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0671A - 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0671A
CN111140671A CN201911417423.2A CN201911417423A CN111140671A CN 111140671 A CN111140671 A CN 111140671A CN 201911417423 A CN201911417423 A CN 201911417423A CN 111140671 A CN111140671 A CN 111140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mmunicated
channel
water inlet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74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海林
伍孝荣
伍先水
林景洁
吴赵禹
张丽乾
王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nlai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nlai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nlai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nlai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74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06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0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06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 C02F2001/42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using cation exchang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5Val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包括阀体、射流器、定阀片、动阀片、阀杆、压盖和用以驱动阀杆和动阀片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吸盐口、排污口、软化上布水接口、软化下布水接口、净化上布水接口和净化下布水接口;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和射流器出水口;与安装有滤料或树脂的罐体连通,构成水处理装置。本发明集成水净化、软化处理,能够形成多个工作位且在每个工作位形成至少一个连通通道,以控制流体的流向和实现对流体的生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处理技术领域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系统中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含有该多功能流体控制阀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幸福生活有着更高的向往和追求,人们对生活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出于对健康的重视和对水污染的担忧,涉水家用设备如净水机、软水机等家用水处理设备已常见于寻常百姓家。净水机用于去除水中的杂质、异味等有害物质使水质得到净化,软水机则用于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使水质得到软化,对于既要净化水质,又要软化水质的场合,净水机和软水机通常串联组合使用。现有技术的家用净水机和软水机的组合使用,因采用各自独立的控制阀来控制,有各自的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和控制系统等,所以存在管路连接不方便、泄漏点多、安装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尤其是一种用于水处理净化、软化集成一体的流体控制阀,减少一半的管路连接和泄漏点,安装空间小,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包括阀体、射流器、定阀片、动阀片、阀杆、压盖和用以驱动阀杆和动阀片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吸盐口、排污口、软化上布水接口、软化下布水接口、净化上布水接口和净化下布水接口;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和射流器出水口;所述定阀片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十一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和第十一通孔;其中第十一通孔设置在定阀片的中心;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按圆心角九等分的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在定阀片的回转圆上,其中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在同一等分的圆心角角度上;所述动阀片设置有进水通道、第一导通通道、第二导通通道和排污通道。
进一步,所述定阀片的第一通孔与射流器进水口相通,第二通孔、第五通孔与软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三通孔与射流器出水口相通,第四通孔、第十通孔与软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六通孔与净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七通孔、第八通孔与净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九通孔与出水口相通,第十一通孔与排污口相通;所述动阀片进水通道与进水口常通,排污通道与第十一通孔相通。
进一步,所述定阀片和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八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排污通道仅与第十一通孔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二导通通道仅与第二通孔相通,排污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一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三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四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二通孔、第六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五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二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三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六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七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十一通孔。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包括阀体、射流器、定阀片、动阀片、阀杆、压盖和用以驱动阀杆和动阀片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吸盐口、排污口、软化上布水接口、软化下布水接口、净化上布水接口和净化下布水接口;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和射流器出水口;所述定阀片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十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按圆心角九等分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在定阀片的回转圆上,其中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在同一等分的圆心角角度上。所述动阀片设置有进水通道、第一导通通道、第二导通通道、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所述阀杆和压盖设置有互通的排污通道。
进一步,所述定阀片的第一通孔与射流器进水口相通,第二通孔、第五通孔与软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三通孔与射流器出水口相通,第四通孔、第十通孔与软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六通孔与净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七通孔、第八通孔与净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九通孔与出水口相通。所述动阀片进水通道与进水口常通,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与阀杆和压盖上的排污通道相通;所述阀杆和压盖上的排污通道与排污口常通。
