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0010A - 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0010A
CN111140010A CN201811314463.XA CN201811314463A CN111140010A CN 111140010 A CN111140010 A CN 111140010A CN 201811314463 A CN201811314463 A CN 201811314463A CN 111140010 A CN111140010 A CN 111140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teel
composite pipe
steel concrete
concrete composite
pu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44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0010B (zh
Inventor
何博奥
何志强
师国良
杨梦遥
何慧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Lyujia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Lyujia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Lyujia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Lyujia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144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0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0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0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0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0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8Adjusting tools; Templates
    • E04G21/1841Means for positioning building parts o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临时定位装置;(2)、使用塔吊将上层钢砼组合管吊装到已固定牢靠的下层钢砼组合管上并上下基本对应;(3)、操作临时定位装置使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固定连接为一体;(4)、使用扳手对临时定位装置进行微调;(5)、在上层钢砼组合管的下端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上端在对接的矩形环缝处焊接;(6)、拆下临时定位装置。本发明便于操作、为塔吊解放了大量的时间做其他吊装作业,加快了施工进度,采用按压定位的方式使上层的钢砼组合管进行定位,方便快捷,且可进行微调,确保垂直度和施工的质量。

Description

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图纸设计在工厂或施工场所预制的钢构件或钢砼组合件并在工地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对于层数较少(低层)的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一般是采用大吨位吊车将上层的钢构件或钢砼组合件吊放装下层已施工的钢构件或钢砼组合件,在上下层对接的全部过程需要吊车一直吊挂着上层的钢构件或钢砼组合件,遇到大风仍然会影响稳定性,并且吊车一直吊挂钢构件,在多点施工时需要很多数量的吊车,施工成本较高,吊车占用较大的施工场地,也影响到施工场地其他作业。对于高层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使用塔吊进行吊装,塔吊将上层的钢构件或钢砼组合件吊放装下层已施工的钢构件或钢砼组合件上,塔吊要一直吊挂着直到上层和下层连接可靠后再吊装另一块钢构件或钢砼组合件,这占用塔吊大量的工作时间,影响塔吊的使用效率和工程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稳定性强、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的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临时定位装置安装到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
(2)、使用塔吊将上层钢砼组合管吊装到已固定牢靠的下层钢砼组合管上并上下基本对应;
(3)、操作临时定位装置使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固定连接为一体,塔吊松开吊装的上层钢砼组合管,吊装其他装配式构件;
(4)、使用扳手对临时定位装置进行微调,直到调节到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垂直面保持一致,满足垂直度及标高要求为准;
(5)、在上层钢砼组合管的下端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上端在对接的矩形环缝处焊接;
(6)、焊接完成后,拆下临时定位装置,再向上安装上层钢砼组合管时再使用。
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结构相同;
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均包括折弯而成的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对应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布置的圆孔,圆孔内插设有拉结筋,拉结筋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之间连接为一体,拉结筋的前端和外端分别向前后两侧伸出矩形筒状结构钢板,在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外部四周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结构的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之间具有间隙,钢筋网片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拉结筋的前端和后端,钢筋网片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通过栓钉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在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外部四周浇筑有将钢筋网片凝结在内部的外混凝土;外混凝土、钢筋网片通过拉结筋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组成钢砼组合管;
