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3959B - 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 - Google Patents

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3959B
CN111103959B CN201911323239.1A CN201911323239A CN111103959B CN 111103959 B CN111103959 B CN 111103959B CN 201911323239 A CN201911323239 A CN 201911323239A CN 111103959 B CN111103959 B CN 111103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t
register
signal
unit
c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32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3959A (zh
Inventor
肖斌
陆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32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3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3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3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3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3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4Reset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该系统包括:复位单元和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复位单元分别与每个寄存器连接,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为不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复位单元用于,分别向每个寄存器发送时钟信号,以及向N个寄存器中的第一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第一个寄存器用于,根据复位单元发送的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复位,并向第二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第i个寄存器用于,根据第i‑1个寄存器发送的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复位,并向第i+1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1<i≤N。用于节省寄存器复位系统中的导线资源,减小芯片的设计面积,降低芯片的设计成本和功耗,提高处理芯片的性能。

Description

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寄存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
背景技术
处理芯片(例如,CPU,ARM微处理器)通常设置有多个寄存器,寄存器可以在输入时钟的驱动下暂存指令、数据和地址。
目前,寄存器通常需要复位,使得寄存器可以复位的复位系统如图1所示,复位系统中的寄存器全部为带有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处理芯片中的复位机分别与每个寄存器的复位管脚/置位管脚连接,并向每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以使每个寄存器复位。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处理芯片的寄存器很多,因此,复位机与多个寄存器之间的连接线较多,从而导致处理芯片设计面积较大,进而导致处理芯片设计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用于节省寄存器复位系统中的导线资源,减小芯片的设计面积,降低芯片的设计成本和功耗,提高处理芯片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寄存器复位系统,包括:复位单元和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复位单元分别与每个寄存器连接,N为正整数,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为不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其中,
复位单元用于,分别向每个寄存器发送时钟信号,以及向N个寄存器中的第一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
第一个寄存器用于,根据复位单元发送的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复位,并向第二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
第i个寄存器用于,根据第i-1个寄存器发送的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复位,并向第i+1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i为整数,1<i≤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复位单元包括:复位状态机、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其中,
复位状态机分别与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和复位信号产生单元连接;
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分别与N个寄存器连接;
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分别与第一个寄存器和第N个寄存器连接;
复位状态机用于,向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发送切换信号,以使时钟信号产生单元根据切换信号开启、或者关断向N个寄存器发送的时钟信号;
复位状态机还用于,向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发送复位控制信号,以使复位信号产生单元根据复位控制信号产生复位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包括:时钟控制器和门控单元,其中,
时钟控制器分别与复位状态机和门控单元连接;
门控单元分别与N个寄存器连接;
时钟控制器用于,根据切换信号生成时钟源信号;
门控单元用于,对时钟源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时钟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包括:选择器、复位控制单元、测试单元,其中,
复位状态机分别与选择器和复位控制单元连接;
测试单元分别与选择器、复位控制单元、第一个寄存器和第N个寄存器连接;
测试单元用于,向第一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复位信号源,其中,
至少一个复位信号源分别与复位状态机连接;
至少一个复位信号源分别向复位状态机发送时钟脉冲,以使复位状态机根据时钟脉冲生成切换信号和复位控制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门控单元包括:第一门控单元、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和第一个缓存器,其中,
第一门控单元分别与时钟控制器和第一个缓存器连接;
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分别与第一个缓存器和N个寄存器连接,其中,一个寄存器连接一个第二门控单元。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系统还包括:门控控制单元,其中,
