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3792A - 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3792A
CN111083792A CN201910547973.XA CN201910547973A CN111083792A CN 111083792 A CN111083792 A CN 111083792A CN 201910547973 A CN201910547973 A CN 201910547973A CN 111083792 A CN111083792 A CN 111083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uplink
message
quintuple information
servic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79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3792B (zh
Inventor
方平
李正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9/1123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0083263A1/zh
Priority to US17/287,383 priority patent/US11778692B2/en
Priority to EP19875377.4A priority patent/EP3863355A4/en
Publication of CN111083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3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3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3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83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2Traffic sha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08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different services, e.g. a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DiffServ] type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16Real-tim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41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relying on flow classification, e.g. using integrated services [IntSer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ge of data to be s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提高网络接入设备提供差异化数据传输服务的可靠性。该方法包括:接收上行报文,记录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然后,接收下行报文。其中,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五元组信息。之后,若确定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按照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报文。

Description

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22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811232110.5、申请名称为“一种WiFi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中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同一接入点(accesspoint,AP,又称为家庭路由器或家庭网关)下的不同终端,如站点(station,STA),通常采用竞争方式抢占网络资源,以完成各种业务,如语音、视频、网页浏览、下载、游戏等的数据传输。因此,当通信环境较差,如干扰较强、信号较弱、资源不足、负载较大时,一部分终端的数据传输可能对另一部分终端的数据传输产生不良影响。例如,终端A的视频播放业务占用带宽较大,可能会挤占终端B的游戏业务的可用带宽,从而导致终端B的游戏业务的下行传输时延增大,进而造成游戏卡顿。
为此,现有无线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协议,如WiFi多媒体(WiFimultimedia,WMM)协议,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顺序依次定义了4种接入类型(accesscategory,AC)的优先级队列:语音(voice,VO)流、视频(video,VI)流、尽力而为(best-effort,BE)流、背景(back-ground,BK)流。AP可以据此优先转发具有高优先级接入类型的业务的数据,以针对不同业务类型,分别提供差异化数据传输服务。
然而,在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尤其在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上述优先级往往不能有效执行,如忽略(如不支持或不解析或不执行)已设置的优先级、篡改(如随意降低、抬高)已设置的优先级、滥用优先级设置权限(如所有类型业务均设置为最高优先级)等,从而导致现有WiFi网络提供差异化数据传输服务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网络中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识别并优先转发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可以解决虽然下行报文中设置有高转发优先级,但事实上没有实现优先转发的问题,从而提高网络接入设备提供差异化数据传输服务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接入设备(如:路由器)。该方法包括:接收上行报文,记录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然后,接收下行报文。其中,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五元组信息。之后,若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按照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报文。
本申请提供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网络接入设备记录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当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时,网络接入设备可以按照上行报文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的下行报文,能够在外部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为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设置的高转发优先级被忽略或被篡改或被滥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根据上行报文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与上行五元组匹配的下行报文,从而实现了优先转发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的目的,能够提高网络接入设备提供差异化数据传输服务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上述实时传输指示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差异化服务代码点DSC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用户优先级U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接入类型AC。
示例性地,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可以包括:下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下行目的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下行目的端口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上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可以包括:下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下行源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端口;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为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下行带宽阈值;下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下行包长阈值;任意两个相邻的下行报文的到达时间之间的偏差小于下行时间偏差阈值。
示例性地,上述上行五元组信息可以包括:上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上行目的IP地址、上行源端口、上行目的端口和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可以包括:下行源IP地址与上行目的IP地址相同;下行目的IP地址与上行源IP地址相同;下行源端口与上行目的端口相同;下行目的端口与上行源端口相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与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执行上述按照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报文之前,第一方面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确定下行数据量大于下行数据量阈值;确定下行带宽大于下行带宽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不再优先转发指定时间段内未出现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对应的下行报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可选地,上述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对应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的数量;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的数量;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占用的连续传输时间。
可选地,上述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可以包括:在为第二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下行报文的同时,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第二方面,提供另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接入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上行报文。其中,上行报文携带有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然后,接收下行报文。若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按照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报文。其中,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五元组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网络接入设备接收并记录该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若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则网络接入设备即可按照该上行报文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的下行报文,能够在外部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为下行报文设置的高优先级被忽略或被篡改或被滥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根据上行报文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与上行五元组匹配的下行报文,从而实现了优先转发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的目的,能够提高网络接入设备提供差异化数据传输服务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上述实时传输指示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差异化服务代码点DSC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用户优先级U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接入类型AC。