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矩形筒状结构钢板沿前后方向及前后侧的外混凝土上对应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临时定位装置的安装孔。
临时定位装置在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设置若干组;每组临时定位装置均包括两套按压式定位器,两套按压式定位器分别位于下层钢砼组合管及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两套按压式定位器前后对称设置;
前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和按压拉杆件,上固定件固定设置在上层钢砼组合管前侧面,下固定件固定设置在下层钢砼组合管前侧面且位于上固定件正下方;
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的构造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上固定件包括均垂直设置的固定板、支撑板和斜拉板,上层钢砼组合管的安装孔内穿设有双头螺栓,双头螺栓前端穿过前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的固定板并通过螺母将后侧固定板与上层钢砼组合管前侧面固定连接,双头螺栓后端穿过后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的固定板并通过螺母将后侧的固定板与上层钢砼组合管后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板后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前侧面下部,斜拉板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前侧面上部,斜拉板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中部上侧,支撑板的前端部上侧开设有两个定位槽;
按压拉杆件包括按压杆、上拉杆组件和下拉杆组件,按压杆后端开设有前拉孔和位于前拉孔后侧的后拉孔,上拉杆组件下端连接在前拉孔内,下拉杆组件上端连接在后拉孔内,上拉杆组件上端挂接在上侧支撑板顶部的一个定位槽内,下拉杆组件下端挂接在下侧支撑板下部的一个定位槽内。
上拉杆组件包括上U型杆和下U型杆,上U型杆的两端部朝下设置且均设置有上外螺纹,上U型杆上端部挂接在上侧支撑板上部的定位槽内,下U型杆的两端部朝上设置且均设置有下外螺纹,下U型杆下端部穿设并连接在前拉孔内,上外螺纹和下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上U型杆的两个下端和下U型杆的两个上端一一对应且通过两个内螺纹套管连接,内螺纹套管的外部为六棱柱结构。
上拉杆组件包括上挂环、下挂环和花篮螺栓,上挂环上端部挂接在上侧支撑板上部的定位槽内,花篮螺栓的上端与上挂环的下部连接,下挂环下端部穿设并连接在前拉孔内,花篮螺栓的下端与下挂环的上部连接。
下拉杆组件为矩形杆,矩形杆的长边和宽边的比例为3:1-10:1,矩形杆的上侧宽边穿过并连接在后拉孔内,矩形杆的下侧宽边挂接在下侧支撑板下部的定位槽内。
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固设置有呈矩形的连接法兰板,连接法兰板中部开设有上下通透的矩形孔,上层钢砼组合管下端部的连接法兰板和下层钢砼组合管上端部的连接法兰板对接并打有焊接破口,焊接坡口形成所述的矩形环缝,在矩形环缝处焊接使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固定为一体。
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加强肋。
步骤(3)中操作临时定位装置的具体过程为:向下按压按压杆,前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的按压杆上的前拉孔向下拉动上拉杆组件向下移动,按压杆上的后拉孔向上拉动下拉杆组件向上移动,直到上拉杆组件下端侧部和下拉杆组件上端侧部接触时,按压杆被基本锁定;后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采用同样的按压方式进行操作;这样就使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被上拉杆组件和下拉杆组件张紧后连接为一体,此时若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在垂直度上有较小的偏差,可使用扳手卡住内螺纹套管或花篮螺栓转动进行微调,直到调节到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垂直面保持一致。
步骤(6)中拆下临时定位装置的过程为,先取下按压拉杆件,将按压杆向上抬起,上拉杆组件和下拉杆组件被松开,将上拉杆组件上端从上固定件上的定位槽内取下,下拉杆组件下端自动脱离下固定件上的定位槽;然后使用扳手将双头螺栓两端的螺母拧下,从安装孔内抽出所有的双头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独创性及有益效果:
1、安装固定好下层钢砼组合管之后,塔吊将上层钢砼组合管吊装到位,使上层钢砼组合管下端部的连接法兰板和下层钢砼组合管上端部的连接法兰板对接,然后将临时定位装置安装到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确定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上下对齐并保证在同一垂直面后,向下按压按压杆,前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的按压杆上的前拉孔向下拉动上拉杆组件向下移动,按压杆上的后拉孔向上拉动下拉杆组件向上移动,直到上拉杆组件下端侧部和下拉杆组件上端侧部接触时,按压杆被基本锁定;
