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2323A - 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2323A
CN111122323A CN201911404113.7A CN201911404113A CN111122323A CN 111122323 A CN111122323 A CN 111122323A CN 201911404113 A CN201911404113 A CN 201911404113A CN 111122323 A CN111122323 A CN 111122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anchor rod
dynamic
rock mass
r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41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2323B (zh
Inventor
王朋飞
刘佳男
郝晨良
刘镇书
陈可夯
张建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14041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2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2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2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2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2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6Crack, flaws, fracture or rupture
    • G01N2203/0067Fracture or rup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5Geometry of the test
    • G01N2203/0256Triaxial, i.e. the forces being applied along three normal axes of the specime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41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using optical, X-ray, ultraviolet, infrared or similar detectors
    • G01N2203/0647Image analys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试验装置由加载装置、监测装置、以及试验材料加工装置三部分组成;所述加载装置为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监测装置包括声发射检测系统、智能低电阻测试仪、非金属超声波仪、动静态声发射一体机、高速摄相机、应变片、聚乙烯绝缘板、导电铜片、声发射探头、导线、数据处理器、计算机。本试验装置及方法利用了材料的透明特性,使得锚杆对围岩的受动静载作用下的阻裂机理更直观地反映出来,改善了通过声发射或CT扫描等监测设备在信息转换过程中的失真问题,对岩体受动静载荷作用下的裂隙发育状况及锚杆阻裂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透明岩体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巷道锚杆支护试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矿产资源开采、隧道建设等工程活动均需要开掘巷道,并对巷道进行可靠支护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工程质量。对于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来说,锚杆支护仍是最经济且最有效的支护手段之一。据统计,国有大中型煤矿的煤巷锚杆支护率达到60%,有些矿区超过90%,甚至达到100%。因此锚杆支护理论及相关技术仍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然而对于锚杆支护的研究目前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理论分析方法与数值模拟实验一方面由于模型简化常常导致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另一方面理论分析方法与数值模拟实验仅能对静态加载下的围岩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对动载扰动情况束手无策,而常规的相似模拟实验与现场实测手段均无法观察到围岩的内部裂隙变化。这些因素均限制了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透明岩体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本试验装置及方法利用了材料的透明特性,使得锚杆对围岩的受动静载作用下的阻裂机理更直观地反映出来,改善了通过声发射或CT扫描等监测设备在信息转换过程中的失真问题,对岩体受动静载荷作用下的裂隙发育状况及锚杆阻裂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透明岩体材料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由加载装置、监测装置、以及试验材料加工装置三部分组成;所述加载装置为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监测装置包括DS5-8B声发射检测系统、ZC2515智能低电阻测试仪、NM-4A型非金属超声波仪、CM-2B TCP型静态电阻应变仪、高速摄相机、应变片、聚乙烯绝缘板、导电铜片、声发射探头、导线、数据处理器、计算机;
