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3621A - 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3621A
CN111103621A CN201911248748.2A CN201911248748A CN111103621A CN 111103621 A CN111103621 A CN 111103621A CN 201911248748 A CN201911248748 A CN 201911248748A CN 111103621 A CN111103621 A CN 111103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n
shot
imaging point
common imaging
super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87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星
倪然
李涛
廖兴
任弘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12487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36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3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36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4Displaying seismic recordings or 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 G01V1/345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e.g. in 3D c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70Other details related to processing
    • G01V2210/74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多次叠加观测系统获得多道面波分析数据,提取不同共炮点道集的共成像点道对;然后利用相位叠加方法获得共成像点每个道对的相速度‑频率谱,将不同道对相速度‑频率谱叠加;根据叠加相速度‑频率谱图的极大值,获得共成像点的面波频散曲线;最后根据面波迪克斯关系获得反演初始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反演方法获得成像点的S波速度结构。本发明采用特有的频散曲线的计算方法,获得瑞利波的频散曲线。由于计算散度曲线所涉及的各炮点集共中心道数较少,探测小地质单元的分辨率高,提高了CIPMASW的抗噪声能力,保证了CIPMASW的勘探深度。

Description

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浅层地下S波速度结构调查为目标的主动源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具体是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
技术背景
用瑞利波频散曲线反演地下介质中的S波速度是50多年来的一个研究点(Dorman等, 1962年;Nazarian等,1983年;Stokeo等,1994年;Xia等,2002年、2014年;Elin等, 2018年)。在地表也即自由表面附近,纵波震源产生地震波的大部分能量是面波(Richart 等,1970年)。瑞利面波的相速度对S波速度非常敏感(Matthew,M.等人,2017年),为通过面波相速度反演地下S波速度结构提供了前提。20世纪80年代引入了面波(SASW)的谱分析方法(Nazarian等,1983)。SASW采用脉冲震源和一对接收检波器来产生和接收瑞利面波。SASW方法在80年代和90年代得到了广泛应用(Gucunski等,1991年;Stokeo 等,1994年)。SASW方法因为只使用两道进行计算,它的抗噪声能力不强,优化噪声控制标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Park等,1999)。为了克服SASW方法的缺点,Park等人开发了MASW 方法(Park等,1998,1999)。
目前,学者主要对MASW方法的参数(Park等,2002年、2010年、2011年)、S波速度反演方法(Giulio等,2012年;Xia等,1999年;Sylvain等,2017年;Matthew等,2017 年)、高阶模式(Gao等,2016年;Xia等,2003年;Zhang等,2003年)、被动源MASW(Park 等,2005,2007,2008;Feng等,2015)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MASW方法按照共炮点模式采集并保存数据,共炮点道集的成像点是整个接收排列的中点。MASW频散曲线的计算方法(Park等,1999)决定了成像点(即接收排列的中点)的频散曲线是接收排列下的整个地质单元影响的平均结果。这些情况导致MASW方法的横向分辨率较差,限制了MASW 法探测小异常地质单元的能力。因此,本发明致力于开发一种新的多道面波波分析方法,以提高探测小异常地质单元的分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主动源面波勘探方法对小异常地质单元目标体的分辨能力,特别是提高横向分辨率,而提供了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CIPMASW)。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出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多次叠加观测系统获得多道面波分析数据,提取不同共炮点道集的共成像点道对;然后利用相位叠加方法获得共成像点每个道对的相速度-频率谱,将不同道对相速度-频率谱叠加;根据叠加相速度- 频率谱图的极大值,获得共成像点的面波频散曲线;最后根据面波迪克斯关系获得反演初始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反演方法获得成像点的S波速度结构。因为该方法利用不同炮集在共成像点附近的道对,大大减小了传统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利用整个排列计算频散曲线的平均效应,大大提高了横向分辨率。
