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2095B - 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095B
CN111132095B CN201911302457.7A CN201911302457A CN111132095B CN 111132095 B CN111132095 B CN 111132095B CN 201911302457 A CN201911302457 A CN 201911302457A CN 111132095 B CN111132095 B CN 111132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s
synchronization
candidate user
terminal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24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2095A (zh
Inventor
杨海峰
施渊籍
田霖
胡金龙
石晶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ongke Crys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ongke Crys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ongke Crys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ongke Crys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24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2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2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2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若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存在同步源,则依据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与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任一候选用户终端对应的同步参数包括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对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处理;基于排序处理结果,在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步源。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同步参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步处理效率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是一种允许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下经由特许或未经许可的频带与邻近UE直接通信的技术。D2D通信主要包括三种应用场景,这三种应用场景分别为:1)进行D2D通信的两UE是在蜂窝式网络的覆盖范围内;2)进行D2D通信的两UE部分地在蜂窝式网络的覆盖范围内;3)进行D2D通信的两UE均不在蜂窝式网络的覆盖范围内。在第三种应用场景中,同步源一般是将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多个用户终端以列表的方式进行显示,以使用户根据该列表进行选定。这种方式并未对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用户终端进行筛选,因此可能存因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用户终端电量低导致后续同步失败,或者因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过快导致后续的同步过程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任一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
若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存在同步源,则依据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与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基于排序处理结果,在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步源,以使当前用户终端依据至少一个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网内同步源确定模块、网外终端确定模块、网外终端排序模块及网外同步源确定模块,其中,
网内同步源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
网外终端确定模块,用于若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存在同步源,则依据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与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网外终端排序模块,用于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对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处理;
网外同步源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排序处理结果,在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步源,以使当前用户终端依据至少一个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以实现上述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同步参数来对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从而依据排序结果来选定至少一个同步源的方式,起到了选定性能更稳定的同步源的目的,保证了后续同步过程的稳定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不考虑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多个用户终端的性能优劣,导致的同步失败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中确定同步参数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中确定同步参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中,D2D通信技术是指两个对等的用户节点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由D2D通信用户组成的分布式网络中,每个用户节点都能发送和接收信号,并具有自动路由(转发消息)的功能。网络的参与者共享它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包括信息处理、存储以及网络连接能力等。这些共享资源向网络提供服务和资源,能被其它用户直接访问而不需要经过中间实体。在D2D通信网络中,用户节点同时扮演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角色,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自组织地构成一个虚拟或者实际的群体。D2D通信技术在不同的网络中有着不同的应用,比如Adhoc网络中的P2P(Peer to Peer)、物联网中的M2M(Machine to Machine)等。
在本申请中,同步源是指基于D2D通信技术的网络中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即用户节点)需要接收同步源发射的广播信号,从而接收设备与同步源达到定时及频率同步的目的。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2和步骤S103。
步骤S101: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外用于表征D2D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即当前用户终端与任一候选用户终端均为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电子设备。具体地,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具体地,蜂窝网络能够将整个服务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即分为若干个小区(cell),每个小区用小功率的基站发射器进行覆盖。
具体地,当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和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同时存在同步源时,直接选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的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具体地,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的同步源一般为基站。
步骤S102:若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存在同步源,则依据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与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应用中,如果选择处于高速移动状态的用户终端UE作为同步源,同步信号测量值的变化会变得陡峭,不利于其他UE稳定传输;作为同步源的UE需要持续发送同步信号,信号发送的最大功率受电池电量影响较大,也会影响到其他UE的接收质量,因此需要考虑用户终端UE的待机时间;用户终端UE检索到的周边非自身SLSSID(即SideLink SynchronizingSignal ID)的数量则反应了该同步源周边的其他同步源的密度情况。因此,具体应用时,同步参数一般包括移动状态、电量信息及即周边非自身SLSSID的数量(即下文中周边用户终端数量)均作为确定同步源的依据,从而保证后续同步过程的稳定性。
具体应用时,位于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任一用户终端一般按照各自的广播周期发送广播信号,从而使得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任一用户终端都能够接收到其它用户终端发送的广播信号。
步骤S103: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对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
