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6550B - 桌子 - Google Patents

桌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6550B
CN111096550B CN201910801147.3A CN201910801147A CN111096550B CN 111096550 B CN111096550 B CN 111096550B CN 201910801147 A CN201910801147 A CN 201910801147A CN 111096550 B CN111096550 B CN 1110965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plate
tray
main body
accessory
attac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11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6550A (zh
Inventor
加藤善雅
石丸颂子
繁田佳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808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3143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96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6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6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6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17/00Writing-tables
    • A47B17/06Writing-tables with parts, e.g. trays, movable on a pivot or by chains or bel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13/00Details of tables or de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13/00Details of tables or desks
    • A47B13/08Table tops; Rims therefor
    • A47B13/081Movable, extending, sliding table to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00/00General construction of tables or desks
    • A47B2200/0035Tables or desks with features relating to adjustability or folding
    • A47B2200/004Top adjustment
    • A47B2200/0043Inclination adjustable work top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00/00General construction of tables or desks
    • A47B2200/0084Accessories for tables or desk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一种桌子,消除在使顶板向下方移动着时有可能导致夹指的事故这样的课题。在顶板(5)进行上下升降或倾斜的可动顶板型的桌子(D)中,采用如下的构成:所述顶板(5)具备顶板主体(53)和安装于该顶板主体(53)的作为附属件的托盘(54),所述桌子具备退避容许单元(Y),所述退避容许单元(Y)至少在对所述托盘(54)作用有向上载荷的情况下容许该托盘(54)相对于所述顶板主体(53)向上方相对动作。

Description

桌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够进行升降动作或倾斜动作的顶板的可动顶板型的桌子。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带顶板的什器,已知有在顶板的里侧经由连结片固定设置有托盘(tray)的什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以往,使用焊接、螺钉等使该托盘与顶板主体一体化,托盘也伴随于顶板的升降而一体地上下移动。
