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2760B - 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2760B
CN111102760B CN201911244540.3A CN201911244540A CN111102760B CN 111102760 B CN111102760 B CN 111102760B CN 201911244540 A CN201911244540 A CN 201911244540A CN 111102760 B CN111102760 B CN 111102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medium
mixed working
component
shaped pip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45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2760A (zh
Inventor
赵力
聂显铧
邓帅
张月
卢培
杜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2445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27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2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2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2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2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由T形管组分分离器和温差控制系统组成:T形管组分分离器具有1个混合工质入口和2个混合工质出口,在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管段上均分别设有对工质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阀;温差控制系统可以是设置在2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之间的热泵系统;或是由两个换热器和设置在两个换热器之间的温差生成部件组构成,温差生成部件组用于在两个换热器中产生、并维持恒定温差。本发明组分调节系统通过温差控制系统在T形管组分分离器两出口构建可控的温差,实现对流入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单相、多相混合工质的高效、可控组分调节。

Description

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力循环中混合工质组分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非共沸工质的高效循环中混合工质组分的高效、可控分离。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长足发展,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以有机朗肯循环为代表的新型动力循环和以蒸汽压缩逆循环为代表的制冷/热泵循环。为了实现变工况下各能流的高效转换,在传统循环基础上,众多学者通过引入非共沸混合工质,经过组分分离调节减小不可逆损失,进而提高热力系统变工况下的循环性能。中国专利CN201710300817.4《基于非共沸工质的热力循环升维构建方法》提出了基于非共沸工质的新型热力循环构建方法以减小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在此类基于非共沸工质的新型循环中,非共沸工质的组分调节是关键热力过程。因此,如何实现非共沸工质组分的受控调节,满足全工况下热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成为热力循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T形组分调节器以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维护的优点而被用作非共沸工质的组分调节器,其基于相分离的组分调节性能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当在T形管组分调节器入口通入气液两相混合工质,在T形管组分调节器两出口流出的混合工质组分质量分数是不同的(如文献Su W.,Hwang Y.,Zheng N.,Deng S.,Zhao L.,Experimental studyon the constituent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binary zeotropic mixtures inhorizontal branch T-jun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Transfer 127,76-87)。此外,中国专利CN201620454560.9《一种用于非共沸工质组分调节的顺流式T形管组分调节器》,中国专利CN200910029249.4《一种多相流分离的复合T形管分离器及其分离方法》提出了采用复合型T型分离器提高非共沸工质组分调节性能的思路。
上述研究中,组分调节是基于非共沸工质在T形分离器中的相分离而实现,非共沸工质气液相平衡时,气相中含有较多低沸点组元,而液相中含有较多高沸点组元。因此,在T形分离器内发生的组分分离往往是不可控的,仅取决于非共沸工质的种类、入口干度等因素。此外,由于相分离而产生的组分分离效果也往往不显著。因此,由于存在的上述问题,T形组分调节器在基于非共沸工质的热力循环系统中的应用受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的T形管组分调节技术,本发明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下不足:其一,上述现有技术对非共沸工质的组分分离的分离效率较低;其二,组分调节高度依赖入口处工况条件,无法实现非共沸工质的可控调节。本发明以现有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优点为基础,克服上述技术不足,开发一种改进的温差驱动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由T形管组分分离器和温差控制系统组成: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具有1个混合工质入口和2个混合工质出口,依据混合工质入口布置不同,T形管组分分离器分为顺流型T形管组分分离器和撞击型T形管组分分离器;在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管段上均分别设有对工质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阀;所述温差控制系统选用下述两种结构之一:一种结构是设置在采用2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之间的热泵系统;另外一种结构是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上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实现换热器内换热流体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工质之间的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设有温差生成部件组,所述温差生成部件组通过换热器内换热流体,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产生、并维持恒定温差;所述温差生成部件组由多个部件或是单一部件构成。
进一步讲,本发明所述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所述T形混合工质组分调节器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方形或是其他形状。
所述T形混合工质组分调节器的混合工质入口的管段与2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的管径相等或不等;2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的管径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混合工质入口与混合工质输送管路相连,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与工质储液罐或基于混合工质的热力循环系统接口管路相连。
