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3755A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3755A
CN111123755A CN201811296371.3A CN201811296371A CN111123755A CN 111123755 A CN111123755 A CN 111123755A CN 201811296371 A CN201811296371 A CN 201811296371A CN 111123755 A CN111123755 A CN 111123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tage
heating
cooking appliance
water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63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3755B (zh
Inventor
陈舒
朱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B SA
Original Assignee
SEB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B SA filed Critical SEB SA
Priority to CN2018112963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3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3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3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3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3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3Oven, coo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加热单元,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排气通道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排气通道的开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是否进入焖饭或保温阶段;以及当判定进入焖饭阶段或保温阶段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闭所述排气通道至少设定时长。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减少热量散失,提高能效。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诸如IH电饭煲的烹饪器具都需要贴能效等级标识,其中一项比较关键的指标是热值效率,例如对于功率在1000-2000W的电饭煲,1级能效要求热值效率达到90%以上。能效的提高主要靠减少热量的散失,然而由于考虑到煮饭效果,在饭煲内温度降低时需要给饭煲加热。而当饭煲密封不好,散热加快时,为维持温度,加热会更频繁,导致能效降低。
目前的饭煲上一般都设置有排气通道,用于煮饭时排出饭煲内的多余蒸汽,但是在焖饭或保温阶段,此时蒸汽已经不多了,但是由于排气通道一直存在,所以会使散热加快,浪费热量,而为了维持温度,又会频繁加热,从而导致能效减低。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
煲体;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排气通道使外界与所述腔体空间连通;以及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用于控制所述排气通道的开闭,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排气通道;以及
升降部,所述升降部与所述密封部连接,并配置为能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升降部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密封部打开所述排气通道,当所述升降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密封部关闭所述排气通道;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配置为控制所述升降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当不需要排气时可以通过开关单元关闭排气通道,从而减少热量散失,降低了加热频率和加热时长,进而提高能效。此外,当不需要排气时关闭排气通道还可以减少外部细菌的进入。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部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密封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用于向所述密封部施加作用力,以当所述升降部处于第二状态时,使所述密封部向下运动以关闭所述排气通道。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得当所述升降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密封部可以迅速向下运动关闭所述排气通道。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包括电磁铁或继电器。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简单方便地实现对升降部的控制,使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便捷进行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加热单元,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排气通道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排气通道的开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进入焖饭或保温阶段;以及
当判定进入焖饭阶段或保温阶段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闭所述排气通道至少设定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当进入需要排气的在焖饭或保温阶段后则通过开关单元关闭排气通道至少设定时长,从而减少热量散失,降低了加热频率和加热时长,进而提高能效。此外,当不需要排气时关闭排气通道还可以减少外部细菌的进入。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时长大于等于焖饭时长和/或保温时长的1/2。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得热量散失较小,从而确保能效的提升。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当判定进入焖饭阶段或保温阶段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低于设定温度;以及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开始加热;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减少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减少能源消耗,并确保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处于合适的温度区间或温度值,提高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焖饭阶段和所述保温阶段具有不同的设定温度阈值。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得各阶段处于合理的温度区间,提高烹饪效果,并减少能源消耗。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是否进入焖饭或保温阶段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沸点;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沸点后,计算从开始烹饪到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所述设定沸点时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并根据从开始烹饪到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所述设定沸点时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确定沸腾维持时长;以及