后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采用同样的按压方式进行操作。这样就使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被上拉杆组件和下拉杆组件张紧后连接为一体,此时若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在垂直度上有较小的偏差,可使用扳手卡住内螺纹套管或花篮螺栓转动进行微调,直到调节到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垂直面保持一致后,接着就可操控塔吊松开上层钢砼组合管,塔吊继续吊装其他装配式构件,然后焊接上层钢砼组合管下端部的连接法兰板和下层钢砼组合管上端部的连接法兰板之间的焊接破口。在焊接的过程中,塔吊可做其他的吊装作业,从而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2、支撑板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可以调整上拉杆组件和下拉杆组件与定位槽挂接的位置,从而起到方便按压杆的按压用力操作。
3、在上层钢砼组合管下端部的连接法兰板和下层钢砼组合管上端部的连接法兰板之间焊接完成后,再把临时定位装置拆卸,在进行下次的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对接后再安装使用。采用双头螺栓安装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快捷方便且可多次重复使用。
4、本发明使得剪力墙的施工工序变得简单,进而提高了施工进度,钢砼组合管采用内外表面均带加强肋的钢板折弯而成,通过拉结筋增加钢与砼接触面积增强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强度和整体性,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四周外侧设置有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外侧壁不接触的钢筋网片,使得矩形筒状结构钢板外侧包裹的外混凝土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结合更加牢固,进而提高钢砼组合管的抗变性能,由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内外侧均包裹有外混凝土,所以钢砼组合剪力墙可以防火、防腐蚀,结构耐久性得到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新颖、便于操作、为塔吊解放了大量的时间做其他吊装作业,加快了施工进度,采用按压定位的方式使上层的钢砼组合管进行定位,方便快捷,且可进行微调,确保垂直度和施工的质量;钢砼组合管采用了外包混凝土,具有更强的防火、防腐蚀和结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内浇筑外混凝土前的示意图;
图5是上拉杆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下拉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上拉杆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的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临时定位装置安装到上层钢砼组合管2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
(2)、使用塔吊将上层钢砼组合管2吊装到已固定牢靠的下层钢砼组合管1上并上下基本对应;
(3)、操作临时定位装置使上层钢砼组合管2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固定连接为一体,塔吊松开吊装的上层钢砼组合管2,吊装其他装配式构件;
(4)、使用工具对临时定位装置进行微调,直到调节到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垂直面保持一致,满足垂直度及标高要求为准;
(5)、在上层钢砼组合管2的下端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的上端在对接的矩形环缝处焊接;
(6)、焊接完成后,拆下临时定位装置,再向上安装上层钢砼组合管2时再使用。
上层钢砼组合管2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的结构相同;上层钢砼组合管2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均包括折弯而成的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对应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布置的圆孔,圆孔内插设有拉结筋17,拉结筋17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之间连接为一体,拉结筋17的前端和外端分别向前后两侧伸出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在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的外部四周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结构的钢筋网片18,钢筋网片18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之间具有间隙,钢筋网片18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拉结筋17的前端和后端,钢筋网片18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通过栓钉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在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的外部四周浇筑有将钢筋网片18凝结在内部的外混凝土24;外混凝土24、钢筋网片18通过拉结筋17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组成钢砼组合管;
上层钢砼组合管2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的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沿前后方向及前后侧的外混凝土24上对应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临时定位装置的安装孔。
临时定位装置在上层钢砼组合管2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设置若干组;每组临时定位装置均包括两套按压式定位器,两套按压式定位器分别位于下层钢砼组合管1及下层钢砼组合管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两套按压式定位器前后对称设置;
前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包括上固定件3、下固定件4和按压拉杆件5,上固定件3固定设置在上层钢砼组合管2前侧面,下固定件4固定设置在下层钢砼组合管1前侧面且位于上固定件3正下方;