门控控制单元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连接和时钟控制器。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个寄存器包括:至少一个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系统还包括:第二缓存器,其中,
第二缓存器分别与每个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的个数为1,1个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为第j个寄存器,j为整数,1<j<N;其中,
第二缓存器与第j个寄存器连接;
第j-1个寄存器与第j+1个寄存器连接,第一个寄存器至第j-1个寄存器中的寄存器依次连接,第j+1个寄存器至第N个寄存器中的寄存器依次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寄存器复位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该系统包括:复位单元和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复位单元分别与每个寄存器连接,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为不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复位单元用于,分别向每个寄存器发送时钟信号,以及向N个寄存器中的第一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第一个寄存器用于,根据复位单元发送的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复位,并向第二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第i个寄存器用于,根据第i-1个寄存器发送的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复位,并向第i+1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1<i≤N。用于节省寄存器复位系统中的导线资源,减小芯片的设计面积,降低芯片的设计成本和功耗,提高处理芯片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现有寄存器复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邻的带复位管脚的寄存器和带置位管脚的寄存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现有寄存器复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寄存器复位系统包括:片上时钟控制器11、置位同步单元12、嵌入式确定性测试单元13、第一缓存器14、第二缓存器15、至少一个集成时钟门控单元16和至少一个寄存器17。其中,至少一个寄存器17均为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以至少一个寄存器17均为带复位管脚的寄存器为例对现有寄存器复位系统进行说明的。
上述片上时钟控制器11、置位同步单元12、嵌入式确定性测试单元13、第一缓存器14、第二缓存器15、至少一个集成时钟门控单元16、以及至少一个寄存器17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见图1。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寄存器复位系统中,置位同步单元12接收片上时钟控制器11发送的第一时钟信号,通过输入端1-4接收外部时钟源输入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三时钟信号、第四时钟信号和第五时钟信号,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第三时钟信号、第四时钟信号和第五时钟信号生成复位信号,并通过第二缓存器15向每个寄存器17的第四输入端(具有标识“Reset”)发送该复位信号,以使每个寄存器17根据该复位信号进行复位。
在现有寄存器复位系统中,至少一个寄存器17的个数通常可以为几百(或者几千等)。若至少一个寄存器17的个数为几百(或者几千等),则第二缓存器15需要通过几百(或者几千等)条导线连接上述几百个寄存器17,从而导致现有寄存器复位系统的导线资源浪费,进而导致设置有现有寄存器复位系统的芯片的设计面积较大,进而芯片的设计成本较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该寄存器复位系统包括:复位单元11和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复位单元11分别与每个寄存器连接,N为正整数,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为不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其中,
复位单元11用于,分别向每个寄存器发送时钟信号,以及向N个寄存器中的第一个寄存器M1发送复位信号;
第一个寄存器M1用于,根据复位单元11发送的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复位,并向第二个寄存器M2发送复位信号;
第i个寄存器Mi用于,根据第i-1个寄存器Mi-1发送的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复位,并向第i+1个寄存器Mi+1发送复位信号,i为正整数,1<i≤N。
其中,第N个寄存器MN还与复位单元11连接。
具体的,第一个寄存器M1至第N个寄存器MN中的任意一寄存器包括第一输入端D、第二输入端clk、第三输入端SI、第一输出端Q和第二输出端
Figure GDA0002996877340000051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中,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为无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可以避免使用第二缓存器,进而避免第二缓存器通过多条导线向每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节省寄存器复位系统中的导线资源,减小了设置有本申请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的芯片的设计面积,进而降低芯片的设计成本和功耗,提高芯片的性能。
下面,以N等于3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作进一步地说明,具体的,请参见图3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在图2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该寄存器复位系统中的复位单元包括:复位状态机21、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其中,复位状态机21分别与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和复位信号产生单元连接;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分别与三个寄存器连接;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分别与第一个寄存器M1和第三个寄存器M3连接;
复位状态机21用于,向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发送切换信号,以使时钟信号产生单元根据切换信号开启、或者关断向三个寄存器发送时钟信号;复位状态机21还用于,向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发送复位控制信号,以使复位信号产生单元根据复位控制信号产生复位信号。
具体的,复位状态机21为复位控制状态机。该复位状态机21可以接收至少一个复位信号源12发送时钟脉冲,当任意一复位信号源12向复位状态机21发送的时钟脉冲为高电平信号时,复位状态机21可以向时钟信号产生单元中的时钟控制器201发送切换信号,向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发送复位控制信号。其中,复位控制信号包括通过选择控制信号和功能控制信号,选择控制信号为复位状态机21向选择器301发送的信号,功能控制信号为复位状态机21向复位控制单元302发送的信号。
本申请示例性的以复位信号源12的个数为5、寄存器个数为3为例对本申请中的寄存器复位系统进行说明的。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复位信号源12和寄存器个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包括:时钟控制器201和门控单元202,其中,时钟控制器201分别与复位状态机21和门控单元202连接;门控单元202分别与N个寄存器连接;时钟控制器201用于,根据切换信号生成时钟源信号;门控单元202用于,对时钟源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时钟信号。
