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4328A - 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4328A
CN111124328A CN201811296374.7A CN201811296374A CN111124328A CN 111124328 A CN111124328 A CN 111124328A CN 201811296374 A CN201811296374 A CN 201811296374A CN 111124328 A CN111124328 A CN 111124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 state
terminal equipment
display mode
state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63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2963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43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4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432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其中,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包括:根据历史数据预先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实时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当检测到所述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使用状态;根据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和所述对应关系,调节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终端设备包括:数据存储单元、状态检测单元、模式切换单元以及判断处理单元。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具有使得终端设备可以自动的切换显示模式,提升使用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的优点。

Description

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多屏终端是同时拥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终端,相关技术中,多屏终端通常具有多个可切换的显示模式,以满足用户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不同的显示需求,例如传统单屏模式(只有一块显示屏幕开启显示)、大屏模式(多块显示屏幕合并在一起显示)、多屏模式(多块显示屏幕分别显示不同的内容)以及镜像模式(多块显示屏幕镜像同时显示,显示的内容完全相同)等。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多屏终端在进行显示模式的切换时,需要用户进行手动切换和选择,因此当用户初次使用多屏终端时,其可能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和切换显示模式,导致用户体验降低;同时,用户自主手动选择和切换显示模式也增加了用户的操作量,降低使用的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可以自动的切换显示模式,提升使用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历史数据预先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实时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当检测到所述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使用状态;判断所述对应关系中是否包含有所述第一使用状态;若是,则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显示模式、并调节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至所述第一显示模式;若否,则获取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相似度最高的第二使用状态,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所对应的第二显示模式、并调节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至所述第二显示模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根据历史数据获取的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状态检测单元,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相连,用于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并将检测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送至判断处理单元;模式切换单元,用于调节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判断处理单元,与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和所述模式切换单元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检测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并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在判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使用状态和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模式切换单元调节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预先根据历史数据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被使用时,实时检测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当检测到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使用状态,也就是终端设备发生变化后的使用状态,根据第一使用状态和对应关系,调节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终端设备在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根据当前所处的第一使用状态和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自动调节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从而在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可以自动调节显示模式,无需用户手动选取和切换,提升用户体验和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的程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中实时检测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的程序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中根据第一使用状态和对应关系,调节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的程序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模式切换方法。本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通过终端设备的历史数据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根据发生变化后的第一使用状态和对应关系,自动调节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通过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根据当前所处的第一使用状态和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自动调节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从而在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无需用户选取和手动调节显示模式,提升用户体验和使用的便捷性。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不构成限定。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预先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会与预先获取一些历史数据,这些历史数据中至少包含有终端设备的历史使用状态以及在不同的历史使用状态下的显示模式,将历史使用状态和历史使用状态下的显示模式相互关联并存储形成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历史数据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在其运行的过程中自身所产生的,也可以是从外部获取到的、其他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例如从服务器端下载获得。
进一步的,在历史数据中,同一种历史使用状态下可能出现多种显示模式,在本步骤中,对于一种历史使用状态,首先会获取其所对应的所有历史显示模式,然后从所有历史显示模式中挑选出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历史显示模式作为第一历史显示模式,将该历史使用状态和第一历史显示模式相互关联并存储形成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将所有历史使用状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历史显示模式作为第一历史显示模式仅为本步骤中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法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限定,在实际使用中,从所有历史使用状态中选择第一历史使用状态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还可以是选取所有历史显示模式中使用时间最近的历史显示模式作为第一历史显示模式,或者是选取所有历史显示模式中用户重新调节次数最少的历史显示模式作为第一历史显示模式等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选用,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表格形式,如表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矩阵形式等其他的存储形式,在此不进行穷举,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
使用状态 显示模式
A1 B1
A2 B2
表1
步骤S102:实时检测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当终端设备开始被使用时,会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作为初始使用状态,然后每间隔一段预设时长,会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使用状态作为目标使用状态,对比初始使用状态和目标使用状态,若初始使用状态和目标使用状态相同,则判定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未发生变化,并在预设时长后,再次获取目标使用状态与初始使用状态进行对比;若初始使用状态和目标使用状态不同,则判定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步骤中,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具体为,获取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终端设备是否被操作以及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模式中的一者或多者。将获取到的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终端设备是否被操作以及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模式中的一者或多者作为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四种仅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使用状态的举例说明,在实际使用中,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例如终端设备的电池电量、终端设备所处环境的亮度等因素均可以作为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在此不进行穷举。
