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6750A - 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装置及呼吸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装置及呼吸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6750A
CN111096750A CN201911209050.XA CN201911209050A CN111096750A CN 111096750 A CN111096750 A CN 111096750A CN 201911209050 A CN201911209050 A CN 201911209050A CN 111096750 A CN111096750 A CN 111096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rtz crystal
monitoring
respiration
control uni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90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朝梁
冯斌
陶翔
金浩
王德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9112090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67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6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6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61B5/0816Measuring devices for examining respiratory frequenc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装置及呼吸监测系统,涉及呼吸监测技术领域。呼吸监测装置包括石英晶振、控制单元、无线通信模块及供电电池;石英晶振的一根电极的部分表面上附着有氧化石墨烯层,该氧化石墨烯层暴露于空气中;控制单元在收到启动监测指令后,向石英晶振发送激振信号,并接收反馈信号;控制单元基于该反馈信号,获取每次呼吸的时间点及其所激发的频率下降值;控制单元在预设时间点,开启无线通信模块并发送当前阶段内的监测数据,该监测数据包括依序排布的时间点与频率下降值。该呼吸监测装置,不仅能提高传感器的监测响应速度,且能便于数据收集与传输及节省功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及家庭呼吸监测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装置及呼吸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特征的监测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 吸特征监测装置及以该呼吸监测装置所构建的呼吸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及早发现并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呼吸睡眠疾病患者,人 们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监测;例如,1)通过经典多导睡眠图仪进行 监测;2)通过全电脑无纸记录的多导睡眠图进行监测;3)通过睡眠过程中的 脑电信号监测,即动态脑电图进行监测。但这些检测方式用到的仪器都十分庞 大,且昂贵,多用在医院检查中,不适合平时家庭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公布号为CN101822542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 一种胸腹呼吸检测器,将压电陶瓷片束缚在胸部,被测对象呼吸时胸腔体积发 生变化,进而造成压电陶瓷片表面压力变化,压电陶瓷片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 信号,并通过导线输出。该方法虽然轻便灵活了许多,但固定带有较强的束缚 感,且传输线也会影响到被测对象的活动。
为了解决前述有线传输所带来的问题,本申请人已申请且公布号为CN107137085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无源的柔性声表面波传感器 的呼吸状态检测方法,该无线无源的柔性声表面波传感器包括柔性衬底、压电 基体及制备在该压电基体上的叉指电极,压电基体为沉积在柔性衬底上的柔性 的压电薄膜;压电薄膜上制备有声表面波反射栅及与所述叉指电极电连接的天 线;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采用带有天线的声表面波器件作为检测传感器,只需 将该传感器贴在被检测者的鼻子下,无需向其提供电源及信号连接线,即为无 线无源,从而在检测过程中,将对被检测者睡眠的影响降低;此外,该检测采 用器件体积小、成本低,且操作方法简单,适合家庭平时使用;由于该传感器 的换能器为设有声表面波反射栅的单端叉指换能器,其对呼吸所引起环境变化 检测灵敏度高,且便于从反馈信号中提起表征呼吸状态的信息。
在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该传感器受周边环境温度的影响较高,如公布 号为CN107137085A的专利文献的附图4(b)所示,呼吸频率响应速度较慢, 即呼吸频率很难恢复至频率位置;此外,在监测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一台阅 读器与一个传感器进行匹配,且不利于数据的收集,尤其是在同一场所内对多 人的呼吸状态进行监测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装置,不仅能提高传感 器的监测响应速度,且能便于数据收集与传输及节省功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以上述呼吸监测装置所构建的呼吸监测系 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呼吸监测装置基于石英晶振且贴于被监 测对象的鼻子下方,该呼吸监测装置包括壳体、探头及集成于壳体内的控制单 元、无线通信模块与供电电池,探头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石英晶振;石英晶振 包括石英晶体、附着于石英晶体相对两表面上的电极及附着于其中一根电极的 部分表面上的氧化石墨烯层,部分表面至少包括两电极相对重合的局部表面; 氧化石墨烯层暴露于空气中;控制单元在收到启动监测指令后,向石英晶振发 送激振信号,并接收石英晶振所发送的反馈信号;控制单元基于反馈信号,获 取每次呼吸的时间点及其所激发的频率下降值;控制单元在预设时间点,开启 无线通信模块并发送当前阶段内的监测数据,即当前时间点与至前一次时间点内的监测数据,该监测数据包括依序排布的时间点与频率下降值,并在接收到 针对监测数据的应答信号后,关闭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单元在前一次呼吸的时 间点后的第一预定时长内未监测到当前次呼吸,则开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出 监测状态异常的警示信号,否则持续地发送激振信号。
