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6809A - 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6809A
CN111126809A CN201911283933.5A CN201911283933A CN111126809A CN 111126809 A CN111126809 A CN 111126809A CN 201911283933 A CN201911283933 A CN 201911283933A CN 111126809 A CN111126809 A CN 111126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duling
scheduled
sentry
duty
r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39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冉
陈钰龙
王莉丽
刘子琪
何雯
李智敏
游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12839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68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6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68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4Status monitoring or status determination for a person or group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和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步骤2,根据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和核检规则确定本次排班的排班规则,所述人员属性通过采集人员信息获取;步骤3,根据所述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排班规则和预设的待排班哨位输出本次排班的排班结果。采用前述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排班所需时间、提升排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警卫执勤排班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警卫执勤排班是部队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普遍采取传统的人工排哨的方式。警卫执勤排班具有人数多、班次密集、哨位类型多样化等特点,排班工作量大,人工方式效率较低。目前国内外关于排班问题的研究对象多为护士、柜员或航空机组人员,使用的排班算法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班次类型和排班规则与部队上哨执勤的规章制度存在较大差异,难以适用。
现有警卫执勤领域人工排班方法需依据哨位班次的具体要求,逐个比较待排班人员属性是否符合班次要求,排班结果可能会反复调整才能满足要求。因此具有耗时久、效率低等问题。
[1]潘祯,潘向忠.线性规划方法在护士值班安排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66—268.
[2]沈吟东,苏光辉.线带约束的护士排班模型和基于变换规则的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32(7):99一l11.
[3]程元军,罗利.基于排队论和整数规划的银行柜员弹性排班模型[J].管理学报,2010,7(10):1558-1565.
[4]赵正佳.航空公司机组排班计划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l,20(6):107一l1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警卫执勤排班方法需依据哨位班次的具体要求,通过人工逐个比较待排班人员属性是否符合班次要求,导致耗时久、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和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
步骤2,根据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和核检规则确定本次排班的排班规则,所述人员属性通过采集人员信息获取;
步骤3,根据所述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排班规则和预设的待排班哨位输出本次排班的排班结果。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人员属性包括:籍贯、入伍年度、性别、婚否、职务、政治面貌、年龄、兵龄、身高和体重;
所述核检规则包括:第一核检规则、第二核检规则、第三核检规则和第四核检规则;
所述第一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一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已排班人员的属性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一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不一致,逐次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其他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一预设属性的属性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已排班人员的属性值相同,则不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已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不同,则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
所述第一核检规则中,每班次第一位待排班人员默认进行排班;
所述第二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二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属性设定要求进行比较;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不满足属性设定要求,则不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满足要求,则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
所述第三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三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已排班人员的人数与预设人数要求进行比较;
若已排班人员的人数不满足预设人数要求,则继续进行当前班次的排班;
若已排班人员的人数满足预设人数要求,则结束当前班次的排班;
所述第四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四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当前班次所在时间段与预设排班时间段进行比较;