此外,在本步骤中,预设时长为预先人为设定的一段时间长度,其决定终端设备对使用状态发生变化的反应速度和单位时长内的计算量。预设时长设定较短,则反应速度较快,但计算次数较多,计算量较大;预设时长设定较长,则计算次数较少,计算量较小,但反应速度较慢。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设定。
下面,对实时检测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102a:获取终端设备的初始使用状态。
其中,所谓初始使用状态,即终端设备开始使用时的使用状态,其中,终端设备开始使用时,实际为首次获取到的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的时刻。
步骤S102b:间隔预设时长后,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目标使用状态。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间隔预设时长后,指自首次获取到终端设备的初始使用状态开始,间隔预设时长后,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使用状态作为目标使用状态。
步骤S102c:判断初始使用状态和目标使用状态是否相同,若是,则执行步骤S102d,若否,则执行步骤S102e。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将初始使用状态和目标使用状态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终端设备的初始使用状态和目标使用状态是否相同。
步骤S102d:判定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未发生变化,并返回步骤S102a,再次获取目标使用状态。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当步骤S102c中判定初始使用状态和目标使用状态相同时,则说明在预设时长内,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未发生变化。返回步骤S102a,在预设时长后,再次获取新的目标使用状态。
步骤S102e:判定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将当前的目标使用状态作为新的初始使用状态并返回步骤S102a。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当步骤S102c中判定初始使用状态和目标使用状态不相同时,则说明在预设时长内,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将当前的目标使用状态作为新的初始使用状态并返回步骤S102a,在预设时长后,再次获取新的目标使用状态。将新的初始使用状态和新的目标使用状态进行对比,以实时检测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S103:当检测到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使用状态。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当步骤S102中检测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使用状态作为第一使用状态。其中终端设备当前的使用状态即为发生变化之后的使用状态。
同样的,在本步骤中,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至少包括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终端设备是否被操作以及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模式中的一者或多者。将获取到的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终端设备是否被操作以及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模式中的一者或多者作为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
步骤S104:根据第一使用状态和对应关系,调节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根据第一使用状态和对应关系,调节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4a:判断对应关系中是否包含第一使用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b,若否,则执行步骤S104d。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会将第一使用状态和对应关系中的所有使用状态进行一一对比,判断对应关系中的所有使用状态中是否包含第一使用状态。将第一使用状态和对应关系中的所有使用状态进行一一对比,即将第一使用状态中所包含的使用特征和对应关系中的所有使用状态的特征进行一一对比。其中第一使用状态的特征至少包括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所述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被操作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模式中的一者。当第一使用状态和对应关系中的某一使用状态的使用特征完全相同,即特征的种类、个数及内容完全一致时,判定对应关系中包含有第一使用状态。
步骤S104b:根据对应关系获取与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显示模式。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对应关系中包含有第一使用状态,获取对应关系中与第一使用状态相同的使用状态对应存储的显示模式作为第一显示模式。
步骤S104c:调节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至第一显示模式。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终端设备会根据第一显示模式对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进行调节,使得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与第一显示模式相同。
步骤S104d:获取对应关系中、与第一使用状态相似度最高的第二使用状态。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由于对应关系中不存在第一使用状态,则获取与第一使用状态相似度最高的第二使用状态。下面,对获取第二使用状态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以下仅为本实施方式中对获取第二使用状态的一种具体方法的应用举例,并不构成限定。
获取第一使用状态的特征数据形成第一特征数据集。其中,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终端设备是否被操作以及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模式中的一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步骤中,会获取第一使用状态的所有特征数据形成第一特征数据集,即第一特征数据集包含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使用状态时,第一特征数据所包含的所有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终端设备是否被操作以及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模式的内容。
获取对应关系中各个使用状态的特征数据形成多个第二特征数据集。获取第二特征数据集的方法与获取第一特征数据集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对应关系中的一个使用状态对应一个第二特征数据集。
将第一特征数据集与多个第二特征数据集进行一一对比,获取第一使用状态与对应关系中的各个使用状态的相似度,挑选出相似度最高的使用状态最为第二使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步骤中,获取第一使用状态与对应关系中的各个使用状态的相似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根据相同的特征的数量获取。下面,将提供一种具体的对比获取相似度的方法,可以理解的是,下述仅为一种具体实现方法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限定。具体包括:
获取各个特征数据的相似度权重。其中特征数据的相似度权重为预先根据实际情况认为设置的。例如,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的相似度权重为5、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的相似度权重为3、终端设备是否被操作的相似度权重为6、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模式的相似度权重为2。
获取各个第二特征数据集与第一特征数据集中相同的特征数据、及其对应的相似度权重,将获取的相似度权重的和作为各个第二特征数据集对应的使用状态与第一使用状态的相似度。例如,某个第二特征数据集与第一特征数据集中相同的特征数据为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和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则该第二特征数据集对应的使用状态与第一使用状态的相似度为、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的相似度权重5和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的相似度权重3的和,即相似度为8。
步骤S104e:根据对应关系获取与第二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二显示模式。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获取对应关系中与第二使用状态对应存储的显示模式作为第二显示模式。
步骤S104f:调节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至第二显示模式。
具体的,终端设备以第二显示模式为目标调节其显示模式至于第二显示模式相同。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400,如图4所示,包括:
数据存储单元401,用于存储预先根据历史数据获取的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状态检测单元402,与数据存储单元401相连,用于检测终端设备400的使用状态,并将检测到的终端设备400的使用状态发送至判断处理单元403;
判断处理单元403,与状态检测单元402和模式切换单元404相连,用于接收检测到的终端设备400的使用状态,并判断终端设备400的使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在判定终端设备400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根据终端设备400当前的使用状态和对应关系,控制模式切换单元404调节终端设备400的显示模式;
模式切换单元404,用于调节终端设备400的显示模式。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装置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400还包括特征获取单元405和显示单元406;其中,特征获取单405用于获取终端设备400的使用状态的特征数据,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终端设备400所显示的应用界面、终端设备400的放置姿态、终端设备400是否被操作以及终端设备400的屏幕显示模式中的一者;显示单元406用于终端设备400内容的显示,显示单元406与模式切换单元404相连。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历史数据预先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实时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当检测到所述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使用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和所述对应关系,调节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历史数据预先获取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历史使用状态、以及在不同的所述历史使用状态下的历史显示模式;
将所述历史使用状态和所述历史使用状态下的历史显示模式相互关联并存储形成所述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历史使用状态和所述历史使用状态下的历史显示模式相互关联并存储形成所述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将各种所述历史使用状态与其下所对应的历史显示模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第一历史显示模式相互关联并存储形成所述对应关系;
其中,一种历史使用状态对应一种第一历史显示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和所述对应关系,调节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对应关系中是否包含有所述第一使用状态;
若是,则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显示模式、并调节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至所述第一显示模式;