本发明利用电极上附着有氧化石墨烯层的石英晶振作为呼吸探头,可以在 充分利用氧化石墨烯对周边环境的湿度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及石英晶振对环境 温度的响应与质量响应的量级级别差距,而降低温度变化的影响,以提高对呼 吸监测的响应恢复速度,以提高对呼吸监测的精度;并且将信号处理模块与无 线通信模块集成至该呼吸监测装置内而贴设于被监测对象的鼻子下方,并提取 反馈信号中的关键信息并间歇性地发送监测数据,将对监测数据的进一步处理、 判断及后续响应处理等都剥离至给外部设备进行处理,以节省功耗而缩小电池 体积及其他部件数量,从而能有效地减小贴设于被监测对象的鼻子下方的装置 体积与重量,而能减少对被监测对象的睡眠影响。
具体的方案为监测数据为数组,数组的元素依序包括头部验证数据,按获 取顺序排布的频率下降值与每次呼吸的时间点,及尾部验证数据;应答信号为 尾部验证数据或头部验证数据。减少数据发送量而减低无线通信模块的功耗。
优选的方案为控制单元在前一次呼吸的时间点后的第二预定时长内未监 测到当前次呼吸,则停止监测。
优选的方案为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用于产生为正弦振荡信号的激振信 号的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将反馈信号进行放大的信号放大模块,及用于将经放 大之后的反馈信号整形成方波信号的波形整形模块;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方波信 号的频率,及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信号放大模块与波形整形模块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方案为控制单元基于反馈信号获取频率-时间变化曲线,并基于该 变化曲线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频率下降幅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接着在邻接的 第二预设时长内频率上升幅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认定为发生单次呼吸。
优选的方案为氧化石墨烯层为利用氧化石墨烯纳米分散液,依序按照以下 步骤生成于部分表面上:
依序用丙酮、乙醇、去离子水对石英晶体与电极的表面进行超声波清洗预 定时长;
用氮气对经清洗后的石英晶体进行干燥,并在预设温度下烘烤预定时长;
使用微量进样器把经超声波振荡至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滴到部 分表面的中心区域处;
利用匀胶机旋转的方式使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均匀地覆盖于部分表面上,并 在结束旋转后,使石英晶体在常温空气中进行干燥,至生成氧化石墨烯层。
优选的方案为石英晶体为AT切向晶体结构。将环境温度对频率变化的影 响降低至最低,以进一步地提高监测精度。
优选的方案为无线通信模块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探头集成于壳体内, 壳体上设有用于暴露氧化石墨烯层的暴露窗口。
进一步的方案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降低因无线通信所产生 的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呼吸监测系统包括呼吸监测装置及与呼 吸监测装置通信连接的终端设备,该呼吸监测装置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 的呼吸监测装置;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监测数据后,向呼吸监测装置发送用于表 征已完整收到监测数据的应答信号。
具体的方案为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警示信号后,控制警示模块以声音和/或 光线的模式发出警示信息;终端设备基于收到的监测数据,获取被监测对象的 呼吸状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呼吸监测装置的电路原理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呼吸监测装置的电路原理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石英晶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石英晶振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呼吸状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测对象模拟呼吸暂停综合征情况下频率-时间波 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发明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系统1包括呼吸监测装置2及 与该呼吸监测装置2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10。其中,智能终端构成本实施例 中的一类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
其中,呼吸监测装置2包括壳体20、探头22及集成于该壳体20内的控 制单元3、蓝牙模块21与供电电池,探头22包括固定在壳体20上的石英晶 振4,在本实施例中,石英晶振4为集成于壳体20内,即可通过将壳体20贴 设于被监测对象的鼻子下方而实现将整个呼吸监测装置2贴设于被监测对象 的鼻子下方。其中,蓝牙模块21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具体为构 成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此外,还可采用其他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构建本 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模块。
