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0719B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0719B
CN111130719B CN201911329391.0A CN201911329391A CN111130719B CN 111130719 B CN111130719 B CN 111130719B CN 201911329391 A CN201911329391 A CN 201911329391A CN 111130719 B CN111130719 B CN 111130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lc
state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93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0719A (zh
Inventor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93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0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0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0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0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0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6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e.g.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over 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半静态配置信息,该半静态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RB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该初始状态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半静态配置信息,建立第一RB。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6月16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7/088659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80090767.X、发明名称为“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如何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半静态配置信息,该半静态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该初始状态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半静态配置信息,建立第一RB。
由网络设备配置与RB的复制数据传输的状态对应的承载,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场景,也可应用于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场景中。
RB是网络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的一系列协议实体及配置的总称,包括PDCP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实体和物理层PHY分配的一系列资源等。RB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Radio Bearer,SRB)和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SRB是系统的信令消息实际传输的通道,DRB是用户数据实际传输的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RB包括一个PDCP实体以及与该一个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第一RB包括一个PDCP实体以及与该一个PDCP实体对应的一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信息,该切换信息用于指示切换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的状态;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切换信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通过动态调整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状态,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同时切换多个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状态。一种可选地方式,通过比特图的方式指示该多个RB的状态。另一种可选的方式,可以直接向终端设备发送某个或某些RB的标识。
可选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提前约定好,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RB的标识表示该RB可以使用复制数据传输功能或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RB的标识表示该RB可以不使用复制数据传输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切换信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括:该终端设备通过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RLC实体中的第一RLC实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非复制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RLC实体可以是多个,也就是说可以将一个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分在多个RLC实体进行传输,这里注意也就是说每个RLC实体传输的都是一个PDCP PDU的部分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RLC实体。
可选地,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某个RLC实体或某些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标识。或者也可以采用显性指示的方式指示某个RLC实体某些RLC实体可以用来传输非复制数据,哪些可以停止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切换信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括:在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复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切换信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括:在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一个RLC实体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复制数据的另外至少一个RLC实体;该终端设备通过该一个RLC实体和该至少一个RLC实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复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切换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半静态配置信息,该半静态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RB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该初始状态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切换信息,该切换信息用于指示切换与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通过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中的第一RLC实体,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非复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RLC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在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的情况下,该网络设备通过该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复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在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只对应一个RLC实体的情况下,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另外至少一个RLC实体;该网络设备通过该一个RLC实体和该至少一个RLC实体,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复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切换信息,包括:该网络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切换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RB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或信令无线承载SRB。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存储器、处理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存储器、处理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载波聚合场景下的复制数据传输的协议架构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数据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数据的网络设备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NR或未来的5G系统等。
特别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系统、低密度签名(Low Density Signature,LDS)系统等,当然SCMA系统和LDS系统在通信领域也可以被称为其他名称;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多载波传输系统,例如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通用频分复用(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GFDM)、滤波正交频分复用(Filtered-OFDM,F-OFDM)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1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和网络设备20。网络设备20用于为终端设备10提供通信服务并接入核心网,终端设备10通过搜索网络设备20发送的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等而接入网络,从而进行与网络的通信。图1中所示出的箭头可以表示通过终端设备10与网络设备20之间的蜂窝链路进行的上/下行传输。
在目前的NR研究中,已经同意PDCP可以支持数据复制功能,即利用PDCP的复制数据功能,从而使复制的数据对应到两个或者多个逻辑信道,并最终保证复制的多个相同PDCP PDU能够在不同物理层聚合载波上面传输,从而达到频率分集增益以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结合图2简单介绍如何将复制数据调度在不同的物理载波上。如图2所示,PDCP层具有分裂承载复制功能,将PDCP SDU1的数据进程复制封装成PDCPPDU1和PDCP PDU2,PDCP PDU1和PDCP PDU2具有相同的内容,即承载的数据payload和包头header都相同。分别把PDCP PDU1和PDCP PDU2分别映射到不同的RLC实体,RLC实体把PDCPPDU1和PDCP PDU2放到不同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上),对于MAC来讲,在获知哪些逻辑信道传输同一个PDCP PDU的复制数据之后,将这些复制数据通过不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在不同的载波上传输,例如,将逻辑信道1中承载的复制数据通过HARQ实体1在物理载波1上传输,将逻辑信道2中承载的复制数据通过HARQ实体2在物理载波2上传输。
