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1152B - 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1152B
CN111121152B CN201911327931.1A CN201911327931A CN111121152B CN 111121152 B CN111121152 B CN 111121152B CN 201911327931 A CN201911327931 A CN 201911327931A CN 111121152 B CN111121152 B CN 111121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outdoor unit
air fan
capacity
hybrid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79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1152A (zh
Inventor
任小辉
陈东
张坤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79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1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1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1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1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1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40Damper positions, e.g. open or closed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在室外机因故障不能运行或高温/低温能力衰减,不能保证室内正常效果时,新风机能够自动识别,并调控新风量、出风温度,既保证新风供入,同时又避免室内温度太热或太冷,通过自动识别系统制冷/制热能力衰减比例,根据系统制冷/制热能力衰减比例,自动调整新风机风档、膨胀阀开度或者是新风机的开停,来调节新风量、出风温度,来降低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风市场中,变频多联新风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普通多联外机混接在同一系统是新风机较普遍的一直应用场景。按目前新风机的普遍控制方式,新风机开机后是持续运行,存在舒适性问题:即使新风机有制冷/制热能力,但是由于它是与普通多联内机混接在一个系统的,即系统能力=普通内机能力+新风机能力,新风机是要占用系统能力的。外机故障或能力衰减,系统能力下降,此时若在加大新风能力或新风量,会使得普通室内机能力更加衰减,会加倍恶化室内效果。由此,当普通多联外机出现故障而不能运转时,室外新风反而会加剧室内舒适性问题,特别是高温或低温天气,普通室内机不能供冷/供暖,但新风还在不断供入,室内气温越来越高/低,影响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在室外机因故障不能运行或高温/低温能力衰减,不能保证室内正常效果时,新风机能够自动识别,并调控新风量、出风温度,既保证新风供入,同时又避免室内温度太热或太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实时监测所述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的运行状态参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计算控制参数,根据所述控制参数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包括:室外机压缩机运行频率f1,和根据室内机开机情况所需要的目标频率f2。能识别混接系统中,系统非正常运行期间,室外机能力衰减的情况,评估对效果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参数包括:基于所述运行频率f1和目标频率f2计算当前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其中,ΔQ=1-f1/f2。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机的运行状态包括:所述新风机的风档状态和所述新风机的膨胀阀最大开度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机的风档与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负相关,且所述新风机的膨胀阀最大开度与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负相关。能够在混接系统中自动调节新风机的运行,减少在异常情况下,新风机对室内效果、舒适性的负面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运行状态参数还包括:新风机容量和运行室内机的容量,及系统运行压力参数,所述系统运行压力参数包括低压Ps和高压Pd,及新风回风温度Txi。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参数还包括:基于所述新风机容量和运行室内机的容量计算当前新风机容量在系统中的占比r,所述占比r构成为新风机容量与运行室内机的容量总和的比。
进一步的,当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小于第一比例阈值时,所述新风机的膨胀阀最大开度PLSmax设置为PLSmax=(1-r)*(1-ΔP/P)*480+A,其中,P为基准值,ΔP为运行压力数据与基准值P的差值,A为温度系数。
进一步的,当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在第一比例阈值与第二比例阈值之间时,所述新风机的膨胀阀最大开度PLSmax设置为PLSmax=(1-r)*(1-ΔP/P)*480+A,并且,所述新风机的风档调低第一档位数,其中,第二比例阈值大于第一比例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档位数与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正相进一步的,当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大于第二比例阈值时,关闭所述新风机的膨胀阀,并且,将所述新风机的风档调至间歇运行状态。
进一步的,当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100%时,关停所述新风机。
