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0209A - 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0209A
CN111090209A CN201911107570.XA CN201911107570A CN111090209A CN 111090209 A CN111090209 A CN 111090209A CN 201911107570 A CN201911107570 A CN 201911107570A CN 111090209 A CN111090209 A CN 111090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electrodes
electrode layer
crystal lens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75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0209B (zh
Inventor
张代应
邱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075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0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0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0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0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0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2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eams, i.e. defle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2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eams, i.e. deflection
    • G02F1/294Variable focal length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其中液晶透镜包括设在第一透明基板上的第一平面电极层和第一图案电极层及设在第二透明基板上的第二平面电极层和第二图案电极层,第一图案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第二图案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相邻两个第一电极之间的间距沿第一渐变方向逐渐减小,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沿第二渐变方向逐渐减小;该液晶透镜可以采用电压控制变焦,解决了盲孔屏显示装置中摄像头的有效焦距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并具有厚度薄、制作工艺简单及良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手机的发展,厂商和用户对于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除缩窄边框外,对于摄像头、听筒等非显示区域所占面积需进行更加严格的管控。现有技术中减少摄像头所占面积的方法有:采用可伸缩的摄像头或者滑盖型的手机,以将摄像头隐藏在手机内部;或是采用通孔或盲孔屏设计,减少摄像头对应的开孔面积,提高屏占比。
然而,伸缩结构需占据显示装置内部的一定体积,且伸缩过程可能将杂质带入显示装置内部。通孔屏需要将液晶面板开孔,这将增加制程工艺的难度,导致良率降低;盲孔屏将摄像头隐藏在液晶面板下方,导致摄像头的有效焦距变短,影响成像质量。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解决盲孔屏显示装置中摄像头的有效焦距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焦的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在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平面电极层和第一图案电极层,所述第一平面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图案电极层位于不同层且相互绝缘;所述第二透明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平面电极层和第二图案电极层,所述第二平面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图案电极层位于不同层且相互绝缘;
所述液晶透镜设有相互正交的横向对称线和纵向对称线,所述横向对称线和所述纵向对称线交叉于透镜中心;
所述第一图案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顶点和与所述第一顶点相连的第一上延电极和第一下延电极,所述第一上延电极和所述第一下延电极分别位于所述横向对称线的两侧并镜像对称;多个所述第一顶点均位于所述纵向对称线的第一侧,并在所述横向对称线上依次间隔排布;相邻两个第一电极之间的间距沿第一渐变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渐变方向垂直于所述纵向对称线并指向所述第一侧;
所述第二图案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顶点和与所述第二顶点相连的第二上延电极和第二下延电极,所述第二上延电极和所述第二下延电极分别位于所述横向对称线的两侧并镜像对称;多个所述第二顶点均位于所述纵向对称线的第二侧,并在所述横向对称线上依次间隔排布;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沿第二渐变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渐变方向垂直于所述纵向对称线并指向所述第二侧。