然而,若是这样的构成,则在使顶板向下方移动着时,若在其下方存在某些刚性物,则有时会在该刚性物与托盘之间夹指(夹住手指),有可能导致重大的事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868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欲消除在使顶板向下方移动着时有可能导致夹指的事故这样的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桌子是顶板进行上下升降或倾斜的可动顶板型的桌子,所述顶板具备顶板主体和安装于该顶板主体的附属件,所述桌子具备退避容许单元(日文:手段),所述退避容许单元至少在对所述附属件作用有向上载荷的情况下容许该附属件相对于所述顶板主体向上方相对动作。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桌子,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桌子中,所述退避容许单元是在所述附属件受到向上载荷时成为支点的部位配置有软质件而得到的。
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桌子,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桌子中,所述桌子是所述附属件为凹状的托盘的带倾斜功能的桌子,所述托盘配置在顶板的里侧,呈具备里壁部和近前壁部的凹状,在该近前壁部具备把手。
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桌子,在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桌子中,所述附属件是如下的托盘:具备里壁部、近前壁部以及使这些壁部的下端之间连续的底壁部,并经由设置于所述近前壁部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处的安装部而安装于所述顶板主体,在所述近前壁部的上半部分设置有所述把手,并且在所述近前壁部的下半部分配置有构成所述退避容许单元的软质件。
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记载的桌子,在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桌子中,具备卡定单元,所述卡定单元在对所述附属件作用有向下载荷的情况下禁止该附属件相对于所述顶板主体向下方相对动作。
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桌子,在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桌子中,在所述附属件设置有磁体,该附属件能够利用所述磁体的磁力与所述卡定单元接合(日文:接着)。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对托盘等附属件作用有向上载荷的情况下该附属件能够相对于顶板主体向上方退避,因此能够有效地消除前述的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桌子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放大左视图。
图5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放大左视图。
图6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整体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整体分解立体图。
图8是主要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第1使用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副顶板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顶板及倾斜锁定机构的工作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顶板及倾斜锁定机构的工作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退避容许单元的工作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退避容许单元的工作的说明图。
图14是主要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第3使用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桌子的置物件(日文:荷物置き)的立体图。
图16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7是该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8是该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D…桌子
5…顶板
53…顶板主体
54…附属件(托盘)
541…里壁部
542…近前壁部
543…底壁部
544…安装部
545…把手
Y…退避容许单元
Ya…软质件
Z…卡定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前、后、左、右”这样的概念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2的主视图中将近前作为“前”来进行说明。
如图1~图7示出整体那样,该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4个使用区域的桌子的实施方式。即,该桌子D在正面观察时具备左边的腿1L、中间的腿1C及右边的腿1R,在位于左边的腿1L与中间的腿1C之间的左半部L形成有第1使用区域LA和第2使用区域LB。第1使用区域LA占据左半部L的前半部分A,第2使用区域LB位于左半部L的后半部分B。
