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8025B - 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高效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高效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8025B
CN111088025B CN201811235253.1A CN201811235253A CN111088025B CN 111088025 B CN111088025 B CN 111088025B CN 201811235253 A CN201811235253 A CN 201811235253A CN 111088025 B CN111088025 B CN 1110880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tant
oil
fatty alcohol
polyoxypropylene ether
polyoxy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52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8025A (zh
Inventor
虞辰敏
沈之芹
王辉辉
张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2352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80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8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8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8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8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8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 C09K8/594Composition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injected gas, e.g. CO2 orcarbonated g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602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containing surfactants
    • C09K8/604Polymeric surfacta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164Injecting CO2 or carbonated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70Combining sequestration of CO2 and exploitation of hydrocarbons by injecting CO2 or carbonated water in oil w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高效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洗油剂洗油效率低以及和二氧化碳联合驱油协同作用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0~100):(0~100),且不同时为0;其中,所述阴离子为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分子通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R1为C4~C2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

Description

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高效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高效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型油藏已到开发后期,人们采用了多种技术来提高油藏中剩余原油的采收率。比如注水和随后的化学驱、二氧化碳驱等等。通过注水可用于采收一些原油,然而,注水大约只能使其中三分之一的剩余原油被收集起来。要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需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因此,典型的注水程序之后接下来进行三次采油技术如化学驱和混相气驱。前者有助于提高洗油效率,后者更有助于提高波及系数。典型的气驱比如可以用二氧化碳进行来降低地下地层中存在的原油粘度,以增大烃类向生产井的流动。
国外有大量关于化学驱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研究报道,比如美孚石油公司的专利US3927716、US4018281、US4216097相继报道了采用碱水驱油、表面活性剂或碱水驱油及使用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驱油的结果,采用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不同链长的羧酸或磺酸盐型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总矿化62000~160000mg/L,钙镁离子1500~18000mg/L的模拟盐水中,对德克萨斯南部原油的界面张力达10-1~10-4mN/m。美孚石油公司的专利US4370243报道了采用油溶性的醇、磺酸甜菜碱及季铵盐组成的驱油体系,该体系既可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也可起到流度控制剂的作用,其中季铵盐为亲油基碳链长为16~20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2wt%的十八烷基二羟乙基丙基磺酸盐甜菜碱与1.0%的正己醇作为驱油组合物,注入1.9PV后,原油即可100%驱出,但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损耗较大达到6mg/g,在此基础上加入价格相对低廉的2.0%四乙基溴化铵作为牺牲剂以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
而目前关于CO2与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的报道许多是通过表面活性剂提高泡沫的稳定性、提高CO2溶解能力、形成表活剂微乳液封堵孔隙等等。比如专利US9828815报道了通过采用20-24个含烯烃结构的碳链的阴离子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使得总矿化度在30000mg/L的泡沫流体稳定运移,表面活性剂浓度在1%-50%。马拉松石油公司的专利US5358046则介绍了一种采用水溶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以及CO2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通过使用水溶性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成功的提高了超临界CO2乳液在原油中的溶解性,有效的降低了原油的粘度。
以上方法无论是单独使用表面活性剂还是表面活性剂和CO2联合使用,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表面活性剂用量大,成本高,CO2与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不明显的缺点,使得他们作为驱油组合物在实际应用中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化学驱或混相气驱的手段来提高采收率,但这两种手段都存在着不足,化学驱的波及系数往往不高而混相气驱很多时候无法有效提高洗油效率。如果我们将化学驱和CO2驱联合起来,即2C(Chemical agent&CO2)复合吞吐技术,利用洗油剂和CO2协同降黏、混合传质及增能助排作用,扩大波及面积,可以更有效的实现高含水油藏开发。2C复合吞吐技术主要技术手段是指油层注入高效洗油剂后,继续注入CO2,焖井一段时间,然后开井生产。采用洗油剂和CO2吞吐,充分发挥洗油剂对不可动残余油驱替,CO2对残余油降黏,膨胀等作用。将不可动残余油转化为可动油,大幅度改善油水流度比。
这样通过高效洗油剂与CO2吞吐相结合,既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又提高其洗油效率,使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更全面,能更有效地减少油井产液的含水率,提高油井的产油量。由此研发一种高效原油洗油剂并应用于提高残余油采收率的工艺方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有潜力成为三次采油技术的重要手段。
