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3767A - 一种防误送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误送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3767A
CN111123767A CN201911267374.9A CN201911267374A CN111123767A CN 111123767 A CN111123767 A CN 111123767A CN 201911267374 A CN201911267374 A CN 201911267374A CN 111123767 A CN111123767 A CN 111123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utput
input
data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73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建飞
苗志国
张认祥
刘伟
赵培珩
王路鹏
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Xingta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h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Xingta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h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Xingta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he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12673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37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3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3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包括输入模块、中央处理器、检索模块、总数据库、指令输出模块、第一寄存模块、历史记录模块、现需记录模块、实输记录模块、第二寄存模块、评估模块和网关模块,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指令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防误送电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送电系统需要确定配电变电站的容量和具体位置、整体配电网络结构、各个配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各个子系统电压水平与无功补偿措施,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可靠性校验等,但是现有送电系统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够完善,有时会导致一个地区需要送电,送电系统无法满足配电要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误送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误送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发明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电力是通过发电机工作从而产生的电能作为动力,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把第二次工业化革命推向高潮。电能的传输和变电、配电、用电整合在一起从而构成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输电可以把相距甚远的,长距离可达数千千米的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从而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和其他能源的传输相比,例如 输煤、输油等,输电的损耗相对较小、效益更高、而且灵活方便、易于调控、环境污染少;输电还能将不同地点的发电厂连接起来,实行峰谷调节。
现有的送电系统需要确定配电变电站的容量和具体位置、整体配电网络结构、各个配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各个子系统电压水平与无功补偿措施,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可靠性校验等,但是现有送电系统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够完善,有时会导致一个地区需要送电,送电系统无法满足配电要求,而另一个地区不需要大量的电,送电系统却可以有多余的电量,所以亟需一种防误送电系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误送电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送电系统需要确定配电变电站的容量和具体位置、整体配电网络结构、各个配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各个子系统电压水平与无功补偿措施,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可靠性校验等,但是现有送电系统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够完善,有时会导致一个地区需要送电,送电系统无法满足配电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包括输入模块、中央处理器、检索模块、总数据库、指令输出模块、第一寄存模块、历史记录模块、现需记录模块、实输记录模块、第二寄存模块、评估模块和网关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指令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检索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总数据库的输出端与网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检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历史记录模块、现需记录模块、实输记录模块和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均与第二电量统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关键词提取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第一寄存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历史记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现需记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实输记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中央处理器与第二寄存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评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评估模块的输出端与指令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还包括辅助处理器和供电模块,所述辅助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辅助处理器与数据收发器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辅助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和指示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指示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GPS定位数据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GPS定位数据器的输出端辅助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输出端均与数据记录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记录仪的输出端与辅助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收发器包括子辅助处理器,所述子辅助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整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整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发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发送器的输出端与天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天线的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数据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子辅助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记录仪包括打开电触点,所述打开电触点的输出端与关闭电触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关闭电触点的输出端与设置临界值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设置临界值的输出端与应急警报值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应急警报值的输出端与打开电触点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处理器与数据收发器之间实现对应线相的数据连接方式,所述辅助处理器内部对应的协议程式与数据收发器的协议形式对应,所述数据整理模块包括第一数据编录项、第二数据编录项和第三数据编录项。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判定冬夏模块、判定严寒模块和判定酷夏模块,所述应急警报值包括电流警报灯、电压警报灯和功率警报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误送电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误送电系统,通过在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指令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与检索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总数据库的输出端与网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网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检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历史记录模块、现需记录模块、实输记录模块和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均与第二电量统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关键词提取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与第一寄存模块实现双向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历史记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现需记录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解决了现有的送电系统需要确定配电变电站的容量和具体位置、整体配电网络结构、各个配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各个子系统电压水平与无功补偿措施,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可靠性校验等,但是现有送电系统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够完善,有时会导致一个地区需要送电,送电系统无法满足配电要求的问题。