透明岩体模型位于压力机的上、下压板之间,在压力机的下压板上方垫上聚乙烯绝缘板,将透明岩体模型上、下端面贴好导电铜片,并放置到聚乙烯绝缘板上,在透明岩体模型上方设置同样的聚乙烯绝缘板;在透明岩体模型的前端面和右端面中央分别贴上应变片;ZC2515智能低电阻测试仪、非金属超声波仪、DS5-8B动静态声发射一体机、高速摄像机等监测装置放置在压力机前方,通过导线将应变片与应变数据采集仪、导电铜片与低电阻测试仪进行连接,将声发射和超声波的传感器与透明岩体模型耦合连接,然后与数据处理器及计算机相连接。
所述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能够提供最大100MPa的压力并且能够实现随某一波形变化的动态加载过程;
所述长方形模具为钢制模具,内部尺寸为 100mm×100mm×200mm;
采用基于透明岩体的锚杆对围岩阻裂机理试验装置进行锚杆对透明岩体阻裂机理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透明岩体模型加工完成后,将透明岩体试样上下端面贴好导电铜片,并放置到聚乙烯绝缘板上,并在透明岩体模型上方放置同样的聚乙烯绝缘板;然后将其放置在加载台上,在透明岩体试样的前端面和右端面中央分别贴上应变片;ZC2515智能低电阻测试仪、非金属超声波仪、DS5-8B动静态声发射一体机、高速摄像机等监测装置放置在压力机前方,通过导线将应变片与应变数据采集仪、导电铜片与低电阻测试仪进行连接,将声发射和超声波的传感器与透明岩体模型耦合连接,并最终都与数据处理器及计算机相连接;采用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对透明岩体模型进行试验,并通过监测装置记录数据。
上述试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包括透明岩体所需材料、微型锚杆、垫片、树脂药卷、小型应力环若干以及打锚杆用的小型手电钻;
第二步,配置透明岩体材料:根据岩石力学试验得到的强度参数和相似理论,按照相似比计算相似模拟材料,所述制作透明岩体所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液体石蜡、正十三烷溶液及硅粉;用天平将液体石蜡、正十三烷溶液及硅粉,得出满足相似比折算出来的强度的透明岩体材料;
第三步,微型锚杆选型:根据各类材料的强度参数和相似理论确定微型锚杆选用木条,垫片选用内圆外方的铝制小垫片;
第四步,试件浇筑成型:将配比好的透明岩体原料倒入搅拌桶中充分搅拌 2 分钟,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之后将长方体模具放置于振动台上,将料浆分三次倒入长方体模具中,振动 2 分钟后,便完成了试件的浇筑成型;
第五步,脱模风干与打磨:24 小时后,料浆固结完全,并具有符合强度相似比的力学强度,拆去模具,置于通风处,定期养护,自然风干;风干后用磨石机将试件上下两端面磨平,要求试件两端面不平行度不得大于 0.01mm ,试件上下端面垂直于其四个侧面,最大偏差应不大于 0.25°,试件四个侧面应光滑而平整,相邻侧面两两相互垂直;按上述步骤制作长方体透明岩体模型 2 个,编为对照组1;
第六步,试件预压裂:将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加载速度设置为0.2mm/min ,在对照组1的两个试件风干脱模并打磨后进行单轴压缩直至试件压裂破坏;利用高速摄像机分析压缩过程中试件内裂隙的分布及扩展状况;
第七步,制作预制裂隙试件:根据第四步所述的试件浇筑成型过程以及第六步得到的裂隙数量及分布状况,在每次料浆倒入模具时埋入与上述裂隙数量相同的碎纸片,且碎纸片形状与裂隙形状相同,以达到模拟岩体原生裂隙的目的;
第八步,锚固:料浆在模具中凝固半小时后,将开始硬化的料浆沿模具表面刮平,选用木条模拟锚杆,分别用二、三、四、五根木条分单双排插入试验组1~试验组8中,模拟锚杆支护透明岩体模型,外露段垫上小垫片,拧紧螺母以模拟托盘并施加预紧力。
第九步,静载作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将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加载速度设置为 0.2mm/min ,在试验组1至试验组4的试件的前端面和右端面中央贴好应变片后依次放置在压力机上的聚乙烯绝缘板上,并在试件上端面放置相同的聚乙烯绝缘板,进行单轴压缩实验。试件加载至完全破坏后,利用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得到试件全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冲击能量指数、弹性能量指数、裂隙扩展过程试验结果数据;
第十步,动载扰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利用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对试验组5至试验组8的透明岩体模型进行动态扰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将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加载速度设置为 0.01mm/s,加载到试件单轴强度的75%~80%,使试件能保持高应力状态,再控制试验机以正弦脉冲分布的应力波形式对试件进行动态扰动,冲击速度最小值定为 0.1mm/min ,最大值定为 0.5mm/min ,其持续作用延时T为 2min;在T/2 时冲击速度达到最大值与实验室的加载条件相同。
上述试验方法中,所述制备透明岩体材料的原料质量配比为:液体石蜡:正十三烷溶液:硅粉=1:(0.7-0.9):(1.1-1.3)。优选以下质量配比:液体石蜡:正十三烷溶液:硅粉=1:0.855:1.2,此时透明岩体材料性能最佳,透明度最好。
上述微型锚杆的尺寸为:直径 3.17mm、长 85~100mm;所述锚杆上设计螺纹段,通过拧紧螺母对锚杆施加预紧力,更接近真实锚杆,锚杆螺纹段长度为15mm,外露5mm。所述垫片为内圆外方结构,其尺寸为:内径4mm、外边长16mm、厚度1mm
锚杆螺纹段是指锚杆尾部杆体是螺纹状,通过拧上螺母对锚杆施加预紧力,使得锚杆实现主动支护,本申请锚杆设计螺纹段,是为了施加预紧力,与真实锚杆达到一定相似性。