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一一对应,每个第一电极与相应的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纵向对称线镜像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延电极由所述第一顶点向第一正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下延电极由所述第二顶点向第一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下延电极由所述第一顶点向第二正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延电极由所述第二顶点向第二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正方向与所述第一反方向反向平行,所述第二正方向与所述第二反方向反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方向与所述第二正方向之间的夹角呈30°~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方向与所述第二正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绝缘交叉,每个所述第二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绝缘交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图案电极层包括40~80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图案电极层包括40~80个第二电极。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每个所述第二电极由线宽为2~6μm的导电线构成;
沿所述第一渐变方向,相邻两个第一电极之间的间距构成第一等差数列,所述第一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3~0.8μm;
沿所述第二渐变方向,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构成第二等差数列,所述第二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3~0.8μ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种可变焦的液晶透镜,该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第一平面电极层施加第一面电压,向所述第二平面电极层施加第二面电压,同时向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施加第一控制电压,向所述多个第二电极施加第二控制电压;
通过所述第一面电压和所述第一控制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变化,及所述第二面电压和所述第二控制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变化,使所述液晶透镜的焦距发生变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背光模组以及摄像头;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液晶透镜和所述摄像头之间,所述背光模组在对应于所述摄像头的位置设有背光通孔,所述液晶面板在对应于所述摄像头的位置设有上述任一种可变焦的液晶透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采用设在第一透明基板上的第一平面电极层和第一图案电极层及设在第二透明基板上的第二平面电极层和第二图案电极层控制液晶盒形成折射率梯度,该液晶透镜可以采用电压控制变焦,解决了盲孔屏显示装置中摄像头的有效焦距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并具有厚度薄、制作工艺简单及良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变焦的液晶透镜在未施加电压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变焦的液晶透镜中第一图案电极层和第二图案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分别为图1所示液晶透镜中第一图案电极层和第二图案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变焦的液晶透镜在施加电压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液晶透镜和液晶层折射率的对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焦的液晶透镜,请参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变焦的液晶透镜在未施加电压时的剖面示意图,该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10和第二透明基板20以及位于第一透明基板10和第二透明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第一透明基板10在靠近液晶层30的一侧设有第一平面电极层11和第一图案电极层13,第一平面电极层11和第一图案电极层13位于不同层且相互绝缘,两者间夹有第一绝缘层12;第二透明基板20靠近液晶层30的一侧设有第二平面电极层21和第二图案电极层23,第二平面电极层21和第二图案电极层23位于不同层且相互绝缘,两者间夹有第二绝缘层22。
优选地,第一透明基板10和第二透明基板20的其一用于形成彩膜基板,另一用于形成阵列基板,第一透明基板10、第二透明基板20及液晶层30共同构成的液晶盒设有透镜区域,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位于透镜区域内,第一平面电极层11包括覆盖透镜区域内第一透明基板10的一透明面状电极,第二平面电极层21包括覆盖透镜区域内第二透明基板20的另一透明面状电极。优选地,第一平面电极层11、第一图案电极层13、第二平面电极层21和第二图案电极层23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等。
结合图2至图4,图2示出了第一图案电极层13和第二图案电极层23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其中第一图案电极层1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其中第二图案电极层23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地,图1为沿图2中A-A剖面线的截面示意图。液晶透镜设有相互正交的横向对称线LX和纵向对称线LY,横向对称线LX和纵向对称线LY交叉于透镜中心O。