上固定件3和下固定件4的构造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上固定件3包括均垂直设置的固定板6、支撑板7和斜拉板8,上层钢砼组合管2的安装孔内穿设有双头螺栓,双头螺栓前端穿过前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的固定板6并通过螺母将后侧固定板6与上层钢砼组合管2前侧面固定连接,双头螺栓后端穿过后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的固定板6并通过螺母将后侧的固定板6与上层钢砼组合管2后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板7后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6前侧面下部,斜拉板8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6前侧面上部,斜拉板8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7的中部上侧,支撑板7的前端部上侧开设有两个定位槽9;
按压拉杆件5包括按压杆10、上拉杆组件11和下拉杆组件12,按压杆10后端开设有前拉孔和位于前拉孔后侧的后拉孔,上拉杆组件11下端连接在前拉孔内,下拉杆组件12上端连接在后拉孔内,上拉杆组件11上端挂接在上侧支撑板7顶部的一个定位槽9内,下拉杆组件12下端挂接在下侧支撑板7下部的一个定位槽9内。
上拉杆组件11包括上U型杆13和下U型杆14,上U型杆13的两端部朝下设置且均设置有上外螺纹,上U型杆13上端部挂接在上侧支撑板7上部的定位槽9内,下U型杆14的两端部朝上设置且均设置有下外螺纹,下U型杆14下端部穿设并连接在前拉孔内,上外螺纹和下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上U型杆13的两个下端和下U型杆14的两个上端一一对应且通过两个内螺纹套管15连接,内螺纹套管15的外部为六棱柱结构。
下拉杆组件12为矩形杆,矩形杆的长边和宽边的比例为3:1-10:1,矩形杆的上侧宽边穿过并连接在后拉孔内,矩形杆的下侧宽边挂接在下侧支撑板7下部的定位槽9内。
上层钢砼组合管2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的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固设置有呈矩形的连接法兰板19,连接法兰板19中部开设有上下通透的矩形孔,上层钢砼组合管2下端部的连接法兰板19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上端部的连接法兰板19对接并打有焊接破口,焊接坡口形成所述的矩形环缝,在矩形环缝处焊接使上层钢砼组合管2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固定为一体。
矩形筒状结构钢板16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加强肋20。
步骤(3)中操作临时定位装置的具体过程为:向下按压按压杆10,前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的按压杆10上的前拉孔向下拉动上拉杆组件11向下移动,按压杆10上的后拉孔向上拉动下拉杆组件12向上移动,直到上拉杆组件11下端侧部和下拉杆组件12上端侧部接触时,按压杆10被基本锁定;后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采用同样的按压方式进行操作;这样就使上固定件3和下固定件4被上拉杆组件11和下拉杆组件12张紧后连接为一体,此时若上层钢砼组合管2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在垂直度上有较小的偏差,可使用扳手卡住内螺纹套管15或花篮螺栓转动进行微调,直到调节到上层钢砼组合管2和下层钢砼组合管1的垂直面保持一致。
步骤(6)中拆下临时定位装置的过程为,先取下按压拉杆件5,将按压杆10向上抬起,上拉杆组件11和下拉杆组件12被松开,将上拉杆组件11上端从上固定件3上的定位槽9内取下,下拉杆组件12下端自动脱离下固定件4上的定位槽9;然后使用扳手将双头螺栓两端的螺母拧下,从安装孔内抽出所有的双头螺栓。
实施例二: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上拉杆组件11包括上挂环21、下挂环22和花篮螺栓23,上挂环21上端部挂接在上侧支撑板7上部的定位槽9内,花篮螺栓23的上端与上挂环21的下部连接,下挂环22下端部穿设并连接在前拉孔内,花篮螺栓23的下端与下挂环22的上部连接。
步骤(4)中使用工具对临时定位装置进行微调是指对花篮螺栓23或内螺纹套管15进行旋转来调整上拉杆组件11的长度。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临时定位装置安装到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
(2)、使用塔吊将上层钢砼组合管吊装到已固定牢靠的下层钢砼组合管上并上下基本对应;
(3)、操作临时定位装置使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固定连接为一体,塔吊松开吊装的上层钢砼组合管,吊装其他装配式构件;
(4)、使用工具对临时定位装置进行微调,直到调节到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垂直面保持一致,满足垂直度及标高要求为准;
(5)、在上层钢砼组合管的下端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上端在对接的矩形环缝处焊接;
(6)、焊接完成后,拆下临时定位装置,再向上安装上层钢砼组合管时再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结构相同;
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均包括折弯而成的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对应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布置的圆孔,圆孔内插设有拉结筋,拉结筋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之间连接为一体,拉结筋的前端和外端分别向前后两侧伸出矩形筒状结构钢板,在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外部四周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结构的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之间具有间隙,钢筋网片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拉结筋的前端和后端,钢筋网片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通过栓钉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在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外部四周浇筑有将钢筋网片凝结在内部的外混凝土;外混凝土、钢筋网片通过拉结筋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组成钢砼组合管;