(2)、该防误送电系统,通过在辅助处理器与数据收发器实现双向连接,辅助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和指示灯的输入端连接,显示器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指示灯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GPS定位数据器的输入端连接,GPS定位数据器的输出端辅助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输出端均与数据记录仪的输入端连接,数据记录仪的输出端与辅助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GPS定位数据器可以准确知道每一个蓄电位置和需要进行供电的地区,通过显示器可以显示不同地区供电、蓄电和现需电的布局,可以统一进行调控,既可以自动化调控,也可以进行人工操作,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原理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辅助系统原理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收发器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记录仪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整理模块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7为本发明应急警报值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中,1-输入模块、2-中央处理器、3-检索模块、4-总数据库、5-指令输出模块、9-第一寄存模块、10-历史记录模块、11-现需记录模块、12-实输记录模块、13-第二寄存模块、14-评估模块、15-第二电量统计模块、16-网关模块、17-辅助处理器、18-供电模块、19-数据收发器、20-显示器、21-指示灯、22-GPS定位数据器、23-电压表、24-电流表、25-数据记录仪、26-温度传感器、261-判定冬夏模块、262-判定严寒模块、263-判定酷夏模块、27-子辅助处理器、28-数据整理模块、281-第一数据编录项、282-第二数据编录项、283-第三数据编录项、29-数据发送器、30-天线、31-放大器、32-数据接收器、33-数据转换器、34-打开电触点、35-关闭电触点、36-设置临界值、37-应急警报值、371-电流警报灯、372-电压警报灯、373-功率警报灯。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包括输入模块1、中央处理器2、检索模块3、总数据库4、指令输出模块5、第一寄存模块9、历史记录模块10、现需记录模块11、实输记录模块12、第二寄存模块13、评估模块14和网关模块16,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2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指令输出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2与检索模块3实现双向连接,总数据库4的输出端与网关模块16的输入端连接,网关模块16的输出端与检索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历史记录模块10、现需记录模块11、实输记录模块12和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均与第二电量统计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解决了现有的送电系统需要确定配电变电站的容量和具体位置、整体配电网络结构、各个配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各个子系统电压水平与无功补偿措施,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可靠性校验等,但是现有送电系统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够完善,有时会导致一个地区需要送电,送电系统无法满足配电要求的问题。
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关键词提取模块7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2与第一寄存模块9实现双向连接。
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历史记录模块10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现需记录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
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实输记录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且中央处理器2与第二寄存模块13实现双向连接。
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评估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评估模块14的输出端与指令输出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
还包括辅助处理器17和供电模块18,辅助处理器17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1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辅助处理器17与数据收发器19实现双向连接,辅助处理器17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20和指示灯21的输入端连接,显示器20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18的输出端连接,供电模块18的输出端与指示灯21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模块18的输出端与GPS定位数据器22的输入端连接,GPS定位数据器22的输出端辅助处理器17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模块18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压表23和电流表24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表23和电流表24的输出端均与数据记录仪25的输入端连接,数据记录仪25的输出端与辅助处理器17的输入端连接,通过GPS定位数据器22可以准确知道每一个蓄电位置和需要进行供电的地区,通过显示器20可以显示不同地区供电、蓄电和现需电的布局,可以统一进行调控,既可以自动化调控,也可以进行人工操作,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辅助处理器17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26的输出端连接,数据收发器19包括子辅助处理器27,子辅助处理器27的输出端与数据整理模块28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整理模块28的输出端与数据发送器29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发送器29的输出端与天线30的输出端连接,天线30的输出端与放大器31的输入端连接,放大器31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器32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接收器32的输出端与数据转换器33的输入端连接,数据转换器33的输出端与子辅助处理器27的输入端连接。
数据记录仪25包括打开电触点34,打开电触点34的输出端与关闭电触点35的输入端连接,关闭电触点35的输出端与设置临界值36的输入端连接,设置临界值36的输出端与应急警报值37的输入端连接,应急警报值37的输出端与打开电触点34的输入端连接。
辅助处理器17与数据收发器19之间实现对应线相的数据连接方式,辅助处理器17内部对应的协议程式与数据收发器19的协议形式对应,数据整理模块28包括第一数据编录项281、第二数据编录项282和第三数据编录项283。
温度传感器26包括判定冬夏模块261、判定严寒模块262和判定酷夏模块263,应急警报值37包括电流警报灯371、电压警报灯372和功率警报灯373。