步骤S104:基于排序结果,在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步源,以使当前用户终端依据至少一个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以在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存在同步源的条件下,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相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对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在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步源,这种通过同步参数来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同步源的方式,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无法确定作为同步源的终端移动状态和电量,导致的同步中断问题,还提高了同步处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
在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2中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与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包括:
步骤S1021: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以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
步骤S1022: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分别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
步骤S1023: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周边用户终端用于表征当前用户终端接收到的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其它用户终端。具体地,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用于表征发送广播信号的用户终端的周边的用户终端的密集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广播信号中配置三个参数,分别为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也就是说,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任一用户终端需要先依据自身接收到的其它用户终端发送的广播信号,来确定其周边的用户终端的数量,将该数量数值和该任一用户终端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中至少一项来作为同步参数进行广播。
具体地,终端标识一般通过物理地址MAC来表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广播信号中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来确定同步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广播信号直接包括同步参数的三个参数,即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以便后续依据这三个参数来进行排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发送广播信号的用户终端的速度,具体地,移动状态信息可以通过速度参数进行表示,也可以采用速度等级进行表示,例如,移动状态信息为低速状态(速度参数小于v1)、中速状态(v1≤速度参数≤v2)和高速状态(速度参数大于v2)进行表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量信息可以表征发送广播信号的终端设备电量,具体地,电量信息采用电量值进行表示,或者是针对电量值的电量等级进行表示,例如,电量等级可以为电量充沛(如电量值大于80%)、电量中等(40%≤电量值≤80%)和电量低下(电量值小于40%)进行表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
在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02中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与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包括:
步骤S1024: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以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
步骤S1025: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分别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子广播信号;
步骤S1026: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子广播信号,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周边用户终端数量;
步骤S1027: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发送的广播信号中并未直接确定周边用户终端数量,而是需要依据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进行进一步处理,从而确定周边用户终端数量,进而确定任一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具体应用时,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任一用户终端均周期性的对外发送广播信号,因此,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任一用户终端也能够接收到周边的其它用户发送的广播信号。具体地,任一子广播信号一般均配置有发送该子广播信号的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通过子广播信号对应的终端标识来确定任一候选用户终端周边的用户终端的数量,以将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来确定同步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广播信号仅包括同步参数中移动状态信息和电量信息,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则需要通过子广播信号来确定。
例如,假设候选用户终端A发送的广播信号中包括3个子广播信号,这三个子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MAC地址为MAC1、MAC2和MAC1,因此,候选用户终端A周边的用户终端的数量为2,即第二设备数量参数为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确定周边非自身SLSSID的数量的方式,一种是直接通过广播信号来确定,另一种则是利用子广播信号来确定。其中,在广播信号直接能够确定周边非自身SLSSID的数量的应用场景中,用户终端UE的移动状态信息一般占据MIB_SL中reserved字段的第0,1bit,表示形式可以如下:00:低速状态;01:中速状态;10:高速状态。具体地,用户终端UE的电池电量信息一般占据MIB_SL中的reserved字段的第2和第3bit,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表示:00:电量充沛;01:电量中等;10:电量低下。具体地,用户终端UE的周边非自身SLSSID的数量(即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一般占据MIB_SL中的reserved字段的第4-7bit,更具体地,SLSSID数量的取值范围0~15。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步骤S103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对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包括:步骤S1031(图中未示出)、步骤S1032(图中未示出)和步骤S1033。
其中,步骤S1031:确定针对当前用户终端的至少一条历史同步参数记录,至少一条历史同步参数记录包括历史用户终端以及针对历史用户终端的历史移动状态信息、历史电量信息、历史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
步骤S1032:依据预定义的变化规则,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值总和,任一候选用户终端对应的同步值总和为该任一候选用户终端对应的同步参数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同步值、针对电量信息的同步值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同步值之和,其中,变化规则包括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针对电量信息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
步骤S1033: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值总和,对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历史同步参数记录用于表征当前用终端过去预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的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多个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历史移动状态信息、历史电量信息、历史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用户终端存储有一条历史同步参数记录,该条历史同步参数记录为当前用户终端上一次接收到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的同步参数。
具体地,同步值可以表1所示的权重因子的系数来进行处理。
表1
名称 说明
移动状态信息的权重因子的系数 初始值为10,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3
电量信息的权重因子的系数 初始值为10,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3
周边SLSSID数量的权重因子的系数 初始值为10,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3
具体地,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变化规则可以如下表示进行处理:
1)如果该候选用户终端SyncRefUE为第一次被加入候选列表(即确定为候选用户终端),将该SyncRefUE的三个权重值设为10;
2)如果该候选SyncRefUE之前就已在候选列表中,先将当前的信息与之前自身的信息进行比较,例如移动状态信息由之前低速变为高速,则更新当前移动状态权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相应的系数变化区间内进行增减,例如在初始值为10的基础上进行增减,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3。若移动状态不变,维持当前权重因子的系数;若移动状态较之前速度降低,则需要增加系数的值,例如,将系数增加1。