具体的,时钟控制器201中包括多级选择器。在本申请中,将多级选择器中最后一级寄存器修改为无毛刺切换时钟逻辑,该修改可以使得N个寄存器在复位期间在线统一将每个寄存器的时钟信号切换为低速移位信号(该低速移位信号为经过静态时序分析得到的)。需要说明的是,时钟控制器201还用于控制低速移位信号在N个寄存器复位期间保持一直切换。具体的,时钟控制器为片上时钟控制器(An On-Chip Clock Controller,OCC)。
进一步地,时钟控制器201中的选择器包括第一输入端1(标识为“Func clk”)、第二输入端2(标识为“shift clk”)和第三输入端3(标示为“选择pin”)。其中,复位状态机21分别与第一输入端1和选择器的第三输入端3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包括:选择器301、复位控制单元302和测试单元303,其中,复位状态机21分别与选择器301和复位控制单元302连接;测试单元303分别与选择器301、复位控制单元302、第一个寄存器M1和第三个寄存器M3连接,测试单元用于,向第一个寄存器M1发送复位信号。
具体的,选择器301具有第一输入端1、第二输入端2、第三输入端3和第一输出端1。在实际应用中,外部信号源1可以通过第一输入端1向选择器301发送数据流,外部信号源2通过第二输入端2向选择器301发送低电平信号(1’b0),复位状态机21通过第三输入端3向选择器301发送选择控制信号,以使选择器301根据数据流、低电平信号和选择控制信号向测试单元303发送低电平信号(0)。
进一步地,复位控制单元302具有第一输入端1和第二输入端2,复位控制单元302通过第二输入端2接收复位状态机21发送的功能控制信号,通过第一输入端1接收外部信号源3发送的机台测试信号,并根据功能控制信号和机台测试信号向测试单元303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测试单元303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假定复位时低电平有效)生成复位信号,并向第一个寄存器M1移位该复位信号。其中,复位控制单元302具体为(EDT pin控制单元,使303输出复位数值信号到测试寄存器组M1),测试单元303具体为嵌入式确定性测试(Embedded Deterministic Testing,EDT)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寄存器复位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复位信号源12,其中,至少一个复位信号源12分别与复位状态机21连接;至少一个复位信号源分别向复位状态机21发送时钟脉冲,以使复位状态机21根据时钟脉冲生成切换信号和复位控制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门控单元202包括:第一门控单元2021、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2022(时钟开关)和第一个缓存器2023,其中,第一门控单元2021分别与时钟控制器和201第一个缓存器2023连接;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2022分别与第一个缓存器2023和3组寄存器连接,其中,一组寄存器连接一个第二门控单元2022。
具体的,第一门控单元2021和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2022均为集成时钟门控单元(Integrated Clock Gating Cell,ICGC)。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寄存器复位系统还包括:门控控制单元13,其中,门控控制单元13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2022连接和时钟控制器201。
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的中寄存器的复位过程进行说明:
第一步,至少一个复位信号源12向复位状态机21发送复位脉冲,当存在一复位信号源12发送的复位脉冲有效时,复位状态机21向时钟控制器201发送切换信号,以使钟控制器201根据该切换信号控制第一门控单元2021关断时钟源信号。
第二步,门控控制单元13向时钟控制器201和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2022发送直通控制信号(高电平信号),同时控制测试单元303的输出信号为复位值0(复位时,低电平有效),目的是让复位值0移入寄存器。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第二门控单元2022包括TE(该端口有效时将使时钟输入端/输出端导通)端,第二门控单元2022通过TE端接收门控控制单元13发送的直通控制信号。
第三步,复位状态机21向时钟控制器201发送切换信号(in reset process),以使时钟控制器201根据切换信号控制第一门控单元2021将时钟源信号切换为扫描移位时钟信号(scan shift clock)。
第四步,复位状态机21控制时钟控制器201使其输出的时钟脉冲个数不小于扫描链的长度。其中,扫描链的长度等于N(即寄存器的个数)。
第五步,当目标寄存器达到复位状态后,关断第一门控单元2201时钟源信号。复位状态机21向时钟控制器201输入切换信号,以使时钟控制器201向第一门控单元2021发送信号。
第六步,门控控制单元13分别向时钟控制器201以及至少一个切换第二门控单元2022的TE端口发送关闭直通控制信号。
第七步,复位状态机21向时钟控制器201输入切换信号,以使时钟控制器201控制第一门控单元2021开启时钟源信号,其中,时钟控制器201的输为功能时钟。
第八步,完成复位过程。
在上述复位过程中,测试单元303中控制逻辑(即复位控制单元302)的作用是在寄存器复位期间使得EDT时钟和保持EDT控制信号在合理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门控单元2021、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2022通常为工具或者人为插入的时钟门控,在移位过程中要保持导通。
在本申请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与现有寄存器复位系统相比,本申请中的寄存器为无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减少芯片的后端绕线数量,进而降低面积。进一步地,由于寄存器为无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因此可以比有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的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面积小约15%。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运用条件的变化,对本申请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进而如下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存在寄存器不能复位、而且关心该寄存器复位后的状态(部分寄存器由于存有重要历史信息,不能复位)时,可以控制该寄存器的时钟管脚(clk)不动,增加额外的控制点来控制该寄存器的时钟。如果该寄存器需要在扫描链(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形成扫描链)上、同时还需要给后一个寄存器输入复位信号,则可以将寄存器单独布局(即考虑不把该寄存器设置在扫描链中)。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由于N个寄存器是同时复位的(串联在一个测试单元303),所以在不同时间复位的寄存器不能串在同一个扫描链上,如果已经在一条链上,需要对不同时间复位的寄存器进行隔离,发送复位信号时。控制不复位的寄存器的时钟不动,可以通过增加额外的控制点来控制不同时间复位的寄存器的时钟。如果在扫描链上的不同时间复位的寄存器还要同时给其后面的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在扫描链的相邻两个寄存器之间(前一个寄存器的Q端与后一个寄存器的SI端)之间有反相逻辑,而使得前一个寄存器不能给后一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0)时,可以采用有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代替后一个寄存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是利用寄存器的移位来实现寄存器的存储值和复位值一致,因此需要在一段时间有时钟翻转,从而使得寄存器的输出是在变动的。在实际应用中,若需要处理这段时间的输出变化对其他无须复位他寄存器的影响,则可以借助正常功能上既有逻辑(例如isolation cell)。如果输出刚好跨power边界,可以控制iso把输出钳位。但需要考虑isolation cell输出数值的是否符合影响其他非复位模块的功能。还可以找出本寄存器复位系统的输出边界寄存器(可以通过借用share wrapper cell的概念),把边界寄存器替换为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