第一图案电极层13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30,每个第一电极130包括第一顶点131和与第一顶点131相连的第一上延电极132和第一下延电极133,第一上延电极132和第一下延电极133分别位于横向对称线LX的两侧并镜像对称,多个第一顶点131均位于纵向对称线LY的第一侧,并在横向对称线LX上依次间隔排布。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30之间的间距沿第一渐变方向B1逐渐减小,第一渐变方向B1垂直于纵向对称线LY并指向第一侧。
第二图案电极层23包括多个第二电极230,每个第二电极230包括第二顶点231和与第二顶点231相连的第二上延电极232和第二下延电极233,第二上延电极232和第二下延电极233分别位于横向对称线LX的两侧并镜像对称,多个第二顶点231均位于纵向对称线LY的第二侧,并在横向对称线LX上依次间隔排布。相邻两个第二电极230之间的间距沿第二渐变方向B2逐渐减小,第二渐变方向B2垂直于纵向对称线LY并指向第二侧。
多个第一电极130和多个第二电极230一一对应,每个第一电极130与相应的第二电极230相对于纵向对称线LY镜像对称。
第一上延电极132由第一顶点131向第一正方向P1延伸,第二下延电极233由第二顶点231向第一反方向RP1延伸,第一下延电极133由第一顶点131向第二正方向P2延伸,第二上延电极232由第二顶点231向第二反方向RP2延伸;第一正方向P1与第一反方向RP1反向平行,第二正方向P2与第二反方向RP2反向平行。
第一正方向P1与第二正方向P2之间的夹角呈30°~90°,优选地,第一正方向P1与第二正方向P2相互垂直,即第一正方向P1和第二正方向P2与横向对称线LX之间的夹角均为45°。每个第一电极130与至少一个第二电极230绝缘交叉,每个第二电极230与至少一个第一电极130绝缘交叉。即该多个第一电极130和该多个第二电极230均形成为“V”形,第一电极130的“V”形开口与第二电极230的“V”形开口相对,且两组电极对称交叉。
具体地,请参图2至图4,第一图案电极层13包括N个第一电极130,第二图案电极层23包括N个第二电极230,优先地,N=40~80,且N为正整数。每个第一电极130和/或每个第二电极230由线宽为2~6μm的导电线构成,线宽例如为3μm。沿第一渐变方向B1,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30之间的间距构成第一等差数列,第一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3~0.8μm,最小值为2~6μm。沿第二渐变方向B2,相邻两个第二电极230之间的间距构成第二等差数列,第二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3~0.8μm,最小值为2~6μm。液晶透镜的有效范围为以透镜中心O为圆心,半径R为1~4mm的圆。
例如,第一图案电极层13包括65个第一电极130,第二图案电极层23包括65个第二电极230;沿第一渐变方向B1,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30之间的间距分别为D64、D63、……、D2、D1,D1=4μm、D2=4.5μm、D3=5μm,并依次类推。由于每个第一电极130与相应的第二电极230相对于纵向对称线LY镜像对称,沿第二渐变方向B2,相邻两个第二电极230之间的间距分别为D64、D63、……、D2、D1,D1=4μm、D2=4.5μm、D3=5μm,并依次类推。液晶透镜的有效范围为以透镜中心O为圆心,半径R为1.56mm的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称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30之间的间距是指相邻两个第一上延电极132内最相近两点距离,即为相邻两个第一上延电极132之间公垂线段的长度,并同时等于相邻两个第一下延电极133之间公垂线段的长度;本发明所称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230之间的间距是指相邻两个第二上延电极232内最相近两点距离,即为相邻两个第二上延电极232之间公垂线段的长度,并同时等于相邻两个第二下延电极233之间公垂线段的长度。
本实施例的液晶层30采用正性液晶,但不以此为限。在未施加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层30的液晶分子呈现基本与第一透明基板10平行的平躺姿态,实际应用中,液晶分子的初始预倾角例如为0~10°。
请参图5和图6,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可变焦的液晶透镜在施加电压时的剖面示意图,图6示出了此时液晶透镜与液晶层30折射率的对照示意图。第一平面电极和第二平面电极分别用于施加第一面电压和第二面电压,第一图案电极和第二图案电极分别用于施加第一控制电压和第二控制电压。本实施例中,第一面电压和第二面电压一致,例如为0V;多个第一电极130和多个第二电极230所施加的第一控制电压和第二控制电压一致,例如为2V~10V。
在施加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分子沿着电场线切线方向偏转,将液晶分子的长轴与第一透明基板10之间夹角称为液晶分子的倾倒角度,液晶分子倾倒角度小的位置,液晶盒具有更小的折射率,液晶分子倾倒角度大的位置,液晶盒具有更大的折射率。由于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30之间的间距沿第一渐变方向B1逐渐减小,且相邻两个第二电极230之间的间距沿第二渐变方向B2逐渐减小,由透镜中心O向外,电场控制下的液晶分子依据倾倒角度大致构成一系列半径渐变的同心圆环,同时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特性使得入射光折射率发生变化。
如图6所示,间距为D1的两个第一电极130及间距为D1的两个第二电极230对应于第一圆环T1,间距为D2的两个第一电极130及间距为D2的两个第二电极230对应于第二圆环T2,……,间距为DN的两个第一电极130及间距为DN的两个第二电极230对应于第n圆环Tn,最靠近透镜中心O的第一电极130和最靠近透镜中心O的第二电极230对应于中心圆Tn+1。由于第一圆环T1的内外半径差小于第二圆环T2的内外半径差,第一圆环T1内的电场强度整体上强于第二圆环T2内的电场强度,由此第一圆环T1内液晶分子的折射率n1和第二圆环T2内液晶分子的折射率n2满足n1>n2。依此类推,在液晶透镜的径向方向上,液晶盒的折射率呈现n1-n2-……-nN-1-nN-nN+1-nN-nN-1-……-n2-n1的折射率梯度,并满足n1>n2>……>nN-1>nN>nN+1。沿透镜中心O向外,折射率逐渐变大形成折射率梯度,构成具有聚焦功能的液晶透镜,类似如图6所示的菲涅尔透镜40。