若否,则获取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相似度最高的第二使用状态,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所对应的第二显示模式、并调节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至所述第二显示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相似度最高的第二使用状态,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使用状态的特征数据形成第一特征数据集,其中,所述特征数据至少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所述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被操作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模式中的一者;
获取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各个使用状态的特征数据形成多个第二特征数据集,每个所述第二特征数据集对应所述对应关系中的一个使用状态;
将各个所述第二特征数据集分别与所述第一特征数据集对比,获取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与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各个使用状态的相似度、并筛选出相似度最高的使用状态作为所述第二使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个所述第二特征数据集分别与所述第一特征数据集对比,获取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与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各个使用状态的相似度,具体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特征数据的相似度权重;
获取各个所述第二特征数据集与所述第一特征数据集中相同的特征数据、及其对应的相似度权重,将获取的所述相似度权重的和作为各个所述第二特征数据集对应的使用状态与所述第一使用状态的相似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使用状态;
每间隔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目标使用状态;
判断所述初始使用状态和所述目标使用状态是否相同;
若是,则判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未发生变化;
若否,则判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使用状态,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时长开始时、所述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所述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被操作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模式中的一者或多者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初始使用状态。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根据历史数据获取的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和显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状态检测单元,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相连,用于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并将检测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送至判断处理单元;
模式切换单元,用于调节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
判断处理单元,与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和所述模式切换单元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检测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并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在判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使用状态和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模式切换单元调节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特征获取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特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的特征数据,所述特征数据至少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所显示的应用界面、所述终端设备的放置姿态、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被操作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模式中的一者;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内容的显示,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模式切换单元相连。
CN201811296374.7A 2018-11-01 2018-11-01 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Withdrawn CN1111243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6374.7A CN111124328A (zh) 2018-11-01 2018-11-01 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6374.7A CN111124328A (zh) 2018-11-01 2018-11-01 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4328A true CN111124328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9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6374.7A Withdrawn CN111124328A (zh) 2018-11-01 2018-11-01 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43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6749A (zh) * 2020-07-10 2020-10-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0862A (zh) * 2013-01-18 2013-05-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导航模式切换方法
CN103942021A (zh) * 2014-03-24 2014-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呈现方法,内容呈现方式的推送方法和智能终端
US20150149907A1 (en) * 2013-11-28 2015-05-28 Acer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107422834A (zh) * 2017-07-24 2017-12-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面屏终端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8255379A (zh) * 2018-02-28 2018-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双屏终端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0862A (zh) * 2013-01-18 2013-05-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导航模式切换方法
US20150149907A1 (en) * 2013-11-28 2015-05-28 Acer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103942021A (zh) * 2014-03-24 2014-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呈现方法,内容呈现方式的推送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7422834A (zh) * 2017-07-24 2017-12-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面屏终端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8255379A (zh) * 2018-02-28 2018-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双屏终端及服务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6749A (zh) * 2020-07-10 2020-10-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7969B2 (en) Objec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967824B2 (en) Mobile terminal managing method and system, mobile terminal
US9830252B2 (en)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software testing
US20060217140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hannel management, multi-channe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ethod, multi-channel terminal,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hannel setting, and computer product
CN108833222B (zh)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遥控器、终端、服务器及介质
CN109408732B (zh) 一种推荐菜谱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26424B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392305A (zh) 视频静态画面的检测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33178B (zh) 调整集群系统内的节点配置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7134273B (zh) 亮度补偿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117039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903856A (zh) 应用图标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终端
WO200603877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455018A (zh) 一种视频通话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396028B (zh) 一种视频通话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124328A (zh) 显示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US7415276B2 (en) Presence management server and system
CN106155536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079405A1 (en) Network connection module, computer program, an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thereof
JP6798035B2 (ja) 付加価値サービス実現方法、装置、及びクラウドサーバ
CN104346042A (zh) 显示区域设置方法和显示区域设置装置
CN106896747B (zh) 家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427660B (zh) 上传机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413325B (zh) 一种基于柔性屏的相机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3934490B (zh) 设备控制页面的打开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