参见图3及图4,石英晶振4包括石英晶体40、附着于石英晶体40相对 两表面上的第一电极41与第二电极42,及附着于电极41的部分上表面440 上的氧化石墨烯层44;在本实施例中,该部分上表面440为上下两电极相对 重合的局部表面,即下侧电极42的下表面在上侧电极41的上表面上的投影, 且重合的部分局部表面;为了能够对呼吸所呼出的富含水汽的气流进行监测, 氧化石墨烯层44需暴露于空气中,在本实施例中,为壳体20上设有用于暴露 氧化石墨烯层44的暴露窗口。
在本实施例中,石英晶体40为AT切向晶体结构,以充分利用该切向的石 英晶体的温度系数最小而降低环境温度变化对频率的影响,提高响应恢复速度; 当然,也可使用其他切向的石英晶体构建石英晶振4,因为环境温度变化所带 来的频移干扰对于质量变化引起的频移而言可以达到两个量级而可忽略不计。 具体地,整个呼吸监测装置2为可采用石英晶体的电极上附着有氧化石墨烯层 与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的石英晶体微天平进行构建。
在本发明中,电极41、42可采用金、银、铜、铝等金属材料进行构建, 具体可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石英晶体表面上构建出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层44为利用氧化石墨烯纳米分散液,依序按 照以下步骤生成于部分表面440上:
步骤1,依序用丙酮、乙醇、去离子水对石英晶体与电极的表面进行超声 波清洗预定时长。在本实施例中,超声清洗时间均为5分钟。
步骤2,用氮气对经清洗后的石英晶体进行干燥,并在预设温度下烘烤预 定时长。在本实施例中,为在60摄氏度的环境下烘烤10分钟。
步骤3,使用微量进样器把经超声波振荡至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滴到部分表面440的中心区域处。在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使用量 为10ul。
步骤4,利用匀胶机旋转的方式使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均匀地覆盖于部分表 面440上,并在结束旋转后,使石英晶振4在常温空气中进行干燥,至生成氧 化石墨烯层440。在本实施例中,转速为每分钟1000转,旋转时间为30秒。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分散液的浓度为2mg/ml,其 他浓度也行,其由具体工艺等所决定,由苏州碳丰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 所生成的氧化石墨烯层44的厚度为300纳米;石英晶体40为圆形晶片,直径 为14毫米;电极为金电极,且宽度为4毫米,整体谐振频率为6MHz,由唐山 万士和电子有限公司制造。此外,对于氧化石墨烯层44的附着位置,仅需附 着两个电极相对重合的部分皆可,当然了,其也可以朝外扩展延伸而覆盖其他 部分电极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石英晶振4的谐振频率变化量在200Hz-4600Hz 范围内,对于人体正常呼吸所产生的谐振频率变化量范围在400Hz-1700Hz, 能够很好地进行监测。
在使用过程中,将呼吸监测装置2贴于被监测对象的鼻子下方,用于通过 对呼吸所产生的周边环境湿度变化进行检测而达到对被监测对象的呼吸状态 进行监测。如图5所示,具体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控制单元3在收到启动监测指令后,向石英晶振4发送激振信 号,并接收石英晶振4所发送的反馈信号。
其中启动监测指令由安装在壳体20上的开关生成,具体可以为触摸式开 关、按键式开关等,即通过该开关对各个模块进行上电。
步骤(2),控制单元3基于反馈信号,获取当前阶段内的每次呼吸的时间 点及其所激发的频率下降值。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包括控制模块30,用于产生为 正弦振荡信号的激振信号的信号生成模块33,用于将反馈信号进行放大的信 号放大模块32,及用于将经放大之后的反馈信号整形成方波信号的波形整形 模块31;控制模块30用于利用程序处理方式获取方波信号的频率,及用于控 制信号生成模块33、信号放大模块32与波形整形模块31的工作状态,从而 控制整个控制单元3的工作功耗。
控制模块基于方波信号获取频率-时间变化曲线,监测装置2位于鼻子和 上唇之间,当人呼出空气时,氧化石墨烯膜层随湿度的增加吸附水分子导致表 面质量增加,谐振频率迅速下降,而当人呼气后开始吸气时,石英晶振周围的 湿度恢复到与环境湿度相同的程度,氧化石墨烯膜层吸附的水分子迅速解吸, 表面质量减小,谐振频率恢复到原来的共振频率,从而形成如图6中所示的一 个个波谷,每个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波谷对应一次呼吸。
控制模块基于该变化曲线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频率下降幅值大于第一预设 阈值,且接着在邻接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频率上升幅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认 定为发生单次呼吸,即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预设阈值、第一预设时长、第 二预设时长及第二预设阈值作为呼吸识别参数,以通过计算其频率变化率与变 化幅值,以提高判断的正确性,具体数值通过在测试过程中的传感器灵敏度与 安装位置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标定设置,即能考虑到可能的环境干扰和不同的应 用环境,通过检测频率响应和恢复来确定是否发生呼吸,其中,频率响应是呼 气引起的频率降低。
如图6所示,发明人模拟呼吸及呼吸暂停,以进行实测,在180秒处,模 拟从呼吸暂停进入呼吸状态,并在230秒处停止呼吸而模拟进入呼吸暂停阶段, 总共进行了23次呼吸强度大致不同的呼吸,每次呼吸对应一个波谷,每个波 谷的频率最低值与两侧边缘处的频率平均值或二者中的一者之差作为本实施 例中的单次呼吸所激发的频率下降值,用于表征该次的呼吸强度。从而获取后 续计算所需的参数,包括当前呼吸阶段内的起始时间点180秒处、终止时间点 230秒处及23个频率变化值,并通过该23个频率变化值的排序而表征呼吸强 度的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阈值为200Hz、第一预设时长为2秒、第二预设 时长为3秒及第二预设阈值为200Hz。