进一步地,改变第一面电压和第一控制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同时改变第一面电压和第一控制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可以控制电极间的电场强度发生变化,使得液晶分子的倾倒角度相应发生变化,该电压差变大使液晶分子的倾倒角度随之变大,在液晶盒相同位置处的折射率会随电场发生改变,等效的液晶透镜的曲率将会改变,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透镜的焦距可调,并可采用电压控制变焦。
由于电场的变化梯度由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30之间的间距梯度和相邻两个第二电极230之间的间距梯度控制,因此多个第一电极130可以施加一致的第一控制电压,多个第二电极230可以施加一致的第二控制电压,降低了信号的复杂性,减轻了控制芯片的负荷。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适用本实施例中可变焦的液晶透镜,该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第一平面电极层11施加第一面电压,向第二平面电极层21施加第二面电压,同时向多个第一电极130施加第一控制电压,向多个第二电极230施加第二控制电压;
通过第一面电压和第一控制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变化,及第二面电压和第二控制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变化,使液晶透镜的焦距发生变化。
请参图7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背光模组60以及摄像头50,其中液晶面板100采用第一透明基板10制作形成彩膜基板,采用第二透明基板20制作形成阵列基板,背光模组60位于液晶透镜和摄像头50之间,背光模组60在对应于摄像头50的位置设有背光通孔61,液晶面板100在对应于摄像头50的位置设有本发明所提供的任一种可变焦的液晶透镜,并且液晶面板100在对应于摄像头50的位置未设置通孔,即该显示装置采用盲孔屏设计,在实现摄像功能时,外界光线穿过液晶透镜和背光通孔61并被摄像头50接收。
液晶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域AA和围绕显示区域AA形成的非显示区域NA,非显示区域NA包括左边框、右边框、上边框和下边框,液晶透镜位于透镜区域CA内,透镜区域CA相应于摄像头50设置且位于非显示区域NA内。如图8所示,透镜区域CA设在上边框的中部,在其他实施例中,透镜区域CA可以设置上边框的左半部、右半部、下边框,且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彩膜基板上设有触控电极,触控电极为单层导电结构或者多层导电结构,第一平面电极层11和/或第一图案电极层13与触控电极的一导电材料层位于同一层,且由透明导电材料在同一道图案化步骤中制作形成。或者,彩膜基板上设有静电屏蔽层,第一平面电极层11或第一图案电极层13与静电屏蔽层位于同一层,且由透明导电材料在同一道图案化步骤中制作形成。
进一步地,阵列基板上设有公共电极和多个像素电极,在显示区域AA内,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产生电场使液晶分子偏转以实现画面显示,公共电极和该多个像素电极位于不同层且两者间夹有第二绝缘层22。第二平面电极层21与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其中一者位于同一层,且由透明导电材料在同一道图案化步骤中制作形成;第二图案电极层23与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其中另一者位于同一层,且由透明导电材料在同一道图案化步骤中制作形成。
本实施例中,液晶透镜内第一平面电极层11、第一图案电极层13、第二平面电极层21与第二图案电极层23的制作步骤与显示区域AA中多个导电层的制作步骤实现了整合,避免了额外的工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第二实施例
请参图9,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透镜区域CA位于显示区域AA内,例如为显示区域AA的顶部中央,且不限于此。
位于显示区域AA内的液晶透镜使得边框得以缩窄,进一步提高了屏占比,并且液晶面板100在显示区域AA内无需设置对应于摄像头50的通孔,在显示画面且未进行摄像时,显示装置内的控制芯片可以向第一平面电极层11、第一图案电极层13、第二平面电极层21与第二图案电极层23的一个或者多个施加电压,使得透镜区域CA显示黑色图案、白色图案、或者依据当前显示图案计算得到的一灰阶图案,该灰阶图案呈现最不影响整体视觉感受的灰阶。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采用设在第一透明基板10上的第一平面电极层11和第一图案电极层13及设在第二透明基板20上的第二平面电极层21和第二图案电极层23控制液晶盒形成折射率梯度,该液晶透镜可以采用电压控制变焦,解决了盲孔屏显示装置中摄像头50的有效焦距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并具有厚度薄、制作工艺简单及良率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变焦的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10)和第二透明基板(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上设有第一平面电极层(11)和第一图案电极层(13),所述第一平面电极层(11)和所述第一图案电极层(13)位于不同层且相互绝缘;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上设有第二平面电极层(21)和第二图案电极层(23),所述第二平面电极层(21)和所述第二图案电极层(23)位于不同层且相互绝缘;
所述液晶透镜设有相互正交的横向对称线(LX)和纵向对称线(LY),所述横向对称线(LX)和所述纵向对称线(LY)交叉于透镜中心(O);
所述第一图案电极层(13)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30),每个所述第一电极(130)包括第一顶点(131)和与所述第一顶点(131)相连的第一上延电极(132)和第一下延电极(133),所述第一上延电极(132)和所述第一下延电极(133)分别位于所述横向对称线(LX)的两侧并镜像对称;多个所述第一顶点(131)均位于所述纵向对称线(LY)的第一侧,并在所述横向对称线(LX)上依次间隔排布;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30)之间的间距沿第一渐变方向(B1)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渐变方向(B1)垂直于所述纵向对称线(LY)并指向所述第一侧;