按第一步到第五步的方法制作长方体透明岩体模型18 个,每 2 个一组,编为对照组2和试验组1~试验组8;其中对照组1中试样用来确定透明岩体试样裂隙数量及分布状况,为对照组2预制裂隙提供参考;对照组2中的两个试样分别用来模拟无锚固状态下岩体受静载和动载时的裂隙扩展情况;试验组1~试验组4中的试样用来模拟不同锚固数量条件下岩体受静载时的裂隙扩展情况;试验组5~试验组8中的试样用来模拟不同锚固数量条件下岩体受动载时的裂隙扩展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透明岩体材料模拟了不同锚固状态下的岩体受静载和动载作用时裂隙的分布及扩展状况。由于该材料的透明特性,使得锚杆对围岩的受动静载作用下的阻裂机理更直观地反映出来,改善了通过声发射或CT扫描等监测设备在信息转换过程中的失真问题,研究对加载过程中预制裂隙的发展过程和从能量学的角度分析锚固体的性能,继而探索锚杆(索)对围岩加固和阻止裂隙扩展发育的机理,对岩体受动静载荷作用下直观的观测裂隙发育状况及锚杆加固与阻裂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 透明岩体试样对照组1(无裂隙无锚固)和对照组2(有裂隙无锚固)示意图;
图2 透明岩体试样试验组1~4(有裂隙有锚固、静载试验)及其侧视图;
图3 透明岩体试样试验组5~8(有裂隙有锚固、动载试验)及其侧视图;
图4 透明岩体模型加载示意图;
图5 冲击能量指数计算示意图;
图6 弹性能量指数计算示意图。
图中1-上压板;2-聚乙烯绝缘板;3-导电铜片;4-声发射探头;5-微型锚杆;6-透明岩体模型;7-下压板;8-垫片;9-螺母;10-预制裂隙;11-超声波传感器;12-导线;13-数据处理器;14-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透明岩体材料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由加载装置、监测装置、以及试验材料加工装置三部分组成;所述加载装置为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监测装置包括DS5-8B声发射检测系统、ZC2515智能低电阻测试仪、NM-4A型非金属超声波仪、CM-2B TCP型静态电阻应变仪、高速摄相机、应变片、聚乙烯绝缘板、导电铜片、声发射探头、导线、数据处理器、计算机;
透明岩体模型6位于压力机的上压板1、下压板7之间,在压力机的下压板7上方垫上聚乙烯绝缘板2,将透明岩体模型6上、下端面贴好导电铜片3,并放置到聚乙烯绝缘板2上,在透明岩体模型6上方设置同样的聚乙烯绝缘板2;在透明岩体模型6的前端面和右端面中央分别贴上应变片;ZC2515智能低电阻测试仪、非金属超声波仪、DS5-8B动静态声发射一体机、高速摄像机等监测装置放置在压力机前方,通过导线12将应变片与应变数据采集仪、导电铜片与低电阻测试仪进行连接,将声发射探头4和超声波传感器11与透明岩体模型6耦合连接,然后与数据处理器13及计算机14相连接。
下面具体说明采用上述装置研究基于透明岩体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透明岩体材料:透明岩体的配置材料为液体石蜡、正十三烷溶液和硅粉。根据实际的围岩及顶板岩体的性质,制作透明岩体块,同样按照常规围岩及顶板岩体的岩石力学试验获得的强度以及相似模拟实验要求的相似比对这三种材料进行配比,配比出能够满足相似比折算出来的强度的透明岩体材料。本试验中所采用的配比为液体石蜡:正十三烷溶液:硅粉=1:0.9:1.2。
2、微型锚杆选型:根据按相似比折算后的锚杆强度参数及几何参数确定微型锚杆的材料、尺寸及形状等。本试验中选用直径3.17mm长85mm的木条,垫片选用内圆外方(内径4mm、外边长 16mm、厚度 1mm)的铝制小垫片。
3、试件浇筑成型:将配比好的透明岩体原料倒入搅拌桶中充分搅拌2分钟,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之后将长方体模具放置于振动台上,将料浆分三次倒入长方体模具中,振动2 分钟后,便完成了试件的浇筑成型。
4、脱模风干与打磨:24 小时后,料浆固结完全,并具有符合强度相似比力学强度,拆去模具,置于通风处,定期养护,自然风干。风干后用磨石机将试件上下两端面磨平,要求试件两端面不平行度不得大于 0.01mm,上下端面垂直于试件四壁,最大偏差应不大于0.25°,试件四壁应光滑而平整,相邻两端面相互垂直。按上述步骤制作长方体透明岩体试验材料 2 个,编为对照组1。
5、试件预压裂:为分析压缩过程中试件内裂隙的分布及扩展状况,为下一步透明岩体内预制裂隙提供试验支持,需对透明岩体进行预压裂。将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加载速度设置为 0.2mm/min ,在对照组1的两个试件风干脱模并打磨后进行单轴压缩直至试件压裂破坏。利用高速摄像机分析压缩过程中试件内裂隙的分布及扩展状况。
6、制作预制裂隙试件:为模拟实际岩体中的原生裂隙,需对透明岩体预制裂隙。根据第三步所述的试件浇筑成型过程以及第五步得到的裂隙数量及分布状况,在每次料浆倒入模具时埋入与上述裂隙数量相同的碎纸片,且碎纸片形状与裂隙形状相同,用以预制裂隙,以达到模拟岩体原生裂隙的目的。按上述步骤制作长方体透明岩体试验材料 18 个,每2 个一组,编为对照组2和试验组1至试验组8。其中对照组1中试样用来确定透明岩体试样裂隙数量及分布状况,为对照组2预制裂隙提供参考。对照组2中的两个试样分别用来模拟无锚固状态下岩体受静载和动载时的裂隙扩展情况。试验组1~试验组4中的试样用来模拟不同锚固数量条件下岩体受静载时的裂隙扩展情况。试验组5~试验组8中的试样用来模拟不同锚固数量条件下岩体受动载时的裂隙扩展情况。
7、锚固:料浆在模具中凝固半小时后,将开始硬化的料浆沿模具表面刮平,选用φ3.17mm、长85mm(螺纹段长15mm,外露5mm)木条模拟锚杆,分别用 2、3、4 和 5 根木条分单双排插入试验组1至试验组8中。模拟锚杆支护透明材料试样,外露段垫上小垫片8,并拧紧螺母9以模拟托盘并施加预紧力。
8、静载作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将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加载速度设置为 0.2mm/min ,试验组1至试验组4的试件贴好应变片后依次放置在压力机上的聚乙烯绝缘板上,并在试件上端面放置相同的聚乙烯绝缘板,进行单轴压缩实验。试件加载至完全破坏后,利用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得到试件绘出全应力应变曲线,根据下式计算冲击能量指数,如图5所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式中:A S ——峰值前积聚的变形能(全应力应变峰值以前0C曲线下的面积);
