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1975A -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1975A
CN111131975A CN201911155656.XA CN201911155656A CN111131975A CN 111131975 A CN111131975 A CN 111131975A CN 201911155656 A CN201911155656 A CN 201911155656A CN 111131975 A CN111131975 A CN 111131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frame
vibrator
screen
exciter
rea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556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欢
王尧
毛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556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19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1577 priority patent/WO20210978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1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197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声学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屏幕、后盖、置于屏幕和后盖之间的中框,屏幕和后盖分别固定在中框的两侧构成空腔;中框上设有固定在屏幕上激励器,其特征在于:中框上还固定有振动器以及与振动器电连接的信号处理器,振动器置于中框和后盖之间;激励器振动致使屏幕振动发声时,信号处理器对振动器中的驱动信号进行处理,使得振动器与激励器进行同步反向振动以抵消中框和/或后盖的振动。通过本发明可以减小后盖振动带来的多余振感,提高用户长时间的握持移动终端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屏幕发声设备通过激励器驱动设备结构振动发声,该结构可以是设备的面板,后盖等。激励器工作时,驱动屏幕振动发声,而在驱动屏幕振动的同时,也会给移动终端中框一个驱动力,使得移动终端中框产生振动,中框的振动传导到后盖,由于后盖轻薄,也会引起后盖较为明显的振动,因此,用户在握持移动终端时,可以明显感知这种振动。
然而,用户在握持移动终端时,由后盖传递到用户手中的振感不利于用户长时间的握持移动终端,影响用户使用该类型移动终端时的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屏幕发声设备中,驱动屏幕振动发声时具有多余振感,影响用户长时间的握持移动终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包括屏幕、后盖、置于所述屏幕和所述后盖之间的中框,所述屏幕和所述后盖分别固定在所述中框的两侧以与所述中框共同构成空腔;所述中框上设有固定在所述屏幕上的激励器;
所述中框上还固定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置于所述中框和所述后盖之间;
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振动器、所述激励器电连接的信号处理器;
所述信号处理器发送第一驱动信号至所述激励器致使所述屏幕振动发声时,所述信号处理器同时对第一驱动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驱动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振动器,使得所述振动器与所述激励器进行同步反向振动以抵消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处理器包括信号计算模块和信号发送模块;
所述信号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输入所述激励器的第一驱动信号设置输入所述振动器的第二驱动信号;
所述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发送至所述振动器,使所述振动器以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中框振动时,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响应,与所述激励器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屏幕振动发声时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响应相互抵消。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和传递函数计算单元;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激励器以所述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屏幕振动发声时,所述中框的振动响应Y1(s);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激励器未工作、所述振动器以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中框振动时,所述后盖上任一位置的振动响应Y2(s);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激励器和所述振动器在输入信号为X(s)时,所述中框上任一位置的响应Y(s);
所述传递函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当所述中框任意位置的响应Y(s)为0时,信号处理器的传递函数H(s);
所述传递函数为H(s)的信号处理器,使所述振动器以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中框振动时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响应,与所述激励器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屏幕振动发声时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响应相互抵消。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的振动响应Y1(s)的计算公式为:
Y1(s)=X1(s)·H1(s),其中,X1(s)为激励器的输入信号,H1(s)为包含激励器、中框以及振动传播路径的系统传递函数;
所述后盖上任一位置的振动响应Y2(s)的计算公式为:
Y2(s)=X2(s)·H2(s),其中,X2(s)为振动器的输入信号,H2(s)为包含振动器、中框及振动传播路径的系统传递函数;
所述中框上任一位置的响应Y(s)的计算公式为:
Y(s)=X(s)·H1(s)+X(s)·H(s)·H2(s),其中,H(s)为信号处理器的传递函数,
X(s)为输入激励器的第一驱动信号,X(s)·H(s)为输入信号处理器的第二驱动信号;
则所述中框任意位置的响应Y(s)为0时,信号处理器的传递函数H(s)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84736040000031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上未固定有所述激励器的部分包括多个目标位置;
每个所述目标位置上设有所述振动器。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器为z向振动马达。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发声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激励器的第一驱动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计算输入振动器的第二驱动信号;