另外,在位于中间的腿1C与右边的腿1R之间的右半部R形成有第3使用区域RA和第4使用区域RB。第3使用区域RA占据右半部R的前半部分A,第4使用区域RB位于右半部R的后半部分B。
以下,与权利要求的记载对应地对各使用区域LA、LB、RA、RB中的构成进行说明。
<第1使用区域LA>(特别是图8~图13)
该使用区域LA形成在左右配置的多个腿、即左边的腿1L与中间的腿1C之间,如图8所示,两腿1L、1C通过2根横梁2、3连结,在这些两腿1L、1C之间设置有顶板5和配置在该顶板5的旁边的作为顶板并设件(日文:天板並設品)的副顶板6。如图2所示,副顶板6的顶板5侧的侧端部6a被由左右的腿1L、1C担持的支承构造体4以从地面F浮起的状态支承。支承构造体4兼做顶板5的支承和副顶板6的支承,如图6~图8、图10及图11所示,经由横梁2、3而被支承于两腿1L、1C。以下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4所示,左边的腿1L是具备前后成对的腿支柱11、和架设在这些腿支柱11的上端之间的纵框架12的门形的构件,在各腿支柱11的下端设置有调节器13。中间的腿1C是在呈扁平箱形的腿构造体14的上端设置了向前后延伸的纵框架15的侧视大致T字形的构件,在腿构造体14的下端设置有调节器16。并且,如图2及图8所示,在这些腿1L、1C之间前后隔开间隔地平行地架设有2根横梁2、3,支承构造体4被支承于这些横梁2、3。
如图8所示,前方的横梁2是位于第1使用区域LA的前端与里端的中间并架设在腿1L、1C之间的方形管状的构件,在使一端与左边的腿1L中的纵框架12的安装突起12a嵌合了的状态下进行螺纹固定,并且在使另一端与中间的腿1C中的纵框架15的安装突起15a嵌合了的状态下进行螺纹固定。如图8所示,后方的横梁3是位于第1使用区域LA中的里端的附近并架设在腿1L、1C之间的方形管状的构件,在使一端与左边的腿1L中的纵框架12的安装突起12b嵌合了的状态下进行螺纹固定,并且在使另一端与中间的腿1C中的纵框架15的安装突起15b嵌合了的状态下进行螺纹固定。
如图8、图10及图11所示,支承构造体4具备从前方的横梁2向前方延伸的悬臂支承件(日文:片持ち受け具)41、和在与该悬臂支承件41对应的左右位置处将前方的横梁2与后方的横梁3刚性连结的两端支承件(日文:両持ち受け具)42。具体而言,悬臂支承件41是向下方开放的槽(channel)状的构件,其基端41a通过焊接等与前方的横梁2的前表面刚性连结。两端支承件42是向下方开放的槽状的构件,设置于前端42a的前壁螺纹固定于前方的横梁2,并且设置于后端42b的后壁螺纹固定于后方的横梁3。在悬臂支承件41的延伸端41b设置有后述的右边的倾斜铰接件52,并且在悬臂支承件41及两端支承件42分别设置有顶板并设件安装用的卡定孔m、n。另外,在与这些卡定孔m、n对应的中间的腿1C的纵框架15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具有顶板并设件安装用的卡定孔p、q的托架15p、15q。另外,在支承构造体4与中间的腿1C的纵框架15之间配置有安装于后方的横梁3的支承板(日文:受け板)43,在该支承板43设置有顶板并设件固定用的螺钉插通孔v。
顶板5能够从水平姿势h倾斜动作至倾斜姿势s,如图2所示,使作为该顶板5的一侧端部的左边的侧端部5a经由作为第1倾斜铰接件的左边的倾斜铰接件51而枢轴支承于一方的腿1L,并且使作为另一侧端部的右边的侧端部5b经由作为第2倾斜铰接件的右边的倾斜铰接件52而枢轴支承于支承构造体4。具体而言,如图3~图7及图10~图13所示,顶板5具备能够倾斜的顶板主体53、和设置于该顶板主体53的里侧且具有位于比该顶板主体53的下表面53b靠下的位置的下表面54a的作为附属件的托盘54。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倾斜姿势s意味着与能够锁定的最大的倾斜位置α对应的顶板5的姿势,并不意味着与倾斜动作中途的中间位置β对应的姿势。
顶板主体53是具有平坦的顶板面53a的平板状的构件,如图2所示,将左端的使用端5c的附近部经由左边的倾斜铰接件51而以能够倾动(倾斜运动)的方式与左边的腿1L连接,并且将右端的使用端5c的附近部经由右边的倾斜铰接件52而以能够倾动的方式与支承构造体4连接。如图8所示,左边的倾斜铰接件51经由铰接轴513将固定于左边的腿1L的纵框架12的固定部511、与安装于顶板主体53的下表面53b的可动部51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如图8、图10及图11所示,第2倾斜铰接件52经由铰接轴523将与支承构造体4中的悬臂支承件41的顶端一体地设置的固定部521、与安装于顶板主体53的下表面53b的可动部52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