A X ——峰值后损耗的变形能(峰值后的CD曲线下的面积);
K E ——冲击能量指数。
9、动载扰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利用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对试验组5至试验组8的试件进行动载扰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将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加载速度设置为 0.01mm/s ,加载到试件单轴强度的75%~80%,之后以半正弦脉冲分布的应力波形式加载,冲击速度最小值定为 0.1mm/min ,最大值定为 0.5 mm/min ,其持续作用延时T为 2min 。在 T/2 时冲击速度达到最大值与实验室的加载条件相同,绘出全应力应变曲线,根据下式计算弹性能量指数,如图6所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式中:W ET ——弹性能量指数;
Φ SE ——弹性应变能;
Φ SP ——塑性应变能;
W ETS ——弹性能量指数平均值;
W ETi ——第i个试件弹性能量指数;
n——试件个数。

Claims (9)

1.一种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加载装置、监测装置、以及试验材料加工装置三部分组成;所述加载装置为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监测装置包括声发射检测系统、智能低电阻测试仪、非金属超声波仪、动静态声发射一体机、高速摄相机、应变片、聚乙烯绝缘板、导电铜片、声发射探头、导线、数据处理器、计算机;
透明岩体模型位于压力机的上、下压板之间,在压力机的下压板上方垫上聚乙烯绝缘板,将透明岩体模型上、下端面贴好导电铜片,并放置到聚乙烯绝缘板上,在透明岩体模型上方设置同样的聚乙烯绝缘板;在透明岩体模型的前端面和右端面中央分别贴上应变片;智能低电阻测试仪、非金属超声波仪、动静态声发射一体机、高速摄像机等监测装置放置在压力机前方,通过导线将应变片与应变数据采集仪、导电铜片与低电阻测试仪进行连接,将声发射和超声波的传感器与透明岩体模型耦合连接,然后与数据处理器及计算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能够提供最大100MPa的压力并且能够实现随某一波形变化的动态加载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模具为钢制模具,内部尺寸为 100mm×100mm×200mm。
4.一种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透明岩体模型加工完成后,将透明岩体试样上下端面贴好导电铜片,并放置到聚乙烯绝缘板上,并在透明岩体模型上方放置同样的聚乙烯绝缘板;然后将其放置在加载台上,在透明岩体试样的前端面和右端面中央分别贴上应变片;智能低电阻测试仪、非金属超声波仪、动静态声发射一体机、高速摄像机放置在压力机前方,通过导线将应变片与应变数据采集仪、导电铜片与低电阻测试仪进行连接,将声发射和超声波的传感器与透明岩体模型耦合连接,并最终都与数据处理器及计算机相连接;采用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对透明岩体模型进行试验,并通过监测装置记录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包括透明岩体所需材料、微型锚杆、垫片、树脂药卷、小型应力环若干以及打锚杆用的小型手电钻;
第二步,配置透明岩体材料:根据岩石力学试验得到的强度参数和相似理论,按照相似比计算相似模拟材料,所述制作透明岩体所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液体石蜡、正十三烷溶液及硅粉;用天平将液体石蜡、正十三烷溶液及硅粉,得出满足相似比折算出来的强度的透明岩体材料;
第三步,微型锚杆选型:根据各类材料的强度参数和相似理论确定微型锚杆选用木条,垫片选用内圆外方的铝制小垫片;
第四步,试件浇筑成型:将配比好的透明岩体原料倒入搅拌桶中充分搅拌 2 分钟,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之后将长方体模具放置于振动台上,将料浆分三次倒入长方体模具中,振动 2 分钟后,便完成了试件的浇筑成型;
第五步,脱模风干与打磨:24 小时后,料浆固结完全,并具有符合强度相似比的力学强度,拆去模具,置于通风处,定期养护,自然风干;风干后用磨石机将试件上下两端面磨平,要求试件两端面不平行度不得大于 0.01mm ,试件上下端面垂直于其四个侧面,最大偏差应不大于 0.25°,试件四个侧面应光滑而平整,相邻侧面两两相互垂直;按上述步骤制作长方体透明岩体模型 2 个,编为对照组1;
第六步,试件预压裂:将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加载速度设置为0.2mm/min ,在对照组1的两个试件风干脱模并打磨后进行单轴压缩直至试件压裂破坏;利用高速摄像机分析压缩过程中试件内裂隙的分布及扩展状况;
第七步,制作预制裂隙试件:根据第四步所述的试件浇筑成型过程以及第六步得到的裂隙数量及分布状况,在每次料浆倒入模具时埋入与上述裂隙数量相同的碎纸片,且碎纸片形状与裂隙形状相同,以达到模拟岩体原生裂隙的目的;
第八步,锚固:料浆在模具中凝固半小时后,将开始硬化的料浆沿模具表面刮平,选用木条模拟微型锚杆,分别用二、三、四、五根木条分单双排插入试验组中,模拟锚杆支护透明岩体模型,外露段垫上小垫片,拧紧螺母以模拟托盘并施加预紧力;
第九步,静载作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将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加载速度设置为 0.2mm/min ,在试验组的试件的前端面和右端面中央贴好应变片后依次放置在压力机上的聚乙烯绝缘板上,并在试件上端面放置相同的聚乙烯绝缘板,进行单轴压缩实验;试件加载至完全破坏后,利用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得到试件全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冲击能量指数、弹性能量指数、裂隙扩展过程试验结果数据;