目前苏北洲城油田初步进行了高效洗油剂与CO2吞吐技术相结合的实验,有效地减少油井产液的含水率,单轮次吞吐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但现有洗油剂存在着价格高昂、持续时间短的缺点,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高效洗油剂,提高洗油效率的同时能够长时间的稳定增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目前洗油剂成本高,洗油效率低,经济效益较低,同时与CO2协同作用弱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复合型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该表面活性剂组合物作为洗油剂与二氧化碳协同作用,具有界面活性高、洗油能力强,不会对地层和油井带来伤害,不会腐蚀设备和管道的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一相对应的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一相对应的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四是提供一种利用洗油剂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方法,采用解决技术问题之一所述的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0~100):(0~100),且不同时为0;其中,所述阴离子为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通式为:
Figure GDA0003459980460000031
其中,R1为C4~C2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2和R3独立选自C1~C8的直链或支链羟烷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分子通式优选为:
Figure GDA0003459980460000032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分子通式优选为:
Figure GDA0003459980460000033
其中R为C1~C30的烷基、烯基中的任意一种,R'为C1~C10的亚烷基、取代亚烷基中的任意一种,M为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中的任意一种,n、m为0~30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或小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R1优选为C10~C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0.01~10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照摩尔比为(0~100):(0~100)且不同时为0,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阴离子为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通式为:
Figure GDA0003459980460000041
其中,R1为C4~C2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2和R3独立选自C1~C8的直链或支链羟烷基。上
述技术方案中,R1优选为C10~C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的制备方法优选为:将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催化剂加入反应釜,在50~150℃反应1~6小时,然后加入羧化试剂或磺化试剂于50~100℃反应4~20小时;其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催化剂:羧化试剂或磺化试剂摩尔比为1:2~4:2~4,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羧酸盐。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结构式优选为R(OCH2CH2)n(OCH(CH3)CH2)mOH;所述羧化试剂优选为X-R'COOH;所述磺化试剂优选为X-R'SO3H;其中,R为C1~C30的烃基中的任意一种,R'为C1~C10的亚烷基、取代亚烷基中的任意一种,n、m为0~30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或小数,X为取代基,例如卤素取代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优选为1∶(0.01~10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催化剂优选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可以与水混合,也可以相互混合均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任意选择,优选与水混合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三,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述解决技术问题之一所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的应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应用方法并无特殊限定,本领有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工艺技术加以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四,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洗油剂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得洗油剂体系;
(2)将所述洗油剂体系与二氧化碳与含油地层接触,将所述含油地层中的原油驱替出来;
其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0~100):(0~100)且不同时为0;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通式为:
Figure GDA0003459980460000051
其中,R1为C4~C2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2和R3独立选自C1~C8的直链或支链羟烷基;所述洗油剂中,含所述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001~2.0wt%;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分子通式为:
Figure GDA0003459980460000052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分子通式为:
Figure GDA0003459980460000053
其中,R为C1~C30的烃基中的任意一种,R'为C1~C10的亚烷基、取代亚烷基中的任意一种,M为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中的任意一种,n、m为0~30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或小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R1优选为C10~C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为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0.01~10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含油地层的地层条件优选为地层温度20~120℃,地层水总矿化度优选>5000毫克/升。
本发明通过采用特殊选择的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即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即所述分子通式所示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组合物,提高了与二氧化碳的协同作用,尤其与CO2协同驱油,具有界面活性高、洗油能力强,不会对地层和油井带来伤害,不会腐蚀设备和管道的优点。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到的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与CO2协同驱油,洗油率可达90%以上,提高采收率可达8.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中所示为12P4E7COONa与6501组合物(实施例5)增溶参数。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aOH加入反应釜,在60℃反应4时,然后加入羧化试剂升温至90℃反应5小时。其中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aOH:羧化试剂摩尔比为1:2:2,而后酸化水洗,并进行油水分离,油相进一步碱化得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将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及本发明制备的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钠表面活性剂分别溶解于水中,搅拌30分钟,配制成0.3%水溶液,而后将上述表面活性剂按照阴离子:非离子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比0.1∶0.9混合均匀,得到表面活性剂组合物1,其组成、结构见表1。
【实施例2】