本发明的数据采集观测系统和反射波多次覆盖(叠加)观测系统一致,最小炮检距一般采取排列长度,从观测的共炮点道集中,按照共成像点选取该共成像点对应每炮集中的相邻检波器对,该检波器对的中心对应共成像点位置:
Figure BDA0002308419500000021
其中l是第l个全叠加次数共成像点,j是共炮点道集中炮序,N是每个共炮点道集的道数。炮序和共成像点序号按照炮点移动方向从小增大。
进一步,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的数据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1:计算每炮集的共成像点道对的叠加相速度-频率谱:
Figure BDA0002308419500000022
Figure BDA0002308419500000023
f(x,t)是共炮点道集,F(x,ω)是共炮点道集的频率谱,ω是角频率,c是面波相速度,x是炮检距.x1、x2是某炮集中共成像点道对的对应偏移距。
步骤2:将不同炮集中共成像点对应道对的相速度-频率谱叠加,获得该共成像点的相速度-频率谱:
Figure BDA0002308419500000024
步骤3:利用面波迪克斯关系获得S波速度结构反演的初始模型,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共成像点位置的S波速度结构:
Figure BDA0002308419500000025
η是权重系数,用以平衡数据拟合和模型正则化关系,L是一阶或高阶Tikhonov平滑算子,m是速度结构模型,d是观测数据,Δm是模型更新量。将所有共成像点的S波速度结构按照成像点位置排列,即可形成观测系统覆盖区域的S波速度结构剖面。
本发明的优点:采用了共成像点频散能谱叠加技术,能够利用排列中较少的道数计算频散曲线,部分克服传统方法频散曲线计算时的平均效应,从而提高探测横向分辨率,提高小异常地质单元的分辨能力。
1、本发明利用不同炮点集共中点的一对相邻道对的叠加相速度-频率谱来获得瑞利波的频散曲线技术,部分克服传统方法频散曲线计算时的平均效应,从而提高探测横向分辨率,提高小异常地质单元的分辨能力。
2、相速度-频率谱叠加的炮检距在不同的炮集中是不同的,由近到远的偏移距的接收道数据包含了从高频到低频的信息。因此叠加处理可以保障频带宽度,保证CIPMASW的勘探深度。
3、基于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成像对比,充分证明了CIPMASW方法探测小地质单元的分辨率优于MASW。
本发明在MASW的基本上,采用特有的频散曲线的计算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源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法(CIPMASW)。在CIPMASW方法中,利用不同炮点集共中点的一对相邻道对的叠加相速度-频率谱来获得瑞利波的频散曲线。由于计算散度曲线所涉及的各炮点集共中心道数较少,因此CIPMASW的平均效果较小,探测小地质单元的分辨率优于MASW。不同炮点集的共成像点道对的相速度-频率谱叠加提高了 CIPMASW的抗噪声能力。相速度-频率谱叠加的炮检距由近到远有不同的偏移,从而保证了 CIPMASW的勘探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法方法流程图;
图2为地质模型图;
图3为CIPMASW方法观测系统图;
图4为地质异常位置CIPMASW和MASW方法的频散曲线对比图;
图5为CIPMASW和MASW方法反演S波速度结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通过技术方案具体实施,通过对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实现该方法的步骤主要包括:首先,利用多道低频检波器和锤击震源获得面波地震记录,每激发一次观测系统沿测线移动一个道间距,获得整个测线的共炮点道集;其次,在不同共炮点道集中提取具有共成像点的相邻两道,根据相位叠加方法获得相速度-频率谱,将不同炮集共成像点道对的相速度-频率谱叠加,获得该共成像点的相速度-频率谱;再次,根据共成像点相速度-频率谱的极大值,拾取共成像点的相速度;最后,利用面波迪克斯关系获得反演初始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共反射点位置的S波速度结构。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数据采集观测系统和反射波多次覆盖(叠加)观测系统一致,最小炮检距一般采取排列长度,从观测的共炮点道集中,按照共成像点选取该共成像点对应每炮集中的相邻检波器对,该检波器对的中心对应共成像点位置:
Figure BDA0002308419500000041
其中l是第l个全叠加次数共成像点,j是共炮点道集中炮序,N是每个共炮点道集的道数。炮序和共成像点序号按照炮点移动方向从小增大。
步骤2:计算每炮集的共成像点道对的叠加相速度-频率谱:
Figure BDA0002308419500000042
Figure BDA0002308419500000043
f(x,t)是共炮点道集,F(x,ω)是共炮点道集的频率谱,ω是角频率,c是面波相速度,x是炮检距.x1、x2是某炮集中共成像点道对的对应偏移距。
步骤3:将不同炮集中共成像点对应道对的相速度-频率谱叠加,获得该共成像点的相速度-频率谱:
Figure BDA0002308419500000044
步骤4:利用面波迪克斯关系获得S波速度结构反演的初始模型,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共成像点位置的S波速度结构:
Figure BDA0002308419500000045
η是权重系数,用以平衡数据拟合和模型正则化关系,L是一阶或高阶Tikhonov平滑算子,m是速度结构模型,d是观测数据,Δm是模型更新量。将所有共成像点的S波速度结构按照成像点位置排列,即可形成观测系统覆盖区域的S波速度结构剖面。
实现该方法具体操作为:
(1)数据采集与共成像点道集提取
为了获得更好地展现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应用效果,设置地质模型(图2所示),模型在水平层状地层中包含有一个小的低速地质异常体。数据采集系统(图 3所示)与反射地震勘探和MASW方法相同,每产生一个共炮点地震记录,整个观测系统沿着测线从左到右移动一个道间距。在每个炮记录中,选择具有共成像点的相邻接收道对(图 3方框所示),作为后续叠加处理的数据集。在一个测线的观测中,完全叠加次数的共成像点位于测线中间位置,测线两端为非完全叠加共成像点。
(2)计算共成像点的叠加相速度-频率谱,根据极大值提取频散曲线
