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1366A - 横刀组件以及裁切机 - Google Patents

横刀组件以及裁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1366A
CN111101366A CN201911423094.2A CN201911423094A CN111101366A CN 111101366 A CN111101366 A CN 111101366A CN 201911423094 A CN201911423094 A CN 201911423094A CN 111101366 A CN111101366 A CN 111101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girder
slide rail
shaf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30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yu electromechan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伟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伟勇 filed Critical 陈伟勇
Priority to CN2019114230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13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1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13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HMARKING, INSPECTING, SEAMING OR SEVERING TEXTILE MATERIALS
    • D06H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 D06H7/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ransverse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Nonmetal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刀组件,包括大梁、横刀、图像传感器、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固定于作业平台两侧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大梁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横刀沿所述大梁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大梁的两端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大梁在其所处的且与作业平台平行的平面内运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横刀组件的裁切机。本发明不仅可以提高裁切机的横向裁切精度,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Description

横刀组件以及裁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裁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刀组件以及一种裁切机。
背景技术
裁切机作为裁切片材的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尤其在写真喷画广告制作行业中,常常需要采用裁切机对打印好的画布进行横向裁切和纵向裁切。
目前,用于画布裁切的裁切机通常具有横刀组件和纵刀组件以分别对画布进行横向和纵向裁切。相应的,待裁切画布上通常会打印有定位标记线(包括横向标记线和纵向标记线),而横刀组件和纵刀组件各自的图像传感器可以识别对应的定位标记线以将定位信息发送至控制器,从而控制横刀和纵刀分别对画布进行裁切。
具体的,在现有横刀组件对画布的横向裁切中,首先是裁切机将带有定位标记线的待裁切画布通过作业平台输送至图像传感器的感测范围内,而通常的图像传感器则是固定在作业平台上方的大梁上,而该大梁则是横跨作业平台固定设置的,大梁上的横刀则在图像传感器检测到横向标记线后沿着大梁对画布进行横向裁切动作。然而,由于大梁的固定设置方式,也使得横向裁切的精度不够,往往需要预留出一定的位置,以进行二次裁切。如此,不仅降低了加工效率,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向组件,一方面可以提高裁切机的横向裁切精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二次裁切,以提高加工效率并降低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横刀组件,包括:大梁、横刀、图像传感器、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固定于作业平台两侧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大梁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横刀沿所述大梁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大梁的两端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大梁在其所处的且与作业平台平行的平面内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电机、第一传动机构、第一滑轨、第一轴承座、第一轴以及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用于与作业平台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面固定有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轴承座沿所述第一滑轨运动,所述第一轴承座的顶部纵向枢接有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大梁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电机、第二传动机构、第二滑轨、第二轴承座、第二轴、第二连接座、补位件以及与所述补位件滑动配合的补位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端用于与作业平台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顶面固定有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轴承座沿所述第二滑轨运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所述第二轴承座的顶部纵向枢接有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大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补位座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顶面,所述补位件固定于所述大梁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传动件、第一丝杆以及两个第一丝杆座,所述第一丝杆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第一丝杆座的顶端,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带传动件驱使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轴