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7747B - 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7747B
CN111147747B CN201911402377.9A CN201911402377A CN111147747B CN 111147747 B CN111147747 B CN 111147747B CN 201911402377 A CN201911402377 A CN 201911402377A CN 111147747 B CN111147747 B CN 1111477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assembly
combining
identification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23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7747A (zh
Inventor
陈凌锋
崔宁
王轶丹
熊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bixuan software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Ubtech Robo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btech Robo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Ubtech Robot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4023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77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7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7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7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图像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设备,包括:获取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结合部,则确定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

Description

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模型的构建越来越常见。虚拟模型也即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结构的“虚拟”物体,可以包括3D虚拟模型或者2D图案,常见虚拟模型的例如各类视频游戏中的物品模型或人物模型,2D拼图游戏中的2D图案组件等。
虚拟模型在日常使用中,常常会碰到对模型进行组合的情况。被设置具有组合功能的虚拟模型,也可以称为组件。例如,虚拟积木游戏中,会遇到对不同形状的积木组件进行组合和适配搭建的问题,每个积木组件需要与其对应的外形匹配的互补组件进行组合,才能正确搭建。但现有的技术中,对两个组件是否互补的识别和判断缺乏相应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识别互补组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若根据该第一标识、该第二标识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结合部,则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该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可以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目标结合部,每对该目标结合部可以包括该第一组件的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组件的第二结合部,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确定任一对目标结合部中的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则响应于对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进行组合的操作指令,移动该第一组件,或移动该第二组件,或移动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以使得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通过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进行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确定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该预设的匹配要求,则对该第一组件和/或第二组件的姿态及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该预设的匹配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预设的匹配要求可以包括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和/或该第一结合部的法线和该第二结合部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确定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响应于确定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的操作指令;
确定与该第一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的该第二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的操作指令;
确定与所述第一组件发生重叠的所述第二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二标识可以包括结合部编号、内存地址和引用对象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
识别模块,用于若根据该第一标识、该第二标识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结合部,则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该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可以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若确定任一对目标结合部中该第一组件的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组件的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则响应于对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进行组合的操作指令,移动该第一组件,或移动该第二组件,或移动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以使得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通过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进行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执行模块,还用于若确定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该预设的匹配要求,则对该第一组件和/或第二组件的姿态及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该预设的匹配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预设的匹配要求可以包括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和/或该第一结合部的法线和该第二结合部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确定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的操作指令;确定与该第一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的该第二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确定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的操作指令;确定与所述第一组件发生重叠的所述第二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二标识可以包括结合部编号、内存地址和引用对象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第一方面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设置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这样在获取到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后,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该第二标识和该第一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之间是否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结合部。若存在,则可以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从而实现了识别互补组件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一种组件的形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下面具体参照图1,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S101,图像处理设备获取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
其中,该图像处理设备可以是用户的终端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手机或平板电脑,也可以是服务器,等具有图像的生成、识别或者处理等功能的任一电子设备,该图像处理设备可以用于2D或3D组件的构建、识别或者处理任务,具体该图像处理设备的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组件的结合部可以是由用户自定义设计得到或厂家预置的具有特定外形的标准件。每个结合部都设定有对应的结合部,该结合部和对应的结合部外形匹配,从而使得分别包括该结合部和该对应的结合部的两个组件可以通过该结合部和该对应的结合部组合或拼接在一起。例如,用户设计一个圆柱形孔的结合部,并设计对应的结合部为同样尺寸大小的圆柱形的凸出部,这样,分别包括这两个结合部的组件即可以通过这两个结合部拼接或组合在一起。
结合部的标识可以是结合部编号、内存地址和引用对象的至少一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其中,结合部编号可以是自定义的一段字符序列、数字序列或字符和数字的混合序列,具体形式和位数,此处不做限定。
基于结合部,用户在创建组件时,可以从预设的结合部的标准件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结合部并添加在所创建的组件上,从而完成组件的创建。
当需要判断获取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是否匹配时,该图像处理设备首先获取该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
S102,若图像处理设备根据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结合部,则确定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设备中预存有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用户在自定义设计得到各个结合部和该各个结合部外形匹配的结合部后,可以为每个结合部设定结合部标识,同时图像处理设备保存各组外形匹配的结合部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例如,用户在设计得到一组结合部:第一尺寸的长方形凹进部-第一尺寸的长方形凸出部,标识分别为1和1’,则图像处理设备将1-1’该对应关系保存在第一对应关系中。
图像处理设备获取得到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后,判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是否存在如第一对应关系中对应的一组标识,若存在,则即可确定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结合部,进而确定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中,以图2所示的组件为例,假设图像处理设备系统中保存的第一对应关系包括:1-1’,2-2’,3-3’和4-4’,1和1’分别为结合部1和结合部1’的标识;若第一组件为组件A,第一标识中包括1和2;第二组件为组件B,第二标识中包括1’和3’。则通过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一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存在一组对应的标识对1-1’,也即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结合部,因此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所示的组件仅为举例说明,实际中每个组件上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结合部,结合部的外形也具有多种类型,可以各个结合部都互不相同,也可以有相同的结合部,具体结合部的形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设置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这样在获取到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后,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该第二标识和该第一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之间是否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结合部。若存在,则可以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从而实现了识别互补组件的功能。
下面具体参照图3,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S301,图像处理设备响应于确定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的操作指令。