工作时,通过输入模块1将需要检索的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器2,中央处理器2通过检索模块3和网关模块16在总数据库4内进行检索,然后中央处理器2将检索结果发送至指令输出模块5,同时分类号提取模块6,将检索的分类号进行提取,发送至第一数据统计模块8进行统计此分类号的检索次数,同时关键词提取模块7将检索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发送至第一数据统计模块8进行统计此关键词的检索次数,然后第一数据统计模块8强统计的数据输送至第一寄存模块9,同时,历史记录模块10对此检索的发明专利进行记录,现需记录模块11对此检索的实用新型专利进行记录,实输记录模块12对此检索的外观专利进行记录,然后历史记录模块10、现需记录模块11和实输记录模块12将记录的信息输送至第二电量统计模块15对数量以及授权的数量进行统计,第二电量统计模块15将统计的结果输送至第二寄存模块13进行寄存,同时中央处理器2将此关键词检索的结果以及第一寄存模块9和第二寄存模块13寄存的信息发送至评估模块14,评估模块14根据数据出具一份评估结果,然后传输至指令输出模块5,进行评估的时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包括输入模块(1)、中央处理器(2)、检索模块(3)、总数据库(4)、指令输出模块(5)、第一寄存模块(9)、历史记录模块(10)、现需记录模块(11)、实输记录模块(12)、第二寄存模块(13)、评估模块(14)和网关模块(1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指令输出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2)与检索模块(3)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总数据库(4)的输出端与网关模块(1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关模块(16)的输出端与检索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历史记录模块(10)、现需记录模块(11)、实输记录模块(12)和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均与第二电量统计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关键词提取模块(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2)与第一寄存模块(9)实现双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历史记录模块(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现需记录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实输记录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且中央处理器(2)与第二寄存模块(13)实现双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评估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评估模块(14)的输出端与指令输出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处理器(17)和供电模块(18),所述辅助处理器(17)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1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辅助处理器(17)与数据收发器(19)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辅助处理器(17)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20)和指示灯(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器(20)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1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18)的输出端与指示灯(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18)的输出端与GPS定位数据器(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GPS定位数据器(22)的输出端辅助处理器(1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18)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压表(23)和电流表(2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表(23)和电流表(24)的输出端均与数据记录仪(2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记录仪(25)的输出端与辅助处理器(17)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处理器(17)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2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收发器(19)包括子辅助处理器(27),所述子辅助处理器(27)的输出端与数据整理模块(2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整理模块(28)的输出端与数据发送器(2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发送器(29)的输出端与天线(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天线(30)的输出端与放大器(3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31)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器(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接收器(32)的输出端与数据转换器(3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转换器(33)的输出端与子辅助处理器(27)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仪(25)包括打开电触点(34),所述打开电触点(34)的输出端与关闭电触点(3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关闭电触点(35)的输出端与设置临界值(3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设置临界值(36)的输出端与应急警报值(3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应急警报值(37)的输出端与打开电触点(34)的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处理器(17)与数据收发器(19)之间实现对应线相的数据连接方式,所述辅助处理器(17)内部对应的协议程式与数据收发器(19)的协议形式对应,所述数据整理模块(28)包括第一数据编录项(281)、第二数据编录项(282)和第三数据编录项(28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误送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6)包括判定冬夏模块(261)、判定严寒模块(262)和判定酷夏模块(263),所述应急警报值(37)包括电流警报灯(371)、电压警报灯(372)和功率警报灯(373)。
CN201911267374.9A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防误送电系统 Pending CN1111237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7374.9A CN111123767A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防误送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7374.9A CN111123767A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防误送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3767A true CN111123767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98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7374.9A Pending CN111123767A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防误送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37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7011A (zh) * 2020-08-03 2020-10-30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科技管理监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7011A (zh) * 2020-08-03 2020-10-30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科技管理监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3321B (zh) 一种台区户变关系区分系统、方法及台区高损监测方法
EP2634889A1 (en) Battery charge/swap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CN104518567B (zh) 一种用电设备状态在线跟踪方法
CN102870056A (zh) 智能网络
CN102254256A (zh) 输、配网一体化的综合性线损管理分析系统及其处理流程
CN100596331C (zh) 高压计量装置及其对高低压端电量计量对比的防窃电方法
CN103617447B (zh) 智能变电站的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
CN114362212A (zh) 一种多类型电网负荷资源数据处理与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7607811A (zh) 一种电能质量评估与在线预警的分析系统
CN116345698A (zh) 储能电站运维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938071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能源运行系统智能监测监控管理系统
CN108418302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电网平台
CN115526355A (zh) 一种用于共享车辆的智能监测管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552686B (zh) 一种电力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CN110544082A (zh) 商业预缴费云平台系统
CN115002166B (zh) 基于物联网的电池智能监控、租赁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0996970Y (zh) 能够对高压端、低压端电量进行计量对比的防窃电装置
CN111123767A (zh) 一种防误送电系统
CN116070162B (zh) 一种反窃电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0703100B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全生命周期远程监控系统
CN117092390A (zh) 电网窃电监测与定位方法
Hu et al.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inspection technolog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RFID
CN103855739B (zh)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比例配置系统及方法
CN115810266A (zh) 一种交通拥堵预测系统
CN115566796A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台区用户行为分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