具体地,电量信息的权重因子的系数以及周边SLSSID数量的权重因子的系数可以参照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权重因子的系数进行控制。
具体地,按照上述控制方式,将该候选用户终端SyncRefUE与历史同步参数记录中SyncRefUE的三个参数的权重因子的系数分别进行比较,如果某一项比另一个SyncRefUE的高,则将另一个SyncRefUE的对应的权重因子自减1(为0则不再自减),同时将该SyncRefUE的对应的权重因子自增1,最终将三项参数各自的系数作为同步值。
在上述执行步骤S1021或步骤S1024的实施例中,即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以及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的步骤,包括:步骤S201(图中未示出)和步骤S202(图中未示出)。
步骤S201: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目标用户终端以及多个目标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广播信号;
步骤S202:若任一目标用户终端对应的广播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将该任一目标用户终端的确定为候选用户终端,直至得到与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
具体地,任一目标终端对应的广播信号的信号强度一般采用RSSI进行表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来对多个目标终端进行筛选,使作为同步源的候选用户终端具有较强的信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目标终端与当前用户终端间信号弱,导致的同步失败问题。
具体地,在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的实施例中,或者在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的实施例中,广播信号还包括针对蜂窝网络覆盖区域的字段。
在广播信号还包括针对蜂窝网络覆盖区域的字段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步骤S101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包括:
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蜂窝网络覆盖区域的区域的字段,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广播信号中包括针对蜂窝网络覆盖区域的区域标识的字段,具体应用时,通过对该字段的解析,实现了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6,其中,步骤S301、步骤S302、步骤S303、步骤S304分别与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步骤S104的执行过程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5:基于用户针对至少一个同步源的选定操作,确定目标同步源,以使当前用户终端依据目标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步骤S306:基于与排序处理对应的选定规则,从将至少一个同步源确定默认同步源,以使当前用户终端依据默认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具体地,可以将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全部作为同步源,也可以选定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同步源。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预配置的交互界面将至少一个同步源在当前用户终端中进行显示,以使当前用户终端的用户依据该交互界面来执行选定操作。在通过交互界面显示至少一个同步源时,还可以通过该交互界面显示各个同步源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网内同步源确定模块501、网外终端确定模块502、网外终端排序模块503及网外同步源确定模块504。
其中,网内同步源确定模块501,用于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
网外终端确定模块502,用于若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存在同步源,则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与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网外终端排序模块503,用于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对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处理;
网外同步源确定模块504,用于基于排序处理结果,在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步源,以使当前用户终端依据至少一个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以在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存在同步源的条件下,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相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对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在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步源,这种通过同步参数来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同步源的方式,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无法确定作为同步源的终端移动状态和电量,导致的同步中断问题,还提高了同步处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
在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的实施例中,网外终端确定模块502包括:第一信号确定单元5021(图中未示出)、第一字段处理单元5022(图中未示出)和第一同步参数确定单元5033(图中未示出),其中,
第一信号确定单元5021,用于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以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
第一字段处理单元5022,用于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分别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
第一同步参数确定单元5023,用于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确定为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
在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的实施例中,网外终端确定模块502包括:第二信号确定单元5024(图中未示出)、第二字段处理单元5025(图中未示出)、数量确定单元5036(图中未示出)及第二同步参数确定单元5037(图中未示出),其中,
第二信号确定单元5024,用于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以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
第二字段处理单元5025,用于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分别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子广播信号;
数量确定单元5036,用于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子广播信号,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周边用户终端数量;
第二同步参数确定单元5037,用于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确定为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在网外终端确定模块502包括:第一信号确定单元5021、第一字段处理单元5022和第一同步参数确定单元5033的实施例中,或者在网外终端确定模块502包括第二信号确定单元5024、第二字段处理单元5025、数量确定单元5036及第二同步参数确定单元5037的实施例中,网外终端排序模块503包括:参数比较单元5031(图中未示出)、同步值确定单元5032(图中未示出)和排序处理单元5033(图中未示出),其中,
参数比较单元5031,用于确定针对当前用户终端的至少一条历史同步参数记录,至少一条历史同步参数记录包括历史用户终端以及针对历史用户终端的历史移动状态信息、历史电量信息、历史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
同步值确定单元5032,用于依据预定义的变化规则,确定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值总和,任一候选用户终端对应的同步值总和为该任一候选用户终端对应的同步参数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同步值、针对电量信息的同步值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同步值之和,其中,变化规则包括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针对电量信息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
排序处理单元5033,用于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值总和,对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处理。
在网外终端确定模块502包括第一信号确定单元5021或第二信号确定单元5024的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确定单元或第二信号确定单元,包括:目标终端确定子单元(图中未示出)和候选终端确定子单元(图中未示出)。
其中,目标终端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目标终端以及多个目标终端各自对应的广播信号;
候选终端确定单元,用于若任一目标终端对应的广播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将该任一目标终端的确定为候选用户终端,直至得到与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
具体地,在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的实施例中,或者在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的实施例中,广播信号还包括针对蜂窝网络覆盖区域的字段。