进一步,所述定阀片和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八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二导通通道仅与第二通孔相通,第一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二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一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一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三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四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二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六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五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二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三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六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一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八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七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六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
实际应用中,当家用水处理设备发生漏水故障时,往往需要控制阀具有关闭功能以减少漏水造成的财产损失。
优选地,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包括阀体、射流器、定阀片、动阀片、阀杆、压盖和用以驱动阀杆和动阀片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吸盐口、排污口、软化上布水接口、软化下布水接口、净化上布水接口和净化下布水接口;所述阀体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和射流器出水口;所述定阀片上设置有十一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和第十一通孔;其中第十一通孔设置在定阀片的中心,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按圆心角十等分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在定阀片的回转圆上;所述动阀片设置有进水通道、第一导通通道、第二导通通道和排污通道。
进一步,所述定阀片的第一通孔与射流器进水口相通,第二通孔、第十通孔与软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三通孔与射流器出水口相通,第四通孔、第八通孔与软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五通孔、第六通孔与净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七通孔与净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九通孔与出水口相通,第十一通孔与排污口相通;所述动阀片进水通道与进水口常通,排污通道与第十一通孔相通。
进一步,所述定阀片和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五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排污通道仅与第十一通孔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三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一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定阀片不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排污通道仅与第十一通孔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三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排污通道仅与第十一通孔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四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二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七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第二导通通道仅与第一通孔相通,排污通道导通第五通孔、第八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六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一通孔和第十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十一通孔。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包括阀体、射流器、定阀片、动阀片、阀杆、压盖和用以驱动阀杆和动阀片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吸盐口、排污口、软化上布水接口、软化下布水接口、净化上布水接口和净化下布水接口;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和射流器出水口;所述定阀片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十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其中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按圆心角十等分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在定阀片的回转圆上;所述动阀片设置有进水通道、第一导通通道、第二导通通道、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所述阀杆和压盖设置有互通的排污通道。
进一步,所述定阀片的第一通孔与射流器进水口相通,第二通孔、第十通孔与软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三通孔与射流器出水口相通,第四通孔、第八通孔与软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五通孔、第六通孔与净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七通孔与净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九通孔与出水口相通。所述动阀片进水通道与进水口常通,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与阀杆和压盖上的排污通道相通。所述阀杆和压盖上的排污通道与排污口常通。
进一步,所述定阀片和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五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三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八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一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一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二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定阀片不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三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四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二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五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七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第二导通通道仅与第一通孔相通,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五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八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六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一通孔和第十通孔,第一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七通孔和排污通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各种技术方案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的水处理装置,包括采用上述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软化罐、净化罐和盐箱,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安装在软化罐和净化罐上。所述软化罐包括软化罐体、树脂、软化上布水器、软化中心管、软化下布水器;树脂、软化上布水器、软化中心管、软化下布水器设置在软化罐体内;软化上布水器联接于软化上布水接口。