在实际应用中,若寄存器复位系统中的N个寄存器有部分为带置位管脚的寄存器,而不是带复位管脚的寄存器,则可以在相邻的带复位管脚的寄存器和带置位管脚的寄存器之间,增加反相器。具体的请参见图4。
在实际应用中,若如果短扫描链的长度较长,导致复位时间长。则把短扫描链按可接受的长度分段,每段开头用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来替换。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邻的带复位管脚的寄存器和带置位管脚的寄存器的连接示意图。图4所示,寄存器M1和M3为带复位管脚的寄存器,寄存器M2为带置位管脚的寄存器,在寄存器M1和寄存器M2之间增加反相器A1,在寄存器M2和寄存器M3之间增加反相器A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5所示,N个寄存器包括:至少一个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寄存器复位系统还包括:第二缓存器14,其中,
第二缓存器14分别与每个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的个数为1,1个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为第j个寄存器,j为整数,1<j<N;其中,第二缓存器与第j个寄存器连接;第j-1个寄存器与第j+1个寄存器连接,第一个寄存器至第j-1个寄存器中的寄存器依次连接,第j+1个寄存器至第N个寄存器中的寄存器依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5是以N等于3、j等于2,第2个寄存器M2为带复位管脚(第四输入端,标识为Reset)的寄存器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寄存器复位系统进行说明的。
如图5所示,第1个寄存器M1的第一输出端与第3个寄存器M3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二缓存器14与第2个寄存器M2的第四输入端连接。其中,第3个寄存器M3根据第1个寄存器M1输出的复位信号和第二门控单元输入的时钟信号进行复位,第2个寄存器M2根据复位状态机21通过第二缓存器14输入的复位信号和第二门控单元输入的时钟信号进行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如上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寄存器复位系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寄存器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复位单元和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所述复位单元分别与每个寄存器连接,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N个依次连接的寄存器为不带复位或置位管脚的寄存器;其中,
所述复位单元用于,分别向每个寄存器发送时钟信号,以及向所述N个寄存器中的第一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
所述第一个寄存器用于,根据所述复位单元发送的所述复位信号和所述时钟信号进行复位,并向第二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
第i个寄存器用于,根据第i-1个寄存器发送的复位信号和所述时钟信号进行复位,并向第i+1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所述i为正整数,1<i≤N;
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状态机、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其中,
所述复位状态机分别与所述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和所述复位信号产生单元连接;
所述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分别与所述N个寄存器连接;
所述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个寄存器和所述第N个寄存器连接;
所述复位状态机用于,向所述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发送切换信号,以使所述时钟信号产生单元根据所述切换信号开启、或者关断向所述N个寄存器发送所述时钟信号;
所述复位状态机还用于,向所述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发送复位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复位信号产生单元根据所述复位控制信号产生所述复位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包括:时钟控制器和门控单元,其中,
所述时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复位状态机和所述门控单元连接;
所述门控单元分别与所述N个寄存器连接;
所述时钟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切换信号生成时钟源信号;
所述门控单元用于,对所述时钟源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时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信号产生单元包括:选择器、复位控制单元和测试单元,其中,
所述复位状态机分别与所述选择器和所述复位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测试单元分别与所述选择器、所述复位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个寄存器和所述第N个寄存器连接;
所述测试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个寄存器发送复位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复位信号源,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复位信号源分别与所述复位状态机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复位信号源分别向所述复位状态机发送时钟脉冲,以使所述复位状态机根据所述时钟脉冲生成切换信号和复位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控单元包括:第一门控单元、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和第一个缓存器,其中,
所述第一门控单元分别与所述时钟控制器和所述第一个缓存器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个缓存器和所述N个寄存器连接,其中,一个寄存器连接一个第二门控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门控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门控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门控单元连接和所述时钟控制器。
7.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寄存器复位系统。
CN201911323239.1A 2019-12-20 2019-12-20 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 Active CN111103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3239.1A CN111103959B (zh) 2019-12-20 2019-12-20 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3239.1A CN111103959B (zh) 2019-12-20 2019-12-20 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3959A CN111103959A (zh) 2020-05-05