进一步的,当所述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温度系数A构成为A=35-Txi,当所述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温度系数A构成为A=Txi-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包括,多联室外机、室内机、新风机和控制器,所述室内机与所述新风机并联,所述多联室外机相互并联后分别与多联室内机和新风机串联,以往复传输制冷剂,所述控制器实时监测接收所述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实施前述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
由此,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能识别混接系统中,系统非正常运行期间,室外机能力衰减的情况,评估对效果的影响。
2、能够在混接系统中自动调节新风机的运行,减少在异常情况下,新风机对室内效果、舒适性的负面影响,无需人工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总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制冷模式下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制热模式下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示意图。
图中:
100-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110-室外机,120-室内机,130-新风机,131-新风机膨胀阀,132-新风机风档,14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可分为3个步骤,如图1所示:
S100:实时监测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运行状态参数。
在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的系统,新风机实时接收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室外机压缩机运行频率f1,和根据室内机开机情况所需要的频率,即目标频率f2。并监控系统运行压力参数,其中制冷为低压Ps、制热为高压Pd,及室外环境温度To,其中,室外环境温度To等同新风回风温度Txi。
S200:根据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运行状态参数计算控制参数。
根据检测参数,计算当前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Δf/f2=1-f1/f2,计算当前新风机容量在系统中的占比r=新风机容量/运行室内机的容量总和。根据检测参数,计算故障内机占开机内机比例r、运行压力数据与基准值P的差值ΔP,其中,制冷模式时ΔP=Ps-P,制热模式时ΔP=Pd-P。
S300:根据控制参数调整新风机的运行状态。
根据计算得到的当前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当前新风机容量在系统中的占比r、对新风机的风档、膨胀阀开度上限值进行调节,从而减少新风量、新风机制冷剂流量,来减少新风对室内负荷的影响,保证新风供入、同时保证室内效果。
新风机的风档、膨胀阀调整按下表关系:
Figure BDA0002328853690000051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检测空调运行状态,当在制冷模式下时,启动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的调整控制,并进行如下控制,如图2所示:
当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为0≤ΔQ<10%时,新风机风档调整步骤设为不调整,即调整度为0,且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设置为PLSmax=(1-r)*(1-ΔP/P)*480+(35-Txi),其中,ΔP/P构成为运行压力数据低压Ps与制冷基准值P的差值ΔP与制冷基准值P的比,当前新风机容量在系统中的占比r构成为新风机容量与运行室内机的容量总和的比。由于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较低,因此,低压Ps与制冷基准值P相差不大,其差值ΔP较小,因此,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接近最大值,制冷剂流入新风机进行制冷无明显限制。
当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为10≤ΔQ<20%时,新风机风档调整步骤设为调低1档,且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设置为PLSmax=(1-r)*(1-ΔP/P)*480+(35-Txi),其中,ΔP/P构成为运行压力数据低压Ps与制冷基准值P的差值ΔP与制冷基准值P的比,当前新风机容量在系统中的占比r构成为新风机容量与运行室内机的容量总和的比。此时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有所提升,外机可提供给内机的制冷能力下降,因此,低压Ps与制冷基准值P差值ΔP变大,因此,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变小,制冷剂流入新风机进行制冷逐渐实施限制。
当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为20≤ΔQ<30%时,新风机风档调整步骤设为调低2档,且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设置为PLSmax=(1-r)*(1-ΔP/P)*480+(35-Txi),其中,ΔP/P构成为运行压力数据低压Ps与制冷基准值P的差值ΔP与制冷基准值P的比,当前新风机容量在系统中的占比r构成为新风机容量与运行室内机的容量总和的比。此时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已有明显提升,外机可提供给内机的制冷能力下降较多,因此,低压Ps与制冷基准值P差值ΔP继续扩大,因此,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变小,制冷剂流入新风机进行制冷限制到低值。
当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为30≤ΔQ<100%时,新风机风档调整步骤设为风机每30min内只运行5min,其余25min的时间停止,以此往复,且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设置为0,即关闭新风机膨胀阀,停止对新风机的制冷剂的供给。此时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已升至临界值以上,因此,需关闭新风机的制冷运行,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为零,即停止制冷剂流入新风机进行制冷。
特别的,当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为ΔQ=100%时,关停新风机,由于此时多联外机已无法提供给内机任何制冷能力,外机属于故障停机状态,此时内机无法进行任何制冷,需关停新风机,以防止外部高温空气进入使屋内温度骤升,从而使室内继续保持原有较低温度状态,提升舒适度。