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节流阀、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节流阀的入口管道相连;所述节流阀的出口管道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四通换向阀的一个进口;所述四通换向阀的一个出口和另一个进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和出口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入口相连。
在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管段上分别设置的流量调节阀均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是相同类型的换热器或是不同类型的换热器;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内流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内是顺流换热或是逆流换热。
采用的混合工质为二元或是多元混合工质,所述混合工质的相态为纯液相、气液两相和纯气相中的一种。
当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混合工质入口处流入纯液相或纯气相混合工质,因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存在温差,该混合工质发生组分分离;
当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混合工质入口处流入气液两相混合工质,因相分离及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存在温差,该混合工质发生组分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两出口间引入可控温差,显著提高混合工质的组分分离效率。
(2)通过温差控制系统对温差的控制调节、流量调节阀对T形管组分分离器内流量的控制调节,实现了混合工质组分的可控调节,使混合工质在热力循环中能更好的匹配循环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T形组分调节系统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T形组分调节系统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T形组分调节系统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T形组分调节系统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中:1-T形管组分分离器,1a-T形管组分分离器入口,1b-T形管组分分离器出口1,1c-T形管组分分离器出口2,2-第一流量调节阀,3-第一换热器,4-压缩机,5-四通换向阀,6-节流阀,7-第二换热器,8-第二流量调节阀,9-温差生成部件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制。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的设计思路是为了实现混合工质的高效、可控组分调节,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由T形管组分分离器1和温差控制系统组成。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具有1个混合工质入口1a和2个混合工质出口1b和1c,依据混合工质入口1a布置不同分为顺流型和撞击型T形管组分分离器,具体讲,混合工质入口1a的布置不同,混合工质的流动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下,2个混合工质出口1b、1c支路共用一条轴线,且混合工质入口1a管轴线与混合工质出口管轴线的锐角夹角可介于(0°,90°]区间,此时,混合工质在两混合工质出口支管内流向相反,夹角为180°,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中称具有此类流动特征的T形管组分分离器为撞击型T形管组分分离器;另一种情况下,混合工质入口1a管与其中一个混合出口支管共用一条轴线,且两混合工质出口1b和1c支管轴线间的夹角可介于(0°,180°)区间,此时,混合工质流入两混合工质出口支管的流向夹角介于(0°,180°)区间,如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中称具有此类流动特征的T形管组分分离器为顺流型T形管组分分离器。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即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撞击型T形组分调节系统。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2,即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顺流型T形组分调节系统。在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管段上均分别设有对工质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阀,即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和1c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2和8相连接。
本发明中的所述T形混合工质组分调节器1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方形或是其他形状;所述T形混合工质组分调节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的管段与2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的管径可以相等或是不等;2个混合工质出口管1b和1c的管径可以相等或是不相等。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与混合工质输送管路相连,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与工质储液罐或基于混合工质的热力循环系统接口管路相连。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温差控制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上的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所述第二换热器7实现换热器内换热流体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工质之间的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设有温差生成部件组9,所述温差生成部件组9由多个部件或是单一部件构成。利用温差生成部件组,通过换热流体,在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生成、并维持恒定温差,利用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和1c提供冷源和热源,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和1c分别在温差控制系统的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中进行充分换热,在T形管组分分离器1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和1c处建立恒定的温差。通过利用所述温差控制系统对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间温差的控制,可以实现在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中混合工质的组分质量分数的可控调节。在对混合工质组分调节过程中,通过对第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2、8开度的调节,实现对流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混合工质的流量调节和换热调节。
本发明中,采用的混合工质为二元或是多元混合工质,所述混合工质的相态为纯液相、气液两相和纯气相中的一种。