进入沸腾维持阶段,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加热所述沸腾维持时长。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得沸腾维持时长与米水量相对应,从而既能保证烹饪效果,又能避免沸腾维持时长过长导致能源浪费以及烹饪效果降低。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达到所述沸腾维持时长;以及
当判定达到所述沸腾维持时长后确定进入焖饭阶段或保温阶段。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简单方便地判断沸腾维持阶段是否结束,以及是否进入焖饭阶段或保温阶段,从而适时关闭排气通道,提高能效。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沸点为85℃-95℃。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得烹饪器具适用于各种海拔地区,避免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发生溢锅问题。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沸点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以及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后,则进入吸水阶段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加热设定的吸水时长,并记录所述加热单元在吸水阶段的加热时长。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确保烹饪程序适时进入吸水阶段,以实现良好的吸水效果。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当进入吸水阶段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处于设定的吸水温度区间;以及
当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低于所述吸水温度区间的下限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当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低高于所述吸水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得吸水阶段时烹饪器具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吸水温度区间,从而提高吸水效果,并减少能源消耗。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当进入吸水阶段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达到所述设定的吸水时长;以及
当判定达到所述设定的吸水时长后,则进入吸水后升温阶段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并记录所述吸水后升温阶段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直到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沸点和/或所述吸水后升温阶段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达到设定的时长阈值。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适时结束吸水阶段,并进入吸水后升温阶段,从而提高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单元进行第一升温阶段的加热,并记录第一升温阶段所述单元的加热时长;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和/或所述第一升温阶段所述单元的加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以及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和/或所述第一升温阶段所述单元的加热时长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进行第二升温阶段的加热,并记录所述第二升温阶段所述单元的加热时长,直到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和/或所述第二升温阶段所述单元的加热时长达到第二设定时长。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快速地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并且可以避免加热时长过长,相对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在所述第一升温阶段、第二升温阶段、吸水阶段、吸水后升温阶段、沸腾维持阶段中采用不同的占空比。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得各种阶段都具备合适的加热功率,既能保证烹饪效果,又不会造成能源浪费,相对提高了能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且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及各个示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及各个示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打开和关闭蒸汽通道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及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详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显然,本发明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该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电加热器具。此外,烹饪器具除了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等其他功能。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打开和关闭蒸汽通道的示意性原理图;图3为图2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包括煲体110。煲体110可以呈大体圆角长方体形状、大体圆筒形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煲体110中具有容纳空间130,在容纳空间130中可以设置有大体圆筒形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的内锅(未示出)。内锅用于存放待烹饪的食物,诸如米、汤等。内锅的顶部具有顶部开口。使用者可以通过顶部开口将待烹饪的食物存放在内锅中,或者通过顶部开口将烹饪好的食物从内锅中取出。
煲体110中还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的内锅加热装置(未示出)。内锅加热装置可以在内锅的底部和/或侧部对内锅进行加热。内锅加热装置可以为电加热管,也可以为诸如电磁线圈的感应加热装置。
如图1所示,煲体110上设置有盖体120。盖体120的形状与煲体110的形状基本上对应。例如,盖体120可以呈圆角长方体形状。盖体120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10上,用于盖合煲体110的整个顶部或者至少煲体110的内锅。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120可以通过例如铰接的方式在最大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置在煲体110的上方。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盖体120与煲体110(具体地,与煲体110的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如图2所示,烹饪器具100的盖体120上设置与容纳空间130和外界连通的排气通道140,通过排气通道140可以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蒸汽从烹饪空间排出至外界空气中。排气通道140具有设置在盖体120内部,与烹饪空间连通的进气口141,和设置在盖体120外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出气口142。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盖体120上还设置有开关单元150,通过开关单元150可以控制排气通道140的打开和关闭,即通过开关单元150控制排气通道140的打开和关闭可以实现烹饪空间与外界的连通或不连通。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单元150包括密封部151、升降部152和控制部153。