所述净化罐包括净化罐体、滤料、净化上布水器、净化中心管、净化下布水器;所述滤料、净化上布水器、中心管、净化下布水器设置在净化罐体内,净化上布水器联接于净化上布水接口。上述软化罐、净化罐可采用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净化、软化集成一体化的多功能集成流体控制阀实现水处理净化和软化,净化和软化的冲洗或再生可以独立进行,较现有技术减少了控制阀数量和管路连接,节约安装空间,降低成本,减少设备运行泄漏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俯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定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在净化——软化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软化罐在反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软化罐在吸盐顺流再生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在盐箱补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一软化罐在正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一净化罐在反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一净化罐在正洗、出水口出原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二的定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二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二和实施例四软化罐在反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三的定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24是实施例三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25是实施例三净化——软化运行状态的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26是实施例三软化罐在反洗状态的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27是实施例三软化罐在吸盐顺流再生状态的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28是实施例三净化——软化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8中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30是实施例三在盐箱补水状态的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31是实施例三软化罐在正洗、出水口出原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中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33是实施例三净化罐在反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中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35是实施例三净化罐在正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图35中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37是实施例四的定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38是实施例四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39是实施例四软化罐在反洗状态的动阀片、定阀片配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5所示,在使用本发明时,将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安装到软化罐400和净化罐500上,树脂403和滤料503分别装填在软化罐400和净化罐500中,软化上布水器401和净化上布水器501分别联接于阀体100的软化上布水接口107和净化上布水接口109,软化上布水接口107通过软化上布水器401连通到软化罐400的上部,净化上布水接口109通过净化上布水器501连通到净化罐500的上部,软化下布水器404通过中心管402联接于阀体100的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净化下布水器504通过中心管502联接于阀体100的净化下布水接口110,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和净化下布水接口110分别经由中心管402和中心管502连通到软化罐400和净化罐500的下部。将进水口101连接到水源,将排污口103连接到排水处,将吸盐口104通过连接管601连通到盐箱600中的盐阀602。通过驱动装置30来转动阀杆20和动阀片300,动阀片300的转动与定阀片200形成了不同的配合状态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功能。驱动装置30可以是电动、气动或手动等任何旋转机构。
实施例一:九等分、顺流再生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3-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使用图3和图4所示的动、定阀片组合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设置有进水口101、出水口102、吸盐口104、排污口103、软化上布水接口107、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净化上布水接口109和净化下布水接口110。阀体100上设置有与射流器40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105和射流器出水口106。阀体100内安装有定阀片200、动阀片300、压盖10、拨叉20,通过驱动装置30转动拨叉20连动动阀片300作圆周转动。定阀片200外回转圆上按九等分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有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b和第四通孔203a)、第五通孔204、第六通孔205、第七通孔206、第八通孔207、第九通孔208和第十通孔209,其中第三通孔203b和第四通孔204a在同一等分角度上,第一通孔201连通射流器进水口105,第二通孔202、第五通孔204连通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第三通孔203b连通射流器出水口106,第四通孔203a、第十通孔209连通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第六通孔205连通净化下布水接口110,第七通孔206、第八通孔207连通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第九通孔208连通出水口102,定阀片200中心还设置有第十一通孔210连通排污口103。动阀片300设置有进水通道301、第一导通通道302、第二导通通道303和排污通道304,进水通道301连通进水口101,排污通道304连通第十一通孔210。定阀片200和动阀片300的各孔在相同的回转半径上配合。
下面详细说明动、定阀片的不同配合方式而产生的功能。
净化——软化运行状态:如图5、6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与定阀片200的第八通孔207相连通,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五通孔204和第六通孔205,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九通孔208和第十通孔209,排污通道304仅与第十一通孔210相连通。在这种动、定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301进入阀体100内,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八通孔207,因第八通孔207和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净化上布水接口109,通过净化上布水器501进入净化罐500内上部,水流穿过滤料503过滤净化后流入净化下布水器504,经由中心管502流至净化下布水接口110,因净化下布水接口110与第六通孔205相连通,所以净化水流到第六通孔205,通过第一导通通道302导流到第五通孔204,因第五通孔204与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经软化上布水器401进入软化罐400上部,净化水穿过树脂软化后流入软化下布水器404,经由中心管402流至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因软化下布水接口108与第十通孔209相连通,所以软化水流到第十通孔209,通过第二导通通道303导流到第九通孔208,因第九通孔208与出水口102相连通,最后软化水从出水口102流出;动阀片300的排污通道304与定阀片200的第十一通孔210虽然相连通,但没有水流。