当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处流入纯液相或纯气相混合工质,因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存在温差,由于温差作用,在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和1c处,得到组分质量分数互不相同,且不同于混合工质入口1a组分质量分数的混合工质。当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处流入气液两相混合工质,因相分离及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存在温差,由于温差作用,在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和1c处该混合工质发生组分分离,得到组分质量分数互不相同,且不同于混合工质入口1a组分质量分数的混合工质。
以热泵系统作为温差控制系统为例,如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3,即基于热泵系统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撞击型T形组分调节系统,如图4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4,即基于热泵系统的一种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顺流型T形组分调节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3,即基于热泵系统的一种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撞击型T形组分调节系统,如图3所示,该T形组分调节系统包括T形管组分分离器1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一流量调节阀2和第二流量调节阀8。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3、压缩机4、四通换向阀5、节流阀6、和第二换热器7;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出口与所述节流阀6的入口管道相连;所述节流阀6的出口管道与所述第二换热器7的入口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7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四通换向阀5的一个进口;所述四通换向阀5的一个出口和另一个进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4的入口和出口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5的另一个出口与第一换热器3的入口相连。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出口分别与流量调节阀相连接,即在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管段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流量调节阀2和第二流量调节阀8均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所述第二换热器7的入口。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所述第二换热器7是相同类型的换热器或是不同类型的换热器;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内流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所述第二换热器7内是逆流换热。本实施例3中,由于混合工质经过与冷端和热端换热后得到的混合工质组分质量分数不同,对应于工程应用中,为了方便调节冷端和热端的切换,设置有四通换向阀5。
实施例3中,四通换向阀5处于状态1时,所述第一换热器3成为所述热泵系统的冷凝器,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提供热源;所述第二换热器7成为所述热泵系统的蒸发器,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提供冷源,此时沿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和1c方向建立了温差;温差的控制通过对压缩机4的控制实现。单相或两相混合工质通过直管路通入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混合工质入口1a,如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流入该撞击型T形组分调节系统,随后混合工质经T形管组分分离器管壁撞击后,分别向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1c方向分流。
对通入的气液两相混合工质而言,此时,流向两个方向的混合工质组分质量分数已经发生改变,分流后的混合工质继续分别沿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出口管方向流动,分别进入冷凝器(第一换热器3)和蒸发器(第二换热器7)进行充分换热,组分质量分数继续发生改变;发生组分变化的混合工质分别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流出,随后通过直管路输送至热力循环系统或工质储液罐中。
对通入的单相混合工质而言,此时,流向两个方向的混合工质组分质量分数未发生改变,分流后的混合工质继续分别沿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流动,分别进入蒸发器和冷凝器进行充分换热,即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中,组分质量分数继续发生改变;发生组分变化的混合工质分别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个工质出口流出,随后通过直管路输送至热力循环系统或工质储液罐中。此外,在对混合工质组分调节过程中,通过对第一流量调节阀2和第二流量调节阀8开度的调节,实现对流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的流量调节和换热调节。
实施例3中,四通换向阀5处于状态2时,所述第一换热器3成为所述热泵系统的蒸发器,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提供热源;所述第二换热器7成为所述热泵系统的冷凝器,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提供冷源,此时沿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和1c方向建立了温差;温差的控制通过对压缩机4的控制实现。单相或两相混合工质通过直管路通入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混合工质入口1a,如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流入该撞击型T形组分调节系统,随后混合工质经T形管组分分离器管壁撞击后,分别向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1c方向分流。
对通入的气液两相混合工质而言,此时,流向两个方向的混合工质组分质量分数已经发生改变,分流后的混合工质继续分别沿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出口管方向流动,分别进入冷凝器(第二换热器7)和蒸发器(第一换热器3)进行充分换热,组分质量分数继续发生改变;发生组分变化的混合工质分别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流出,随后通过直管路输送至热力循环系统或工质储液罐中。
对通入的单相混合工质而言,此时,流向两个方向的混合工质组分质量分数未发生改变,分流后的混合工质继续分别沿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流动,分别进入蒸发器和冷凝器进行充分换热,即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中,组分质量分数继续发生改变;发生组分变化的混合工质分别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个工质出口流出,随后通过直管路输送至热力循环系统或工质储液罐中。此外,在对混合工质组分调节过程中,通过对第一流量调节阀2和第二流量调节阀8开度的调节,实现对流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的流量调节和换热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4,即基于热泵系统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顺流型T形组分调节系统,如图4所示,所包括部件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3所包括部件及连接一致。所述T形组分调节系统包括T形管分组分离器1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一流量调节阀2和第二流量调节阀8;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3、压缩机4、四通换向阀5、节流部件6、第二换热器7。