示例性地,上述上行五元组信息可以包括:上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上行目的IP地址、上行源端口、上行目的端口和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上述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可以包括:若上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则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上行目的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目的IP地址;上行目的端口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目的端口;上行传输协议类型为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上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上行带宽阈值;上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上行包长阈值。
示例性地,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可以包括:下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下行目的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下行目的端口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可以包括:下行源IP地址与上行目的IP地址相同;下行目的IP地址与上行源IP地址相同;下行源端口与上行目的端口相同;下行目的端口与上行源端口相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与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执行上述按照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报文之前,第二方面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确定下行数据量大于下行数据量阈值;确定下行带宽大于下行带宽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二方面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不再优先转发指定时间段内未出现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对应的下行报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二方面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可选地,上述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对应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的数量;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的数量;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占用的连续传输时间;在为第二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下行报文的同时,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面提供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第二方面提供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例如,可以在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和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均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上行五元组与下行五元组匹配的情况下,才会根据上行报文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报文,以进一步提高识别和转发高优先级下行报文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三方面,提供又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接入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下行报文。其中,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五元组信息,下行五元组信息包括下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下行目的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下行目的端口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然后,若确定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则优先转发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可以包括:若下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则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下行源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为提供所述实时传输业务的源端口;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为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下行带宽阈值;下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下行包长阈值;任意两个相邻的下行报文的到达时间之间的偏差小于下行时间偏差阈值。
本申请提供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网络接入设备可以识别并优先转发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可以解决在外部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为下行报文设置的高优先级被忽略或被篡改或被滥用的情况下,网络接入设备不能优先转发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的问题,能够提高网络接入设备提供差异化数据传输服务的可靠性。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WiFi网络中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第一收发模块和第二收发模块。其中,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上行报文。其中,上行报文携带有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报文。其中,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五元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若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按照实时传输指示,控制第一收发模块优先转发下行报文。
示例性地,上述实时传输指示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差异化服务代码点DSC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用户优先级U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接入类型AC。
示例性地,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包括:下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下行目的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下行目的端口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包括:下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下行源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端口;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为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下行带宽阈值;下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下行包长阈值;任意两个相邻的下行报文的到达时间之间的偏差小于下行时间偏差阈值。
示例性地,上述上行五元组信息包括:上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上行目的IP地址、上行源端口、上行目的端口和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包括:下行源IP地址与上行目的IP地址相同;下行目的IP地址与上行源IP地址相同;下行源端口与上行目的端口相同;下行目的端口与上行源端口相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与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处理模块按照实时传输指示,控制第一收发模块优先转发所述下行报文之前,确定下行数据量大于下行数据量阈值,或者,确定下行带宽大于下行带宽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不再优先转发指定时间段内未出现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对应的下行报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处理模块,还用于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示例性地,上述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对应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的数量;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的数量;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占用的连续传输时间;在为第二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下行报文的同时,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第五方面,提供另一种WiFi网络中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第一收发模块和第二收发模块。其中,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上行报文。其中,上行报文携带有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报文。其中,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五元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若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按照实时传输指示,控制第一收发模块优先转发下行报文。