第十步,动载扰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利用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对试验组5至试验组8的透明岩体模型进行动态扰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将多场耦合微机电液伺服岩石三轴压力机加载速度设置为 0.01mm/s,加载到试件单轴强度的75%~80%,使试件能保持高应力状态,再控制试验机以正弦脉冲分布的应力波形式对试件进行动态扰动,冲击速度最小值定为 0.1mm/min ,最大值定为 0.5mm/min ,其持续作用延时T为 2min;在T/2 时冲击速度达到最大值与实验室的加载条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透明岩体材料的原料质量配比为:液体石蜡:正十三烷溶液:硅粉=1:(0.7-0.9):(1.1-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透明岩体材料的原料质量配比:液体石蜡:正十三烷溶液:硅粉=1:0.855:1.2,此时透明岩体材料性能最佳,透明度最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锚杆的尺寸为直径 3.17mm、长 85~100mm;所述锚杆在锚杆尾部杆体设计螺纹段,通过拧紧螺母对锚杆施加预紧力,更接近真实锚杆,螺纹段长度为15mm,外露5mm;
所述垫片为内圆外方结构,其尺寸为:内径4mm、外边长16mm、厚度1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第一步到第五步的方法制作长方体透明岩体模型18 个,每 2 个一组,编为对照组2和试验组1~试验组8;其中对照组1中试样用来确定透明岩体试样裂隙数量及分布状况,为对照组2预制裂隙提供参考;对照组2中的两个试样分别用来模拟无锚固状态下岩体受静载和动载时的裂隙扩展情况;试验组1~试验组4中的试样用来模拟不同锚固数量条件下岩体受静载时的裂隙扩展情况;试验组5~试验组8中的试样用来模拟不同锚固数量条件下岩体受动载时的裂隙扩展情况。
CN201911404113.7A 2019-12-31 2019-12-31 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1122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4113.7A CN111122323B (zh) 2019-12-31 2019-12-31 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4113.7A CN111122323B (zh) 2019-12-31 2019-12-31 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2323A true CN111122323A (zh) 2020-05-08
CN111122323B CN111122323B (zh) 2022-05-17

Family

ID=70505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4113.7A Active CN111122323B (zh) 2019-12-31 2019-12-31 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2323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9632A (zh) * 2020-09-24 2020-12-25 东北大学 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破裂面的方法
CN112414912A (zh) * 2020-10-20 2021-02-26 太原理工大学 用于破碎煤岩体动静加载ct扫描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112560135A (zh) * 2020-11-30 2021-03-26 北京中关村智连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冲击能量指标的岩体崩塌早期预警方法
CN112595598A (zh) * 2020-11-24 2021-04-02 西安科技大学 倾斜层状煤岩体力-声-光-波一体化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2763403A (zh) * 2021-01-19 2021-05-0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荷载与腐蚀耦合作用下的锚杆加载-腐蚀试验装置和方法
CN113049448A (zh) * 2021-03-04 2021-06-29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透明岩体的有机注浆材料扩散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3049449A (zh) * 2021-03-04 2021-06-29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透明岩体的无机注浆材料扩散试验装置及方法
WO2021248735A1 (zh) * 2020-06-08 2021-12-16 山东科技大学 岩石蠕变冲击与微裂隙扫描实验中的保压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4428006A (zh) * 2021-12-31 2022-05-0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弱胶结岩石岩样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5326602A (zh) * 2022-10-14 2022-11-1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锚固岩体动力性能监测与评价方法