由于在相同制冷能力下,新风机引入室外高温空气,与室内温差大,使其实际制冷效果和制冷效率远低于室内循环,即室内机制冷,因此,限制甚至停止对新风机的制冷剂的供给可有效防止在多联外机出现频率异常而可提供给内机的制冷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新风机对系统总体制冷能力的抢占,导致的整体制冷效果的下降,同时,由于新风机直接引入室外高温空气,限制甚至停止对新风机的制冷剂的供给需要限制甚至停止新风机对室外高温空气的引入,因此,新风机风量与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负相关。
从而在制冷模式下时,减少在多联外机异常情况下,新风机对室内效果、舒适性的负面影响,防止由于新风机负载风量过大导致室内过热的情况,提高室内舒适度。
以上风机档位调整时,若新风机风档已是最低档或关停状态时,则不再调整。制冷基准值P为厂家预设参数,是对应的饱和温度,推荐值制冷基准值P为:P=3℃。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检测空调运行状态,当在制热模式下时,启动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的调整控制,并进行如下控制,如图3所示:
当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为0≤ΔQ<10%时,新风机风档调整步骤设为不调整,即调整度为0,且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设置为PLSmax=(1-r)*(1-ΔP/P)*480+(Txi-7),其中,ΔP/P构成为运行压力数据高压Pd与制热基准值P的差值ΔP与制热基准值P的比,当前新风机容量在系统中的占比r构成为新风机容量与运行室内机的容量总和的比。由于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较低,因此,高压Pd与制热基准值P相差不大,其差值ΔP较小,因此,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接近最大值,制冷剂流入新风机进行制热无明显限制。
当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为10≤ΔQ<20%时,新风机风档调整步骤设为调低1档,且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设置为PLSmax=(1-r)*(1-ΔP/P)*480+(Txi-7),其中,ΔP/P构成为运行压力数据高压Pd与制热基准值P的差值ΔP与制热基准值P的比,当前新风机容量在系统中的占比r构成为新风机容量与运行室内机的容量总和的比。此时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有所提升,外机可提供给内机的制热能力下降,因此,高压Pd与制热基准值P差值ΔP变大,因此,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变小,制冷剂流入新风机进行制热逐渐实施限制。
当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为20≤ΔQ<30%时,新风机风档调整步骤设为调低2档,且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设置为PLSmax=(1-r)*(1-ΔP/P)*480+(Txi-7),其中,ΔP/P构成为运行压力数据高压Pd与制热基准值P的差值ΔP与制热基准值P的比,当前新风机容量在系统中的占比r构成为新风机容量与运行室内机的容量总和的比。此时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已有明显提升,外机可提供给内机的制冷能力下降较多,因此,高压Pd与制热基准值P差值ΔP继续扩大,因此,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变小,制冷剂流入新风机进行制热限制到低值。
当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为30≤ΔQ<100%时,新风机风档调整步骤设为风机每30min内只运行5min,其余25min的时间停止,以此往复,且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设置为0,即关闭新风机膨胀阀,停止对新风机的制冷剂的供给。此时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已升至临界值以上,因此,需关闭新风机的制热运行,新风机膨胀阀开度上限值PLSmax为零,即停止制冷剂流入新风机进行制热。
特别的,当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为ΔQ=100%时,关停新风机,由于此时多联外机已无法提供给内机任何制热能力,外机属于故障停机状态,此时内机无法进行任何制热,需关停新风机,以防止外部低温空气进入使屋内温度骤降,从而使室内继续保持原有较高温度状态,提升舒适度。
由于在相同制热能力下,新风机引入室外低温空气,与室内温差大,使其实际制热效果和制热效率远低于室内循环,即室内机制热,因此,限制甚至停止对新风机的制冷剂的供给可有效防止在多联外机出现频率异常而可提供给内机的制热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新风机对系统总体制热能力的抢占,导致的整体制热效果的下降,同时,由于新风机直接引入室外低温空气,限制甚至停止对新风机的制冷剂的供给需要限制甚至停止新风机对室外低温空气的引入,因此,新风机风量与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负相关。
从而在制热模式下时,减少在多联外机异常情况下,新风机对室内效果、舒适性的负面影响,防止由于新风机负载风量过大导致室内过冷的情况,提高室内舒适度。
以上风机档位调整时,若新风机风档已是最低档或关停状态时,则不再调整。制热基准值P为厂家预设参数,是对应的饱和温度,推荐值制热基准值P为:P=4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100,如图4所示,包括多联室外机110、室内机120、新风机130和控制器140。
室内机120与新风机130并联。多联室外机110自身相互并联后汇总到一根内外机连接管后分别与室内机120和新风机130串联,以往复传输制冷剂。室内机120通过吸入室内空气进行换热后吹出实现室内制冷/制热循环。新风机130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并可选择的将室外空气流经换热器换热后吹出,实现内外制冷/制热循环。
室内机120和新风机130分别由多联室外机110提供低温或高温制冷剂并经各自内部的膨胀阀开度调整制冷制热负载输出。
以新风机130为例,新风机膨胀阀131开度大,则新风机130分得的冷却剂流量压力就大,则制冷/制热能力强;新风机膨胀阀131开度小,则新风机130分得的冷却剂流量压力就小,则制冷/制热能力弱。由此,当制冷剂压力流量不足以满足所有室内机120和新风机130满负荷工作时,室内机120和新风机130各自的膨胀阀开度大小关系决定各自的制冷剂分压占比,从而决定各自在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100总制冷/制热能力下的制冷/制热能力占比,尤其当室外机出现故障,压缩机频率异常时,总制冷/制热能力下降,膨胀阀开度大小关系对制冷/制热能力的抢占效应更为突出。