密封部151用于密封所述排气通道140,密封部151的形状和大小满足当其位于进气口141上方时完全覆盖进气口141,从而关闭排气通道,切断烹饪空间与外界的连通。
升降部152与密封部151连接,并配置为能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升降部152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密封部151打开所述排气通道140,当所述升降部152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密封部151关闭所述排气通道。具体地,当所述升降部152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升降部152处于抬起状态,与所述升降部152连接的密封部151远离所述进气口141,从而打开所述排气通道140;当所述升降部152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升降部152处于下降状态,与所述升降部152连接的密封部151盖合在所述进气口141上,从而关闭所述排气通道140。示例性地,所述升降部152包括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密封部1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153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用于向所述密封部151施加作用力,以当所述升降部152处于第二状态时,使所述密封部151向下运动以关闭所述排气通道140。具体地,当所述升降部152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可以向所述密封部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因而当所述升降部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该向下的作用力可以推动连接件和密封部151向下运动,使得密封部151盖合在进气口141上,关闭排气通道。
控制部153配置为控制所述升降部15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通道140。示例性地,所述控制部153包括电磁铁或继电器。本实施例的开关单元150的原理为,当电磁器或继电器通电时,所述升降部152切换至第二状态(例如连接件与控制部153的连接点由使升降部152升起的连接点切换至使升降部152下降的连接点),此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密封部151以及升降部152向下运动,从而盖合进气口141,关闭排气通道,切断烹饪空间与外界的连通。而当电磁器或继电器断电时,所述升降部152切换至第一状态(例如连接件与控制部153的连接点由使升降部152下降的连接点切换至使升降部152升起的连接点),此时密封部151以及升降部152向上运动,弹性件被压缩,且密封部151远离进气口141,从而打开排气通道,使烹饪空间与外界连通。
应当理解,上述开关单元的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结构,例如开关单元可以通过切断和打开排气通道中的其它位置来实现排气通道的打开和关闭,而不必如图2所示,通过盖合和远离进气口来实现排气通道的打开和关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加热单元,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排气通道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排气通道的开闭,即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适用于类似于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即具有排气通道和控制排气通道开闭的开关单元,当然应当理解,该开关单元不限于图2所示的结构和原理。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判断是否进入焖饭或保温阶段。判断方法可以为判断前一阶段的设定时长是否已经达到。例如焖饭阶段的前一阶段为沸腾维持阶段,因此通过判断沸腾维持时间是否已经达到,便可以判断是否进入焖饭阶段,当达到沸腾维持时间时则进入焖饭阶段,反之则不进入焖饭阶段。类似的,保温阶段的前一阶段可以为焖饭阶段或沸腾维持阶段,因此通过判断焖饭时间是否已经达到或沸腾维持时间是否已经达到即可判断是否进入保温阶段。
如果判定没有进入焖饭阶段或保温阶段,则转至步骤S102,继续保持当前阶段,并接着执行步骤S101。
如果判定进入焖饭阶段或保温阶段后,则转至步骤S103,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闭所述排气通道至少设定时长。
示例性地,所述设定时长大于等于焖饭时长和/或保温时长的1/2。应当理解,在焖饭阶段或保温阶段,所述设定时长越长,烹饪器具的能效就越高,因此优选地,所述设定时长等于焖饭时长和/或保温时长。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当不需要排气时可以通过开关单元关闭排气通道,从而减少热量散失,降低了加热频率和加热时长,进而提高能效。此外,当不需要排气时关闭排气通道还可以减少外部细菌的进入。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详细流程图。图5所示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0,开始烹饪。根据用户选择或设定进入相应的烹饪程序,例如进入煮饭程序或煲汤煮粥程序。在本实施例中,以煮饭程序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201,进入第一升温阶段,控制加热单元以第一占空比进行加热,并记录第一升温阶段中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t1。
具体地,在第一升温阶段,控制加热单元以第一占空比进行加热,第一占空比使得加热功率较大,以便可以快速升温。示例性地,第一占空比为28/30。加热时长的记录可以通过烹饪器具的计时器实现。本文中的加热时长均指的是加热单元的实际加热时间。
步骤S202,判断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和/或第一升温阶段中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t1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
如果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和/或第一升温阶段中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t1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则进入步骤S203,反之则继续执行步骤S201-S202。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满足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和第一升温阶段中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t1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其中一个条件即进入步骤S203。也即,在第一升温阶段目的是使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但是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不能超过设定的最大时长。
还需要说明的是,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指的是烹饪器具内部的温度,例如可以使烹饪器具的内锅内的温度。示例性地,该温度可以使盖体底部和内锅底部温度的均值。
示例性地,设定温度为50℃±5℃,第一设定时长为15分钟。