在广播信号还包括针对蜂窝网络覆盖区域的字段的实施例中,网内同步源确定模块501包括广播信号解析单元5011(图中未示出)。其中,广播信号解析单元5011,用于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蜂窝网络覆盖区域的字段,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外同步源确定模块504包括第一同步源确定单元5041(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同步源确定单元5042(图中未示出)中至少一个。
其中,第一同步源确定单元5041,用于基于用户针对至少一个同步源的选定操作,确定目标同步源,以使当前用户终端依据目标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第二同步源确定单元5042,用于基于与排序处理对应的选定规则,从将至少一个同步源确定默认同步源,以使当前用户终端依据默认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本实施例的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其实现原理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以实现上述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
具体地,处理器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具体地,处理器通过总线与存储器连接,总线可包括一通路,以用于传送信息。总线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可选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程序的代码,并由处理器来控制执行。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装置的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以在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存在同步源的条件下,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相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对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在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步源,这种通过同步参数来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同步源的方式,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无法确定作为同步源的终端移动状态和电量,导致的同步中断问题,还提高了同步处理效率。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以在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存在同步源的条件下,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相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依据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对多个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在多个候选用户终端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步源,这种通过同步参数来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同步源的方式,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无法确定作为同步源的终端移动状态和电量,导致的同步中断问题,还提高了同步处理效率。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
若所述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存在同步源,则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与所述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所述同步参数,对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处理;
基于排序处理结果,在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步源,以使所述当前用户终端依据所述至少一个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所述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或所述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
其中,所述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与所述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包括:
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以及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
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分别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
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或者,
所述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与所述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包括:
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以及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
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分别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子广播信号;
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子广播信号,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周边用户终端数量;
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其中,所述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所述同步参数,对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处理,包括:
确定针对所述当前用户终端的至少一条历史同步参数记录,所述至少一条历史同步参数记录包括历史用户终端以及针对所述历史用户终端的历史移动状态信息、历史电量信息、历史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
依据预定义的变化规则,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值总和,任一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对应的同步值总和为该任一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对应的所述同步参数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同步值、针对电量信息的同步值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同步值之和,其中,所述变化规则包括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针对电量信息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
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值总和,对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以及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包括:
依据所述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目标用户终端以及多个所述目标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广播信号;
若任一目标用户终端对应的所述广播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将该任一目标用户终端的确定为候选用户终端,直至得到与所述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信号中还包括针对蜂窝网络覆盖区域的字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包括:
依据所述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蜂窝网络覆盖区域的字段,确定所述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步骤:
基于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同步源的选定操作,确定目标同步源,以使所述当前用户终端依据所述目标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基于与所述排序处理对应的选定规则,从将所述至少一个同步源确定默认同步源,以使所述当前用户终端依据所述默认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6.一种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内同步源确定模块、网外终端确定模块、网外终端排序模块及网外同步源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网内同步源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同步源;
所述网外终端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存在同步源,则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确定蜂窝网络覆盖区域外的与所述当前用户终端对应的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及多个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所述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或所述广播信号至少包括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和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
所述网外终端排序模块,用于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所述同步参数,对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处理;