实施例4中,四通换向阀5处于状态1时,所述第一换热器3成为所述热泵系统的冷凝器,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提供热源;所述第二换热器7成为所述热泵系统的蒸发器,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提供冷源,此时沿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出口方向建立了温差。单相或两相混合工质通过直管路通入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混合工质入口1a,如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流入该顺流型T形组分调节系统,随后在管路分支处,混合工质出现分流,一路混合工质继续沿原来的方向继续流动,即流向混合工质出口1b的方向,另一路混合工质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即流向混合工质出口1c的方向。
对通入的气液两相混合工质而言,此时流向两个方向的混合工质组分质量分数已经发生改变,分流后的混合工质继续分别沿所述T形管分组分离器1的两个出口管流动,分别进入冷凝器(第一换热器3)和蒸发器(第二换热器7)进行充分换热,组分质量分数继续发生改变;发生组分变化的混合工质分别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1c流出,随后通过直管路输送至热力循环系统或工质储液罐中。
对通入的单相混合工质而言,此时流向两个方向的混合工质组分质量分数未发生改变,分流后的混合工质继续分别沿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流动,分别进入蒸发器和冷凝器进行充分换热,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中,组分质量分数继续发生改变;发生组分变化的混合工质分别从所述T形管分组分离器1的两个出口流出,随后通过直管路输送至热力循环系统或工质储液罐中。此外,在对混合工质组分调节过程中,通过对第一流量调节阀2和第二流量调节阀8开度的调节,实现对流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的流量调节和换热调节。
实施例4中,四通换向阀5处于状态2时,所述第一换热器3成为所述热泵系统的蒸发器,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提供冷源;所述第二换热器7成为所述热泵系统的冷凝,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提供热源,此时沿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出口方向建立了温差。单相或两相混合工质通过直管路通入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混合工质入口1a,如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流入该顺流型T形组分调节系统,随后在管路分支处,混合工质出现分流,一路混合工质继续沿原来的方向继续流动,即流向混合工质出口1b的方向,另一路混合工质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即流向混合工质出口1c的方向。
对通入的气液两相混合工质而言,此时流向两个方向的混合工质组分质量分数已经发生改变,分流后的混合工质继续分别沿所述T形管分组分离器1的两个出口管流动,分别进入冷凝器(第二换热器7)和蒸发器(第一换热器3)进行充分换热,组分质量分数继续发生改变;发生组分变化的混合工质分别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1b、1c流出,随后通过直管路输送至热力循环系统或工质储液罐中。
对通入的单相混合工质而言,此时流向两个方向的混合工质组分质量分数未发生改变,分流后的混合工质继续分别沿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两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流动,分别进入蒸发器和冷凝器进行充分换热,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中,组分质量分数继续发生改变;发生组分变化的混合工质分别从所述T形管分组分离器1的两个出口流出,随后通过直管路输送至热力循环系统或工质储液罐中。此外,在对混合工质组分调节过程中,通过对第一流量调节阀2和第二流量调节阀8开度的调节,实现对流出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的流量调节和换热调节。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T形管组分分离器(1)和温差控制系统组成:
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具有1个混合工质入口(1a)和2个混合工质出口,依据混合工质入口(1a)布置不同,T形管组分分离器分为顺流型T形管组分分离器和撞击型T形管组分分离器;在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管段上均分别设有对工质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阀;
所述温差控制系统的结构是设置在采用2个混合工质出口支管段之间的热泵系统;
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3)、压缩机(4)、四通换向阀(5)、节流阀(6)、和第二换热器(7);在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管段上分别设置的流量调节阀均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所述第二换热器(7)的入口,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所述第二换热器(7)实现换热器内换热流体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工质之间的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出口与所述节流阀(6)的入口管道相连;所述节流阀(6)的出口管道与所述第二换热器(7)的入口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7)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四通换向阀(5)的一个进口;所述四通换向阀(5)的一个出口和另一个进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4)的入口和出口相连;所述四通换向阀(5)的另一个出口与第一换热器(3)的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所述第二换热器(7)是相同类型的换热器或是不同类型的换热器;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内流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所述第二换热器(7)内是顺流换热或是逆流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方形或是其他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的管段与2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的管径相等或不等;2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的管径相等或不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与混合工质输送管路相连,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与工质储液罐或基于混合工质的热力循环系统接口管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混合工质为二元以上的多元混合工质,所述混合工质的相态为纯液相、气液两相和纯气相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 所述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处流入纯液相或纯气相混合工质,因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存在温差,该混合工质发生组分分离;