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矩形筒状结构钢板沿前后方向及前后侧的外混凝土上对应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临时定位装置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临时定位装置在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设置若干组;每组临时定位装置均包括两套按压式定位器,两套按压式定位器分别位于下层钢砼组合管及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两套按压式定位器前后对称设置;
前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和按压拉杆件,上固定件固定设置在上层钢砼组合管前侧面,下固定件固定设置在下层钢砼组合管前侧面且位于上固定件正下方;
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的构造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上固定件包括均垂直设置的固定板、支撑板和斜拉板,上层钢砼组合管的安装孔内穿设有双头螺栓,双头螺栓前端穿过前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的固定板并通过螺母将后侧固定板与上层钢砼组合管前侧面固定连接,双头螺栓后端穿过后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的固定板并通过螺母将后侧的固定板与上层钢砼组合管后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板后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前侧面下部,斜拉板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前侧面上部,斜拉板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中部上侧,支撑板的前端部上侧开设有两个定位槽;
按压拉杆件包括按压杆、上拉杆组件和下拉杆组件,按压杆后端开设有前拉孔和位于前拉孔后侧的后拉孔,上拉杆组件下端连接在前拉孔内,下拉杆组件上端连接在后拉孔内,上拉杆组件上端挂接在上侧支撑板顶部的一个定位槽内,下拉杆组件下端挂接在下侧支撑板下部的一个定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拉杆组件包括上U型杆和下U型杆,上U型杆的两端部朝下设置且均设置有上外螺纹,上U型杆上端部挂接在上侧支撑板上部的定位槽内,下U型杆的两端部朝上设置且均设置有下外螺纹,下U型杆下端部穿设并连接在前拉孔内,上外螺纹和下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上U型杆的两个下端和下U型杆的两个上端一一对应且通过两个内螺纹套管连接,内螺纹套管的外部为六棱柱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拉杆组件包括上挂环、下挂环和花篮螺栓,上挂环上端部挂接在上侧支撑板上部的定位槽内,花篮螺栓的上端与上挂环的下部连接,下挂环下端部穿设并连接在前拉孔内,花篮螺栓的下端与下挂环的上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拉杆组件为矩形杆,矩形杆的长边和宽边的比例为3:1-10:1,矩形杆的上侧宽边穿过并连接在后拉孔内,矩形杆的下侧宽边挂接在下侧支撑板下部的定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固设置有呈矩形的连接法兰板,连接法兰板中部开设有上下通透的矩形孔,上层钢砼组合管下端部的连接法兰板和下层钢砼组合管上端部的连接法兰板对接并打有焊接破口,焊接坡口形成所述的矩形环缝,在矩形环缝处焊接使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固定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矩形筒状结构钢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加强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操作临时定位装置的具体过程为:向下按压按压杆,前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的按压杆上的前拉孔向下拉动上拉杆组件向下移动,按压杆上的后拉孔向上拉动下拉杆组件向上移动,直到上拉杆组件下端侧部和下拉杆组件上端侧部接触时,按压杆被基本锁定;后侧的一套按压式定位器采用同样的按压方式进行操作;这样就使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被上拉杆组件和下拉杆组件张紧后连接为一体,此时若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在垂直度上有较小的偏差,可使用扳手卡住内螺纹套管或花篮螺栓转动进行微调,直到调节到上层钢砼组合管和下层钢砼组合管的垂直面保持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拆下临时定位装置的过程为,先取下按压拉杆件,将按压杆向上抬起,上拉杆组件和下拉杆组件被松开,将上拉杆组件上端从上固定件上的定位槽内取下,下拉杆组件下端自动脱离下固定件上的定位槽;然后使用扳手将双头螺栓两端的螺母拧下,从安装孔内抽出所有的双头螺栓。
CN201811314463.XA 2018-11-06 2018-11-06 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 Active CN111140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4463.XA CN111140010B (zh) 2018-11-06 2018-11-06 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4463.XA CN111140010B (zh) 2018-11-06 2018-11-06 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0010A true CN111140010A (zh) 2020-05-12
CN111140010B CN111140010B (zh) 2021-06-25

Family