示例性地,上述实时传输指示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差异化服务代码点DSC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用户优先级U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接入类型AC。
示例性地,上述上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上行目的IP地址、上行源端口、上行目的端口和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可以包括:
若上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则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上行目的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目的IP地址;上行目的端口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目的端口;上行传输协议类型为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上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上行带宽阈值;上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上行包长阈值。
示例性地,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包括:下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下行目的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下行目的端口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包括:下行源IP地址与上行目的IP地址相同;下行目的IP地址与上行源IP地址相同;下行源端口与上行目的端口相同;下行目的端口与上行源端口相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与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按照实时传输指示,控制第一收发模块优先转发下行报文之前,确定下行数据量大于下行数据量阈值,或者,确定下行带宽大于下行带宽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不再优先转发指定时间段内未出现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对应的下行报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处理模块,还用于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示例性地,上述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对应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的数量;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的数量;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占用的连续传输时间。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控制收发模块优先转发第二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的同时,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第六方面,提供又一种WiFi网络中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第一收发模块和第二收发模块。其中,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收发模块优先转发所述下行报文。
示例性地,上述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下行目的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下行目的端口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下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则确定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下行源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端口;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为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下行带宽阈值;下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下行包长阈值;任意两个相邻的下行报文的到达时间之间的偏差小于下行时间偏差阈值。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可以是一个处理系统)、第一收发模块(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与内部网络中的设备(如家庭网络中的移动终端)进行交互的接口)和第二收发模块(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与外部网络中的设备(如网络侧设备)进行交互的接口)。其中,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可选地,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其中,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存储模块存储的指令,以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示例性地,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或芯片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如:路由器),也可以是设置于上述通信装置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接入设备(如:路由器)。该网络接入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网络接入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另一种网络接入设备(如:路由器),该网络接入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第一收发器和第二收发器。其中,第一收发器,用于接收上行报文;第二收发器,用于接收下行报文;第一收发器,还用于转发下行报文;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使得网络接入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以及上述网络接入设备。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下一代WiFi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系统等。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information)”,“信号(signal)”,“消息(message)”,“信道(channel)”、“信令(singall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时候下标如W1可能会笔误为非下标的形式如W1,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部分场景以WiFi系统中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本申请中所涉及到的“收发器”或“收发模块”具体可以是能够接收和发送信号或数据的通信接口。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网络接入设备和服务器。其中,终端可以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外部网络,如接入图1所示的外部网络中的服务器,以便接收外部网络提供的服务,如语音、视频播放、网页浏览、下载、游戏等。网络接入设备通常包括收发模块,如WiFi模块,可以为终端提供数据转发服务,如向外部网络转发以该终端为源设备的上行报文,和/或,向终端转发以该终端为目的设备的下行报文。此外,该网络接入设备还可以包括调度模块,该调度模块用于通过对上行报文和/或下行的报文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对下行报文加速传输,以及对哪些下行报文加速传输,即该调度模块可以为不同类型的下行报文提供差别化的数据传输服务。
上述网络接入设备为位于上述通信系统网络侧,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网络接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point,A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上述终端为接入上述通信系统,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终端设备或可设置于该终端设备的芯片。该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装置、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终端与网络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如图2所示,该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网络接入设备接收上行报文。
示例性地,网络接入设备可以通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如WiFi系统中的无线连接或蜂窝网中的上行(uplink)链路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报文。其中,上行报文可以携带上行五元组信息。示例性地,该上行五元组信息可以包括:上行源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上行目的IP地址、上行源端口、上行目的端口和上行传输协议类型。其中,上行源IP地址和上行源端口可以是终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上行目的IP地址和上行目的端口可以是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上行传输协议类型可以是上行报文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如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 gram protocol,UD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等。
可选地,上行报文还可以携带用户设置的实时传输指示。该实时传输指示用于指示网络接入设备优先转发该用户设置的一种或多种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
表1示出了现有WMM协议规定的一种转发优先级的映射关系示例。如表1所示,第2列至第4列依次为:差异化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point,DSCP)、802.11e中定义的用户优先级(user priority,UP)、接入类型AC。例如,参考接入类型AC,视频流和音频流为需要优先转发的业务类型,其中,音频流的转发优先级要高于视频流。相对应的,视频流和音频流分别对应用户优先级取值为4-5和6-7,且分别对应DSCP取值为32-47和48-63。容易理解,网络接入设备可以解析报文中携带的DSCP值、UP值和AC值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不同用户或业务类型提供差异化的数据传输服务。