软化罐反洗状态:如图7、8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与定阀片200的第十通孔209相连通,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七通孔206和第八通孔207,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二通孔202,排污通道304连通第二通孔202和第十一通孔210。在这种动、定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十通孔209,因第十通孔209和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后经中心管402和软化下布水器404流出,水流从软化罐400底部反向将树脂403松动冲洗后到达软化罐400上部经软化上布水器401流到软化上布水接口107,因软化上布水接口107和第二通孔202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第二通孔202经排污通道304导流至第十一通孔210,因第十一通孔210与排污口103连通,最后水流从排污口103流出;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的第七通孔206和第八通孔207均连通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第二导通通道303仅连通第二通孔202,都没有水流。
软化罐吸盐顺流再生状态:如图9、10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连通定阀片200的第一通孔201,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八通孔207和第九通孔208,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二通孔202和第三通孔203b,排污通道304连通第四通孔203a和第十一通孔210。在这种动、定阀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水流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一通孔201,因第一通孔201与射流器进水口105相连通、射流器40通过射流器进水口105和射流器出水口106与阀体100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射流器40射流后在吸盐口104处产生负压,把盐箱600中的盐水通过盐阀602和连接管601吸入射流器出水口106与原水混合,因第三通孔203b与射流器出水口106相连通,所以混合盐水流入到第三通孔203b,然后经第二导通通道303导流至第二通孔202,依次流经软化上布水接口107、软化上布水器401进入软化罐400上部,然后流经树脂403对其进行再生活化后流到软化罐400的下部并依次经软化下布水器404、中心管402进入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因第四通孔203a和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相连通、第十一通孔210与排污口103相连通,所以水流经排污通道304从第四通孔203a导流至第十一通孔210,最后从排污口103排出;因第八通孔207连通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第九通孔208连通出水口102,所以净化罐500的上部通过第一导通通道302的导流作用连通出水口102,但没有水流。
盐箱补水状态:如图11、12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连通定阀片200的第三通孔203b,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十通孔209,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五通孔204和第六通孔205,排污通道304连通第二通孔202、第六通孔205和第十一通孔210。在这种动、定阀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水流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三通孔203b,因第三通孔203b连通射流器出水口106,所以水流依次流经射流器出水口106、吸盐口104、连接管601、盐阀602进入盐箱600;第一导通通道302、第二导通通道303、排污通道304均没有水流。
软化罐正洗状态:如图13、14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连通定阀片200的第五通孔204,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二通孔202,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六通孔205和第七通孔206,排污通道304连通第四通孔203a和第十一通孔210。在这种动、定阀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水流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五通孔204,因第五通孔204与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相连通,所以水流依次流经软化上布水接口107、软化上布水器401进入软化罐400上部,水流穿过树脂403流到软化罐400下部后依次流经软化下布水器404、中心管402进入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因第四通孔203a连通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第十一通孔210连通排污口103,所以水流流入第四通孔203a,经排污通道304导流至第十一通孔210,最后从排污口103排出;第一导通通道302、第二导通通道303、排污通道304均没有水流。
净化罐反洗状态:如图15、16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连通定阀片200的第六通孔205,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二通孔202和第三通孔203b,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七通孔206和第八通孔207,排污通道304连通第八通孔207和第十一通孔210。在这种动、定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六通孔205,因第六通孔205连通净化下布水接口110,所以水流流到净化下布水接口110后经中心管502和净化下布水器504流出,水流从净化罐500底部反向将滤料503松动冲洗后到达净化罐500上部经净化上布水器501流到净化上布水接口109,因净化上布水接口109连通第七通孔206和第八通孔207,所以水流流到第七通孔206和第八通孔207,第七通孔206的水流由第二导通通道303导流至第八通孔207,第七通孔206和第八通孔207的水流最终经排污通道304导流至第十一通孔210,因第十一通孔210与排污口103连通,最后水流从排污口103流出;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的第二通孔202和第三通孔203b都没有水流。
净化罐正洗、出水口出原水状态:如图17、18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连通定阀片200的第七通孔206,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三通孔203b和第五通孔204,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八通孔207和第九通孔208,排污通道304连通第六通孔205和第十一通孔210。在这种动、定阀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水流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七通孔206,因第七通孔206与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相连通,所以水流依次流经净化上布水接口109、净化上布水器501进入净化罐500上部,水流穿过滤料503流到净化罐500下部后依次流经净化下布水器504、中心管502进入净化下布水接口110,因第六通孔205连通净化下布水接口110、第十一通孔210连通排污口103,所以水流流入第六通孔205,经排污通道304导流至第十一通孔210,最后从排污口103排出;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的第三通孔203b和第五通孔204没有水流;因第八通孔207和第七通孔206均连通净化上布水接口109,所以进入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的一部分水流流到第八通孔207,经第二导通通道303导流至第九通孔208,因第九通孔208连通出水口102,所以这部分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从出水口102流出。
上述净化罐和软化罐的冲洗或再生状态可以各自独立进行。
实施例二:九等分、顺流再生、从阀杆排污的技术方案。
如图2、图19-21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图19、20所示的动、定阀片组合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设置有进水口101、出水口102、吸盐口104、排污口103、软化上布水接口107、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净化上布水接口109和净化下布水接口110。阀体100上设置有与射流器40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105和射流器出水口106。阀体100内安装有定阀片200、动阀片300、压盖10、拨叉20,通过驱动装置30转动拨叉20连动动阀片300作圆周转动。定阀片200外回转圆上按九等分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有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b和第四通孔203a)、第五通孔204、第六通孔205、第七通孔206、第八通孔207、第九通孔208和第十通孔209,其中第三通孔203b和第四通孔204a在同一等分角度上,第一通孔201连通射流器进水口105,第二通孔202、第五通孔204连通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第三通孔203b连通射流器出水口106,第四通孔203a、第十通孔209连通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第六通孔205连通净化下布水接口110,第七通孔206、第八通孔207连通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第九通孔208连通出水口102。阀杆20和压盖10设置有互通的排污通道111,排污通道111与排水口103常通。动阀片300设置有进水通道301、第一导通通道302、第二导通通道303、第一排污通孔304和第二排污通孔305,进水通道301连通进水口101,第一排污通孔304和第二排污通孔305连通排污通道111。定阀片200和动阀片300的各孔在相同的回转半径上配合。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的定阀片200没有设置中心的第十一通孔210,动阀片上的排污通道304变为两个排污通孔304和305。下面仅举软化罐反洗状态时为例进行说明,其它功能不再详述。