为最优化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100的制冷/制热效果,控制器140通过各个传感器实时监测接收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100运行状态参数,通过传感器监测获取室外机压缩机运行频率f1,和根据室内机开机情况所需要的频率,即目标频率f2。并通过各压力传感器监控系统运行压力参数,其中制冷为低压Ps、制热为高压Pd,及通过各温度传感器室外环境温度To,其中,室外环境温度To等同新风回风温度Txi。并根据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100运行状态参数计算控制参数,计算当前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Δf/f2=1-f1/f2,计算当前新风机容量在系统中的占比r=新风机容量/运行室内机的容量总和,根据检测参数,计算故障内机占开机内机比例r,与基准值P的差值ΔP,其中,制冷模式运行压力数据与制冷基准值P的差值ΔP为:ΔP=Ps-P,制热模式运行压力数据与制热基准值P的差值ΔP为:ΔP=Pd-P。最终,根据控制参数调整新风机的风档132、膨胀阀131开度上限值。具体控制方法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从而,减少在多联外机异常情况下,新风机对室内效果、舒适性的负面影响,防止由于新风机负载风量过大导致室内过冷或过热的情况,提高室内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依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时监测所述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的运行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计算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控制参数调整所述新风机的运行状态;
其中,所述运行状态参数包括:
室外机压缩机运行频率f1,
和根据室内机开机情况所需要的目标频率f2;
所述控制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运行频率f1和目标频率f2计算当前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所述衰减值ΔQ为:ΔQ=1-f1/f2;
所述新风机的运行状态包括:所述新风机的风档状态和所述新风机的膨胀阀最大开度状态;
所述新风机的风档与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负相关,且
所述新风机的膨胀阀最大开度与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负相关。
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参数还包括:
新风机容量和运行室内机的容量,及
系统运行压力参数,所述系统运行压力参数包括低压Ps和高压Pd,及
新风回风温度Txi。
3.根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参数还包括:
基于所述新风机容量和运行室内机的容量计算当前新风机容量在系统中的占比r,
所述占比r构成为新风机容量与运行室内机的容量总和的比。
4.根据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小于第一比例阈值时,
所述新风机的膨胀阀最大开度PLSmax设置为PLSmax=(1-r)*(1-ΔP/P)*480+A,
其中,P为基准值,ΔP为运行压力数据与基准值P的差值,A为温度系数,
当所述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
所述温度系数A构成为A=35-Txi,
当所述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
所述温度系数A构成为A=Txi-7。
5.根据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在第一比例阈值与第二比例阈值之间时,
所述新风机的膨胀阀最大开度PLSmax设置为PLSmax=(1-r)*(1-ΔP/P)*480+A,
并且,所述新风机的风档调低第一档位数,
其中,第二比例阈值大于第一比例阈值。
6.根据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档位数与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正相关。
7.根据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大于第二比例阈值时,关闭所述新风机的膨胀阀,并且,
将所述新风机的风档调至间歇运行状态。
8.根据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室外机实际能力的衰减值ΔQ=100%时,
关停所述新风机。
9.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联室外机(110)、室内机(120)、新风机(130)和控制器(140),所述室内机(120)与所述新风机(130)并联,
所述多联室外机(110)相互并联后分别与多联室内机(120)和新风机(130)串联,以往复传输制冷剂,
所述控制器(140)实时监测接收所述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100)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实施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控制方法。
CN201911327931.1A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121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7931.1A CN111121152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7931.1A CN111121152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1152A CN111121152A (zh) 2020-05-08
CN111121152B true CN111121152B (zh) 2021-07-06

Family

ID=70500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7931.1A Active CN111121152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11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6667A (zh) * 2020-05-09 2020-08-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2111A (ja) * 2008-07-29 2010-02-12 Sharp Corp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JP4712910B1 (ja) * 2010-12-28 2011-06-29 株式会社朝日工業社 精密空調機