步骤S203,进入第二升温阶段,控制加热单元以第二占空比进行加热,并记录第二升温阶段中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t2。
具体地,在第二升温阶段,控制加热单元以第二占空比进行加热,第二占空比小于第一占空比,使升温速度稍微减缓,避免超过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示例性地,第二占空比为26/30。
步骤S204,判断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和/或第二升温阶段中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t2是否达到第二设定时长。
如果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和/或第二升温阶段中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t2达到第二设定时长,则进入步骤S205,反之则继续执行步骤S203-S204。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满足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和第二升温阶段中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t2达到第二设定时长其中一个条件即进入步骤S205。也即,在第二升温阶段目的是使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但是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不能超过设定的最大时长。
示例性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为70℃±5℃,第二设定时长为15分钟。
步骤S205,进入吸水阶段,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以第三占空比加热设定的吸水时长,并记录所述加热单元在吸水阶段的加热时长t3。
具体地,在吸水阶段,控制加热单元以第三占空比进行加热,以将烹饪器具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温度区间。由于仅需将烹饪器具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温度区间,因此第三占空比小于第一和第二占空比,示例性地,第三占空比为10/30。
进一步地,在吸水阶段,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处于设定的吸水温度区间;以及
当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低于所述吸水温度区间的下限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当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低高于所述吸水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示例性地,所述设定的吸水温度区间50℃-75℃。即,当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低于50℃时,则控制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反之当当烹饪器具内的温度高于75℃时,则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示例性地,设定的吸水时长由烹饪程序根据米种进行设定。示例性地,设定的吸水时长为5-20分钟。
步骤S206,判断是否达到所述设定的吸水时长。
如果是,则表示吸水阶段结束,进入步骤S207,反之则继续执行步骤S205-S206。
步骤S207,进入吸水后升温阶段,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以第四占空比进行加热,并记录所述吸水后升温阶段中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t4。
具体地,在吸水后升温阶段,控制加热单元以第四占空比进行加热,第四占空比为较大的占空比,以便完成吸水后快速升温至设定的沸点。示例性地,第四占空比为28/30。
步骤S208,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沸点和/或所述吸水后升温阶段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是否达到设定的时长阈值。
如果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沸点和/或吸水后升温阶段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t4达到设定的时长阈值,则进入步骤S209,反之则继续执行步骤S207-S208。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满足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沸点和吸水后升温阶段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t4达到设定的时长阈值其中一个条件即进入步骤S209。也即,在吸水后升温阶段目的是使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快速达到设定的沸点,但是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不能超过设定的最大时长。
示例性地,设定的沸点为85℃-95℃,设定的时长阈值为15分钟。
由于设定的沸点为85℃-95℃,因而可以使得烹饪器具适用于各种海拔高度的地区,避免在高海拔地区发生溢锅问题。
步骤S209,计算从开始烹饪到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所述设定沸点时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并根据从开始烹饪到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所述设定沸点时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确定沸腾维持时长。
当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沸点后,则表示可以进入沸腾维持阶段,在沸腾维持阶段,我们需要确定用户煮饭量多量少,米水多还是少,来确定沸腾维持的时长。在没有称重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确定之前阶段(第一升温阶段至吸水后升温阶段)的实际加热时长T来大致确定烹饪器具内的米水的量。T=t1+t2+t3+t4。在2杯米,2杯水的情况下,将水从室温加热到沸点T值会明显小于10杯米,10杯水的情况。根据T值,对应出沸腾维持的时间T,目前T值在3分钟~15分钟内。应当理解T值是不定的,米量越多,T值越大。
步骤S210,进入沸腾维持阶段,控制所述加热单元以第五占空比加热所述沸腾维持时长。
具体地,在沸腾维持阶段,控制加热单元以第五占空比进行加热,第五占空比为较小的占空比,只要可以维持烹饪器具的温度处于设定沸点即可。示例性地,第五占空比为15/30。
步骤S211,判断是否达到所述沸腾维持时长。如果是,则表示沸腾维持阶段结束,进入步骤S212,反之则继续进行步骤S210。
步骤S212,进入焖饭阶段,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闭所述排气通道至少设定时长。
由于焖饭阶段没有多余的蒸汽需要排除,因此通过关闭排气通道来减少热量损失,降低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间和加热频率,提高烹饪器具的能效。
进一步地,在焖饭阶段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低于设定温度阈值;以及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开始加热;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示例性地,所述设定温度阈值为100℃-105℃。
示例性地,所述设定时长大于等于焖饭时间的1/2,例如当焖饭时间设定为20分钟时,则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闭所述排气通道至少10分钟。
步骤S213,判断是否达到焖饭时长。如果达到,则进入步骤S214,反之则继续执行步骤S212-S213。
步骤S214,进入保温阶段,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闭所述排气通道至少设定时长。
由于保温阶段没有多余的蒸汽需要排除,因此通过关闭排气通道来减少热量损失,降低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间和加热频率,提高烹饪器具的能效。