示例性地,在现有的WMM协议中,游戏业务被视为视频流,其转发优先级低于音频流。因此,对于游戏用户而言,当语音流的下行报文的数量较多,或者除游戏之外的其他视频流,如视频播放的下行带宽占用率较高时,鉴于游戏业务的转发优先级低于语音流,且与其他视频流相同,网络接入设备可能不会优先转发游戏报文,导致游戏报文的传输时延较大,从而导致游戏卡顿等问题,体验较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手动设置预设业务类型,如上述用户最为感兴趣的游戏业务的实时传输指示,也就是为预设业务类型设置较高的转发优先级。示例性地,用户可以在预设业务类型的上行报文中设置上述实时传输指示。具体地,可以在上述上行报文中头部的DSCP字段或者ToS字段中设置如下一项或多项实时传输指示: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差异化服务代码点DSC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用户优先级U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接入类型AC或最低传输延时等。
例如,上述游戏用户可以通过终端的游戏界面,为该游戏的下行报文的转发优先级设置为最高优先级,如高于或等于语音流的转发优先级。具体地,游戏用户可以通过终端提供的输入接口,如该游戏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或命令行输入窗口,输入的实时传输指示。其中,实时传输指示可以为一个数值较小的最大转发时延,如10毫秒(millisecond,ms)、20ms等,也可以为最高转发优先级所对应的优先级取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表1
Figure BDA0002104575680000091
此外,上行报文还可以携带上行报文的包长、发送时间等信息。
S202,网络接入设备记录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
示例性地,网络接入设备可以将上述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记录在接入网本地的存储空间中,如记录在网络接入设备的报文转发表中,或者可由接入网的控制程序调用的配置文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网络接入设备还可以获取来自指定终端的上行报文的统计信息。示例性地,网络接入设备可以解析上行报文携带的发送时间,并结合该网络接入设备接收该上行报文的接收时间,计算该上行报文从终端到网络接入设备的传输延时。容易理解,网络接入设备还可以统计指定时间段内来自指定终端的上行报文的包长和数量,计算该指定终端占用的传输带宽。
S203,网络接入设备接收下行报文。其中,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五元组信息。
示例性地,网络接入设备可以通过与外部网络,如外部网络中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如包括光纤、网线等通信线缆,和/或中间节点的网络路由,接收外部网络发送的下行报文。其中,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可以包括:下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下行目的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下行目的端口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其中,下行源IP地址和下行源端口可以是外部网络中的某台设备,如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下行目的IP地址和下行目的端口可以是终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下行传输协议类型可以是下行报文采用的网络传输协议类型,如UDP协议、TCP协议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行报文和下行报文可以采用相同的传输协议类型,也可以采用不同的传输协议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网络接入设备还可以获取来自外部网络,如指定服务器的下行报文的统计信息。示例性地,网络接入设备可以解析下行报文携带的发送时间,并结合该网络接入设备接收该信息报文的接收时间,计算该信息报文从外部网络到网络接入设备的传输延时。容易理解,网络接入设备还可以统计指定时间段内来自指定服务器的下行报文的包长和数量,计算该下行报文占用的传输带宽。
S204,网络接入设备确定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业务类型可以由用户手动设置。例如,游戏用户通过终端中安装的网络游戏的用户图形界面中的设置按钮,将该网络游戏设置为预设业务类型。再例如,网络小说用户可以通过终端中安装的网络小说应用程序的用户图形界面中的设置按钮,将该网络小说设置为预设业务类型。
具体地,可以根据如下至少一项参数,设置预设业务类型:如提供该预设业务类型的服务的网络设备的IP地址、端口号、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占用的上/下行带宽、包长、到达时间偏差等。相应地,网络接入设备可以接收终端设置的预设业务类型的上述参数,并依据上述参数和网络接入设备的统计信息,下行报文占用带宽、传输时延、QoS信息等,确定接收的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是否为预设业务类型。
示例性地,以游戏为例,上述确定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若下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则确定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
下行源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IP地址,如游戏服务器的IP地址;
下行源端口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端口,如游戏服务器的发送端口号;
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为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如该游戏报文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可以为UDP协议或TCP协议;
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下行带宽阈值,其中,下行带宽阈值为一个较小值,如小于0.5兆比特每秒(mega bits per second,Mbps)、1Mbps等;
下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下行包长阈值,如100字节(bytes,B)等;
任意两个相邻的下行报文的到达时间之间的偏差小于下行时间偏差阈值,如50ms,或100ms等,也就是下行报文的到达时间间隔比较平稳。
容易理解,对于不同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如视频播放,上述判断条件可能不同。例如,上述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下行带宽阈值可能替换为: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大于或等于另一个下行带宽阈值,其中,该另一个下行带宽阈值通常为一个较大值,如1Mbps。再例如,下行报文的包长大于或等于下行包长阈值,其中,下行包长阈值可以为200字节、500字节等。
鉴于下行报文的传输方向与上行报文的传输方向相反,对于同一终端与外部网络中的同一网络设备,如游戏服务器之间预设业务类型,其下行报文的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是分别与S202中记录的上行报文的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源IP地址、源端口相对应的。因此,可选地,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可以包括:
下行源IP地址与上行目的IP地址相同;
下行目的IP地址与上行源IP地址相同;
下行源端口与上行目的端口相同;
下行目的端口与上行源端口相同;
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与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同。
S205,网络接入设备按照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报文。
示例性地,若在S204中确定下行报文为预设业务类型的报文,且在S204中确定下行五元组信息与S202中记录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可确定该下行报文为需要优先转发的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并根据S202中记录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向终端转发该下行报文。
可选地,网络接入设备可以根据S202中记录的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将该上行报文携带的上行五元组下行,或者与该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的下行五元组信息添加到网络接入设备本地的路由转发表中。当网络接入设备确定接收到下行报文为预设业务类型,和/或,接收到下行报文携带的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述路由转发表中的上行五元组信息或下行五元组信息匹配时,立即转发该下行报文。
可选地,网络接入设备也可以不修改路由转发表,而是将上述优先转发相关操作嵌入式地写入该接入设备的控制程序中,或者写入可由该网络接入设备的控制程序能够调用的配置文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容易理解,当网络接入设备需要转发的下行报文的数据量较小时,或者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较小时,并不会对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的转发造成不良影响,如传输延时仍然可以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为了降低网络接入设备的控制复杂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执行上述S204网络接入设备确定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之前,图2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确定下行数据量大于下行数据量阈值;
确定下行带宽大于下行带宽阈值。
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接入设备的控制复杂度,也可以为图2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设置退出机制。因此,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图2所示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不再优先转发指定时间段内未出现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对应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指定时间段可以由终端设置,也可以由网络接入设备默认设置,如可以设置为30分钟、1小时等。
容易理解,当网络接入设备的现有资源不能保证所有下行报文的转发需求时,还可以通过限制一部分下行报文的转发,以保证另一部分下行报文的转发需求。因此,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图2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示例性地,上述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对应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的数量;
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的数量;
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占用的连续传输时间;
在为第二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下行报文的同时,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本申请提供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网络接入设备记录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当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时,网络接入设备可以按照上行报文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的下行报文,能够在外部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为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设置的高转发优先级被忽略或被篡改或被滥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根据上行报文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与上行五元组匹配的下行报文,从而实现了优先转发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的目的,能够提高网络接入设备提供差异化数据传输服务的可靠性。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终端与网络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如图3所示,该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网络接入设备接收上行报文。其中,上行报文携带有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
