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0477A - 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0477A
CN111090477A CN201911291400.1A CN201911291400A CN111090477A CN 111090477 A CN111090477 A CN 111090477A CN 201911291400 A CN201911291400 A CN 201911291400A CN 111090477 A CN111090477 A CN 111090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
mode
intelligent terminal
age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14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平
苗聪
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uyou Chuang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uyou Chuang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uyou Chuang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uyou Chuang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14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04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0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04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1Design or setup of recognition systems or techniques; Extraction of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F18/214Generating training patterns; Bootstrap methods, e.g. bagging or boos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8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estimating age from face image; using age information for improving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方法,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人脸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目标人脸图像;年龄属性评估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目标人脸图像确定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模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年龄属性评估单元得到的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确定所要切换的运行模式;模式切换单元,用于当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运行模式与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模式不一致时,根据所述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运行模式将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切换为所确定的运行模式,并根据该运行模式更新所述智能终端的状态,本发明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获取使用者年龄属性,根据识别的年龄属性可实现智能终端模式自动切换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如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已成为家庭中的必备设备。对于老人、儿童,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地接触这些智能设备。然而,由于老年人接触这类智能产品较晚或操作基础比较差,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设备上的字体或者音量太小,会使得他们看不见听不清;而儿童自控能力较差,容易沉迷于游戏或者长时间观看动画节目,更有甚者会出现未经大人许可进行移动支付造成重大损失等问题,因此,实有必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对智能设备进行不同模式的设计。
目前,已有很多智能终端上可以设置儿童模式等功能,从而对儿童的行为进行管控,然而这种设置往往隐藏在深处,设置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人为的开启,甚至由于成年人不知道该模式或者设置繁琐,儿童在家长未知的情况下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视力以及学习成绩造成影响,,退出儿童模式进入普通模式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设置来实现,操作比较繁琐,而且老年人往往看不见屏幕上的字体,需要子女帮忙设置手机,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终端及其实现方法,以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获取使用者年龄属性,根据识别的年龄属性实现智能终端模式自动切换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包括:
人脸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当前用户的目标人脸图像;
年龄属性评估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目标人脸图像确定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
模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年龄属性评估单元得到的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确定所要切换的运行模式;
模式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运行模式与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模式不一致时,根据所述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运行模式将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切换为所确定的运行模式,并根据该运行模式更新所述智能终端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中预先存储不同年龄段与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并对应不同运行模式对所述智能终端具有不同设置。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中预先存储不同年龄段与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并对应不同运行模式对所述智能终端具有不同设置的设置如下:
老年模式,该模式下设置所述智能终端音量调大,系统字体加大,亮度调亮;
儿童模式,该模式下设置游戏影视类APP的使用次数及时长的限制;
正常模式,恢复默认设置,去除游戏影视APP使用次数及时间限制。
优选地,当所述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运行模式与智能终端当前模式相同时,所述模式切换单元不进行模式切换操作。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
APP请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APP应用请求,所述APP应用请求中至少包含所请求的APP应用的包名;
模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智能终端的当前运行模式,以于当前运行模式为儿童模式时,启动APP应用类型判断单元;
APP应用类型判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APP应用请求中的APP应用包名确定该APP应用是否限制应用的类别,若是则根据该运行模式下设置的限制的条件对其做限制处理,否则,直接启动该APP应用。
优选地,所述限制应用的APP类别为游戏影视类APP,其限制条件为限制其使用次数及时长。
优选地,所述APP应用类型判断处理单元通过所述APP应用请求中的APP应用包名去各自终端的应用商城获取应用的信息,通过应用信息分析应用的类别类型,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属于游戏影视类APP。
优选地,所述APP应用类型判断处理单元于判断出该APP应用属于游戏影视类APP时,启动该游戏影视类APP,并对其使用进行计数及计时,当达到预设的次数及时长后,则限制其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当前用户的目标人脸图像;
步骤S2,根据获取的目标人脸图像确定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
步骤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确定智能终端所要切换的运行模式;
步骤S4,当步骤S3确定的运行模式与智能终端当前模式不一致时,根据步骤S3确定的运行模式将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切换为所确定的运行模式,并根据该运行模式更新智能终端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实现方法还包括:
步骤S5,接收用户的APP应用请求;
步骤S6,判断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以于当前工作模式为儿童模式时,进入步骤S7;
步骤S7,根据所述APP应用请求中的APP应用包名确定该APP应用是否限制应用的类别,若是则根据设置的限制的条件对其做限制处理,否则,直接启动该APP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获取使用者年龄属性,并根据识别的年龄属性实现智能终端模式自动切换,使用本发明可智能便捷的设置智能终端的运行模式,减少操作复杂度,本发明还可快速地分析当前使用的APP的类别信息,可以在儿童模式下设置该类型的应用的使用次数以及使用时长,有效地控制儿童使用,避免影响儿童的视力以及对游戏的防沉迷起到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的实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APP应用是否为游戏影视APP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需先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执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包括:
人脸图像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目标人脸图像。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人脸图像获取单元101可以为摄像头,例如于智能终端上设置前置摄像头,当用户拿起智能终端准备使用时,利用所述前置摄像头获取当前用户的目标人脸图像。
年龄属性评估单元102,用于根据获取的目标人脸图像确定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年龄属性评估单元102可以通过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再通过预先训练的人脸年龄评估模型对当前用户进行年龄评估,得到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
也就是说,在进行年龄评估之前,年龄属性评估单元102需要先建立人脸年龄模型,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年龄属性评估单元102可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 Network,CNN)建立所述人脸年龄评估模型。
具体地,年龄属性评估单元102进一步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人脸年龄评估模型。
模型训练模块,采用训练数据对人脸年龄评估模型进行训练。在本发明中,需要尽可能多的采集人脸图像作为训练数据,且为了提高建立的人脸年龄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可以让采集的人脸图像对应尽可能多的不同的年龄值。
模型训练模块具体用于:
将各年龄人脸图像的训练样本进行人脸关键点检测,并进行人脸对齐后按照预设尺寸裁剪生成包含人脸图像的新样本。具体地,首先对所选取的原始样本进行人脸关键点检测,得到两眼中心和上嘴唇中心两个关键点,然后按照上述关键点的位置及其连线对原始样本进行人脸图像的对齐,这里人脸图像的对齐包括对原始样本的旋转、缩放、平移,最后将对齐后的样本按照预设尺寸裁剪生成包含人脸图像的新样本。
通过年龄分布函数来对年龄老化过程进行建模,分别积分计算出各真实年龄人脸图像对应的表观年龄的概率值,得到年龄分布表。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年龄分布函数对人脸图像表观年龄的随机性进行建模,表观年龄分布服从高斯分布函数,对于真实年龄为lc的人脸图像,其表观年龄对应的高斯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Figure BDA0002319143410000061
其中x为自变量,σ为高斯分布的标准差;然后,将自变量x与表观年龄进行对应,表观年龄li对应自变量x的取值区间为[li-0.5,li+0.5],表观年龄lmax对应自变量x的取值区间为[lmax-0.5,+∞],表观年龄lmin对应自变量x的取值区间为[-∞,lmin+0.5],其中lmax和lmin分别为设定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li、lmax、lmin的取值范围均是包括0在内的自然数;最后,对各表观年龄li对应的自变量x的区间进行积分计算,算出真实年龄lc在年龄分布函数中各表观年龄li的积分P(lc,li),其中li∈{lmin,…,lmax},lc∈{lmin,…,lmax},得到真实年龄为lc的人脸图像的表观年龄分布概率,依据各真实年龄及其对应的表观年龄分布构造年龄分布表。
利用生成的新样本,结合年龄分布表及设定的目标函数,进行卷积神经网络人脸年龄评估模型的训练,生成训练好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年龄评估模型。