计算每个炮集的共成像点道对的叠加相速度-频率谱,然后进行叠加。作为示例,选取模型(图1)低速异常体的中心位置对应的成像点进行CIPMASW和MASW方法对比。CIPMASW 方法计算的成像点的相速度-频率谱(图4b所示)和理想速度-频散谱(图4c所示)较为一致,而MASW方法(传统方法)计算的成像点的相速度-频率谱(图4a所示)不能反映低速异常对速度-频率谱的影响。根据相速度-频谱的最大值提取频散曲线,CIPMASW方法提取的频散曲线比MASW方法提取的频散曲线与理想频散曲线拟合度更高(图4d)。
(3)利用面波迪克斯关系获得S波速度结构反演的初始模型,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共成像点位置的S波速度结构。CIPMASW方法反演的速度结构(图5c、d)能反映出低速小地质异常体的速度结构,而MASW方法反演的速度结构(图5a、b)由于平均效应的存在无法体现低速小地质异常体。
对每一频率设置小频带窗口,在该窗口内计算该频率的Q值,窗口宽度极限趋于0时,该Q值即为该频率的Q值(图5)。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多道面波分析方法的平均效应导致的横向分辨率较低的缺点,在保障探测深度的前提下,提高了探测的横向分辨率,提升了面波分析方法对地下小地质异常体的探测能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多次叠加观测系统获得多道面波分析数据,提取不同共炮点道集的共成像点道对;然后利用相位叠加方法获得共成像点每个道对的相速度-频率谱,将不同道对相速度-频率谱叠加;根据叠加相速度-频率谱图的极大值,获得共成像点的面波频散曲线;最后根据面波迪克斯关系获得反演初始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反演方法获得成像点的S波速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将多次叠加观测系统观测的共炮点道集转换为共成像点道对集:
Figure FDA0002308419490000011
其中l是第l个全叠加次数共成像点,j是共炮点道集中炮序,N是每个共炮点道集的道数;炮序和共成像点序号按照炮点移动方向从小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多炮共成像点道对的叠加相速度-频率谱;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计算每炮集的共成像点道对的叠加相速度-频率谱:
Figure FDA0002308419490000012
Figure FDA0002308419490000013
f(x,t)是共炮点道集,F(x,ω)是共炮点道集的频率谱,ω是角频率,c是面波相速度,x是炮检距.x1、x2是某炮集中共成像点道对的对应偏移距;
步骤2:将不同炮集中共成像点对应道对的相速度-频率谱叠加,获得该共成像点的相速度-频率谱:
Figure FDA00023084194900000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面波迪克斯关系获得S波速度结构反演的初始模型,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共成像点位置的S波速度结构:
Figure FDA0002308419490000015
η是权重系数,用以平衡数据拟合和模型正则化关系,L是一阶或高阶Tikhonov平滑算子,m是速度结构模型,d是观测数据,Δm是模型更新量;将所有共成像点的S波速度结构按照成像点位置排列,即能形成观测系统覆盖区域的S波速度结构剖面。
CN201911248748.2A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 Pending CN1111036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8748.2A CN111103621A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8748.2A CN111103621A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3621A true CN111103621A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22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8748.2A Pending CN111103621A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362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1610A (zh) * 2020-10-21 2020-12-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矢量场多模式面波频散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083487A (zh) * 2020-09-16 2020-12-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宽频带频散曲线提取方法、装置
CN112379427A (zh) * 2020-10-30 2021-0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面波噪声压制方法及装置
CN112987097A (zh) * 2021-03-30 2021-06-18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在被动源地震数据中自动提取体波的处理方法
CN113435022A (zh) * 2021-06-18 2021-09-24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多道面波勘探的岩土体参数二维空间变异性表征方法
CN113640881A (zh) * 2021-08-18 2021-11-12 中南大学 多偏移距二维横向高分辨率瞬态面波探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0153A1 (en) * 2011-01-20 2012-07-26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Real-time pavement profile sensing system using air-coupled surface wave
CN105652319A (zh) * 2016-01-19 2016-06-0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复杂介质近地表地层q值的估计方法