ID=70516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4463.XA Active CN111140010B (zh) 2018-11-06 2018-11-06 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00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8021A (zh) * 2022-01-17 2022-05-10 北辰建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钢砼组合管剪力墙上下层对接施工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79107U (zh) * 2010-08-02 2011-03-30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钢管连接临时固定专用卡具
DE102009006789B4 (de) * 2009-01-30 2012-09-27 Cullmann Foto-Audio-Video Gmbh Teleskopierbare Stützvorrichtung mit Klemmeinrichtung
CN206319421U (zh) * 2016-12-23 2017-07-11 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层钢结构钢柱对接卡具
CN108360693A (zh) * 2018-03-20 2018-08-03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新型钢棒连接装置及方法
CN207686012U (zh) * 2017-12-28 2018-08-03 四川翌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将建筑构件连接锁定的构造
CN108487636A (zh) * 2018-04-26 2018-09-04 河南绿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工厂预制钢砼组合剪力墙装配式住宅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06789B4 (de) * 2009-01-30 2012-09-27 Cullmann Foto-Audio-Video Gmbh Teleskopierbare Stützvorrichtung mit Klemmeinrichtung
CN201779107U (zh) * 2010-08-02 2011-03-30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钢管连接临时固定专用卡具
CN206319421U (zh) * 2016-12-23 2017-07-11 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层钢结构钢柱对接卡具
CN207686012U (zh) * 2017-12-28 2018-08-03 四川翌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将建筑构件连接锁定的构造
CN108360693A (zh) * 2018-03-20 2018-08-03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新型钢棒连接装置及方法
CN108487636A (zh) * 2018-04-26 2018-09-04 河南绿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工厂预制钢砼组合剪力墙装配式住宅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8021A (zh) * 2022-01-17 2022-05-10 北辰建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钢砼组合管剪力墙上下层对接施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0010B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12340B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悬挑钢桁架悬挂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2296813A (zh) 一种钢柱脚的施工方法及其钢柱脚结构
CN111140010B (zh) 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方法
CN108797799B (zh) 侧板连接式钢管混凝土预制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2249144U (zh) 可周转双肋式悬挑钢梁固定装置
CN210396207U (zh) 外悬挑网与建筑钢结构的连接部件
CN113445670A (zh) 一种预制装配复合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及施工方法
CN101082266B (zh) 一种石油钻机井架的对接方法
CN204212406U (zh) 一种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
CN111140020A (zh) 装配式钢砼组合管上下层竖向连接施工装置
CN215671022U (zh) 用于铝合金模板的预埋式安装装置
CN210164054U (zh) 钢砼组合管上下层快速对接及临时固定装置
CN204079226U (zh) 一种能增加管桁架吊装时刚度的活动式张弦梁吊装装置
CN210164055U (zh) 钢砼组合管上下层快速对接微调装置
CN111140023A (zh) 装配式建筑钢砼组合模块竖向连接施工导向对正夹持装置
CN111137788A (zh) 塔吊吊装钢砼组合管方便竖向对齐定位装置
CN211923452U (zh) 一种高空悬挑平台
CN221031564U (zh) 一种钢筋笼套筒连接限位装置
CN214739878U (zh) 一种高层剪力墙大模板拼装构造结构
CN108756012B (zh) 用于连接混凝土墙板的张紧绳索连接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CN220686293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钢箱梁双侧贯通板装配式铰接节点
CN216339494U (zh) 一种新型桩头结构
CN218453916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附墙连接件
CN219509144U (zh) 新型预埋式连墙件
CN215331450U (zh) 一种滑模爬升用简易爬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