此外,系统在每次呼吸检测后会搜索相应的呼吸频率变化阶段,然后得到 最低和最高频率,相减得到的频率下降量代表相应呼吸的呼吸强度,具体算法 如下:
步骤1:等待频率降低,即对应于人类呼气,至出现满足约束需求1的频 率下降时,该约束需求1为第一预设时长内的频率下降幅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转到步骤2;否则,留在步骤1。
步骤2:等待频率上升,即对应于人体吸入,至满足约束需求2的频率上 升时,则认为发生一次呼吸,并进入步骤3,约束需求2为在第二预设时长内 频率上升幅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否则,认为受到环境干扰并直接返回步骤1 重新开始。
步骤3:检查这次呼吸对应时间段的呼吸频率数据,确定频率最低点、频 率最高点,计算得到该次呼吸对应的呼吸频率下降量,并记录呼吸发生的时间, 然后回到第一步。
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频率的下降沿和上升沿来检测呼吸,因此系统不需要 传感器在一次呼吸结束后将频率恢复到初始值,允许传感器在频率恢复结束前 对下一次呼吸作出响应,将有效地增加了系统可以测量的呼吸频率上限。
步骤(3),控制单元在预定时间点,开启无线通信模块并发送当前阶段监 测数据;其中,监测数据包括依序排布的时间点与频率下降值,并在接收到针 对监测数据的应答信号后,关闭无线通信模块。其中,当前阶段被配置为上一 次预定时间点至当前预定时间点内所收集的监测数据。
具体地为在启动蓝牙模块,并建立与智能终端10的通信链路后,向智能 终端发送监测数据。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监测数据后,向呼吸监测系统发送用于 表征已完整收到监测数据的应答信号,以免信息传输丢失,并可在预定时长后 仍未收到应答信号则再次重发监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监测数据为数组数据,数组元素依序包括头部验证数据, 按获取顺序排布的频率下降值与每次呼吸时间点,及尾部验证数据,从而有效 地减少无线通信的数据量;应答信号为采用尾部验证数据与头部验证数据中的 一者进行构建,从而可对每次所发送的监测数据中的尾部验证数据与头部验证 数据进行按预定规律编辑而提高对应答信号的识别准确性。在数组的元素位置 排序中,可以用一组位于频率变化值数据后侧的同样数量的元素表征时间数据, 或者一个频率变化值数据后面或前面跟一个时间数据。
此外,为了辨别呼吸监测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监测状态,即是否处于贴设位 置处,例如,是否从贴设位置处掉落或者被其他遮挡物所遮挡而引起的暂时性 未监测到呼吸信息,控制单元在前次呼吸时间点后的第一预定时长内未监测到 当前呼吸,具体时长根据实际呼吸统计数据进行设置,例如,按照正常人暂停 呼吸不能超过N分钟来进行确定,则启动无线通信模块发出监测状态异常的警 示信号,并在收到应答信号后关闭无线通信模块,否则持续地发送激振信号。 在利用程序代码实现的频率计对方波信号进行频率计数的过程中,获得信号频 率数据,再对频率数据进行平均、去除明显错误值等操作,再作为统计数据。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监测异常信号后,控制警示模块以声音和/或光线的模 式发出警示信息;终端设备基于按序排布的所有频率下降值与呼吸时间点,而 大致地还原出被监测对象的呼吸状态信息。
由于有智能终端发出的警示,例如利用手机进行振动响铃而唤醒被监测对 象或看护人员后,抽离遮挡物或重新贴上呼吸监测装置2。
此外,也可以设置成在前次呼吸时间点后的第二预定时长内未监测到当前 呼吸,则停止监测程序,即关闭呼吸监测装置而节省功耗,并将程序设置成人 工通过按控制开关而重启;其中,第二预定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时长。
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本呼吸监测装置2的监测数据,每个波谷在呼吸过 程基本上都能恢复至原始起点,即其响应速度与本申请人申请的公开号为 CN107137085A的专利文献所公开技术方案相比,效果更好。
实施例2
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 说明。
如图2所示,在本示例中采用远程服务器10替代智能终端而构建本实施 例中的终端设备,该远程服务器10通过中继系统11与远程服务器10进行通 信连接,该中继系统11可以包括移动通信网络、有线通信网络及智能终端, 从而是本实施例呼吸监测系统1能够不断收集相关监测信息并进行大数据处 理等后续处理。其中,呼吸监测装置2也包括控制单元3、蓝牙模块20及探 头22,其探头22固设在装置壳体之外,而使其上的氧化石墨烯层暴露于空气 中。
在本发明中,将警示信息、图文显示等功耗较大的处理过程移至智能终端 等设备上,而将信号的简单处理移至呼吸监测装置上,不仅能实现无线传输, 且能有效地确保贴至被监测对象上的呼吸监测装置的体积较小。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装置,贴于被监测对象的鼻子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监测装置包括壳体、探头及集成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单元、无线通信模块与供电电池,所述探头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所述石英晶振;
所述石英晶振包括石英晶体、附着于所述石英晶体相对两表面上的电极及附着于其中一根电极的部分表面上的氧化石墨烯层,所述部分表面至少包括两电极相对重合的局部表面;所述氧化石墨烯层暴露于空气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收到启动监测指令后,向所述石英晶振发送激振信号,并接收所述石英晶振所发送的反馈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反馈信号,获取每次呼吸的时间点及其所激发的频率下降值;所述控制单元在预设时间点,开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并发送当前阶段内的监测数据,所述监测数据包括依序排布的所述时间点与所述频率下降值,并在接收到针对所述监测数据的应答信号后,关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单元在前一次呼吸的时间点后的第一预定时长内未监测到当前次呼吸,则开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