若当前班次所在时间段不是预设时间段的非空子集,则不进行排班;
若当前班次所在时间段是预设时间段的非空子集,则进行排班。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2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核检规则、第二核检规则、第三核检规则和第四核检规则确定本次排班的排班规则,所述排班规则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所述排班规则至少包含第一核检规则、第二核检规则、第三核检规则和第四核检规则中的任一核检规则。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按照所述排班周期和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确定排班表,所述排班表包括排班的开始日期、排班的结束日期、每天待排班哨位以及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
步骤3-2,按照所述预设的待排班哨位和排班规则,确定每个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所述预设的待排班哨位包括哨位数量和待排班哨位顺序;
步骤3-3,按照时间顺序从所述排班周期中选择排班的开始日期,执行步骤3-4;
步骤3-4,选择待排班哨位进行排班;
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与待排班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进行比较;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与待排班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相符,则进行排班;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与待排班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不符,则不进行排班,形成当前哨位排班结果;
依据所述当前哨位排班结果确定当前哨位已排班人次数是否等于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数;
若所述当前哨位已排班人次数等于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数,则执行步骤3-5;
若所述当前哨位已排班人次数不等于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数,则执行步骤3-6;
步骤3-5:依据所述当前哨位的排班结果计算确定当前已排班哨位数是否已等于待排班哨位数;
若所述当前已排班哨位数等于待排班哨位数,则执行步骤3-7;
若所述当前已排班哨位数不等于待排班哨位数,则执行所述步骤3-4;
步骤3-6:将当前排班哨位回退至上一哨位;若所述上一哨位存在,则执行所述步骤3-4,重新进行所述上一哨位的排班;若所述上一哨位不存在,则执行步骤3-8;
步骤3-7:确定当前排班日期是否为排班的结束日期,若是,则输出排班正确的状态信息,同时输出最终的排班结果;若否,则按照时间顺序从所述排班周期中选择下一排班日期,执行所述步骤3-4;
步骤3-8:将所述待排班日期减一,并确定前一待排班日期是否在排班周期内;若是,则执行所述步骤3-4,对所述前一待排班日期进行重新排班;若否,则输出排班错误的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排班周期为排班的开始日期到结束日期的时间,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为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与每个哨位每天每个班次需排班人数的乘积。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3-4中,还包括:同一待排班人员在同一岗哨时间段内不得重复安排值班。
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警卫执勤排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值班表预设模块,用于输入排班日期、待排班哨位、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及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确定待排班哨位数;
规则维护模块,用于输入和确定哨位排班规则;
值班排班模块,用于根据值班表预设模块中所确定的排班表及规则维护模块中确定的哨位排班要求进行排班,并形成排班结果。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规则维护模块包括:
属性规则编辑模块,用于根据人员属性编辑核检规则;
属性规则组合模块,用于组合所述核检规则,形成排班规则。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值班排班模块包括:
值班规则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值班表预设模块中确定的排班表及规则维护模块中确定的排班规则生成哨位排班规则;
排班人员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排班人员;
人员规则匹配模块,用于按哨位值班规则查找符合要求的待排班人员;
结果核查模块,用于核查每天每个哨位是否都已排班完成;
结果回滚模块,用于回滚排班数据;
结果输出模块,输出排班结果;
所述值班规则生成模块、排班人员获取模块、人员规则匹配模块、结果核查模块、结果输出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结果核查模块还与结果回滚模块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和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步骤2,根据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和核检规则确定本次排班的排班规则,所述人员属性通过采集人员信息获取;步骤3,根据所述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排班规则和预设的待排班哨位输出本次排班的排班结果。
现有技术中,需依据哨位班次的具体要求,通过人工逐个比较待排班人员属性是否符合班次要求,导致耗时久、效率低的问题。而采用前述方法或系统,能够通过结合警卫的人员属性自定义排班规则确定排班结果,在满足业务要求的同时达到了减少排班所需时间、提升排班效率的效果。通过根据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排班规则和预设的待排班哨位输出本次排班的排班结果,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大提升了针对警卫执勤排班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部分提供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部分提供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部分提供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系统中值班排班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其中,1-值班表预设模块,2-规则维护模块,21-属性规则编辑模块,22-属性规则组合模块,3-值班排班模块,31-值班规则生成模块,32-排班人员获取模块,33-人员规则匹配模块,34-结果核查模块,35-结果回滚模块,36-结果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和系统,应用于日常执勤排班以及重大活动期间的执勤排班。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和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