年龄估算单元,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人脸关键点检测,并进行人脸对齐,按照预设尺寸裁剪生成包含人脸图像的新图片利用训练好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年龄评估模型对包含人脸图像的新图片进行年龄估算,输出估算结果。
这里需说明的是,人脸识别与基于人脸识别的年龄评估技术都已是现有的成熟技术,本发明仅以上述方案举例,并不以此为限。
模式确定单元103,用于根据年龄属性评估单元102得到的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确定智能终端所要切换的运行模式。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于终端中预先存储不同年龄段与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对应不同的不同模式对智能终端
大于50岁,对应老年模式,该模式下设置手机音量偏大,系统字体加大,亮度调亮;
小于12岁,对应儿童模式,该模式下设置游戏影视类APP的使用次数及时长的限制
12~50岁,对应正常模式,恢复默认设置,去除游戏影视APP使用次数及时间限制;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除预设情况外,系统还可提供用户对预先存储的年龄段与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以及相应设置根据需求进行配置,例如,用户也可以配置3-6岁为儿童模式,对应儿童模式,也可提供用户配置该模式下对智能终端使用的一些限制。
当根据年龄属性评估单元102得到的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时,则将得到的年龄属性与预先设置的各年龄段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智能终端的运行模式。
模式切换单元104,用于当模式确定单元103确定的运行模式与智能终端当前模式不一致时,根据模式确定单元103确定的运行模式将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切换为所确定的运行模式,并根据该运行模式更新智能终端的状态,;而当模式确定单元103确定的运行模式与智能终端当前模式相同时,则不进行模式切换操作。
假设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为正常模式,而模式确定单元103确定的运行模式为儿童模式,则将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切换为儿童模式,并根据儿童模式下的终端设置信息更新智能终端的状态,例如当前智能终端的状态为对游戏影视类APP的使用次数及时长每天限制为两次,每次一小时;而当将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切换为老年模式时,则根据老年模式下的终端设置信息更新智能终端的状态,例如根据老年模式下设置的手机音量大小、字体大小以及亮度大小更新智能终端的状态。
优选地,本发明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终端,还包括:
APP请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APP应用请求。也就是说,当用户于智能终端上点击某一APP应用时,则会产生相应的APP应用请求,所述APP应用请求中至少包含APP应用的包名,也就是该APP应用的唯一标识。
模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以于当前工作模式为儿童模式时,启动APP应用类型判断单元。
一般来说,由于儿童自制力较弱,对于APP应用使用的限制也仅需针对儿童进行设置,因此,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仅需在儿童模式下启动APP应用类型判断单元以限制儿童对某些APP的使用。
APP应用类型判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APP应用请求中的APP应用包名确定该APP应用是否限制应用的类别,若是则根据设置的限制的条件对其做限制处理,否则,直接打开该APP应用,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限制应用的APP类别为游戏影视类APP,假设设置的限制条件为每天两次,每次1小时,则确定该APP应用为游戏影视类APP后,打开该游戏影视类APP,并对其进行计数及计时,当达到相应的次数及时长后,则限制其打开使用。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假设限制应用的APP类别为游戏影视类APP,APP应用类型判断处理单元会通过APP应用请求中的APP应用包名去各自终端的应用商城获取应用的信息,通过应用信息分析应用的类别类型,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属于游戏影视APP。
可见,通过本发明,能快速的分析智能终端当前使用的APP的类别信息,可以在儿童模式下设置该类型的应用的使用次数以及使用时长,可有效地控制儿童使用,避免影响儿童的视力以及对游戏的防沉迷起到重要作用。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的实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当前用户的目标人脸图像。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可利用摄像头获取当前用户的目标人脸图像,例如于智能终端上设置前置摄像头,当用户拿起智能终端准备使用时,利用所述前置摄像头获取当前用户的目标人脸图像。
步骤S2,根据获取的目标人脸图像确定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
于步骤S2中,可以通过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再通过预先训练的人脸年龄评估模型对当前用户进行年龄评估,得到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
也就是说,在进行年龄评估之前,需要先建立人脸年龄模型,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建立所述人脸年龄评估模型。
具体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步骤S200,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人脸年龄评估模型。
步骤S201,采用训练数据对人脸年龄评估模型进行训练。在本发明中,需要尽可能多的采集人脸图像作为训练数据,且为了提高建立的人脸年龄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可以让采集的人脸图像对应尽可能多的不同的年龄值。
具体地,步骤S201进一步包括:
将各年龄人脸图像的训练样本进行人脸关键点检测,并进行人脸对齐后按照预设尺寸裁剪生成包含人脸图像的新样本。具体地,首先对所选取的原始样本进行人脸关键点检测,得到两眼中心和上嘴唇中心两个关键点,然后按照上述关键点的位置及其连线对原始样本进行人脸图像的对齐,这里人脸图像的对齐包括对原始样本的旋转、缩放、平移,最后将对齐后的样本按照预设尺寸裁剪生成包含人脸图像的新样本。
通过年龄分布函数来对年龄老化过程进行建模,分别积分计算出各真实年龄人脸图像对应的表观年龄的概率值,得到年龄分布表。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年龄分布函数对人脸图像表观年龄的随机性进行建模,表观年龄分布服从高斯分布函数,对于真实年龄为lc的人脸图像,其表观年龄对应的高斯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Figure BDA0002319143410000101