S302,网络接入设备记录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
S303,网络接入设备接收下行报文。其中,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五元组信息。
S301-S30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分别参考S201-S203,此处不再赘述。
S304,网络接入设备确定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
其中,预设业务类型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考S204,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以游戏为例,上述确定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若上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则确定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
上行目的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目的IP地址,如游戏服务器的IP地址;
上行目的端口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目的端口,如游戏服务器的发送端口号;
上行传输协议类型为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如该游戏报文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可以为UDP协议或TCP协议;
上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上行带宽阈值,其中,上行带宽阈值为一个较小值,如小于0.5Mbps、1Mbps等;
上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上行包长阈值,如100字节等。
容易理解,对于不同预设业务类型的上行报文,上述判断条件可能不同,具体可以根据该不同预设业务类型的上行报文的业务特征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S304可以理解为包括了两个步骤:步骤A“确定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和步骤B“确定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其中,S304中的步骤A“确定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可以在S301之后、S305之前的任一个时间点发生,所述步骤A与其他步骤之间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有多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步骤A可以在S301接收到上行报文之后立即执行,也就是可以在执行S302之前执行,或者在执行S302的过程中执行;这样的话,在S302中“记录的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就可以是已确定为预设业务类型的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在此情况下,S302中记录的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的数量通常较小,从而可以节省网络接入设备的存储空间。
判断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参考S204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05,网络接入设备按照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报文。
S305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205,此处不再赘述。
容易理解,当网络接入设备需要转发的下行报文的数据量较小时,或者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较小时,并不会对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的转发造成不良影响,如传输延时仍然可以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为了降低网络接入设备的控制复杂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执行上述按照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报文之前,图3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确定下行数据量大于下行数据量阈值;
确定下行带宽大于下行带宽阈值。
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接入设备的控制复杂度,也可以为图3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设置退出机制。因此,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图3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不再优先转发指定时间段内未出现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对应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指定时间段可以由终端设置,也可以由网络接入设备默认设置,如可以设置为30分钟、1小时等。
容易理解,当网络接入设备的现有资源不能保证所有下行报文的转发需求时,还可以通过限制一部分下行报文的转发,以保证另一部分下行报文的转发需求。因此,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图3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可选地,上述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对应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的数量;
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的数量;
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占用的连续传输时间;
在为第二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下行报文的同时,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本申请提供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网络接入设备确定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并记录该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然后网络接入设备可以按照该上行报文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的下行报文,能够在外部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为下行报文设置的高优先级被忽略或被篡改或被滥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根据上行报文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与上行五元组匹配的下行报文,从而实现了优先转发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的目的,能够提高网络接入设备提供差异化数据传输服务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图3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例如,可以在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和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均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上行五元组与下行五元组匹配的情况下,才会根据上行报文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下行报文,以进一步提高识别和转发高优先级下行报文的准确性和效率。
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均为采用如下方式实现优先转发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的,即根据上行报文携带的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携带的下行五元组信息与该上行报文携带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的下行报文。为了进一步简化网络接入设备的设计复杂度,也可以只根据下行报文的流量特征,优先转发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下面结合图4详细说明。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终端与网络接入设备之间的通信。如图4所示,该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网络接入设备接收下行报文。
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203,此处不再赘述。
S402,网络接入设备确定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
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204,此处不再赘述。
S403,网络接入设备优先转发该下行报文。
具体地,若在S402中确定下行报文为预设业务类型的报文,即可优先向终端转发该下行报文。示例性地,可以将上述预设业务类型的判断和优先转发相关操作嵌入式地写入该接入设备的控制程序中,或者写入可由该网络接入设备的控制程序能够调用的配置文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网络接入设备可以识别并优先转发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可以解决在外部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为下行报文设置的高优先级被忽略或被篡改或被滥用的情况下,网络接入设备不能优先转发预设业务类型的下行报文的问题,能够提高网络接入设备提供差异化数据传输服务的可靠性。
以上结合图2-图4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以下结合图5-图6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网络中的通信装置。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网络中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通信系统中,用于执行图2或图3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网络接入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5仅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主要部件。
如图5所示,WiFi网络中的通信装置500包括:处理模块501、第一收发模块502和第二收发模块503。
其中,第一收发模块502,用于接收上行报文。其中,上行报文携带有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