步骤2,根据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和核检规则确定本次排班的排班规则,所述人员属性通过采集人员信息获取;
步骤3,根据所述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排班规则和预设的待排班哨位输出本次排班的排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中,所述人员属性包括:籍贯、入伍年度、性别、婚否、职务、政治面貌、年龄、兵龄、身高和体重;
所述核检规则包括:第一核检规则、第二核检规则、第三核检规则和第四核检规则;
所述第一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一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已排班人员的属性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一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不一致,逐次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其他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一预设属性的属性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已排班人员的属性值相同,则不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已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不同,则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
所述第一核检规则中,每班次第一位待排班人员默认进行排班;
所述第二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二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属性设定要求进行比较;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不满足属性设定要求,则不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满足要求,则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
所述第三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三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已排班人员的人数与预设人数要求进行比较;
若已排班人员的人数不满足预设人数要求,则继续进行当前班次的排班;
若已排班人员的人数满足预设人数要求,则结束当前班次的排班;
所述第四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四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当前班次所在时间段与预设排班时间段进行比较;
若当前班次所在时间段不是预设时间段的非空子集,则不进行排班;
若当前班次所在时间段是预设时间段的非空子集,则进行排班。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中,所述步骤2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核检规则、第二核检规则、第三核检规则和第四核检规则确定本次排班的排班规则,所述排班规则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所述排班规则至少包含第一核检规则、第二核检规则、第三核检规则和第四核检规则中的任一核检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中,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按照所述排班周期和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确定排班表,所述排班表包括排班的开始日期、排班的结束日期、每天待排班哨位以及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
步骤3-2,按照所述预设的待排班哨位和排班规则,确定每个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所述预设的待排班哨位包括哨位数量和待排班哨位顺序;
步骤3-3,按照时间顺序从所述排班周期中选择排班的开始日期,执行步骤3-4;
步骤3-4,选择待排班哨位进行排班;
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与待排班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进行比较;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与待排班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相符,则进行排班;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与待排班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不符,则不进行排班,形成当前哨位排班结果;
依据所述当前哨位排班结果确定当前哨位已排班人次数是否等于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数;
若所述当前哨位已排班人次数等于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数,则执行步骤3-5;
若所述当前哨位已排班人次数不等于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数,则执行步骤3-6;
步骤3-5:依据所述当前哨位的排班结果计算确定当前已排班哨位数是否已等于待排班哨位数;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排班哨位数即每天待排班哨位的数量。
若所述当前已排班哨位数等于待排班哨位数,则执行步骤3-7;
若所述当前已排班哨位数不等于待排班哨位数,则执行所述步骤3-4;
步骤3-6:将当前排班哨位回退至上一哨位;若所述上一哨位存在,则执行所述步骤3-4,重新进行所述上一哨位的排班;若所述上一哨位不存在,则执行步骤3-8;
步骤3-7:确定当前排班日期是否为排班的结束日期,若是,则输出排班正确的状态信息,同时输出最终的排班结果;若否,则按照时间顺序从所述排班周期中选择下一排班日期,执行所述步骤3-4;
步骤3-8:将所述待排班日期减一,并确定前一待排班日期是否在排班周期内;若是,则执行所述步骤3-4,对所述前一待排班日期进行重新排班;若否,则输出排班错误的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中:
所述排班周期为排班的开始日期到结束日期的时间,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为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与每个哨位每天每个班次需排班人数的乘积。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中:
所述步骤3-4中,还包括:同一待排班人员在同一岗哨时间段内不得重复安排值班。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运行所需的代码包括:
首先确定值班表,包括排班周期及哨位值班人次数;
设定排班周期。
Figure BDA0002317503130000081
生成排班人员名单。从数据库中读取待排班人员信息,并写入内存。
sql=“select*from zbry”
zbrylist=ExcuteSql(sql)
if(zbrylist.size()==0){
提示无可排班人员
}
然后根据具体哨位工作要求,自定义哨位排班的规则。例如:为了让新兵尽快熟悉哨位值班工作,需要值班人员里有入伍一定时间的老兵,或者某些重大活动期间重要哨位的值班需要每班值班人员里有党员,或者对外展示形象需要对每班值班人员身高、体重等统一要求等。这些要求可以转化成排班规则并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组合。
Figure BDA0002317503130000082
Figure BDA0002317503130000091
Figure BDA0002317503130000101
Figure BDA0002317503130000111
Figure BDA0002317503130000121
基于以上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警卫执勤排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值班表预设模块1,用于输入排班日期、待排班哨位、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及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确定待排班哨位数;
规则维护模块2,用于输入和确定哨位排班规则;
值班排班模块3,用于根据值班表预设模块1中所确定的排班表及规则维护模块2中确定的哨位排班要求进行排班,并形成排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系统中,所述规则维护模块2包括:
属性规则编辑模块21,用于根据人员属性编辑核检规则;
属性规则组合模块22,用于组合所述核检规则,形成排班规则。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具体哨位的工作要求自定义组合编辑核检规则,形成排班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系统中,所述值班排班模块3包括:
值班规则生成模块31,用于根据值班表预设模块1中确定的排班表及规则维护模块2中确定的排班规则生成哨位排班规则;
排班人员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待排班人员;
人员规则匹配模块33,用于按哨位值班规则查找符合要求的待排班人员;
结果核查模块34,用于核查每天每个哨位是否都已排班完成;
结果回滚模块35,用于回滚排班数据;
结果输出模块36,输出排班结果;
所述值班规则生成模块31、排班人员获取模块32、人员规则匹配模块33、结果核查模块34、结果输出模块36依次连接,所述结果核查模块34还与结果回滚模块35连接。
具体的,假设某重大活动期间有三个哨位需要进行排班,所述重大活动开始于12月10日结束于12月19日,每个哨位每天排班班次数为3,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为6,要求值班人员政治过硬,业务熟练,同时不安排已婚人员值夜班,本实施例中,夜班即18:00-08:00的值班任务。
向系统导入待排班人员信息,输入排班周期起止时间为12.10-12.19,哨位一、哨位二、哨位四为待排班哨位,确定待排班哨位数为3,确定排班表如下:
Figure BDA0002317503130000131
输入核验规则一:班次人员政治面貌属性为党员的人数为2,核验规则二:班次人员入伍年度属性值应小于2018,核验规则三:班次人员婚否属性值为已婚,排班时间段限制为8点至18点。确定每个哨位排班规则为核验规则一、二、三的组合,系统开始自动排班。
系统首先执行步骤3-3从12.10开始排班;执行步骤3-4,选择第一个待排班哨位即哨位一开始排班,将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与哨位排班规则进行比较,并将符合排班规则的人员名单存放至内存中,假设本实施例中符合排班规则的人员数量为6人,已排班哨位数为1,比较哨位一已排班人次数是否等于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数6;哨位一已排班人次数满足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数,执行步骤3-5,判断已排班哨位数不等于待排班哨位数3;执行步骤3-4,选择哨位二进行排班…;哨位四排班完成,此时已排班哨位数3;执行步骤3-5,已排班哨位数等于待排班哨位数3,12.10排班完成;执行步骤3-7,判断当前未到排班结束日期;执行步骤3-3,从剩余未排班日期中按时间顺序选择12.11进行排班;…执行步骤3-7,判断已到排班结束日期,排班成功,输出排班结果。
假设12.12哨位四排班已排班人次数小于6,执行步骤3-6,回退至哨位二,对哨位二重新排班后,哨位四排班完成;…执行步骤3-7,判断已到排班周期结束日期,排班成功,输出排班结果。
假设回退至哨位二重新排班后,哨位二已排班人次数小于6,执行步骤3-6,继续回退至哨位一,哨位一重新排班后,已排班人次数小于6,当前已无哨位可回退,执行步骤3-8;…一直回退至12.9,排班日期不在排班周期内,系统输出排班错误状态信息。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和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步骤2,根据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和核检规则确定本次排班的排班规则,所述人员属性通过采集人员信息获取;步骤3,根据所述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排班规则和预设的待排班哨位输出本次排班的排班结果。
现有技术中,需依据哨位班次的具体要求,通过人工逐个比较待排班人员属性是否符合班次要求,导致耗时久、效率低的问题。而采用前述方法或系统,能够通过结合警卫的人员属性自定义排班规则确定排班结果,在满足业务要求的同时达到了减少排班所需时间、提升排班效率的效果。通过根据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排班规则和预设的待排班哨位输出本次排班的排班结果,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大提升了针对警卫执勤排班的效率。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和系统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9)

1.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和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
步骤2,根据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和核检规则确定本次排班的排班规则,所述人员属性通过采集人员信息获取;
步骤3,根据所述排班周期、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排班规则和预设的待排班哨位输出本次排班的排班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员属性包括:籍贯、入伍年度、性别、婚否、职务、政治面貌、年龄、兵龄、身高和体重;