所述第二图案电极层(23)包括多个第二电极(230),每个所述第二电极(230)包括第二顶点(231)和与所述第二顶点(231)相连的第二上延电极(232)和第二下延电极(233),所述第二上延电极(232)和所述第二下延电极(233)分别位于所述横向对称线(LX)的两侧并镜像对称;多个所述第二顶点(231)均位于所述纵向对称线(LY)的第二侧,并在所述横向对称线(LX)上依次间隔排布;相邻两个第二电极(230)之间的间距沿第二渐变方向(B2)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渐变方向(B2)垂直于所述纵向对称线(LY)并指向所述第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130)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230)一一对应,每个第一电极(130)与相应的第二电极(230)相对于所述纵向对称线(LY)镜像对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延电极(132)由所述第一顶点(131)向第一正方向(P1)延伸,所述第二下延电极(233)由所述第二顶点(231)向第一反方向(RP1)延伸,所述第一下延电极(133)由所述第一顶点(131)向第二正方向(P2)延伸,所述第二上延电极(232)由所述第二顶点(231)向第二反方向(RP2)延伸;所述第一正方向(P1)与所述第一反方向(RP1)反向平行,所述第二正方向(P2)与所述第二反方向(RP2)反向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方向(P1)与所述第二正方向(P2)之间的夹角呈30°~9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方向(P1)与所述第二正方向(P2)相互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极(130)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230)绝缘交叉,每个所述第二电极(230)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130)绝缘交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电极层(13)包括40~80个第一电极(130),所述第二图案电极层(23)包括40~80个第二电极(23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极(130)和/或每个所述第二电极(230)由线宽为2~6μm的导电线构成;
沿所述第一渐变方向(B1),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30)之间的间距构成第一等差数列,所述第一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3~0.8μm;
沿所述第二渐变方向(B2),相邻两个第二电极(230)之间的间距构成第二等差数列,所述第二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3~0.8μm。
9.一种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第一平面电极层(11)施加第一面电压,向所述第二平面电极层(21)施加第二面电压,同时向所述多个第一电极(130)施加第一控制电压,向所述多个第二电极(230)施加第二控制电压;
通过所述第一面电压和所述第一控制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变化,及所述第二面电压和所述第二控制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变化,使所述液晶透镜的焦距发生变化。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背光模组(60)以及摄像头(50);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60)位于所述液晶透镜和所述摄像头(50)之间,所述背光模组(60)在对应于所述摄像头(50)的位置设有背光通孔(61),所述液晶面板(100)在对应于所述摄像头(50)的位置设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的液晶透镜。
CN201911107570.XA 2019-11-13 2019-11-13 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090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7570.XA CN111090209B (zh) 2019-11-13 2019-11-13 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7570.XA CN111090209B (zh) 2019-11-13 2019-11-13 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0209A true CN111090209A (zh) 2020-05-01
CN111090209B CN111090209B (zh) 2023-01-24

Family

ID=70394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7570.XA Active CN111090209B (zh) 2019-11-13 2019-11-13 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02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4988A (zh) * 2021-04-28 2021-10-19 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
WO2024092502A1 (zh) * 2022-11-01 2024-05-10 成都耶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液晶光学器件、液晶透镜阵列、电子产品和制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1600A (ja) * 1998-06-22 2000-03-21 Citizen Watch Co Ltd 焦点距離可変レンズ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TW200725012A (en) * 2005-12-16 2007-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iquid crystal le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liquid crystal lens