CN108345031A (zh) * 2018-01-11 2018-07-31 吉林大学 一种弹性介质主动源和被动源混采地震数据全波形反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0153A1 (en) * 2011-01-20 2012-07-26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Real-time pavement profile sensing system using air-coupled surface wave
CN105652319A (zh) * 2016-01-19 2016-06-0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复杂介质近地表地层q值的估计方法
CN108345031A (zh) * 2018-01-11 2018-07-31 吉林大学 一种弹性介质主动源和被动源混采地震数据全波形反演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OICHI HAYASHI ET AL.: "CMP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ulti-channel surface-wave data", 《EXPLORATION GEOPHYSICS》 *
MAHDAVI M. ET AL.: "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 using Common Midpoint Cross Correlation method", 《JSUT》 *
李红星等: "浅地表三维共中心点被动源面波成像方法",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9》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3487A (zh) * 2020-09-16 2020-12-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宽频带频散曲线提取方法、装置
CN112083487B (zh) * 2020-09-16 2021-12-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宽频带频散曲线提取方法、装置
CN112051610A (zh) * 2020-10-21 2020-12-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矢量场多模式面波频散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379427A (zh) * 2020-10-30 2021-02-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面波噪声压制方法及装置
CN112379427B (zh) * 2020-10-30 2024-03-2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面波噪声压制方法及装置
CN112987097A (zh) * 2021-03-30 2021-06-18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在被动源地震数据中自动提取体波的处理方法
CN113435022A (zh) * 2021-06-18 2021-09-24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多道面波勘探的岩土体参数二维空间变异性表征方法
CN113640881A (zh) * 2021-08-18 2021-11-12 中南大学 多偏移距二维横向高分辨率瞬态面波探测方法
CN113640881B (zh) * 2021-08-18 2022-06-28 中南大学 多偏移距二维横向高分辨率瞬态面波探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3621A (zh) 一种主动源共成像点叠加多道面波分析方法
RU2500002C2 (ru) Способ сбора данных посредством трехмерного регулярного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массива малых ячеек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ия
CN109669212B (zh)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地层品质因子估算方法与装置
CN102004264A (zh) 一种地震采集资料质量定量分析与评价方法
CN102073064B (zh) 一种利用相位信息提高速度谱分辨率的方法
CN108196305B (zh) 一种山地静校正方法
CN109884709B (zh) 一种基于面波旅行时层析的转换波静校正方法
CN110389377B (zh) 基于波形互相关系数相乘的微震偏移成像定位方法
CN104570116A (zh) 基于地质标志层的时差分析校正方法
CN113156427A (zh) 探地雷达数据的反演方法和装置
CN103645499B (zh) 基于叠后反射波能量统计的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
CN105629300B (zh) 提高复杂构造偏移数据信噪比的方法
CN115905805A (zh) 一种基于全局信息判别gan的das数据多尺度噪声消减方法
CN115373023A (zh) 一种基于地震反射和车辆噪声的联合探测方法
CN108490488A (zh) 一种基于时窗能量比的槽波地震散射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7402405A (zh) 静相位虚源道集构建方法
CN104459787B (zh) 一种垂直接收阵列地震记录的速度分析方法
CN113640881A (zh) 多偏移距二维横向高分辨率瞬态面波探测方法
CN116520419B (zh) 一种热流体裂缝通道识别方法
CN103217709A (zh) 一种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和分辨率的面波衰减方法
CN114415234B (zh) 基于主动源面波频散和h/v确定浅地表横波速度的方法
CN111538082B (zh) 一种地震波时频域初至自动拾取方法
CN113534236B (zh) 一种基于检波器间距约束的微地震初至拾取方法
CN110749923A (zh) 一种基于范数方程提高分辨率的反褶积方法
CN104536048A (zh) 一种自动切除地震波波至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