所述核检规则包括:第一核检规则、第二核检规则、第三核检规则和第四核检规则;
所述第一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一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已排班人员的属性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一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不一致,逐次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其他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一预设属性的属性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已排班人员的属性值相同,则不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已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不同,则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
所述第一核检规则中,每班次第一位待排班人员默认进行排班;
所述第二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二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与当前班次中的属性设定要求进行比较;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不满足属性设定要求,则不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属性值满足要求,则对所述待排班人员进行排班;
所述第三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三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已排班人员的人数与预设人数要求进行比较;
若已排班人员的人数不满足预设人数要求,则继续进行当前班次的排班;
若已排班人员的人数满足预设人数要求,则结束当前班次的排班;
所述第四核检规则为:
若待排班人员的某一人员属性的属性值与第四预设属性的属性值一致,将当前班次所在时间段与预设排班时间段进行比较;
若当前班次所在时间段不是预设时间段的非空子集,则不进行排班;
若当前班次所在时间段是预设时间段的非空子集,则进行排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核检规则、第二核检规则、第三核检规则和第四核检规则确定本次排班的排班规则,所述排班规则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所述排班规则至少包含第一核检规则、第二核检规则、第三核检规则和第四核检规则中的任一核检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按照所述排班周期和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确定排班表,所述排班表包括排班的开始日期、排班的结束日期、每天待排班哨位以及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
步骤3-2,按照所述预设的待排班哨位和排班规则,确定每个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所述预设的待排班哨位包括哨位数量和待排班哨位顺序;
步骤3-3,按照时间顺序从所述排班周期中选择排班的开始日期,执行步骤3-4;
步骤3-4,选择待排班哨位进行排班;
将所述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与待排班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进行比较;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与待排班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相符,则进行排班;
若所述待排班人员的人员属性与待排班哨位的哨位排班规则不符,则不进行排班,形成当前哨位排班结果;
依据所述当前哨位排班结果确定当前哨位已排班人次数是否等于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数;
若所述当前哨位已排班人次数等于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数,则执行步骤3-5;
若所述当前哨位已排班人次数不等于每个哨位需排班人次数,则执行步骤3-6;
步骤3-5:依据所述当前哨位的排班结果计算确定当前已排班哨位数是否已等于待排班哨位数;
若所述当前已排班哨位数等于待排班哨位数,则执行步骤3-7;
若所述当前已排班哨位数不等于待排班哨位数,则执行所述步骤3-4;
步骤3-6:将当前排班哨位回退至上一哨位;若所述上一哨位存在,则执行所述步骤3-4,重新进行所述上一哨位的排班;若所述上一哨位不存在,则执行步骤3-8;
步骤3-7:确定当前排班日期是否为排班的结束日期,若是,则输出排班正确的状态信息,同时输出最终的排班结果;若否,则按照时间顺序从所述排班周期中选择下一排班日期,执行所述步骤3-4;
步骤3-8:将所述待排班日期减一,并确定前一待排班日期是否在排班周期内;若是,则执行所述步骤3-4,对所述前一待排班日期进行重新排班;若否,则输出排班错误的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班周期为排班的开始日期到结束日期的时间,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为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与每个哨位每天每个班次需排班人数的乘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4中,还包括:同一待排班人员在同一岗哨时间段内不得重复安排值班。
7.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警卫执勤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值班表预设模块(1),用于输入排班日期、待排班哨位、每个哨位每天值班班次数及每个哨位每天值班人次数,确定待排班哨位数;
规则维护模块(2),用于输入和确定哨位排班规则;
值班排班模块(3),用于根据值班表预设模块(1)中所确定的排班表及规则维护模块(2)中确定的哨位排班要求进行排班,并形成排班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维护模块(2)包括:
属性规则编辑模块(21),用于根据人员属性编辑核检规则;
属性规则组合模块(22),用于组合所述核检规则,形成排班规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警卫执勤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值班排班模块(3)包括:
值班规则生成模块(31),用于根据值班表预设模块(1)中确定的排班表及规则维护模块(2)中确定的排班规则生成哨位排班规则;
排班人员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待排班人员;
人员规则匹配模块(33),用于按哨位值班规则查找符合要求的待排班人员;
结果核查模块(34),用于核查每天每个哨位是否都已排班完成;
结果回滚模块(35),用于回滚排班数据;
结果输出模块(36),输出排班结果;
所述值班规则生成模块(31)、排班人员获取模块(32)、人员规则匹配模块(33)、结果核查模块(34)、结果输出模块(36)依次连接,所述结果核查模块(34)还与结果回滚模块(35)连接。