进一步地,在保温阶段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低于设定温度阈值;以及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开始加热;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示例性地,所述设定温度阈值为60℃-80℃。
步骤S215,判断是否达到保温时长。如果达到则进入步骤S216,结束烹饪,反之则继续执行步骤S214-S215。
应当理解,上述控制方法仅是示例性地,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可以不包括上述步骤中一个或多个步骤,也可以包括其它图5中未示出的步骤。例如在一煮粥或煲汤程序中,该控制方法可以仅包括保温阶段而不包括焖饭阶段。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且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图4或图5所示方法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前述图4或图5所示的方法。例如,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发明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品分析设备中的一些模块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排气通道使外界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以及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用于控制所述排气通道的开闭,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排气通道;以及
升降部,所述升降部与所述密封部连接,并配置为能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所述升降部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密封部打开所述排气通道,当所述升降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密封部关闭所述排气通道;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配置为控制所述升降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密封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用于向所述密封部施加作用力,以当所述升降部处于第二状态时,使所述密封部向下运动以关闭所述排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电磁铁或继电器。
4.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加热单元,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排气通道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排气通道的开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进入焖饭或保温阶段;以及
当判定进入焖饭阶段或保温阶段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闭所述排气通道至少设定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时长大于等于焖饭时长和/或保温时长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定进入焖饭阶段或保温阶段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低于设定温度阈值;以及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开始加热;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焖饭阶段和所述保温阶段具有不同的设定温度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是否进入焖饭或保温阶段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沸点;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沸点后,计算从开始烹饪到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所述设定沸点时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并根据从开始烹饪到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所述设定沸点时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确定沸腾维持时长;以及
进入沸腾维持阶段,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加热所述沸腾维持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达到所述沸腾维持时长;以及
当判定达到所述沸腾维持时长后确定进入焖饭阶段或保温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沸点为85℃-95℃。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沸点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以及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后,则进入吸水阶段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加热设定的吸水时长,并记录所述加热单元在吸水阶段的加热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入吸水阶段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处于设定的吸水温度区间;以及
当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低于所述吸水温度区间的下限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当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低高于所述吸水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加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入吸水阶段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达到所述设定的吸水时长;以及
当判定达到所述设定的吸水时长后,则进入吸水后升温阶段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并记录所述吸水后升温阶段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直到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沸点和/或所述吸水后升温阶段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时长达到设定的时长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单元进行第一升温阶段的加热,并记录第一升温阶段所述单元的加热时长;
判断所述烹饪器具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和/或所述第一升温阶段所述单元的加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设定时长;以及
当判定所述烹饪器具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和/或所述第一升温阶段所述单元的加热时长达到第一设定时长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进行第二升温阶段的加热,并记录所述第二升温阶段所述单元的加热时长,直到判定所述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吸水温度阈值和/或所述第二升温阶段所述单元的加热时长达到第二设定时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在所述第一升温阶段、第二升温阶段、吸水阶段、吸水后升温阶段、沸腾维持阶段中采用不同的占空比。