如图12及图13所示,托盘54是具备里壁部541、近前壁部542以及使这些壁部541、542的下端之间连续的底壁部543的凹状的构件,经由设置于近前壁部542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处的安装部544而安装于所述顶板主体53。在近前壁部542的上半部分设置有把手545,并且在近前壁部542的下半部分配置有构成退避容许单元Y的软质件Ya。于是,该桌子D具备在对作为附属件的托盘54作用有向上载荷的情况下容许该托盘54相对于顶板主体53向上方相对动作的退避容许单元Y,该退避容许单元Y由软质件Ya实现。即,由于在托盘54受到向上载荷时成为支点的部位配置有软质件Ya,因此,即使顶板5向下方移动中某些障碍物G夹在托盘54与横梁3等之间,托盘54也通过软质件Ya的变形而相对于顶板主体53相对地向上移动,因此不会有大的问题。而且,该顶板5具备在对作为附属件的托盘54作用有向下载荷的情况下禁止该托盘54相对于顶板主体53向下方相对动作的卡定单元Z,即使在托盘54上载置重的物体,该托盘54也不会下垂。卡定单元Z在顶板主体53的下表面53b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安装有多个承载件(日文:受金具)Za,由这些承载件Za支承托盘54的下表面54a。承载件Za仅设置于手难以从桌子D的侧面够到的顶板5的左右方向中间部分。
作为顶板并设件的副顶板6具有平坦的顶板面6s,如图2所示,使顶板5侧的侧端部6a(左边的侧端部)支承于支承构造体4,并且使右边的侧端部6b支承于中间的腿1C。副顶板6例如由合成树脂一体地制作出,如图9所示,在其一侧端部6a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支承构造体4的卡定孔m、n分别卡合的前方的卡定爪6m和后方的卡定爪6n,在另一侧端部6b的下表面设置有与设置于中间的腿1C的纵框架15的卡定孔p、q分别卡合的前方的卡定爪6p和后方的卡定爪6q。各卡定爪6m、6n、6p、6q分别是向后方弯折的钩形的构件,在将这些卡定爪6m、6n、6p、6q从上方插入到对应的卡定孔m、n、p、q后,使副顶板6向后方滑动,由此各卡定爪6m、6n、6p、6q与对应的卡定孔m、n、p、q的后缘卡合而禁止副顶板6的向上移动。在该状态下将从下方插入到支承板43的螺钉插通孔v的未图示的螺钉与副顶板6的螺母部61螺合并紧固,由此副顶板6的安装完成。螺母部61例如在下表面具有螺钉插通口w的螺母保持件611(nutholder)内保持有未图示的板螺母。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在第1使用区域LA中,如图1~图3所示,在可动类型的顶板5的右边的侧端部5b侧相邻配置有作为顶板并设件的副顶板6。并且,如图5及图11所示,设定为,在使顶板5移动到了最低点(最下降位置γ)的情况下、即顶板5为水平姿势h的情况下,也在该顶板5与副顶板6之间形成有间隙O。详细而言,该顶板5可以称为能够将左右的倾斜铰接件51、52的铰接轴513、523作为倾斜支点T而倾动的倾斜顶板,在该顶板5与后方的横梁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顶板5的倾斜角度多个阶段地进行锁定的倾斜锁定机构7。
如图10及图11所示,倾斜锁定机构7具备将基端部71a、72a彼此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枢接的一对臂71、72,一方的臂71的顶端部71b经由支承基座73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横梁3枢接,并且另一方的臂72的顶端部72b经由安装基座74而与顶板5的下表面53b枢接。在两臂71、72的基端部71a、72a之间内置有未图示的棘轮机构,在使顶板5从水平姿势h朝向倾斜姿势s转动的情况下,能够每当到达图10所示的多个中间位置β时将该顶板5锁定为不会向下方倾动。并且,通过使顶板5超过能够锁定的图10所示的最大的倾斜位置α(倾斜姿势s)地进一步稍微向上方转动,从而棘轮机构的锁定状态被暂时解除,能够使顶板5一气返回到图10所示的最下降位置γ(水平姿势h)。由于发挥这样的作用的棘轮机构是通常的机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顶板5的右边的侧端部5b和副顶板6的左边的侧端部6a以在俯视时稍微重叠的方式定位,即使在使顶板5到达了最下降位置γ的图11所示那样的状态下,在顶板5的右边的侧端部5b与副顶板6的左边的侧端部6a之间也形成有前述的间隙O。间隙O主要用于防止夹指,设定为比标准的人的手指的粗细大的上下方向尺寸。
另外,在顶板5的里侧配置有面板8,将该顶板5的最大倾斜角设定为,在侧视时,如图5及图11所示,顶板5的里侧的下表面、即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顶板5的托盘54的下表面54a位于将面板8的上端部8a与倾斜支点T连结的假想线U以下。详细而言,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第1使用区域LA与第2使用区域LB的分界,立设有经由托架81而被支承于后方的横梁3的遮蔽(日文:目隠し)用的面板8。并且,在顶板5到达了能够锁定的最大的倾斜位置α的状态下,位于该顶板5的里端的托盘54的下表面54a如图11所示那样设定为在侧视时比前述的假想线U靠下。此外,该设定是一例,例如,在最大的倾斜位置α处,托盘54的下表面54a也可以设定为与假想线U大致一致。
第1使用区域LA的顶板5和第2使用区域LB的顶板5隔着面板8面对面配置,如图4、图5、图10及图11所示,在该面板8的下方设置有从任意的使用区域LA、LB均能够利用的配线通道(duct)9。
<第2使用区域LB>
该使用区域LB形成在左右配置的多个腿、即左边的腿1L与中间的腿1C之间,将使用区域LA的所有的构成要素(腿1L、1C以外)改变180度朝向地配置。因此,对与第1使用区域LA的部分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3使用区域RA>(图14、图15)