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轴座的底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端;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带传动件、第二丝杆以及两个第二丝杆座,所述第二丝杆座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顶面且位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第二丝杆座的顶端,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带传动件驱使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所述第二轴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二轴座的底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座上的第一距离感应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二丝杆座上的第二距离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大梁上的第三电机、第三带传动件以及第三滑轨,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三带传动件驱动所述横刀沿所述第三滑轨运动,所述横刀包括刀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刀架底端的刀片,所述刀架具有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带传动件的传送带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横刀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大梁上的限位件,所述刀架还具有与所述限位件抵接配合的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横刀组件还包括具有一个以上安装位的安装件,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件上的安装位固定于所述大梁上;和/或,所述横刀组件还包括支架以及压紧轴,所述压紧轴位于所述大梁的下方且其两端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大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大梁的端部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槽。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横刀组件的裁切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横刀组件通过大梁两端图像传感器的监测以及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对大梁的联合驱动,可以精准地调整横刀的裁切路线,以使采用该横刀组件的裁切机可以一次性精准地完成横向裁切,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并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横刀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横刀组件;1、大梁;2、横刀;21、刀架;211、滑动部;212、连接部;213、限位部;22、刀片;23、限位件;3、图像传感器;31、安装架;4、驱动机构;41、第三电机;42、第三带传动件;421、传动带;43、第三滑轨;5、第一驱动件;51、第一安装座;52、第一电机;53、第一传动机构;531、第一带传动件;532、第一丝杆;533、第一丝杆座;534、第一安装口;535、第一距离感应器;54、第一滑轨;55、第一轴承座;56、第一轴;57、第一连接座;571、限位槽;6、第二驱动件;61、第二安装座;62、第二电机;63、第二传动机构;631、第二带传动件;632、第二丝杆;633、第二丝杆座;634、第二安装口;635、第二距离感应器;64、第二滑轨;65、第二轴承座;66、第二轴;67、第二连接座;68、补位件;69、补位座;7、安装件;71、安装位;8、压紧轴;81、支架;811、凹口;81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横刀组件100,包括大梁1、横刀2、图像传感器3、驱动机构4以及用于固定于作业平台两侧的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大梁1的两端分别设有图像传感器3,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横刀2沿大梁1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分别与大梁1的两端驱动连接,以驱使大梁1在其所处的且与作业平台平行的平面内运动。
上述的横刀组件100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其安装于裁切机上,而后即可对待裁切画布进行横向裁切。具体的,当将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固定于裁切机的作业平台两侧后,由于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是分别与大梁1的两端驱动连接的,因此大梁1将会横跨作业平台,鉴于大梁1是横刀2的移动轨道基础,其也保证了后续驱动机构4驱动横刀2沿大梁1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可以实现裁切机的横向裁切;与此同时,由于大梁1在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的联合驱动下可以在其所处的且与作业平台平行的平面(以下简称横向平面)内运动,因此,当大梁1两端设置的图像传感器3分别监测到待裁切画布两侧的横向标记线的位置信息后,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则可以受控以驱使大梁1在横向平面内移动,例如大梁1可以是平行的向前与向后移动,或者也可以是大梁1在其横向平面内发生倾斜,即大梁1的一端平行向前移动而大梁1的另一端平行向后移动。如此,通过大梁1两端图像传感器3的监测以及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6对大梁1的联合驱动,可以精准地调整横刀2的裁切路线,以使采用该横刀组件100的裁切机可以一次性精准地完成横向裁切,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并降低加工成本。
为了方便快捷地实现第一驱动件5对大梁1端部的驱动作用,示例性的,可以将第一驱动件5设置为包括第一安装座51、第一电机52、第一传动机构53、第一滑轨54、第一轴承座55、第一轴56以及第一连接座57,其中,第一安装座51的一端用于与作业平台连接,第一安装座5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52,第一安装座51的顶面固定有第一滑轨54,第一电机52通过第一传动机构53驱动第一轴承座55沿第一滑轨54运动,第一轴承座55的顶部纵向枢接有第一轴56,第一轴56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座57与大梁1的一端连接。如此,当第一轴承座55在第一电机52和第一传动机构53的作用下沿第一滑轨54运动时,由于第一轴承座55的顶部通过第一轴56、第一连接座57连接有大梁1的一端,从而可以向大梁1的一端提供移动力以带动大梁1的该端部也沿着第一滑轨54的延伸方向运动,而与此同时,第一轴56与第一轴承座55顶部的纵向枢接方式,可以通过第一轴56给大梁1的端部提供一旋转力,从而保证大梁1的平行移动与平行倾斜的顺利实现。