软化罐反洗状态:如图21、22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与定阀片200的第十通孔209相连通,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七通孔206和第八通孔207,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二通孔202,第一排污通孔304仅连通排污通道111,第二排污通孔305连通第二通孔202和排污通道111。在这种动、定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十通孔209,因第十通孔209和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后经中心管402和软化下布水器404流出,水流从软化罐400底部反向将树脂403松动冲洗后到达软化罐400上部经软化上布水器401流到软化上布水接口107,因软化上布水接口107和第二通孔202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第二通孔202经第二排污通孔305流入排污通道111,因排污通道111与排污口103连通,最后水流从排污口103流出;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的第七通孔206和第八通孔207均连通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第二导通通道303仅连通第二通孔202,都没有水流。
实施例三:十等分、顺流再生、有关闭功能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5、图23、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图23、24所示的动、定阀片组合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设置有进水口101、出水口102、吸盐口104、排污口103、软化上布水接口107、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净化上布水接口109和净化下布水接口110。阀体100上设置有与射流器40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105和射流器出水口106。阀体100内安装有定阀片200、动阀片300、压盖10、拨叉20,通过驱动装置30转动拨叉20连动动阀片300作圆周转动。定阀片200外回转圆上按十等分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有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第四通孔204、第五通孔205、第六通孔206、第七通孔207、第八通孔208、第九通孔209和第十通孔210,第一通孔201连通射流器进水口105,第二通孔202、第十通孔210连通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第三通孔203连通射流器出水口106,第四通孔204、第八通孔208连通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第五通孔205、第六通孔206连通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第七通孔207连通净化下布水接口110,第九通孔209连通出水口102,在定阀片200中心还设置有第十一通孔211连通排污口103。动阀片300设置有进水通道301、第一导通通道302、第二导通通道303和排污通道304,进水通道301连通进水口101,排污通道304连通第十一通孔211。定阀片200和动阀片300的各孔在相同的回转半径上配合。
下面详细说明动、定阀片的不同配合方式而产生的功能。
净化——软化运行状态:如图5、25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与定阀片200的第五通孔205相连通,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七通孔207和第八通孔208,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九通孔209和第十通孔210,排污通道304仅与第十一通孔211相连通。在这种动、定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301进入阀体100内,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五通孔205,因第五通孔205和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净化上布水接口109,通过净化上布水器501进入净化罐500内上部,水流穿过滤料503过滤净化后流入净化下布水器504,经由中心管502流至净化下布水接口110,因净化下布水接口110与第七通孔207相连通,所以净化水流到第七通孔207,通过第一导通通道302导流到第八通孔208,因第八通孔208与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经软化上布水器401进入软化罐400上部,净化水穿过树脂软化后流入软化下布水器404,经由中心管402流至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因软化下布水接口108与第十通孔210相连通,所以软化水流到第十通孔210,通过第二导通通道303导流到第九通孔209,因第九通孔209与出水口102相连通,最后软化水从出水口102流出;动阀片300的排污通道304与定阀片200的第十一通孔211虽然相连通,但没有水流。
软化罐反洗状态:如图7、26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与定阀片200的第十通孔210相连通,第一导通通道302仅连通第三通孔203,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四通孔204和第五通孔205,排污通道304连通第八通孔208和第十一通孔211。在这种动、定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十通孔210,因第十通孔210和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后经中心管402和软化下布水器404流出,水流从软化罐400底部反向将树脂403松动冲洗后到达软化罐400上部经软化上布水器401流到软化上布水接口107,因软化上布水接口107和第八通孔20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第八通孔208经排污通道304导流至第十一通孔211,因第十一通孔211与排污口103连通,最后水流从排污口103流出;第一导通通道302仅连通第三通孔203,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的第四通孔204和第五通孔205,都没有水流。
软化罐吸盐顺流再生状态:如图9、27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连通定阀片200的第一通孔201,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三通孔203和第四通孔204,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五通孔205和第六通孔206,排污通道304连通第二通孔202和第十一通孔211。在这种动、定阀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水流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一通孔201,因第一通孔201与射流器进水口105相连通、射流器40通过射流器进水口105和射流器出水口106与阀体100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射流器40射流后在吸盐口104处产生负压,把盐箱600中的盐水通过盐阀602和连接管601吸入射流器出水口106与原水混合,因第三通孔203与射流器出水口106相连通,所以混合盐水流入到第三通孔203,然后经第一导通通道302导流至第四通孔204,依次流经软化上布水接口107、软化上布水器401进入软化罐400上部,然后流经树脂403对其进行再生活化后流到软化罐400的下部并依次经软化下布水器404、中心管402进入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因第二通孔202和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相连通、第十一通孔211与排污口103相连通,所以水流经排污通道304从第二通孔202导流至第十一通孔211,最后从排污口103排出;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的第五通孔205和第六通孔206均与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相连通,但没有水流。