该使用区域RA形成在左右配置的多个腿、即中间的腿1C与右边的腿1R之间,对与第1使用区域LA的部分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3使用区域RA中的构成要素与前述的第1使用区域LA不同的地方如下。
在该使用区域RA中,如图14所示,在中间的腿1C与右边的腿1R之间架设有横梁2、3,顶板5由中间的腿1C和支承构造体4支承。因此,左边的倾斜铰接件51安装于中间的腿1C,右边的倾斜铰接件52设置于支承构造体4。
另外,在顶板5的右侧,作为顶板并设件,配置有置物件10来代替副顶板6。如图15所示,该置物件10在前半部分具有向上方及前方开放的凹陷部102,后半部分呈依照副顶板6的形态。置物件10例如由合成树脂一体地制作出,在其一侧端部10a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支承构造体4的卡定孔m、n分别卡合的前方的卡定爪10m和后方的卡定爪10n,在另一侧端部10b的下表面设置有与设置于右边的腿1R的纵框架12的卡定孔p、q分别卡合的前方的卡定爪10p和后方的卡定爪10q。各卡定爪10m、10n、10p、10q分别是向后方弯折的钩形的构件,在将这些卡定爪10m、10n、10p、10q从上方插入到对应的卡定孔m、n、p、q后,使置物件10向后方滑动,由此各卡定爪10m、10n、10p、10q与对应的卡定孔m、n、p、q的后缘卡合而禁止置物件10的向上移动。在该状态下将从下方插入到支承板43的螺钉插通孔v的未图示的螺钉与置物件10的螺母部101螺合并紧固,由此置物件10的安装完成。螺母部101例如在下表面具有螺钉插通口w的螺母保持件1011内保持有未图示的板螺母。并且,如图2所示,置物件10的顶板5侧的侧端部10a被由左右的腿1C、1R担持的支承构造体4以从地面F浮起的状态支承。
<第4使用区域RB>
该使用区域RB形成在左右配置的多个腿、即中间的腿1C与右边的腿1R之间,将第3使用区域RA的所有的构成要素(腿1C、1R以外)改变180度朝向地配置。因此,对与第3使用区域RA的部分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所有的使用区域LA、LB、RA、RB中统一了卡定孔m、n、p、q的相对位置、形态,因此,能够在各顶板5的旁边选择性地并设副顶板6或置物件10作为顶板并设件。
在此,对与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相关的附图进行说明如下。图1是示出桌子D的整体的立体图,图2是其主视图,图3是其俯视图,图4是放大而示出的其左视图。图5是与图4相当的左视图,示出了第1、第3使用区域LA、RA的顶板5处于倾斜姿势s并且第2、第4使用区域LB、RB的顶板5处于水平姿势h的状态。图6是将桌子D的整体分解而示出的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7是其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8是主要将第1使用区域LA放大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将配置于该使用区域LA的副顶板6进一步放大而示出的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0是用于说明顶板5及倾斜锁定机构7的动作的第1使用区域LA中的放大侧剖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面板8与到达了能够锁定的最大的倾斜位置α(倾斜姿势s)的顶板5之间的关系的其放大侧剖视图。图12、图13是用于说明顶板5的托盘54和与该托盘54相关的退避容许单元Y的构成及作用的说明图。图14是主要将第3使用区域RA放大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将配置于该使用区域RA的置物件10进一步放大而示出的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该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如果是这样的构成的桌子D,则通过将手指钩挂于托盘54的把手545来提起顶板5的里端侧,能够使顶板5倾斜。在使顶板5的倾斜角度增大的情况下,通过倾斜锁定机构7的作用而每隔一定的单位角度顶板5的下降被禁止,因此,只要在到达了所希望的倾斜角度的时间点下将手拿开,就能够使该顶板5停止在适当的中间位置β或最大的倾斜位置α。并且,若将该顶板5进一步提起到稍微超过能够锁定的最大的倾斜位置α的位置,则由倾斜锁定机构7实现的锁定状态被解除,能够使顶板5一气返回到作为最低点的最下降位置γ(水平姿势h)。
在这样地使顶板5从倾斜姿势s朝向水平姿势h下降时,在将手指等障碍物G插入到托盘54的下方的情况下,该障碍物G有时会夹在正在下降的托盘53和存在于其下方的横梁2、3或其他的刚性物之间。在该情况下,由于反作用而产生的向上载荷作用于托盘54,该托盘54的自由端侧相对于欲下降的顶板主体53相对地向上方退避。即,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在托盘54受到向上载荷时成为支点的部位配置有软质件Ya,因此,通过该软质件Ya的弹性变形,从而托盘54的自由端侧相对地向上方抬起。因此,能够防止对障碍物G施加较强的夹压力,能够有效地防止由夹指等引起的重大的事故的发生。