16.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且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4至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4至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296371.3A 2018-11-01 2018-11-01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23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6371.3A CN111123755B (zh) 2018-11-01 2018-11-01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6371.3A CN111123755B (zh) 2018-11-01 2018-11-01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3755A true CN111123755A (zh) 2020-05-08
CN111123755B CN11112375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0494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6371.3A Active CN111123755B (zh) 2018-11-01 2018-11-01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3755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57531A (ja) * 1988-12-12 1990-06-18 Rinnai Corp 焼成器
JP2003245203A (ja) * 2002-02-27 2003-09-02 Zojirushi Corp 加熱機器
CN205018864U (zh) * 2015-09-25 2016-02-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
CN106551630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烹饪器具的焖烧控制方法
WO2017092063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压力锅的锅盖及压力锅
CN106805755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压力锅的锅盖和具有其的压力锅
CN106805754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压力锅的锅盖和具有其的压力锅
JP2017164414A (ja) * 2016-03-18 2017-09-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107544327A (zh) * 2017-09-04 2018-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烹饪环境识别方法及装置
TWI612316B (zh) * 2017-05-22 2018-01-21 京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高低溫切換測試模組
CN107752721A (zh) * 2017-07-18 2018-03-0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7752720A (zh) * 2017-07-14 2018-03-0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食物保鲜的方法、烹饪器具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912959A (zh) * 2016-10-08 2018-04-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57531A (ja) * 1988-12-12 1990-06-18 Rinnai Corp 焼成器
JP2003245203A (ja) * 2002-02-27 2003-09-02 Zojirushi Corp 加熱機器
CN205018864U (zh) * 2015-09-25 2016-02-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
CN106551630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烹饪器具的焖烧控制方法
CN106805754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压力锅的锅盖和具有其的压力锅
CN106805755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压力锅的锅盖和具有其的压力锅
WO2017092063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压力锅的锅盖及压力锅
JP2017164414A (ja) * 2016-03-18 2017-09-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107912959A (zh) * 2016-10-08 2018-04-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TWI612316B (zh) * 2017-05-22 2018-01-21 京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高低溫切換測試模組
CN107752720A (zh) * 2017-07-14 2018-03-0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食物保鲜的方法、烹饪器具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752721A (zh) * 2017-07-18 2018-03-0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7544327A (zh) * 2017-09-04 2018-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烹饪环境识别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3755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06701B1 (en) Air-based fryer
CN105706526B (zh) 加热烹调器
CN107752722B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11381503A (zh) 一种烹饪方法及烹饪器具
CN209610827U (zh) 多功能压力锅
CN110200472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煮饭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10101304A (zh) 具有中途加料装置的电压力锅及控制方法
CN206729730U (zh) 烹饪器具
CN2520135Y (zh) 多用途油炸机
CN111123755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1001620Y (zh) 一种家用蒸箱
CN204654573U (zh) 新型电饭煲
CN215457388U (zh) 一种实现多功能的电烤箱
CN106073484A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美食机
CN210204428U (zh) 一种炒菜增压锅以及智能炒菜机
CN208491826U (zh) 一种具有干果制备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04862582U (zh)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电煮炉
CN208709587U (zh) 一种炭焖烤炉
JPS6226032Y2 (zh)
CN215738396U (zh) 用于烹饪的装置
CN214548972U (zh) 一种两用烹饪锅
CN111053435A (zh) 一种炒菜增压锅以及智能炒菜机
CN217524770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738476U (zh) 用于烹饪的装置
CN220069455U (zh) 一种智能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