CN116148058A (zh) * 2023-01-04 2023-05-23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先卸-后锚的岩体真三轴室内试验测试方法
WO2024098508A1 (zh) * 2022-11-08 2024-05-16 安徽理工大学 岩石试件受载过程裂纹的生成扩展精细探查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3423A (en) * 1982-05-06 1984-06-1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natural crack
CN104849156A (zh) * 2015-06-03 2015-08-19 马鞍山聚力科技有限公司 硬质合金圆切刀振频检测装置
CN105352810A (zh) * 2015-11-23 2016-0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高压输气金属管气压爆破试验管内减压波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8206682U (zh) * 2017-11-10 2018-12-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相对压缩应变确定岩石起裂应力的系统
CN110031319A (zh) * 2019-04-03 2019-07-19 太原理工大学 巷顶沿空掘巷顶板非对称锚杆支护试验台和试验方法
CN209215096U (zh) * 2018-12-14 2019-08-0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自动式岩石损伤破坏试验中的视电阻率测量装置
CN110554169A (zh) * 2019-10-15 2019-12-1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隧道开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3423A (en) * 1982-05-06 1984-06-1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natural crack
CN104849156A (zh) * 2015-06-03 2015-08-19 马鞍山聚力科技有限公司 硬质合金圆切刀振频检测装置
CN105352810A (zh) * 2015-11-23 2016-0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高压输气金属管气压爆破试验管内减压波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8206682U (zh) * 2017-11-10 2018-12-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相对压缩应变确定岩石起裂应力的系统
CN209215096U (zh) * 2018-12-14 2019-08-0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自动式岩石损伤破坏试验中的视电阻率测量装置
CN110031319A (zh) * 2019-04-03 2019-07-19 太原理工大学 巷顶沿空掘巷顶板非对称锚杆支护试验台和试验方法
CN110554169A (zh) * 2019-10-15 2019-12-1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隧道开挖过程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8735A1 (zh) * 2020-06-08 2021-12-16 山东科技大学 岩石蠕变冲击与微裂隙扫描实验中的保压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2129632A (zh) * 2020-09-24 2020-12-25 东北大学 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破裂面的方法
CN112129632B (zh) * 2020-09-24 2021-11-09 东北大学 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破裂面的方法
CN112414912A (zh) * 2020-10-20 2021-02-26 太原理工大学 用于破碎煤岩体动静加载ct扫描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112595598A (zh) * 2020-11-24 2021-04-02 西安科技大学 倾斜层状煤岩体力-声-光-波一体化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2560135B (zh) * 2020-11-30 2021-10-01 北京中关村智连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冲击能量指标的岩体崩塌早期预警方法
CN112560135A (zh) * 2020-11-30 2021-03-26 北京中关村智连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冲击能量指标的岩体崩塌早期预警方法
CN112763403A (zh) * 2021-01-19 2021-05-0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荷载与腐蚀耦合作用下的锚杆加载-腐蚀试验装置和方法