另外,若由前述的软质件Ya构成发挥这样的作用的退避容许单元Y,则不会导致零件件数的增加、构造的复杂化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而且,由于在前述的托盘54设置有把手545,因此,也能够防止由于在顶板5的里侧设置有托盘54而难以进行倾斜操作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此外,由于该把手545设置在托盘54中的具有刚性的近前壁部542的上半部分,因此,在抓住把手545而使其倾斜(模拟地向上施力)时,托盘54不退避而发挥作为把手的作用。
另外,在该桌子D中,在对托盘54作用有向下载荷的情况下,由于设置有禁止该托盘54相对于顶板主体53向下方相对动作的卡定单元Z,因此,即使在托盘54上收容比较重的物体,托盘54也不会下垂。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当然不限于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顶板不限于进行倾斜动作的构成,也可以是进行升降的构成。
另外,顶板的附属件也不限定于托盘。并且,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中,不具有把手的托盘等也包含于附属件。
而且,把手不限于图示例,也可以由槽、孔等构成。
例如,如图16~18所示,也可以在作为顶板5的附属件的托盘54设置有磁体M,该托盘54能够利用磁体M的磁力与构成卡定单元Z的多个承载件(日文:受け金具)Za接合。
即,在图16~18所示的顶板5的托盘54,在底壁部543的下表面安装有磁体M。磁体M分别安装于托盘54的底壁部543中的两处与承载件Za面对面的位置。
托盘54的磁体M在对托盘54没有作用有向上载荷的通常的使用姿势下,能够分别利用磁力与分开设置的两个承载件Za接合。磁体M呈矩形板状。该实施方式的磁体M通过双面胶带接合于底壁部543的下表面。此外,磁体M相对于托盘54的安装形态当然能够采用适当的形态。
若是这样的构成,则托盘54磁力吸附于两个承载件Za,因此,即使在使用者等假设向下方按压了托盘5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54e的情况下,该托盘54也能够适当地保持水平姿势即沿着顶板主体53的端缘的姿势。换言之,托盘54构成为,通过配置能够与两个承载件Za接合的磁体M,从而即使在对该托盘54的一端部54e作用有向下载荷的情况下,也适当地抑制了另一端部54e侧以承载件Za为支点浮起或者托盘54整体发生扭转变形。
另一方面,与图13所示的例子同样地,由于在托盘54受到向上载荷时成为支点的部位配置有软质件Ya,因此,即使顶板5向下方移动中某些障碍物G(在图18中未图示)夹在托盘54与横梁3等之间,托盘54也能够通过软质件Ya的变形而相对于顶板主体53相对地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在托盘54与横梁3等之间夹着某些障碍物G而对托盘54作用有向上载荷的情况下,磁力吸附于承载件Za的托盘54能够从该承载件Za简单地脱离。因此,即使是图16~18所示的托盘54,也能够实现所希望的目的。
此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4)

1.一种桌子,所述桌子是顶板进行上下升降或倾斜的可动顶板型的桌子,
所述顶板具备顶板主体和安装于该顶板主体且与该顶板主体一体地上下升降或倾斜的附属件,
所述桌子具备退避容许单元,所述退避容许单元,在所述顶板主体与所述附属件一体地上下升降或倾斜时,至少在对所述附属件作用有向上载荷的情况下容许该附属件相对于所述顶板主体向上方相对动作,
所述桌子是所述附属件为凹状的托盘的带倾斜功能的桌子,
所述托盘配置在顶板的里侧,呈具备里壁部和近前壁部的凹状,在该近前壁部具备把手,
所述附属件是如下的托盘:具备里壁部、近前壁部以及使这些壁部的下端之间连续的底壁部,并经由设置于所述近前壁部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处的安装部而安装于所述顶板主体,在所述近前壁部的上半部分设置有所述把手,并且在所述近前壁部的下半部分配置有构成所述退避容许单元的软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子,
所述退避容许单元是在所述附属件受到向上载荷时成为支点的部位配置有软质件而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子,
具备卡定单元,所述卡定单元在对所述附属件作用有向下载荷的情况下禁止该附属件相对于所述顶板主体向下方相对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子,
在所述附属件设置有磁体,该附属件能够利用所述磁体的磁力与所述卡定单元接合。
CN201910801147.3A 2018-10-25 2019-08-28 桌子 Active CN1110965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0997 2018-10-25
JP2018200997 2018-10-25
JP2019-080826 2019-04-22
JP2019080826A JP7331432B2 (ja) 2018-10-25 2019-04-22 デス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6550A CN111096550A (zh) 2020-05-05
CN111096550B true CN111096550B (zh) 2023-06-02

Family