所述网外同步源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排序处理结果,在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步源,以使所述当前用户终端依据所述至少一个同步源进行同步处理;
其中,所述网外终端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信号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以及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
第一字段处理单元,用于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字段,分别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
第一同步参数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或者,
所述网外终端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信号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当前用户终端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广播信号各自对应的针对终端标识的字段,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以及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
第二字段处理单元,用于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发送的广播信号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字段、针对电量信息的字段、针对子广播信号的字段,分别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至少一个子广播信号;
数量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子广播信号,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周边用户终端数量;
第二同步参数确定单元,用于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移动状态信息、电量信息和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参数;
其中,所述网外终端排序模块包括:
参数比较单元,用于确定针对所述当前用户终端的至少一条历史同步参数记录,所述至少一条历史同步参数记录包括历史用户终端以及针对所述历史用户终端的历史移动状态信息、历史电量信息、历史周边用户终端数量中至少一项;
同步值确定单元,用于依据预定义的变化规则,确定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值总和,任一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对应的同步值总和为该任一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对应的所述同步参数中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同步值、针对电量信息的同步值和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同步值之和,其中,所述变化规则包括针对移动状态信息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针对电量信息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针对周边用户终端数量的多个同步值与相应变化条件的对应关系;
排序处理单元,用于依据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各自对应的同步值总和,对多个所述候选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处理。
7.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302457.7A 2019-12-17 2019-12-17 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Active CN111132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2457.7A CN111132095B (zh) 2019-12-17 2019-12-17 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2457.7A CN111132095B (zh) 2019-12-17 2019-12-17 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095A CN111132095A (zh) 2020-05-08
CN111132095B true CN111132095B (zh) 2021-07-09

Family

ID=70498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2457.7A Active CN111132095B (zh) 2019-12-17 2019-12-17 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209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7139A (zh) * 2014-09-25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465310A (zh) * 2014-04-14 2017-02-22 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48100A1 (ko) * 2015-09-17 2017-03-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단말의 메시지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49521A1 (zh) * 2015-09-24 2017-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912073A (zh) * 2015-12-23 2017-06-3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5310A (zh) * 2014-04-14 2017-02-22 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17139A (zh) * 2014-09-25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7048100A1 (ko) * 2015-09-17 2017-03-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단말의 메시지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49521A1 (zh) * 2015-09-24 2017-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912073A (zh) * 2015-12-23 2017-06-3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095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642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ccess identifier based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JP6158198B2 (ja) 高速初期ネットワークリンクセットアップ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138809B2 (ja) 高速初期ネットワークリンクセットアップ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170374690A1 (en) Indication of Attributes of Backhaul Connections of Access Points
US10305778B2 (en) Enhanced peer discovery in a mesh network
JP2014534739A (ja) 高速初期ネットワークリンクセットアップ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9121096B (zh) 用于确定网状网络中的广播节点的方法和装置
JP2014533021A (ja) 高速初期ネットワークリンクセットアップ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10389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central node, and node equipment
CN103814591A (zh) 一种异制式网络中的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及ue
CN111884875A (zh) 一种离线设备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370610A (zh) 密集网格网络中的干扰减轻
CN102821115B (zh) 一种点对点p2p传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63510B (zh) 一种通信组网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Rastegardoost et al. On channel selection schemes for spectrum sensing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N111132095B (zh) 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1757275B (zh)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EP4305823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f a transmission policy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5604664A (zh) 一种多播业务修改通知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7786310B (zh)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节点
CN111684832B (zh) 基于直连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050564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送端
CN112653637A (zh) Mesh网关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4126029A (zh) 自组网时间同步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279101A (zh) 一种支持频点自适应的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