做限定。
905、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信息传输的时刻和该控制信息中指示的数据的传输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由协议预定义,即第一终端设备无需在控制信息指示接收数据的时间信息(时间点)。或者,控制信息传输的时刻和所指示数据传输的时刻之间的间隔是可变的。例如,在NR SL mode 1方式下,由基站决定控制信息发送和数据发送的时间间隔k1。在NR SLmode 2方式下,由第一终端设备决定该时间间隔k1;此时,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在控制信息中额外指示一个时间间隔k1,该时间间隔k1表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后,经过时间间隔k1会发送数据。其中k1的单位可以是符号,时隙或者子帧等,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信息还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第二时间单元和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时间单元和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二时间单元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信息还包括第二业务参数,第二业务参数和第三资源配置参数有对应关系,第二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业务参数和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906、第二终端设备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控制信息中指示的第三资源配置参数(例如numerology1),切换到numerology1对应的资源上接收数据。举例来说,如图9a所示,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可以在numerology1(第二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资源(默认为资源池1)上传输)指示数据在numerology2(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资源(默认为资源池2)上传输,此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到numerology2对应的资源池2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901-步骤906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本实施例对各步骤之间的执行先后顺序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控制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第三资源配置参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并第三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从而保证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成功进行SL数据通信,避免了SL传输过程中通信失败。
并且,每次进行数据传输之前,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控制信息中指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资源配置参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可选的,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交互。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1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获取单元1001和发送单元100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单元1001,用于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发送单元1002,用于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该侧行链路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在图8或图9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获取单元1001用于支持第一终端设备执行图8中的过程801和805;图9中的过程901。发送单元1002用于支持第一终端设备执行执行图8中的过程803和807;图9中的过程903和905。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二。在本申请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101、通信模块1102和存储模块1103。其中,处理模块1101用于控制第一终端设备的各部分硬件装置和应用程序软件等;通信模块1102用于接受其它设备发送的指令和/或者数据,也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给其它设备(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存储模块1103用于执行第一终端设备的软件程序的存储、数据的存储和软件的运行等。其中,处理模块11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单元组合,DSP和微处理单元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1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1103可以是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第一终端设备11所执行的步骤以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2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12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该第二终端设备包括:获取单元1201和接收单元120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单元1201,用于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接收单元1202,用于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单元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侧行链路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在图8或图9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获取单元1001用于支持第一终端设备执行图8中的过程802和806;图9中的过程902。接收单元1002用于支持第一终端设备执行执行图8中的过程804和808;图9中的过程904和906。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二。在本申请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301、通信模块1302和存储模块1303。其中,处理模块1301用于控制第二终端设备的各部分硬件装置和应用程序软件等;通信模块1302用于接收其它设备发送的指令和/或者数据,也可以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给其它设备;存储模块1303用于执行第二终端设备的软件程序的存储、数据的存储和软件的运行等。其中,处理模块13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单元组合,DSP和微处理单元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3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1303可以是存储器。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14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140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401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系统广播消息,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该系统广播消息包括该第一信息。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二。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501、通信模块1502和存储模块1503。其中,处理模块1501用于控制网络设备的各部分硬件装置和应用程序软件等;通信模块1502用于接收其它设备发送的指令和/或者数据,也可以将网络设备的数据发送给其它设备;存储模块1503用于执行网络设备的软件程序的存储、数据的存储和软件的运行等。其中,处理模块15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单元组合,DSP和微处理单元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5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1503可以是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网络设备15所执行的步骤以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完全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通信模块(收发器)可以执行方法实施例中发送和/或接收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单元(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组成收发单元,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组成收发器,共同实现收发功能;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功能可以通过芯片来实现,处理单元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单元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完全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发送模块(发射器)方法执行方法实施例中发送的步骤,接收模块(接收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模块(处理器)执行。具体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组成收发模块,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组成收发器,共同实现收发功能;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集成至收发单元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3)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所述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使用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应用于所述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或者,所述第一信息应用于所述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满足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
方式一: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方式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所述系统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方式三: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读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预存储的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方式四: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PC5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所述PC5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所述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应用的优先级高于所述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PC5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所述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通信类型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所述通信类型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所述第一业务参数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服务质量QoS参数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所述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使用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所述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业务参数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所述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使用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所述侧行链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SCS,波形方式,循环前缀CP长度,部分带宽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1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一资源配置参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所述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使用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所述侧行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应用于所述侧行链路的第一载波;或者,所述第一信息应用于所述侧行链路的所有载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满足如下方式中任一种或多种:
方式一: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方式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系统广播消息,所述系统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方式三: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读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预存储的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方式四: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PC5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所述PC5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所述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取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或者应用的优先级高于所述通过读取预存储信息的方式获取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PC5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应用的优先级高于所述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获取的与所述第一信息同类或相同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通信类型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和所述通信类型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参数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所述第一业务参数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具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业务参数包括业务标识、通信类型信息或服务质量QoS参数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所述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使用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所述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业务参数和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的所述对应关系,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使用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资源,通过所述侧行链路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业务参数对应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1-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配置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SCS,波形方式,循环前缀CP长度,部分带宽BWP标识或资源池标识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1-1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通过PC5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21.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2.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指令时,使所述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811303697.4A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148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3697.4A CN111148236B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3697.4A CN111148236B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8236A true CN111148236A (zh) 2020-05-12
CN111148236B CN111148236B (zh) 2022-06-07

Family

ID=70515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3697.4A Active CN111148236B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823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664A1 (zh) * 2020-07-08 2022-01-13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22016439A1 (zh) * 2020-07-23 2022-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040513A (zh) * 2021-12-13 2022-02-11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链路建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32545A1 (zh) * 2020-08-12 2022-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82384A1 (zh) * 2020-10-19 2022-04-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确定数据处理时长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095821A1 (zh) * 2020-11-03 2022-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副链路drx的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073966A (zh) * 2021-10-29 2023-05-0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WO2024060023A1 (zh) * 2022-09-20 2024-03-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失败处理、终端行为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15170A1 (en) * 2016-01-26 2017-07-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ndwidth division and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CN107872880A (zh) * 2016-09-23 2018-04-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8541017A (zh) * 2017-03-02 2018-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33041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发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15170A1 (en) * 2016-01-26 2017-07-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ndwidth division and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CN107872880A (zh) * 2016-09-23 2018-04-0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8541017A (zh) * 2017-03-02 2018-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33041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发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664A1 (zh) * 2020-07-08 2022-01-13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22016439A1 (zh) * 2020-07-23 2022-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032545A1 (zh) * 2020-08-12 2022-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82384A1 (zh) * 2020-10-19 2022-04-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确定数据处理时长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095821A1 (zh) * 2020-11-03 2022-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副链路drx的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073966A (zh) * 2021-10-29 2023-05-0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CN114040513A (zh) * 2021-12-13 2022-02-11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链路建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40513B (zh) * 2021-12-13 2023-08-11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链路建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60023A1 (zh) * 2022-09-20 2024-03-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失败处理、终端行为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8236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823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527722B (zh) 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候选确定的方法
RU2753675C1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частями полосы частот в режиме бездействия и неактивном режиме
CN110233718B (zh) 自适应tti与lte共存的系统和方法
EP2880944B1 (en) Method for component carrier configurat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20088688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50201401A1 (en) Radio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frame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150379B (zh)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US11968682B2 (en) Uplink dynamic grant-fre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521257B (zh) 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159960B1 (en) Inter-access point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for dense deployments
US20220132506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scheduling device
US20220248466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865857B (zh) 一种同步信号块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KR20200134261A (ko) 통신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WO2017113077A1 (zh) 一种上行紧急业务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KR20190135482A (ko) 리소스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
CN11244942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KR102444321B1 (ko)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 자원을 확정하는 방법, 장치, 사용자 기기 및 기지국
US20220322288A1 (en) 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 (MBM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Connected State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220304011A1 (en) Control Signaling for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TWI652921B (zh) 用戶設備及虛擬載波的操作方法
WO2021159274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24502356A (ja) サイドリンクにおける不連続受信の構成
JP2024517911A (ja) デュアルコネクティビティにおけるキャリアグループ化のためのユーザ機器能力情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