其中x为自变量,σ为高斯分布的标准差;然后,将自变量x与表观年龄进行对应,表观年龄li对应自变量x的取值区间为[li-0.5,li+0.5],表观年龄lmax对应自变量x的取值区间为[lmax-0.5,+∞],表观年龄lmin对应自变量x的取值区间为[-∞,lmin+0.5],其中lmax和lmin分别为设定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li、lmax、lmin的取值范围均是包括0在内的自然数;最后,对各表观年龄li对应的自变量x的区间进行积分计算,算出真实年龄lc在年龄分布函数中各表观年龄li的积分P(lc,li),其中li∈{lmin,…,lmax},lc∈{lmin,…,lmax},得到真实年龄为lc的人脸图像的表观年龄分布概率,依据各真实年龄及其对应的表观年龄分布构造年龄分布表。
利用生成的新样本,结合年龄分布表及设定的目标函数,进行卷积神经网络人脸年龄评估模型的训练,生成训练好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年龄评估模型。
步骤S202,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人脸关键点检测,并进行人脸对齐,按照预设尺寸裁剪生成包含人脸图像的新图片利用训练好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年龄评估模型对包含人脸图像的新图片进行年龄估算,输出估算结果。
这里需说明的是,人脸识别与基于人脸识别的年龄评估技术都已是现有的成熟技术,本发明仅以上述方案举例,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确定智能终端所要切换的运行模式。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于终端中预先存储不同年龄段与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对应不同的不同模式对智能终端
大于50岁,对应老年模式,该模式下设置手机音量偏大,系统字体加大,亮度调亮;
小于12岁,对应儿童模式,该模式下设置游戏影视类APP的使用次数及时长的限制
12~50岁,对应正常模式,恢复默认设置,去除游戏影视APP使用次数及时间限制;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除预设情况外,系统还可提供用户对预先存储的年龄段与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以及相应设置根据需求进行配置,例如,用户也可以配置3-6岁为儿童模式,对应儿童模式,也可提供用户配置该模式下对智能终端使用的一些限制。
当根据步骤S2得到的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时,则将得到的年龄属性与预先设置的各年龄段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智能终端的运行模式。
步骤S4,当步骤S3确定的运行模式与智能终端当前模式不一致时,根据步骤S3确定的运行模式将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切换为所确定的运行模式,并根据该运行模式更新智能终端的状态,;而当步骤S3确定的运行模式与智能终端当前模式相同时,则不进行模式切换操作。
假设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为正常模式,而步骤S3确定的运行模式为儿童模式,则将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切换为儿童模式,并根据儿童模式下的终端设置信息更新智能终端的状态,例如当前智能终端的状态为对游戏影视类APP的使用次数及时长每天限制为两次,每次一小时;而当将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切换为老年模式时,则根据老年模式下的终端设置信息更新智能终端的状态,例如根据老年模式下设置的手机音量大小、字体大小以及亮度大小更新智能终端的状态。
优选地,本发明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终端的实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接收用户的APP应用请求。也就是说,当用户于智能终端上点击某一APP应用时,则会产生相应的APP应用请求,所述APP应用请求中至少包含APP应用的包名,也就是该APP应用的唯一标识。
步骤S6,判断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以于当前工作模式为儿童模式时,启动APP应用类型判断单元。
一般来说,由于儿童自制力较弱,对于APP应用使用的限制也仅需针对儿童进行设置,因此,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仅需在儿童模式下启动APP应用类型判断单元以限制儿童对某些APP的使用。
步骤S7,根据所述APP应用请求中的APP应用包名确定该APP应用是否限制应用的类别,若是则根据设置的限制的条件对其做限制处理,否则,直接打开该APP应用,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限制应用的APP类别为游戏影视类APP,假设设置的限制条件为每天两次,每次1小时,则确定该APP应用为游戏影视类APP后,打开该游戏影视类APP,并对其进行计数及计时,当达到相应的次数及时长后,则限制其打开使用。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假设限制应用的APP类别为游戏影视类APP,APP应用类型判断处理单元会通过APP应用请求中的APP应用包名去各自终端的应用商城获取应用的信息,通过应用信息分析应用的类别类型,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属于游戏影视类APP。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的实现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01,利用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捕获人物头像;
步骤102,通过人脸识别API获取人物年龄属性;
步骤103,判断是否获取到人物头像以及年龄属性,这种情况主要分两种情况:
获取到人物年龄属性,进入步骤104;
未获取到年龄属性(照片为非人物头像或者照片为人物头像获取年龄属性失败),进入步骤105
步骤104,根据年龄属性,判断该年龄属性属于哪种模式,并切换至响应的模式:
年龄大于50岁,老年模式,该模式下设置手机音量偏大,系统字体加大;
年龄为12~50岁,正常模式,该模式下恢复默认设置,去除游戏影视APP使用次数及时间限制;
年龄小于12岁,儿童模式,该模式下设置游戏影视类APP的使用次数及时长的限制。
当手机处于儿童模式下,开启APP应用时,则需对检测APP应用的类型,即检测其是否为游戏影视类APP,以对其使用次数及时长限制。以下将配合图4说明检测APP应用的流程:
每个应用都有唯一标识,安卓应用唯一标识为AppilicationID,一般为应用的包名,ios的唯一标识为BundleID,同时应用的下载渠道一般都是各自的手机应用市场,例如安卓各大手机厂商都有各自的应用商城,如Google play,华为应用商城、小米应用商城等;苹果手机有自己的应用商城APPStore,在这些商城上的应用,都有各自的类型分类,通过这些分类则能够判断APP是否是游戏影视类的APP,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201,于获取APP应用请求时,获取APP应用的包名,即应用的唯一标识;
步骤202,判断是否获取到应用的包名,未获取到则进入步骤203,获取到则进入步骤204;
步骤203,退出,未获取到应用包名,则退出不做任何处理;
步骤204,通过APP应用包名去各自手机的应用商城获取应用的信息,通过应用信息分析应用的类别类型;
步骤205,判断是否获取到应用类别信息,由于手机安装的APP可能通过浏览器或者别的渠道安装,而对于的手机的应用商城上无该应用无法获取应用类别信息。未获取到则进入步骤203,获取到则进入步骤206;
步骤206,查询到应用类别信息;