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振动器,使得所述振动器与所述激励器进行同步反向振动以抵消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激励器固定在中框和屏幕之间,驱动屏幕振动,同时带动中框及后盖振动的基础上,将振动器固定在中框和后盖之间,则在激励器振动致使屏幕振动发声时,振动器同时振动,并致使中框振动,而通过信号处理器的处理,振动器与激励器进行同步反向振动,从而抵消激励器导致的中框振动效果,此时中框始终获得来自相对方向的压力,因而起到了减少中框振动的效果,同时降低了中框振动向后盖的传递,最终减小后盖振动带来的多余振感,提高用户长时间的握持移动终端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的内部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屏幕发声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发声设备10,图1屏幕发声设备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屏幕发声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屏幕发声设备10为包括屏幕11、后盖12、置于屏幕11和后盖12之间的中框13,屏幕11和后盖12分别固定在中框13的两侧构成两个空腔,一个空腔为中框13与后盖12之间构成的空间,另一个空腔为中框13与屏幕11之间构成空间。
中框13上设有固定在屏幕11上的激励器131,激励器131振动时,与其具有固定连接关系的屏幕11也振动,从而完成屏幕发声设备10的发声功能。
中框13上未设有激励器131的部分还固定有振动器132、与振动器132电连接的信号处理器133,信号处理器133控制振动器132中的输入信号,从而控制振动器132中的振动频率、振动相位等。
在具体应用中,振动器132置于中框13与后盖12之间。
在具体应用中,振动器132可以为z向振动马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激励器131振动致使屏幕11振动发声时,即激励器131振动,连带中框12和屏幕11振动的同时,振动器132也振动,由于振动器132固定在中框12上,因此中框13也振动,并且,通过信号处理器133的处理,激励器131中的驱动信号与振动器132中的驱动信号呈反相振动关系,即,信号处理器133对输入振动器132中的驱动信号进行处理,使得激励器131振动而连带中框13的振动与振动器132振动而连带中框13的振动,振动器132与激励器131进行了同步反向的振动。
则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器133,用于根据输入激励器131的驱动信号获得输入振动器132的驱动信号,此两种信号使得中框13获得相对方向的力,从而起到减少中框13振动的效果,也降低中框13振动向后盖12的传递,从而减小后盖12振动,即达到了抵消中框13的振动、后盖12的振动或同时抵消中框13和后盖12的振动的效果。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示出了屏幕发声设备10中内部电路信号传输的示意图,输入激励器131和振动器132的驱动信号原本是相同的,但信号输入激励器131和振动器132之前,还通过信号处理器133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激励器131和振动器132中的驱动信号有所不同,且达到了反相振动的效果,其中,反相振动的效果为振动器与激励器进行同步反向振动所达到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设备,包括屏幕、后盖、置于屏幕和后盖之间的中框,屏幕和后盖分别固定在中框的两个相对面上,激励器固定在中框和屏幕之间,驱动屏幕振动,同时带动中框及后盖振动,振动器固定在中框和后盖之间,则在激励器振动致使屏幕振动发声时,振动器同时振动,并致使中框振动,而通过信号处理器的处理,振动器与激励器进行同步反向振动,从而抵消激励器导致的中框振动效果,此时中框始终获得来自相对方向的压力,因而起到了减少中框振动的效果,同时降低了中框振动向后盖的传递,最终减小后盖振动带来的多余振感,提高用户长时间的握持移动终端的舒适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一的信号处理器中,有关于第二驱动信号计算的各模块单元,以及各模块的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器可以包括信号计算模块和信号发送模块,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输入激励器的驱动信号作为第一驱动信号,输入振动器的驱动信号作为第二驱动信号,则信号计算模块与信号发送模块的功能如下:
信号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输入激励器的第一驱动信号设置输入振动器的第二驱动信号;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二驱动信号发送至振动器,
在具体应用中,通过设定信号处理器中的参数,来获得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关系,使振动器以第二驱动信号驱动中框振动时中框的振动响应,与激励器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屏幕振动发声时中框和/或后盖的振动响应相互抵消。
本发明实施例还示出了设定信号处理器中的参数的过程,其中,设定信号处理器中的参数的过程在信号计算模块中实现,则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计算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和传递函数计算单元,上述各单元的功能如下;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激励器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屏幕振动发声时,中框的振动响应Y1(s);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激励器未工作、振动器以第二驱动信号驱动中框振动时,后盖上任一位置的振动响应Y2(s);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激励器和振动器在输入信号为X(s)时,中框上任一位置的响应Y(s);
传递函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当中框任意位置的响应Y(s)为0时,信号处理器的传递函数H(s);
其中,传递函数为H(s)的信号处理器,可以使振动器以第二驱动信号驱动中框振动时中框的振动响应,与激励器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屏幕振动发声时中框和/或后盖的振动响应相互抵消。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框的振动响应Y1(s)的计算公式为:
Y1(s)=X1(s)·H1(s),其中,X1(s)为激励器的输入信号,H1(s)为包含激励器、中框以及振动传播路径的系统传递函数;
后盖上任一位置的振动响应Y2(s)的计算公式为:
Y2(s)=X2(s)·H2(s),其中,X2(s)为振动器的输入信号,H2(s)为包含振动器、中框及振动传播路径的系统传递函数;
中框上任一位置的响应Y(s)的计算公式为:
Y(s)=X(s)·H1(s)+X(s)·H(s)·H2(s),其中,H(s)为信号处理器的传递函数,
X(s)为输入激励器的第一驱动信号,X(s)·H(s)为输入信号处理器的第二驱动信号;
则中框任意位置的响应Y(s)为0时,信号处理器的传递函数H(s)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84736040000081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提出了另一屏幕发声设备20的结构,包括屏幕21、后盖22、置于所述屏幕21和所述后盖22之间的中框23,以及激励器231和振动器23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屏幕21、后盖22、中框23以及激励器231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实施例一中相同,不再赘述,但中框23上未固定有所述激励器的部分包括多个目标位置233,振动器232置于目标位置233上,且信号发生器234与各振动器232连接,每个振动器232负责一个目标位置233的分别建模和控制,每个振动器232的应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种相同。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示出了将中框23划分为4个目标位置233,每个目标位置233上设有一个振动器232,以控制目标位置233上的振动,从而扩大激励器231振动致使屏幕21振动发声时,中框23的振动抵消面积,更加有效的减小后盖22振动带来的多余振感。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屏幕发声方法,应用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屏幕发声设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501、获取输入激励器的第一驱动信号;