CN101566749A (zh) * 2008-04-25 2009-10-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镜头模组
CN107085316A (zh) * 2017-06-30 2017-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镜片和液晶眼镜
CN108663731A (zh) * 2018-04-24 2018-10-16 天津大学 介电泳力液体变焦透镜的制作与焦距测量方法
CN109856867A (zh) * 2019-01-08 2019-06-07 深圳市晶华液晶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液晶眼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1600A (ja) * 1998-06-22 2000-03-21 Citizen Watch Co Ltd 焦点距離可変レンズ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TW200725012A (en) * 2005-12-16 2007-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iquid crystal le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liquid crystal lens
CN101566749A (zh) * 2008-04-25 2009-10-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镜头模组
CN107085316A (zh) * 2017-06-30 2017-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镜片和液晶眼镜
CN108663731A (zh) * 2018-04-24 2018-10-16 天津大学 介电泳力液体变焦透镜的制作与焦距测量方法
CN109856867A (zh) * 2019-01-08 2019-06-07 深圳市晶华液晶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液晶眼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4988A (zh) * 2021-04-28 2021-10-19 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
CN113514988B (zh) * 2021-04-28 2022-09-13 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
WO2024092502A1 (zh) * 2022-11-01 2024-05-10 成都耶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液晶光学器件、液晶透镜阵列、电子产品和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0209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999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274740B2 (en) Display module comprising liquid crystal len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219573B (zh) 菲涅尔透镜及眼镜
WO2006022346A1 (ja) 光学素子
TW201604629A (zh) 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
CN1641424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036075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WI567451B (zh) 陣列基板以及平面轉換液晶顯示面板
US8018429B2 (en) Surface plasmo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1090209B (zh) 可变焦的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0062703A1 (en) Optical axis tunable liquid crystal lens, electronic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optical axis tunable liquid crystal lens
KR102003928B1 (ko) 줌 액정 렌즈 유닛 및 그 액정 렌즈 구조
WO2017201783A1 (zh) 透镜光栅及3d显示器
CN110262098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US10216060B2 (en) Liquid crystal le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US959985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P3859441B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6892488U (zh) 可切换透镜结构与3d显示装置
US10578945B2 (en) Liquid crystal lens assembly,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3075809A (zh) 显示装置
CN206421131U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22133818A1 (zh) 液晶透镜、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16008597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1427187B (zh) 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522651B (zh) 立體顯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