净化——软化关闭状态:如图28、29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与定阀片200的通孔均没有连通,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四通孔204和第五通孔205,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六通孔206和第七通孔207,排污通道304仅连通第十一通孔211。在这种动、定阀片的配合状态下,没有水流进入净化罐和软化罐。
盐箱补水状态:如图11、30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连通定阀片200的第三通孔203,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五通孔205和第六通孔206,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七通孔207和第八通孔208,排污通道304仅连通第十一通孔211。在这种动、定阀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水流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三通孔203,因第三通孔203连通射流器出水口106,所以水流依次流经射流器出水口106、吸盐口104、连接管601、盐阀602进入盐箱600;第一导通通道302、第二导通通道303、排污通道304均没有水流。
软化罐正洗、出水口出原水状态:如图31、32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连通定阀片200的第四通孔204,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六通孔206和第七通孔207,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八通孔208和第九通孔209,排污通道304连通第二通孔202、第五通孔205和第十一通孔211。在这种动、定阀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水流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四通孔204,因第四通孔204与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相连通,所以水流依次流经软化上布水接口107、软化上布水器401进入软化罐400上部,水流穿过树脂403流到软化罐400下部后依次流经软化下布水器404、中心管402进入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因第二通孔202连通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第十一通孔211连通排污口103,所以水流流入第二通孔202,经排污通道304导流至第十一通孔211,最后从排污口103排出;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的第六通孔206和第七通孔207没有水流;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的第八通孔208和第九通孔209,因第八通孔208和第四通孔204均与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相连通,及第九通孔209与出水口102相连通,所以进入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的部分水流流到第八通孔208经第二导通通道303导流至第九通孔209从出水口102流出。
净化罐反洗状态:如图33、34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连通定阀片200的第七通孔207,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九通孔209和第十通孔210,第二导通通道303仅连通第一通孔201,排污通道304连通第五通孔205、第八通孔208和第十一通孔211。在这种动、定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七通孔207,因第七通孔207连通净化下布水接口110,所以水流流到净化下布水接口110后经中心管502和净化下布水器504流出,水流从净化罐500底部反向将滤料503松动冲洗后到达净化罐500上部经净化上布水器501流到净化上布水接口109,因净化上布水接口109连通第五通孔205,所以水流流到第五通孔205经排污通道304导流至第十一通孔211,因第十一通孔211与排污口103连通,最后水流从排污口103流出;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的第九通孔209和第十通孔210,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的第一通孔201,都没有水流。
净化罐正洗状态:如图35、36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连通定阀片200的第六通孔206,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第八通孔208和第九通孔209,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一通孔201和第十通孔210,排污通道304连通第七通孔207和第十一通孔211。在这种动、定阀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水流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六通孔206,因第六通孔206与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相连通,所以水流依次流经净化上布水接口109、净化上布水器501进入净化罐500上部,水流穿过滤料503流到净化罐500下部后依次流经净化下布水器504、中心管502进入净化下布水接口110,因第七通孔207连通净化下布水接口110、第十一通孔211连通排污口103,所以水流流入第七通孔207,经排污通道304导流至第十一通孔211,最后从排污口103排出;第一导通通道302连通的第八通孔208和第九通孔209,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的第一通孔201和第十通孔210,都没有水流。
上述净化罐和软化罐的冲洗或再生状态可以各自独立进行。
实施例四:十等分、顺流再生、有关闭功能、从阀杆排污的技术方案。
如图2、图21、图37、图38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图19、20所示的动、定阀片组合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设置有进水口101、出水口102、吸盐口104、排污口103、软化上布水接口107、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净化上布水接口109和净化下布水接口110。阀体100上设置有与射流器40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105和射流器出水口106。阀体100内安装有定阀片200、动阀片300、压盖10、拨叉20,通过驱动装置30转动拨叉20连动动阀片300作圆周转动。定阀片200外回转圆上按十等分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有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第四通孔204、第五通孔205、第六通孔206、第七通孔207、第八通孔208、第九通孔209和第十通孔210,第一通孔201连通射流器进水口105,第二通孔202、第十通孔210连通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第三通孔203连通射流器出水口106,第四通孔204、第八通孔208连通软化上布水接口107,第五通孔205、第六通孔206连通净化上布水接口109,第七通孔207连通净化下布水接口110,第九通孔209连通出水口102。阀杆20和压盖10设置有互通的排污通道111,排污通道111与排水口103常通。动阀片300设置有进水通道301、第一导通通道302、第二导通通道303、第一排污通孔304和第二排污通孔305,进水通道301连通进水口101,第一排污通孔304和第二排污通孔305连通排污通道111。定阀片200和动阀片300的各孔在相同的回转半径上配合。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实施例四中的定阀片200没有设置中心的第十一通孔211,动阀片上的排污通道304变为两个排污通孔304和305。下面仅举软化罐反洗状态时为例进行说明,其它功能不再详述。
软化罐反洗状态:如图21、39所示,通过转动阀杆20,将动阀片300的进水通道301与定阀片200的第十通孔210相连通,第一导通通道302仅连通第三通孔203,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第四通孔204和第五通孔205,第一排污通孔304连通第八通孔208和排污通道111,第二排污通孔305仅连通排污通道111。