步骤207,分析该应用类别是否属于游戏影视APP,若是游戏影视APP,则进入步骤208,否则返回步骤203;
步骤208,判断为影视游戏APP。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获取使用者年龄属性,并根据识别的年龄属性实现智能终端模式自动切换,使用本发明可智能便捷的设置智能终端的运行模式,减少操作复杂度,本发明还可快速地分析当前使用的APP的类别信息,可以在儿童模式下设置该类型的应用的使用次数以及使用时长,有效地控制儿童使用,避免影响儿童的视力以及对游戏的防沉迷起到重要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10)

1.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包括:
人脸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当前用户的目标人脸图像;
年龄属性评估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目标人脸图像确定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
模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年龄属性评估单元得到的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确定所要切换的运行模式;
模式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运行模式与所述智能终端当前模式不一致时,根据所述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运行模式将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切换为所确定的运行模式,并根据该运行模式更新所述智能终端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中预先存储不同年龄段与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并对应不同运行模式对所述智能终端具有不同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中预先存储不同年龄段与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并对应不同运行模式对所述智能终端具有不同设置的设置如下:
老年模式,该模式下设置所述智能终端音量调大,系统字体加大,亮度调亮;
儿童模式,该模式下设置游戏影视类APP的使用次数及时长的限制;
正常模式,恢复默认设置,去除游戏影视APP使用次数及时间限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运行模式与智能终端当前模式相同时,所述模式切换单元不进行模式切换操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
APP请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APP应用请求,所述APP应用请求中至少包含所请求的APP应用的包名;
模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智能终端的当前运行模式,以于当前运行模式为儿童模式时,启动APP应用类型判断单元;
APP应用类型判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APP应用请求中的APP应用包名确定该APP应用是否限制应用的类别,若是则根据该运行模式下设置的限制的条件对其做限制处理,否则,直接启动该APP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应用的APP类别为游戏影视类APP,其限制条件为限制其使用次数及时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APP应用类型判断处理单元通过所述APP应用请求中的APP应用包名去各自终端的应用商城获取应用的信息,通过应用信息分析应用的类别类型,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属于游戏影视类APP。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APP应用类型判断处理单元于判断出该APP应用属于游戏影视类APP时,启动该游戏影视类APP,并对其使用进行计数及计时,当达到预设的次数及时长后,则限制其使用。
9.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当前用户的目标人脸图像;
步骤S2,根据获取的目标人脸图像确定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
步骤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当前用户的年龄属性确定智能终端所要切换的运行模式;
步骤S4,当步骤S3确定的运行模式与智能终端当前模式不一致时,根据步骤S3确定的运行模式将所述智能终端的当前模式切换为所确定的运行模式,并根据该运行模式更新智能终端的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方法还包括:
步骤S5,接收用户的APP应用请求;
步骤S6,判断智能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以于当前工作模式为儿童模式时,进入步骤S7;
步骤S7,根据所述APP应用请求中的APP应用包名确定该APP应用是否限制应用的类别,若是则根据设置的限制的条件对其做限制处理,否则,直接启动该APP应用。
CN201911291400.1A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Pending CN1110904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1400.1A CN111090477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1400.1A CN111090477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0477A true CN111090477A (zh) 2020-05-01

Family

ID=70395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1400.1A Pending CN111090477A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047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7416A (zh) * 2021-04-21 2021-07-23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防沉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3182A (zh) * 2020-10-30 2022-05-06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4461281A (zh) * 2021-12-30 2022-05-10 惠州华阳通用智慧车载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机模式切换方法
CN116787469A (zh) * 2023-08-29 2023-09-22 四川数智宗医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中医机器人预问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3150A (zh) * 2014-06-30 2014-09-2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过人脸识别进入对应场景模式的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N106503623A (zh) * 2016-09-27 2017-03-1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图像年龄估算方法