当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处流入气液两相混合工质,因相分离及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存在温差,该混合工质发生组分分离。
8.一种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T形管组分分离器(1)和温差控制系统组成:
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具有1个混合工质入口(1a)和2个混合工质出口,依据混合工质入口(1a)布置不同,T形管组分分离器分为顺流型T形管组分分离器和撞击型T形管组分分离器;在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管段上均分别设有对工质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阀;
所述温差控制系统的结构是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上的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所述第二换热器(7)实现换热器内换热流体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的工质之间的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设有温差生成部件组(9),所述温差生成部件组(9)通过换热器内换热流体,在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7)中产生、并维持恒定温差;所述温差生成部件组(9)由多个部件或是单一部件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方形或是其他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的管段与2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的管径相等或不等;2个混合工质出口管段的管径相等或不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与混合工质输送管路相连,所述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与工质储液罐或基于混合工质的热力循环系统接口管路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混合工质为二元以上的多元混合工质,所述混合工质的相态为纯液相、气液两相和纯气相中的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处流入纯液相或纯气相混合工质,因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存在温差,该混合工质发生组分分离;
当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混合工质入口(1a)处流入气液两相混合工质,因相分离及T形管组分分离器(1)的2个混合工质出口存在温差,该混合工质发生组分分离。
CN201911244540.3A 2019-12-06 2019-12-06 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 Active CN111102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4540.3A CN111102760B (zh) 2019-12-06 2019-12-06 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4540.3A CN111102760B (zh) 2019-12-06 2019-12-06 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2760A CN111102760A (zh) 2020-05-05
CN111102760B true CN111102760B (zh) 2021-08-20

Family

ID=7042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4540.3A Active CN111102760B (zh) 2019-12-06 2019-12-06 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276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99198B2 (ja) * 1995-12-05 2003-04-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1446455B (zh) * 2007-02-06 2011-07-27 西安交通大学 具有可变蒸发温度的多温制冷机的运行方法
CN106337701A (zh) * 2016-11-21 2017-01-1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非共沸混合工质组分可调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CN106979042A (zh) * 2017-04-12 2017-07-2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组分变化及多压蒸发的非共沸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2760A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8767B (zh) 采用并联正、逆制冷循环的工质的间接空气冷却方法和系统
CN109611169B (zh) 一种组分动态可调的非共沸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CN1869553A (zh) 太阳能-燃气机热泵加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6979042A (zh) 一种组分变化及多压蒸发的非共沸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CN101832684B (zh) 一种制热/制冷能量平衡的co2热泵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033199A (zh) 一种使用混合有机工质的内置热泵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CN102062494B (zh) 混合升压式制冷复合循环间接空气冷却系统和运行调整方法
CN111102760B (zh) 温差驱动的用于混合工质组分调节的t形组分调节系统
CN102410747B (zh) 多级增压节能换热器
CN211451437U (zh) 双级节流多温二氧化碳热泵机组
WO2017197838A1 (zh) 一种用于非共沸工质组分调节的撞击式t形管组分调节器
CN110566300B (zh) 一种基于水合物分离特性的组分可调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CN211451436U (zh) 一种双级节流多温二氧化碳热泵机组
CN112818610B (zh) 超临界水流动换热实验系统压力与流量的调控方法及系统
CN212204711U (zh) 一种提高热源总供热能力的供热系统
CN204002958U (zh) 使用混合有机工质的内置热泵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CN104033200B (zh) 使用混合有机工质的内置热泵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CN109441785B (zh)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压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967879U (zh) 对间歇性用汽用户长距离工业供汽的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12524821A (zh) 一种太阳能蓄热系统以及供暖系统
CN2830993Y (zh) 空调室外换热器
CN204024735U (zh) 一种使用混合有机工质的内置热泵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CN214861259U (zh) 不同工质组分调控梯级闪蒸系统
CN212272310U (zh) 一种高温管网天然气压差能发电系统
CN113389607B (zh) 一种高压管网压力能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