在这种动、定片的配合状态下,原水从进水口101进入阀体100内,经进水通道301进入第十通孔210,因第十通孔210和软化下布水接口10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软化下布水接口108后经中心管402和软化下布水器404流出,水流从软化罐400底部反向将树脂403松动冲洗后到达软化罐400上部经软化上布水器401流到软化上布水接口107,因软化上布水接口107和第八通孔20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第八通孔208经第一排污通孔304流入排污通道111,因排污通道111连通排污口103,最后水流从排污口103流出;第一导通通道302仅连通第三通孔203,第二导通通道303连通的第四通孔204和第五通孔205,都没有水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改变动定阀片上孔的形状、调整动阀片上的进水通孔、导通盲孔等的位置,改变定阀片上通孔的形状等,镜向定阀片及动阀片的各通孔或盲孔,都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射流器、定阀片、动阀片、阀杆、压盖和用以驱动阀杆和动阀片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吸盐口、排污口、软化上布水接口、软化下布水接口、净化上布水接口和净化下布水接口;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和射流器出水口;所述定阀片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十一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和第十一通孔;其中第十一通孔设置在定阀片的中心,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按圆心角九等分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在定阀片的回转圆上,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在同一圆心角等分角度上;所述动阀片设置有进水通道、第一导通通道、第二导通通道和排污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的第一通孔与射流器进水口相通,第二通孔、第五通孔与软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三通孔与射流器出水口相通,第四通孔、第十通孔与软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六通孔与净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七通孔、第八通孔与净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九通孔与出水口相通,第十一通孔与排污口相通;所述动阀片进水通道与进水口常通,排污通道与第十一通孔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和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八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排污通道仅与第十一通孔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二导通通道仅与第二通孔相通,排污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一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三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四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二通孔、第六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五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二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三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六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七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十一通孔。
4.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射流器、定阀片、动阀片、阀杆、压盖和用以驱动阀杆和动阀片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吸盐口、排污口、软化上布水接口、软化下布水接口、净化上布水接口和净化下布水接口;所述阀体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和射流器出水口;所述定阀片上设置有十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其中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按圆心角九等分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在定阀片的回转圆上,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在同一圆心角等分角度上;所述动阀片设置有进水通道、第一导通通道、第二导通通道、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所述阀杆和压盖设置有互通的排污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的第一通孔与射流器进水口相通,第二通孔、第五通孔与软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三通孔与射流器出水口相通,第四通孔、第十通孔与软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六通孔与净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七通孔、第八通孔与净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九通孔与出水口相通;所述动阀片进水通道与进水口常通,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与阀杆和压盖上的排污通道相通;所述阀杆和压盖上的排污通道与排污口常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和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八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二导通通道仅与第二通孔相通,第一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二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一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一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三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四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二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六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五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二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三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六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一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八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七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六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
7.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射流器、定阀片、动阀片、阀杆、压盖和用以驱动阀杆和动阀片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吸盐口、排污口、软化上布水接口、软化下布水接口、净化上布水接口和净化下布水接口;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和射流器出水口;所述定阀片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十一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和第十一通孔;其中第十一通孔设置在定阀片的中心,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按圆心角十等分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在定阀片的回转圆上;所述动阀片设置有进水通道、第一导通通道、第二导通通道和排污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的第一通孔与射流器进水口相通,第二通孔、第十通孔与软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三通孔与射流器出水口相通,第四通孔、第八通孔与软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五通孔、第六通孔与净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七通孔与净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九通孔与出水口相通,第十一通孔与排污口相通;所述动阀片进水通道与进水口常通,排污通道与第十一通孔相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和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五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排污通道仅与第十一通孔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三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一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二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定阀片不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排污通道仅与第十一通孔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三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排污通道仅与第十一通孔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四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二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七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第二导通通道仅与第一通孔相通,排污通道导通第五通孔、第八通孔和第十一通孔;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六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一通孔和第十通孔,排污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十一通孔。