S502、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计算输入振动器的第二驱动信号;
S503、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振动器,使得所述振动器与所述激励器进行同步反向振动以抵消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
在上述步骤S501至步骤S503中,通过对输入振动器中的驱动信号进行处理,使得激励器振动而连带中框的振动与振动器振动而连带中框的振动呈反相振动关系,可以起到减少中框振动的效果,同时也降低了中框振动向后盖的传递,从而达到减小后盖振动带来的多余振感,提高用户长时间的握持移动终端的舒适度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包括屏幕、后盖、置于所述屏幕和所述后盖之间的中框,所述屏幕和所述后盖分别固定在所述中框的两侧以与所述中框共同构成空腔;所述中框上设有固定在所述屏幕上的激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框上还固定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置于所述中框和所述后盖之间;
所述屏幕发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振动器、所述激励器电连接的信号处理器;
所述信号处理器发送第一驱动信号至所述激励器致使所述屏幕振动发声时,所述信号处理器同时对第一驱动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驱动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振动器,使得所述振动器与所述激励器进行同步反向振动以抵消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器包括信号计算模块和信号发送模块;
所述信号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输入所述激励器的第一驱动信号设置输入所述振动器的第二驱动信号;
所述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发送至所述振动器,使所述振动器以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中框振动时,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响应,与所述激励器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屏幕振动发声时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响应相互抵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第二计算单元、第三计算单元和传递函数计算单元;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激励器以所述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屏幕振动发声时,所述中框的振动响应Y1(s);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激励器未工作、所述振动器以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中框振动时,所述后盖上任一位置的振动响应Y2(s);
所述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激励器和所述振动器在输入信号为X(s)时,所述中框上任一位置的响应Y(s);
所述传递函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当所述中框任意位置的响应Y(s)为0时,信号处理器的传递函数H(s);
所述传递函数为H(s)的信号处理器,使所述振动器以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中框振动时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响应,与所述激励器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屏幕振动发声时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响应相互抵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振动响应Y1(s)的计算公式为:
Y1(s)=X1(s)·H1(s),其中,X1(s)为激励器的输入信号,H1(s)为包含激励器、中框以及振动传播路径的系统传递函数;
所述后盖上任一位置的振动响应Y2(s)的计算公式为:
Y2(s)=X2(s)·H2(s),其中,X2(s)为振动器的输入信号,H2(s)为包含振动器、中框及振动传播路径的系统传递函数;
所述中框上任一位置的响应Y(s)的计算公式为:
Y(s)=X(s)·H1(s)+X(s)·H(s)·H2(s),其中,H(s)为信号处理器的传递函数,X(s)为输入激励器的第一驱动信号,X(s)·H(s)为输入信号处理器的第二驱动信号;
则所述中框任意位置的响应Y(s)为0时,信号处理器的传递函数H(s)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2847360300000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未固定有所述激励器的部分包括多个目标位置;
每个所述目标位置上设有所述振动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为z向振动马达。
7.一种屏幕发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设备,包括:
获取输入激励器的第一驱动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计算输入振动器的第二驱动信号;
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振动器,使得所述振动器与所述激励器进行同步反向振动以抵消所述中框和/或所述后盖的振动。
CN201911155656.XA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 Withdrawn CN1111319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5656.XA CN111131975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
PCT/CN2019/121577 WO2021097889A1 (zh) 2019-11-22 2019-11-28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5656.XA CN111131975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1975A true CN111131975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96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55656.XA Withdrawn CN111131975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1975A (zh)