出监测状态异常的警示信号,否则持续地发送所述激振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数据为数组,所述数组的元素依序包括头部验证数据,按获取顺序排布的所述频率下降值与每次呼吸的时间点,及尾部验证数据;所述应答信号为所述尾部验证数据或所述头部验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在前一次呼吸的时间点后的第二预定时长内未监测到当前次呼吸,则停止监测;所述第二预定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呼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用于产生为正弦振荡信号的所述激振信号的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反馈信号进行放大的信号放大模块,及用于将经放大之后的反馈信号整形成方波信号的波形整形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方波信号的频率,及控制所述信号生成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与所述波形整形模块的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呼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反馈信号获取频率-时间变化曲线,并基于该变化曲线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频率下降幅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接着在邻接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频率上升幅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认定为发生单次呼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呼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层为利用氧化石墨烯纳米分散液,依序按照以下步骤生成于所述部分表面上:
依序用丙酮、乙醇、去离子水对所述石英晶体与电极的表面进行超声波清洗预定时长;
用氮气对经清洗后的所述石英晶体进行干燥,并在预设温度下烘烤预定时长;
使用微量进样器把经超声波振荡至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滴到所述部分表面的中心区域处;
利用匀胶机旋转的方式使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均匀地覆盖于所述部分表面上,并在结束旋转后,使所述石英晶体在常温空气中进行干燥,至生成所述氧化石墨烯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呼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英晶体为AT切向晶体结构;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探头集成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暴露所述氧化石墨烯层的暴露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9.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系统,包括呼吸监测装置及与所述呼吸监测装置通信连接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吸监测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呼吸监测装置;
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监测数据后,向所述呼吸监测装置发送用于表征已完整收到所述监测数据的所述应答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警示信号后,控制警示模块以声音和/或光线的模式发出警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监测数据,获取所述被监测对象的呼吸状态信息。
CN201911209050.XA 2019-11-30 2019-11-30 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装置及呼吸监测系统 Pending CN1110967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9050.XA CN111096750A (zh) 2019-11-30 2019-11-30 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装置及呼吸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9050.XA CN111096750A (zh) 2019-11-30 2019-11-30 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装置及呼吸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6750A true CN111096750A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2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9050.XA Pending CN111096750A (zh) 2019-11-30 2019-11-30 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装置及呼吸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675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58684U (zh) * 2016-02-22 2016-08-17 彭昌兰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式呼吸监测系统
CN107076706A (zh) * 2014-09-09 2017-08-18 ams国际有限公司 谐振膜气体传感器及用于其的非暂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37085A (zh) * 2017-04-01 2017-09-08 浙江大学 一种呼吸状态检测方法及无线无源的柔性声表面波传感器