10.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射流器、定阀片、动阀片、阀杆、压盖和用以驱动阀杆和动阀片的驱动装置,定阀片固定在阀体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动阀片与定阀片转动密封配合,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吸盐口、排污口、软化上布水接口、软化下布水接口、净化上布水接口和净化下布水接口;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进水口和射流器出水口;所述定阀片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十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其中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九通孔、第十通孔按圆心角十等分角度顺序排列,两两相邻地设置在定阀片的回转圆上;所述动阀片设置有进水通道、第一导通通道、第二导通通道、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所述阀杆和压盖设置有互通的排污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的第一通孔与射流器进水口相通,第二通孔、第十通孔与软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三通孔与射流器出水口相通,第四通孔、第八通孔与软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五通孔、第六通孔与净化上布水接口相通,第七通孔与净化下布水接口相通,第九通孔与出水口相通;所述动阀片进水通道与进水口常通,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与阀杆和压盖上的排污通道相通;所述阀杆和压盖上的排污通道与排污口常通。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和动阀片的配合关系包括: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五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十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仅与第三通孔相通,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八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一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一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二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定阀片不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三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第一排污通孔和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四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二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五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七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第二导通通道仅与第一通孔相通,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五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连通第八通孔和排污通道;或所述进水通道与第六通孔相通,第一导通通道导通第八通孔和第九通孔,第二导通通道导通第一通孔和第十通孔,第一排污通孔连通第七通孔和排污通道,第二排污通孔仅与排污通道相通。
13.一种水处理装置,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流体控制阀,与安装有滤料或树脂的罐体连通,构成水处理装置。
CN201911417423.2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11406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7423.2A CN111140671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7423.2A CN111140671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0671A true CN111140671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22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7423.2A Pending CN111140671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06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5460A (zh) * 2020-12-25 2021-03-26 浙江润莱净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器龙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5460A (zh) * 2020-12-25 2021-03-26 浙江润莱净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器龙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66706U (zh) 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
CN101961578B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
CN201002978Y (zh) 软化水处理设备用多路控制阀
CN112429795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多级循环过滤装置及过滤工艺
CN105126414A (zh) 离心式自清洁滤器
CN102678966A (zh)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CN111140671A (zh) 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CN102840362A (zh) 多功能软水阀
US6413423B1 (en) Liquid treatment apparatus with backwash flow control valve
CN104192994B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
CN211779149U (zh) 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CN201162848Y (zh) 水处理用全自动液压控制多路集成阀
CN203469634U (zh) 具有反冲洗功能的陶瓷膜过滤器
CN211259729U (zh) 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CN215213639U (zh) 一种半自动清洗滤清器
CN108328792B (zh) 智能过滤净化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1987254U (zh) 旋转式多介质处理器
CN111520508A (zh) 多功能流体阀
CN111520509A (zh) 一种双静片多功能软化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CN205036904U (zh) 浮动床再生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CN220618539U (zh) 一种用于去除硝酸盐的水处理装置
CN110878849A (zh) 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CN219646927U (zh) 一种可多挡切换的前置净水器
KR100525528B1 (ko) 정수기용 관로조립체
CN220939441U (zh) 一种具备快速气动反流冲洗功能的精密提篮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