在目前的研究中,如何实现对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配置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承载,现有并没有明确的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行PDCP数据复制功能是可以基于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来进行配置的,也就是说不同的RB可以配置支持PDCP复制数据传输,也可以不配置PDCP复制数据传输。
RB是基站为UE分配的一系列协议实体及配置的总称,包括PDCP协议实体、RLC协议实体以及MAC和PHY分配的一系列资源等。RB包括SRB和DRB,SRB是系统的信令消息实际传输的通道,DRB是用户数据实际传输的通道。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S110,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半静态配置信息,该半静态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RB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该初始状态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S120,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半静态配置信息,建立第一RB。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配置要建立的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业务对数据传输是否有可靠性要求来确定。在对数据传输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通知终端设备配置该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也就是说,终端设备要建立的某个RB最终是可以传输复制数据的,例如,建立的某个RB的PDCP实体与多个RLC实体关联起来。在对数据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网络设备也可以通知终端设备配置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也就是说,终端设备要建立的某个RB最终可以传输非复制数据,例如,可以将建立的某个RB的PDCP实体与多个RLC实体关联起来,在此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自行决定使用该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传输非复制数据,也可以是由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通过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传输非复制数据。另外,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将要建立的RB的PDCP实体与一个RLC实体关联起来,那么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使用这一个RLC实体传输非复制数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基于网络设备的配置建立承载,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应理解,上述半静态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网络设备通过半静态配置信息建立相应的承载,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某个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状态是固定的,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如果网络设备没有给终端设备进一步地指示,那么终端设备可能会一直以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该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传输数据。换句话说,如果网络设备配置给该终端设备某个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状态为关闭状态,那么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会一直通过该RB传输非复制数据,或者如果网络设备配置给该终端设备某个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状态为开启状态,那么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会一直通过该RB传输复制数据。
还应理解,上述也提到当传输复制数据时,某个RB对应的PDCP可以对应多个RLC实体,为了描述方面,下面部分举例以对应两个RLC实体为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信息,该切换信息用于指示切换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的状态;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切换信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具体地,网络设备在一定时间后可以根据当前信道质量等情况可以动态调整某个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的状态。例如,网络设备在一定时间后发现某个RB的传输质量不好,假设之前该RB配置的状态为关闭状态,那么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该RB可以切换为开启状态,换句话说,可以指示该RB使能该复制数据传输功能,即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RB传输复制数据。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或者网络设备在一定时间后发现某个RB的传输质量很好,假设之前配置的该RB对应的PDCP与两个RLC实体关联起来,那么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该RB可以切换为关闭状态,换句话说,可以指示该RB停止使用该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该两个RLC实体中的一个RLC实体传输非复制数据。
应理解,上述是以网络设备动态调整一个RB为例进行描述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动态调整多个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的状态。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直接指示某些RB是否使能复制数据传输功能。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以比特图的方式指示多个RB。网络设备可以和终端设备之间提前约定好用1个bit来表示某个RB是否使能复制数据传输功能。如“1”表示该RB使能复制数据传输功能,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RB进行复制数据的传输,“0”表示该RB停止使用复制数据传输功能,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RB进行非复制数据的传输。那么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一个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有一个bit单独用来指示该RB是否使能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网络设备还可以在指示信息中复用一个bit,也就是说该指示信息中原本就有该bit,是用来指示其他信息,但是可以同时指示该RB是否使能复制数据传输功能。同样地,如果网络设备需要显示指示多个RB是否使能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网络设备可以使用一个比特图,该比特图的位数表示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的RB的数量,该比特图中的每一位都用于指示其代表的RB是否使能复制数据传输功能。举例来说,通常无线通信中DRB的数量最多有8个,可以使用一个8位的比特图,可以提前将该8个DRB映射到该比特图中,也就是比特图中的每一位都代表了该8个DRB中的一个DRB,并且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提前都知道这种映射关系,那么当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比特图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这种映射关系,查看每一个bit上代表的DRB是否使能复制数据传输功能。
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RB的标识,该至少一个RB中每个RB的标识用于指示相应的RB使能该复制数据传输功能,或该每个RB的标识用于指示相应的RB停止使用该复制数据传输功能。
具体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提前约定好,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RB的标识表示该RB可以使用复制数据传输功能或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RB的标识表示该RB可以不使用复制数据传输功能。那么网络设备在确定了哪些RB可以使用复制数据传输功能或者哪些RB可以不使用复制数据传输功能之后,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这些RB的标识,那么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这些RB的标识之后,就根据约定好的规则知道哪些RB可以使用复制数据传输功能,哪些RB可以不使用复制数据传输功能,进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相应的RB发送复制数据或者非复制数据。
应理解,上述两种指示方式仅仅是示意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任何指示RB是否使能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方式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切换信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括:该终端设备通过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RLC实体中的第一RLC实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非复制数据。
具体地,如果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某个RB的状态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即指示某个RB停止使用复制数据传输功能,也就是说前一次终端设备使用该RB传输的是复制数据,那么与该RB对应的PDCP实体本身就对应两个RLC实体,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的指示之后,可以使用与该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RLC实体中的一个或多个RLC实体传输非复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RLC实体。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一定规则自行决定使用该多个RLC实体中的哪些RLC实体进行非复制数据的传输。网络设备也可以向终端设备下发指示,指示使用该多个RLC实体中的哪些RLC实体进行非复制数据的传输。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下发指示,指示该多个RLC实体中的哪些RLC实体不能进行非复制数据的传输,那么终端设备就可以使用该多个RLC实体中的其他RLC实体进行非复制数据的传输。终端设备还可以将该多个RLC实体中不用于传输非复制数据的RLC实体释放。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切换信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括:在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复制数据。