CN113049449A (zh) * 2021-03-04 2021-06-29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透明岩体的无机注浆材料扩散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3049448A (zh) * 2021-03-04 2021-06-29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透明岩体的有机注浆材料扩散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4428006A (zh) * 2021-12-31 2022-05-0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弱胶结岩石岩样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4428006B (zh) * 2021-12-31 2024-01-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弱胶结岩石岩样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5326602A (zh) * 2022-10-14 2022-11-1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锚固岩体动力性能监测与评价方法
CN115326602B (zh) * 2022-10-14 2022-12-2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锚固岩体动力性能监测与评价方法
WO2024098508A1 (zh) * 2022-11-08 2024-05-16 安徽理工大学 岩石试件受载过程裂纹的生成扩展精细探查装置及方法
CN116148058A (zh) * 2023-01-04 2023-05-23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先卸-后锚的岩体真三轴室内试验测试方法
CN116148058B (zh) * 2023-01-04 2024-01-3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先卸-后锚的岩体真三轴室内试验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2323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2323B (zh) 锚杆对围岩动静载荷作用下阻裂机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0596328C (zh) 一种深部岩爆过程模型实验方法
CN107478804B (zh) 模拟采动影响下不同区域煤体受力的非均布加载方法
CN101963555B (zh) 锚杆或锚索支护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864968A (zh) 一种应力梯度加载试验装置及精确确定加载能量的方法
CN113504131B (zh) 一种测试岩石不同法向应力下ii型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
Sucharda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bre-reinforced concrete and approach to modelling of bearing capacity ground slab
CN104833599A (zh) 测定混凝土损伤演变规律的试验装置和定量描述方法
CN110261234B (zh) 裂隙岩体离层锚固控制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6768624A (zh) 嵌入式混凝土剪应力传感器标定装置
Korobiichuk et al. Investigation of leznikovskiy granite by ultrasonic methods
CN107991186A (zh) 含裂隙类岩石抗拉强度测试用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2589946A (zh) 含锚试件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CN112485112B (zh) 软弱和碎裂状岩体原状样变形参数测量及计算方法
CN207439820U (zh) 一种含裂隙类岩石抗拉强度测试用试验装置
Dong et al. Model test study on cylindrical blasting stress wave propagation across jointed rock mas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stresses
CN113447375A (zh) 一种爆破炮孔承压测试方法
CN107907415A (zh) 用于断续陡缓裂隙诱发岩体倾倒变形破坏试验的试件
Xie et al. Numerical study on cracking behavior and fracture failure mechanism of fractured rocks under shear loading
Lotidis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ranite plates containing a cylindrical opening in compression
CN108593236B (zh) 一种爆破冲击和瞬态卸荷的荷载实验分离方法
CN204514787U (zh) 一种生土材料与水泥砂浆粘结性能测试装置
Koh et 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concrete damage under impact
Zhao et al. Study on energy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ools under impact load
CN111879606B (zh) 大尺寸类页岩试样真三轴加载水力压裂应变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