第二收发模块503,用于接收下行报文。其中,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五元组信息。
处理模块501,还用于若上行报文或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按照实时传输指示,控制第一收发模块502优先转发下行报文。
示例性地,上述实时传输指示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差异化服务代码点DSC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用户优先级U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接入类型AC。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501,还用于在第一收发模块502接收到上行报文之后,确定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是否为预设业务类型。处理模块501,还用于若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按照实时传输指示,控制第一收发模块502优先转发下行报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501,还用于在第二收发模块503接收到下行报文之后,确定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是否为预设业务类型。处理模块501,还用于若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按照实时传输指示,控制第一收发模块502优先转发下行报文。
示例性地,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包括:下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下行目的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下行目的端口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可以包括:下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
下行源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IP地址;
下行源端口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端口;
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为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
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下行带宽阈值;
下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下行包长阈值;任意两个相邻的下行报文的到达时间之间的偏差小于下行时间偏差阈值。
示例性地,上述上行五元组信息包括:上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上行目的IP地址、上行源端口、上行目的端口和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上述下行五元组信息与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包括:下行源IP地址与上行目的IP地址相同;下行目的IP地址与上行源IP地址相同;下行源端口与上行目的端口相同;下行目的端口与上行源端口相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与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501,还用于在处理模块501按照实时传输指示,控制第一收发模块502优先转发下行报文之前,确定下行数据量大于下行数据量阈值,或者,确定下行带宽大于下行带宽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处理模块501,还用于确定不再优先转发指定时间段内未出现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对应的下行报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处理模块501,还用于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示例性地,上述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对应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的数量;或,
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的数量;或,
限制为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占用的连续传输时间;
在为第二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下行报文的同时,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图5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通信装置500也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通信系统中,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网络接入设备的功能。
如图5所示,第二收发模块503,用于接收下行报文。
处理模块501,用于若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则控制第一收发模块502优先转发下行报文。
示例性地,上述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下行目的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下行目的端口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应地,处理模块501,还用于若下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则确定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
下行源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IP地址;
下行源端口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端口;
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为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
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下行带宽阈值;
下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下行包长阈值;任意两个相邻的下行报文的到达时间之间的偏差小于下行时间偏差阈值。
可选地,图5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通信装置5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5中未示出)。其中,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处理模块501,还用于执行存储模块存储的指令,以使得WiFi网络中的通信装置500执行如图2-图4中任一项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示例性地,上述WiFi网络中的通信装置500可以为网络接入设备,也可以为设置于上述网络接入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收发模块502和第二收发模块503均可以为无线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接口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接口,且上述第一收发模块502的接口类型和第二收发模块503的接口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收发模块502为LAN接口,第二收发模块503为WAN接口。此外,上述第一收发模块502和第二收发模块503也可以同时支持多种接口类型,如第一收发模块502和第二收发模块503均同时支持LAN接口和WAN接口。一般而言,WAN接口通常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外部网络中的设备(如网络侧设备)连接;LAN接口通常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内部网络中的设备(如家庭网络中的移动终端)连接,且当其为无线方式时,LAN接口可以为WLAN接口(也称之为WiFi接口)。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接入设备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通信系统中,执行如图2-图4中任一项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为了便于说明,图6仅示出了该网络接入设备的主要部件。
如图6所示,网络接入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第一收发器602、第二收发器603和存储器604。其中,第一收发器602,用于接收上行报文;第二收发器603,用于接收下行报文;第一收发器602,还用于转发所述下行报文;存储器604,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4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该网络接入设备600执行如图2-图4中任一项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网络接入设备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接入设备600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接入设备,如WiFi网络中的接入点,蜂窝网系统中的基站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以及上述网络接入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2-图4中任一项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2-图4中任一项所示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本申请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均可以表示:a,b,c,a-b(即a和b),a-c,b-c,或a-b-c,其中a,b,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部分或全部步骤可以并行执行或先后执行,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各方法实施例之间相关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各装置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用于执行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故各装置实施例可以参考相关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部分进行理解。
本申请各装置实施例中给出的装置结构图仅示出了对应的装置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该装置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存储器等,以实现本申请各装置实施例中该装置所执行的功能或操作,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装置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提供的消息/帧/指示信息、模块或单元等的名称仅为示例,可以使用其他名称,只要消息/帧/指示信息、模块或单元等的作用相同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或“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设备的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上述全部或部分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如:FLASH、EEPRO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接入设备,所述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携带有实时传输指示和上行五元组信息;