可选地,如果RB配置的默认状态是停止使用数据复制传输功能。可以理解为,该RB之前传输的一直都是非复制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可以给该RB配置的是一个PDCP对应多个RLC实体。也就是说网络可以给该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但是网络在之前根本就没有使用该多个RLC实体传输复制数据,而是传输的非复制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RB对应的PDCP对应的多个RLC实体中的一个RLC实体或者多个RLC实体传输非复制数据。那么当网络设备指示该RB使能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使用该多个RLC实体中的部分或全部RLC实体传输复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切换信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括:在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一个RLC实体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复制数据的另外至少一个RLC实体;该终端设备通过该一个RLC实体和该至少一个RLC实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复制数据。
具体地,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某个RLC实体或某些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标识。换句话说,网络设备可以提前约定好只要终端设备收到某些逻辑信道的标识,则可以表示与该逻辑信道的RLC实体是可以与某个RB的PDCP关联起来的。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提前约定好只要终端设备收到某些逻辑信道的标识,则可以表示与该逻辑信道之外的逻辑信道对应的RLC实体是可以与某个RLC实体关联起来的。
同样地,也可以显性指示某个逻辑信道对应的RLC实体是可以跟某个RB对应的PDCP关联起来。假设终端设备可以约定“1”表示逻辑信道0,“0”表示逻辑信道1,那么当终端设备接收到与某个RB相关的该指示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就可以知道可以将某个逻辑信道对应的RLC实体与该RB对应的PDCP实体关联起来。
应理解,上述是以“0”和“1”两个值为例进行描述的,每个比特位的具体取值还可以是一个集合里的值,应该不限于“0”和“1”,例如,可以分别用“0”-“2”分别代表逻辑信道0至逻辑信道2。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并且上述取值代表的含义也不受限制。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切换信息。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切换信息可以承载于MAC信令中,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承载于其他层的信令中,例如PHY信令、RLC层信令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200包括:
S21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半静态配置信息,该半静态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RB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该初始状态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通过网络配置PDCP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200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切换信息,该切换信息用于指示切换与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状态。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通过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中的第一RLC实体,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非复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RLC实体。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在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的情况下,该网络设备通过该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复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在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只对应一个RLC实体的情况下,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另外至少一个RLC实体;该网络设备通过该一个RLC实体和该至少一个RLC实体,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复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切换信息,包括:该网络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切换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RB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或信令无线承载SRB。
应理解,网络设备描述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及相关特性、功能等与终端设备的相关特性、功能相应。并且相关内容在上述方法100中已经作了详尽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5至图8,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装置,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特征适用于以下装置实施例。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3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300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3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半静态配置信息,该半静态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RB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该初始状态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建立单元320,用于根据该半静态配置信息,建立第一RB。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RB包括一个PDCP实体以及与该一个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第一RB包括一个PDCP实体以及与该一个PDCP实体对应的一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300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信息,该切换信息用于指示切换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的状态;发送单元,用于根据该切换信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该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RLC实体中的第一RLC实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非复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300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RLC实体。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的情况下,通过该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复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一个RLC实体的情况下,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复制数据的另外至少一个RLC实体;通过该一个RLC实体和该至少一个RLC实体,向该网络设备发送复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接收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切换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RB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或信令无线承载SRB。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3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3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方法中终端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该网络设备400包括:
确定单元410,用于确定半静态配置信息,该半静态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承载RB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该初始状态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第一发送单元42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半静态配置信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400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切换信息,该切换信息用于指示切换与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状态。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该网络设备400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中的第一RLC实体,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非复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400包括: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RLC实体。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网络设备400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的情况下,通过该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复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该网络设备400还包括: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与该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只对应一个RLC实体的情况下,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另外至少一个RLC实体;接收单元,用于通过该一个RLC实体和该至少一个RLC实体,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复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切换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RB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或信令无线承载SRB。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4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网络设备4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4方法中网络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500,该终端设备500可以是图5中的终端设备300,其能够用于执行与图3中方法100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内容。该终端设备500包括:输入接口510、输出接口520、处理器530以及存储器540,该输入接口510、输出接口520、处理器530和存储器540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540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或代码。该处理器53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40中的程序、指令或代码,以控制输入接口510接收信号、控制输出接口520发送信号以及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操作。