将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KOH加入反应釜,在60℃反应3时,然后加入羧化试剂升温至90℃反应5小时。其中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KOH:羧化试剂摩尔比为1:1.5:2,而后酸化水洗,并进行油水分离,油相进一步碱化得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将棕榈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及本发明制备的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钠表面活性剂分别溶解于水中,搅拌30分钟,配制成0.3%水溶液,而后将上述表面活性剂按照阴离子:非离子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比0.05∶0.95混合均匀,得到表面活性剂组合物2,其组成、结构见表1。
【实施例3】
将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aOH加入反应釜,在60℃反应4时,然后加入羧化试剂升温至90℃反应12小时。其中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aOH:羧化试剂摩尔比为1:2:4,而后酸化水洗,并进行油水分离,油相进一步碱化得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将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及本发明制备的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钠表面活性剂分别溶解于水中,搅拌30分钟,配制成0.3%水溶液,而后将上述表面活性剂按照阴离子:非离子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比0.2∶0.8混合均匀,得到表面活性剂组合物3,其组成、结构见表1。
【实施例4】
将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aOH加入反应釜,在60℃反应6时,然后加入磺化试剂升温至80℃反应10小时。其中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aOH:磺化试剂摩尔比为1:2:4,而后酸化水洗,并进行油水分离,油相进一步碱化得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将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及本发明制备的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钠表面活性剂分别溶解于水中,搅拌30分钟,配制成0.3%水溶液,而后将上述表面活性剂按照阴离子:非离子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比0.15∶0.85混合均匀,得到表面活性剂组合物4,其组成、结构见表1。
表1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组成及结构
Figure GDA0003459980460000071
【实施例5】表面活性剂增溶性能测试
使用长细管进行表面活性剂增溶能力模拟。将实施例1得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6501)分别以摩尔比10:0、9:1、8:2、7:3、6:4、5:5、4:6、3:7、2:8、1.5:8.5、1:9、0.5:9.5、0:10组成表活剂复配体系,然后和原油以体积比1:1在长细管中在87℃下进行作用,经过反复震荡使表面活性剂组合物与原油充分作用,然后观察管中溶液的相态变化,确定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的增溶作用。根据所得的增溶参数可以发现二者在5%-15%摩尔比范围内复配效果优秀,出现稳定中相,可以确定最佳组合和预测组合的洗油能力。
【实施例6】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测试
用TX-500C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与洲城油田原油油水界面张力。测定温度为75℃,地层水为NaHCO3型,矿化度为22000mg/L,Ca2+含量1500mg/L,Mg2+含量1500mg/L,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用量为0.3%wt。
表2表面活性剂组合物与洲城油田原油油水界面张力结果
实施例 界面张力(mN/m)
1 0.0031
2 0.0057
3 0.0011
4 0.0069
由表2可知,实施例1~4制备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对于洲城油田原油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
【实施例7】表面活性剂洗油能力的测试
取洲城油田油砂,按照油:砂=1:4(重量比)在75℃老化7天,每2小时搅拌5分钟;而后取出上述老化后的油砂5g,与0.3%wt的洗油剂溶液按油砂:溶液=1:10混合均匀,在油藏温度下老化48小时后,用石油醚萃取溶液中的原油,用50ml比色管定容,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25nm处比色分析。利用标准曲线计算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原油浓度。
表3表面活性剂洗油结果
实施例 洗油率%
1 85.2
2 82.2
3 85.1
4 90.5
【实施例8】表面活性剂驱油能力的测试
在长度为30厘米,直径为2.5厘米,渗透率为1.5微米2的岩心上进行驱油试验。先用洲城油田地层水驱至含水92%,转注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洗油剂(0.3pv)进行驱替,气驱至累计气驱量大于1.2pv时,停止驱替,接着水驱至含水100%,提高原油采收率结果见表4。
表4表面活性剂驱油试验结果
Figure GDA0003459980460000091
【比较例1】
按照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2月第30卷第1期,28~31巩育军等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配制成混合体系(摩尔比1:1.5),分别测试其在0.3%用量时与河南双河油田IV5-11层系原油油水界面张力、洗油率及驱油性能,结果如下:
表5参比驱油剂性能
界面张力(毫牛/米) 洗油率% 提高采收率%
0.03 45.6 2.8
【比较例2】
按照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7年第18卷第1期,31-33)韦雪单独使用了一种磺酸盐阴离子作为洗油剂,对胜利油田原油进行了洗油实验,最终得到洗油率仅为69.9%,对比本专利复配体系的平均85%洗油率,阴离子与非离子复配体系有明显优势。
【比较例3】
将椰油脂肪酸及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钠表面活性剂分别溶解于水中,搅拌30分钟,配制成0.3%水溶液,而后将上述表面活性剂按照椰油脂肪酸:阴离子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比0.1∶0.9混合均匀,得到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然后按照实施例7、8分别测试该组合物洗油效率为45%、提高采收率为6.2%。

Claims (18)

1.一种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0.2:0.8)~(1:100);其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通式为:
Figure FDA0003459980450000011
其中,R1为C10~C2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2和R3独立选自C1~C8的直链或支链羟烷基;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分子通式为:
Figure FDA0003459980450000012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分子通式为:
Figure FDA0003459980450000013
其中,R为C12~C30的烃基中的任意一种,R′为C1~C10的亚烷基中的任意一种,M为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中的任意一种,n、m为0~30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或小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C10~C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R为C12~C18的烃基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0.2:0.8)~(0.05:0.95)。
5.一种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照摩尔比为(0.2:0.8)~(1:100),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通式为:
Figure FDA0003459980450000021
其中,R1为C10~C2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2和R3独立选自C1~C8的直链或支链羟烷基;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分子通式为:
Figure FDA0003459980450000022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分子通式为:
Figure FDA0003459980450000023
其中,R为C12~C30的烃基中的任意一种,R′为C1~C10的亚烷基中的任意一种,M为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中的任意一种,n、m为0~30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或小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C10~C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为C12~C18的烃基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0.2:0.8)~(0.05:0.9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的制备方法为:将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催化剂加入反应釜,在50~150℃反应1~6小时,然后加入羧化试剂或磺化试剂于50~100℃反应4~20小时;其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催化剂:羧化试剂或磺化试剂摩尔比为1:2~4:2~4,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羧酸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结构式为R(OCH2CH2)n(OCH(CH3)CH2)mOH;所述羧化试剂为X-R'COOH;所述磺化试剂为X-R′SO3H;其中,R为C12~C30的烃基中的任意一种,R′为C1~C10的亚烷基中的任意一种,n、m为0~30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或小数,X为取代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X为卤素取代基。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13.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的应用。
14.一种利用洗油剂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得洗油剂体系;
(2)将所述洗油剂体系与二氧化碳与含油地层接触,将所述含油地层中的原油驱替出来;
其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0.2:0.8)~(1:100)~;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通式为:
Figure FDA0003459980450000031
其中,R1为C10~C2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2和R3独立选自C1~C8的直链或支链羟烷基;所述洗油剂中,含所述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001~2.0wt%;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分子通式为:
Figure FDA0003459980450000032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分子通式为:
Figure FDA0003459980450000033
其中,R为C12~C30的烃基中的任意一种,R′为C1~C10的亚烷基中的任意一种,M为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中的任意一种,n、m为0~30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或小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C10~C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为C12~C18的烃基中的任意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0.2:0.8)~(0.05:0.95)。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利用洗油剂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地层的地层条件为地层温度20~120℃,地层水总矿化度>5000毫克/升。
CN201811235253.1A 2018-10-23 2018-10-23 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高效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10880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5253.1A CN111088025B (zh) 2018-10-23 2018-10-23 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高效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5253.1A CN111088025B (zh) 2018-10-23 2018-10-23 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高效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8025A CN111088025A (zh) 2020-05-01
CN111088025B true CN111088025B (zh) 2022-05-24

Family

ID=70391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5253.1A Active CN111088025B (zh) 2018-10-23 2018-10-23 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高效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80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0228B (zh) * 2020-07-14 2023-05-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洗油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94131A (zh) * 2021-04-21 2021-08-24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薄互层岩性油藏表活剂吞吐采油方法
CN113861049B (zh) * 2021-10-22 2024-03-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o2增溶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09575B (zh) * 2022-08-09 2023-10-24 山东新港化工有限公司 低渗透油藏co2驱用纳米泡沫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678528A (zh) * 2022-11-10 2023-02-03 山东新港化工有限公司 具有缓蚀作用的二氧化碳驱用增效稠油降黏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333713B (zh) * 2023-03-28 2024-04-0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一种液态二氧化碳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5127A (zh) * 2008-04-01 2008-09-03 江南大学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合成及用于三次采油驱油剂的复配
CN101705083A (zh) * 2009-11-16 2010-05-12 山东德仕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阴非离子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配方
CN102242625A (zh) * 2011-04-25 2011-11-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3540304A (zh) * 2012-07-12 2014-01-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0297A (zh) * 2012-07-12 2014-01-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复合油基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6411A (zh) * 2012-09-05 2014-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磺酸盐复配油基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3351A (zh) * 2012-10-25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盐油藏气驱用泡沫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368430A (zh) * 2014-08-27 2016-03-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强化采油的方法