本实施例中,在该图像处理设备上,可以存储有多个组件。在打开该多个组件中的第一组件后,图像处理设备可以获取外部设备、自身或者监听用户发出的用于确定该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的操作指令。其中,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是与第一组件具有外形匹配的结合部的组件,两者可以通过各自相互对应的结合部将两者组合在一起。
S302,图像处理设备获取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2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组件可以是与第一组件之间距离小于预设值的组件,或者,与第一组件发生重叠的组件。
具体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01之后,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检测确定与第一组件的坐标位置之间距离小于预设值的第二组件。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01之后,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检测与第一组件发生重叠或者碰撞的第二组件。其中,确定与第一组件重叠或碰撞的组件的检测方法可以是通过包围盒的方法来进行检测。具体地,可以提前为每个组件设定包围盒,之后,在通过检测两者的包围盒是否重叠,来判断两个组件是否重叠。需要说明的是,该包围盒可以是多种类别的包围盒,例如轴对齐包围盒(AABB)、方向包围盒(OBB)、或球形(sphere)碰撞盒,或基于网格的碰撞模型(mesh-based collider),该两者的包围盒可以是相同类别也可以是不同类别的包围盒,基于包围盒来进行碰撞或重叠检测是目前计算机领域中的一种常见技术,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S303,若图像处理设备根据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结合部,则确定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3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304,图像处理设备确定任一对目标结合部中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组件为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后,图像处理设备可以确定两个组件互相匹配的一对目标结合部。其中,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多组目标结合部,则可以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指令,选择其中一组目标结合部。例如,假设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分别为图2所示的组件A和组件B,则可以确定有两对结合部结合部1-1’和结合部3-3’。图像处理设备在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指令后,确定一对目标结合部。之后,图像处理设备分别确定该对目标结合部中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当前的位置坐标和朝向,并确定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匹配条件。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匹配要求可以包括匹配位置要求和/或匹配角度要求。具体的,预设的匹配要求包括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和/或,第一结合部的法线和第二结合部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
S305,若图像处理设备确定任一对目标结合部中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则响应于对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进行组合的操作指令,移动第一组件,或移动第二组件,或移动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以使得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通过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进行组合。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时,也即确定第二结合部和第一结合部满足组合条件,从而图像处理设备在响应于对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进行组合的操作指令后,根据该操作指令移动第一组件或移动第二组件,或同事移动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使得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通过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进行组合。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具有多组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的目标结合部,也即具有多种组合方式,则图像处理设备可以显示提示信息,指示用户确定其中的一组进行组合操作。
S306,若图像处理设备确定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则对第一组件和/或第二组件的姿态及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
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匹配要求可以参见步骤S304描述,若图像处理设备确定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例如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者,两者之间的夹角过大,此时,图像处理设备可以对第一组件和/或第二组件的姿态以及位置进行调整。例如将第一组件向第二组件方向移动,将第一组件进行适当旋转等,最终使得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匹配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设置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这样在获取到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后,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该第二标识和该第一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之间是否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结合部。若存在,则可以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从而实现了识别互补组件的功能。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下面具体参照图4A,如图4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
识别模块402,用于若根据该第一标识、该第二标识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结合部,则确定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该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可以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体参照图4B,如图4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该图像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
执行模块403,用于若确定任一对目标结合部中该第一组件的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组件的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则响应于对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进行组合的操作指令,移动该第一组件,或移动该第二组件,或移动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以使得该第一组件和该第二组件通过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进行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执行模块403,还用于若确定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该预设的匹配要求,则对该第一组件和/或第二组件的姿态及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该预设的匹配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预设的匹配要求可以包括该第一结合部和该第二结合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和/或该第一结合部的法线和该第二结合部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响应模块401,还用于响应于确定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的操作指令;确定与该第一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的该第二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响应模块401,还用于响应于确定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的操作指令;确定与所述第一组件发生重叠的所述第二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二标识可以包括结合部编号、内存地址和引用对象中的至少一种。
下面具体参照图5,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存储器501、处理器5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501中并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03,其特征在于,处理器502执行计算机程序503时实现如图1或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图1或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图1或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识别组件互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
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结合部,则确定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
若确定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目标结合部,每对所述目标结合部包括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二结合部,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任一对目标结合部中的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则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进行组合的操作指令,移动所述第一组件,或移动所述第二组件,或移动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以使得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进行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满足所述预设的匹配要求,则对所述第一组件和/或第二组件的姿态及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预设的匹配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匹配要求包括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和/或所述第一结合部的法线和所述第二结合部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的操作指令;
确定与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的所述第二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第一组件的互补组件的操作指令;
确定与所述第一组件发生重叠的所述第二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结合部编号、内存地址和引用对象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组件的至少一个结合部的第二标识;
识别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结合部,则确定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互为互补组件,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组标识,每组标识包括外形匹配的一对结合部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之间存在外形匹配的至少一对目标结合部,每对所述目标结合部包括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二结合部;
执行模块,用于若确定任一对目标结合部中的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预设的匹配要求,则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进行组合的操作指令,移动所述第一组件,或移动所述第二组件,或移动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以使得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进行组合。
8.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402377.9A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设备 Active CN1111477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2377.9A CN111147747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2377.9A CN111147747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747A CN111147747A (zh) 2020-05-12
CN111147747B true CN111147747B (zh) 2021-07-27