KR101320703B1 (ko) * 2013-01-21 2013-10-21 서효명 다기능 공기순환기
CN103292423B (zh) * 2013-06-21 2016-02-17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和全热交换器联动的方法
JP6452948B2 (ja) * 2014-04-01 2019-01-16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建物の換気システム
CN104251529B (zh) * 2014-10-16 2016-09-21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制冷多联空调系统
KR101602929B1 (ko) * 2015-07-16 2016-03-11 (주) 에스엠엔지니어링 송풍 제어 시스템
CN105605753B (zh) * 2016-01-26 2018-03-0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联机与新风机复合空调系统的新风送风温控系统
JP6603627B2 (ja) * 2016-07-29 2019-11-06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運転制御方法
CN206683104U (zh) * 2017-03-17 2017-11-28 宁波奇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复合式中央空调新风系统
JP2019011905A (ja) * 2017-06-30 2019-01-24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Vav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07575993B (zh) * 2017-08-22 2020-08-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式新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14749B (zh) * 2017-08-22 2020-02-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26567B (zh) * 2017-10-25 2020-10-3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新风机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9708268A (zh) * 2019-01-06 2019-05-03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与新风机联合的多联机系统运行方法及多联机系统
CN110131828A (zh) * 2019-05-22 2019-08-16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南方建筑内区的多联机系统及其供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1152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8465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7525217B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3940023A (zh) 一种一拖多空调膨胀阀智能控制方法
CN111795481B (zh) 空气调节系统及用于其的控制方法
WO2021063088A1 (zh) 变频器的冷却系统、方法及空调设备
CN111765599A (zh) 空调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法、处理器、存储器
CN111578467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11121152B (zh) 一种多联外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65059B (zh) 多联机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
CN108592294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US20230023942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asing Amount of Circulating Refrigerant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4353249A (zh) 用于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多联机空调
JP5677198B2 (ja) 空冷ヒートポンプチラー
CN111121153B (zh) 一种多联内机与新风机混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54134B (zh) 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13091207B (zh) 一种回气口通堵判断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542191B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2524746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中室外机均衡结霜的控制方法
WO2023058084A1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17450623B (zh) 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CN117073128B (zh) 一种楼宇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523591B (zh) 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中央空调器
CN110542184B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5900007B (zh) 一种机架式空调的调温除湿方法及装置
US20220252326A1 (en) Defrosting control method, central controller and heat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