ID=70421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1147.3A Active CN111096550B (zh) 2018-10-25 2019-08-28 桌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655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6401Y (zh) * 2002-11-26 2003-11-19 陈东益 附属桌子
JP2004229824A (ja) * 2003-01-29 2004-08-19 Kokuyo Co Ltd デスク
JP2010099357A (ja) * 2008-10-24 2010-05-06 Kokuyo Co Ltd デス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32626C3 (de) * 1971-06-30 1974-03-21 Fritz Floetotto Friedrichsdorfer Schulmoebelfabrik Und Saegewerk, 4830 Guetersloh Schultisch mit einer schrägen Tischplatte
DE2638603A1 (de) * 1976-08-27 1978-03-02 H & K Moll Fabrik Fuer Buero U Schreibtisch, insbesondere kinderoder jugendschreibtisch
JP4317108B2 (ja) * 2004-10-05 2009-08-19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テーブル
JP5518462B2 (ja) * 2009-12-28 2014-06-11 エビスファニチャー株式会社 緩衝装置および折り畳みテーブル
US8967579B2 (en) * 2012-08-14 2015-03-03 Sing Bee Enterprise Co., Ltd. Angle inclining structure for a desk
CN203777610U (zh) * 2014-03-07 2014-08-20 李昇翰 具有靠垫的倒立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6401Y (zh) * 2002-11-26 2003-11-19 陈东益 附属桌子
JP2004229824A (ja) * 2003-01-29 2004-08-19 Kokuyo Co Ltd デスク
JP2010099357A (ja) * 2008-10-24 2010-05-06 Kokuyo Co Ltd デス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6550A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10138B1 (en) Bracket device
KR101929064B1 (ko) 커넥팅 피팅
EP3335590A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support bracket and rail
EP3348171B1 (en) Slide rail mechanism and bracket device thereof
US6312055B1 (en) Lock device of seatback
US10172458B2 (en) Bracket device
EP3609304B1 (en) Slide rail mechanism and bracket device thereof
EP3449766B1 (en) Slide rail mechanism
US20030234602A1 (en) Quick-mount support system for telescoping slide
US9861193B2 (en) Bracket device
CN110572976B (zh) 滑轨机构及其托架装置
US10292492B2 (en) Slide rail mechanism and bracket device thereof
EP3750446B1 (en) Slide rail assembly
US9211842B2 (en) Cargo floor for a vehicle
CN111096550B (zh) 桌子
EP1369294B1 (en) A chassis suitable for attaching an infant vehicle seat to a vehicle seat, such an assembly and an infant vehicle seat
JP4787972B2 (ja) テーブル
US20100283300A1 (en) Vehicle seat apparatus
CN111096544A (zh) 桌子
JP7331432B2 (ja) デスク
US6427262B1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furniture
CN111096549A (zh) 桌子
CN108076610B (zh) 托架装置
CN111096547A (zh) 桌子
JP4867224B2 (ja) ショー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