CN111103959B true CN111103959B (zh) 2021-05-18

Family

ID=7042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3239.1A Active CN111103959B (zh) 2019-12-20 2019-12-20 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3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327B (zh) * 2020-11-30 2023-09-05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链及其设计方法和基于扫描链的串行扫描复位方法
CN113985960B (zh) * 2021-11-05 2023-12-15 普冉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时钟无毛刺切换电路及其复位实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9493A (zh) * 2011-12-31 2012-11-1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38642A (zh) * 2012-11-28 2013-02-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扫描链的芯片内部寄存器的复位方法
CN102970013A (zh) * 2012-11-28 2013-03-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扫描链的芯片内部寄存器复位方法及复位控制装置
CN106324463A (zh) * 2015-06-19 2017-01-11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扫描链控制电路设计方法及扫描链电路
CN106484197A (zh) * 2016-10-21 2017-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1100B2 (en) * 2008-04-08 2011-02-01 Micron Technology, Inc. State machine sensing of memory cells
US9015460B2 (en) * 2012-07-30 2015-04-2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ybrid hardwired/programmable reset sequence controller
KR101882435B1 (ko) * 2016-10-05 2018-08-24 실리콘 디스플레이 (주) 시프트 레지스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9493A (zh) * 2011-12-31 2012-11-1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38642A (zh) * 2012-11-28 2013-02-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扫描链的芯片内部寄存器的复位方法
CN102970013A (zh) * 2012-11-28 2013-03-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扫描链的芯片内部寄存器复位方法及复位控制装置
CN106324463A (zh) * 2015-06-19 2017-01-11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扫描链控制电路设计方法及扫描链电路
CN106484197A (zh) * 2016-10-21 2017-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3959A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99248A (en) Test vector generator comprising a decompression control unit and a conditional vector processing unit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test vector
US6434735B1 (en) Method for programming an FPGA and implementing an FPGA interconnect
US6603330B1 (en) Configuring digital functions in a digital configurable macro architecture
US776990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 time reduction by speculatively decoding non-memory read commands on a serial interface
US7348798B2 (en)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configuration apparatus,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
JP6424271B2 (ja) 半導体装置
CN111103959B (zh) 寄存器复位系统及芯片
US4663708A (en)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for a multiprocessing system
US9319040B2 (en) Distributing multiplexing logic to remove multiplexor latency on the output path for variable clock cycle, delayed signals
JP2019215724A (ja) 半導体装置
CN114113989A (zh) 一种dft测试装置、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法
KR102471141B1 (ko) 전기 시설, 특히 핵 시설을 제어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래밍가능 논리 회로, 연관된 제어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CN100397381C (zh) 一种复用管脚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装置
CN115470060A (zh) 硬件板卡、测试设备、测试系统和同步测试方法
JP309764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EP1388048B1 (en) Storage system for use in custom loop accellerators
US8301869B2 (en)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for executing a plurality of independent sequence programs in parallel
US8254187B2 (en) Data transfer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emiconductor circuit
CN114142502A (zh) 储能变流器并机控制方法及储能变流器
JP2009505302A (ja) マイクロコントローラによる波形発生方法及び装置
US20150293766A1 (en) Processor and method
US20070220236A1 (en) Reconfigurable computing device
US7562320B2 (en) Asic based conveyor belt style programmable cross-point switch hardware accelerated simulation engine
CN117851306B (zh) 一种运行模式的确定方法、芯片、芯片模组及存储介质
US20220149963A1 (en) Synchronization circuit and synchronization ch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