与此相应的,第二驱动件6可以设置为包括第二安装座61、第二电机62、第二传动机构63、第二滑轨64、第二轴66承座65、第二轴66、第二连接座67、补位件68以及与补位件68滑动配合的补位座69,第二安装座61的一端用于与作业平台连接,第二安装座6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62,第二安装座61的顶面固定有第二滑轨64,第二电机62通过第二传动机构63驱动第二轴66承座65沿第二滑轨64运动,第二滑轨64与第一滑轨54平行,第二轴66承座65的顶部纵向枢接有第二轴66,第二轴66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座67与大梁1的另一端连接,补位座69固定于第二连接座67的顶面,补位件68固定于大梁1的底部。如此,第二驱动件6也可以向大梁1的另一端提供一定的移动力和旋转力,从而与第一驱动件5配合实现大梁1在横向平面内的运动。而补位件68的设置则充分满足了大梁1在横向平面内的倾斜度,以扩大横刀2的移动范围,使横向裁切更加精准。
第一传动机构53和第二传动机构63作为将第一电机52和第二电机62的驱动力传至大梁1的中间件,其具体设置可以是多样的。较佳的,可以将第一传动机构53设置为包括第一带传动件531、第一丝杆532以及两个第一丝杆座533,第一丝杆座533固定于第一安装座51的顶面且位于第一滑轨54的两端,第一丝杆532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第一丝杆座533的顶端,第一电机52通过第一带传动件531驱使第一丝杆532转动,第一轴56座上设有与第一丝杆532螺纹连接的连接孔,第一轴56座的底端被配置为与第一滑轨54滑动配合的滑动端。而第二传动机构63可以设置为包括第二带传动件631、第二丝杆632以及两个第二丝杆座633,第二丝杆座633固定于第二安装座61的顶面且位于第二滑轨64的两端,第二丝杆632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第二丝杆座633的顶端,第二电机62通过第二带传动件631驱使第二丝杆632转动,第二轴66座上设有与第二丝杆632螺纹连接的连接孔,第二轴66座的底端被配置为与第二滑轨64滑动配合的滑动端。如此,通过带传动方式与丝杆副相结合的传动设置可以保证第一传动机构53和第二传动机构63实现稳定且精准的传动。
此外,还可以在第一连接座57的顶面设置与大梁1的端部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槽571,以使大梁1的端部可以稳定的固定于第一连接座57上,从而避免大梁1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以进一步提高横向裁切精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准度,还可以在第一传动机构53中的第一丝杆座533上增设的第一距离感应器535,而在第二传动机构63中的第二丝杆座633上增设第二距离感应器635。相应的,第一丝杆座533设有用于固定第一距离感应器535的第一安装口534,第二丝杆座633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距离感应器635的第二安装口634。
为了提高横刀2运动的稳定性,示例性的,可以将驱动机构4设置为包括安装于大梁1上的第三电机41、第三带传动件42以及第三滑轨43,第三电机41通过第三带传动件42驱动横刀2沿第三滑轨43运动,横刀2包括刀架21以及固定于刀架21底端的刀片22,刀架21具有与第三滑轨43滑动配合的滑动部211以及与第三带传动件42的传送带42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12。如此,通过第三带传动件42的传送带与第三滑轨43的双重限定,可以提高横刀2在横向裁切过程中的稳定性,以进一步确保横向裁切的顺利进行。而刀架21与刀片22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选用可拆卸方式也可以选用不可拆卸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可拆卸方式,一是便于对横刀2的装拆维护,二是可以根据待裁切物的材质而随时更换相应的刀片22。
为了避免横刀2运行过程中脱离运行范围,示例性的,还可以在大梁1上固定限位件23,而刀架21上可以设置与该限位件23抵接配合的限位部213。当然,限位件23与限位部213的具体构造以及配合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是图1中大梁1一端所示的具有卡接槽的限位件23和L型限位部213的配合,也可以是图1中大梁1另一端所示的块状限位件23与由刀架21侧面所形成的限位部213的配合。
图像传感器3作为检测横向标记线的元件,其数量上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数量,而且安装位71置则可以通过在横刀组件100增设具有一个以上安装位71的安装件7来实现,从而使图像传感器3在安装于安装架31上后,可以通过安装架31与安装件7上的安装位71的配合固定于大梁1上,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横向裁切精度。当然,安装件7以及安装位71的设置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是图1中大梁1一端呈凹型的长条状安装件7和带有卡接部的异形安装位71的配合,也可以是图1中大梁1另一端的长条状安装件7和位于安装件7上的多个呈卡接孔状的安装位71的配合。
为了避免在横向裁切过程中出现待裁切画布褶皱的情况发生,示例性的,还可以在横刀组件100中增设支架81以及压紧轴8,并使压紧轴8位于大梁1的下方而其两端通过支架81与大梁1连接。如此,压紧轴8的压紧点可以接近但却不会影响到横刀2的裁切点,从而使在待裁切画布上的裁切位置附近保持平整,从而进一步提高横向裁切精度。当然,支架81的构造以及和压紧轴8之间的配合可以是多样的,而较佳的,可以是图1中的具有凹口811的L形支架81和压紧轴8的枢接配合,而L形支架81上与凹口811衔接处可以配置另一安装板812,从而增加多个压紧轴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横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梁、横刀、图像传感器、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固定于作业平台两侧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大梁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横刀沿所述大梁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大梁的两端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大梁在其所处的且与作业平台平行的平面内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电机、第一传动机构、第一滑轨、第一轴承座、第一轴以及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用于与作业平台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面固定有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轴承座沿所述第一滑轨运动,所述第一轴承座的顶部纵向枢接有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大梁的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电机、第二传动机构、第二滑轨、第二轴承座、第二轴、第二连接座、补位件以及与所述补位件滑动配合的补位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端用于与作业平台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顶面固定有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轴承座沿所述第二滑轨运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所述第二轴承座的顶部纵向枢接有