CN105985761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原油乳化剂及应用
CN106590590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聚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6590598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驱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9420A (zh) * 2017-01-17 2018-07-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张力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8645A1 (en) * 2011-05-16 2012-11-22 Stepan Company Surfactants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US9828815B2 (en) * 2014-09-11 2017-11-28 Baker Hughes, A Ge Company, Llc Foamed fluid compositions having high salinity using anionic surfactants and methods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5127A (zh) * 2008-04-01 2008-09-03 江南大学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合成及用于三次采油驱油剂的复配
CN101705083A (zh) * 2009-11-16 2010-05-12 山东德仕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阴非离子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配方
CN102242625A (zh) * 2011-04-25 2011-11-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3540304A (zh) * 2012-07-12 2014-01-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0297A (zh) * 2012-07-12 2014-01-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复合油基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6411A (zh) * 2012-09-05 2014-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磺酸盐复配油基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3351A (zh) * 2012-10-25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盐油藏气驱用泡沫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368430A (zh) * 2014-08-27 2016-03-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强化采油的方法
CN105985761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原油乳化剂及应用
CN106590590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聚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6590598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驱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9420A (zh) * 2017-01-17 2018-07-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张力聚合物微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tudy on property and stability mechanism of LAB-AEO-4 system;SONG KF;《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20170312(第61期);第1-6页 *
化学剂-气水交替驱(CWAG)研究进展;虞辰敏;《化学世界》;20180925;第59卷(第9期);第604-608页 *
醇醚磺酸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界面活性研究;戴晨曦;《精细石油化工》;20200918;第37卷(第5期);第48-53页 *
醇醚羧酸盐合成及其与石油磺酸盐复配性能研究;刘冉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20190715(第7期);第B019-552页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CO2驱混相压力的影响;王芳;《油田化学》;20170625;第34卷(第2期);第270-27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8025A (zh) 202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88025B (zh) 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效率的高效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66431B (zh) 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0304B (zh) 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A2835352C (en) Surfactants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CN104232044B (zh) 用于三次采油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421480B (zh)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2045B (zh) 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740354B (zh) 用于三次采油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0303B (zh) 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0357A (zh) 低张力泡沫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666430A (zh) 用于强化采油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7814B (zh)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318358A (zh) 一种基于烷基糖苷的绿色环保型泡沫驱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516064A (zh) 一种非离子-阴离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540305B (zh) 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6223A (zh) 超低渗油藏降压增注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277147A (zh) 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驱油方法
CN103540306B (zh) 三采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2047A (zh) 三采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773346B (zh) 高效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3347B (zh) 提高原油采收率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30226B (zh) 含聚醚季铵盐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提高油气产量的方法
CN104232046B (zh) 化学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088007A (zh) 二氧化碳驱油增效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88016B (zh) 化学驱油用非烷基酚类表面活性剂阴阳复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