US20180059041A1 (en) * 2016-08-08 2018-03-01 B.G. Negev Technologies & Applications Ltd. At Ben-Gurion University High sensitivity broad-target porous graphene oxide capacitive vapor sensor
CN107815789A (zh) * 2017-11-18 2018-03-20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石英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8284A (zh) * 2019-05-16 2019-09-1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石墨烯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石英晶振片制备方法
CN209678515U (zh) * 2018-12-19 2019-11-26 浙江大学 基于压电悬臂梁的呼吸检测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6706A (zh) * 2014-09-09 2017-08-18 ams国际有限公司 谐振膜气体传感器及用于其的非暂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205458684U (zh) * 2016-02-22 2016-08-17 彭昌兰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可穿戴式呼吸监测系统
US20180059041A1 (en) * 2016-08-08 2018-03-01 B.G. Negev Technologies & Applications Ltd. At Ben-Gurion University High sensitivity broad-target porous graphene oxide capacitive vapor sensor
CN107137085A (zh) * 2017-04-01 2017-09-08 浙江大学 一种呼吸状态检测方法及无线无源的柔性声表面波传感器
CN107815789A (zh) * 2017-11-18 2018-03-20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石英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9678515U (zh) * 2018-12-19 2019-11-26 浙江大学 基于压电悬臂梁的呼吸检测传感器
CN110218284A (zh) * 2019-05-16 2019-09-1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石墨烯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石英晶振片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惠拉林: "《网络技术发展及应用》", 31 July 20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0519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signs
JP6957520B2 (ja) スマート弁付き保持チャンバ
US8882677B2 (en) Microphone for remote health sensing
US8866621B2 (en) Sudden infant death prevention clothing
US10149635B2 (en) Ingestib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hysiological status monitoring
US20170079580A1 (en) Combination airflow, sound and pulse wave sensor pack with smartphone data aquisition and transfer
JPH10155755A (ja) 医療用装置
US20060270941A1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respiration during sleep
US20200253578A1 (en) Wearable respiratory behavior monitoring
CN102687152A (zh) Copd恶化预测系统和方法
JP4253568B2 (ja) 呼吸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JP2006192152A (ja) 睡眠状態判定装置、睡眠状態判定方法および睡眠状態判定プログラム
US20230078479A1 (en) Real-time monitoring device for human body
CN107374632B (zh) 一种外科手术中的呼吸音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694606B1 (ko) 사용자 모니터링을 위한 착용형 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17117739A1 (zh) 睡眠监测系统
JP2014226451A (ja) 睡眠状態計測装置及び睡眠状態計測方法
JP2008110138A (ja) 呼吸用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呼吸状態判定装置
CN111096750A (zh) 一种基于石英晶振的呼吸监测装置及呼吸监测系统
TWI442904B (zh) 辨識睡眠呼吸中止、咳嗽與氣喘之特徵的方法及其裝置
CN107374631A (zh) 一种手术管理和监视系统
TW202110397A (zh) 用戶呼吸暫停事件檢測裝置、系統及方法
WO2019092674A1 (en) Asthma warning/prevention system and device
KR102602425B1 (ko) 호흡 측정 기반의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Oletic et al. Application of MSP430 and DSP C5000 in mobile patient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