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大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补位座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顶面,所述补位件固定于所述大梁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传动件、第一丝杆以及两个第一丝杆座,所述第一丝杆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第一丝杆座的顶端,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带传动件驱使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轴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轴座的底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端;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带传动件、第二丝杆以及两个第二丝杆座,所述第二丝杆座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顶面且位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对应的第二丝杆座的顶端,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带传动件驱使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所述第二轴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二轴座的底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座上的第一距离感应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二丝杆座上的第二距离感应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大梁上的第三电机、第三带传动件以及第三滑轨,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三带传动件驱动所述横刀沿所述第三滑轨运动,所述横刀包括刀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刀架底端的刀片,所述刀架具有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带传动件的传送带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刀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大梁上的限位件,所述刀架还具有与所述限位件抵接配合的限位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刀组件还包括具有一个以上安装位的安装件,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件上的安装位固定于所述大梁上;和/或,所述横刀组件还包括支架以及压紧轴,所述压紧轴位于所述大梁的下方且其两端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大梁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大梁的端部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槽。
10.一种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横刀组件。
CN201911423094.2A 2019-12-31 2019-12-31 横刀组件以及裁切机 Pending CN1111013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094.2A CN111101366A (zh) 2019-12-31 2019-12-31 横刀组件以及裁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094.2A CN111101366A (zh) 2019-12-31 2019-12-31 横刀组件以及裁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1366A true CN111101366A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26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3094.2A Pending CN111101366A (zh) 2019-12-31 2019-12-31 横刀组件以及裁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13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25793B2 (ja) 形鋼切断システムのマーキング装置
KR20100044386A (ko) 강판의 두께 측정장치
WO2006124778A2 (en) On-line/off-line scoring bridge
CN102107371A (zh) 用于在工件上行走并定位的行走定位装置
US9302394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CN101798024A (zh) 一种磁力输送装置
JP5738149B2 (ja) 薄板の加工のための機械式の加工装置、並びに該加工装置における工具交換のための方法
CN107000135B (zh) 用于激光切割机械的桥接部
CN104816963A (zh) 纸板纠偏机
CN101829725A (zh) 一种用于u形梁冲孔的生产线及工艺
KR101510175B1 (ko) 기판의 홈 가공 툴 및 홈 가공 장치
CN211689643U (zh) 横刀组件以及裁切机
CN208555100U (zh) 一种伺服模组端盖质量检测装置
CN111101366A (zh) 横刀组件以及裁切机
KR100880897B1 (ko) 다축 엔코더조립체를 구비한 마킹장치 및 신호처리방법
CN219563203U (zh) 一种具备自动纠偏组件的纸板裁切机
CN212175317U (zh) 裁切机
KR200476970Y1 (ko) 분할된 암을 구비한 공작 기계
CN102248456B (zh) 一种移动磨头式薄板斜面成型机
EP2632621A1 (en) Device for clamping a fixture attachment to a wire saw cutting machine
CN20993708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位置追踪结构
KR20110109663A (ko) 문형방식 공작기계의 처짐량 측정방법
CN213859652U (zh) 自动化模切装置
KR101938499B1 (ko) 케이블 베어 활주용 가이드장치
CN110606401B (zh) 追标式数码纸带裁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8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305, building 2, No. 20, Guanda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Xinyu electromechan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408 No.11, Shangzhou village, Shuangxikou Township, Jinyun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en Weiy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