接收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五元组信息;
若所述上行报文或所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所述下行五元组信息与所述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按照所述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所述下行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上行报文之后,确定所述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是否为预设业务类型;
所述按照所述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所述下行报文,包括:
若所述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所述下行五元组信息与所述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按照所述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所述下行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报文之后,确定所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是否为预设业务类型;
所述按照所述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所述下行报文,包括:
若所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且所述下行五元组信息与所述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则按照所述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所述下行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传输指示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差异化服务代码点DSC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用户优先级UP值、与最高转发优先级对应的接入类型AC。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五元组信息包括:下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下行目的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下行目的端口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所述上行五元组信息包括:上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上行目的IP地址、上行源端口、上行目的端口和上行传输协议类型;
所述上行报文或所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包括如下之一:
若所述下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则所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
所述下行源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IP地址;
所述下行源端口为提供所述实时传输业务的源端口;
所述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为所述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
所述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下行带宽阈值;
所述下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下行包长阈值;
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下行报文的到达时间之间的偏差小于下行时间偏差阈值;
若所述上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则所述上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
所述上行目的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目的IP地址;
所述上行目的端口为提供所述实时传输业务的目的端口;
所述上行传输协议类型为所述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
所述上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上行带宽阈值;
所述上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上行包长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五元组信息与所述上行五元组信息匹配,包括:
所述下行源IP地址与所述上行目的IP地址相同;
所述下行目的IP地址与所述上行源IP地址相同;
所述下行源端口与所述上行目的端口相同;
所述下行目的端口与所述上行源端口相同;
所述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与所述上行传输协议类型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所述实时传输指示,优先转发所述下行报文之前,所述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确定下行数据量大于下行数据量阈值;
确定下行带宽大于下行带宽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不再优先转发指定时间段内未再出现的所述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所述下行五元组信息对应的下行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限制为所述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对应的上行五元组信息和/或下行五元组信息的数量;或,
限制为所述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的数量;或,
限制为所述第一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的下行报文占用的连续传输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包括:
在为第二指定站点STA优先转发下行报文的同时,限制第一指定站点STA的下行报文带宽。
12.一种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接入设备,所述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携带有下行五元组信息,所述下行五元组信息包括下行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下行目的IP地址、下行源端口、下行目的端口和下行传输协议类型;
若所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则优先转发所述下行报文;
其中,所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包括:
若所述下行报文满足如下至少一项条件,则所述下行报文的业务类型为预设业务类型:
所述下行源IP地址为提供实时传输业务的源IP地址;
所述下行源端口为提供所述实时传输业务的源端口;
所述下行传输协议类型为所述实时传输业务采用的传输协议类型;
所述下行报文占用的带宽小于下行带宽阈值;
所述下行报文的包长小于下行包长阈值;
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下行报文的到达时间之间的偏差小于下行时间偏差阈值。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第一收发模块和第二收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910547973.XA 2018-10-22 2019-06-24 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1083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12391 WO2020083263A1 (zh) 2018-10-22 2019-10-22 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7/287,383 US11778692B2 (en) 2018-10-22 2019-10-22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in Wi-Fi network
EP19875377.4A EP3863355A4 (en) 2018-10-22 2019-10-22 METHOD, DEVICE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FER IN A WLAN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2110 2018-10-22
CN2018112321105 2018-10-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3792A true CN111083792A (zh) 2020-04-28
CN111083792B CN111083792B (zh) 2021-09-07

Family

ID=70310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7973.XA Active CN111083792B (zh) 2018-10-22 2019-06-24 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8692B2 (zh)
EP (1) EP3863355A4 (zh)
CN (1) CN111083792B (zh)
WO (1) WO202008326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7277A (zh) * 2020-10-30 2021-02-1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33158A (zh) * 2020-11-30 2021-03-19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模组通用化的方法及WiFi模组
CN113660174A (zh) * 2020-05-12 202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类型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709891A (zh) * 2021-07-31 2021-11-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处理流量的方法和ap
CN114079675A (zh) * 2020-08-17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移动宽带上网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8469B (zh) * 2020-11-17 2022-01-04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保障sctp协议多归属报文同源同宿的方法和装置
CN114980219A (zh) * 2022-06-16 2022-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7107A1 (en) * 2003-02-26 2004-09-09 Wu Qing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s with guaranteed quality of service in IP access network
CN101541048A (zh) * 2009-04-03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938415A (zh) * 2010-08-30 2011-01-05 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转发设备的快速转发方法
CN102201981A (zh) * 2011-03-31 2011-09-28 成都飞鱼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视讯流量加速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加速方法