CN106709364A (zh) * 2016-11-22 2017-05-24 扬州芯云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终端用户界面切换方法
CN108037878A (zh) * 2017-12-28 2018-05-15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8734002A (zh) * 2018-05-16 2018-1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资源的智能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271958A (zh) * 2018-09-30 2019-01-25 厦门市巨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年龄识别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3150A (zh) * 2014-06-30 2014-09-2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过人脸识别进入对应场景模式的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N106503623A (zh) * 2016-09-27 2017-03-1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图像年龄估算方法
CN106709364A (zh) * 2016-11-22 2017-05-24 扬州芯云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终端用户界面切换方法
CN108037878A (zh) * 2017-12-28 2018-05-15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8734002A (zh) * 2018-05-16 2018-1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资源的智能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271958A (zh) * 2018-09-30 2019-01-25 厦门市巨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年龄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3182A (zh) * 2020-10-30 2022-05-06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3157416A (zh) * 2021-04-21 2021-07-23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防沉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57416B (zh) * 2021-04-21 2024-04-09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防沉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1281A (zh) * 2021-12-30 2022-05-10 惠州华阳通用智慧车载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机模式切换方法
CN114461281B (zh) * 2021-12-30 2023-08-22 惠州华阳通用智慧车载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机模式切换方法
CN116787469A (zh) * 2023-08-29 2023-09-22 四川数智宗医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中医机器人预问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0477A (zh) 一种可自动切换模式的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N104219785B (zh) 实时视频提供方法、装置及服务器、终端设备
US9454234B2 (en) Instruction triggering method and device, user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and system, terminal, and server
CN108304758A (zh) 人脸特征点跟踪方法及装置
CN112364439A (zh) 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测试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9871896A (zh) 数据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77422B (zh) 一种多媒体内容的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644219B (zh) 人脸注册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666536B (zh) 一种寻找终端的方法和装置、一种用于寻找终端的装置
CN109359056A (zh) 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924452A (zh) 局部录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0211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58503A (zh) 输入方法和装置
CN108634926A (zh) 基于vr技术的视力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203115A (zh) 一种视频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2084959B (zh) 一种人群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984749A (zh) 一种兴趣点排序方法和装置
CN111144344B (zh) 人物年龄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64369A (zh) 基于数据融合的人物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010630A (zh) 推荐视频的实时筛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37331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an intelligent system, and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6095072B (zh) 一种控制方法、智能设备及服务器
CN111247787A (zh) 拍照方法及拍照终端
CN108520727B (zh)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256976B (zh) 一种匹配方法和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