WO (1) WO202109788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6672A (zh) * 2020-08-03 2020-10-30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2261202A (zh) * 2020-10-22 2021-0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2261179A (zh) * 2020-09-25 2021-01-22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移动终端
CN112261178A (zh) * 2020-09-25 2021-01-22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2017146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发声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4753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Kabushiki Kaisha Audio-Technica Dynamic microphone
CN106126181A (zh) * 2016-06-28 2016-11-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发声控制装置、方法及终端
CN108334165A (zh) * 2018-01-19 2018-07-2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989514A (zh) * 2018-07-26 2018-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381183A (zh) * 2019-06-29 2019-10-25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第二壳体振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17117A (ja) * 2003-10-03 2005-04-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旋回式携帯電話機器
CN106453721B (zh) * 2016-11-28 2022-08-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
CN206962878U (zh) * 2017-06-20 2018-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92241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08495244A (zh) * 2018-05-17 2018-09-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4753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Kabushiki Kaisha Audio-Technica Dynamic microphone
CN106126181A (zh) * 2016-06-28 2016-11-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发声控制装置、方法及终端
CN108334165A (zh) * 2018-01-19 2018-07-2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989514A (zh) * 2018-07-26 2018-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381183A (zh) * 2019-06-29 2019-10-25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第二壳体振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7146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发声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6672A (zh) * 2020-08-03 2020-10-30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866672B (zh) * 2020-08-03 2021-03-30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2261179A (zh) * 2020-09-25 2021-01-22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移动终端
CN112261178A (zh) * 2020-09-25 2021-01-22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2062125A1 (zh) * 2020-09-25 2022-03-3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2062123A1 (zh) * 2020-09-25 2022-03-3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2261202A (zh) * 2020-10-22 2021-0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97889A1 (zh) 2021-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1975A (zh) 一种屏幕发声设备及方法
US113171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792404B (zh) 压电陶瓷发声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00556201C (zh) 反射板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反射板减振装置的扩音器系统
CN110047392B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5689697B2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及び超音波診断装置
US11374506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vibration of second casing of mobile terminal
JP7373602B2 (ja) 音響発生器及び音響装置
CN105657621A (zh)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JP2009068960A (ja) 加振装置及び加振方法
CN103262568A (zh) 电声换能器
JP2005175553A (ja) 平面型音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複合情報表示機器
CN210641064U (zh)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US10412482B2 (en) Loudspeaker apparatus
CN217011075U (zh) 改善发声音效果的发声屏幕及电子产品
KR102570630B1 (ko) 베젤리스 전자장치용 근접 센서
CN220210608U (zh) 一种车载定向发声装置
KR102674426B1 (ko) 음향 발생기와 음향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장치
CN218858158U (zh) 油门踏板机构
CN112583955B (zh) 振动模组、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WO2024050885A1 (zh) 一种多功能发声器件
JPH11196487A (ja) スピーカ装置
JPH062387Y2 (ja) スピ−カシステム
CN106982405A (zh) 汽车车身声音还原装置、汽车
EP4324219A1 (en) Combined audio and haptic actua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