Family

ID=70522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2377.9A Active CN111147747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774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3198A (zh) * 2015-11-06 2016-03-23 大连新锐天地传媒有限公司 Ar儿童早教积木系统
CN106310678A (zh) * 2016-08-29 2017-01-11 安徽小木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积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69749A (zh) * 2015-12-02 2018-08-03 杜瓦娱乐有限公司 对用于形成增强现实环境的装置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8744517A (zh) * 2018-04-27 2018-11-0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9276895A (zh) * 2018-11-08 2019-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积木系统、拓扑结构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7101498A (ru) * 2004-06-17 2008-07-27 Лего А/С (Dk)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е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е инструкций для построения моделей из стандартных блоков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3198A (zh) * 2015-11-06 2016-03-23 大连新锐天地传媒有限公司 Ar儿童早教积木系统
CN108369749A (zh) * 2015-12-02 2018-08-03 杜瓦娱乐有限公司 对用于形成增强现实环境的装置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6310678A (zh) * 2016-08-29 2017-01-11 安徽小木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积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44517A (zh) * 2018-04-27 2018-11-0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9276895A (zh) * 2018-11-08 2019-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积木系统、拓扑结构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747A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117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ing collisions between augmented reality and real reality
CN105512377A (zh) 实时虚拟场景中圆柱碰撞体与凸体碰撞探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06873785A (zh) 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安全监护方法及装置
CN113409441A (zh) 建筑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096062A (zh) 视频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1383345B (zh) 虚拟内容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69006B (zh) 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95387B (zh) 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5787986A (zh) 一种三维图形渲染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03235A (zh) 二维空间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0737326A (zh) 虚拟对象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615331A (zh) 一种角标处理方法
CN111147747B (zh) 一种识别互补组件的方法及图像处理设备
CN105488312A (zh) 一种游戏系统
KR101651777B1 (ko) 사물인터넷 기반의 카메라 입력방식을 적용한 증강현실 3d 콘텐츠 디스플레이 모니터링 기능을 갖는 3d 프린팅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3d 콘텐츠 제작방법
CN107479820B (zh) 触控装置的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WO2021012924A1 (zh) 3d嫁接打印的对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arozza et al. Image-based localization for an indoor VR/AR construction training system
US11100723B2 (en) System,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virtual image by selecting user interface element
CN103745071A (zh) 用于标注产品制造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598605B (zh)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36332A (zh) 消防预案数字化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72798A (zh) 空间网络拓扑图的构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59322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524240A (zh) 场景切换方法、装置及增强现实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3

Address after: 518000 b1-13, Nanshan Zhiyuan Park, No. 1001, Xueyuan Avenue,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Youbixuan software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6th and 22nd Floors, C1 Building, Nanshan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oubixu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