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5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5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5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5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5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54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内容可以通过处理器5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内容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40,处理器530读取存储器5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内容。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300中的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二接收单元可以由图7中的输入接口510实现,终端设备300的发送单元可以由图7中的输出接口520实现。终端设备300中的建立单元可以由图7中的处理器530实现。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600,该网络设备600可以是图6中的网络设备400,其能够用于执行与图4中方法200对应的网络设备的内容。该网络设备600包括:输入接口610、输出接口620、处理器630以及存储器640,该输入接口610、输出接口620、处理器630和存储器640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640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或代码。该处理器63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640中的程序、指令或代码,以控制输入接口610接收信号、控制输出接口620发送信号以及完成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操作。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6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6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6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6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6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64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内容可以通过处理器6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内容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40,处理器630读取存储器6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内容。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400中的第一发送单元、第二发送单元以及第三发送单元可以由图8中的输出接口620实现,网络设备400中的接收单元可以由图8中的输入接口610实现。网络设备400中的确定单元可以由图8中的处理器630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该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无线承载RB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所述初始状态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RC信令,建立第一RB;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信息,所述切换信息用于指示切换与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的状态;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切换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中的第一RLC实体;
所述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切换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RLC实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非复制数据;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切换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B包括一个PDCP实体以及与所述一个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第一RB包括一个PDCP实体以及与所述一个PDCP实体对应的一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切换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复制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切换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一个RLC实体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复制数据的另外至少一个RLC实体;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一个RLC实体和所述至少一个RLC实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复制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B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或信令无线承载SRB。
7.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无线承载RB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所述初始状态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切换信息,所述切换信息用于指示切换与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状态;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中的第一RLC实体;
所述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RLC实体,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非复制数据;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切换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切换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复制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只对应一个RLC实体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另外至少一个RLC实体;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一个RLC实体和所述至少一个RLC实体,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复制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B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或信令无线承载SRB。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无线承载RB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所述初始状态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RRC信令,建立第一RB;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信息,所述切换信息用于指示切换与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的状态;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中的第一RLC实体;
所述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RLC实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非复制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切换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B包括一个PDCP实体以及与所述一个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第一RB包括一个PDCP实体以及与所述一个PDCP实体对应的一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复制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一个RLC实体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于传输复制数据的另外至少一个RLC实体;
通过所述一个RLC实体和所述至少一个RLC实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复制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B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或信令无线承载SRB。
1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无线承载RB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初始状态,所述初始状态包括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RRC信令;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切换信息,所述切换信息用于指示切换与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状态;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中的第一RLC实体;
所述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RLC实体,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非复制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切换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与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多个RLC实体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复制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与所述第一RB对应的PDCP实体只对应一个RLC实体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另外至少一个RLC实体;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一个RLC实体和所述至少一个RLC实体,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复制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B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或信令无线承载SRB。