CN201911283933.5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11268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3933.5A CN111126809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3933.5A CN111126809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6809A true CN111126809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98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3933.5A Pending CN111126809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680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9879A (zh) * 2020-06-09 2020-09-08 上海迎盾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化安保人员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服务器
CN111639880A (zh) * 2020-06-09 2020-09-08 上海迎盾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排班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01900A (zh) * 2020-09-10 2020-12-18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表单获取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2257981A (zh) * 2020-09-23 2021-01-22 安徽中科新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动排班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9879A (zh) * 2020-06-09 2020-09-08 上海迎盾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化安保人员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服务器
CN111639880A (zh) * 2020-06-09 2020-09-08 上海迎盾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排班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39879B (zh) * 2020-06-09 2023-06-20 上海迎盾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化安保人员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服务器
CN112101900A (zh) * 2020-09-10 2020-12-18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表单获取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2257981A (zh) * 2020-09-23 2021-01-22 安徽中科新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动排班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6809A (zh) 一种警卫执勤排班方法及系统
Zhou The state of precarious work in China
US2012019150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eetings
CN1959724B (zh) 泛在计算环境中工作流上下文信息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06203773A (zh) 一种自动管理员工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297360A1 (en) Flight-price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1061679B (zh) 一种基于rete和drools规则的科技创新政策速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9598631B (zh) 基于社保政策的人力资源外包客户账单生成方法及生成系统
Won Withering away of the iron rice bowl? The reemployment project of post-socialist China
CN111738778B (zh) 用户画像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74714A (zh) 数据匹配方法及装置
Hesketh et al. Measuring the people fleet: general analysis, interventions and needs
CN106250501B (zh) 报表处理方法及报表系统
CN105894176A (zh) 基于延长连续工作时间的弹性服务制排班系统和方法
Goel et al. Benefits formulatio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 exploratory study through a social 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
Buhisi et al. Dynamic programming as a tool of decision supporting
Duffy Déjà vu all over agai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prospects for a nuclear power renaissance
Donnelly Japan's nuclear energy quest
CN102354317A (zh) 数据生成装置和方法
CN113297392B (zh)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数据服务方法
Yin et al. A research of readers' borrowing library books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Gelaye et al. The Effe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Ethiopian Economic Growth
Berztiss Dimensions of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JP5545085B2 (ja) 情報検索装置、情報検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68037A (ja) 業務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