CN103873356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家庭网关的应用识别方法、系统和家庭网关
WO2015196433A1 (zh) * 2014-06-26 2015-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62703A (zh) * 2015-09-25 2016-01-20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重优先级的路由带宽分配方法
CN105282102A (zh) * 2014-06-30 2016-01-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流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IPv6 数据处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83412A1 (en) 2003-10-21 2005-04-21 Murphy Scott D. Internet interactive realtime video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in low earth orbit
KR101002843B1 (ko) 2006-02-02 2010-12-21 한국과학기술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8634399B2 (en) * 2006-04-12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and bi-directional traffic classific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S2401338T3 (es) * 2006-10-23 2013-04-18 Deutsche Telekom Ag Punto de acceso para la planificación centralizada en una WLAN de IEEE 802.11e
US20090010259A1 (en) 2007-07-08 2009-01-08 Alexander Sirotki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traffic
US8274908B2 (en) 2009-07-24 2012-09-25 Intel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packet processing without explicit control negotiations
US20140376555A1 (en) * 2013-06-24 2014-12-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50109909A1 (en) * 2013-10-21 2015-04-23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User-based profiling and network access
CN104038442B (zh) 2014-06-11 2017-07-04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分配的方法及路由器
US9923836B1 (en) * 2014-11-21 2018-03-20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a delay based scheduler for an access node
US10243778B2 (en) * 2015-08-11 2019-03-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bugging in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SDN) system
CN107733742B (zh) * 2017-11-01 2021-01-15 北京天创凯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不间断传输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7107A1 (en) * 2003-02-26 2004-09-09 Wu Qing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s with guaranteed quality of service in IP access network
CN101541048A (zh) * 2009-04-03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938415A (zh) * 2010-08-30 2011-01-05 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转发设备的快速转发方法
CN102201981A (zh) * 2011-03-31 2011-09-28 成都飞鱼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视讯流量加速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加速方法
CN103873356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家庭网关的应用识别方法、系统和家庭网关
WO2015196433A1 (zh) * 2014-06-26 2015-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82102A (zh) * 2014-06-30 2016-01-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流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IPv6 数据处理设备
CN105262703A (zh) * 2015-09-25 2016-01-20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重优先级的路由带宽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淑珍: ""基于COA和COPS协议的宽带网络QoS智能管控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0174A (zh) * 2020-05-12 202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类型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660174B (zh) * 2020-05-12 2024-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类型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079675A (zh) * 2020-08-17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移动宽带上网设备
CN114079675B (zh) * 2020-08-17 202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移动宽带上网设备
CN112367277A (zh) * 2020-10-30 2021-02-1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367277B (zh) * 2020-10-30 2022-03-29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33158A (zh) * 2020-11-30 2021-03-19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模组通用化的方法及WiFi模组
CN112533158B (zh) * 2020-11-30 2021-12-10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模组通用化的方法及WiFi模组
CN113709891A (zh) * 2021-07-31 2021-11-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处理流量的方法和a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63355A1 (en) 2021-08-11
US20210392720A1 (en) 2021-12-16
CN111083792B (zh) 2021-09-07
EP3863355A4 (en) 2021-12-15
WO2020083263A1 (zh) 2020-04-30
US11778692B2 (en)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83792B (zh) WiFi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Malik et al. QoS in IEEE 802.11-based wireless networks: A contemporary review
US9197528B2 (en) Traffic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s
JP6635044B2 (ja) 無線リソース制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中継装置、無線リソース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224484A1 (en) Traffic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s
US20120224481A1 (en) Traffic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s
JP2006279381A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2303797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ynchronize radio bearers
US2023020959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oritizing bi-directional traffic flows
US10880920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wireless scheduling based on docsis
US7787434B2 (en) Method access point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bandwidth and airtime fairness in wireless networks
JP2006067090A (ja) サービス品質保証方法、サービス品質保証装置、サービス品質保証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20170109979A (ko) 다중 경로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
JP4268070B2 (ja) サービス品質保証方法、サービス品質保証装置、サービス品質保証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You et al. DRCE: a high throughput QoS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CN109716820A (zh) 建立承载的方法、无线接入网设备和客户终端设备
Mbarushimana et al. A cross-layer TCP enhancement in QoS-aware mobile ad hoc networks
Han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video services over WLANs with channel bonding
KR20160025805A (ko) 무선랜의 패킷 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6074621A (ja) 通信システム、中継用通信端末、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Kumatani et al. Context aware multi-rate control in densely deployed IEEE802. 11 WLAN for avoiding performance anomaly
EP4294023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24032211A1 (zh)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WO2024051544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41590A1 (zh) 一种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