CN201911329391.0A 2017-06-16 2017-06-16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1130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9391.0A CN111130719B (zh) 2017-06-16 2017-06-16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80090767.XA CN110622606A (zh) 2017-06-16 2017-06-16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CT/CN2017/088659 WO2018227555A1 (zh) 2017-06-16 2017-06-16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911329391.0A CN111130719B (zh) 2017-06-16 2017-06-16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0767.XA Division CN110622606A (zh) 2017-06-16 2017-06-16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0719A CN111130719A (zh) 2020-05-08
CN111130719B true CN111130719B (zh) 2021-03-05

Family

ID=646595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9391.0A Active CN111130719B (zh) 2017-06-16 2017-06-16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780090767.XA Pending CN110622606A (zh) 2017-06-16 2017-06-16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0767.XA Pending CN110622606A (zh) 2017-06-16 2017-06-16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2) US10834720B2 (zh)
EP (1) EP3621394A4 (zh)
JP (1) JP7035094B2 (zh)
KR (1) KR102420332B1 (zh)
CN (2) CN111130719B (zh)
AU (1) AU2017418642A1 (zh)
BR (1) BR112019025895A2 (zh)
CA (1) CA3066821A1 (zh)
IL (1) IL271243B2 (zh)
MX (1) MX2019015028A (zh)
PH (1) PH12019502798A1 (zh)
RU (1) RU2740161C1 (zh)
SG (1) SG11201912008VA (zh)
TW (1) TW201906443A (zh)
WO (1) WO2018227555A1 (zh)
ZA (1) ZA2019082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1201912008VA (en) * 2017-06-16 2020-01-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9019150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234261B2 (en) 2017-09-22 2022-01-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404633B (zh) * 2019-01-03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传输模式的方法及设备
EP3912300B1 (en) * 2019-01-18 2023-06-07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duplication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EP3918738B1 (en) * 2019-02-01 2022-07-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CN112291863A (zh) * 2019-07-23 2021-01-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链路复制的激活配置方法、激活配置装置、基站及终端
EP3860064A1 (en) * 2020-01-31 2021-08-04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for operating a first network device, first network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6344A (zh) * 2006-10-18 2008-04-2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恢复数据方式的选取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41812A1 (en) * 2003-08-29 2015-11-26 Ineoquest Technologies, Inc. Video quality monitoring
CN100387071C (zh) * 2004-06-30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空中接口实现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方法
JP5207637B2 (ja) * 2007-02-23 2013-06-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一以上のセカンダリ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で複数のバックアップを取得するバックアップ制御方法
US9386557B2 (en) * 2007-08-13 2016-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69522B (zh) * 2007-12-27 2017-03-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电接入网络
US9293773B2 (en) * 2008-04-08 2016-03-22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lectrolytes for wide operating temperature lithium-ion cells
US9225481B2 (en) * 2008-08-11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grants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74441A2 (en) * 2008-12-26 2010-07-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leasing radio bear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eiver
KR101669966B1 (ko) * 2009-05-11 2016-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복 데이터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155709A1 (zh) * 2012-04-20 201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配置方法、基站系统和用户终端
CN106332198B (zh) * 2012-05-18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设备及通讯系统
CN104113875B (zh) * 2013-04-19 2018-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5006896A1 (zh) * 2013-07-15 2015-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WO2015177846A1 (ja) * 2014-05-19 2015-11-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343672A (zh) * 2015-11-30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2730B (zh) * 2016-07-12 2019-11-1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517110B2 (en) * 2016-08-10 2019-12-24 Ofinno, Llc Cell configuration for V2X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8128565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121831B2 (en) * 2017-02-24 2021-09-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odes for packet duplication relating to carrier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102804B2 (en) * 2017-03-24 2021-08-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uplicated DCI transmission
CN113316219B (zh) * 2017-04-19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复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KR102625204B1 (ko) * 2017-04-24 2024-01-16 모토로라 모빌리티 엘엘씨 무선 베어러에 대한 pdcp pdu들의 복제
EP3626009B1 (en) * 2017-06-15 2024-0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s for multiple transmit receive point cooperation for reliable communication
EP3923499B1 (en) * 2017-06-15 2023-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cket duplication control
CN112616161B (zh) * 2017-06-15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SG11201912008VA (en) * 2017-06-16 2020-01-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6344A (zh) * 2006-10-18 2008-04-2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恢复数据方式的选取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271243B2 (en) 2024-02-01
JP7035094B2 (ja) 2022-03-14
IL271243B1 (en) 2023-10-01
CN110622606A (zh) 2019-12-27
IL271243A (en) 2020-01-30
JP2020529145A (ja) 2020-10-01
TW201906443A (zh) 2019-02-01
KR20200017412A (ko) 2020-02-18
KR102420332B1 (ko) 2022-07-13
RU2740161C1 (ru) 2021-01-12
US11323996B2 (en) 2022-05-03
US20200389877A1 (en) 2020-12-10
WO2018227555A1 (zh) 2018-12-20
PH12019502798A1 (en) 2020-09-28
CN111130719A (zh) 2020-05-08
US10834720B2 (en) 2020-11-10
MX2019015028A (es) 2020-02-26
EP3621394A4 (en) 2020-06-03
BR112019025895A2 (pt) 2020-06-30
ZA201908253B (en) 2020-10-28
AU2017418642A1 (en) 2020-01-16
US20200092870A1 (en) 2020-03-19
SG11201912008VA (en) 2020-01-30
EP3621394A1 (en) 2020-03-11
CA3066821A1 (en)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0719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031574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672302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262664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644489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278053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792312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710143B (zh)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rlf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19127289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